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學研究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1
第一章項目基本情況
xx縣xx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475平方米,教學設施齊全設備完善,F(xiàn)有在校生371名,教職工28名,覆蓋xx、新興2個行政村、7個自然屯,覆蓋人口5100人。多年來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為首、以人為本、以教育質量為生命,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樹立良好的校園風氣,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曾評定為市級合格學校。該校依據(jù)我縣城鎮(zhèn)建設總體規(guī)劃,在我縣中小學布局規(guī)劃中確定為永久保留學校。
第二章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然而,學校校舍由于建設年代久遠、年久失修,基礎出現(xiàn)不及、不均勻沉降、墻體斷裂;屋面漏雨、明棚下沉、局部脫落;木制門窗破損嚴重、難以開啟,在20xx年我縣校舍安全排查中鑒定為D級危房。陳舊的教學基礎設施嚴重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學校的進一步發(fā)展,現(xiàn)有教學條件亟待改造。根據(jù)省“走規(guī)模辦學、集中辦學之路”的倡導以及《規(guī)范化學校建設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結合學,F(xiàn)有資源和當?shù)亟逃隣顩r,計劃**2688平方米教學樓,屆時泉眼學校將覆蓋周邊6個行政村、32個自然屯,覆蓋人口達15000人。該項目已申請并獲批準為20xx年我省“明德小學”建設項目。項目完成后,將極大地改善該校辦學條件,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從而推動我縣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提高我縣整體辦學水平。
第三章項目建設規(guī)模及內(nèi)容
教學樓建設面積2688平方米。功能設計為:普通教室、輔助教室和教師辦公室。
第四章項目投資計劃及來源
項目總投資xxx萬元(xxx元/平方米)。其中:申請臺塑集團援建資金xxx萬元,地方匹配資金xxx萬元。
第五章項目建設地址及年限
項目建設地址為xx學校原址。項目建設年限為20xx年。
第六章效益分析
本項目完成后,xx學校可達到年招生80名以上、在校生700名以上辦學規(guī)模的九年一貫制。屆時該校將成為辦學條件優(yōu)越、教學手段先進、教育功能齊全的現(xiàn)代化學校,使該校有望在較短時間內(nèi)步入標準化學校行列。同時為我縣基礎教育走規(guī)模辦學之路、鞏固和提高“兩基”成果提供了物質保證,推動我縣基礎教學的健康、快速發(fā)展。
第七章項目建設管理
一、組織機構。
該項目由縣政府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組織實施。成立由縣教育局、經(jīng)濟發(fā)展計劃局、財政局、建設局、審計局、縣紀檢委等部門參加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協(xié)調項目建設工作。確定縣教育局為項目法人單位,實行項目法人代表負責制。
二、項目建設法人代表及聯(lián)系方式
法人代表:xxx
聯(lián)系電話;xxx
三、管理措施。
為切實加強項目建設的管理工作,確保工程質量,項目建設嚴格執(zhí)行“四制”,即: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制和監(jiān)理制。在質量管理上嚴把“四關”,即質檢責任關、材質檢驗關、設備采購關、施工質量關。項目資金實行由專人專戶管理,獨立核算,根據(jù)工程形象進度和項目建設實際需要,嚴格資金審批和支付程序,加強資金監(jiān)督管理,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2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材是以幾十篇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為主體。這些作品是學生學習祖國語言的典范,是識字的有效途徑,是學習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傳統(tǒng)、拓展知識視野、培養(yǎng)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鍛煉思維能力的憑借。語文課中,閱讀教學占的比重大,用的課時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投入的精力大,花費的時間多。因而,人們一提到語文課,往往想得較多的是閱讀教學,不難看出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墒牵S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少語文教師覺得越來越不會教了,這也基本是針對閱讀教學而發(fā)出的。首先是因為在語文教學課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個教師的語文教學理念,集中地表現(xiàn)出一個教師駕馭教材、控制課堂、組織學生、運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閱讀課是以一篇篇文章為師生課堂對話的中介。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個以文字為媒介的、表達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結構的統(tǒng)一整體。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講究結構完整、用語準確、表達清楚。語文教師要研究和處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調動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全方位的理論素養(yǎng),甚至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見,閱讀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
既然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突破口。在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虛化現(xiàn)象比較普遍,熱熱鬧鬧走過場,認認真真搞形式,語言訓練不到位,不落實。改善小學語文教學“少慢差費”(學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費時多)的這一現(xiàn)象已刻不容緩了?梢哉f,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
因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從我們調研的情況看,導致閱讀教學低效的因素歸納起來有:目標不明確,對年段閱讀目標、課時閱讀目標把握不準;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良好的預習習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講到底,一問到底充斥課堂;泛讀、濫讀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讀,沒有層次、沒有點撥、甚至沒有要求;不重視對教材進行有機整合。
基于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學,在40分鐘內(nèi)教師優(yōu)化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具體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時間、精力、努力)內(nèi),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是卓有成效的教學。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碧剿鞒鎏岣咝W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與方法。
、苍谒趯W校形成閱讀教學高效性研究的氛圍,帶動學校青年教師形成一支較強的語文教師隊伍,提升所在學校的語文教育教學質量。
、惩ㄟ^研究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⒋努力建立一套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導和服務機制。
三、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
為了提高研究的系統(tǒng)性與針對性,擬分學段重點進行如下研究:
低段:
、遍喿x興趣的培養(yǎng);
、差A習習慣的培養(yǎng);
、畴S文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
⒋認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
中段:
⒈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能力的'培養(yǎng);
⒉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
、迟|疑能力的培養(yǎng);
、捶e累好詞佳句習慣的培養(yǎng)。
高段:
、甭宰x、瀏覽等讀書能力的培養(yǎng);
、采钊肜斫庵攸c句段,領悟文章思想感情;
、匙x寫結合能力的培養(yǎng);
、此鸭c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
以上內(nèi)容,由各位實驗教師結合個人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性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ㄒ唬┭芯康乃悸
本課題決定以學生發(fā)展為目標,以閱讀教材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閱讀教學效益為核心,以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為重點,探索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與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總課題的指導下開展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以調查法、經(jīng)驗總結法、文獻法等為輔。
、毙袆友芯糠
行動研究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把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實踐者也要成為研究者,研究的結果要及時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方法。在這里,課題組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本課題組研究的實踐者,同時也成為本課題研究的研究者。在實踐中研究中,不斷反思和總結,把研究的結果及時運用于實踐。
、舱{查法
調查法主要是通過調查,深入課堂弄清當前課堂教學現(xiàn)狀,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為解決問題,為探索和改進當前課堂教學現(xiàn)狀提供相關依據(jù),以便有針對性地研究。以期達到最佳研究實效。
、辰(jīng)驗總結法
經(jīng)驗總結法主要是通過對本課題研究過程中較有效的學校的研究工作進行及時的總結提煉,形成成果在學校推廣應用,促進本課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研究。
⒋文獻法
文獻法就是收集有關文獻資料作為課題研究的理論指導實施材料。
五、本課題的研究基礎和條件保證
本課題實驗者都是一線教師,大部分都是學校的骨干教師,有一定的小學語文教育科研經(jīng)驗。為了使該課題順利實施,取得實效,有如下條件保證:
、苯逃龑<业囊I,我們將聘請?zhí)丶壗處熗跷柠悶檠芯款檰,為課題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舱n題組在區(qū)教科培的指導下,對課題進行科學管理,采用競爭機制,調動實驗教師研究的積極性。
、忱谩懊麅(yōu)教師”的“教育論壇”、“教育博客”及“課題組QQ群”這三個交流平臺,促進研究群體智慧的交融與提升。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措施
。ㄒ唬┭芯坎襟E
根據(jù)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nèi)容,本課題研究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1月)
成立課題組,小組成員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思考課題研究的方向,確定研究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工作,明確分工,下達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8月)
課題組綜合運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修正完善研究措施,全面開展課題研究,力求圓滿完成研究任務。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課題組進行結題的相關工作,完成研究報告和相關課題成果資料的整理工作。
。ǘ┭芯看胧
為確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進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們擬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課題研究:
⒈成立課題領導小組
組 長:陳瓊
副組長:江華 滕瑩
成員:黃青春 陳玉文 胡迎春 劉曉芳
、布訌姽芾,指導研究
課題組成員實行層層負責制。根據(jù)低、中、高年段研究內(nèi)容的側重設立子課題,以備課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備課組長擔任子課題組長,在總課題組的領導下,實施組長負責制。
、臣訌娊涣,突出實效
(1)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優(yōu)勢,通過網(wǎng)絡研討教研活動內(nèi)容,交流實驗情況。
。2)通過博客等平臺建立資源庫,實現(xiàn)網(wǎng)絡資源共享。
。3)結合“五段式”開展研究活動,加強子課題組間的交流。
、刺釤挸晒偨Y推廣
參研人員要強化成果總結意識和成果推廣意識,對過程性研究成果認真進行總結、提煉。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3
一、課例研究背景
語言的方式,語言文字的學習,是語文學習的最根本,所有的一切都應該是為了學習語言而設計,讓同學們可以運用現(xiàn)在的知識可以充分體會到文字的魅力。眾所周知閱讀教學不僅是重點,更是難點。課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師把文本分析得再細,再清楚,練習題還是有學生不會寫;還有的學生即便會說了,可是寫在作業(yè)本上卻又是另外的一番情形。有時,同樣的回答,你換一種說法,有不少學生又不會了。同樣的主題文章,換一篇來練習,不少學生又不會了,教師還得重新解析文本內(nèi)涵。所以平時教學中進行閱讀教學時,似乎總有講不完的內(nèi)容,除了把課文解析完,還要解析練習冊上的閱讀,否則學生做出的題不盡如意。
閱讀課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課,學習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寫作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在閱讀和理解文本的時候,如果能采用合適的方法,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更有積極性,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
二、課例教學內(nèi)容
(一)課例選擇:《木蘭從軍》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評價等方式,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人物心理活動。
2.了解文章的描寫方法
(三)教學重點:體會木蘭從軍前后的心理活動,感悟木蘭對家人深厚的情感。
(四)教學難點:理解文章寫作手法,目標明確,重難點醒目,能抓住教材,拓展延伸,以點帶面,感悟人生。
三、教學方法
1.朗讀法
通過朗讀內(nèi)化了的語言,培養(yǎng)同學們的語感,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情感,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審美和朗讀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這種學習方法,這也是創(chuàng)新的主要途徑,在品味木蘭心理活動的句子時,在交流學完此文的感受時,充分運用此種學習方法。
四、課例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認識1個偏旁,復習部首檢字法,能熟悉應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感悟課文內(nèi)容,能抓住具體事例中的關鍵詞語、句子、段落,體會花木蘭深深的愛國精神以及愛家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應用。
3.感情朗讀,并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花木蘭愛國也愛家的優(yōu)秀品質,說說花木蘭是如何說服家人的,并用幾句話寫下來。
(三)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首先引入主題,以歷史上的愛國愛家英雄事例展開,如岳飛,戚繼光等,然后突出巾幗英雄的事例,開篇引入花木蘭這位女英雄。學生小組討論有關花木蘭的資料,互相補充,擴大知識面,然后根據(jù)自己所了解的資料,說說花木蘭的形象。了解之后,教師展示出課題,第一節(jié)課時與教師一起,初讀課文,走進課文,了解這位巾幗英雄。
1.借助拼音,把文章讀通讀順。
2.老師根據(jù)學生情況選擇不同的學生,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測學生生字掌握情況并及時糾正讀音。
3.默讀課文,思考文中主要描寫了花木蘭的什么事件。
4.此時,花木蘭的形象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樣的。
5.文中是如何描寫花木蘭的,找出對應的語段并標注。
第二課時
1.復習檢查,指名讀生字詞
2、分小節(jié)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同學們注意聽他們讀得怎么樣?讀后師生評議。
3.精讀課文二段。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花木蘭為什么會女扮男裝去從軍,找出有關的句子多讀幾遍。并討論:花木蘭為什么會女扮男裝去從軍呢?那時候,北方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板書:戰(zhàn)事不斷)北方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邊防將士死傷無數(shù),邊疆百姓流離失所。 木蘭看到文書上有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什么叫“焦急萬分”?引導學生體會木蘭內(nèi)心焦急擔憂的情感。木蘭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引導學生體會木蘭愛國愛家的情感。木蘭的家人會同意她從軍嗎?不同意,交流木蘭會是怎樣說服他們的呢?學生分角色扮演木蘭的爸爸、媽媽以及弟弟,他們又會如何勸阻木蘭呢?
4.學習第三段
教師朗誦第三段,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然后進行交流:在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他英勇善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觀察圖,說說你想象中的花木蘭的形象,威武、威風凜凜、英姿颯爽等;咎m在多年的征戰(zhàn)中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大家再來讀一讀這段話,好好體會一下花將軍躍馬橫槍、英勇善戰(zhàn)的颯爽英姿。
5.學習第四段
過渡,這樣英勇善戰(zhàn),英姿颯爽的女英雄勝利回鄉(xiāng)后的樣子?同學們想象一下她回鄉(xiāng)后變回女兒身的樣子,看課本中第二幅插圖,說說將士們得知昔日英勇善戰(zhàn)的花木蘭原來是一位“文靜俊美的姑娘時”,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同學之間討論,大家是更喜歡這位女英雄英勇善戰(zhàn)的一面還是文靜俊美的一面?花木蘭這樣的女性,美的不僅僅是外表,更有一種內(nèi)在的英雄氣魄的美感。
(四)教學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呼喚語文本位的復歸,主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就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是受教育者,更是實踐者,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在教學課程中的認識和實踐教師無法代替的。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掘他們的內(nèi)在潛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我認為教師要大膽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每一個人都積極地、自主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這一輪授課總體上來說還比較成功,整個教學過程圍繞主題開展得比較扎實,尤其是解決了閱讀的重點問題,而且,學生參與很積極,在交流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良好。自主解決問題的部分,真正把讀書的權利給學生,在自由讀的過程中形成問題的雛形,在議答過程中形成問題的實質,基本上能自主解決。
閱讀課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課,學習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寫作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在閱讀和理解文本的時候,如果能采用合適的方法,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更有積極性,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
五、課例研究結果
通過本次課例研究,明確了小學閱讀教學的任務,即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來讀懂一篇文章,閱讀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閱讀、討論交流,培養(yǎng)他們的求知欲、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過程中培養(yǎng)能力。當前閱讀教學需要把握住兩大任務:一是要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掌握讀懂別人寫文章時所運用的方法,提高閱讀鑒賞能力;二是要通過閱讀教學,領悟文章的謀篇布局,借鑒他人好的寫作方法,嘗試靈活應用于自己的文章中,從而不斷提高自己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寫作方法的關注,再靠單純的習作指導去彌補是很困難的。因此,閱讀中需要留心積累。
其次,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一定要有所體現(xiàn),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閱讀、討論交流、動手實踐,培養(yǎng)他們的求知欲、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允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不同的見解,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有豐富大膽的想象,用于開拓創(chuàng)新。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4
為了深入了解小學的教學研究情況,不斷探索教學規(guī)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扎扎實實地開展有效的教學工作,我們一行八人于3月5日至4日對所有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進行了有效的教學指導,現(xiàn)簡要報道如下。
一、基本信息
本次教學檢查指導調查共8所學校,分別是xx鎮(zhèn)中心小學和xx鄉(xiāng)中心小學。我參加了三次講座,對講座教師的`備課、聽課、評課、布置作業(yè)、批改等進行了全覆蓋的調查和指導。在各個學校,我都是單獨和老師交流,和學生互動,參加集體討論。
二、結果
一般來說,所有的教師都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方法。
三、主要問題
1,教學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雖然現(xiàn)在農(nóng)村小學條件不錯,配備了一些多媒體視聽設備,但是課堂教學利用率不高。大多數(shù)教師基本上只用錄音機、磁帶、卡片進行課堂教學,有的甚至錄音機不進課堂,給學生沒有直接的體驗,浪費教學資源。
2,教學理念還是不夠
雖然教師學歷不低,但大多是新人,教學經(jīng)驗不足。有些教師不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有效備課(準備課程標準,準備教材,準備學生,準備教學方法,準備資源整合,努力準備深入的教材,準備學生透徹,準備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準備教學資源,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和教案)。雖然課堂教學中有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活動,但大多是形式上的,對課堂教學的理解還停留在,也就是說,教材還在教,而不是在用教材。
3,課堂教學效率差
通過聽課發(fā)現(xiàn),很多英語老師仍然采用一粉筆一張嘴一黑板一節(jié)課的教學模式。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但是我們有些老師上課還是說的多,讓學生練的少,課堂氣氛沉悶。本次調查的課后抽查結果證明,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5
一.研究背景
1.深遠的社會背景。邁入信息時代的今天,享受著物質文明的當代人同時對物質需求激發(fā)了不盡的欲望,大大滋長了急功近利的“市場性格”;在文化同時受到商業(yè)化、時尚化的影響下,精神層面的生活遭遇了不應該有的困頓和壓制。物極必反,人們終于意識到,面臨新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呼喚生命意識的回歸,呼喚生活中詩性的回歸!應當說,在新課程引導下的語文教學對詩情的渴望和詩意的追尋,正是時代之光的一種投射。
2.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從語文教學的歷史積疾來考察,在應試教育魔棒的指揮下,我們的語文教學過分強調了思想性,文本中彌漫著的人性、詩性的光輝熟視無睹。在應試教育的羈絆中,教師的工作受束縛,貼標簽似的說教、支離破碎的分析,陳陳相因的教學模式屢見不鮮,導致學生課堂沒有吸引力。教育的人文價值,精神內(nèi)涵卻被消解、異化了。應試教育將樹人、育人的基礎教育淪為一種高度工具化、技術化的訓練,充滿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語文變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應試之學,這種畸變在一個曾經(jīng)有千年“詩教”歷程的國度里,是一道“尷尬的風景”。在科學和人文之間尋求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尋求歸路,這就是“詩意語文”存在的最大理由,也是“詩意語文”在今天課改中呈現(xiàn)的最大價值。
3.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對作品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審美感受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把握,把創(chuàng)設審美意境、讓課堂充滿詩情畫意放在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實質上是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美的熏陶,而這種熏陶不僅有利于學習本身,還有利于學生心靈與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因此,語文課應該給人以美的愉悅、美的享受。而且新教材的選文及其文本語言突顯了人文性這一特點,詩意人生與詩化語言成為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感受和體悟的主體,教與學就是在對人生的詩意感悟和對文本的詩化語言的解讀體味中,得到情感的共鳴、感應與升華。
4.孩子天性的召喚。好說、好動、好問、好想、好表現(xiàn),是小學生的天性。如果走近學生,蹲下身子,走進學生的心靈,就會看到一個又一個奇異精彩的世界。這世界里,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彌漫著詩意的光輝。置身于這般詩意的世界中,你也會情不自禁地要說、要動、要問、要想、要表現(xiàn)。然而,某些課堂上,學生的天性被無情地泯滅了。無聊的“啟發(fā)”、變味的“多練”、癡情的“多媒體”搶走了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剝奪了學生的說、動、問、想的權利,實在是對學生天性的泯滅。
5.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需求,F(xiàn)在的社會有一種浮躁,浮躁之氣開始向校園擴散。浮躁實際上是一種功利,也是一種膚淺。當今有些語文教師也在縮減為看教輔材料和“快餐讀物”,把學習縮減為看電視,把思考縮減為一次報告會的考試,把教學設計縮減為教學案例的組合?傊S富的過程簡單化,精神價值被縮減成了實用價值,于是,有些把精神追求異化成官能享受。這樣,理想和追求在旋渦中被沖走了,流逝了。我們的語文教師應該內(nèi)心涌動著精神的訴求和理想追求的激情,與縮減的旋渦抗爭,應時時勉勵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高超的教育智慧,遠大的職業(yè)境界,要有摯著的追求和期盼,這樣,才能師生共同“詩意地棲居”在語文這片土地上。
6.課例研究與新課程同行。早在19世紀70年代,課例開始被運用于哈佛法學院。1986年開始,課例研究被卡耐基工作組推崇為教師教育的核心,成為“聯(lián)結理論與實踐,揭示教師在復雜的認知活動中如何運用高層次決策技能的有效途徑”。在國內(nèi),課例研究是與第8次課程教材改革一起盛行起來的。新課程體現(xiàn)了教育的轉型,也包含了教師應當以“研究”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的.教學生活,并采取相應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案例研究作為一種教育世界觀,不僅影響著教師的價值取向,而且影響著老師的行動方式。以敘寫有問題情境的課例,記述自己的教學生活并作出教學的思考,無疑是最適合教師的工作要求和言說方式的研究方法。這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責任。課例記下的不僅是詩情的奔流,它同時也是困惑中的歷練,思索后的蛻變;反思中的體驗,博采后的驚羨。
語文教學應該是詩意盎然的。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我們掙脫應試教育的繩索、枷鎖和鐐銬,跨上素質教育的軌道,與時俱進,昂首闊步走進新課程。《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順應了學生的天性,構建了綠色的學習環(huán)境,拓展了課堂的空間,主要通過設計、收集、整理一個個充滿詩意的案例,促使教師盡快的走進新課程。通過實驗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展示在面前的語文課堂,是一個活力四射、詩意盎然的嶄新天地,是一個鮮活生動、五彩斑斕的全新世界!
二、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的策略
第一、創(chuàng)設詩意校園環(huán)境,營造詩性文化氛圍。
開題伊始,由校長劉大兵同志創(chuàng)意,我校努力為構建“處處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師;人育環(huán)境,環(huán)境育人”的詩意環(huán)境而默默耕耘!皶阋u人,點亮詩意人生”的教育理念特別引人注目,“讓詩意棲息校園,讓閱讀成為習慣”巨幅彩噴字畫,無聲地召喚著楊小的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家長都來為此而努力!《一日常規(guī)三字歌》里的每一句溫馨提示宛若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串編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謠,深入到每一個學生的心中,嚴格規(guī)范一言一行。學校精心設計,規(guī)劃建設,將詩歌中的名人事跡、名句哲理制成版面,懸掛墻上;將校園圍墻畫用詩歌中的故事做成宣傳畫,制作詩歌長廊,將古代詩歌、現(xiàn)代詩歌及師生創(chuàng)作詩歌隨時展示,讓校園內(nèi)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是風景、一草一木都教育資源、一磚一瓦都體現(xiàn)引導和熏陶,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第二、夯實文化底蘊,培養(yǎng)詩意教師。
“詩意語文課堂”呼喚富有詩意的語文教師,鼓勵教師用詩樣唯美的語言演繹課堂。這就要求教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此,學校通知邀請專家作講座,開設教師論壇、推薦書目閱讀等形式,讓教師夯實自己的文化底蘊,同時,還聘請播音員等朗誦水平高的專家來給老師培訓,提高教師語言感受的能力以及朗讀的技巧。并要求教師讀書活動要做到“四個結合”,即:讀書與教育教學結合,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讀書與教學反思結合,讀后要撰寫讀書心得;讀書與新課改結合,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讀書與校本培訓結合,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
第三、開發(fā)校本教材,拓寬課程資源
“詩意的課堂”需要有文化的積淀,而古詩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俗話說“少時讀經(jīng),受益終身”,為此,我校緊扣學校的地域特點和文化傳承,依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特點,以適合背誦和理解的《詩經(jīng)》、《唐詩三百首》、《宋詩一百首》、《千家詩》等經(jīng)典為基本內(nèi)容,精心編輯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校本教材。校本課程集中體現(xiàn)了“三確!薄叭匦浴,即確保“有教師、有課時、有效果“,突出“層次性,連續(xù)性,承接性”。在每日早晨7:30—7:50的經(jīng)典誦讀課上,師生共讀欣賞,讓學生們既可在詩文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又可以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把握時代脈搏,體悟自然風光,人間真情。
第四、活動紛呈,領略詩性文化風采。
1、抓好常規(guī)工作,搭建詩意的舞臺。
每日“兩個一”(每日早上安排20分鐘作為“讀書時間”,每日午間播放名篇詩文名段欣賞)活動,讓學生受到詩性文化的浸潤;每周“兩個一”(每周一次紅領巾廣播站詩歌朗誦會,每周一次的“古詩文背誦擂臺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厚積薄發(fā)的平臺,激發(fā)學生讀書和創(chuàng)作激情,豐富了詩性教育的特色;每月“兩個一”活動:每月開展一次主題讀書活動,采取集中的時間,豐富的形式,掀起師生讀書高潮。通過故事會、朗誦會等形式,檢閱學生讀書效果,增強學生讀書的樂趣。如 “好書我推薦”,學生用富有激情的演講形式,把自己喜好的書目推薦給同學們,幫助同學選好書,讀好書。每月一次的“詩意校園活動展示會”更是豐富多彩:畫詩,吟詩,唱詩,演詩,舞詩……學生,家長,教師紛紛閃亮登場。整個校園以及校園中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濃濃的詩情畫意之中。
2、班級詩性文化建設,享受閱讀的快樂。班級詩性文化建設是校園詩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學校的班級詩性文化建設做到“三結合”:把課前古詩吟唱與“詩文小秀才”評比相結合;把“開放閱覽室”與“讀書我最愛”展示活動相結合;把“大閱讀”與建立“班級詩歌小組協(xié)會”相結合!叭Y合”的做法讓學生親近書籍,讓班級飄揚書香,讓學校溢滿詩意。走進每一個教室,每一個角落都體現(xiàn)出獨具匠心和文化氣息,每一寸空間都充溢著濃烈的讀書求學氛圍。每節(jié)課前,每個教室傳來的是朗朗誦詩聲,富有節(jié)奏,富有美感,富有人文氣息的詩意已經(jīng)漸漸棲息于校園的每個角落了。
第五、構建詩意語文課堂,推動課題的深入研究。
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樂園。在課題研究中,我校語文教師用富有詩意的語言與學生攜手漫游語文天地,共享語文樂趣,給學生語言文字的魅力熏陶,給學生詩情畫意的審美啟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語言的積淀、語感的培養(yǎng)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一、導入語激趣——未成曲調先有情
導入語貴在引趣,指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常反復推敲開頭語,好像演奏小提琴曲,弓子一上弦,就要發(fā)出動聽的音符,導入也是如此,激情的導語,從老師的嘴唇傾瀉出來,就流向每個學生的心田。
教學《和時間賽跑》時,我校盧艷教師即興從眼前之景導入:“早晨,我路過辦公室門前的池塘,發(fā)現(xiàn)那曾經(jīng)碧綠的荷葉已枯敗了,當時我就感嘆‘時光匆匆,歲月無情’哪。逝去的時光我們再也不可能找回來了。就像現(xiàn)在,我站在講臺上向大家傾訴,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時刻,過去了,我們都無法再找回,所以,我就想呀,我們一定得學會和時間賽跑!眲忧榈脑捳f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學生們情不自禁地打開了課本。
二、過渡語延情——為課堂串上詩意的珍珠
過渡語貴在銜接,一方面使課堂結構融為一體,另一方面,有效的延續(xù)感情。教學《負荊請罪》一文時,為引導學生對韓勃進行評議,我說:“廉頗、藺相如形象豐滿,固然令人難忘,可如果沒有平凡人物的襯托,他們的形象也會黯然失色,誰是這樣一位襯托‘紅花’的‘綠葉’呢?”學生們自然把目光聚焦在韓勃身上;再如,在講授《雨中登泰山》時我們這樣導引過渡的:
作者啟程登泰山了,教師問:“你們看到雨中的泰山是怎樣一幅景色?過岱宗坊后首次映入眼簾的又是怎樣的一幅奇景?”學生通過閱讀把虎山水庫奇景盡情欣賞一番后,教師又往前推進“盡管黃錦、白紗的奇景美不勝收,但‘雨大起來了,不得不拐進王母廟后的七真祠,’為什么叫七真祠呢?詞中最傳神之作是什么呢?怎樣傳神?”……最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絕頂又是怎樣的風光呢?讓我們帶著勝利的喜悅,來欣賞這仙境般的美景。當于漪老師用這一系列富有情趣的設問語言把學生安然地從一個波峰送到另一個波峰上,一節(jié)課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引用經(jīng)典詩文進行過渡既能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文中的情感,又能使學生積累語言素材。在教《梅花魂》時,當品讀完外公因想念家鄉(xiāng)而三度落淚后,我們引用詩句“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作為過渡,使學生既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又能體會外公當時的心情。
三、引導語點撥——詩意與理性渾然交融
“一粒沙里見世界”,雖然教學中的引導與點撥僅僅是課堂里的一些小小片段,卻熔鑄了教師的智慧,凝聚了教師的心血,體現(xiàn)了教師的素養(yǎng)。如教學《草船借箭》時,老師如此點撥:“我覺得這篇課文挺有意思,我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寫諸葛亮說的地方一共有十一處,……但是我發(fā)現(xiàn),只有這個地方在諸葛亮說的前面加了一個“笑”字,諸葛亮笑著說!銈冄芯垦芯靠,你們覺得諸葛亮他在笑誰?”生自由讀后回答:生1:我覺得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為霧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來迎戰(zhàn)。生2:我覺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的神機妙算,笑他自己有這么大的本領,對所有人都了如指掌。生3:他還在笑魯肅,魯肅前面吃驚地問諸葛亮說:“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后面回答了魯肅!
“諸葛亮在笑誰呢?”學生在前面的探究學習已經(jīng)基本明白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的基礎上之后,老師進一步抓住諸葛亮的神秘一“笑”這個關鍵點,適時、適度地以問題來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感悟隱藏其中的深刻內(nèi)涵和多種信息,使學生更透徹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更準確地把握諸葛亮這一“神機妙算”形象,大大深化了探究的內(nèi)容,也使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和信心不斷增強。老師的此處點撥令人稱快!---這一探究中的點撥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fā)了學生要進一步探究、獲取知識的樂趣!
四、描述語動情——美麗的語言化為美麗的風景。
描述語貴在具體、生動、形象。在教學《黃果樹瀑布》,“銀雨灑金街”一景時,我描述道:“大家知道為什么叫‘銀雨灑金街’嗎?原來這是云貴高原獨特的地理氣候造成的。白天,云蒸霞蔚,云霧縹緲,水汽被大量蒸發(fā)上天;而到晚上,氣溫驟降,水汽便大量凝結降下蒙蒙的細雨,如煙如絲,飄飄灑灑地降落在大街上,這條街便由此而得名了!
此時此刻,情與景遇,景與情匯,學生心動神移,達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五、結束語升華——將“詩意”棲居到底
結束語貴在升華認識,拓展思維空間,提升精神境界。從而達到領悟事理、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教學《村居》時,以這樣的話語結束:“一首雋永的小詩就是一幅美妙的畫,一道迷人的風景也是一首清新的詩,詩情畫意走進我們的課堂,是否融入了你的心靈。哲人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瑢W們,目之所及,心之所思,耳之所聞,皆可入詩入畫,看一看外面美好的大自然,你是否也能有感而發(fā)!苯Y果,在課間休息十分鐘里,盧紅杰同學竟然寫下了一首充滿童真童趣的打油詩:“新春一片盎然,二月牛仔嘴饞,牧人臉上開花,因春去而復返。”你能說這不是詩意棲居的課堂的碩果嗎?教學《難忘的小學生活》在總結延伸時,老師深情地說:“親愛的同學們,我還清楚地記得,6年前,你們帶著稚氣,懷著童心,邁進學校的大門。6年的時光,教室里;厥幹銈兊默槵槙;花壇旁,曾撒下你們的串串笑語;操場上,活躍著你們可愛的身影,如今,這一切就要化為美好的記憶保留心中了。作者把他對母校、老師、同學的眷戀之情傾注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你呢?打算用什么方式來表達你的惜別之情?”許多同學拿起了筆,有的寫下了臨別贈言,有的畫下了精彩瞬間,有的抒發(fā)了師生之情,有的歌唱了朋友之誼,還有一些同學將千言萬語濃縮在小詩里。
詩意,可以慷慨激昂,可以低沉幽怨;可以清雅含蓄,可以婉約動人;可以空靈蘊藉,可以熱烈奔放……我們楊小全體語文教師用愛心和智慧,挖掘教材的文化內(nèi)涵,利用教材內(nèi)在的文化因子,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求美、求智慧,探索出一條適合傳承民族文化的“導引—誦讀—探究—拓展”的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探索出了“營造情場、感受詩情——涵詠吟味、啟迪詩思——品味生活、感悟詩理——言語實踐、形成詩語”的語文詩意閱讀教學模式,構建了詩意棲居的語文課堂!給學生以更多的語言文字的熏陶感染,給學生以更多詩意的陶冶與智慧的啟迪,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課堂上,讓學生理性地徜徉于樂園中,從而令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發(fā)展與提升。
三、本課題研究的成果
近兩年來,我們課題組圍繞學!拔幕I,內(nèi)涵發(fā)展”的工作思路,不斷凝練"書香襲人,點亮詩意人生"的辦學理念。本課題的實踐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實證與個案相結合,探索語文教學“以詩意育情,以詩意育趣,以詩意育才,以詩意育人”之路,著力營造濃厚的詩性文化氛圍。在推進新課程改革、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具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營造了書香校園,構建了育人文化,提高了教育質量,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提升了辦學品位。
(一)顯性成果
從課題申報、立項,到研究的整個過程,包括準備階段、實驗階段和總結階段,形成了如研究方案、各階段實驗計劃、階段總結、評價方案、活動記錄、調查問卷、反饋信息、結題報告等各種材料,留下了我們研究走過的每一個堅實足跡,見證了我們研究灑下的每一滴辛勤汗水。
1、“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結題研究報告
2、“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過程集《追尋詩意的語文》
3、 “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論文集《牽手詩意的人生》
4、 “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的個案課例集《流淌詩意的課堂》
5、“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師生詩文集《綻放詩意的花朵》
(二)隱性成果
我們覺得,本課題的研究不僅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了學習方式的變革,帶來人文知識的滋養(yǎng),也給廣大教師以心靈上的觸動和行動上的提升。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課題組成員在積極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教師的教學觀念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教學與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課題組朱紅和盧艷老師在公安縣語文教學比武活動中均獲一等獎;鄒先菊、劉立瓊教師經(jīng)常在鎮(zhèn)內(nèi)上語文觀摩課,引領全鎮(zhèn)教師走上詩意語文研討之路;組內(nèi)多位教師在校賽課、各級論文評比活動中獲獎。
2、對詩意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索,展開詩意語文課堂教學研究。在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探索出了“營造情場、感受詩情——涵詠吟味、啟迪詩思——品味生活、感悟詩理——言語實踐、形成詩語”這一小學詩意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和途徑,讓學生在詩意文化的熏陶下,涵養(yǎng)詩情、發(fā)展詩思、感悟詩理、積淀詩語,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和諧發(fā)展。
3、讓學生在濃濃的詩意課堂中受到了教育和感染,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他們的文化品味,審美情趣和學習興趣。在研究的三個階段,我們都對學生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濃厚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習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從實際效果來看,參與實驗的各個班級語文成績穩(wěn)步提高,在各級組織的語文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等語文類活動中成績突出、屢獲大獎。
四、問題與探討
1、課題組成員的教科研理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課題研究中盡管組員們大多參與的熱情都很高,并取得了諸多的實踐成果,但是,若要將實踐的素材進一步上升到理論層面并推廣開去,則仍需要參研教師以后繼續(xù)自覺提高科研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科研理論素養(yǎng)和實際操作水平。
2、今后還要就如何進一步追求語文課堂“詩意閱讀”的上層境界——“平中見奇,含而不露”下功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操作、方法等方面繼續(xù)加強研究并進一步上升到理論層面。
我們的展望: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我們是對自己教學經(jīng)驗的反思,這是更高的教學智慧,勇敢的否定自己。課堂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因為我們追求的是語文的詩意,詩意的語文。盡管本課題即將結題,但我們對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的研究將不會停止,我們將在學習中反思、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 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力爭讓我們的課堂意趣盎然、詩情洋溢,閃現(xiàn)出教育教學藝術的光輝。以課題的研究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以課題的研究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基!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會寫方、半、巴。
3、通過課文的朗讀,知道雨水與植物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3、用不同的.方法來認識生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在上這一節(jié)課之前呢?老師要給你們出一個謎語,看看我們班上哪些同學能夠一下子說出來,那么誰就是我們猜謎語的
小冠軍哦!聽好了:“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里看不見。”(雨)小朋友們真棒,來,我們大家都用掌聲來鼓勵下自己吧~~~~
2、我們?nèi)粘I钪卸紩姷叫┦裁从昴?(毛毛雨、小雨、大雨、雷陣雨、暴雨) 3、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12課《雨點兒》,你們可以想一想:天空為什么會下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示范讀課文,再讓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句子讀通順。
2、在讀的時候呢,可以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5個自然段) 3、小朋友你們讀得真好,看,老師手上有很多字寶寶,你們都認識嗎?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讀準字音。
三、細讀課文,感悟言語
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呢?請同學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課件:水蒸發(fā)變?yōu)樗魵猓魵庥隼浣Y成小水滴,空氣托不住,落了下來,就變成了雨。你們明白了嗎? (學習第一句)
1、我來找一個好聽的聲音讀一讀,誰愿意來讀?把你們的小手舉好。
哎呀呀,我要發(fā)芽。
四、自主探究,合作識字
1、認讀要求會認的字。
小朋友,有位神秘人物,叫老師帶句話給你們,他說很想你們,你們想知道這位神秘人物是誰嗎?
對了,就是生字寶寶,你們想它嗎?
2、指名學生認讀生字。巧記生字。引導學生可用這樣的方法來記生字。
點:上面是“十”不要左邊那一橫,中間是“口”,下面是四點。組詞:雨點兒。
數(shù):左右結構的字,左邊上面是個“米”,下面是個“女”,右邊是反文旁。組詞:數(shù)不清、數(shù)學。
清: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青山的“青”。組詞:清楚。
彩:左邊上面是爪子頭,下面是木字,但是捺要變點,右邊是三撇。組詞:彩色。
飄:左右結構,左上是“西”,左下是“示”,右邊是“風”。組詞:飄揚。
落: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各”。組詞:降落。
空:工字上面加上穴寶蓋兒。組詞:天空。
問:“門”字里面一個“口”。組詞:問題。
回:大口包住小口。組詞:回家。
答:上面是竹字頭,下面是“合”。組詞:回答。
方:“房”上面的戶字旁去掉。組詞:方向。
五、指導書寫
1、這些生字寶寶已經(jīng)和我們成為了好朋友了,但是剛剛有幾個生字寶寶偷偷的告訴老師,說是要到小朋友本子上的田字格里去玩玩。出示生字:方、半、巴。
2、方、半、巴它們都是獨體字。
方:“點”寫在上半格豎中線上,“橫”要從橫中線上起筆,再從田字格第三小格寫“撇”,在寫“橫折鉤”。
半:在田字格上半格豎中線左右各一點,再在橫中線上線各一“橫”上面橫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7
一、提出問題的背景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作文教學將為學生進入社會時具備足以適應社會生活的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作文教學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以后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但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普遍存在費時、費勁、低效的問題,許多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時常是敲額頭,皺眉頭,咬筆頭,好半天也開不了頭。
究其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作文教學隨意性大,序列性不強;脫離訓練空談作文知識寫作方法;指導方法缺乏針對性,不夠多樣化;寫作量偏少;個別化學習和輔導難以開展;作文教學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不少學生視寫作為畏途。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教”仍然是一個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整個教育都是一個手工操作方式的、勞動密度大而且效益甚微的產(chǎn)業(yè)。
基于上述理論和實踐的多方面考慮,我校在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指導下,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條件,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開展了小學作文TV教學實驗,力求借鑒電視散文和MTV的特點,以其動態(tài)可視的優(yōu)點, 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直觀的視聽感受,以達到改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開發(fā)學生自身學習的潛能,達到作文教學整體效率的最優(yōu)效果。
二、研究理論依據(jù)
。ㄒ唬├碚摷僭O
本研究以“小學作文TV教學”為主題,其基本假設是:通過設計制作系列“作文TV”課件,并根據(jù)“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課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迅速提高寫作水平。設計制作一系列“作文TV”課件,并根據(jù)“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新型作文課是我們假定的原因變量,即自變量;實驗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明顯提高,能關心周圍事物,注意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基本了解各類文體的寫作方式,掌握不同的寫作表達手法,能敘述、說明一般事物,發(fā)表簡短議論,會寫日常應用文,做到有內(nèi)容、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暢,不寫錯別字,養(yǎng)成觀察──思考──寫作──修改──定型的習慣,是假定的結果變量,即因變量。假設這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需要經(jīng)過實驗加以驗證。
。ǘ├碚撘罁(jù)
1.語文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培養(yǎng)目標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基礎工具”學科, “語文這門學科,它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辯證統(tǒng)一! 作為語文學科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既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事物、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它(包括教師或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3.認識規(guī)律
。1)由內(nèi)容到形式
堅持從構思內(nèi)容入手,先解決“寫什么”的問題, 再考慮形式,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2)由寫句、寫段到寫篇,實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先指導學生寫句、寫段,再指導學生寫篇,放緩作文的坡度。
。3)由注意到興趣
小學生受心理、生理年齡特征影響,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非常敏感,特別是直觀、具體的事物或形式新穎、色彩鮮艷的對象,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由注意從而產(chǎn)生興趣。
(4)由模仿到創(chuàng)作
堅持讀寫結合,范文引路,通過模仿,過渡到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自由想象。
4.教學規(guī)律
。1)提高學生認識水平與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緊密結合。
。2)口頭語言訓練與書面語言訓練緊密結合。
。3)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4)勤寫多練。
三、研究目標
研究的目標是:設計制作系列“作文TV”課件,探索一條大面積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教給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養(yǎng)成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想方法,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四、研究過程與管理
。ㄒ唬┭芯糠椒
本實驗研究主要采用自然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并輔之以現(xiàn)場觀察法、問卷法等方法,整體實驗是教學常態(tài)下的單組實驗,不打亂原有的學校班級組織,校內(nèi)不設對比班和實驗班。
。ǘ┭芯克悸
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先開展“作文TV”課件攝制及制作,再進行課堂教學實驗運用。在保持實驗教師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先對各年級依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及學生的作文現(xiàn)狀分段要求,分類指導,分層實施,制訂各年段各單元的拍攝計劃、作文寫作要求、寫作指導、范文、評點等書面資料,然后將制作的“作文TV”課件運用于教學實踐。分批完成實驗方案中的各項任務。
。ㄈ┭芯坎襟E
研究的基本步驟是1997年10月──1998年3月為研究的第一階段,主要工作是購置各種硬件設施,制訂完善實驗方案,申請立項開題;1998年4月──1999年8月為實驗的第二階段,主要工作是制作“作文TV”系列課件,舉行全市小學同行的公開課,展示作文教學的各類課型,廣泛征求意見;1999年9月──20xx年12月為實驗的第三階段, 主要工作是召開專家、學者、同行的討論會,作歸因分析,總結實驗的全過程,驗證實驗目標。
。ㄋ模┭芯窟^程管理
為保障實驗順利進行,我們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強了實驗的管理:
1.科研意識,形成“改革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共識。
一支科研意識濃厚,教改積極性高漲的教師隊伍,是教學改革的活水源頭。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我們組織教師學習《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小學生心理學》、《楊老師家教》等系列理論、經(jīng)驗,使教師強烈地意識到當前作文教學的弊端,并愿意為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盡一份努力,作一份貢獻,解放“作文難寫”的苦惱的小學生。
2.培訓師資,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和科研水平。
提高教師的素質是開展實驗的根本保證,承擔實驗任務,對教師來說,無疑是增加了工作量,加重了教師負擔,因而要求教師首先要有奉獻精神。為此,我們一方面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一方面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敬業(yè)愛崗。許多實驗教師利用節(jié)假日,加班加點工作,使實驗按進度如期完成。
承擔實驗任務,既要有敬業(yè)奉獻精神,還要具備過硬的業(yè)務水平和較高的實驗能力,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狠抓教師基本功訓練,主要內(nèi)容是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一節(jié)優(yōu)質作文課,一篇優(yōu)秀文章,會微機操作和軟件制作。訓練方法是請校外有專長的教師輔導與老師的鉆研相結合。
二是請進來,為提高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我們每期都要請專家教授來校作輔導報告,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三是走出去,全國各地有影響的作文教研活動或培訓班,我校都克服經(jīng)濟困難,盡力去參加。
四是堅持崗位培訓,走內(nèi)涵發(fā)展的道路,我們規(guī)定每周半天科研活動,每期每位教師讀一本教育專著,每周記不少于20xx字的讀書筆記,寫2篇實驗心得等,使教師在實驗中學會實驗, 在實驗中提高自身素質。
3.三位一體,加強聯(lián)系,保證實驗教師操作符合要求。
4.加強領導,建章立制,規(guī)范實驗過程管理。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8
一、研究背景
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改革音樂課堂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勢在必行。讓學生在單學科中學到多學科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怎樣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多學科知識的教學,是我們一線音樂老師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國家教育部的《音樂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的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
二、概念的界定
音樂綜合活動實踐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以音樂為主線、結合多學科知識,綜合而成。學生在音樂課課堂教與學的過程中,不但學習音樂(以學習音樂為主要目的),同時還應兼學到其它知識。以這樣的形式而進行的音樂課才是音樂綜合實踐課。它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發(fā)展趨勢,這樣的.“綜合”有益于改變?nèi)烁竦钠婊,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諧化發(fā)展。它是以一種新的形式、新的姿態(tài)擠身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行列中。音樂綜合活動實踐課是音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發(fā)展,體現(xiàn)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
三、理論假設
1、實踐證明學生接受音樂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接受音樂教育的廣度與深度影響著其他素養(yǎng)的提高與音樂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廣闊的視野、開放的勢態(tài)。
2、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看,各藝術門類本是源于一家,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這種固有的融合趨勢與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存在著某種同構關系。
3、從學生的心理學角度看,綜合活動實踐課中存在的“通感”這一心理現(xiàn)象,使各學科或同藝術類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必要和可能。
四、研究目的
1、確立起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摒棄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片面地追求音樂的“雙基”教學,實現(xiàn)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的以“審美體驗、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社會交往、文化傳承”的音樂教育價值。
2、尊重了學生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方法和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3、能夠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訓練,對學生進行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五、研究內(nèi)容
1、把包括感受與鑒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文化等在內(nèi)的音樂教學的各個方面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2、把音樂與包括舞蹈、戲劇、美術等在內(nèi)的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3、把音樂課程與包括語文、歷史等在內(nèi)的或與音樂教學有關的非藝術課程適當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4、把音樂課堂教學有意識地與音樂課外活動結合起來。
六、研究方法
1、調查法:建立課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數(shù)據(jù)。
2、實驗研究法:所開設的實驗班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同時喑設對比班。
3、文獻研究法: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進行比較、篩選、吸收、運用,并結合本研究加以創(chuàng)新。
4、經(jīng)驗總結法:依據(jù)研究目的,把實踐獲得的結果,進行總結提高,最后上升為理論.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9
一、研究背景
1、課堂現(xiàn)狀: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即時評價已經(jīng)成為教師教育智慧與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在課程改革浪潮中,新的課堂評價理念春風已經(jīng)刮遍神州大地,“以人為本、承認差異、激勵為主、多元評價”等新的發(fā)展性評價觀已經(jīng)駐扎在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心里。課堂評價語言也不斷地得到了更新,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人文精神。但在實踐中,仍存在評價形式單一、評價語言單調和評價過分重于形式等問題。如:在一些公開課中,“好!”、“你真棒!”、“你太聰明了!”等贊美之詞不絕于耳; “五角星”、“小紅花”以及各類卡通形象作為獎勵漫天飛舞;在教師“引導”下,整齊劃一的學生掌聲和“嗨,嗨,你真棒!” “表揚他,頂呱呱!”的口號聲在課堂上此起彼伏。課堂上老師如果總是用那種簡單、模糊、籠統(tǒng)、“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浮泛空洞的語言來評價學生,久而久之,帶給學生的將是麻木和索然寡味,使學生無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目標,而且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許還會使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理論依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應“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苯o新課程的教育評價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課程需要新的教育評價,其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發(fā)展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還包括“過程與分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維一體的目標。新的教育評價觀應該突顯教育評價的發(fā)展性功能,強調評價主體的互動化,評價內(nèi)容與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評價過程的動態(tài)化!敖⒋龠M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因此,應重視和加強課堂教學評價的診斷、導向、激勵、教學等功 能,樹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觀,把課堂教學的重心從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轉移到正視學生的基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上來。
二、小課題研究對象、內(nèi)容及目標
研究對象:大觀鎮(zhèn)小學二年級學生。研究內(nèi)容:小學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研究
1、老師如何正確評價學生?
2、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適時并恰當?shù)剡M行評價?
3、學生如何在互評與自評中進步?
4、如何進行有效的評價? 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師生的評價能力,提高教師的內(nèi)在知識素養(yǎng)、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促使教師改進和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同時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主體性的評價意識與能力,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讓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煥發(fā)出生命的魅力。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課堂上有效的評價,能夠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從而促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去學習。課堂上評價意見的交流活躍整個課堂教學氣氛,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小課題研究方法
1.調查分析法:對本年段課堂教學評價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了解學生眼中的課堂評價,學生期待什么樣評價。
2.文獻資料法:加強理論學習,通過查閱資料和閱讀書籍,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途徑。
3.行動研究法:對本年級語文,數(shù)學進行課堂觀察。以課堂教學為研究主體,通過同伴互助、反思、總結,再實驗、反思、總結,去蕪存精,取得預期成果。
4.經(jīng)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注重積累第一手資料,不斷進行概括和歸納,最終提煉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成果。
四、小課題研究的過程或步驟。
本課題研究的時間為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歷時一年半,分三大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1、確立課題,學習理論,確立實驗對象,做好課題實施方案并開題。
2、依據(jù)課題研究目標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析,形成調查報告。實驗階段(20xx年6月——20xx年3月)
1、學習有關理論,分析當前課堂教學評價現(xiàn)狀,摸索課堂教學的有效評價語言,撰寫教學反思及論文。
2.開展好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并不斷完善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偨Y升華階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搜集和整理材料,對課題進行全面的總結,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評價模式,撰寫結題報告。
(2)、整理優(yōu)秀教學設計、課例、案例系列,做好實驗的`教研論文成果匯編。(3)、形成實驗研究報告。(4)、交流、推廣研究報告。
五、預期研究成果
課題研究通過階段性的實踐,預計會取得以下成果:
1、構建新的評價模式,完善了課堂評價體系。
“三位一體”的新評價模式是我們構建的新的評價模式:即:
教師
課堂
學生
真實打動學生
“豐富而靈動的”“精彩的”
學習的快樂 真情感動學生
“激勵性評價”“真正的”
成功的喜悅
真誠引導學生
“師生互動的”“創(chuàng)新型”
和諧的發(fā)展
2、師生的評價語言豐富多彩,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3、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讓教師在實驗中學習、成長。
4、完善好本課題的實驗資料,以便于有效的進行推言廣。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10
人類是群居生物,每個人都免不了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一個人可以沒有什么工作技巧,但卻不能不會交際,而人際交往技巧往往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良好的小學口語教育會給孩子將來與他人的交流技巧打下基礎,因此需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加強此方面的工作,從小培養(yǎng)出孩子的交際能力,這對孩子的終身發(fā)展都有莫大的好處,在以后孩子們長大成人踏入社會后這些技巧都會成為他們的敲門磚。
一、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
1、我國國情的需求:
我國人才市場目前處于供大于求的尷尬局面,許多家庭和學校大多都只注重將學生的理論課成績提高卻忽略了他們實踐能力的提升,這就導致許多求職者在面臨求職或者已經(jīng)在職的工作者往往有著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卻無法表述出來,從而無法創(chuàng)造自己該有的社會價值,因此必須加強在這方面的培養(yǎng)與思想教育工作。
2、日常生活的需求:
人們互相表述信息用的方式大多是用說話來實現(xiàn)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免不了要接觸到各種形式的口語交際,而與他人的交流成功與否決定了我們的人際交往圈的大小,在小學階段就開始這方面的培養(yǎng)可以說已經(jīng)是刻不容緩的決策。
3、從國外的口語教學科學地看待口語訓練:
在英美德等西方國家都對自己國家的學生口語水平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視,各國母語教學的重點工作都逐步加重了口語訓練的比例,比如:
在美國的一些心理生理專家曾搜集了大量信息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明了人類腦部管理預言天賦的部分是在左腦,左腦同時也管理著邏輯能力,并且一般人們都不會在小時候注重此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左腦的發(fā)展是滿于右腦的,在高效提高孩子口語水平需要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并制定左腦開發(fā)工作,腦部發(fā)育一般在小學階段是最快的。
神經(jīng)學家也通過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夠穩(wěn)定地說出話時就開始完善自己的獨特語法庫,而這個完善的過程大多都在十年左右,在孩子十歲前后是口語發(fā)展的最佳階段。低年級的某些口語教育很可能決定孩子一生中對語法的理解。
二、口語技巧的訓練
1、日常生活中的練習:
孩子在完善自己的語法庫的時候借鑒的經(jīng)驗大多來自于自己生活中接觸到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和老師等,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比如給孩子講一些童話故事,然后和孩子一起念,教他們應該怎么正確地念出每一句話,然后再由童話故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如果孩子的某句話說錯了也要及時糾正過來,并且在隔一段時間后繼續(xù)問這一句話的念法,直到真正改過來。孩童時期的教育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也不能經(jīng)常說方言式口語,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口語技巧。
2、教師的積極引導
。1)活躍課堂氣氛,增加互動內(nèi)容:口語的訓練不僅在國語課可以進行,在所有課中都可以加入互動內(nèi)容,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開心的心情下更容易學習知識,并且還能在對于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加深對說話技巧的熟悉度,在無時無刻的練習中真正地理解自己母語的說話技巧。比如:
在數(shù)學課上老師教同學們加減法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叫起來朗讀題目,然后逐字分析其中的已知條件,而數(shù)學題目中有許多條件是隱含在字里行間需要讓學生自行揣摩的,因此數(shù)學老師也是非常需要教導學生學習口語知識的,例如在:“( )除以6=20……( )這個算式中要使得余數(shù)最大,被除數(shù)是( )?余數(shù)是( )”這道算術題中為什么問的是被除數(shù)而不是除數(shù),應該如何從題目中提取正確的信息,省略不必要的多余條件,還有各種詞匯的理解都需要口語訓練的加強才可以讓學生理解。
(2)分析人物心理活動:口語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它不僅是指說話的技巧,還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信息交互,是一個多元化的交流過程,尤其漢語博大精深,在說一句話的時候還可能隱含了許多隱性含義,因此在我國的口語訓練中應該包含語言、心理以及文化內(nèi)涵等多個方面。比如:
《小苗與大叔的對話》一文,其中有許多口語對話都可以仔細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并給學生們講解,比如季羨林說:“桌上擺的,都是正課。”以及“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這兩句時候為什么會笑,還有苗苗在采訪的過程中問季羨林的問題的順序是不是有什么規(guī)律,具體是什么?如果更改的話整個采訪的過程會不會有什么變化等等問題。從對這些文章的分析來解析人物心理,從而真正讓孩子們掌握口語技巧,達到正確的、高效的口語訓練效果。
3、孩子本身的性格:
語言的訓練從來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漢語這樣博大精深的語言,更是晦澀難懂其中的含義,這就需要學習者十年如一日的練習,語言的學習并非需要什么天賦,而是積累的過程,而練習的程度往往決定于孩子與他人的交流,如果孩子性格開朗,可以多與他人交流就可以達到訓練的效果,但如果孩子是個性格內(nèi)向的人,那么可能一天也跟別人沒說幾句話,進而口語水平低下,從而一開口就鬧笑話然后更加不敢開口,這樣將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家長與教師應該在孩子生活中積極引導他們主動自主地與他人交流從而達到訓練口語和開朗性格的雙重效果。
口語教學作為小學階段新課改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nèi)容,其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語言水平的提高,因為語言是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語言是歷史前輩傳承給我們的巨大財富,因此口語能力的提升也是對自己國家的了解逐漸加深的過程,所以口語的推廣也是對于國家文化的傳播和繼承,承載了巨大的責任,因此教師和家長在孩子的口語學習過程中必須做好應有的監(jiān)督工作,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訓練,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同時做好口語交際的學習工作,學生們將在學習的過程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11
“陶笛”是我國民族樂器的一種,歷史悠久,價格便宜,便攜輕巧、方便易學,又具備一定的藝術表現(xiàn)力。用“陶笛”來輔助音樂課教學,能夠激發(fā)小學生音樂課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掌握必須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提高學生“視唱”即讀譜、識譜、唱譜的能力,提升小學生的綜合音樂表現(xiàn)力。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一)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音樂課學習要掌握音樂基本要素,具備識譜、演唱等基本知識,在音樂聽覺感知的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運用樂譜。
。ǘ┙Y合目前我省實施的“體育、藝術2+1項目”,即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nèi)外體育、藝術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能夠掌握二項體育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理論依據(jù)及意義
(一)音樂課中關于讀譜視唱訓練的必要性:視唱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學科之一,屬于識譜技能訓練,能夠調動學生獨立運用視覺、聽覺、感覺進行積極思維活動。通過視唱訓練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感受音樂和理解音樂的能力。
。ǘ└咝乱恍,在全校開展“陶笛”進課堂活動,教研室藝體教研員組織高新一小音樂組教師,以此項音樂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課題研究,探索“陶笛”輔助音樂教學對學生視唱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三、研究的目標、內(nèi)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ㄒ唬┭芯磕繕
用“陶笛”輔助音樂課教學:1.增進學生對民族樂器的了解,提高學生音樂課的學習興趣;2.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音高概念,提高學生視唱水平,能夠唱好旋律的音高、節(jié)奏等基本音樂要素。3.提高學生在節(jié)奏、音準、識譜、歌唱和樂器表演方面綜合的音樂表現(xiàn)力。
。ǘ┭芯康木唧w內(nèi)容
1.研究“陶笛”應用于音樂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興趣增加課堂參與率,把全體學生普遍參與和發(fā)展不同個性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發(fā)展音樂才能提供空間。
2.根據(jù)新課程標準。通過“陶笛”輔助音樂課教學,有針對性的'制定訓練方案,把視唱教學融入音樂課堂,促使學生視唱能力顯著提高。
。ㄈ┭芯糠椒
1.問卷調查法。座談交流、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數(shù)據(jù)分析。
2.行動研究法。把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在相應年級暗設對比班;組織課堂實踐,通過音樂視聽實踐幫助學生提高視唱水平;課題參研教師指導實驗學校學生,在課堂應用“陶笛”幫助識譜、唱譜。
。ㄋ模┭芯坎襟E
1.研究措施。1)確定課題組成員,圍繞實驗,組織音樂教改活動。2)采取實踐→學習→總結→實踐→再總結的研究實踐過程。3)認真做好與課題相關的教研工作,完成各階段總結。
2.實施步驟。1)準備階段:提出研究設想,規(guī)劃時間和具體步驟,制定研究方案。2)實驗階段:①分解任務,實施研究計劃。課題組成員分工,制定研究計劃、階段實施目標、組織研討活動。②全面實施,召開開題會、階段總結、研究探討、分析論證。3)總結階段:完成結題作品,課題研究成果報告及論文。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ㄒ唬┮魳氛n堂“陶笛”輔助視唱練習常態(tài)化的突破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借助“陶笛”注重視唱體驗,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音樂興趣,發(fā)揮其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的特點,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喜歡音樂。
(二)小學生對視唱練習的興趣顯著增強。音樂基礎知識增加、視唱技能進一步提高
課堂觀察:通過歷時一年的小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高新一小、高新三小的學生在小樂器“陶笛”的輔助下識譜能力大幅度提高。在音樂課堂觀察中發(fā)現(xiàn)能識譜、會唱譜的學生達到90%以上,這是課題研究的可喜成果,令人欣慰。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自如的使用“陶笛”來吹奏課本歌曲,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流利的演唱歌譜,兩所學校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和視唱興趣顯著增強。
。ㄈ┩ㄟ^梳理總結形成“‘陶笛’輔助音樂教學提高小學生視唱能力的研究”的報告文集
1.課題實驗的調查表兩冊(教師、學生各一)。在兩所學校對教師和學生分別做了問卷調查,將問卷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后梳理成冊。數(shù)據(jù)顯示:教師對“陶笛”輔助教學的認可度達到95%;學生對陶笛的喜愛程度達到99%(其中有個別信息不清的問卷按照統(tǒng)計);陶笛輔助教學促進學生對音樂課的喜愛。
2.各類過程性資料及報告(課堂觀察報告、實驗報告)。幾位參研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遴選出共二十份,集結成冊。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陶笛”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使用辦法;突出了學生識譜的教學策略;突出了課堂教學的反思,反思中重點總結“陶笛”輔助下學生識譜能力的提高。
3.編輯了課堂教學案例圖文集。包含課堂教學實錄、藝術實踐實況的視頻、學生在陶笛的輔助下演唱歌譜表演活動的照片。有“陶笛”輔助教學的課堂教學實錄,學生識譜、唱譜的實踐活動和表演小視頻,將其刻錄成光盤,作為研究資料;活動資料的影像照片集。
4.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編寫了“十課”小學生課堂視唱訓練的簡易教材,為進一步研究打下基礎(具體資料見附件光盤。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一)存在問題
1.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礎參差不齊,視唱學習能力不強,特別是對高年級學生的視唱的興趣和主動性培養(yǎng)需提高。
2.音樂教師課堂教學任務繁重,教學研究能力很有限,知識體系概念方法模糊不清,需要在實踐與研究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提高。
(二)改進設想
1.繼續(xù)采取多種多樣的小樂器進課堂來激發(fā)學生對視唱學習的興趣,通過長期堅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2.加強對課題實驗教師的學習和訓練,提高他們在課堂教學中邊實踐邊研究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引導學生對視唱的學習。
總之,通過近一年的認真研究,課題組成員深刻認識到:學校音樂教學探索之路還很長,我們要做研究型、學者型的音樂教師。把我們的課題研究成果深化活化,繼續(xù)積累研究材料并進行量化分析,讓“陶笛”“豎笛”“小木琴”等更多的小樂器進課堂輔助教學,提高學生視唱能力,并對教學方法進行系統(tǒng)總結。課題組將在引領區(qū)域音樂教學研究,嘗試推廣成果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為進一步深化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和資料。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12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課堂上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課堂上的評價有助于學生獲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與發(fā)展,使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地、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使他們各自不同的潛能得到相應的發(fā)揮,本人認為課堂評價應做到以下四點:
1、評價的語言要豐富
課堂評價中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有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有的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可苦于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表達,經(jīng)常欲說又罷;而有的學生所用的語言顯得比較單
一、乏味。為了豐富評價語言,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時時注意為學生提供和積累一些評價語言。如:我想為某同學或老師做一點補充,我可不可以為某同學或老師提一點建議,我非常贊成欣賞某同學或老師的想法,我對某同學或老師的說法有意見這樣,就能流暢、自然地反映各自的心理活動,從而使評價順利進行。
2、評價的形式要多樣
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應該是平等的,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要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改變師生之間一問一答的模式。使學生充分參與學習,認識自我。評價的方式除了最普遍的以教師為主的評價外,本人認為,還可以有(1)小組評價;
。2)學生自我評價;
。3)對評價的再評價等。
3、評價的內(nèi)容要全面
傳統(tǒng)的教育單從知識、分數(shù)來評價學生,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能力與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能力的提高,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新課改后,需要知識、能力、情感、心理素質等各方面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因此,我們要從單一評價學生結果,拓寬評價的內(nèi)容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評價的內(nèi)容應從(1)知識評價;
。2)能力評價;
。3)過程評價;
(4)非智力心理因素的評價等四方面來進行。
4、評價的對象要明確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學習的中心,課堂中的一切活動都應為學生服務。評價的對象也應以學生為主。當然,教師評價學生是不可缺少的,然而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更應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同學評出優(yōu)點,評出不足,評出建議,評出希望。同時,本人認為課堂上只評價學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評教師、評課本。但,在小學生的眼里,教師是法官,是裁判,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課本更是他們心中的神圣,不可侵犯。因此,還不僅需要極好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更需要極大的勇氣。但這種評價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能力,更是學生思維的一次飛躍。
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同時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在評價時,要注意以正確觀念為評價準繩,以客觀事實為評價依據(jù),以激勵向上為評價目標,讓學生感受到評價的魅力,為數(shù)學活動注入更好的活力。淺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 作者: 趙黨國
武功縣小村鎮(zhèn)水渠中心小學
趙黨國 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也可以實踐“不同的學生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開展課堂評價?怎樣才能使課堂評價更加有效?筆者擬從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四個結合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 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他們也應成為評價的主體,這樣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形成,從而牢固的掌握知識,靈活的運用知識;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思考、懂得辯析,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評價必須把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結合起來。
所謂教師評價,就是教師在課堂中適時對學生的言行作出判斷,并正確地分析,同時用言語或動作表達出來。如在教學《百分數(shù)和小數(shù)的互化》時,當我讓學生試歸納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方法時,我發(fā)現(xiàn)學困生鄭航道也舉了手。于是,我立刻說:“航道同學這節(jié)課非常認真聽課,也積極舉手!敝,整節(jié)課我看到鄭航道滿懷信心的樣子,其他同學學習的熱情也更加高漲?梢姡谡n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是必不可少的。
而學生評價是多渠道的,方法是多樣化的?梢允菍W生之間的互評,學生對自己參與評價他人評價這一方式總是很感興趣,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也更明確了評價的標準和要求。通過參評,使他們真正能信服那些好的,優(yōu)秀的同學,同時真心地愿意向他們學習,爭取做到更好。也可以是自我評價。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可以促進他們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充分地認識自我,從而促使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自尊心和特長得到最有效的張揚。同時也可以加強學生自我肯定、找出問題的有效做法,更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節(jié)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自評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更加自覺地加以克服。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教師再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予評價,這樣把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可以使老師在學生面前更具有親和力,而且也體現(xiàn)了課堂上真正的民主性。
二、及時評價和延緩評價相結合
學生的發(fā)言很精彩,教師要及時的把肯定的評價送給他;如果發(fā)言是錯誤的,或者有欠缺,那教師又如何處理呢?學生之間在發(fā)展上存在個性差異,我們應允許一部分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再達到目標。所以在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或不全面時,教師不要急于評價,而是根據(jù)學生理解不正確或不完善的地方,適當給予點撥,引發(fā)學生思考和討論,最后明確認識,經(jīng)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chuàng)新過程。這就是延緩評價的作用。
及時評價,能適時發(fā)現(xiàn)、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而延緩評價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興趣。教師應靈活把握課堂中的時機,進行及時評價或延緩評價。如在上“利息”一課時,當我講完儲蓄的意義后,有一位平常亂花錢的學生說:“以后我要節(jié)約用錢,把自己的零用錢存到銀行里!彼幕卮鸶袆恿巳w同學,而我也捕捉了這個閃光點,及時作出了評價。又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學生通過動手度量書本、課桌等實物,知道了把四條邊的長度相加就是實物的周長。師問:“如果說知道了長方形的長、寬會求周長嗎?” 生1:我會,把四條邊相加。
生2:太麻煩了,把兩條長加兩條寬。生3:我是把長加寬乘2。師(指圖)說:長+寬×2,請觀察,(學生們馬上發(fā)現(xiàn)錯了)師: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生4:從圖上觀察生3只求了三條邊。三條邊不是周長。缺了一條。應該長乘2,寬也乘2,再相加,才是周長。
(這時生3也發(fā)現(xiàn)自己少算了一條邊,也舉手找出自己的.錯因)生3:還可以先求長加寬的和,再乘2。教師于是贊許地點點頭:“你善于觀察,勇于改正錯誤,最后又找出一種好的求周長的方法,你真是一個愛思考的孩子!”這樣的評價,給了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品嘗到發(fā)現(xiàn)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兩種評價相結合,讓學生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從而更好地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快快樂樂地學習。
三、激勵性評價和建議性評價相結合
激勵性評價可以是對優(yōu)秀的反饋信息的肯定,如某個學生發(fā)現(xiàn)的結論正確甚至很有獨創(chuàng)性,回答問題正確流利、完整。教師評價:“某某學生善于觀察思考,說得真精彩!”也可以是對進步的激勵,如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學生發(fā)言了,計算最粗心的學生板演正確了,學困學生能主動參與課堂學習過程了,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反饋信息中,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在引導激勵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進步,從而增強學習信心。心理學家伯利納通過實踐證明:受到激勵的學生學習勁頭十足,學習成績不斷提高;而缺乏激勵的學生,學習沒有勁頭,學習成績有下降趨勢。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多角度發(fā)現(xiàn)學生值得稱贊之處,努力尋找不同層次的學生個性化的閃光點,給予激勵性的評價,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自信,讓學生體會到成功,享受到尊重。激勵性評價著眼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和培養(yǎng),有利于肯定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和富有成果的學習成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動機。那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就只需要表揚和激勵,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也用激勵去粉飾呢?這當然不行。過度的贊美、激勵會讓學生盲目自大,從而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經(jīng)不起挫折,對學生的成長也是不利的。所以在課堂中針對個體差異,給學生適當?shù)呐u和建議,既能讓學生明辨是非,學會評價,又可為批評和建議后的激勵性評價打下基礎。其實,教師的教學和語言藝術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建議而又受到了鼓勵。
四、智力因素評價和非智力因素評價相結合
智力是指學生認識事物和運用知識、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等心理因素。這些心理因素在數(shù)學學習方面外化的產(chǎn)物是學生的發(fā)現(xiàn)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識過程,但對認識過程起著始動、定向、引導、維持、強化作用的心理因素。有專家認為:非智力因素對于智力活動的結果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智力活動的成功,主要取決于非智力因素。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問題的回答或解決,是智力因素的直接反映,教師如果只停留在表面,僅作出智力性評價,而忽視其取得成果背后的非智力因素,那就無法獲得更好的導向作用。兩種評價的有效結合,在不知不覺中滲透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提高。
總之,課堂評價的方式方法是一門藝術,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針對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才能使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更加有活力,是我們的學生學習更加有信心、有興趣。
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評價 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的變化和發(fā)展。評價的手段和形成應多樣化,應以過程評價為主。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善于利用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根據(jù)這一理念,課堂教學評價應從對教師的評價轉變?yōu)閷W生的評價。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上究竟需要怎樣的評價?什么樣的評價語言才是最有效的呢?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也就是通過課堂上的交流與對話,能促進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數(shù)學的認識等,能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能指導學生思考、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評價語言就是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言。因此我們在開展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之前,首先要明確評價的目的是什么?根據(jù)新課程的詮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僅僅是學習成果的顯現(xiàn),也不是單一的判斷是與非,它應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xiàn)給予的傾向性意見。教師的評價傾向,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起到即時的調節(jié)作用。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不論是一個詞語還是一個眼神,都會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而產(chǎn)生相應的行為表現(xiàn)。對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shù)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課堂評價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去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 氛圍,令學生如沐春風,人人輕松,個個心馳神往。這樣的氛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著手,讓課堂上做到“四個有”:有疑問:在課堂口頭評價時,用疑問開啟學生思維的心扉,在疑問中評價。有驚嘆:善于釋解學生心中的迷惘,產(chǎn)生驚嘆,表達喜悅,在驚嘆中評價。有笑聲:課堂上應該營造生動有趣、幽默詼諧的情境,在笑聲中評價。有爭議: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各抒己見,在爭議中評價。
二、把握激勵時機
教師課堂評價的時機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會影響評價的結果,甚至于適得其反。因此,評價時的動機應選在學生真正感到教師可親、可信賴之時,選在師生情感在教育空間彌漫之時。
三、多角度評價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激勵,特別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對激勵的渴望更甚。在實施激勵性口頭評價時,要用發(fā)展的觀點,以發(fā)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對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無論其現(xiàn)狀何等不理想,離教育目標有多遠,都應該通過評價加以肯定,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fā)展。
總之,我認為教師只有把握好對數(shù)學課堂的評價,才能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一個自主的天空,讓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機。
下面談一下我們在課堂教學評價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課堂行為主體之一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中的行為主體之一,是否將自己融于數(shù)學活動之中是課堂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關于教師的教學行為評價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是否真心投入教學
教師在課堂中應體現(xiàn)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幫助者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要真心融入到教學之中,而不能將自己看成一個指揮者,操縱者。教師是否真心投入到教學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
。1)是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緒
。2)是否將自己融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
(3)對學生課堂上的反應作出相應的決策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教學效果。目前提倡激勵性評價,但課堂上老師如何把握呢?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激勵性評價不等于一味的表揚。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我們提出了多鼓勵,慎表揚,少批評的評價機制。
課堂上觀察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要掌握評價的時機
課堂上動不動就“你真好你真棒!”,時間長了,學生恐怕不知道查找自己的不足,一味的沉浸在“真好真棒” 之中,產(chǎn)生自滿心理。還有,我們?吹剑粋很簡單的問題,一個學生回答完后,老師笑容滿面的說:“你回答得真好!老師獎你一顆智慧星!币还(jié)課下來,學生臉上、身上貼滿了形形色色的小星星。課堂上教師應把握好時機,把“真好真棒”送給那些語言、行為確實出眾的學生,把“智慧星”送給那些思維與眾不同的學生,激勵學生向他學習。
。2)要珍視評價獎品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節(jié)公開課。整節(jié)課無論從學生的活動還是老師的組織,幾乎是完美無缺,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也非常到位,學生也非常珍視自己得到的獎勵,下課了,學生還在欣賞自己得小星星,因為這是自己智慧換來的。老師也沉浸在成功之中,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把剩下的小星星順手扔到了垃圾桶之中。于是有幾個課上沒有得到小星星的同學爭著去搶。這時,欣賞自己小星星的同學被爭吵聲打斷了自己的甜蜜的回憶,呆呆地看著正搶的場面。這樣的評價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呢?這樣的一堂課是不是好課呢?一顆小星星在老師眼里也許是沒用的,但在學生眼里,它是無比的珍貴。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也應把一顆顆小星星看作是一顆顆珍貴的心。
。3)要給學生平等競爭的機會
無論是教師語言上的激勵,還是給學生獎勵性的標志,都要給學生平等競爭的機會。課堂上常看到這樣一些現(xiàn)象。教師為了活躍氣氛,開展小組競賽或是奪紅旗的活動,回答正確的小組會得到一面小紅旗。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苫顒娱_展的時候,教師往往然后指定小組回答,到最后每個小組得到的紅旗正好相等。自認為來了一個圓滿的結局。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提出之后,全班的小手都舉了起來,課老師只能叫一個學生回答,回答完之后又是“你回答得真好!老師獎你一顆智慧星!钡玫叫⌒切堑膶W生沾沾自喜,其他學生卻噘起了嘴。鬧的課堂上亂哄哄的,但不是為了討論學習內(nèi)容,而是為了得到小星星。所以,既然小星星對學生是無比的珍貴,老師在課堂上就應給學生均等的機會。
。4)要講信用
以往經(jīng)?吹竭@樣一些現(xiàn)象。上公開課的時候,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拿一些鉛筆、本子之類的作為獎品?傻缴贤暾n之后又將這些獎品收回,學生鬧了一場空歡喜。恐怕下一次再給這個班學生上課學生的熱情就沒這么高了。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講信用。
綜上所述,我認為課堂上還是少用獎品評價,多一些贊許的目光,多一些鼓勵的話語。
3、調控課堂能力
課堂教學的組織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新的課堂,教師要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觀察
(1)能否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2)能否調控課堂局面
。3)能否對課堂突發(fā)問題作出合理的處理
二、對學生課堂行為的評價――課堂行為主體之二
課堂上,我們不能僅僅關注老師的行為表現(xiàn)。學生,作為課堂重要的行為主體不容我們忽視,只有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才能說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對學生行為表現(xiàn)的觀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是否對課堂學習充滿興趣
興趣不僅僅指學生對課堂感到有趣,而應是充滿探究的欲望。也就是說,課堂上學生是不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是否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上,除了看學生滿懷興趣的想學,還要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如果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為了一個問題大聲的爭論,甚至面紅耳赤都是正常的。這樣的課堂即使亂一些,那是一種有秩序的亂,是一種有價值的亂。這樣的課才是好課。
3、對自己的學習是否負有責任(把學習當作一種內(nèi)在的需要)
三、師生互動――課堂行為主體的交融
1、課堂氣氛是否融洽。
2、課堂是否活而有序。
從師生活動中得以體現(xiàn)。
四、課堂效果的評價――課堂行為主體的作用結果
1、學生是否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2、學生掌握了那些學習方法。
3、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
4、問題解決的意識和能力是否增強。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13
一、成立了課題組并加強學習、以此轉變教師思想、提高素質。
通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結合我校實際確立了《小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語言的研究》這一小課題。要使研究工作能順利進行,必須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為此我校特別注重教師的學習培訓及提高,先后組織教師學習或自學了《課程改革與研究》、《數(shù)學課程標準》等書籍刊物有關理論知識。多次派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學習和研討,并將學到的知識及時回校作匯報和交流,為科研提供理論支持。
二、完成了學生對語文、數(shù)學課堂教學激勵性口頭評價的調查。
通過調查,學生從內(nèi)心講是愿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激勵性評價語言,有90%以上的學生喜歡教師激勵性評價,而實際課堂上能得到教師激勵性評價的不到30%。主要原因在于受傳統(tǒng)的評價觀念的影響,教師關注的只是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只有精彩的回答,教師才會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去評價我們的學生。教師極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和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針對現(xiàn)狀我們決定采取的措施是:努力營造寬松、民主的評價氛圍;積極使用準確、規(guī)范的.激勵性語言;適時發(fā)現(xiàn)、捉學生的閃光點;恰當?shù)剡\用延緩性評價手段。
三、豐富了師生的評價語言,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的興趣。
愛因斯塔曾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fā)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在教學中,我們老師經(jīng)常采用實物演示、小品表演,課堂游戲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以這些直觀形象的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這樣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不在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參與者,表現(xiàn)者。學生初步學會了評價自己和別人。例如:一位同學評價他的同桌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豎式,說:“你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如果你能夠把數(shù)位對齊就更好了!庇械耐瑢W這樣評價自己:“我今天的字寫得很端正,老師,我可以獲得一顆作業(yè)星吧”。
學生變得自信,個性得到了張揚。
四、改變了教師的評價觀念。
由過于注重數(shù)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轉向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評價;由過于注重口頭評價的單向傳遞,轉向評價的多向互動;由過于注重口頭評價的隨意性,轉向注重口頭評價的激勵功能。
五、改變了師生關系。
以往學生處于被動局面,事實表明,傳統(tǒng)的評價只能使教學陷于脫離實際、毫無生機的陳腐狀態(tài)的深淵中,使學生與教師的對立情緒越來越大,不利于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的人才。在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改變了師生之間對立關系,創(chuàng)設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六、課題研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1、如何營造寬松、民主的評價氛圍?如何恰當?shù)厥褂眉钚钥陬^評價語言?總之,我們的小課題《小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語言研究》中期的工作基本取得了預期的目標,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個別教師還停留在評價就是表揚的層面上,語言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到了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沒有因此而提高。有時為了激勵學生,教師不敢輕易說學生錯了。教師只是含糊其辭地讓學生坐了下來,沒有通過讓學生自主探討或者教師指導的方式讓學生知道答案。個別教師對學生評價主要強調陳述性知識的回憶,而對于思維、技能、品質、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評價極少,只有24%的教師能夠經(jīng)常抓住契機,肯定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給與全班同學的指向性評價。
2、反思:明確評價目標
我們應明確有效性口頭評價的三個必須: (1)必須要有激勵性。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能力,對于不痛不癢的或者重復羅嗦的評價是要杜絕的。(2)必須要有針對性。即時口頭評價更重要的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新變化,不應該是同一個標準,同一形式,而應該具體化,有針對性。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會給學生多一次成功的機會。
。3)必須要有全面性。教師的評價的內(nèi)容要豐富,關注學生的面要廣。從促進學生發(fā)展出發(fā),重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關注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xiàn)的態(tài)度、習慣、能力、情感等。
七、總結反思,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經(jīng)驗論文。
為了從理論實踐上總結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探討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在研討課后盡量做好教學反思,記錄自己的教學所得、所失。讓我們從中學會如何結合課題研究更有目的地聽課、評課。
總之,我們將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爭取研究取得更加圓滿成功。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篇14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即時評價已經(jīng)成為教師教育智慧與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在課程改革浪潮中,新的課堂評價理念春風已經(jīng)刮遍神州大地,“以人為本、承認差異、激勵為主、多元評價”等新的發(fā)展性評價觀已經(jīng)駐扎在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心里。課堂評價語言也不斷地得到了更新,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人文精神。但在實踐中,仍存在評價形式單一、評價語言單調和評價過分重于形式等問題。如:在一些公開課中,“好!”、“你真棒!”、“你太聰明了!”等贊美之詞不絕于耳; “五角星”、“小紅花”以及各類卡通形象作為獎勵漫天飛舞;在教師“引導”下,整齊劃一的學生掌聲和“嗨,嗨,你真棒!” “表揚他,頂呱呱!”的口號聲在課堂上此起彼伏。課堂上老師如果總是用那種簡單、模糊、籠統(tǒng)、“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浮泛空洞的語言來評價學生,久而久之,帶給學生的將是麻木和索然寡味,使學生無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目標,而且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許還會使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表揚為主,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要“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課堂即時評價進行認真地反思和糾偏,構建積極有效真實的評價框架。糾正“為了課堂熱鬧好看”的浮華,用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從每個學生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fā),評價他們各自的發(fā)展進程,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賞識,體驗到成功,真正體現(xiàn)評價所應有的教育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通過多種評價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不斷深入理論學習,進行相關的資料查詢和研究工作,以及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情況的問卷調查與反饋,為課題研究提供參考和理論依據(jù);第二是運用“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模式進行探索與研究;第三是不斷在時間中總結和反思,整理一些實踐方法。主要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
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加強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和《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逐步適應課題實驗的要求。指導、訓練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逐步培養(yǎng)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探究、經(jīng)歷探究過程,并能主動參與評價、善于評價。
過程研究階段(20xx年6月—20xx年3月):加強學校間、教師間的交流,全面提高實驗的效果。通過教師的教學反思、不斷實踐,逐步形成一些有價值的課堂學習評價用語以及學生作業(yè)批改評價用語。
總結升華階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全面整理課題實驗的情況,進行實踐的總結和理論的升華,形成初步的具有研究和應用價值的激勵性評價用語。
實施過程中用到了如下的方法
1.調查分析法:對本年段課堂教學評價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了解學生眼中的課堂評價,學生期待什么樣評價。
2.文獻資料法:加強理論學習,通過查閱資料和閱讀書籍,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途徑。
3.行動研究法:對本年級語文,數(shù)學進行課堂觀察。以課堂教學為研究主體,通過同伴互助、反思、總結,再實驗、反思、總結,去蕪存精,取得預期成果。
4.經(jīng)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注重積累第一手資料,不斷進行概括和歸納,最終提煉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成果。
五、課題研究成果
1、落實了“課標”精神,活化了評價理念
新課標提出的是一種新的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評價觀只有教師評價學生,把學生視為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對象,盛放知識的容器,F(xiàn)代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在愉悅的身心交往中發(fā)展學習技能,發(fā)展人格。正如蘇霍姆林斯所說的,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
我們的教師在以下方面的能力增強了:a目標意識增強了,讓孩子的知識、情感、能力、態(tài)度方面的相關發(fā)展目標得以達成。b發(fā)展的過程意識增強了,教師心中裝有孩子,眼中有了孩子,能尊重孩子需要、尊重孩子、鼓勵學生大膽發(fā)現(xiàn),主動表達。c主體意識增強了,教師能將學生作為能動的主體,給學生提供主動探索實踐,主動發(fā)展的場所和機會,引導學生探索,啟發(fā)學生思考。d教育環(huán)境意識增強了,和諧的教師關系,師生關系是主題實施的關鍵。
2、構建了新的評價模式,完善了課堂評價體系。
“三位一體”的新評價模式是我們構建的新的評價模式:即:
教師
課堂
學生
真實打動學生
“豐富而靈動的”“精彩的”
學習的快樂 真情感動學生
“激勵性評價”“真正的”
成功的喜悅
真誠引導學生
“師生互動的”“創(chuàng)新型”
和諧的發(fā)展
這種新的評價模式注重的是:教師用“真實打動學生”用“真情感動學生”“真誠引導學生”做到“真正的”“豐富而靈動的”“精彩的”“師生互動的”“激勵性為主”的語文創(chuàng)新型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促進學生自由、和諧的發(fā)展。
3、豐富了評價語言,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的興趣。
愛因斯塔曾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fā)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在教學中,我們老師經(jīng)常采用實物演示、小品表演,課堂游戲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以這些直觀形象的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這樣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不在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參與者,表現(xiàn)者。學生變得自信,個性得到了張揚。
4、發(fā)揮了評價的實效,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新課程倡導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三位一體”新評價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情感和恰當?shù)慕虒W方式,不失時機地從不用角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在心里上獲得全新、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善待學生,那么就會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學生、激勵著學生去積極思考,用心學習,克服困難,走向成功。“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學生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fā)展!边@句話更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教師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會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師只有對學生抱有強烈的愛,寬容和理解,誠摯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學生對老師的崇敬、信任和親近,才能創(chuàng)造激勵學生學習的感情基礎,造成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良好教育氛圍。
5、加快了教研步伐,促進了教師專業(yè)成長。
伴隨著課題實驗的開展,課題組成員自主學習、積極實踐,勤于反思,勤于動筆,撰寫了一篇又一篇的教學案例、反思論文和教育教學小故事,提高了實驗教師的習作教學經(jīng)驗總結能力,推動著課題實驗健康、有效地向前發(fā)展。
六、課題研究的反思
1、如何營造寬松、民主的評價氛圍?如何恰當?shù)厥褂眉钚钥陬^評價語言?總之,我們的小課題《小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語言研究》中期的工作基本取得了預期的目標,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個別教師還停留在評價就是表揚的層面上,語言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到了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沒有因此而提高。有時為了激勵學生,教師不敢輕易說學生錯了。教師只是含糊其辭地讓學生坐了下來,沒有通過讓學生自主探討或者教師指導的方式讓學生知道答案。個別教師對學生評價主要強調陳述性知識的回憶,而對于思維、技能、品質、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評價極少,欠缺肯定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給與全班同學的指向性這方面的評價。
2、反思:明確評價目標
我們應明確有效性口頭評價的三個必須:
(1)必須要有激勵性。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能力,對于不痛不癢的或者重復羅嗦的評價是要杜絕的。
。2)必須要有針對性。即時口頭評價更重要的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新變化,不應該是同一個標準,同一形式,而應該具體化,有針對性。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會給學生多一次成功的機會。
。3)必須要有全面性。教師的評價的內(nèi)容要豐富,關注學生的面要廣。從促進學生發(fā)展出發(fā),重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關注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xiàn)的態(tài)度、習慣、能力、情感等。
七、主 要 參 考 文 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2、《現(xiàn)代教育評價》——主編沈玉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小學教學設計》——山西教育報刊社
4、《新課程學生發(fā)展性評價》——主編李志宏、王曉文,開明出版社
5、《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6、《小學教學參考》——廣西教育學院雜志社
7、《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03-29
【實用】小學教學研究報告03-15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精選19篇)07-07
教學研究報告02-2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例研究報告01-25
小學研究報告范文12-04
丁丁的研究報告教學設計07-13
小學生的研究報告03-18
課堂教學研究報告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