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慢教育》讀后感

時間:2022-08-20 09:51:39 讀后感 我要投稿

《慢教育》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慢教育》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慢教育》讀后感

《慢教育》讀后感1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什么是生命化教育?那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這就是生命化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不僅僅是面向學生的一種單向教育,對于老師來說,更是一種教學相長的教育。要想更好的教授教育心理學,不僅需要教師在專業(yè)知識上的不斷汲取,也應該思考教育的真正意義,喚醒自己的生命意識,來激發(fā)自身的潛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斷地進行反思和完善,從而為自己的教學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老師在文章當中提到所謂的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就是要培植人對生命的真愛,要讓所有的人都意識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活在世上,不管貧窮、疾病、困難,但只要活著本身就帶給你希望,帶給你無窮的可能性。所以張文質認為,教育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個人對生命的敏感,對生命的珍視,包括對生命的敬畏感。

  書中提及最感興趣的是生命化教育,舉了很多教育的例子,給我很多啟發(fā)。教育的三個維度,即“授受知識,開啟智慧,潤澤生命”。教師和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共同潤澤和成全。生命化教育在于教師的“人的真實生命的`復歸”。生命化教育要求關注所有生命的價值,關注生命的差異,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發(fā)展目標。要從關注每個學生開始,從尊重每個學生開始,從滿足每個學生需求開始,從善待每個學生開始,從開啟每個學生的智慧開始,從相信每個生命的意義開始,從成全每個生命發(fā)展開始。不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fā)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huán)境,教學空間。

  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生,必須熱愛自己的學生。讓生命融于教育,將教育融于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現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并以此漸臻生命的完美與幸福。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生命化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將知識灌輸到學生大腦就可以的,而是讓每一個人面對生命有尊嚴的活著,有意義的活著。對教育而言,重新給學生上一堂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的課。

《慢教育》讀后感2

  瀏覽網頁無意間看到了張文質先生的《慢教育》,當時感覺很奇怪,在當今這個高速發(fā)展的社會,教育又應該做到怎樣的慢呢?帶著疑問,饒有興趣地翻開看,準備好好讀讀教育應該怎樣“慢”下來。薄薄的兩輯書還真需要細細品讀,正如書名所寫,我看這本書的速度確實有些慢,并不是書不夠精彩,缺少吸引我持續(xù)閱讀的興趣,恰恰相反,慢教育的每一個實例,每一篇文章,都在向我傳遞著一個看似平常卻蘊含深遂的教育哲理,需要我用心慢慢地感悟,細細地咀嚼。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立桿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tài)來對待教育,陪著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等待著孩子長大,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慢教育》這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所透露出的理念!敖逃且粋‘慢活’、‘細活’,是生命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guī)范’!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生命化教育課題的一個重要理念,這本書的主編張文質先生在談到生命教育的“關鍵詞”時,提及了“等待、耐心、從容、寬容、期待、悠閑、優(yōu)雅、細節(jié)”,這些都是我們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要培養(yǎng)的.姿態(tài)和心態(tài)。我經常接手學校撓頭的差班,差班的教育工作可想可知,在不斷地摸索與前行中,我漸漸總結出一些經驗,對差班的工作還真不能超之過急,真需要所謂的慢教育,每個孩子真是在一點一滴中逐漸改變和轉變的。慢教育不僅僅局限在課堂短短的40分鐘之內,還包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從這樣一個意義來講,老師真的需要處處留心教育資源,關注教育對象,以一個等待的姿態(tài)傾情投入教育,時刻關注生命的成長。

  吳佩童同學是我們班上一個少言寡語的女孩子,性格比較內向,雖然在各種活動中她表現的并不落后,但內向的性格總使她不敢張揚個性,不敢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于是,在課堂上我總是投以她鼓勵的目光,讓她在課堂上大膽發(fā)言,一開始她總是很膽怯,聲音很小,臉總是由于緊張而漲的通紅,我并沒有著急讓她坐下,而是鼓勵她慢慢說,把語言組織好再說,慢慢的,她變的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勇敢,以后在每一堂課上她都大膽舉手發(fā)言。我真為她感到驕傲。

  “耐心”是個多好的詞。∽鳛橐痪教師,我們也經常會遇到心煩的事,總會感覺千頭萬緒,無所適從,但當我們想到孩子就是在耐心等待的過程中成長的,心態(tài)就會平和很多,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一樣。我很欣賞書中的這段話:“要把教育當作一件事來做;一個人一輩子只能做一件事;一件事也不一定能做好;重要的是盡力去做,而且從具體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

【《慢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慢教育》讀書筆記04-02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12-04

幼兒園教育是慢的藝術心得08-28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11-10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06-08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05-28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心得11-10

讀書心得《教育是慢藝術》06-20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04-14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后感9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