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讀后感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今年暑假,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好多圖書,三年級讀的有,四年級讀的也有。一放暑假,我就迫不及待的拉著爸爸媽媽到書店去買這些書,找來找去,買了五六本圖書。其中,我最喜歡看《小英雄雨來》這本書,到現(xiàn)在已經看完2遍了。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邊區(qū)的北部有一條還鄉(xiāng)河,傍邊有一個村子,雨來就住在這個村子里。他在艱苦的條件下也不忘讀書,不忘自己是個中國人,要愛自己的祖國。他為了幫區(qū)上的交通員李大叔隱藏起來,被日本鬼子抓去了,但是,最后他還是以他的`機智和勇敢逃出了日本鬼子的魔掌。后來在一場游擊戰(zhàn)中被日本鬼子俘去,關押在敵人的碉堡里,雖然敵人嚴刑拷打,但他始終沒有向敵人屈服,直到被游擊隊營救出來,繼續(xù)跟敵人作斗爭。
我覺得雨來是一個農村抗日小英雄的典型形象,農村抗日兒童團的積極分子。他機智、勇敢、不怕吃苦,百折不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能在那么困難的條件下都能夠認真學習,我們現(xiàn)在有這么好的條件,怎么能學不好好學習呢?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追蹤小綠人》這本書講的是一個三年級名叫小葉子的小男生、小曉、他爺爺和宮爺爺?shù)墓适?
小葉子一直很愛護環(huán)境,他很想接近小綠人,但是過了好久好久,他才知道有一個小綠人一直在他身邊,從未離開過,那就是和他青梅竹馬的朋——小曉!
他的爺爺為了接近小綠人,甚至戒掉了三十多年的煙!
一個晚上,小葉子來到院子里,看見樹上一閃一閃的發(fā)光,但是一會兒又不見了,最后,小曉出來了,家里人都看見來了,小叔為了讓全世界人都知道小綠人,就弄了一家飯店,讓小綠人當服務員。那些日子里的客人也多了,他們覺得小綠人很可愛,就開始玩弄小綠人。有一次,他們在一起吃飯,小叔弄的烤乳豬,殘忍小綠人的朋友……小綠人終于忍不住了,又悄悄的隱藏起來!只有小葉子看得見他們。
過了很久很久,小葉子的'爺爺?shù)昧瞬,在他死的時候,小綠人把他帶走了,帶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他爺爺也變成了小綠人,變的很小很小……但是他的生命只能延長一年,這寶貴的一年宮爺爺又過的怎么樣呢……
這本書是為了讓我們愛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不要踐踏草地,隨手摘花……
讓我們都來做一個小綠人,一起擁有一片綠色的家園吧!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在這一點上,中國雜志界的貴族《讀者》做得相當成功,它用思想的細膩與深度,以一個最精致的小資男人的姿態(tài)吸引了無數(shù)最真誠的讀者。當絕大多數(shù)雜志在高聲闊談的時候,它只是在默默的當一個講故事的人,不會去刻意講述一個什么道理,只在訴說著一個個精致的故事,更多的,是留給讀者們自己的思考。
中國是一個懷舊的民族,在這一點上和美國恰恰相反,正如電影業(yè),美國人喜歡演未來,中國人喜歡演過去。兩國雜志在這一點上也有些差距,美國知名雜志《時代》以一種用實事放眼未來的預算家姿態(tài),霸占著雜志界的鰲頭。
實事,未來。
兩個詞語奠定了商界雜志類的發(fā)展與走向。千篇一律的成功者經驗剛開始或許能使人有一絲感觸,但始終不會成為永恒的話題。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換一個角度去撰寫一本雜志,不再一味的以成功者的經驗去讓讀者感悟,而是以實事為橋梁,共同去探討明日的走向。或許有人問,那難道一本雜志就不去訴說成功者的經營理念與經驗嗎?不,成功者的成功必有其成功之處,不一味的訴說,并不代表不訴說。雜志并不是讀者的老師,更多的時候,我們充當?shù)氖亲x者的眼睛,把最有用的,最有影響的實事呈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至于讀者過后的感觸與思考,我覺得不應該有過多的`干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與見解,又何苦將自己的見解強加于別人的身上。我們應該做的,是在讀者感觸過后可以用一種平等的心態(tài)探討一下我們明日的發(fā)展。不管是讀者的路,還是雜志的路。
真實,影響,信任。
商界四大要素,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是一切商業(yè)的靈魂,這是人盡皆知的。過去的信息能讓我們找到自身的不足,現(xiàn)在的信息能讓我們思考未來的方向。作為一本商界類型的雜志,讀者們大多數(shù)都是在奮斗在商界前線的人們,所以雜志上的信息,必須真實與有用,雜志是讀者觀看外面世界的窗戶,不能讓一味的春意盎然情景蒙蔽了讀者的雙眼,忘記了春意過后的秋風瑟瑟。真實的信息才能取得讀者的信任,有了信任,一本雜志才會具有影響力,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也是一個生存規(guī)律,如果打破了這個循環(huán)鏈,那么不僅給讀者帶來了一定的損失,對雜志本身就是一個致命的傷害。要打開雜志的市場,必須對讀者負責,讓讀者對雜志有一定的信任,而信任,建立起來的時候比較困難,破壞的時候比較容易,破壞之后再想建立起來就只是空談了。
我們必須認清雜志的信息定位,找到對其真正有幫助的讀者群體,才能讓一本雜志產生真正的價值與存在意義。而雜志的價值不是體現(xiàn)在讀者有多少,我們存在的意義是讓每一位購買雜志的讀者都能用心的去閱讀這本雜志,并有所收獲。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在這個愉快而又充實的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叫《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的書,這本書清新有趣、想象力豐富,很吸引人。讓我這個不太喜歡讀故事的人都沉迷其中。故事主要講的是:班克斯家失去了保姆之后,準備再聘一個保姆。結果來的是一位叫瑪麗?波平斯的阿姨。她和班克斯家的4個孩子——簡、邁克爾、約翰和巴巴拉一起見證了許多稀奇古怪的事。比如:瑪麗阿姨的哥哥竟然是眼鏡蛇、賈透法先生可以浮在空中、擁有指南針可以一分鐘環(huán)游世界……所有奇跡都是瑪麗阿姨創(chuàng)造的。雖然瑪麗阿姨脾氣不好,但是孩子們非常喜歡她,舍不得她走,旣惏⒁套叩.時候,孩子們都哭了。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倒霉的星期二》:邁克爾在一個星期二里變淘氣了起來,他先慢吞吞地起床,然后用腳踢欄桿吵醒所有人,接著把熱水碰翻、打擾正在做飯的布里爾太太……整整一個上午,他做了種種壞事,而且從不后悔。后來,他們在公園撿到了指南針,一分鐘周游世界后,回了家。晚上,他繼續(xù)淘氣,一點也不在乎。后來,他轉動指南針,沒想到出來幾個怪物,要吃了他。這時,瑪麗阿姨救了他。他才感覺到生活是多么快樂、幸福。
回想,我們是不是也有像邁克爾那樣淘氣的經歷?那暑期讀書筆記&影視劇點評精選讀書筆記影視劇點評書評舞臺藝術點評讀后感么,我們淘氣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們身邊的人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辛勞、多少汗水?他們把我們灌溉,為的是我們能成長得更好,將來為社會作貢獻。他們不求回報,看見我們一天天成長,每天都幸?鞓,他們該是多么開心!
想到這里,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淘氣了呢?他們?yōu)槲覀兒,我們還有什么理由給他們添麻煩呢?從現(xiàn)在起,對身邊幫助過你的人好一點吧,是他們助你成長,是他們助我們度過難關的啊!生活是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父親的城》這篇文章是我在“冰心獎”這套書里找到的,其中有一本書的名字也叫《父親的城》,就是以這篇文章來命名的!陡赣H的城》這篇文章主要講“我”從小就在鄉(xiāng)村生活,在鄉(xiāng)村上學,媽媽和我在一起,而父親則在離“我們”五十里之外的小城上班。雖然那座城市不大,但還是引起了“我”對城市的好奇,幾次向“媽媽”央求,最后“媽媽”同意了我,可是因為賣雞蛋到了黃昏,最后因堵車而退票,最后又回了家。而第二天父親竟然回了家,要我去城里讀書,后來“我”因為成績好,去了省城,后分配工作又被分配到了父親的那座小城,一年后,父親退休了,而“我”繼續(xù)在崗位上工作著。
《父親的城》充分的描寫了“我”年輕時的幻想和激情,它雖然沒有什么大道理之言,但卻真實的'描寫了部分60后與70后小時候真的故事。我爸爸小時候也是這樣的,他以前也跟我講過,我跟這篇文章還有一樣莫名的親切感,所以我才選這篇文章的讀后感。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xiàn)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后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中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書中談到這樣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這樣地抱怨。試想:每天都要備課、課前準備、上課、批改作業(yè)、課后輔導,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課題研究。教師和所有的人一樣,要做家務,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這些都需要時間。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解決了這個時間問題,答案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多讀書。確實,我們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學校所發(fā)的那本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知識的海洋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原來,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讀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29條<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對我深有啟發(fā)。把控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調動內部誘因的最精細的工作之一。
要使學生學起來有趣,必須調動頭腦中的經驗知識,新舊結合,才更利于“新芽的營養(yǎng)生長和機體內養(yǎng)分的充分供給”。對于首次接觸的新知,該放開孩子手腳,推薦給他們相關的書籍,教給有效的方法,引導他們先去自主了解,獲取有關的“經驗知識”,在學習新知時,再將儲存的意識加以調動出來,再次感知,理解,針對事實現(xiàn)象進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從而輕松學習。在第四節(jié)中蘇霍姆林斯基就講過:只有當隨意注意、隨意識記與不隨意注意、不隨意識記結合起來時,才能點燃學生意識中的“思維引火線”。
簽于此,感覺自己在平時“預習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相對來說把握得還是比較適合一些,淺談點滴:在講新課之前,我一般先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大體弄清楚教材中要學習什么內容,這些知識跟已學的哪部分知識是相聯(lián)系的,教材上的解題方法和思想是怎么樣的。對于自己搞不懂的問題,拿出來跟同學討論或者在聽老師講課的過程中,著重注意,將課堂講授的與自己預習的相對比,這樣反復識記,學到的知識是很難忘記的。而且經過預習的新課,上起課來比較輕松,學生勁頭也足,當然,這一環(huán)節(jié)上還有待于提高和加強。
但要控制學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讓他們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使學習成為一種思考活動,這樣在聽課時才能攏聚他們的注意力,有一種真正的情感體驗,從而主動探索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在學困生方面,以往,面對學生的“不會”,我經常會責怪學生:“都已經講過了,你為什么還不會呀!”、“同坐在一個教室里,別的學生都會了,你為什么不會呀!”等等。有時候想想,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這種現(xiàn)象是很正常的,但再想一想,就認為這是不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呀,小學這么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會的。但是看了第一頁到第二頁的一段話,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弊x完這段話后,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給學困生更多的關心和愛,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與學生談心,讓他們體會到老師是真心幫助他進步,并通過談心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制訂出符合孩子自身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然后從基礎的內容學起,一步一步地幫助孩子,并讓孩子從中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消除對學習的畏懼,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這樣慢慢便成達到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jiān)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看成一種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對教師說:某某地方我沒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會做。他的良心是純潔的,他不可能去抄襲別人的作業(yè)或者考試時搞夾帶。他想樹立起自己的尊嚴。”
此外,反思學生在課堂上調皮、做小動作等現(xiàn)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學生,而要學會反思自己,從自身找原因: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而學生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看電視、打電腦、玩游戲時卻那么專心致志,是不是自己的課堂不夠生動,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是不是自己的某些做法學生不滿意,從而引起學生對自己的課堂的討厭等等。寫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記得在一次數(shù)學課上,一位平時表現(xiàn)一直不錯的女孩子竟然看起了課外書,在課后找這位學生談話時,她竟然無辜地說:“老師,我一直舉手,你都不讓我發(fā)言!倍嗝磫渭兊南敕,竟然想到用這種方法來引起老師的注意。但是,班級那么多人,老師也不可能一一叫到,當我向她解釋這種情況并告訴她舉手更重要的目的的是告訴老師自己會了以后,這位學生在接下來的數(shù)學課堂中一直表現(xiàn)優(yōu)秀,而且對待作業(yè)也更加認真了。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重關注課堂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面對學生的問題,要善于蹲下身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并及時、認真地反思并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讓每個孩子都把上數(shù)學課看作一種樂趣,并能在課堂中獲得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fā)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
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tài)。
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另外蘇霍姆林斯基也給了我們建議:“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苯處煻家伎,是什么促使某些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變呢?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來,這是給我們提出的第二十三條建議。
早就從各種渠道聽說過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也曾對其中的內容有過涉獵,然而在自己真正擁有了這本早想擁有的“教育寶典”,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情認真拜讀之時,心靈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一條目中,蘇氏給我們指出了一個教育教學中很是常見的一個現(xiàn)狀,他說: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學生的基礎不一,接受能力有差異,因此我們就不能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學生。“可以把教學和教育的所有規(guī)律性都機械地運用到他身上的那種抽象的學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對所有學生都一律適用的在學習上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弊鳛榻陶,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如果我們硬是要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學生,用自以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方式來教育所有學生的話,那只能出現(xiàn)一種結果:一部分學生的自信被摧毀,一部分學生的能力被扼殺。
蘇霍姆林斯基明確告訴我們: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實類似的觀點在我國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xiàn),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則,只是我們往往口頭上無比的尊崇,而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卻一再地踐踏罷了。
學生是人,不是工廠里的產品。教者尊重學生不妨從尊重他們的現(xiàn)狀做起,為每一位學生確定適合他自己的“臨近發(fā)展區(qū)”,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自信地發(fā)揮出他的力量和潛力,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并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我認為,其實,我們并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狈此际墙處煶砷L和自我發(fā)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fā),發(fā)現(xiàn)分析其中的問題,并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fā)揮了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強調以問題為中心,著眼于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因此,教師應該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不足,由于教師是帶著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去學習,這就使得他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
再比如,有些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表現(xiàn)為愛說話、愛做小動作、無精打采等,其實在抱怨孩子的同時我們應該想到:有些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讀了這本書,我們不妨仔細地反思一下自己,我們的課備得充分嗎?我們的課堂是不是激發(fā)了每一個孩子的探索知識的欲望?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動了起來?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有事可做?每天都這么想想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要精心備好每一堂課就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我們所設計的每一堂課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事可做,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都活動起來,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這樣的課堂是令人向往的、師生互動的、氣氛熱烈的、和諧積極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有一種愉悅的心情。雖然要做到這些不容易,但是只要堅持努力,真正動腦筋來設計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抱怨聲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少了很多。
另外,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我想,今后,讀書將成為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來讀了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覺得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
有這樣一句話:教師的職業(yè)是平凡的,責任是重大的,使命是光榮的,教師有教師的壓力,教師的痛苦,但也有教師的樂趣、教師的意義。要做一個好教師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善良的心、美麗的心,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教育眼光,全面的教育技能,崇高的教育理想,陽光的教育行動。讓我們以此為目標做為對自己的鞭策。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J.K.羅琳寫“哈利、波特”系列童話小說的第一本,講了具有傳奇色彩和戴有神秘面紗的歷險故事。讀完后還沉浸在魔幻童話的世界里,讓人回味無窮。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去勝困難。
人們一直在說團結力量大,不錯的,在這本書中就應驗了這個道理。如果他的`朋友:赫敏和羅恩沒有幫助他,那么也許哈利·波特現(xiàn)在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正因為他結交了這些朋友,以至于這個系列的書現(xiàn)在還在暢銷之中……
人們必備的品質之一就是團結,在你失去了朋友的信任后,你會突然發(fā)覺,你什么事都做不成了,這就使我感悟的道理!
竹園中學六
讀后感的作文 篇8
愚公移山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故事,愚公的精神令我感動,他的故事一直被人們歌頌著。
面對烈日的炙熱,智叟的冷言冷語,愚公絲毫不動搖移山的決心。他堅定“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針”這個信念,相信只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頑強地干下去,移山就不再是個夢。同時,寓言通過將愚公和智叟兩個人物進行鮮明的對比,體現(xiàn)出了人定勝天的樂觀信念。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主動挖山”的精神。兩座大山阻礙了交通,造成來往不便。為了排除障礙,愚公主動提出了挖山。學習愚公,要學習他“自力挖山”的精神。在統(tǒng)一了家人的思想后,馬上付諸行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不斷挖山”的'精神。一個人搬掉一塊石頭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子子孫孫永遠搬石頭。在挖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墒菬o論遇到什么問題,愚公都沒有動搖,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學習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之后,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心,一旦認定了目標,就要朝著目標不斷的努力。這就是我讀愚公移山后的感悟。
【讀后感的作文】相關文章:
《燈光》讀后感作文_讀后感01-10
讀后感的作文[精選]10-06
讀后感的作文09-23
讀后感的作文(經典)12-22
讀后感的作文(精選)10-17
【精選】讀后感的作文10-30
讀后感的作文(經典)11-02
讀后感的作文[經典]03-20
【經典】讀后感的作文12-04
讀后感的作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