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合集14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
我閱讀了蘇聯(lián)聞名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
書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布滿信心……
書中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重,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边@就集中體現(xiàn)了蘇霍姆林斯基賞識教育的思想,他認為教師的賞識是實現(xiàn)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我想作為一名教師尤其要經(jīng)常刷新賞識教育尤其要經(jīng)常刷新賞識所告誡教們的那樣:“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重,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實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賞識教育讓自由、歡樂與愉快回歸課堂,回歸孩子的一日生活,賞識教育把自信、創(chuàng)造與成功,帶給孩子,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自我
我感覺我們在教學上還做的遠遠不夠,作位教師一定把愛心放在第一,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后,便會激發(fā)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布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假如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地向?qū)W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感化他們、啟發(fā)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熟悉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最終他們也會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另外我們要關愛每一位孩子非凡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的個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施恩或者顯示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被動等待我們?nèi)ニ茉斓纳n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份陽光,給那些“無藥可救”的“后進生”。對孩子傾注全部熱情,和孩子平等相處,給他們親切感、安全感和信賴感。愛孩子,就必須善于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幼兒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心靈感受心靈,育感情贏得感情。
對小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非凡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老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內(nèi)驅(qū)力,促進他們成就動機的發(fā)展,促進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yōu)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細細想想,其實孩子犯錯誤時,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老師的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孩子們正是通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的,其實孩子們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假如我們討厭孩子,那么我們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實質(zhì)上就已經(jīng)結束了,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重,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
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
假期在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之后,我感觸頗多?梢哉f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值得我們廣大教師不斷思考。通過閱讀,我懂得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歌德說: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加價值。盡力履行你的職責,那你就會立刻知道你的價值。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可能越大。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因此,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必須從責任兩字做起。對自己應盡的責任認識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長,越能在履行責任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那么,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責任呢?
一、在聽課中積累教育教學經(jīng)驗,提升自己
作為一名教師,工齡工齡的長短并不一定決定經(jīng)驗的豐富與否,只有不斷地進修提高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教師。而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教學和教育過程的主要陣地,所以聽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成長、豐富經(jīng)驗的重要學習方式。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課都有他的成功之處和不足,我們聽課的目的就是要多發(fā)現(xiàn)長處,加以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的風格,或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巧,或推廣交流,促進專業(yè)成長。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它不僅是以知識的內(nèi)容來教育學生,同樣的知識內(nèi)容,在一個教師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個教師手里卻起不到作用!边@也在提醒我們,我們在聽課過程中學習他人經(jīng)驗的同時,要進行反復的琢磨。在分析總結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并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jīng)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二、在反思中積累經(jīng)驗,提升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師日記。他說:“教師日記并不是什么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笨吹竭@里讓我想到了許多年前學校要求我們手寫個人自修筆記,倡議老師們寫寫自己的隨筆,一直到現(xiàn)在的電子博客,我們學校的教師大多都在堅持寫隨筆,這和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說的教師日記可以說異曲同工。著名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逼溆靡庠诮逃覀円匾暦此。作為教師,如果缺乏對日常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不斷積累的意識,很難掌握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只有通過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細致地、冷靜地加以推理總結,將已有的經(jīng)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所以我們只有通過教學反思,教師的有效經(jīng)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會對后續(xù)的教學行為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的長短并不一定決定經(jīng)驗的豐富與否,只有不斷地進修提高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教師。而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教學和教育過程的主要陣地,所以聽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成長、豐富經(jīng)驗的重要學習方式。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課都有他的成功之處和不足,我們聽課的目的就是要多發(fā)現(xiàn)長處,加以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的風格,或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巧,或推廣交流,促進專業(yè)成長。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它不僅是以知識的內(nèi)容來教育學生,同樣的知識內(nèi)容,在一個教師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個教師手里卻起不到作用!边@也在提醒我們,我們在聽課過程中學習他人經(jīng)驗的同時,要進行反復的琢磨。在分析總結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并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jīng)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處處滲透著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愛生之情,以及他在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真知灼見,是不可不讀的一部好書,這本書將成為我教師生涯的指路明燈。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
所謂“溫故而知新”,防控疫情,宅于家中,我再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從關注思維的角度,深受啟發(fā)——育人至心,讀思共促。
其一,啟迪學生思考,關注教學軟實力。
“思考”這個詞,常常浮現(xiàn)于腦海。李莉老師去年到校指導教學工作,她提出語文課上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聽之,思之。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提到,“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
由于生活經(jīng)驗,年齡特點等因素的影響,我最初關注“如何評價學生”,“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時,我勤于寫教育日志,其教學理念仍停留在表層。一個企業(yè)不是電腦最新,辦公樓最新,就是最好的。一個企業(yè)的軟實力,才是尤為重要的。思考,就是教學中的一個軟實力。
那么如何讓學生樂于思考呢?康·季·烏申斯基也說過“兒童是用形式、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繪畫可以將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想象力結合起來。班中有幾個喜歡兒童畫的女孩,低年級他們的寫話能力并不突出。經(jīng)過了兩年的兒童畫學習,他們的習作具體生動,運用多種感官,能夠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讓老師和同學們眼前一亮,讀來如王維的詩,文中有景,景中有意!盀榱耸箤W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苯鉀Q這個難題的過程,首先是教師閱讀的自我成長。如今關注到了學生內(nèi)在能力發(fā)展,才知道如何讓更多的孩子去繪畫,去思考。
其二,結合不同學生的閱讀特點,培養(yǎng)其閱讀習慣。
課上,學生在答疑解惑時,鮮有問題。蘇霍姆林斯基提到,“他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就越多。”我恍然大悟——孩子不提問,并非他們已經(jīng)掌握所學知識,而是其思維不夠活躍,許是懶于思考的緣故。
面對學生思維的凝滯,如何引導他們思考呢?蘇霍姆林斯基總結:“每一次困難都是靠閱讀來解決的!遍喿x,不僅是教師自我成長的渠道,還是家長素質(zhì)得以提升的.方式,更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
16年執(zhí)教,學生閱讀特點有巨大的差異:
有的班級,在第一堂讀書動員課上,我被孩子震撼:不到10秒鐘,人人都能很快入書。有的班級,除了3-5人難以入書,都靜心閱讀。
本屆孩子的第一堂閱讀引導課,我給孩子們講宮西達也《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雖然我為之感動,他們難以靜心,難以投入。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首先是建立圖書角,學生分享各自的讀物,老師到圖書室多次借書。
我讀書有個習慣——邊讀邊摘抄。我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再取來寫文章或者復讀時,用來層次清楚,思來易于比較。親自悟到閱讀之重要,面對100%的外來務工子女,我決心抓閱讀,讓學生從書中汲取能量,獲得成長。
其三,及時調(diào)整閱讀方案,讓孩子在閱讀中思考。
書中提到,“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比绾巫寣W生在閱讀中思考?我就沒少花心思。
口頭作業(yè),孩子們開始不放在心上,也難于堅持。為了讓學生讀書,我讓他們每日在閱讀記錄表上,寫下故事題目、估計字數(shù),第一個月有13個孩子堅持閱讀,有4個孩子,記錄表空空如也,如此怎能達到真正閱讀的目的?那就是一讀二寫三說。
既然長期反饋效果不好,更改為日日反饋。孩子在群中發(fā)送讀書記錄,有32個孩子在閱讀積分中,獲得滿分。一次閱讀測試,16個孩子全對。我再獲啟發(fā):另外28個孩子,怎樣讓他們在閱讀中思考?學生讀書之后,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每個孩子要表達感受,就一定要讀書,學生堅持下來。從中,我也發(fā)現(xiàn)他們的朗讀水平、理解水平都獲得了提高。
教師有必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指導他們讀不同的書,讓他們走入書的世界,體會到讀書的快樂。育人至心,讀思共促,亦是師生共促,這應該是一個提升閱讀能力的機會;這也是個不斷學習與挑戰(zhàn)的過程......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4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是很多人推薦的教師讀本,在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李要玲老師的倡議下和帶領下,和幾個朋友共讀了此書,每讀完一章都不禁贊嘆這真的是一本值得我們教師認真讀的好書。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后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fā),似乎生命都煥發(fā)了光彩。
“從哪兒找時間,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位教師的來信中發(fā)現(xiàn),原來不僅僅是我們在抱怨著在校工作的繁忙,沒有一分鐘的空閑時間。蘇霍姆林斯基列舉出教師在校的工作內(nèi)容和所需時間確實也是如此,但他認為教師的時間問題主要在于教育工作的作風和性質(zhì)本身。他舉了一節(jié)觀摩課上極其成功的教師回答其原因的例子,那位教師說:“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一般地說,每堂課我都準備了一輩子!边@種準備究竟是什么呢?這就是閱讀,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他把每天堅持讀書稱為“不斷流的潺潺小溪”會充實著我們的“思想江河”。閱讀不是為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對知識的渴求。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成為潺潺不斷的小溪。
蘇霍姆林斯基說:年輕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讓書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他們請教;并建議我們,每個月買三本書:(1)關于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2)關于作為青年楷模的人的生平和斗爭的書籍;(3)關于人,特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心理學方面的書)。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實際上,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中,蘇霍姆林斯基以讓7歲孩子提水為例,說明兒童從事腦力勞動的力量是不一樣的。對于一個學生來說5分是好成績的標準,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3分就是很大的成功。所以會正確判斷每個學生當前在哪方面有才能,今后他的'智力怎樣發(fā)展,是教育才智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我們在教學中每年可能都遇到幾個比較令人頭疼“困難”學生!瓣P于做‘困難’學生的工作”中,蘇霍姆林斯基提出:請記住,愈是困難的學生,他在學習中遇到似乎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愈大,他就愈需要閱讀。閱讀能教他思考,思考會刺激智力覺醒。我想,給這些孩子們準備一些能讓他們感興趣的書籍,或許多年后會有像“費佳”一樣的驚喜。
“閱讀”可以說算是這本書的中的主題之一,蘇霍姆林斯基本身就是一個可以讓學習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功,正源于他廣泛地閱讀,和廣博的知識。他說:“我私人的圖書館里,在幾間房子和走廊里,從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擺上了書架,有成千上萬冊書,我每天不讀上幾頁,有時不讀上幾行,我是無法活下去的。”正因為不斷地讀書,不斷地積累,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論專著和幾百篇論文,才有了這本被譽為“學校生活百科全書”的《給教師的建議》。
我想,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不管是誰都是需要不斷讀書的。只有不間斷地讀書,通過與書籍結為朋友,讓它像潺潺小溪,充實著我們思想的江河,才能讓我們真正勝任教師這份職業(yè),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通過不斷讀書或許還能讓我們的生命煥發(fā)出不一樣的光彩。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5
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后感。感受頗深,啟發(fā)非淺。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是上好課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guī)律的職業(yè)語言。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好,那么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松,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語言能力差,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一、教師語言的純潔性
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yōu)美,語調(diào)要和諧、悅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后能產(chǎn)生愉快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污言穢語。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和審美修養(yǎng)產(chǎn)生極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要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心弦,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二、教師語言的準確性
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fā)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yè)性和學術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么,恨什么,贊揚什么,反對什么,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分析鞭辟入里,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三、教師語言的啟發(fā)性
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啟發(fā)性。教師如果言語豐富,措辭優(yōu)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讓學生置身于語言美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之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味盎然,思維敏捷,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學效果。語言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工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在教師勞動的每一領域,都需伴有取得溝通教育對象心靈最佳效益的語言;教師應有一個語言庫,貯有豐富的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師還應具有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根據(jù)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來,用得妥貼。這就要研究學校教育活動每一領域的語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學語言成功和失敗兩方面的經(jīng)驗,要研究不同教育對象的語言特點,要研究不同學科教學語言的特點,還要研究其他行業(yè)可借鑒的語言,讀后感《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后感》。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語言材料,善于分析綜合語言材料,還應持之以恒對某一語言現(xiàn)象進行跟蹤積累、研究,并對教學語言的效益進行評估。教師的語言修煉是無止境的,一個成功的教師,重要的標志是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能力除了發(fā)音準確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么樣表述的更生動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處.我想,這是一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自終要研究和雕琢的,有人說,身為教師不知道蘇霍姆林斯基,無異于學音樂卻不知道貝多芬。說來慚愧,雖然早就對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著作有渴讀的欲望,但卻因自身的散漫,生活瑣事,對閱讀此書一拖再拖。直到近日拾卷細讀,才恍悟蘇霍姆林斯基能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教育大師的原因。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6
靜下心來,在教書空余時間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為了孩子,我力爭做學生喜愛的教師,讓孩子愛上語文課,愛我這個班主任。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我收獲頗豐:讀這本書,不僅是在讀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建議,更是在讀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你排解煩惱,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你有著自信。很難想像幾十年前的教育理論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還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實用意義。難怪他要成為廣大教師心中追尋的偶像,成為心中的指明燈。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都有生動的實際事例,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讀了《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我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雖然理論較多,但它能很好地寓理于事之中,因而通俗易懂,讓人容易接受,對我們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起到了引領教育健康、全面、高效發(fā)展的作用。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準備上課的材料,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以及還要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huán)境布置等等,已經(jīng)是有點應接不暇,還要抽出時間來學習,以便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對啊!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學科中,使教材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其次,教師要有靜氣。
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yè),教師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點點滴滴,任何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業(yè),一句句話語。所以,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yè),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guī)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靜氣就是要靜得下來細細地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樂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義也在其中。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為年輕教師,有的是滿腔的熱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確需要靜。需要靜下心來備好每一堂課,批改每一本作業(yè),讀幾本好書,總結一下自己的不足,細細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嘗作為老師的樂趣。
一百條建議,一百個法寶,似陽光,如雨露,滋潤著我干涸的心田。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讀出的更多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回音。但愿在其新銳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7
作為一名教師,對《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獨有情鐘,讀后深有感觸,結合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書中列出的101條建議可能不全適合我,或者有一些建議中列出的問題我在實際工作中根本碰不到,但這本書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書。書中列出的大量實例,也是我平時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如果我早一點采用書中的想法和技巧,可能效果會更好。
一、關于課堂管理
平時誤將“課堂管理”與“紀律”劃上等號,讀了這本書后,知道紀律的確重要,但它僅僅是課堂管理的一部分。課堂上須有一個紀律體系,即一套規(guī)章制度,一旦有學生違反了其中一條,須接受相應的處理。這個處理結果并不是教師在學生違反紀律時臨時決定的,相反,它受到的恰恰是最初制定的紀律體系的約束。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課堂紀律體系,并不斷地完善,讓每一位學生知道我們上的每一堂課除了在學習知識外,還有一套規(guī)章制度,讓他們從小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按章程辦。
二、關于教學規(guī)劃
我們每一位老師在上課前一般都會精心備課,寫教案。教案中一般都會寫出明確而又合理的教學目的。但是往往到上課,我們又會忘記告訴學生本課的學習目標。向?qū)W生簡單陳述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可以幫助他們明確自己到底應該學些什么。如每節(jié)課開始時,告訴他們,“猜猜看,在今天的課上能學到什么?好吧,讓我來告訴你們!敝挥羞@樣,我們才會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學生們才會知道要學什么。
三、關于課程指導
我聽說了,然后又忘記了;我看到了,于是記住了,我動手做了,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尤其是我教的信息技術學科。更需要每一位學生的積極參與。如對于一堂操作性特別強的課,我只是將要學的內(nèi)容完整的向?qū)W生演示一遍,可能學生一下子難以接受,或者一些學生根本聽不了那么多,聽一會兒就有可能去做與課堂無關的事。如果將全班學生分成幾組,向?qū)W生演示一會兒,學生練一會兒,小組間相互合作,再向?qū)W生演示一段,學生再練一段,可能效果會比前面更好一些。甚至連教師演示的操作也讓學生來嘗試,在發(fā)現(xiàn)問題中師生一同解決可能效果會更佳。總之,多讓學生動手,少讓他們等待。
四、職業(yè)精神:優(yōu)秀教師的態(tài)度和行為
除了學生,還有誰能更好地評估我們的工作業(yè)績?科學地設計我們自己的“教師成績單”,通過它,讓我們的學生提供真實有效并且有價值的反饋。這樣,不但學生們很高興做,而且對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提供幫助。
五、積極與和諧:構建成功的師生關系
向?qū)W生祝賀生日;帶著笑容迎接學生走進教室;向?qū)W習任務完成比較好的學生提出表揚;詢問學生的愛好和興趣……這些可以隨時提醒我們記起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多做幾件這樣的小事,學生們會因此有很大不同,而我們自然也會有所收獲。
六、影響力:永不消散的教師魅力
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影響力,認識到自己將影響別人的生活;記住自己“最喜歡的.老師”和“最不喜歡的老師”;一生的激勵,建立一個“我與從不同”文件夾;讓學生知道失敗是學習的良機,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在這些影響力中,其中一生的激勵對學生們來說比起知識更需要。我們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重要的,但對他們的激勵才能真正改變他們的一生。受到激勵的人將會有更大的成就,只有知識而無激勵,一個人將一事無成。書中結束部分,講了一個一位老師如何不知不覺地改變了一個學生的生活的例子,這讓我不禁聯(lián)想到我以前學校曾承擔一個關于“激勵教育”的國家級研究課題,每年都列出了學校許多類似的成功案例。的確,影響力是永不消散的教師魅力。
以上六個方面是書的全部,但列舉的建議只是其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其實還有更多更好的建議。如果能將這些好的建議應用到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堅信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8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睂τ诮處煻裕獙W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所以利用假期讀了一些書籍,以豐厚我的知識儲備。對于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一書,我談談感受較深的幾點。
一、教師要有靜氣。
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yè),教師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點點滴滴,任何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業(yè),一句句話語。所以,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yè),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guī)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靜氣就是要靜得下來細細地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樂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義也在其中。
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為年輕教師,有的是滿腔的熱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確需要靜。需要靜下心來備好每一堂課,批改每一本作業(yè),讀幾本好書,總結一下自己的不足,細細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嘗作為老師的樂趣。
二、教師要學會做減法
這一點其實與我們學校老師們口頭上流行的要學會“偷懶”相似。那么,在重壓之下,我們教師該如何正確偷懶,如何把減法做得更好呢?
首先,減掉那些不合目的的勞動。
教育目的是什么?這是做教師的首先應理清的。教師的目的在于促進孩子發(fā)展,這是教師目的的全部。一旦將其他目的摻雜其中,尤其將個人目的混入其間,則會帶來無盡的苦痛。
其二,減掉那些無效用的勞動。
教師的勞動嚴格地說是腦力勞動,教育的智慧首先在于運用智慧減輕體力的勞作。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一天,我們會恍然發(fā)現(xiàn)我們有許多事情白做了,有一些事情做下來卻起了反作用,我們?yōu)闊o效勞動付出了青春與心力的代價。
當然了,做減法先要做加法。在我們的頭腦中加入知識,用知識來修煉智慧;在心靈中加入理性,用理性指揮我們的軀體。人只有在克服了盲目和情緒化反應之后,才能在繁瑣的事務中找到一個支點,依靠這個支點,我們才能揮灑自如,游刃有余。
三、教師要有寬容之心
寬容很不易,才成為一種美德。當面對每一個有個體差異的孩子們時,如果我們只以個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獨偏愛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臟孩子、調(diào)皮的孩子、被父母遺棄的孩子,那么我們尚不具備寬容精神。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邁入了一個多元化的世界,進入這個世界的資格就是具備寬容精神。寬容不易,才使寬容成為美德。 寬容不僅在面對異己時有用,對自己的沖突著的人性而言,寬容意味著造福于自己。寬容會使我們掙脫身心的一切束縛,使我們每一天都很自由。
是呀,陶行知先生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弊屛覀兘處煂W會寬容,給學生多一點寬容,學生自己就會多一點自尊,多一點自省。寬容,是讓學生感受到愛和友誼的先決條件,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同時寬容也會使我們教師處事變得更加理性,使自己的工作變智育中心為以人為中心,造就一種民主的教育、生動活潑的教育,這不正是現(xiàn)代教育所提倡的嗎?
一百條建議,一百個法寶,似陽光,如雨露,滋潤著我干涸的心田。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讀出的更多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回音。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此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但愿在其新銳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9
從參加工作到現(xiàn)在,接觸過不少教育書籍,有教育學的、心理學的,班主任兵法的,學科教育理論的,名師教育寶典的。有些書讀過了,隨風而逝了;有些書讀過了,留下了一絲影蹤。有一本書卻沉淀了下來,留存在心底,那就是蘇聯(lián)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它不愧為一部教育的經(jīng)典名作,被一代代的教育者閱讀、吸收,稱道,運用,顯露于當時的環(huán)境中。如他在書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的“閱讀”理念,至今還閃耀著迷人的光輝,在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里,我們可以看到大師這一理念的再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再如“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薄跋肟朔摀^重的現(xiàn)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一條條建議無一不閃現(xiàn)著大師智慧的靈光,指引著為師者前行的方向。它是一本適合各個層次教師閱讀的作品,深刻的理念蘊藏于直白而簡約的文字、生動而翔實的案例,讓人在輕松的閱讀中得到啟迪。每一條建議都植根于實踐的土壤中,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與大師對話,每每受益匪淺。
如大師在第19條建議提到:“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大師說:“有些教師相信,要減輕這些學生的學習,只有把他們的腦力勞動的范圍壓縮到最低限度(有時候,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你只要讀教科書就行了,不要去讀其他的什么東西,以免分心。)這種意見是完全錯誤的。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大師的話就如一道強光穿過層層迷霧直射教學的田園。一直以來,我們基于“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思想,提倡學有余力的或能勝任學習任務的學生多多閱讀。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更多的是沒完沒了的補差,拉一把,困守在機械練習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以求他們能掌握書本上最基礎的知識。何曾想過要讓書籍這一清泉滋養(yǎng)他們干涸的心田?曾經(jīng)聽過管建剛老師的一個故事:一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差,老師去家訪,對學生說:“只要你每天大聲讀一篇課文和讀1000字左右的課外讀物給你爸爸聽,一年下來,你的語文成績肯定頂呱呱!睂W生有點不相信。老師說:“那你參加我的保險公司吧!睂W生有點莫名其妙,老師解釋說:“
你投50元的保險費。如果堅持做一年,語文不能頂呱呱,老師賠你300元。干不干?”小家伙覺得事情滿合算,一口答應,師生間慎重簽下了合同。曾驚詫于老師的奇招,后來才恍然大悟,管老師已然得到大師神韻,明了這是只“賺”不“賠”的生意,斷然與學生訂下這一紙合約。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xiàn)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0
20xx年6月29日收到了教師成長學院寄的《吳正憲給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假期里我?guī)е鵁o比崇敬的心情,拜讀了這本書,感觸頗多。吳正憲老師從16歲走上三尺講臺,在教育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了40余年,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付出、奉獻與收獲中,用心體驗著教師職業(yè)帶的幸福和快樂,在數(shù)學堂上綻放獨特的色彩。吳老師用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過程詮釋了教育的真諦。
吳老師說:"做教師,要愛教育,愛孩子;做數(shù)學教師,要愛數(shù)學,愛數(shù)學教育。只有熱數(shù)學的人,才能被數(shù)學的魅力深深吸引;只有熱愛數(shù)學的人,才能被數(shù)學的神奇深深打動。"是啊,愛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給自己帶無比的快樂;愛學生,才能體會到教育中的幸福。作為教師,我們只有真心地愛事業(yè)、愛身邊的每個孩子,才能使自己的內(nèi)心永遠充滿激情,才能使工作的每一天都陽光燦爛。
讀吳老師的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吳老師的堂是和諧的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是輕松和諧的氛圍,是充滿激情的對話,是心靈和心靈的溝通。吳老師重視創(chuàng)造既好吃又有營養(yǎng)的數(shù)學,本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知識,通過吳老師的講授變得妙趣橫生,簡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這些都是從讀懂學生開始的,而要做到讀懂學生,就必須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老師,才能被學生喜歡,做學生的朋友。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反思數(shù)學教育的價值是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數(shù)學學習?我們能為數(shù)學學習做點什么……而吳老師的字里行間都在告訴我們"教書育人"是數(shù)學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數(shù)學教學不僅僅只是教學生會計算、會解題、會考試,而是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智慧的啟迪、潛能的激發(fā)、人格的培養(yǎng)。使數(shù)學教學由單純的數(shù)學學科走向豐富的數(shù)學教育,達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每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都是在讀懂兒童的基礎上。這個"讀懂",不是作者的意圖,而是孩子的感悟。設計一節(jié)不在于出奇,更多的是孩子的理解。作為一線教師要學會觀察學生思維的過程,學會和全班孩子共享,把重要的'時間放在重要的崗位上。
回想自己的堂,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場面:老師喋喋不休地講解,知識越越難、越越深。殊不知特堂上還有一些"聽天書"的學生,或許眼睛直直的盯著老師,腦子卻是一片空白;或許思想開小差,早已游離堂。堂上,我們要學會交流。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差異,滿足孩子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敢講話、敢追問,善于對話與交流,鼓勵他們用自己原生態(tài)的、甚至有些粗糙的語言詮釋對數(shù)學學習的理解。讓學生的語言、思維、動作在交流分享中得到更豐富的體驗。使"板著臉"的嚴肅數(shù)學變得有趣而鮮活;使"抽象乏味"的學習變得"好吃又營養(yǎng)";使"一堂言"的數(shù)學變得師生互動交流的"群言堂"
吳老師的這本書向我展示了小學數(shù)學的魅力,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是一種通識的學習,數(shù)學教育重在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數(shù)學素養(yǎng),為學生提供基本的數(shù)學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客觀世界,以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分析解決問題,為科學態(tài)度打下重要的基礎。作為一線教師,我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學會挖掘?qū)W生身上的的閃光點,用心對待每一位孩子,從讀懂孩子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師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向吳老師學習,滿懷激情和憧憬追逐教育夢想,在教育路上幸福地行走!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1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第二條就提出了“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的問題。是的,沒有時間啊,白天要上班,上課、批作業(yè)、寫計劃、找學生談話、開會。像個陀螺一樣,整天不停地轉(zhuǎn)啊轉(zhuǎn)啊。晚上回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要做家務,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丶疫要批作文,備課、做課件。似乎所有的時間都安排滿了。所以,常常聽有些老師說到人到中年要鍛煉身體時感慨萬千:“沒有時間!”;說到擠時間讀書,更是慨嘆:“哪有時間啊!”
蘇霍姆林斯基說:“怎樣解決這個時間問題呢?這個問題也像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問題一樣,使涉及整個學校生活的綜合性問題之一!彼e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一個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老師在上公開課的時候讓所有的聽課者都入迷了,之后,以為聽課者詢問這位上課的歷史老師花了多長的時間來備這堂課。那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于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十五分鐘!
這段話開啟了一個窗口,使人窺見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秘。十五分鐘,對于人的一輩子來說,何其短暫!但是,備一堂課,耗費一輩子的精神與智慧,又是多么漫長!“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厚積薄發(f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細讀這一條建議,其實說的是教師教育技巧和教師讀書的問題!耙恍﹥(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與其空發(fā)感嘆,不如付諸行動。不是說“時間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嗎?”合理、統(tǒng)籌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就能擠出時間來,F(xiàn)在寒假,當然空一些,所以,時間的安排上,就能寬裕得多。鍛煉和讀書的時間一定要安排出來。每天30分鐘的鍛煉,每天20分鐘的讀書。這個春節(jié),感覺自己過得還是蠻充實的。年前,利用時間召集了相關人員對下學期的工作進行了思考和討論,小年夜,抽出時間完成了下學期分管工作初步設想的書面稿。每天用散步、撞墻、轉(zhuǎn)腰的方式鍛煉30分鐘,利用泡腳的時間讀20分鐘的書,這期間正好順便給臉部做個面膜?芍^是一箭三雕哦,鍛煉、學習、美容三不誤。都說,這個世界沒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我想是非常有道理的。鍛煉身體,讓你遠離病痛,看起來健康紅潤;堅持讀書,豐潤你的'精神氣質(zhì),看起來有一種內(nèi)涵美;做個美容,讓你的肌膚白皙細嫩,讓皺紋來得再遲一些,讓色斑一天天淡出你的面孔。
一直以來,感覺自己是個喜歡讀書的人。文學作品,教育巨著,時尚雜志,總喜歡一卷在手的那種書卷氣。古人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奔词沟搅诉t暮之年,秉燭而行,也比昧行要好得多啊。更何況自己離老還有很大的距離。于是,告訴自己:學習,永遠不晚!
每晚睡覺前,讓自己的思想沐浴一下陽光,洗滌一天以來的疲憊煩憂。許是心靈的河床干涸太久太久,太需要滋潤和沉浸。我在枯燥的理論里,卻找到思想的泉眼。我在別人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靈魂的淚光。閱讀的陽光,靜靜地照著我生命的伸展。我仿佛進入了當初朱熹在一鑒方塘邊讀書時那“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一眼清泉在我心里汩汩地冒出甘冽的泉水。我感覺自己在靜靜地成長。我感覺自己的生命之花在黑夜終綻放!讀書的感覺,真好!
一個有專業(yè)尊嚴的教師,才能真正為學生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服務。愛是我的左翼,書是我的右翼,終有一天,羽翼豐滿,我心飛翔!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2
我們先來聽聽“巴甫里克”的故事吧。在入學后的最初幾個星期里,巴甫里克就感到,他和別的孩子有些不同,一年級的同學們能夠很容易地把單個的字母拼成音節(jié)并且朗讀出來,而他不知為什么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把這個字母跟另一個字母分辨開來;同學們只要把一首關于美麗的冬天的短詩用心聽兩三遍就能記住,可是他無論如何也記不住。他的老師專門為他一個人把那首短詩一連讀了好多遍,他也用心地記憶,竭力回想那些詞句,但是還是徒勞無功。這位老師給他做的鑒定是:思維遲鈍的兒童。然后認為,既然巴甫里克是一個思維遲鈍的孩子,那就應當花更的時間來學習。所以在校給他盡量補課,也給巴甫里克的母親提出同樣的忠告。
然而,在一次參觀生物室的時候,巴甫里克面前展現(xiàn)了一個新奇的、從未見過的世界。西紅柿的莖不是直長的,洋蔥頭長得像西瓜那么大,大黃瓜卻生長在瓶子里?吹竭@里,巴甫里克睜大雙眼在想:這一切都是怎么搞出來的呢?他想象著,要是在學校的室外園地里,培育出這樣西紅柿,該有多好呀!可是他算術不及格能去幻想這些事情嗎?就這樣,巴甫里克面對教科書十分艱難地渡過了小學階段的四年時間。
在五年級的一段時間里,學習方面與前四年相差無幾,為了他的成績先后有八位老師找過他母親談話。說實在,他母親也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唯有讓他感到快樂的是植物課,植物學教師不像其它老師所說的“掌握教材”,而是讓學生去自己獲取知識。他要每個學生縫一個布袋,做幾個紙袋,以便裝各種各樣的`“生物材料”,準備上課使用。這可樂壞了巴甫里克,他的袋里面裝著各種枝、葉、根、莖、花和種子。所有這些,都讓學生用放大的鏡仔細觀看,加以比較,并且畫下來。
直到這時,全體老師才第一次聽說,原來巴甫里克是一個非常聰明好學的學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學科教師的話來說是“表現(xiàn)在手指尖上”的。后來巴甫里克做了一個培育樹苗的試驗,居然成功了。從這件事上,開始了甫里克巴的轉(zhuǎn)變。老師們把巴甫里克發(fā)展中的這一變化稱為“思維的覺醒”。
這個故事,給我引發(fā)幾點思考:
1、我班樓翔這孩子與低年級時的巴甫里克的學習狀況非常相似,巴甫里克的智力開發(fā)在植物園里,那么,樓翔會在何時何地“思維覺醒”呢?
2、巴甫里克的小學老師對巴甫里克所作的鑒定是“思維遲鈍的兒童”;反思自己,是否也有過對樓翔作過類似的判定。
3、巴甫里克的小學老師為了讓甫里克巴達到標準的救命分上來,硬逼著他在書本面前苦讀了四年;而我是否也剝奪過樓翔所有的活動?或者也有過這樣想法:你只能先讀好書,才能去活動。
4、植物老師能發(fā)現(xiàn)巴甫里克的亮點,認為巴甫里克的聰明“表現(xiàn)在手指尖上”。而我能靜靜觀察樓翔的主動,仔細發(fā)現(xiàn)樓翔的亮點嗎?
5、植物學老師讓學生去“自己獲取知識”,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有了這樣的理念和做法,而我呢,在大力提倡新課程標準下的今天,是否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自己獲取知識”?
6、最后提一點思考是:蘇霍姆林斯基指出,閱讀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他的分析是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
事實證明,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對一點,其實我也有深刻的體會,我們班的許一諾,他的很多方面都是落后于別人,但他很愛看書,思維真的是很清晰的。無論是課堂發(fā)言,還是做題答卷,正確率都很高,就是動作慢。可是,像樓翔這孩子,新學的字、詞一忘再忘,如何引導他課外閱讀呢?不過,這次暑假里我給他布置了一些閱讀任務,希望他能讀20篇,其中5篇內(nèi)容能大致講給我們聽。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3
作為一名新教師,讀完此書,可以說是受益匪淺。雖然現(xiàn)在教育形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對現(xiàn)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
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感受也頗多。比如“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是啊,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討論“我忙,沒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經(jīng)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yè),輔導后進生,學生常規(guī)管理;有時還要接待家長,布置班級環(huán)境,完成大隊部工作等等,已經(jīng)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我想,作為教師,每天還是應該擠出點時間,閱讀一些和教育教學相關的刊物或書籍,了解教育新動態(tài),學習先進的經(jīng)驗,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當我讀到“第一次學習新教材”這一章節(jié)中,似乎找到學生學業(yè)落后的根源——就是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沒有學好。很多學生,作業(yè)的正確率不高,考試成績不理想。有些作業(yè)中的錯誤,甚至糾正的四、五遍,還是不能理解或者正確改正。我總認為是他們上課不聽講或者做作業(yè)粗心導致的結果。其實,讀罷這一章節(jié),我有所鈍悟,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的過程。所以,不管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要重視“第一次”,在“第一次”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真正理解教材內(nèi)容。
再比如“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的建議”。和許多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一樣,我也困惑,要做的事情很多,該如何著手?在這一章節(jié)中,我找到了答案:首先必須點滴的積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敖虝恕,作為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知識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學校教育,使得他們獲得真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要培養(yǎng)學生,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己。我們不妨按照書中的建議嘗試一下,帶著這樣的一些問題讀書:怎樣生活?怎樣成為學生的楷模?怎樣把人類積累、獲取的道德財富,從年長的一代的心靈和智慧中傳授到年輕一代的心靈和智慧中?怎樣才能使理想的光輝照進學生的心田?將書本上獲得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的反思與改進,讓我們的教學工作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提升至對學生思維和思想的關注。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nèi)省,既要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jīng)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打牢根基。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4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
1、重視每一個學生。
教學歸根到底是育人的事業(yè),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人的大寫的人,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一個孩子身上寄托了全家?guī)状说南M,當然不可不重視每一個學生。記得看過一個央視記者對劍橋大學校長的采訪,劍橋大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學,這里走出了達爾文、牛頓、霍金等了不起的科學家,學校實施導師和研究生一對一制度,這一塊每年的支出遠遠大于收入,需要通過其它的途徑來貼補,但是這項制度堅持了若干年,就是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們當然不可能只教一個學生,好在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小班化教學逐漸成為發(fā)展趨勢。
如果說重視每一個學生體現(xiàn)了一種人道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話,那么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最好的那一個”則體現(xiàn)了一種深沉博大的愛和對教育的信念。蘇霍姆林斯基是相信的,他的所有理論都建立在這一基礎上。他多次談到對后進生的教育,舉了一些具體的事例,講了一些具體的做法,與我們見到的補差工作迥異。他不回避這些學生記憶力、思維能力差的客觀真實,但他相信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興趣特長的火花,通過科學的方法、耐心的教育,后進生早晚會開竅。他一再強調(diào)不能讓學生失去自尊感和自信心,他不會逼著學生死扣書本習題,他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進行思維訓練,他給這些學生布置適當?shù)淖鳂I(yè),他帶領他們閱讀,他相信每一棵草都會開花。
反思自己的工作,很少這樣細致地去研究過單個的學生,往往都是籠統(tǒng)地教,籠統(tǒng)地要求,學生達不到自己的目標便遷怒于學生,怪他們不聽話,不用功,怪家長不重視,無非是要推卸責任而已。從這學期起,要重視因材施教,哪怕做不到重視每一個學生,也要挑選幾種典型的學生進行個案研究并作好記錄。
2、相信閱讀的力量。
閱讀是有力量的,這一點我毫不懷疑。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每天讀書的人跟總不讀書的人精神世界、生活方式肯定不一樣。但是閱讀的力量要靠自己去挖掘,我自己讀什么書,怎么讀,我的學生又該如何,我還有很多困惑,這是我目前最關心的一個話題,有些茫然。當然,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很多啟發(fā),比如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讀書和教學研究相結合是教師的成長之道;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有一本或基本屬于自己的根本書籍,這些書要反復閱讀;一定要重視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主要途徑是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讀書的樂趣;讀書要思考,不能食而不化,要融會貫通……
3、學習是一種生活。
我們常常跟孩子講,為什么要好好學習?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個好工作,好前途,好生活。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學習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需的修煉,為了將來得道成仙。所以我們常常讓孩子為了將來的快樂犧牲了現(xiàn)在的快樂,很多孩子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之后就再也沒有快樂的能力了。
其實,學習應該是一種生活,它貫穿人的一生,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方式。對于孩子來講,學習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緊張卻又快樂。學習不僅僅是坐在教室里上課、寫作業(yè),還包括旅行、游戲、唱歌、跳舞、畫畫、勞動、讀自己喜愛的書,甚至對某一課題進行研究。學習是一種生活,它能讓孩子發(fā)現(xiàn)世界的奧秘,發(fā)現(xiàn)自我的力量,從而樹立終生學習的志向。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1-12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后感12-17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后感12-02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1-07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4-04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3-30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6-25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6-18
《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