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讀后感[匯編2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世間》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世間》讀后感1
3月31日,我有幸參加了“南昌市政公用集團第四屆藝術節(jié)開幕式暨著名作家梁曉聲文學講座”,講座的主角是我個人十分喜愛的梁曉聲老師。
70歲的梁老在舞臺上精神矍鑠,十分健談,慷慨地與我們分享了他的人生經驗。作為一名典型的知青作家,他的那段四十多年前的知青歲月帶給我們的震撼,時至今日依然使人感動。
梁老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段發(fā)言,是關于他知青生活,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基層工作時候經歷:忠厚、善良是為人的第一準則,忠厚善良的人總會得到好的回報,面對突如其來的機會,也只有有所準備的人才能好好地把握這樣的機會。一字一句雖然十分簡樸,聽起來又感覺十分熟悉,十分受用。仔細回味,似乎自己的父輩也曾對我有過如此教導,那個年代的`人們似乎有著一種特殊的共鳴,用一個普通讀者的話來說那就是“百姓生活之群像,現(xiàn)實主義之真諦”。
梁曉聲一直被當作是平民的代言人,通過他的作品人們看到了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們的追求及幻滅,他們的執(zhí)著與無奈,他們的默默無聞所孕育的憤怒和反抗。他的一切素材源自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梁老用他最質樸而又最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講述著當代人的生活,展示著新中國的巨變。這一切成就都與梁老豐富的人生經歷密不可分。
《人世間》是一部關于苦難、奮斗、擔當、正直和友誼的小說,他們有的通過讀書奮斗改變命運成為社會精英,更多的則像父輩那樣努力打拼辛勞謀生。人物的性格命運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強、勤勞堅忍、尚禮樂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卻永遠閃耀,夢想的力量蕩氣回腸。這是一部關于苦難、奮斗、擔當、正直和溫情的小說,平民視角,悲憫情懷,激烈的戲劇沖突,縱橫交錯的復式結構,通過一個個可親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都讓小說具有某種“史詩”品格。
梁老從自己的故鄉(xiāng)出發(fā)、從底層出發(fā)、從自我出發(fā),一步一步地走向其他階層和人群,描寫出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狀態(tài),勾勒出了人與人的恩怨情仇,講述出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展現(xiàn)出了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花盡半生血汗為我們重現(xiàn)了出了一幅鮮活的百姓群像圖。
《人世間》這本小說,可以看到上山下鄉(xiāng)、知青返城、恢復高考、下海經商等重要社會現(xiàn)象,這些真實出現(xiàn)的歷史現(xiàn)象也左右著小說人物的命運,在其中我感受到了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家族的延續(xù)和破落、百姓的酸甜和苦辣。還看到了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狀態(tài),底層的不易、奮斗的艱辛、改變的命運,以及梁老對人世間的博大情懷。
梁老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從百姓生活中去體現(xiàn)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這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啟發(fā)呢?人世間的點點滴滴與我們都息息相關,這一份情懷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去擁有的,現(xiàn)在就拿起你的筆來,你的《人世間》由你自己創(chuàng)造。
《人世間》讀后感2
曾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被譽為“平民史詩”,《人世間》這本書的確配得上如此殊榮。人間的真善美在這本書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正如每一卷的封面上所寫的——“于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
梁曉聲筆下人物大多是平凡普通的人們,周家的小兒子周秉昆是家中“最沒出息”的人,他沒有哥哥和姐姐的聰明才智,最終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選擇接受自己的平凡,坦誠待人,勇于擔當,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六小君子”這個讓他們引以為豪的小團體,他們一起在一個工廠努力工作、奮斗著。但可別忘了,秉昆和他們都是普通的工人,是最底層的勞動人民,但是他們都在為自己,為家庭而奮斗著。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的身懷絕技,天賦異稟;有的含著金鑰匙長大,不愁吃穿……但大多數(shù)是平凡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是奮斗著的追夢人,通過自我實現(xiàn)帶來平凡而真實的幸福感,F(xiàn)代社會中激烈的競爭讓人們都不得不將自己偽裝起來,而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卻不為人知,而正是秉昆他們性格中的“真”讓我看到了底層勞動人民的純真和善良,這是我們所需要的。
書中的周秉昆和他的好友們真實且坦誠,正直并善良。他們即便在最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下,也對生活充滿熱忱,心懷感恩;深陷困境時,也不忘幫助他人,用熱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是“善”,它體現(xiàn)在親人之間,朋友之間,讓人為之動容。無論是周秉昆當?shù)魝骷矣耔C幫助鄭娟一家的生活,或是周家兒女之間的牽掛,還是周秉昆和家人朋友們湊錢幫助肖國慶的.家人,我們都能看見人與人之間的善良,看見人性之中美好的一面,而正是這種最普通不過的善良幫助著他們走過一個個坎,度過一個個寒冬,這符合梁曉聲先生所說的“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在這里我們更加能體會到父輩們身上那種特殊的或者說是與生俱來的善良和樸實,這是父愛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人性之美也是書中的又一突出的主題。以周蓉和蔡曉光代表的知識分子在生活之中不乏詩意,以知識分子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而周秉昆和他的朋友們在生活最困苦之時也不忘堅持原則,在十年的浩劫之中不落井下石;周秉義也始終惦記著光字片這個故鄉(xiāng),在臨近退休時放棄北京的職務歸鄉(xiāng),只為了幫助父老鄉(xiāng)親改善住房。這一個個的情節(jié)無不讓我感受到了人性之美,理解了父輩的理想,雖然這理想不過是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或者是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再或是幫助故鄉(xiāng)的百姓有好的生活。但那是一個時代,梁曉聲曾說,希望這本書年輕人多讀,了解那個特殊的年代,了解父輩理想至上的原因。我想這也是我讀這本書的所收獲的東西之一。
真善美是《人世間》給予我最大的收獲,同時我也理解了父輩們的奮斗。我想,了解了這些,也不枉在人世間走了一回。
真善美,活在人世間!
【《人世間》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世間說說05-08
《人世間》讀后感03-21
人世間讀后感12-16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征文12-07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征文經典06-20
人世間讀后感3篇04-16
人世間充滿了謊言的句子11-07
《人世間》觀后感11-11
人世間觀后感11-16
《人世間》觀后感8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