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原則》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則》讀后感1
這本書的作者叫雷·達里奧(Ray Dalio),他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全球10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根據福布斯的統(tǒng)計,他也是全球最富有的100位富豪之一。他創(chuàng)立了一支叫做“橋水(Bridgewater)”的對沖基金:這支基金的資產管理規(guī)模達到了1600億美元,換算過來差不多有一萬億人民幣,是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達里奧本人被稱之為“對沖基金教父”,媒體甚至管他叫“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
全書被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他個人奮斗史的介紹,第二部分是他總結出來的人生原則,第三部分是他總結的工作原則。后兩部分的人生原則和工作原則,大大小小的原則加起來有幾百條,主要以清單體的形式呈現(xiàn),每條原則配上簡短的文字說明。
“我的歷程”敘事結構整體參考約瑟夫·坎貝爾的神話學巨作《千面英雄》中英雄旅程的幾個主要階段。
啟程:12歲買了自己的第一只股票—東北航空,大賺一筆,誤打誤撞進入資本市場
啟蒙:畢業(yè)于哈佛商學院,進入大宗商品交易領域,逐漸積累經濟和社會資本
考驗:對自己過于自信,在看衰宏觀經濟的情況下,投入所有的資本,最后公司倒閉,個人的財務狀況也出現(xiàn)嚴重危機。但他挺了過來,吸取教訓,重新開始,一步步逐漸將橋水打造成全球巔峰的對沖基金公司。
歸來:回報社會,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去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和群體,包括通過“原則”這本書把一生的智慧傳承下來其中的考驗階段是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只有經歷過絕望,重新認識自己,才能真正的走向偉大,成為英雄。就像Steve Jobs在回顧1985年其被蘋果解雇的經歷時說:“那是一劑苦藥,但我猜患者需要它。有時生活會給你當頭一棒。不要失去信念。我確信推動我不斷向前的唯一動力,是我喜歡我做的事!鄙钤瓌t這里談談書中總結的生活原則,也是跟我們自身的成長比較相關,有思想上共鳴的。
生活原則共分成五個部分,逐步展開。
擁抱現(xiàn)實,應對現(xiàn)實:明確自己想要什么,事實是什么,研究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用五步流程實現(xiàn)你的人生愿望,分別是:明確目標;找出問題,并且不容忍問題;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規(guī)劃方案;堅定地從頭到尾執(zhí)行方案。這套框架可操作性高,對于分解目標很有幫助。
做到頭腦極度開放:在上面的五步流程里,我們需要其他人的幫助來發(fā)現(xiàn)自身的盲點,這時候就需要做到投保極度開放,對各種不同的意見持開放態(tài)度。這里列舉了一些做到頭腦極度開放的思考和建議。
理解人與人大不相同:認識自己和他人的特性,通過相互合作,讓合適的人各司其職以支持你的目標,是成功的關鍵。
學習如何有效決策:最終的決策還是得靠自己,這里列舉了一些有效決策的方法論,包括綜合分析眼前的形勢,綜合分析變化中的形勢,高效的綜合考慮各個層次等等。工作原則工作原則更多的關注與如何管理企業(yè),實現(xiàn)企業(yè)最優(yōu)效率的運轉。個人感受并不深刻,這里不再展開。
痛苦+反思=進步這些原則是怎么來的,我們怎么去提煉適合自己的原則?這一切原則背后的核心觀念主要是:痛苦+反思=進步。正像卡爾榮格所說:“人需要困難,這對健康來說是必需的”。把每一次痛苦和跌倒都當做學習的機會,不要逃避困難,要主動去迎接困難,從痛苦和失敗中學習,總結失敗的原因并提煉成原則,作為下次碰到類似問題的指導思想。只有通過這樣一次次的迭代學習,不斷進化,才能實現(xiàn)快速的進步和個人能力的提升。而且像長跑者忍耐痛苦去體驗“跑步者的愉悅感”一樣,通過這樣的持續(xù)鍛煉,你會逐漸養(yǎng)成習慣,不再畏懼犯錯,而是享受從犯錯中學習的愉悅、如何踐行原則這本書更多的一種內功心法性質的存在,并不是對每一個都適用。畢竟作為曾經創(chuàng)建并管理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對沖基金的CEO,對于人生,對于世界,有著超越大多數普通人的深刻認識。因此,很多瑞認為重要的原則,我們能夠領悟的并不多,更談不上合理的運用。更多的是啟發(fā)的作用,抓住其中的核心觀念:1、生命就是持續(xù)進化,2、痛苦+反思=進步。
從自己的經驗,失敗和痛苦中總結出適用自己的原則,不斷總結和進化。換個角度去理解,我認為大腦是可以被改變的,或者說思維方式以及處理事情的能力是可以進化的。這點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領域都有非常多重要的發(fā)現(xiàn),比如像Carol Dweck的著作Mindset中提到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很多時候我們學習了一條教訓,創(chuàng)建了一條神經回路,但是不久就遺忘了;通過原則的方式,不斷的重復和強化這個神經回路,從而把這種思維方式固化成習慣,實現(xiàn)頭腦的進化。這才是原則的真正意義。
《原則》讀后感2
通過學習作者瑞·達利歐編的《原則》這本書,使自己從中收獲了很多很多,其中的各項管理原則和生活原則使自己收益頗豐,在今后的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并從以下幾點進行提升自我,達到新的高度:
1、做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
因為我明白了,想要擁有一個成功的生活,我們就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改變世界還是享受生活,或者是兩者相同時兼得。我其實想要兩者兼得,既能通過自己的力量為世界做點貢獻,同時又能享受生活,因為我想要的是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享受生活的過程就是在工作,在工作的時候就是享受生活。像作者瑞·達利歐在書中描述的自己一樣,經歷了太多的挫折與失敗后,我至今仍然害怕跌倒,但我會去思考這種痛苦,怎么產生?怎么由來?如何解決?下次還會不會再犯?通過這次跌倒,有沒有學到什么?看到瑞·達利歐說他自己基本上已經走出為了犯錯而痛苦的階段,在享受從犯錯中學習的愉悅。這也是我一直想要努力學習到的本領。
2、做一個頭腦極度開放的人
在同他人溝通交往的過程中,要多向他人學習各種知識,學會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例如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多從同事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便于能夠盡量減少工作量,從而使能夠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不同的人看待同意事物的方式是有差異的,有人關注整體,有人關注細節(jié),有人是發(fā)散思維,有人是線性思維。并在于闡述哪種方式好,哪種不好,只是個人必然存在某種傾向,而在對立的方面存在不足,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看的角度不同,如果不能保持大腦的開放,可能會堅定的認為自己是對的而造成沖突。因此在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保持一顆極度開發(fā)的大腦,要多從他人角度去考慮問題,多學習他人的長處為自己所用,不要鉆牛角尖,多思考多學習,這樣才能夠在與他人的相處中獲得共贏,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
3、做一個不被打敗的人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書中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遇到困難或挫折能夠繼續(xù)堅持,總結再出發(fā)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各個方案的探討、溝通確定都需要一個過程,當方案確定下來去實施的過程,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困難,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一定不能夠灰心喪氣,最重要的時候能夠理性的'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和相關人員溝通,確定更優(yōu)的解決方案,重新評估后再去實施。
4、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
每個人都想把工作做好,要想把工作做的更好,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分析自己存在的優(yōu)勢和劣勢,認清自我,結合工作規(guī)劃和需要,積極挑戰(zhàn)自我,提升自我,只有在能力和知識積累上取得了突破,我們才能夠把工作做的更加的卓越。
5、牢記成功的五步流程法
。1)有明確的目標
。2)找到阻礙你實現(xiàn)目標的問題(分析關鍵問題)
(3)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找出最核心的問題所在)
。4)規(guī)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確定可以落實的方案)
(5)做一些必要的事實踐方案,實現(xiàn)成果(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一定會多學習各種原則,結合自身情況,形成自己的原則、標準和準則,在工作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獲得新的突破。什么是原則?原則就是宗旨,標準,行為準則。我們可以考慮下自己擁有什么樣的原則,可以獨立的思考下自己想要什么?事實又是什么?面對事實,你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然后制定切合自己的原則。
《原則》讀后感3
最近一個月都在讀《原則》這本書,它是美國投資界的喬布斯,創(chuàng)辦橋水投資機構的瑞.達利歐所著。這本書給我啟發(fā)非常大,不僅僅是里面的各種面對生活和工作的每一項非常實用的原則,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還有人能把自己處世的原則一一記錄下來并詳細闡述,以幫助自己和他人得到成長。
回顧自己的成長,我一直都是個不善于總結原則的人,也經常被人說做事沒有原則,但我在很長時間里,都不認為這有什么問題,我骨子里一直認為我們每天遇見的每件事每個人都不一樣,沒必要用固定原則去應對它。然而,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建立原則并不是要限制自己,而是在面臨相同問題時能快速找準應對辦法。原則和國家的法律,公司的制度一樣,面對同樣的問題我們能迅速檢索,并快速對應解決。這也像我們產品經理做產品一樣,面對來自各方,但相同的需求,就把它做成功能,以后都用此功能去統(tǒng)一處理。
其實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原則,只是我們并沒有像國家法律,公司制度那樣很清晰的列舉出來,以至于我們經常忽略它,只有我們在面對具體的某件事時才會想起它。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認為建立自己的原則,并將它記錄下來,建立自己的原則庫相當重要。一方面因為我們頭腦的記憶力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另一方面每個人的原則都是在不斷更新和迭代的過程,記錄下來才能幫助自己更好的迭代。
接下來我再分享下這本書提到非常有用的幾個原則:
1.擁抱現(xiàn)實,應對現(xiàn)實
這個原則告訴我,任何的夢想都不是空想,而是徹底地扎根于現(xiàn)實,擁抱現(xiàn)實,面對現(xiàn)實,解決一切現(xiàn)實中的`問題才能最終實現(xiàn)夢想。
2.做到頭腦極度開放、極度透明
這個原則告訴我,要想快速成長和改變,必須保持頭腦極度開放、極度透明,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或者說大多數人都不能做到。我認為有幾個原因,一是自尊心作祟,人的自尊心有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作用,但這恰恰讓自己在更高層面受到損失。二是認知維度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和工作經歷,面對同一件事也都會從不同維度去思考,而這往往會導致盲人摸象的結果。我想只有真正避開這些,才能擁有極度開放、透明的頭腦,也才能更快地成長和進步。
3.痛苦+反思=進步
痛苦只要是人都會遇到,而且無法避免,但并不是每個遭遇痛苦的人都能取得進步和成長,因為大多數人在痛苦時不愿反思,而一旦痛苦消失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只有勇敢面對痛苦并且勤于反思的人,才是進步最快的人。
4.從更高的層次俯視機器
人類擁有獨特的從更高層次俯視的能力,這不僅適用于理解現(xiàn)實和現(xiàn)實背后的因果關系,也適用于自身和周圍的人。這個觀點和元認知有異曲同工之處。
5.五步流程實現(xiàn)你的人生愿望:
1)有明確的目標
2)找到阻礙你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問題,并且不容忍問題
3)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4)規(guī)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5)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這些方案個人成長和目標的實現(xiàn)其實是有方法可依的,只要按照這個步驟反復踐行,一定能達成目標
6.一個機構就像一部機器,主要由兩組部件構成:文化和人
二者之間相互產生影響,因為機構的熱塑造了機構的文化,而機構的文化決定了機構選用什么樣的人。
7.打造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有犯錯就不會成長,不允許犯錯文化的公司也會打擊員工的創(chuàng)造性,但決不允許員工在同一個問題上連續(xù)犯錯,否則公司就缺乏制度和規(guī)范。
以上都是對我影響比較大的原則,這些原則就像算法一樣,只有不斷總結和優(yōu)化才能使自己快速成長。
《原則》讀后感4
任何組織或機構若想正常運轉,其工作原則必須與該機構成員的生活原則相契合!稹み_利歐
一個機構就像一部機器,主要由兩組部件構成:文化和員工。二者之間相互產生影響,因為機構的員工塑造了機構的文化,而機構的文化決定了選用什么樣的員工。優(yōu)秀的機構擁有優(yōu)秀的'員工和優(yōu)秀的文化。優(yōu)秀的員工具備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能力。優(yōu)秀的文化不掩蓋問題和分歧,而是公開妥善解決,喜歡讓想象力馳騁且愿意開創(chuàng)先河。
首要原則是打造良好的文化。
要營造一種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意識到錯誤是事物演化過程中的自然連帶部分。不要糾結于一時的成敗,要放眼于達到目標。要觀察錯誤模式,判斷是否因缺點而引起。記住在經歷痛苦后要反躬自省。知道哪些錯誤可以接受,哪些錯誤無法容忍,不要讓你的下屬犯不可接受的錯誤。
第二大原則是用對人。
之所以要用對人,是因為用人不當的代價高昂。要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要記住人與人存在差異,認識不同、思維不同使不同的人適合不同工作。對待你的團隊要像體育界管理者那樣:沒人能靠一己之力單獨取勝,但每個人都必須戰(zhàn)勝對手。
出色的人不容易找,所以要想著怎樣留住人。找人不僅是干份具體工作,你還要愿意與其分享你的生活?紤]薪酬時,要提供穩(wěn)定性也要讓人看到機會。要記住維系偉大的合作關系,比金錢更重要的是體貼和寬厚。
為了恰當地用對人,還要持續(xù)培訓、測試、評估和調配員工。要懂得你和你的下屬將經歷個人成長。要準確地評價人,不做“好好先生”。嚴厲的愛既是最難給的,也是最重要的愛(因為它很不受歡迎)。要知道了解人們怎樣處事和判斷這種處事方式能否取得好結果,這比了解他們做了什么更重要。
瑞·達利歐將做好橋水基金的方法總結為《原則》,涵蓋生活、工作、管理等方面,林林總總,你總以為成功有秘密,讀完你可能發(fā)現(xiàn)成功道理大致相似,其中不少你也聽過,覺得不過如此——但說到,并且做到,這才是成就瑞·達利歐的秘密,這才叫原則。
《原則》讀后感5
在一這個暑假,我在家是在悶得慌,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本好著作,就在隔壁家的書店里,它就是這本名叫《活教育的教學原則》,起初我只知道陳鶴琴是中國有名的教育家,所以才找出了有關他的這本書,誰知道它是那么得吸引著我的心。
陳鶴琴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及兒童教育專家。他懷著熱愛祖國、振興中華民族之志,以培養(yǎng)民族幼苗為己任,認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熱愛兒童、了解兒童、尊重兒童”、“一切為兒童”。他一貫重視兒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認為“對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們應當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們體德智三育都能從小好好學起!苯涍^長期的探討實踐,并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訓育原則,體現(xiàn)了“活教育”理論的全新的教育觀念。他把“活教育”訓育原則作為實施“活教育”德育目標“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的基本原則,在孩子品德教育中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我讀了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學原則》,深受啟發(fā)。
一、“做”是教學的基本原則。
陳老認為在教學活動中應特別強調兒童的“做”,所謂“做”也就是活動。在園里的一切活動,“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辈粌H要重視兒童的動手操作,同樣重視兒童積極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主張“凡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薄耙磺薪虒W,不僅僅在做上打基礎,也應當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據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認為思想就是動作,是一種內化的動作。
“好動”是兒童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沒有一個兒童不好動,也沒有一個兒童不喜歡自己做的,因為兒童的感覺與動作是連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來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為教師,要去了解和研究兒童好動的特點,不但不因兒童的正;顒,去責罰他,而且要給兒童充分的機會,使他多與事物、與人接觸,以促使兒童身體、道德、智力的增進!白觥,也是兒童獲得練習,培養(yǎng)興趣,鍛煉能力的好機會。陳鶴琴先生曾說:“兒童若自己動手,自己吃飯,可以得到肌肉運動的快感,嘴里也有著相當的滋味,即使湯勺拿不穩(wěn),飯菜裝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這是一種練習的好機會。”的確,不讓兒童“做”,兒童就得不到練習的機會,任何事情也就學不會了。兒童做事,能夠鍛煉他們的能力。另外,豐富兒童直接感性經驗成為幼兒園教學的重要任務,而兒童的操作活動即“做”正是獲得直接經驗的最佳途徑。我們教師不應用自己的頭腦代替兒童去思想,剝奪他們思考的機會,是不利于發(fā)展兒童智力的。
二、活動性與主體性是緊密相連的。
兒童在陸地上學游泳,在教室里學煮飯,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師應當給兒童相當的機會,自己動手學習,不要把現(xiàn)成的結果灌輸給學生。陳鶴琴先生指出了:“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fā)現(xiàn)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的知識,他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敝挥惺箖和约壕唧w的和自發(fā)的參與各種活動,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才能形成他們自己的假設,給予證實或否定。教師應當重視引導兒童自我發(fā)現(xiàn)的學習,在幼兒園的教學中要注意突出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參與活動,做活動的主人,充分強調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教師要利用活教材、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原則。
“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這是陳鶴琴先生的教育原則之一。實現(xiàn)“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會學習。小孩子的知識是由經驗得來的,所接觸的環(huán)境愈廣,所得的知識愈多。兒童生活在大自然、大社會中,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是活的環(huán)境,對兒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源泉,環(huán)境對學前兒童的發(fā)展比其它年齡階段更為重要,因為兒童最初是從環(huán)境中受到自發(fā)教育的。所以,教師要常帶幼兒走出幼兒園,到工廠、街道、田間、野外去學習。大自然、大社會為兒童活動和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就要注意環(huán)境,利用環(huán)境,環(huán)境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可以變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謠、兒歌、故事等,許多都富有教育意義。有待于教師們做有心人,發(fā)揮想象力,隨時發(fā)覺這種活教具、活教材。從尊重兒童的愿望、興趣、要求等身心特點出發(fā)提出了替代教學法和暗示法。游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戲,那么幼兒園的教學應該游戲化,并增加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之間交往的機會。要激發(fā)兒童的學習動機、興趣和求知欲,必須要做到陳老提出的教學方法。
四、積極鼓勵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兒童喜歡受稱贊,容易受暗示,所以對兒童消極的`制裁不僅不能收到實效,而且會傷害到兒童的心靈。所以積極的鼓勵、暗示是軟性的教育,雖然比較難做,但收效很大。消極的制裁、命令是硬性的教育,很容易做,但它不徹底的、暫時的。積極的鼓勵可以增加兒童學習的興趣,促進兒童求知欲。積極鼓勵對于培養(yǎng)兒童的自尊心、自信心、積極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們教師并要注意不要對有不良行為的兒童任意申斥、挖苦、單純的禁止,甚至體罰?梢,“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的原則,對于兒童教育來說是很重要的。
陳老提倡“教師教教師”、“兒童教兒童”。我認為這樣的相互學習,教者和被教者都會受益。同時可以看出這種教學相長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點。任何教師,任何兒童隨時都可能成為教者,又隨時都可以成為被教者、學者。民主性是陳老“活教育”理論的一大特色,正是當代教育理論的一個趨勢。
陳鶴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1914年畢業(yè)于清華學校,同年8月公費留學美國,先入霍普金斯大學,研習政治、市政、經濟、地質、生物等,獲文學士學位。后入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受教于克伯屈、孟祿、桑戴克等,獲教育碩士學位。1919年8月回國,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育科教授,講授兒童心理學與教育學等課程。1920年,喜得長子一鳴,于是,便以一鳴為研究對象,對兒童的動作、能力、情緒、言語、學習、繪畫等方面的發(fā)展進行了連續(xù)808天的觀察和實驗,寫出了《家庭教育》一書。在該書中,陳鶴琴利用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對父母怎樣教育小孩子,做了科學的說明與指導,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1923年,在南京創(chuàng)辦鼓樓幼稚園,對幼稚園教育中國化進行長期深入地實驗。通過實驗,他總結出幼稚園的課程、讀法、故事、圖畫、設備等方面的經驗,對如何辦好幼稚園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并寫出了《我的主張》一文,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適合兒童心理的十五條教育原理,對建立中國化的幼稚園教育起著指導作用。1928年,陳鶴琴支持陶行知籌創(chuàng)曉莊試驗鄉(xiāng)村師范學校,兼任第二院院長。又與陶行知等合力創(chuàng)辦櫻花村幼稚園,開辟了鄉(xiāng)村幼稚教育實驗場地。1940年,他籌創(chuàng)江西實驗幼稚師范學校,開始了中國幼稚教育制度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陳鶴琴創(chuàng)立了活教育理論體系,形成我國近現(xiàn)代教育史上獨樹一幟的教育派別。新中國成立后,陳鶴琴歷任中央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南京師范學院院長、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兼南京幣主任委員、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蘇省政府副主席、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幼兒教育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江蘇省心理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為我國教育事業(yè)做出了寶貴的貢獻。陳鶴琴于1982年逝世后,他的文章著作由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整理為《陳鶴琴教育文集》上下卷,共300余萬字。并于1983年至1985年先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痘罱逃慕虒W原則》是他的代表作,收輯在該文集的下卷中,是活教育理論體系的核心部分。
《原則》讀后感6
本月有幸樂讀中獎,書名是《原則》,聽書名以為是一本講枯燥的理論型知識,但收到書之后從包裝上課很高大上,便迫不及待的打開書看了起來,本書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金融投資機構橋水的創(chuàng)始人瑞·達利歐,本書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達利歐的個人經歷簡介,作者認為通過敘述他的真實故事,可以便于讀者判斷書中的原則多大程度上適于讀者自己和所處的環(huán)境。作者回顧了自己的思想的形成,將自己受益匪淺的所知所感、痛苦和掙扎的糾結都一一陳述,拾起珍珠串成項鏈,最終構建出了這些讓人信服的原則。
第二部分是作者的生活原則。其實達利歐的初衷是寫一本工作原則的書,但在寫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在橋水實行的工作原則背后的基礎是他的生活原則,兩者是無法分開的。所以在最終的這本書中,生活原則部分是整本書的“真正的核心,因為他將說明為何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將這些原則應用于任何事情”。
第三部分是橋水的工作原則,其實這些工作原則只是生活的原則在集體中的自然推倒。它們遵循生活原則的基礎,描述的是認同這些生活原則的人如何在集體中達成1+1>2的效果。
對我印象最深的`三句話是:你想要什么?事實是什么?面對事實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這就是我們做事的原則,F(xiàn)在出版的這整本《原則》實際上是作者計劃中的上半卷,隨后會有經濟原則和投資原則組成下半卷。
不論是書的內容,還是字里行間透露出的這位傳奇人物的坦誠、通達帶來的感染力,都值得一讀。我更期待讀他的下一部。
《原則》讀后感7
《原則》是橋水基金的創(chuàng)始人瑞·達利歐所寫的,這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這本書我看了三次,有一點收獲,以下是我在看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比較零散。
1、考察每一件事發(fā)生背后的因果關系,并學習有效這些事物的原則。思考債是不能欠的,生活中一些大大小小的能引起自己情緒波動的事情都值得去考察,最近我參加了高知圈的線下相親活動,結果我不太滿意,我認為自己可以改進的一件事情就是挑選什么樣的座位落座,以也可以延伸到其它的活動聚會選座,若不反思復盤,估計我會一直對座位選擇不思考,就是隨意坐。
類似于相親活動現(xiàn)場的場合,可以選擇靠中間一些的桌子,這樣視野可以開闊一些,看到更多的嘉賓,若是6人一桌,那么得選中間的座位,這樣對面的嘉賓會首先把目光落在這里。接下來我再次參加相親線下活動就按照這樣的原則去選座,看看效果怎樣,繼續(xù)完善我這個選座原則。
2、頭腦的極度開放,極度透明,這是作者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原則。知道什么時候不自行做決定,是你可以養(yǎng)成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現(xiàn)在的我對這一個原則不算理解得特別深入:
第一步,得識別我應當注意的頭腦封閉和頭腦開放的不同跡象,記住它們:
不喜歡看到自己的觀點被挑戰(zhàn)VS更想了解為什么會出現(xiàn)分歧---在生活中對待親密的人我的頭腦經常是封閉的,對一些我比較欣賞的朋友,我的頭腦會開放一些;在工作同樣,對我自認為不如自己的同事,我經常是不想理解他們的觀點,我的上級或者平級提出不同的觀點大多數時候我會努力去了解為什么會出現(xiàn)分歧。我覺得自己要改善的是,無論是對任何人,當別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時,自己不要情緒化(生氣、不滿、不屑等等),自己得先弄明白分歧是什么,而不是被低層次的自己遮蔽,弄明白了,即使對方不同意,那就是另外一個求同的問題了,得先有了解分歧這樣的想法在。
更喜歡做陳述而不是提問VS真誠地相信自己可能是錯的,提出真誠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是補充第一點的,若是自己真誠地想要了解為什么會出現(xiàn)分歧,就是潛意識里知道自己有可能是錯的,就會提出真誠的問題去確認自己是否少考慮了一些因素,這個時候扮演的是學生或者對等者,而不是以老師身份自居。對于一些自認為已經思考得非常透徹的事情(事實上很有可能并沒有),與人交流時,我明顯地以老師身份自居,所以不會認真地聽別人的觀點,針對別人的觀點提出真誠的問題。接下我需要改善的是,除非自己已經確認了分歧,是對方不理解,否則,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學生或者對等者,大多數情況自己是還沒有資格當老師的。
更關心是否被理解,而不是理解其他人VS經常覺得有必要從對方的視角看待事物。這個就是換位思考,我是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通常犯這方面的頭腦封閉問題,看到這一個現(xiàn)象時,我就想起之前對一個畢業(yè)生提出的疑問不屑,直接說:你不理解我的方案所以才有這個疑問,后來我自己回想,我并沒有去理解他的疑問就直接否定,我是期望他能理解我的方案,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方案確實有漏洞的,因為沒有去了解這位畢業(yè)生同事的想法,所以就不確實當時人家提的疑問是不是就是這個漏洞了。要改善這一塊,就是用第二種現(xiàn)象的解決辦法,就是真誠地相信自己可能是錯的,然后真誠地向提出疑問者提問,花時間精力去了解清楚分歧后再下結論。
會說類似這樣的話:我可能錯...但這是我的觀點VS知道何時做陳述,何時提問。沒有確認自己充分了解分歧,就不能用這種敷衍的口語說話。要從心底里謙卑,不然你的語氣、語調會傳達出你的不屑、不信任、諷刺等信息出來的,這會讓溝通不通暢,甚至會讓別人厭惡自己的。
阻撓其他人發(fā)言VS總是更喜歡傾聽而不是發(fā)言。不要著急表達自己的觀點,先讓別人表達清晰觀點,自己再發(fā)言。我著急或者覺得別人沒有理解自己的觀點時,就會不自覺地打斷別人的說話,然后強調自己的觀點,其實沒有聽完別人的邏輯,怎么就可以斷定別人理解錯了自己的觀點呢,同時,面對這種自己以為的情況,不是強調自己的觀點,而是發(fā)問,確認清楚別人想要表達是不是這個意思,還是要充分了解分歧在哪里呀。得改變自己這個不好的習慣,在溝通過程不過分強調自己的觀點,學會用提問去理解別人的觀點。
難以同時持有兩種想法VS在考慮其他人的觀點的同時保留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他們可以同時思考兩個或者更多相互沖突的,反復權衡其相對價值。這個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到,所以只是知道,但沒有感想體現(xiàn),我境界是比較低的。
缺乏深刻的謙遜意識VS看待事物時,時刻在心底擔憂自己可能是錯。前公司老板說我心底是一個驕傲的人,并沒有表面看起的謙卑,我覺得這個是對的,大多數時候我太自負了,相信自己是對的,慢慢地多看書,提醒自己了解別人的輝煌過去,就會讓自己知道,其實自己并不獨特,別人也沒有看起來的簡單。
第二步,理解自己可以如何做到頭腦極度開放。作者提供了以下的一些方法
經常利用痛苦來引導自己進行高質量的思考。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越痛苦可能得到的收獲越大。我覺得像我這種普通人,每一次劇烈的情緒波動后,都學會引導自己進行高質量的思考,考察事件背后發(fā)生的原因,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原則,我想起最近2周追劇《香沉蜜蜜燼如霜》,其實都已經看完更新的部分了,還是不停地刷,現(xiàn)在看看弄個提醒關燈睡覺的鬧鐘效果大不大。
將頭腦開放作為一種習慣。杏仁核綁架通常不會持續(xù)很長時間,你可以有一段緩沖時間,給較高層次的你以空間來進行高質量的反思。你也可以讓尊重的人來幫助自己。這讓我想起《知識就是力量》第二期如何成為一個不沖動的人,里面提到三種緩沖方法:第一種就是設立邊界(心理或有形的都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打斷別人的發(fā)言,提醒自己注意發(fā)言的語氣,保持謙卑,多想少說,說出來的是認真考量過的。第二種就是緩沖時間,生氣的時候先把原因說出來,或者寫下來,慢慢地氣就消。嗯,當生氣時,心里數8下,然后再開口,提醒自己。第三種增加認識負擔,我覺得這個可以用提問,就是真誠地想弄明白別人為什么跟自己不一樣的。還有兩種杏仁核趕出談判桌的方法,第一種就是客體化。跳出看問題,試著抽出來看自己一眼,看看整個局面。第二種是放大觀察尺度,把煩惱放在那么大的空間與時間尺度里,它就是一粒微塵。
認識自己的思考盲點;c時間記錄一下,你經常在哪些方面因為看不至別人看到的東西而做出糟糕的決策,可以請其他人幫你,尤其是那些曾看到你所忽略的東西的人。列一張單子,釘在墻上,仔細盯著看。每當你準備在這些方面自行做出決定的時候,你要明白你是在大冒險,不會實現(xiàn)想要的效果。盲目換工作(特別是決定與妹妹一起做淘寶,真提浪費了半年的時候,讓自己資金以及時間都浪費)、盲目投資(我真的是損失不起本金的人)、放縱自己看小說(要學會用別的去替代,我覺得看電視劇就比花一整天看小說來得好一些)。
假如很多可信的人都說你正在做錯事,只有你不這么看,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看偏了。嗯,做決定時要多問問身邊朋友的觀點,然后自己做決策。
冥想。我沒有冥想的習慣,現(xiàn)在也不想練習冥想。我覺得10分鐘的運動就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同時玩手機眼睛澀,真的可以放下來閉上眼放空一下。
重視證據,并鼓勵其他人也這么做
盡力幫助其他人也保持頭腦開放
使用以證據為基礎的決策工具
知道什么時候應當停止為自己的觀點辯護,信任自己的決策程序
3、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就像現(xiàn)在努力了大半個月,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曖昧對象,是有點痛苦,但是也是真的有收獲,明顯地感覺到自己更加勤奮學習了,自己變得更好了。每天就一件小事進行反思是很有用,每周/每月/每季/半年/年做復盤可以讓自己更清楚接下來該怎么做
4、通過比較你實現(xiàn)的結果和你的目標,你就能確定如何改進你的目標。找男朋友行動,現(xiàn)在過了一個階段,已經出了一個階段的結果,確實可以反思一下怎么改進自己的目標。在微信上加好友的聊天的,感覺自己有點高冷了,可以改進話術。線下活動時要帶有強目標性,不可隨意浪費機會。
5、如果你的頭腦足夠開放,足夠有決心,你幾乎可以實現(xiàn)任何愿望。時刻關心能不能實現(xiàn)你的目標,不要讓痛苦妨礙旱地上打不得拍浮,出現(xiàn)不好的結果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6、五步流程實現(xiàn)你的人生愿望---就找男朋友
有明確的目標---上進(獨立思考或者持續(xù)學習習慣的)、無不良嗜好(不抽煙、不賭博、不酗酒)、年收入20萬以上(本人年收入18萬+)、1983-1991年間出生。
找到阻礙你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問題,并且不容忍問題---不會聊天(加強溝通方面的學習,正在學習戴愫的社交課程,也在看《溝通的藝術》了)
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認識到了解人(包括你自己)的特性,有助于對其形成合理預期
規(guī)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這些方案,實現(xiàn)成果--良好工作習慣的重要性常被大大低估
謹記:如果你找到了解決方案,弱點是不重要的---考察你犯錯誤的類型,并識別你通常在五步流程中哪一步上做得不好
理解你和其他人的“意境地圖”與謙遜性(認知能力與頭腦開放程度)
7、堅持友善地訓練“較低層次的你”,以養(yǎng)成好的習慣。情緒控制,當自己有情緒上的大起伏時,就要總結反思。
8、記住改善事物的速度和水平,以及兩者的關系
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東西需要以足夠快的速度不斷改善,超越平凡,走向卓越
人們常常看不到這一點,他們說事情正在改善,但沒有注意到事物的質量距離平均水平還有多遠,以及其改善速度能否確保其在可接受的時間內超過平均水平
9、謹記任何問題都存在很多層次--結婚
高層次的全局:我想要能學到很多東西的有意義的工作--找人生合伙人
次一級的理念:我想成為一名醫(yī)生--結婚
次一級的點:我需要上醫(yī)學院--找一個合適的男朋友
再次一級的點:我需要在科學課程上取得好成績--提升自己的價值,讓別人來追求自己
再再次一級的點:我今晚需要在家學習--好好學習,好好工作,打扮好自己
10.不管你押對的概率已經有多大,提高你的押對概率始終有價值
《原則》讀后感8
初識《原則》這本書,在京東管理類熱銷榜上。翻一遍目錄,深知有用、大有所用。
后來一次忘帶紙質版,上微信讀書搜尋,名為《原則(羅振宇跨年演講推薦)》。故又特意去看羅振宇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20xx》,這是第二次認識《原則》。不能不說,羅振宇的演講帶些許喧嘩取寵,但不妨礙帶來一波嶄新的思維。
羅振宇道:《原則》呈現(xiàn)了一個用“人生算法”驅動的生存方式,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復動作的平方。說得更簡單一點,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對世界不斷重復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復它,強化它。
“人生算法”,我更樂意直白稱為套路。這是人生的“公式”,不假思索做出更高概率的正確決斷。我們有經驗了,沒有總結,沒有套路。我們有經驗了,有總結,有點套路。但記得一句話“你現(xiàn)在所經歷以為跨不過的檻,之前或者已經有千千萬萬人經歷過”,看瑞·達利歐跨過的經驗,去總結,大有套路。
這不是對普通人虛無的成功學或雞湯,畢竟瑞·達利歐和史蒂夫·喬布斯一樣,沒有比爾蓋茨的IBM高管媽媽、馬化騰的國企總經理爸爸、馬云政商關系濃厚的藝術家族背景。他們都是真正白手起家,而區(qū)別在于瑞·達利歐把經驗總結出來給世人,史蒂夫·喬布斯只留下了曾經極致的蘋果。
因此,這部書對我來說是一個現(xiàn)實導師。記得好幾次遇到困難解決不了,翻一翻,豁然開朗。“相信極度求真和極度透明”、“做到頭腦極度開放”、“打造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
我不相信努力越大就收獲越大,那樣的話我去搬磚能搬出世界首富。當然如果不努力,連搬磚的機會都沒。而我堅信正確的.方向、適合的套路是成長關鍵。方向錯了,越努力離目標越遠。有了套路,相當于有了減少跌撞的“捷徑”。
一生碌碌無為可怕嗎?那一生都在努力仍碌碌無為呢?
《原則》提供了一套邏輯嚴密的、可執(zhí)行的套路,瑞·達利歐希望大家要么不努力碌碌無為,要么努力并可以實現(xiàn)一點人生價值。
“時間就像一條河流,載著我們順流而下,遇到需要做出決策的現(xiàn)實。我們停不下來,也無法避免與之相遇。我們只能以最好的方式應對!
《原則》讀后感9
說來有點慚愧~去年的熱銷書我今年才看完。
這本書適合處于各個階段的人去閱讀,不管你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亦或者是企業(yè)家。
這本書其實就講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一個投資生涯歷程的回顧,第二部分講的是生活原則,第三部分講的是工作原則。
這些生活原則與工作原則,其實都是來自于作者的生活,條例非常的清晰,覆蓋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又非常的簡明扼要!
現(xiàn)在腦中還一直記得作者一直在文中提到的.一條生活原則:一定要做到頭腦極度開放。作者似乎把這一條視為生活原則中最重要的一條!
作者在書中也給出了很多做到頭腦極度開放的方法。但是我覺得做到頭腦開放真難啊!
然后就是工作原則中,作者視為最重要的一條:極度透明,極度求真!
說來還是有些慚愧,這部分我讀的懵懵懂懂……很多地方理解不是很深刻,可能是我沒有全身心投入到書中吧~
但是這本書真的很不錯,我覺得我十年之后再來看,一定會有不一樣的味道!
雖然這本書的翻譯有些生硬,讀起來有些拗口,也不想小說那樣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所以讀起來有些枯燥,但用心去讀,不理解的句子多看幾遍,再不理解就返回上一頁再看一遍!所以這本書又打破了我的記錄,以前看劉欣慈的《三體》看了十多個小時哈哈!然而這本書《原則》我看了38個小時多,包括我一開始聽了一些部分,愿意花這么多時間是因為學到了很多,看的同時也在不斷做筆記,所以這本書《原則》推薦給正在努力中的你?
《原則》讀后感10
原則是一本結合了心理學,管理學和哲學的書。
作者是目前世界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chuàng)始人Ray Dalio。整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個人經歷,針對個人的生活原則以及針對企業(yè)管理的管理原則。第一部分是作者的背景介紹,幫助讀者來理解作者的行為處事的模式,以及背后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以橋水為例,詳盡的介紹了Dalio是通過設立怎樣的制度來幫助企業(yè)發(fā)展的。這部分也是讀起來最吃力的部分,因為離我的生活太遙遠了,可能企業(yè)家讀起來會更有收獲一點。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我認為橋水這樣的完全透明的管理制度也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公司。作者提出的理論有值得采納的部分,但全部照搬的話未必適合每個行業(yè),畢竟不同行業(yè)有各自的行業(yè)特點。
最讓我受到啟發(fā)的是第二部分的兩個觀點。
第一,保持開放的頭腦。
書中提到人們對自己總有一個誤會,誤會自己總是對的。所以一旦有別人提出反對觀點,人們大腦中的最古老的'杏仁核會支配我們對這種疑似攻擊行為做出反擊,后果就是兩個互相不接受對方的意見,造成了無效的談判,浪費了大家的時間。討論事情永遠是以找出最優(yōu)解為目的,而不是去說服別人相信自己的觀點。
第二,比觀點更重要的是別人提出反對意見時背后思考的邏輯。
不管是在微博,優(yōu)酷還是b站都能看到網友因為各自不同的觀點而互相進行人身攻擊,這種行為當然是沒有意義又愚蠢的。其中他們最后演化成人身攻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人試著從邏輯的角度上去理解對方的觀點。每個人的觀點行程都跟他周圍的生長環(huán)境,家庭教育,生活閱歷,個人習慣有關。在不理解對方的環(huán)境下單純的就對方的觀點進行指正,強調你怎么和我觀點不一樣是物化對方的一種行為。
最后讀了一些關于商業(yè)的書,雖然看起來非常吃力。經常讀到睡著,但看完以后還是受益頗多,不同學科的書籍往往能給人提供新的視野,這也就是讀書的樂趣吧。
《原則》讀后感11
現(xiàn)在一家一個小孩子,這個孩子簡直成了家里的小祖宗,全家人無論老少都圍著他轉。那真的是放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凍了,這些孩子一直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等孩子到了大學甚至是已經參加工作了竟然還不能在生活上獨當一面。別的不說,在大學有的孩子竟然連衣服都得拿回家讓自己的媽媽洗!父母的全部包辦體現(xiàn)出來的孩子成長難道就是這個樣子?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禁讓我想起自己曾經寫下的一篇讀后感。
這篇讀后感來源于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愛的原則》。講的是有一對老夫婦,生活在一個小島上,這個小島上原來沒有天鵝。有一年有一群正準備飛往南方過冬的天鵝途經這里,這對老夫婦很高興,于是拿出了很多好吃的事物招待它們,時間一長,天鵝竟然呆了下來。到了冬天天鵝竟然也沒有離開,原來老夫婦為這些天鵝創(chuàng)造了取暖的條件,而且還未他們提供食物,一直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就這樣天鵝過起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日子。一年年過去了,天鵝都呆在老夫婦身邊,冬天也未曾離開。隨著時間的流逝,老夫妻年紀大了,他們離開了小島,天鵝竟然也沒有了。天鵝哪去了呢?原來他們竟然凍死了?赐赀@個故事心里真的有一種很深的悲哀感,所以就寫下了一篇讀后感。其實現(xiàn)在父母過度的疼愛孩子這和上面的小故事有什么不同?愛是美好的,但是不要過度。愛應當是有原則的,注重方式的。唯有此才能夠發(fā)揮它神奇的魅力!
《原則》讀后感12
這書這今年太火了,會讓人覺得虛,但其實書本身很好,基本上能說是分享自己方法論的百科全書,涵蓋了生活和工作,而我也終于花了14個小時讀完了這本書,是有收獲的。
真正的成長,從來都不會莫名其妙的發(fā)生。
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你越是渴望快速成功,就越容易被卷入信息的洪流中,從而失去自我提升的機會。
在所有成功人士假裝輕松的人設背后,其實有著長期的自我投資。在默默無聞中付出所有的努力,才換來極為幸運的一次看起來毫不費力。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創(chuàng)始人瑞·達利歐的這本《原則》很早之前就在網上很火了,他沒出書的時候,有將自己的“原則”發(fā)到自己網站上,引來很多人的圍觀并且受益,很多人奉行瑞·達利歐的原則而成功,其中很多人還自愿翻譯它去推廣,所以這次中信的出版也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曾把自己兒子送到中國讀書,也曾經資助過中國的慈善和投資事業(yè),按照瑞·達利歐自己的說法,他和中國也有著牽扯不清的緣分。
就書本身來說,其實書里的法則和道理我們并不陌生,只是相比較于其他人的侃侃而談,瑞·達利歐更有說服力,其中包括他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身價以及他本人有著超乎一般人的自律。他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如同機器運轉般的效率,而機器之所以比人的效率更高,是因為機器極度地自律和理性,瑞·達里奧就是在不斷總結和提煉自己做事的原則的同時,并且持之以恒地運用原則、不斷改進完善自己的原則,還貫徹了如同機器一般的執(zhí)行和自律,這大概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書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說的是瑞達利歐的人生自傳,第二部分是生活原則,第三部分是工作原則。在這里,必須強烈推薦他總結的生活原則。
瑞達利歐是一個非常細致的人,所以他總結的原則大大小小從數字到字母序號其實很多。但是總結起來,可以分5個部分。
擁抱現(xiàn)實,善待現(xiàn)實。
其實這部分文字中還蠻明顯的,瑞·達利歐明顯是一個特別現(xiàn)實的人,但是很奇怪的是,他又無比“天真”的相信他的原則系統(tǒng)能帶來成功。
書中提到,面對現(xiàn)實就是要認清并且接受。這部分包括對自己的認知,不要隱藏自己的觀點,也要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見。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生活原則,就是重視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它是一個等式:痛苦+反思=進步,不要擔心其他人的看法,也不要害怕失敗,那些快速的試錯會讓你更好的適應現(xiàn)實。對于瑞達利歐來說,頭腦越開放,才越不會被自己的盲點所欺騙。
生活原則的第二大部分,叫做“五步達到你想要的目標”。
這五步分別是:設定目標、識別問題、診斷問題,設計規(guī)劃解決方法,執(zhí)行解決方案。這幾步看起來就是標準的解答問題的流程,我相信大家看的也眼熟,只是大多數人不一定做得到,而瑞·達利歐在《原則》中給出了參考非的思維路徑:不要混淆目標和欲望,也要懂得優(yōu)先順序和舍棄,腳踏實地的設定目標。其次,是不逃避問題,找出問題的原因,是能力問題還是人性弱點,是直接原因的本身還是其問題后面的某個根源。而在解決和規(guī)劃問題的時候,應該是循序漸進和堅定不移的,認知自己的弱點和利用輔助機制去提升自己的短板也是必要的,正如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也是一樣,我們慣有的思維模式,可能會導致我們無法對形勢做出準確而全面的評估。
生活原則的第三部分叫做“極度開放”。
這大概是瑞·達利歐最提倡的一點了,他認為人類有各種各樣的局限性,所以才需要開放地聽取他人的意見、尤其是反對的意見、而且最好是你認可的有公信度的人提出的意見,從不同的角度和能采取的不同方式。
而要做到瑞·達利歐想要的極度開放,首先就得正確評估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缺點,第四部分就是幫助大家在內心認知:“人與人都是不同的`”。認識自己和他人的特性,追求有意義的工作和有意義的人際關系。瑞·達里奧把人的特性和能力值體系用在自己公司,對員工做起了打分。比如,有的員工信賴度高,有的員工創(chuàng)新能力強,有的員工執(zhí)行能力強,每個員工都被打分之后,同事和領導就知道這個員工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哪里。即便同事之間第一次工作,大家也能做出比較準確的工作預期。
有了認知,他就可以根據認知和已存數據,達到生活原則的最后一部分:“進行有效決策”。邏輯—理性—常識—決策。根據預期價值計算做決策,比較信息帶來的價值和成本,決定優(yōu)先順序,把每個決策都要考慮概率產生的后果計算,對決策進行驗證和可信度加權。這樣,你就能最大限度的靠近好的那一方面。
書中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在大多數公司,人們都在從事兩個工作:一個是他們自己實際的工作,另一個是努力給別人留下自己如何工作的良好印象!
可能沒有哪個時代的人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像我們現(xiàn)在這么開了,書中作者在生活篇中總結的原則其實算是工作篇原則的超集,也可以說是生活原則指導了后面的工作原則,所以在文中內容上有啰嗦的重復。但是其生活原則的意義也遠大于工作原則本身,大多數人經常忘掉這點,雖然工作一絲不茍,但是對待生活時缺乏標準,而質量也就不言而喻,最后,這些影響也遲早會波及到工作本身。瑞·達利歐用工作上的系統(tǒng)的思維和方法論填補進生活,最后又反哺了工作,他試圖尋找出應對這個世界的規(guī)律和原則并傳達給人們,方便我們都可以輕易理解和應用著去面對現(xiàn)實。也許,對于有些人來說,并不需要這么高效的對待生活和工作,但是《原則》這本書的確充滿了瑞·達利歐的經驗和誠懇。
在我假想中,瑞·達利歐他的原則所提出的一些想法并不具備可執(zhí)行性,或者說,其執(zhí)行需要很嚴苛的先決條件,以及高超的駕馭技巧來鋪開,這個可能和他做的是投資行業(yè)有關,也和國外的職場環(huán)境與國內不同有關。其實很多他書里的原則,尤其是第三部分工作上的很多原則點,都是“必須”要“他”這個人來保證實現(xiàn)的,所以大家不要盲目遵循這些原則,你需要權衡并判斷原則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適用于你和你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能否幫助實現(xiàn)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上的目標,最關鍵的是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原則。
所有想推動自我和組織提升的朋友可以多閱讀此書。
《原則》讀后感13
最近看達里奧的《原則》,看完幾頁就逼著自己寫點讀后的思索,這種方式的確很利于對文章的汲取。以下為對《原則》我的歷程部分的思索。
達里奧在很小的時候就起先買賣股票,并投身于資本市場,這點和巴菲特很像。他們之所以都能在這么小的年紀就能作為獨立人去投資,與當時美國的社會大環(huán)境有關。 60年頭美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經濟總量占全球的40%。股票價格也始終在漲,幾乎買哪個漲哪個,他們所關切的只是哪個漲得更快一點。在這樣的一個形勢下,人人炒股買股,甚至包括一些未成年人。
美國是一個開放的民族,在美國大多數的父母對于自己的孩子的看法也是寬容開放的,孩子可以釋放自己的天性,干自己喜愛干的事情。而中國的60年頭,人民正在經驗著生活的苦難、饑荒,生活必需品極度匱乏當時的中國可以用“落后”二字概括。
達里奧在很小的時候就四處打零工(巴菲特也是如此),并有一些可以獨立支配的錢,通過對這些錢的管理投資,他學了許多珍貴的閱歷,這些閱歷都是無法通過上學和玩耍獲得的。
這點很有借鑒意義,為了從小讓孩子樹立好的`金錢意,可以在他適當的年齡讓他去打零工掙錢,并學會管理支配自己的收入,通過對錢的支配和管理,學到基本的金融學問。 與失敗相比,乏味和平凡更讓人恐驚。 達里奧的這句話,我深有體會。中國人追求中庸之道。在集體中不能冒頭,更不能殿后,最好做中間大多數人。其實這也是大多數人不勝利的緣由,包括我在內。人人因為膽怯失敗,膽怯做錯,為了防止失敗而寧愿不做。大多數中國人渴望平安、穩(wěn)定。希望自己能在體制內生活,有金飯碗。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這樣一勞永逸的工作在中國正漸漸削減,許多體制內的人面臨失業(yè)危急。世界是永恒不變的,我們要去擁抱改變。勇于去挑戰(zhàn),哪怕失敗,而失敗獲得的閱歷是對我們最好的獎賞。
假如一個人和同伴的步調不一樣,或許因為他聽到的是不同的鼓點。讓他跟著他聽到的音樂前行吧,不管是遲緩還是激越。
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我們習慣于以自己的立場來考慮問題。比如你身高1.6米,你同事身高1.8米;這時候公司進來一個身高1.7米的女孩。你驚呼:“你真高!倍愕耐聟s說:“不算高”。同一個人由于站的立場不同,會產生迥然不同的看法。就像很聞名的一句話,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所以假如你對某人看不上眼,或者有沖突的時候,請試著站在他的位置上想一想,或許你會豁然開朗。 每日的輸出踐行,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則》讀后感14
收到局里發(fā)的一本書--《不變的是原則 萬變的是方法》,這是長期擔任國家部委的高級官員王振耀辭職下海后寫的一本官場回憶錄,他以非官員的身份從自身從政經驗出發(fā),跳出官場看官場,談論救災慈善、民主改革、村民自治這些專業(yè)問題,又以學者的身份面向大眾暢談現(xiàn)代國家建設的細節(jié),國家機關的運作程序、社會流行的種種誤區(qū)、公務員的工作細節(jié)、官場運作的邏輯以及未來政府發(fā)展的大趨勢。
讀這本書印象比較深的其中一個故事是作者在擔任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yè)促進司司長期間,看到報紙上有條消息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政府決定將80歲以上沒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當時低保不是作者的.工作范圍,但是作者通過與寧夏民政廳廳長、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副主席溝通論證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政府建立了全面覆蓋城鄉(xiāng)80歲以上老年人的高齡津貼制度。隨后又通過精心策劃召開“沿海地區(qū)高齡津貼制度建設工作座談會”等方式,兩年多的時間里逐漸推動在全國各地都建立了高齡津貼制度。雖然此項工作的推動參與了很多人,但不能不說沒有作者的有心和努力,這項制度不會在短期內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時間可能會推遲幾年甚至更長時間。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看到,政府機關公務員能夠為推動社會發(fā)展做出很多貢獻,可以按照職務高低、權力大小都能夠在不同領域發(fā)揮不同的能量,只要我們的公務員多思考、多學習、多實干,一定能夠加快推進社會的進步。
《原則》讀后感15
《原則》這本書讀完有一段時間了,一是自己有點懶,二是書的內容有點宏大,好像抓不到重點,所以拖了一周多的時間才寫一些讀書感受。
作者是瑞·達利歐(RayDalio),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創(chuàng)始人。他出生于紐約長島一個非常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26歲時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chuàng)辦了橋水。經過42年的發(fā)展,橋水位列美國最重要的私營公司榜單第五位(《財富》雜志)。他入選《時代周刊》世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并躋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于他獨到的投資準則改變了基金業(yè),美國CIO經理人雜志稱其為“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
1、內容梗概
書的內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失敗,人生低谷,然后再次創(chuàng)業(yè),得到回報;第二部分講述生活中的原則;第三部分講述工作中的原則。如果讓我說整本書的最大收獲,我想結論是高效生活,高效工作,有效率、質量的過一生。
2、大體感受
對于生活,要獨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現(xiàn)狀是什么樣的,然后如何去做呢。在思考目標和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想要做到高效,要學會做最優(yōu)抉擇,評估和診斷現(xiàn)狀,頭腦開放的思考,在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不要讓人腦情緒部分控制我們,讓我們有太多畏難情緒,進量去理性思考,理性看待困難,并且思考應對措施和改進。
對于工作,一是打造宗教般的文化,透明開放,并且讓員工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系,并且有意義的工作;二是工作流程化、機制化,并且在更高的層面去觀察思考流程、機制,不斷的反饋優(yōu)化。
對于工作部分,再分享三個小點:
A.對于錯誤的態(tài)度。可以接受錯誤,不能接受一錯再錯,員工做一些事情,犯錯誤可以盡量避免,但總會發(fā)生的,如果不能容忍錯誤,會影響員工放開手腳、大膽嘗試,但是如果是一錯再錯,那態(tài)度和聰明度都有問題。
B.人各有所長,合理使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或者擅長的領域,要盡量標簽化員工的擅長點和性格點,匹配合適的工作,并且對于崗位,建立匹配模型,讓合適的人做最有效率;對于自己,也要認清自己不擅長的地方,遇到問題的時候,去請教那么在該領域擅長的人,而不是自己聊得來的人。
C.建立反饋機制。反饋是最高效的進步方法。對于流程,要有反饋然后改進,反饋點可以來自于結果和目標的對比,深入分析,也可以看過程中的邏輯方法,修正;對于個人,要經常自我反思,沒有反饋、思考的做事情,進步很慢,就好比,有100個數字,從過作者樸實的文字梳理出他清晰的成長歷程,作者如此大費周章介紹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背景,我覺得更應該體會作者的良苦用心,用大量篇幅是為了更好的鋪墊,把后續(xù)從業(yè),創(chuàng)辦橋水并實踐人生的第三階段做了一個良好的內在邏輯說明。
初讀本書給我的印象更多像本哲學與方法論的結合體。開篇直指原則的本質是根本性的真理,是行動的基礎,與《道德經》開篇之作有異曲同工之妙,結合我們如今所處的環(huán)境,錯綜復雜、處處喧囂,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何能夠妥善安排,離不開一個行事原則,實事求是抓住事物本質,起身追馬,不如退而種草。
生活充滿重復,工作熟能生巧,相似的事情也是不斷出現(xiàn),前人們總結的`各項風俗習慣,道德法令,以至于器物制作,工程繁浩,簡而化之都是總結原則的體現(xiàn),不斷整理形成路徑,隨著積累發(fā)展,逐漸辯證優(yōu)化原則,使之與所處的生產力水平所匹配,后來者居上就由此而來,不可想象一個沒有原則,沒有積累的蠻荒會是什么樣子。
由于本書更像是一部生活工作使用手冊,凝聚了作者一生的閱歷與工作經驗,有作者所處環(huán)境,人生階段的獨特性,死記硬背不是我的真實意圖,對于書中所提的工作方法,防范措施,在到達那個人生階段前夕來體會遵守可能效果更佳,在此我更愿意分享一些具體理念,更適應現(xiàn)階段發(fā)展的觀點:
1、極度求真,極度透明。一個小孩子如果在他的成長環(huán)境里爺爺奶奶講中文,爸爸講英語,媽媽講西班牙語,只要多交流,用不著刻意教,他就能自然而然掌握這些語言表達方式,這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講,幾乎不可能,難道是成年人智力不如一個小孩子嗎?當然不是,因為小孩能更加真實,更加透明,敢于張口,不怕出丑,認認真真表達自己的需求,一個極度求真,極度透明的環(huán)境更能提高學習效率,讓人極度舒適。
2、創(chuàng)意擇優(yōu),對可信度加權。在一個彼此信賴,實事求是的環(huán)境里,基本要求就是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由于每個人所處環(huán)境,性格的不同,觀點必然有異,這就要求對各種創(chuàng)意進行選擇決策,尋找那個最適合的創(chuàng)意?梢愿鶕酝煽儗Ρ臼马椀臎Q策人進行權重分配,選出最優(yōu)方案,最大可能避免不利影響。如騰訊公司最初在廣州成都等地設立了三個微信開發(fā)團隊,做同樣的事情,最終廣州團隊勝出,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形成神一樣的壟斷,助力公司二次騰飛,就是典型的創(chuàng)意擇優(yōu)。
3、奉行頭腦極度開放,在進行決策過程中,自我意識和思維盲點是兩個最大的障礙,一個有邏輯有意識的自己與一個情緒化混亂的自己不斷爭奪大腦的控制權,這個如同視覺障礙一樣是與生俱來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個頭腦封閉的人,有太多先入之見,固執(zhí)較真喜歡鉆牛角尖,俗話說就是油鹽不進,樂于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反之一個頭腦極度開放的人,更愿意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樂于探索,善于聽從別人的觀點,敢于承認自己不會一直正確,我杭州有一個朋友,交往多年了,他就有一個習慣,凡事自己總是對的,好在比較謹慎,可依然受困于此、圈子很小,合得來的都是比較看的開的,沒有利益交集很有限幾個人。做一個頭腦開放的人對于個人團隊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4、設計機器化的模型,根據各項數據變化,通過內在邏輯進行回歸分析,把決策過程做成一個美麗機器,通過此消彼長的關系嵌入模型進行決策。
5、有效決策,先了解事情本質,剔除主觀情緒,綜合分析眼下的形勢,找到一個可信,懂行的人討論,做農產品就不能去問一個只做國債的,做礦產的也不能請教一個做外匯的,老話叫牛頭不對馬嘴,想創(chuàng)業(yè)請教行業(yè)成功者,他告訴你的是方法,問失敗者他對你講的可能是,這個不行,不可能賺錢。
初讀此書,常常流露出作者細致、謙虛、謹慎的優(yōu)異品質,總是擔心你讀者不能完全體會他的用意,又恐怕過猶不及,處處講究辯證法,凡事不講絕對,不能生搬硬套,各種方法要適時、適地、適度,再次感謝作者達利歐先生,及譯者,還有深圳金海龜團隊,期望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斷閱讀,實踐《原則》通向人生的自由王國。
【《原則》讀后感】相關文章:
處事原則08-10
原則的說說04-18
與上司相處的原則01-11
做人原則的句子12-12
835面試原則09-25
面試的著裝原則07-19
簡歷的寫作原則07-29
立春養(yǎng)生原則02-02
做人原則語錄11-25
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原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