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推薦度:
-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推薦度:
-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必備)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1
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曾經(jīng)也拜讀過。在這個暑假里,我又以崇拜的心情捧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書中內(nèi)容論述精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細細咀嚼。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教育是什么?教人變,教人變好的是好教育,教人變壞的是壞教育!庇纱丝磥,我們做教師的就要努力變成一個能教學生變好的教師。
是的,作為一名師范生,首先就是要學會改變。我們在大學里面一直學習的,就是怎樣從一個學生,變成一個“先生”。我們學習了教學的方法,即怎樣教別人學習的方法。但是,走上工作崗位后,作為一個老師,我們應該先去研究一些學習的方法,先研究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好的學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師范生的第一變——變孫悟空》就是這樣告訴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培養(yǎng)出來許多好學生?墒菫槭裁词亲兂蓪O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它是抱著一種目的去拜師的。這無形之中就是告訴了我們?nèi)绾巫鲆粋好學生。學生的思維方法與成人差別較大,要做好一個教師,就應該多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這樣才能讓你的教學與教育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教師應該變成孫悟空。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抱著這個理想去有目的地訪師、有目的地學習,終于使自己成為一個本領(lǐng)高強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始終把唐僧裝在心中,誤解、磨難都沒有讓其退縮,在他的努力下,終于護送唐僧,使他修成正果。那我們做老師的是孫悟空,誰是唐僧呢?我們教師的唐僧是我們面對的學生,假如我們做老師的也把學生當成唐僧,能時時以學生為中心,了解他們的一點一滴,并幫助他們克服隨時隨地出現(xiàn)的問題,那這些孩子肯定會健康地成長。
20xx屆的學生是我走上工作崗位帶的第x屆學生,學生兩極分化較大,后進生里,接受能力差的、調(diào)皮搗蛋的、沒有決心的等等,嚴重影響了班級的正常管理,那這些孩子怎么辦呢?帶著放大鏡給他找優(yōu)點,讓孩子知道:自己原來在某些方面也是很優(yōu)秀的!比如有個孩子屬于認真學習,但接受知識很慢的.類型,可是他的個子很高,我就把他送到了學校的籃球隊,我告訴他:“不管是學習方面還是體育方面都需要人才,只要別偷懶,肯定能出好成績,咱做不了清華北大的研究生,考個體育生,當個體育教師也很好。”在我的鼓勵下,這孩子的勁頭特足,每天早晨7點就到學校訓練,上課也更認真了。班里還有一個孩子,他確實在紀律和學習等各方面都是比較落后的,經(jīng)常因為作業(yè)情況讓各科老師點名去修改作業(yè)。為了不讓他感到孤獨,在班里我就經(jīng)常表揚他:“這個孩子很講義氣,品質(zhì)非常好,從不欺負同學,我最喜歡的是這個孩子!痹谖疫@種有意識地引導之下,班里其他的同學也很喜歡這個孩子,而這個孩子也在一點一點地修正、進步。
陶行知先生的《師范生的第二變——變孩子》一文告訴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個班級,就要融入這個班集體,老師變成孩子,和每一個學生一樣,知道學生在想什么,知道學生需要什么。浙江省教育廳黨委書記陳根芳在作工作報告時說:“他們的那個吃雞、英雄聯(lián)盟、王者榮耀,他們的劇本殺、蹦迪、轟趴、密室逃生,你玩過嗎?他們追捧的叫李現(xiàn)、肖戰(zhàn)、王一博,你知道他們是誰嗎?你不知道,你就引領(lǐng)不了他們。”是的,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真正了解年輕一代,兩者的隔閡會越來越大。
“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把有的學生看死了,把他們看成壞孩子,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會發(fā)展、變化,即使他不會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個有用的人材。
看完這些文章后,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徘徊,對我個人來說,這是一次思想的升華,他的思想,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將會是一份永遠無法用盡的財富。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變,要做一個善于引導、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合作的人,要讓自己變成一個能教學生變好的好老師。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2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學校三周年紀念晚會上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讀后不由深思?鬃诱f“每日三省吾身”,陶行知老先生提出“每天四問”,都說明了一個道理——人要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才能防微杜漸,在反思中才能不斷進步。
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lǐng)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建筑人格長城的基礎(chǔ),就是道德。我們不只是為了教學生學習知識,更是為了教學生學會做人,做人應該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我們更應該加強師德修養(yǎng),處處做學生的楷模。“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為一個教師,要想教學生求真,做真人,那么自己先要求真,學做真人,求真的知識,求真的本領(lǐng),有真的道德。
眾所周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一定程度上,健康就是財富,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責任。對于教師來講,我們的健康不僅關(guān)系到個人,而且關(guān)系到學生和家庭,更關(guān)系到國家的未來,身體健康也是教師的一種素質(zhì)。陶行知先生說:“我們每天應該要問的是‘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健康第一’。沒有了身體,一切都完了!”一項調(diào)查顯示,相當多的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而患有不同程度職業(yè)病的教師竟然達到三分之一,我們經(jīng)?吹侥衬忱蠋煄Р猿止ぷ饕灾碌乖谥v臺上的報道。究其原因,其一是老師沒有科學地安排工作,沒有安排專門時間來鍛煉身體;其二是許多老師健康意識較差,有病能拖則拖,沒有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還經(jīng)常熬夜工作。陶行知先生指出:“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并提出幫助學問進步的五字要訣——“一”(專一)、“集”(搜集)、“鉆”(分析)、“韌”(堅韌)!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名教師要想在教學工作中游刃有余,僅僅靠已有的知識儲備,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是遠遠不能適應課改后的教學要求的,必須不斷補充營養(yǎng),及時探索新知,有所取,有所棄,既博選眾家,又在重點環(huán)節(jié)有所專攻,有所突破,有所建樹。頭腦中的理論在實際教學中得以應用,再由實際的案例上升為理論。如果我們把“一”、“集”、“鉆”、“剖”、“韌”這5個字好好地融會貫通,我們的教師專業(yè)成長一定會提速。
陶行知先生認為要緊的有三點:“一是要站崗位,二是要敏捷正確,三是要做好為止!痹诒緧徫簧吓,把本崗位的職務做得好,這是盡責任的第一步,因此人人都要有站崗位的教育。站牢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教育自己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教育著自己進步。工作只有敏捷而正確才有效力。工作怎樣做能夠做得敏捷正確呢?這就是靠熟練和精細。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錯弄壞事情的。有些人做事,有起頭無煞尾,做東丟西,做西丟東,我們做事要按照計劃,依限完成,就必須毅力堅持,一直到做好為止。
著名教育家葉瀾曾經(jīng)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但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狈此急旧砭褪且环N創(chuàng)新,反思實際是對本質(zhì)的追問,通過反思,積累教育教學經(jīng)驗教訓,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zhì)量,通過反思,使自己的教學精益求精,漸臻完美。
每日四問,時時反思,鞭策我們時刻保持上進之心,擁有好學之心,固守責任之心,堅定向善之心,才可以見到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著大的進步,學問進修上有著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著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著大的進步。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3
終身學習是新時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如果僅靠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是無法滿足教育教學實踐的需要,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因此,在教學中,只有不斷的讀書學習,才能具備新時期的教師素質(zhì)。書本是無言的老師,在我認真閱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后,結(jié)合所教學科的特點,有了以會和收獲。
一、有愛才會有教育
陶行知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使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而且感覺到愛學生就應讓學生健康成長,免受傷害,為此每節(jié)課之前我都認真檢查場地和器材,消除安全隱患;教學中對某些有危險的動作做好保護與幫助工作;每節(jié)課都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我認為熱愛學生,就應該以飽滿的熱情、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以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愛,而且通過這種愛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說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jié)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chǎn)生效果。
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的全面關(guān)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還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確實做到了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這三個角色。
愛的教育確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愛的教育將是一本大書,讓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陶行知,用愛的實踐寫下自己珍貴而值得回味的一頁吧!
二、學會欣賞學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對教師說過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把有的學生看死了,把他們看成壞孩子,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會發(fā)展、變化,即使他不會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個有用的人材。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tài)度,是實施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我認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欣賞優(yōu)秀學生的同時應對差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鼓勵。在教學過程中,例如:有些較胖的學生也許跑的不快但他可能力量很大;有些體弱的學生體育成績不好但是他鍛煉的態(tài)度端正;還有些同學打籃球不行,他可能乒乓球、羽毛球打的好;特別是一些學習差的調(diào)皮學生,因平常受的批評多、表揚少,作為體育教師則更應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閃光的地方。他們好動,課堂上思想放得快,在體育項目的學習過程中,技術(shù)動作掌握較快、較好。應抓住機遇給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已聰明才智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yōu)榧w多流一滴汗、多獻一份力量而頑強拼搏的榮譽感,培養(yǎng)他們成為體育尖子和對本班集體榮譽的責任感,再把這種逐步培養(yǎng)而形成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轉(zhuǎn)移到學習上去,使他們各個方面不斷進步。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保持濃厚的體育學習興趣,就需要教師去發(fā)現(xiàn),去欣賞。只有欣賞你的學生才能樹立他們自信,才能挖掘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喜學、樂學于你的課程。
讀完這本書我不斷地提醒自己學會愛;學會把每個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學會欣賞學生,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學會向?qū)W生表達自己的愛;學會把學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以更好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才不會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在付出愛的同時,我們也在收獲著愛!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4
陶行知先生再三強調(diào):教學做合一!白觥笔墙虒W之中心,是在勞力上勞心,具有“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chǎn)生”三個特征。一面行,一面想,必然產(chǎn)生新價值。
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兒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頭上。”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安排一些實踐活動來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事實證明,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還能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在親身體驗中去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感悟,將學習與生活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
在語文教學中,這一點尤為重要。三年級學生寫作文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很多學生總覺得無話可說,不知道寫什么。我常常會帶他們進行觀察,引導他們留意身邊的小事,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有一次,學校組織植樹節(jié)活動,學生們都從家里帶來了鐵鍬,準備大干一場。我把這個活動當做一個契機,注意在每一個階段觀察和提醒學生。勞動沒開始前,學生們已經(jīng)興奮不已,在教室里坐不下去,不停地問我:“老師,怎么還不開始?”我笑著反問他們:“你們現(xiàn)在這個樣子可以用什么詞語或句子來形容?”學生們思索了一會兒,開始回答:“迫不及待!薄败S躍欲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痹~語一旦與學生的感受契合,似乎就變得富有生命力了。
我交代好安全事項,植樹活動開始了,學生們爭先恐后,挖坑,移苗入坑,培土,澆水,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他們親自嘗試,親自感受,我給他們拍了不少照片。植樹的過程中,天空中飛來了北歸的一群大雁,我趕緊喊學生們抬頭看,只見藍藍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排著長長的隊伍飛行,學生們不由得發(fā)出“哇!真美!”的`感嘆。平時我們在詩歌中、課文中經(jīng)常讀到“一群大雁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這樣的句子,可是學生只是讀這些句子,沒有直觀的感受,他們根本體會不出句子中的那種韻味,再美的語言都不如讓學生們自己親眼看到來得震撼。當天晚上,我布置了一篇習作,以我們的植樹節(jié)活動為主題來寫。第二天我收作文時,全班大部分學生都認真完成了這篇作文,好幾個孩子都說:“老師,這篇作文太簡單了,我們就把自己經(jīng)歷的事情寫了下來。我不在覺得沒話可寫了!笔堑,在勞力上勞心,由實踐行動形成思想,產(chǎn)生新價值,教學做合一,使學生的學習變得簡單又有趣。
我們教師教學時,也要一面教,一面思考,還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補充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有一年我教一屆高年級學生,班里學生較多,性格各異,學生們情緒變化快,今天這幾個同學關(guān)系不錯,明天就可能鬧崩,其中有幾個女孩子還非常敏感,老師同學無意中的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就可能使她們難過很久。這樣的班級情況讓我有些頭疼,我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對待他們。一開始為了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我讓學生每天寫日記,征求過他們的意見,每天交給我批改。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孩子常在日記中向我傾訴自己的心事,我突然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我每天對學生們的日記批改得格外認真,每個孩子的日記下面我都會回復一段長長的文字,有時是解答他們學習中的困惑,有時是他們難過時的安慰,有時是他們迷茫時的指點。每天日記一發(fā)下來,學生們都迫不及待地翻來,看我的回復,這樣的溝通讓我們的心離得很近,學生覺得老師能理解他們,愿意耐心傾聽他們,所以班級非常和諧。每天學生們主動把我的講桌擦干凈,辦公用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圖書角都是他們自己來打理。班級管理得非常輕松,這是因為我在學和做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班級的管理方法。
讀書為我們開啟了一扇智慧之窗,但能否真正領(lǐng)略教育的風景,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一種教學方法不可能適用于所有孩子,生命的成長需要我們既遵循規(guī)律,又尊重差異,在讀書學習的同時,惟有不斷地在教學中去探索、實踐、研究,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5
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這本教育名著,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多么匱乏,也為陶行知先生那種堅定的教育信仰、全新的教育理念、執(zhí)著的教育激情所折服。以前,我只是大致了解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如“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讀了本書,對于陶行知先生說的話,理解就深刻多了。
陶行知先生說:“活的教育,就是要與時俱進。我們講活的教育,就要隨時隨地的拿些活的東西去教那些活的學生,養(yǎng)成活的人才! 《活的教育》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最為深刻。他將教育分為三部分:一種是死的教育,第二種是不死不活的教育,第三種是活的教育。他重點講了活的教育。
其中有幾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兒童不但有需要,并且還有能力。他對種種事體的需要有大小,他的能力亦有各種不同;我們教育兒童,就要順導其能力去做去;時勢的變遷,是有進無已的。辦教育的,就要按照時勢而進行,依合著兒童的本能去支配。我覺得,這跟我們現(xiàn)在“雙減”改革的要求很相似,順應兒童發(fā)展,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如“培優(yōu)幫扶”方案,分層次設(shè)計作業(yè),按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順勢教育等。也就是陶行知先生說的:我們要設(shè)法去輔助他,按照他能力發(fā)展。
這個學期開學不久, “中秋”節(jié)就要到了,學校布置班級出黑板報。往常,我布置孩子們回去完成節(jié)日畫報,然后請美術(shù)老師幫忙畫畫,貼上手操報展示,兩天就出好了。
這天,我布置畫報任務時,小玲似乎有些按奈不住,興奮地問:“老師,明天是不是也要布置班級黑板報呀?”“對呀,你怎么知道?”我好奇她關(guān)注這個問題。
“因為我姐姐他們班也要布置,老師請她幫忙負責畫畫。”小玲帶著一絲羨慕。
“老師,我也想再幫班級畫板報!彼谡髑笪业囊庖。
“老師,我也想?yún)⒓樱 甭犃诵×徇@么一說,好幾個孩子都紛紛舉手。
要是以往,我肯定會一口否定:“不行!币荒昙墪r讓他們嘗試過的,結(jié)果跟我的標準差得太遠了。要知道他們現(xiàn)在也還是剛升上二年級的孩子呢;叵爰倨谧x的教育名著,腦中浮現(xiàn)出陶行知先生說的話:兒童不但有需要,并且還有能力。我何不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露一手,培養(yǎng)他們的特長呢?看著孩子們期待的目光,最后我決定就讓他們試試。
根據(jù)孩子們平時的表現(xiàn),我選了幾個舉手表示想?yún)⑴c的孩子,并根據(jù)他們的特長進行了分工,有的負責收集資料,有的負責畫畫,有負責寫粉筆字。第二天,幾個孩子利用課間、課后的時間在板報前忙得不亦樂乎。偶爾還傳來他們嘰嘰喳喳的討論聲和歡笑聲。我也沒閑著,有空就去看看,指導一下。進度比較慢,我放下急躁的心,慢慢地等待,成果逐漸呈現(xiàn):第一天,孩子們完成了“中秋節(jié) ”這個大標題及周圍花花草草的布局;第二天完成了幾個大燈籠、裝飾彩帶及一些書寫的方框;第三天寫字好的孩子就開始大顯身手了……
這個節(jié)日黑板報足足花了四天時間。我看著孩子們的“杰作”,滿意地笑了。之后,我特地表揚了那幾個負責黑板報的孩子,鼓勵了其他孩子爭取下次機會。孩子們聽后可開心了,個個都是躍躍欲試的樣子。這幾個孩子的臉上早已笑開了花,這是自己的能力呈現(xiàn),得到肯定后的無限滿足的笑意。
我心里開始反思自己以前保守的想法,相比現(xiàn)在的情況,孩子真是勇于實踐和創(chuàng)新,很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是有能力的!每一位孩子,表現(xiàn)都不一樣的,教育的方法也要隨之改變。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真是博大精深,短短一篇“活的教育”就讓我深受啟發(fā),給孩子們體驗了一次如此精彩的成長歷程。我要繼續(xù)學以致用,用愛心陪伴,用活水灌溉,把學生培養(yǎng)成“活”的個體。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6
讀罷《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當通過一段段短小卻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這些他所創(chuàng)立的教育理論時,不禁深深地佩服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因為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問題,正是今天我們所倡導的最新的理念。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創(chuàng)造最能發(fā)揮的條件是民主。實現(xiàn)教育民主化,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書中談到民主的教師必須要有:
。ㄒ唬┨撔;
(二)寬容;
。ㄈ┡c學生同甘共
(四)跟民眾學習
。ㄎ澹└『⒆訉W習
(六)肅清形式、先生架子、師生的嚴格界限。
我琢磨了這幾點,按我的理解覺得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內(nèi)容:
一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這就意味著教師不以“權(quán)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與學生共同探討真理、共同進步;這就意味著教師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tài)度,熾熱的情感;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再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一視同仁,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qū)W生家庭的文化、經(jīng)濟、政治等背景以及學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tǒng)習慣,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把課堂由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得輕松、學得快活、學得主動、學得扎實。實踐證明,教師尊重學生的民主權(quán)利,對學生既講民主、又講集中;既嚴格要求,又熱心指導;既尊重學生的獨立性,主體性及創(chuàng)新精神,又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進,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民主、平等的標志是尊重。
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學生。寬容即理解,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有人這樣透視教師的寬容,很值得思考:教師對學生的內(nèi)心深入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有效的教育,并培養(yǎng)他們的判斷是非的能力;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寬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個性思想火花,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教師對學生特殊行為方式的寬容,是尊重個性發(fā)展特點,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展示自我,發(fā)展自我;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教師而言,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在非原則問題上以大局為重,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弊鹬貙W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chǔ)差、紀律松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fā)、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7
這段時間以來,我最大的收獲是閱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每當讀到一段精彩之處,總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講述自己一生對教育的感悟;蛘哝告傅纴,或一臉嚴肅。先生說“以教人者教己”是根本的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這樣的方法來對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論對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無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燈。
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他的教學論。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陶行知先生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老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diào)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老師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耙驗槔舷壬荒芤簧皇栏鴮W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的所有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把天地間的奧妙為學生一齊發(fā)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在學校里獲得一種學習能力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有了這種能力,即使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他們照樣能獲取知識
“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一語道出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老師。世界上有兩種不合實際的教學方式:
1、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學生讀它、記它。
2、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注意的中心點是從書本上移到學生身上來。這兩種教學方法學生都是處在被動的地位,知識是無限的,老師能教給學生的卻是有限。想想自己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識教給學生,或者說把學生看成一只鴨子,把知識當作糧食,只知道把鴨子喂飽,今天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只注重了老師的教,沒有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課堂上雖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師”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與學生共同探討知識、共同進步;但面對調(diào)皮的“小搗蛋們”,往往還是缺少耐心,當他們太調(diào)皮時想以教師的權(quán)威壓制學生,讓學生乖乖地聽從不再惹事生非,但總是事與愿違。特別是望著個別學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顧的神情,真讓我一籌莫展!短招兄逃募防镆蠼處煛把劬ο蛳隆,放下架子;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tài)度,熾熱的情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qū)W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這些難管的小孩,他談到了解決的辦法:
。ㄒ唬╇y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壞蛋,這個態(tài)度要立定,否則你主觀上咬定他是劣童則一切措施都錯,便越管越難管了。
(二)仔細考慮他所以難管的原因,在源頭上予以解決。
。ㄈw力充沛,無法發(fā)泄的,有時搗亂,可以多給他一些機會勞動或干體育游戲。
。ㄋ模┫壬驳脵z討自己的功課教法是否合乎學生的需要程度。這些耳熟能詳?shù)恼Z句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繼續(xù)研讀,用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總結(jié),不斷改進,才能有所進步,有所創(chuàng)新。我愿做一名民主型教師,創(chuàng)設(shè)融融的師愛氛圍,靠著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去解讀陶行知先生的偉大教育思想。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應當繼承和發(fā)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不斷豐富陶行知教育理論,在教育實踐中靈活運用陶行知理論,使行知理論不斷發(fā)揚光大。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8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
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可以說是對自己思想的一次洗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每一篇文章都能給我?guī)砗芏嗟膯⑹尽?/p>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合一”,陶行知先生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責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教師如果只教,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diào)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主觀地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稟賦不同,接受能力各異,教學方法也不能強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同時教師要一面教,一面學,不斷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學生。這是他主張教學合一的理由。
世界上新知無窮,學生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探索新知的本領(lǐng),也不能適應未來的生活。教學生學,就是教學生自己會學。換句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我們現(xiàn)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創(chuàng)造的教育。學生要創(chuàng)造,就要學會在用腦的同時,懂得用手去實驗,到活動中去體驗,在活動中去尋找知識,手腦并用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教師的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手腦并用,把知識轉(zhuǎn)化為技能使學生的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先生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tǒng)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lǐng),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這一點對于我們現(xiàn)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同樣是具有指導意義的!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如果不能做到樂學,學生對上課缺乏興趣,學習就會變得很被動,教師固然能用強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鴨式的方法逼學生學,但這樣只會造成學生厭學,對掌握知識,提高成績沒有任何幫助。同時教師自己也會不快樂,整天為了學生而苦惱,臉上總是緊繃的,沒有了親切的笑容,或許回到家,還會將這種不愉快轉(zhuǎn)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是稍微改變教學的方法,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而不是單純地使用枯燥的文字來教學,這樣就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另外,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學分層次,便適應了班級不同學生的需求,不至于顧此失彼,有利于全班學生的發(fā)展。學生學得快樂,教學教得也輕松,教學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和師生互動的活動,其樂無窮。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牢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努力。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9
關(guān)于陶行知本人,我知道他很有名氣,是杜威的弟子,關(guān)于他的教育思想,我只知道他提出過什么“生活即教育”這么一個標題,除此以外,我對其就渾渾然了。就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中“序二”所寫:“大面積的中小學教師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說,更別說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諸教育實踐了,繼而有所發(fā)展了!贝俗髡吒赋觯骸耙粋沒有讀過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國做教師呢?”讀到此,雖然我不同意他的說法,但足以可見陶公在中國教育界的影響之深遠。于是在閑暇空余之時,我拜讀了陶公的教育名篇,現(xiàn)把所讀、所想、所悟零碎記錄下來。
1、“生活即教育”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guān)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生活教育強調(diào)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2、"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xiàn)象之說明,即教育現(xiàn)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guān)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guān)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穴,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jù)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jù)做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diào)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qū)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jié)!啊觥衷跁郧f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干,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逼浯芜@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獲"?梢娞招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chǔ)上,是以"行"求知,強調(diào)"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10
寒假里,拜讀《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可以說是對自己思想的一次洗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每一篇文章雖然都不長,卻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也無甚用處。”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好了,做人做事才會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才會成為有用之才。作為一個教師,要想教學生求真,做真人,那么自己先要求真,學做真人,求真的知識,求真的本領(lǐng),有真的道德。做教師,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理念,不斷進取,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得專,也要學得博。”我們講育人第一,就是要讓學生首先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真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合一”,他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學生學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教和學聯(lián)絡起來:一方面要先生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一個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他認為傳統(tǒng)的傳授方法有問題,要進行改革。他認為,教師的責任在教學生學,教師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教師必須一面教一面學。這正是我們現(xiàn)在教育所倡導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學會主動去探究,有學習的主動性,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學生以恰到好處的點撥和指導,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的終身性的學習。
在“創(chuàng)造的教育”中,他說:教員們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學生們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這是死的教育,只有思想,沒有行動的教育。教育要“知行合一”,他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彼砸兄R,是要從行動中去求來,不行動而求到的知識,是靠不住的。因此,我們現(xiàn)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創(chuàng)造的教育。學生要創(chuàng)造,就要學會在用腦的同時,懂得用手去實驗,到活動中去體驗,在活動中去尋找知識,手腦并用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教師的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手腦并用,把知識轉(zhuǎn)化為技能,使學生的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他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社會即學校,就像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里去!边@種教育的理念是讓學生把學校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社會責任感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接受有計劃的、健康的、勞動的、科學的、藝術(shù)的、改造社會的.教育。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用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理念,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讓學生走到社區(qū)去,參加社區(qū)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生活,開展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幫助過他的每一個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品行教育、愛心教育等系列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升華知識。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薄澳闳舭涯愕纳旁趯W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里,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先生平易近人、熱愛學生、求真務實,他的教育思想,育人故事,樸實無華,卻處處彰顯著育人的真諦。不僅為我們指出了教師教的方法,還為我們指出了學生該如何去學,同時也告知我們學生到底要學什么。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牢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努力。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11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在我認真的閱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后,書中的許多文章都給了我一些啟示,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生活即教育》這一篇。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yè)"。生活教育強調(diào)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他說:“教育可以是書本的,是與生活隔絕的,其力量極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對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偉大,方不至于偏狹”。以社會做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是教育的場所。生活教育教學生做人!跋壬粦搶=虝.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笔前。逃钭钪匾氖墙虒W生做人。教學生做一個身強體健、品行端正、學識豐富、能力高強、興趣高雅的人!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身教為主,言教為輔。還可以學習名人偉人,教育學生做人。讓他們從榜樣的感人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zhì)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們又有幾時做到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了呢?
教學中,我們忽略了教學相互的快樂,我們忙于完成教學任務,害怕學生不能將知識裝進腦子里。于是,課堂上滿堂灌,頻繁的一問一答,流于形式的小組學習,蜻蜓點水式的提問,我們穿著“新課程改革的新鞋”,確走著“應試教育的老路”,還美其名曰“教無定法”。我們從這樣的教學中不能找到一絲快樂,整日被教學勞累,且被人認為是累贅。
其實,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就是讓我們擺脫教學的苦惱,我們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讓教育與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不僅有理論的引導,還有實踐進行指引,學生快樂,老師也快樂。我們要教會學生從“玩中學,玩中解”,而老師更側(cè)重于“玩中教”,把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生活是廣大的,生活的內(nèi)容無處不在,這也就意味著老師應在教學中多學習,陶先生說“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并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俗話說“你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就得有一桶水”對于現(xiàn)今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一桶水還不夠,作為老師應該要有源源不斷的水。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內(nèi)涵,才能有一眼永遠不干涸的水井。一個有著廣博知識的老師,可以讓教材上的內(nèi)容變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個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教師,他的課堂會日漸單調(diào)、陳舊,這樣的教師又如何能讓學生獲得快樂與幫助呢?
讀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我一次又一次的被震撼。教育這門學問太淵博,太高深,它值得我們把時間都投入進去,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這條學習之路走得更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導下,在這條路上繼續(xù)走下去吧。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12
前段時間里我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感覺受益匪淺,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chuàng)造的教育 ”、“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chuàng)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對于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具有許多現(xiàn)實意義。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強調(diào)“教學相長”,并且認為在教育過程中如果能夠做到教與學的互動就已經(jīng)是很好的完成了“教書”的任務了,但是看到陶行知先生這一句“教學做合一”,我才恍然感覺到,一直以來,我們的教學工作做得太簡單了,當然,首先是在思想上就考慮得不夠深入和全面。而事實上,學習是離不開實踐的,所以“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所以“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所以“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像這樣的古訓我們有很多,但是在現(xiàn)代教學中都已經(jīng)被排斥在了建造優(yōu)美的教室以外,透明的玻璃窗雖然不足以阻擋外面的風景,但是對于教學與做的關(guān)系而言,斬斷的力度和程度都已經(jīng)足夠大了。于是,我們的學生能流利地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食堂的浪費仍然屢禁不止;我們的學生能痛快地答對英語的選擇題,但面對外教卻張嘴困難。面對這些情況,身為一名教師,我實在不敢再說,教學互動是成功的。相反我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至少是充當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橋梁,而且,對于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孩童的創(chuàng)造力”更是要予以充分的重視。
行是知之始也是陶行知先生很重視的一點。初看起來這與教學做合一有重合之處,細想來則不盡然,“教學做合一”是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對“做”提出的.要求,而“行是知之始”則是在思想上奠定了“行”在學習中的地位。 “行”對于教學很重要,而這種“行”絕不僅僅是“教學中的實踐”那么簡單,在現(xiàn)代教學中,我們已經(jīng)太習慣于教導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認真作業(yè)”了,而學生認真聽講和作業(yè)的代價往往就是“從生活中學習”的能力的缺失。當然,并不是說要“行”就要放棄聽講和作業(yè),只是要明確這三者應該被提升到相當?shù)母叨壬希粦撌乾F(xiàn)在這樣的只重聽講和作業(yè)而忽略對生活的觀察和學習。
引導學生努力求學也是陶行知先生很重視的一點。他曾說 “大凡生而好學為上,熏染而學次之,督促而學又次之,最下者雖督促不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要學生學會學習,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人漁”,但是這句話雖然已經(jīng)說了很多年了,究竟該如何“授人漁”呢?我認為當有三點值得注意:一為教師自己必須具備扎實的知識功底,即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否則水盡源竭,當何往之?陶行知先生也說“好學是傳染的……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倍䴙槟托挠H切的態(tài)度。教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是人與人的關(guān)系,在人際交往中,關(guān)系的好壞松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傳播效果的好壞。教師和善耐心,學生自然樂于接受,反之則逆反之心易出,如此一來,教師縱有五車之學八斗之才,只怕也難在那三尺講臺上站穩(wěn)腳跟吧。三為靈活的教學手段。注意力難集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主要障礙,尤其是小學生,好動難止,那么教師就要格外注意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眼球,否則上述兩點都將成為無根之木。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從書上學到的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真正的創(chuàng)新理念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 篇13
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聯(lián)系教學實踐活動,讀《陶行知教育名篇》頗有收獲,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這一篇。
第一、生活教育理論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校”學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這與我們解決當前教育中教育內(nèi)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切合學生思想認識、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xiàn)象是很有啟發(fā)的!墩n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shè)生動的數(shù)學情境……!睂W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shù)學學習結(jié)合起來,讓數(shù)學貼近生活,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shù)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為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shè)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讓課堂所學真正融入社會生活。學了“米、厘米”后,讓學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長和寬;黑板、書桌、課本、文具盒的長與寬;量爸爸、媽媽的身高等。學了“10的認識”后,可讓學生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讓他們說說家里的電話號碼;讓他們記錄一星期的氣溫等。學了“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后,可組織學生到超市調(diào)查商品價格。學習“面積單位”后,讓學生測算書本、課桌、黑板的面積;親自設(shè)計桌套的大小等。利用“比例知識”,幫李阿姨算一算她家和三位房客的水電費情況(按人口比例)。學了“平均數(shù)問題”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專題,展開活動,比如測量計算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年齡,菜場某一蔬菜的平均價格等。這樣既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從中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第二、教學做合一我們應如何去實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內(nèi)容論呢?我們認為,我們的教育內(nèi)容必須盡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鮮血液、新鮮內(nèi)涵。根據(jù)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jù)學的法;學的法子根據(jù)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我們必須了解生活,了解學生生活現(xiàn)狀、了解生活發(fā)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F(xiàn)實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品學兼優(yōu)、視野開闊、生理心理健康的人。《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的要重視學生應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通過數(shù)學的學習活動,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有新的發(fā)展的理論,其實與陶先生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建構(gòu)主義學者也認為,“學習數(shù)學”應是一個“做數(shù)學”的過程。因此,在數(shù)學課堂中要讓學生有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機會。現(xiàn)實、有趣、開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數(shù)學教材和學習內(nèi)容才是學生“做數(shù)學”的前提。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根據(jù)這種情況,我們將本課設(shè)計成“招考營業(yè)員”、“我是小顧客”、“物物交換”、“用物兌幣”等幾項活動,在招考營業(yè)員”的活動中,學生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在“我是小顧客”活動中,通過付幣、找?guī)澎柟塘瞬煌瑔挝坏娜嗣駧胖g的互化。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學生學會了怎樣與人交流,與人合作。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在教育實踐中邊學邊做,細細體會,定然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啟示。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心得體會04-28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體會09-16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精選17篇)01-29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體會04-01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體會12篇(通用)06-06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04-20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01-13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經(jīng)典)09-23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04-04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心得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