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讀后感2000字(精選10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追風箏的人》讀后感2000字(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1
一只交織著親情、愛情、友情的風箏永遠在兩個阿富汗男孩心中揮之不去。這是一個關(guān)于愛、恐懼、愧疚、救贖的故事。
《追風箏的人》是美國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本小說。起初不能明白為什么要以一只風箏作為標題,直到讀完整本書后才漸漸明白過來,這一個以風箏為引子展開的故事是那樣的令人感動與惋惜。在主人公阿米爾眼里,那個追風箏的人,那個有著兔唇的人,那個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人是那樣的老實,忠厚而又那樣的單純。那是把他視做好朋友的人,可是卻因為他的懦弱無能,他背叛了他的好朋友——哈桑。
書中描寫了阿富汗一項古老的傳統(tǒng)——“風箏比賽”,這是一種流行于廣大阿富汗兒童的童年的游戲,風箏飛得最高,并且堅持到最后,就會在所有人眼中有著至高無上的榮譽。這個象征著尊嚴與成就的“風箏比賽”卻給哈桑和阿米爾的友誼帶來了一生都難以彌補的裂痕。那條充滿罪惡,陰暗的小巷中發(fā)生的一切永永遠遠地傷害了哈桑以及阿米爾,使阿米爾在往后的生活中充滿了自責與愧疚。
哈桑是這本書中最讓我動容的人。他的一生太過于多舛了,混亂的家庭關(guān)系,被摯友背叛,這些常人無法原諒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卻得到了諒解。他視阿米爾為他一生追隨的人,他將自己的姿態(tài)放得那樣低,他甚至可以為阿米爾付出所有,因為他是那樣的愛阿米爾。哈桑對阿米爾少爺?shù)母星椋菬o謂回報的付出,是不辭辛勞的堅守,是無所畏懼的袒護。阿米爾因為嫉妒父親對哈桑的愛護而誣陷哈桑偷手表以達到將哈桑趕走的目的,哈桑不但沒有記恨他,反而為了保護阿米爾而被阿瑟夫侮辱,更是在阿米爾走后為了保護阿米爾的房子而被殺害。從開始到結(jié)束,哈桑都沒有一絲怨恨阿米爾。每一次想起哈桑對阿米爾說到“為你,千千萬萬遍!蔽业男闹心欠N無以言表的心酸和感動令我眼眶泛紅,喉嚨梗塞!盀槟,千千萬萬遍”是哈桑善良純潔的寫照,是他對阿米爾鄭重的情感表達,也是他對阿米爾矢志不渝的承諾。在他為阿米爾站出來時說的那一句“阿米爾是我的朋友”時,我不禁為這個善良的孩子感到心疼。
也許是這句話那忠貞不渝情感太過濃厚,讓阿米爾對自己的背叛以及懦弱無能感到深深地自責和痛苦,所以阿米爾選擇了疏遠哈桑,因為他沒有勇氣面對哈桑。最后哈桑和父親離開,兩人一別,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二十年后,阿米爾在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后,帶著自己與父親的罪行開始了贖罪之路。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他終于找到了哈桑的兒子并且完成了一個男人的成長。
阿米爾,在經(jīng)過二十年的精神折磨后,終于找回了二十多年前未能擁有的勇氣。當他看到那張神似兒時玩伴的臉時,他明白,他無法再次逃避了。為了解救哈桑的兒子,他想盡各種辦法,歷盡千重苦難萬種障礙,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來得到心靈的救贖。他以自己的勇氣和贖罪般的努力戰(zhàn)勝了二十多年前的敵人阿瑟夫。他贏了,他戰(zhàn)勝了他與哈桑及哈桑兒子的敵人,也戰(zhàn)勝了自己心中的執(zhí)念!
作者似乎并不想這么簡單的放過阿米爾。哈桑兒子的一次又一次自殺和對生活充滿絕望的態(tài)度使得這個救贖之路愈發(fā)坎坷。在醫(yī)院里,哈桑兒子命懸一線,他在病房外跪地禱告的情節(jié)將整個小說推向了高潮!爸挥心切┦フ嬷鞯娜瞬拍苷业秸嬷,真主真的存在,他必須存在!边@一句更是為整本小說灌入了靈魂。阿米爾的人格由此發(fā)生了蛻變。
故事的結(jié)局回歸平淡,哈桑的兒子跟阿米爾回到了美國生活,但是他與阿米爾的心結(jié)依舊沒有解開。當阿米爾在海邊重新拿起風箏線的時候,他終于找回了自己。
我從這本書不只是看到了阿富汗的宗教問題以及政治問題,還看到了人性的弱點與本質(zhì)。哈桑那種深入靈魂的全心全意為一人的態(tài)度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屈指可數(shù),那種赤子之心能夠熾熱所有人?墒前⒚谞栐诿鎸ΜF(xiàn)實以及自己的罪行時表現(xiàn)出的懦弱不就是社會大部分人的縮影嗎?我們?nèi)狈Φ挠職馐刮覀冨e過了許多本該擁有的東西。勇氣也許并不能所向披靡,但是膽怯終究會碌碌無為。做人做事,最重要的不就是負責任嗎?學會做人,首先就要學會擔當,對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負責;也要勇往直前,對自己愛的人忠誠勇敢。不要讓自己的懦弱傷害到你身邊愛你的人,那樣你將會在自責與懊悔中度過余生。
做一個追風箏的人,在奔跑中懷揣夢想與勇氣,一路高歌,一生無悔。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2
經(jīng)朋友推薦,我在閱讀器中下載了這本書。那會兒還沒有放假,每天的工作也很繁忙,沒有整段的閱讀時間,于是我將閱讀器隨身攜帶。上下班的公交車上,課間休息的十分鐘,睡覺前的半小時都是我與這本書靈魂相碰撞的時刻。雖然閱讀的時間是零碎的,但卻絲毫不會影響這本書結(jié)構(gòu)上的整體性,內(nèi)容上的連貫性以及我和它情感上的交融。
《追風箏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于2003年出版,是美國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最暢銷書。全書圍繞阿富汗兩個少年與風箏之間展開,描述了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仆人關(guān)于風箏的故事以及關(guān)于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關(guān)于這部書,我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本書的書評網(wǎng)上也能搜到很多。在這里我只想對書中描述的比較典型的一個人物闡述一下我的個人看法。那就是書中的主人公——阿米爾少爺。本書是以阿米爾的視角來講述的故事。
阿米爾生于1963年喀布爾的一個富人社區(qū)中的一個富裕家庭。阿米爾家的仆人阿里的兒子哈桑則出身哈扎拉人。阿米爾和哈桑是好玩伴。哈桑是一個特別忠實,正直,一心只為阿米爾少爺著想的人。兩個人經(jīng)常一起玩耍、做游戲。阿米爾是出色的"風箏斗士",即善于用自己的風箏切斷別人的風箏的線;哈桑也是杰出的"風箏追逐者"。阿富汗斯坦的傳統(tǒng)是線被切斷而落下的風箏歸追到它的人所有。爸爸對兩個孩子都很喜愛,但嫌阿米爾過于怯懦。兩個孩子和人打架時總是哈桑出頭。阿米爾展露出寫作的才華,但爸爸并不看重。因此,在幼年時期,阿米爾一直為了想博得爸爸的寵愛和肯定而絞盡腦汁。甚至為了逃避哈桑在被害時自己沒有挺身而出的內(nèi)疚而陷害哈桑,說他偷了自己的禮物,從而要求爸爸將哈桑趕走。這樣,他就不用每天面對哈桑而受到良心上的譴責和煎熬,也不會因為哈桑的存在而減少爸爸對他的愛。
從這個角度看,阿米爾雖然是一個孩子,但內(nèi)心也存在等級觀念和宗教民族觀念。"我從來沒有認為我與哈桑是朋友",阿米爾說,"我是普什圖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因此開哈桑玩笑之后或者捉弄他之后,盡管心懷愧疚,但仍然得到自我辯解和自我原諒。乃至斗風箏比賽結(jié)束后,阿米爾懦弱的跑開了。當時阿米爾的心里活動是:"他只是個哈拉扎人,不是嗎?"
讀到這些地方的時候,我內(nèi)心對阿米爾充滿了鄙夷和蔑視。富家人的少爺就是這般自私與無情。甚至對阿米爾的父親也充滿了憤恨。對于阿米爾的謊言,父親為何看不穿,為何要去冤枉哈桑。父親一直說:"盜竊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墒菍τ诎⒚谞柕闹e言,這難道不是盜竊嗎?盜走了別人對他的信任。總之,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對這一家人的不滿和憎惡。
但是,隨著我逐漸的往下讀,我對這本書的內(nèi)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的思想也漸漸成熟起來。阿米爾對父愛的渴求、對優(yōu)越感的渴望以及面對惡勢力時的自保并不能籠統(tǒng)地說是人性的惡,阿米爾只是表現(xiàn)出了人性中本來面目。而自此以后半生,在多少次的夢境中,在多少次沉默的思考中,他都被愧疚自責的陰影所纏繞。面對曾經(jīng)的錯誤的時候,心靈上的愧疚和折磨已經(jīng)使他真正踏上了贖罪的道路。實質(zhì)性的贖罪行為——回國救出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更是作出了極大的彌補。所以阿米爾也從自私懦弱的小孩子蛻變成正直勇敢的能夠擔當?shù)哪腥?吹竭@里,我內(nèi)心燃起來對阿米爾的崇敬。
我突然覺得這個人是如此的高大。因為他敢于承認并且面對自己的錯誤,當有機會去彌補他的過失的時候,他也毫無猶豫的去做。即使面臨的重重困難,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他都依然堅持。阿米爾踏上為自己也為父親的贖罪道路展示了人性中的善最終戰(zhàn)勝劣。到小說的最后,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的一個周末,在一個公園里,索拉博終于因為追風箏對阿米爾微笑。表現(xiàn)出阿米爾通過自身的努力得到了人生的真正的救贖。
其實,阿米爾是幸運的。因為他能夠認識到曾犯下的錯誤,并且愿意改正。更幸運的是,他有機會去彌補,去得到救贖。而在我們的教學工作生活當中,我們是不是也因為自己的自私和虛榮,傷害過別人?是不是也曾為了獲得一己之力而做過錯誤的事情?我們有沒有像阿米爾少爺那樣一直心懷愧疚,我們有沒有像他那樣愿意改變自己,愿意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去彌補我們曾經(jīng)的過失去得到心靈真正的救贖。如果有,那我想,這樣也一定是幸福的。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3
讀一本書,我會不自覺的想去看看作者的簡介。當我翻開書看到這是一位阿富汗作者的處女作時,我就有點懷疑它是否有網(wǎng)絡(luò)上所說的那么優(yōu)秀,我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開始了我的閱讀之旅。
本書一開頭就寫主人翁阿米爾在美國接到他父親生前一位好友拉辛汗的電話,拉辛汗希望阿米爾能回到巴基斯坦看望自己。阿米爾在此陷入深深地回憶之中,他說十二歲的那一幕才使自己成為現(xiàn)在的自己,這次回到巴基斯坦是一次精神上的自我救贖。讀到這里我就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我好奇在阿米爾的童年發(fā)生了什么刻骨銘心的事情使年到中年的阿米爾還耿耿于懷,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我決定繼續(xù)探索下去。
于是,我跟著阿米爾的回憶回到了他的童年時代。十二歲那年,阿米爾是阿富汗富家少爺,他與父親仆人的兒子哈桑是很好的朋友,哈桑愿意為阿米爾做任何事情,從來不會背叛他。在父親的心里,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勇敢如己,但是阿米爾卻更喜歡文藝類的東西。阿米爾明確感覺到父親對自己的疏遠,反而更加呵護有擔當?shù)、勇敢的哈桑。阿米爾急切的想證明自己,想得到父親全部的愛,他試圖改變自己在父親心目中的形象。他想在阿富汗一年一度的風箏大會上獲得第一名,這樣他就會得到父親的認可。在風箏大會上,幸運的阿米爾在哈桑的幫助下獲得了風箏大賽第一名的殊榮,但是就是這件事改變阿米爾和哈桑關(guān)系。在哈桑為小主人追到那只被割斷線的風箏時,他被其他富家少爺圍困在角落里要他交出風箏,但他此時并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他誓死要為主人追回風箏。就這樣他被這些富家子弟施以暴力,而此時阿米爾——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卻蜷縮在陰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視,直到淚流滿面時還不敢挺身幫助哈桑。此時我的心在滴血,一個為對方愿意犧牲一切,另一個卻選擇逃避,這讓我思考什么是真的友誼。
哈桑為了小主人,選擇了沉默,獨自承受著來自心靈上的煎熬。他渴望等到阿米爾的懺悔,哪怕是一點點歉意。然而得到的卻是來自阿米爾的再次傷害。在風箏大賽后,阿米爾如愿以償?shù)牡玫搅烁赣H的肯定,但是那天的那一幕讓他無法面對為自己付出一切的哈桑,他開始躲著哈桑,漸漸地,他萌生了讓哈桑離開自己家的想法,好擺脫這種尷尬的局面,得到心靈上的解脫。于是,阿米爾把父親送給自己作為生日禮物的手表趁哈桑不注意時放在哈桑的鋪子上,希望以此來證明哈桑是個盜竊犯。最后無法忍受阿米爾對哈桑父子的行為而離開了莊園。雖然阿米爾的父親一次次真誠的挽留,但卻怎么也留不住傷心的哈桑父子。在這里,我為阿米爾感到恥辱!我想我不會原諒他的。
后來,阿富汗局勢動蕩,阿米爾舉家遷移到美國,我以為哈桑付出就會以這樣的結(jié)果而結(jié)束,但是還好這次阿米爾沒有再次讓我傷心。他以為時間會沖淡一切,但是回憶總會不經(jīng)意自行浮現(xiàn)。童年的事讓阿米爾內(nèi)心備受煎熬,他一直都想找機會贖罪。到后來,阿米爾獲知哈桑竟然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悔恨與傷痛糾結(jié)。當阿米爾從開頭的拉辛汗的電話中了解到哈桑的糟糕狀態(tài)時,他卻不顧危險前往家鄉(xiāng)阿富汗,開始了救贖。時間是洪水猛獸,戰(zhàn)亂讓阿富汗民不聊生,他看到自己荒廢的家,也得知哈桑的死訊。哈桑死了,但是阿米爾的救贖卻沒有停止,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落到阿米爾兒時宿敵的手中,兒時的懦弱和愧疚一直纏繞著中年的阿米爾。但是這次,他選擇了面對,開始了真正的救贖。最后,阿米爾救回了索拉博……。阿米爾最后費勁周折找到哈桑的兒子,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風箏,擺脫了心中的惡魔,重新找到真正的生活。雖然,這個結(jié)局沒有中國式的大團圓,但作者卻將人性的弱點刻畫的入木三分,能真正的描繪出阿米爾或是所有人內(nèi)心救贖的一個過程。
讀這本書時,有時會聯(lián)想到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心緒。例如,應(yīng)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涌上心頭的對往事的自責,有對犯過的錯的救贖的心理,在真本書中尼或許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為有些事情就是人在兩難時刻不自主流露出來的最自然的想法,不得不佩服作者撲捉心理的能力。最感動的是哈桑在為阿米爾追風箏時說的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我想人生在世如果能遇到這樣的一個朋友,別無他求。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身旁的每一個朋友,要勇敢的去承擔自己的責任。如果你的內(nèi)心也有像阿米爾一樣的令你久久不能自拔的事情,就勇敢的站出來追到那個飄忽不定的風箏,獲得內(nèi)心的安寧!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4
大學時代,我曾經(jīng)讀了美國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一本小說《追風箏的人》,這是一個關(guān)于愛、恐懼、愧疚、贖罪的故事。那時候的我對于故事還不是特別懂,多年以后再回想,才發(fā)現(xiàn)人性真的是一件神奇的東西。
這部小說以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和之后的美國為社會背景,講述了一段令人可惜的友誼,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風箏,在我們的想象中是童年夢想的放飛,是可以親近伙伴的橋梁。在小說的主人公阿米爾看來,這也能拉近自己和父親的距離。阿米爾曾有一個值得依賴和信任的朋友——哈桑,他們一起玩耍一起長大,但卻因為他的膽小懦弱和內(nèi)心的私欲,拋棄了那個為他追風箏、為他甘愿含冤默默離開、為他愿意放棄自己的人。然而那個人竟然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那個本應(yīng)該是自己最親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哈桑純潔善良的寫照,是哈桑挺身而出的見證,是哈桑忠志不渝的承諾。這一句看似簡單卻又十分沉重的言語,讓阿米爾對自己的懦弱和背叛再也承受不住。正如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當哈桑承認那個本不該承認的錯誤,他和父親早已明白,是時候離開了。分別或許會令人悲傷,但時間的齒輪并沒有因此停止轉(zhuǎn)動。多年后,阿米爾等到的是哈桑的死訊,當他得知哈桑和自己是兄弟后,他帶著自己和父親的罪行贖罪般的努力,找到了哈桑的兒子,這一次,他像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樣,勇敢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扛起肩上的責任,也終于實現(xiàn)了人生的救贖。為你,千千萬萬遍,感謝這一切,讓阿米爾找回遺失已久的善良和勇氣,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小說中,風箏是象征性的,它可以代表任何我們所缺失的品格或者我們所向往的事物。阿米爾和所有那個年齡的孩子一樣,他的性格并未健全,他所缺失的正是他要追逐的風箏。也只有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成年后當他每每回想起兒時的自己和哈桑,罪惡感便會洶涌而至。后來的阿米爾一直在對哈桑背叛的陰霾下生活著,最終,他帶著救贖踏上了那條再次成為好人的路。追風箏,這是一個讓人想起來很美好的場景,然而哈桑卻因為這樣的事經(jīng)歷了人世間極大的悲傷和痛楚。對哈桑來說,風箏代表著忠誠、友誼、付出。他知道阿米爾少爺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也知道他在那,袖手旁觀。那個自己認為最親近的朋友、自己全心全意去保護去照顧的人,終究還是拋棄并背叛了自己。
讀過《追風箏的人》,不禁讓我想起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辦者馬云。馬云的學生時代經(jīng)歷了多次失敗。他想考重點小學,失敗了;想考重點中學,失敗了;考大學也是三年才考上。畢業(yè)后的馬云當過老師,做過銷售,開過英語角。1994年底,馬云首次聽說互聯(lián)網(wǎng);1995年初,他首次接觸到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次,馬云好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正式進軍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業(yè)界。之后的多年,馬云為完善整個電子商務(wù)體系,先后創(chuàng)辦了阿里巴巴、淘寶網(wǎng)、天貓、阿里云等國內(nèi)電子商務(wù)知名品牌,極大程度地改變了國人的生活方式。如今的馬云,成為名副其實的人生贏家,電視報道、網(wǎng)站、報紙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的消息,看到關(guān)于阿里巴巴集團的消息。我想,馬云是幸運的更是了不起的,他已經(jīng)追到了人生的風箏。他是互聯(lián)網(wǎng)界永不可磨滅的明星,他的努力、堅持、從容、淡定,就像那飛翔在藍天的風箏,而他,就是那個追風箏的人。馬云的風箏早已經(jīng)翱翔在天際了,我們呢?
書中的情感不僅僅是親情和友情,其中也包括人性的真實寫照,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guān)頭的懦弱無助;被指責時的尷尬和委屈;愛情乍到時的竊喜和不安;應(yīng)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偽做作,它是一個人在面臨變化時來不及思索的真實反應(yīng),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最私密的捫心自問。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嘩眾取寵。
正如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一樣!蹲凤L箏的人》告訴我們勇氣也許不能夠所向披靡,膽怯卻根本無濟于事。做人應(yīng)該要有擔當,要勇往直前,永不放棄。就算是生長在荊棘中的花,也要奮不顧身的綻放。不要相信所謂命運,勇敢追逐自己想要的,不輕易妥協(xié),更不談放棄。我命由我不由天,許多事情的成敗僅在我們一念之間。擁有夢想并不難,難的是勇于追夢。做一個追風箏的人,不要怕夢想太大風箏太高,不試一試,又怎么會知道呢。其實,除了你以外,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所以說,要相信,追夢者,總會有美夢之時,美夢,總會有成真之日。
美好的事物往往是個令人心痛的夢,卻也往往是個不愿醒來的夢。我想,對于阿米爾來講,他做了最正確的選擇。再次成為好人的路,雖然布滿荊棘,是血和淚的交織,但他會勇敢的面對,這一次,不再逃避。在路途中奔跑,風拂過臉龐,在臉上掛一個大大的微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為了自己的夢,成為一個追風箏的人吧!你,追到你的風箏了嗎?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5
《追風箏的人》,某人送我的一份禮物。一開始,完全是因為人才急急翻開看,同時還思索著這書的寓意。只是,沒想到,到了最后,我已完全融入書中,忘卻了一開始的想法。這里風箏就是平常的風箏,沒有任何的寓意,追風箏的人就是一個追風箏的人,這個人對書中主人公很重要,把他作為書名理所應(yīng)得吧?磿闶菬o法想象這本書將會帶給你的是什么。
從來我都沒想到自己會如此近距離地觸及阿富汗這個國家。書里描述的一切都是我無法想象的?催^《平凡的世界》,聽過一些人的講述,在電影中看到過,多多少少知道點戰(zhàn)爭給我們國家?guī)淼臑?zāi)難?墒牵础蹲凤L箏的人》,那些畫面…描述得如此具體,那是地獄嗎?感覺比我想象到的地獄還可怕!一比較,感覺中國是個幸福的美好的國度,千年來最差最慘的情況也不至于像書中寫的那樣。慶幸自己身在這樣的一個國家!身在這一時代!突然感到一陣惡心…本想看此書翻拍的電影,看來我看不了,在安逸中長大的我絕對承受不起。
書中說,在阿富汗,人們只看重結(jié)果,只想知道結(jié)果是怎么樣的,誰都不會去在意過程?吹竭@,我鼻子發(fā)酸,流淚了。因為我想起這背后的原因。想到自己是一個喜歡欣賞沿途風景的人,而且總是教他人也學著欣賞過程的美。這與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阿富汗人,我想,我不會這么做了,我理解他們?yōu)楹沃豢粗亟Y(jié)果,我明白。若不是這樣,他們還有活下去的必要嗎?對于他們來說,現(xiàn)實是如此的殘酷,美好的結(jié)果是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動力。活在當下,只有麻木的人才會這么選擇吧。第一次發(fā)現(xiàn)活在當下也有它的適用范圍。
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珍惜現(xiàn)在的自由。人們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已經(jīng)是站在了高峰,卻總以為自己深陷低谷。深深淺淺的低谷經(jīng)歷多了,人才會真正明白現(xiàn)在的自己到底處于什么境況,才會更加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得多些閱歷,才懂得什么是福。開闊眼界,真的很重要。
昨晚隨便瀏覽過這書,發(fā)現(xiàn)看完這本書,人們討論最多的是友誼。但是,我總覺得這不是作者最想表達的。我最感動的幾個片段也不是因為友誼。但是,由于這是一條主線,所以我還是得談?wù)動颜x。書中主人公跟仆人的友誼很深。那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真的很感動人!仆人哈桑很多次為救主人公挺身而出,愿意為他付出生命。而主人公在哈桑最最危難的時刻選擇了退縮,選擇了隱瞞,甚至恩將仇報,用卑鄙的伎倆把他趕出了家。這場危難是因主人公而起的。而哈桑默默隱瞞自己知道主人公背叛他的事,原諒著,仍一直把主人公當做一生最好的朋友。分開之后,兩人都會不禁想起以前兩人在一起的很多難忘的記憶。只不過,哈桑是問心無愧的,而主人公,一直小心翼翼地把秘密藏在心底,一直愧疚自責。整本書,就是背叛之后靈魂救贖的故事。
看完了整本書,我只能說,我原諒了主人公的背叛,欽佩主人公最后可以真正的自我救贖。人從來都不是身來偉大,但是主人公最后的自我救贖真的打動了我。當他面對無數(shù)次的拳頭大笑的時候,我對他肅然起敬,也為他終于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終于放下心靈的包袱而欣喜。他笑了,我也笑了,但同時也哭了。這是真正的人性,如此暴露。從懦弱到勇敢,演繹得很出色、很真實,沒有任何的修飾、任何的做作。
或許有人會批評主人公的不仗義與背叛,但是其實捫心自問,又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在那樣的一個場景下為朋友挺身而出。朋友可以為你挺身而出,但是你或許永遠都不會為他這么做。書中主人公因此帶來的負罪心理很重,糾纏了他幾十年,直至最后不顧生命危險去贖罪。這多少說明他是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多人背叛別人后是不會有這么深的負罪心理。即使有那么點,也是不真誠的,不會想著真正去贖罪。假如真的有一天有贖罪的希望,他或許會選擇再傷害曾經(jīng)背叛過的人一次。贖罪需要很大的勇氣,需要付出太多。而書中的主人公最后真的做到了,他的付出令我感動,對他肅然起敬。他是個好人。
不過話說回來,背叛的時候是不能想著以后去補償。因為這機會是很渺茫的。即使有,在被背叛的人眼里也是很可笑的。這是我看網(wǎng)上有人看了這書感悟得到的。很有道理。書中主人公背叛了哈桑,等他回去贖罪時,哈桑已經(jīng)死了。這一段,看得讓人很難受,難以接受。
這是一本好書。作者將人們不愿揭開的人性的弱點與罪孽暴露得徹徹底底,向作者致敬!除了作者,也謝謝你帶給我這樣一本書!先就寫這些,回頭或許會繼續(xù)。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6
阿米爾出生在喀布爾一個地位很高的家庭,他和父親還有仆人阿里以及阿里的兒子哈桑生活在一起。哈桑出生會的第一個詞不是爸爸媽媽而是阿米爾,注定了他一生都視阿米爾為最重要的人。
阿米爾和哈桑一起長大,阿米爾知道,哈桑是忠誠的玩伴,是任何時候都會為他挺身而出的人。但同時阿米爾也一直告訴自己哈桑是仆人的兒子,他天生唇腭裂,什葉派哈扎拉人,地位低下……因此他對哈桑一直是若即若離,不敢在人前和他玩耍,仿佛怕丟了身份,卻又在很多時候依賴哈桑,需要他抵抗那些欺負自己的人,需要他幫助贏得追風箏大賽,甚至需要他幫自己圓謊。阿米爾在其中有時候矛盾,有時候安慰自己,有時候掩耳盜鈴,但是本性中,他都不快樂。
阿米爾的父親性子爽直,敢作敢為,而阿米爾懦弱敏感,文弱膽小。雖然阿米爾一直在渴求父親的愛和認可,他千方百計地討好,卻總是聽到父親的嫌棄,因為父子倆如此地不像。
哈桑對阿米爾百分百的忠誠,他更簡單,并因為簡單而更加堅定。他對阿米爾的順從和保護從來都是自然而然,理所應(yīng)當。至于阿米爾的回報,他并不在意,在他看來,只要阿米爾一直愿意和他一起玩就足夠。
可是一場追風箏大賽,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阿米爾希望通過比賽贏得爸爸的愛,和哈桑一起戰(zhàn)斗到最后。哈桑一個人跑去為阿米爾追最后一個風箏,結(jié)果被有戀童癖的小混混阿塞夫傷害。阿米爾隨后找哈桑的時候看到了這一幕,但是他始終躲在暗處,沒有勇氣站出來,就像哈桑為他做過無數(shù)次的那樣。
因為這件事阿米爾內(nèi)疚、壓抑,無法正常地和哈桑相處。在一個13歲的懦弱的孩子那里,趕走哈桑成了唯一能幫助他逃避的方法。所以最后阿米爾設(shè)了一個并不高明的陷阱誣陷了哈桑,雖然父親并不打算追究,但是阿里和哈桑還是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家。因為哈桑知道這是阿米爾希望的結(jié)果,他愿意達成阿米爾的心愿,哪怕去承認一些他并沒做過的事。
之后就是漫長的阿富汗戰(zhàn)爭背景,阿富汗在俄國和t利班的交替統(tǒng)治下水深火熱。阿米爾和父親逃到了美國,也好像逃離了童年心理上的枷鎖。但后來父親去世,阿米爾結(jié)婚無法生育,加之尚在阿富汗的老朋友拉辛汗在臨終前要見阿米爾,阿米爾回到了阿富汗,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哈桑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孩子,并且哈桑已經(jīng)被t利班殺害,只留下一個小孩子索拉博。
軟弱的本性和救贖的情緒讓阿米爾踏上了拯救這個孩子的征途。一路所見,讓他重新審視與哈桑的童年往事。他最終堅定地為了這個孩子,冒了生命危險,經(jīng)歷生死,闖過t利班的危險關(guān)卡,將孩子帶回美國,以耐心和愛等待這個孩子內(nèi)心的回歸,并終于對這個孩子說出“為你,千千萬萬遍”——一如哈桑當年對自己說出的那樣。
風箏是個隱喻,是阿富汗人的風俗,沒有規(guī)則,只是風俗,友好的,快樂的,自由的。
風箏——阿米爾追的是父親的愛;哈桑追的是阿米爾的友誼;后來阿米爾追的是對哈桑的救贖和對哈桑兒子的愛。也許還有更多的含義……
哈桑很單純簡單,他生命中就是對阿米爾忠誠。但我覺得他其實相比來說很幸福,因為他有一個堅定的信仰——對阿米爾的愛和忠誠,并且為之毫不保留地付出,如此坦蕩。那種勇敢可以打敗一切傷害,哪怕是阿瑟夫的傷害,哪怕是t利班的槍口。有一個能為之付出一切的事情是種幸運。
阿米爾是個懦夫嗎?他其實是個可憐人,軟弱的人通常都自卑,這和他是不是有地位,是不是外表光鮮無關(guān)。阿米爾沒有父親的認可,害怕同伴嘲笑自己的哈扎拉,不敢反抗欺負自己的人。他一直在躲,但又特別厭惡這樣的自己。
對他來說,父親的心有兩半。雖然他一直是看似光鮮的、社會承認的、父親的兒子(一半),卻不是父親本心中意的兒子(另一半)。這種自卑感一直壓得他喘不過氣來,讓他畏首畏尾,失去了自己。他沒有找回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用令自己厭惡的面目生活著,即使到了美國,那也只是暫時的、掩耳盜鈴的逃避而已。
很慶幸,最后他回到了阿富汗。為了哈桑的兒子,第一次無所謂生死,第一次敢打架,對手還是阿瑟夫,第一次不要命地去爭取孩子的收養(yǎng)權(quán)……正如他被阿瑟夫打到遍體鱗傷的時候冷笑那樣,反而很熱鬧痛快,把欠別人的都還了,終于做得像個男人,也很值得。
對阿米爾來說,找回本來的自己比找到安逸的生活價值高出百分。對我們來說也是這樣。如果本性不如此,安逸與平靜都不過是暫時的躲避。能迎上去試一試,哪怕會輸也有價值。就算最后是一個遍體鱗傷的失敗者,至少他抗爭過。
這本書讓我想起《天堂電影院》,也是多年后回到童年的地方找尋自己。可能電影里找的是愛情,是不敢面對的過去,書里找的是救贖和真相。而無論是愛情還是自己,都需要有一份坦誠。結(jié)局是一回事,過程是另外一回事。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7
我時;孟胱约菏莵碜晕磥淼,這樣,有一天我面對未來某一時刻的突然變化,就會更從容,面對陳年往事也會更慷慨。但,我更適合平庸,如尋常人一樣瑣碎繁雜的生活,對時間的細枝末節(jié)斤斤計較。
既然無法預(yù)知未來,那么人更多的開始依賴回憶,甚至靠那些零星瑣碎的回憶支撐往后的日子,有些回憶非常美好,有些回憶非常心酸,有些回憶讓人長大,有些回憶讓人顯得非常無知,有些回憶慢慢泛黃,有些回憶仿佛就在昨天。有些故事也總是從兒時的回憶展開。
我對阿富汗以及周邊連年征戰(zhàn)的國家與他們的歷史毫無興趣,對我而言,那里的人民是可憐的,那里的政府是可悲的,所以當《追風箏的人》這個故事一點一點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時候,我并沒準備好接受一個平靜的,也曾春暖花開,羊肉串香飄整條街的畫面,更沒想到那里的孩子也可以無憂無慮的追逐風箏。
所以當身為少爺?shù)陌⒚谞柵c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的畫面一出現(xiàn),所有讀者不禁感嘆,少年時的友誼是那么充滿力量,干凈而持久的。他們總是并肩而行,每當阿米爾被人欺負的時候,哈?偸橇x無反顧的站出來保護,非常多人說這是哈桑天生的奴性,這種觀點我不贊同,我看見他們之間分明有一道友誼的光芒在閃耀。
當阿米爾問哈桑為什么確定自己一定會知道被切斷繩線的風箏的掉落地的時候,哈?隙ǖ膶Π⒚谞栒f,我就是知道,然后反問,我什么時候騙過你。阿米爾輕聲說,我怎么知道有沒有騙過我。哈桑發(fā)誓,為了你,我寧可啃爛泥。阿米爾進一步確定,你真的會為我啃爛泥?哈桑堅定的說,我肯定,然后又說,但是你又怎么能忍心讓我啃爛泥。所以讀者心中所向往的也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潮濕的童年印象,總是與自己最親密的伙伴,席地而坐,互相盟誓,發(fā)誓為對方,甘愿上刀山下火海。就如同哈桑洋溢著笑臉對阿米爾說的那樣:為你,千千萬萬遍。
然而事實上卻是這樣的:他是主人,他是仆人;他是普什圖,他是哈扎拉;他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命運就被這些他們所不能理解的標簽所分隔開來,盡管他們是親密無間的朋友,盡管他們事實上擁有同一位父親。無論是平凡的阿米爾與哈桑,還是高高在上的查希爾國王或者卡爾扎伊,都不得不接受社會為他們預(yù)定的座位——阿米爾不再是阿米爾,哈桑也不再是哈桑,他們必須戴上社會分給他們的面具。
哈桑總是說“為你,千千萬萬遍”,而生性懦弱的阿米爾卻選擇沉默冷酷的逃避,這樣的悲劇性結(jié)果并不單單是個性差異所造成的,在這些年少無知的孩子的潛意識里早已被灌輸了相應(yīng)于自身社會地位的“應(yīng)該”與“不應(yīng)該”,一個哈扎拉仆人理應(yīng)為主人盡忠,而高貴的普什圖少爺不值得為一個卑賤的哈扎拉仆人冒任何風險。
“阿米爾與哈桑,喀布爾的統(tǒng)治者”,這樣的誓言只能是石榴樹下的童話,“王子與貧兒”不可能成為兄弟,因為他們命中注定不平等。包括二十年后,阿米爾重返阿富汗的自我救贖行為,也只不過是在獲知自己與哈桑的同父異母兄弟關(guān)系之后對身世的無奈認可,也就是說,他仍然沒有證明自己已經(jīng)找到了“重新成為好人的路”。
我們少年的時候,總是意氣風發(fā),三五結(jié)伴,促膝長談。那是在我們其樂融融的環(huán)境中構(gòu)建的虛擬場景,屬于物理學講究的理想狀態(tài),然而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在微弱的友誼遇到挑戰(zhàn)的時刻,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綻,友誼的橋梁必然坍塌。
于是當阿米爾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負甚至猥褻的時候,他選擇沉默與逃避;與此同時,哈桑卻為了阿米爾的風箏堅定不動搖的與對手較量,對手殘忍的揭示阿米爾與哈桑之間的主仆關(guān)系,哈桑大聲反駁說兩個人是朋友。躲在角落里不敢出現(xiàn)的阿米爾聽到這句話不但沒有一點激勵也沒有絲毫感動,他心底里的怯懦終于將他的靈魂吞噬,于是悲劇發(fā)生。
這就是我們對友誼最大的誤解,認為它是萬能的。
作者對種種苦難與暴行毫不諱言,在寫作中有一種博大寬廣的悲憫之心承載了這片土地與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所有歡笑與悲傷。沒有因為對故土的愛而回避了阿富汗社會的種種不公與鄙陋,卻也沒有刻意嘲諷,只是去還原并且理解在這種環(huán)境下每個人的選擇,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快樂。這使得整本小說有了37度2的體溫,甚至能聽到書頁里的心跳。如同流水,故事徐徐展開。然后奔騰或是嗚咽,越過急灘,沖出峽谷,最后變成寬廣的河流,沉靜而包容。
即使是存在這樣的問題,《追風箏的人》也還是一本出色的小說。主與仆、貴族與賤民、朋友與兄弟,歷史與現(xiàn)實,種種轉(zhuǎn)變都被刻畫得生動而細膩。放在歷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見人生與人性的`復(fù)雜。
友誼與愛。
是在困難之中由弱變強的柔韌派還是在權(quán)衡利弊之中土崩瓦解的懦弱派。誰敢真的站出來舉起右手發(fā)誓,我從來沒有辜負過任何一段純粹的友誼,誰敢真的抬頭挺胸說自己對朋友忠心不二。
我們總是太自信,對友誼誤解,對自己的愛誤解,對不可能的事信以為真。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8
傍晚,空曠的黑色的土地,籠罩在橘黃的夕陽染紅了的天空下。一只風箏,一根長線,一個人影,一幅讓人捉摸不透的畫面,那長長的風箏線后面到底是什么呢?
我翻開華麗的封面,開始走進那一片火紅的晚霞,頭上風箏獵獵作響,耳畔傳來了那句真摯的諾言:"為你,千千萬萬遍。"書的開頭,作者那溫和輕巧的筆調(diào),描寫出了阿米爾記憶中阿富汗,展示了一個少為人知溫馨幸福的喀布爾。平日里,我們聽到關(guān)于阿富汗的,都是跟恐怖主義扯上關(guān)系,總以為那是一個人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活在槍聲中的地方。那份和諧美好,與今日的落魄戰(zhàn)亂的鮮明對比,令人震撼!
當然,令人震撼的不僅僅于此。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兩個人,是主人公阿米爾的父親,一個在別人眼中魁梧正直的勇士,還有阿米爾同父異母、從小一起長大的哈桑。
哈桑善良、重情重義,他毫無保留地為阿米爾付出,這種從血液里自然流露出來的對親人無私的愛,讓我們感動、震撼。"為你,千千萬萬遍。"而如今我所能想到能毫不猶豫地說出這句話的人,那就是我們至親至愛的父母。親情這份深沉的愛,從我們出生開始,就默默地再滋潤、保護著我們,你可感覺到了?還是像少年的阿米爾一樣,習慣到麻木了?哈桑的勇敢無畏,從小時候時時為阿米爾挺身而出,到臨死還保護著阿米爾的家園。這份情誼至深至重,讓我們看到他遇害時,心像灌了鉛一樣沉重難受。
阿米爾的父親,無論在在阿米爾童年、少年還是成年的眼中,他都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在阿富汗時,生意上,他千辛萬苦的投入獲得了富裕的生活,在公益事業(yè)上的嘔心瀝血,讓他成為了眾人景仰的人物。在逃往美國的途中,他冒死反對俄國士兵侮辱同行的一位阿富汗婦女;在美國生活,他拒絕救濟金,靠自己辛苦掙來的錢,養(yǎng)家糊口……父親無疑成為了阿米爾心目中的標兵,但是,也許正因為父親的強勢,成為阿米爾一直的依靠,使得他性格柔弱。父母把溫室營造得太舒適,也是會讓兒女長得太過嬌氣。而后來阿辛汗揭秘哈桑是阿米爾的父親與仆人阿里的妻子所生時,我們又會大吃一驚。雖然這樣的設(shè)計不是無跡可尋,因為阿里提醒過,阿米爾和哈桑吃過同一個奶媽的奶,這就是兄弟……但也許是阿米爾父親的形象太過光輝,以至于我們想小說中的人一樣,難以置信一個把盜竊作為一切罪過源泉的人,也會做出這中事情來。但是,阿米爾的父親也是人,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總是會有弱點的。他變現(xiàn)出來的硬漢形象,與不敢承認自己的親骨肉,又成為一個引人深思的對比……在社會中,我們總是為了聲譽、利益或者為了生存,而有很多很多的無奈。即使是錯,也不敢承認。
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有些痛恨阿米爾,認為他軟弱、自私。但是,換個角度想想,阿米爾的性格、行為,都是他生長的環(huán)境使然。他年幼失去母愛,在父親的威嚴下,渴望得到親情,得到父親的認可,所以他選擇了犧牲哈桑。阿米爾因為那段風箏往事,一直活在自己的譴責之中。但是,到了美國,我們看到阿米爾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終于沖破世俗的牢籠,真情實意地追求索拉雅,并且得到幸福。爾正當美國平淡的生活拂平了一切如煙如雨的往事時,父親臨終時的一句話,讓阿米爾走上了回阿富汗的路--那條贖罪的路。為了禰補心中的缺失,阿米爾費勁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兒子,并為此與當年侮辱哈桑的那伙流氓展開了激烈的斗爭,花盡心思為心靈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的哈桑之子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義?粗⒚谞柕淖兓,我不禁想到了,人,總會因為被壓迫,而拿出那份沉潛著的勇氣與真情。在與悍匪的激烈較量中,他找回了當年的勇氣;在開導哈桑之子的同時,他也對生命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危機關(guān)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所有的一切都在哈桑之子放飛的風箏中得到了原諒與補償。應(yīng)該承擔的責任,我們無法推卸;應(yīng)該克服的困難,我們無法逃避;應(yīng)該面對的人生,我們無法選擇。
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們在風風雨雨中勇于前進,敢于承擔,在點點滴滴中細細回味每一份苦與甜,慢慢體會每一份情與怨。
書中的情感不僅僅是親情,不僅僅是友情,只要是能夠沉下心來閱讀的人,都會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動,也會從中折射出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心緒,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guān)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愛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應(yīng)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涌上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沖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偽做作,是一個人在面臨變化的那一刻來不及思索的真實反應(yīng),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最私密的捫胸自問。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嘩眾取寵。
也許故事的結(jié)局并不完美,也許有些許苦澀與酸楚。但人生就是這樣,犯錯,錯過,再用一生來挽回。
為你,千千萬萬遍,你追到你心中的風箏了么?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9
陽春三月,日子越來越晴朗的時候,心情也越來越明澈。于是人們便紛紛釋懷所有的壓抑,放飛心靈的風箏,去感受真正的自己?粗S許多多的風箏飛翔在藍天白云之間,我陷入了不知所以的沉思。而阿米爾,他卻來不及沉思,只有狂奔,才追得回他自己沉睡已久不堪重負的心。
認識阿米爾,在《追風箏的人》里。他是上個世紀末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一個富家少爺,故事圍繞他的心靈成長史展開。
少年的阿米爾安穩(wěn)聽話,但是在父親的眼里,他認為阿米爾始終缺乏一種應(yīng)該有的東西,而這缺少的東西被他家仆人的兒子、阿米爾的童年伙伴哈桑所彌補,故而爸爸對哈桑有了偏愛而對阿米爾逐漸冷淡。這在年幼的阿米爾心中種下了一顆嫉妒的種子。于是他便訴諸文字,默默地寫起了他自己的故事。有一天,他寫的故事被爸爸的好朋友拉辛汗發(fā)現(xiàn),拉辛汗看后,用一封短信給了阿米爾極大的鼓舞,這讓他的人生充滿了力量。在父親那里受到挫折的阿米爾仿佛找到了彌補自己內(nèi)心缺失的可靠柱石,他從此愛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其樂無窮地沉浸在自己的故事當中。
當然,他也很樂意將他的故事分享給哈桑。畢竟,只要看不見父親對哈桑的關(guān)心,他就是阿米爾忠實的仆人,開心的伙伴。哈桑很高興聽小主人講故事,他每天和阿米爾在一起穿過大街小巷,或是去看《七俠蕩寇志》,或是在后山的石榴樹下講故事。他們度過了很開心的一段時光。然而,隱藏在阿米爾心中的那顆種子總會破土而出的,隨著他敏感的小心臟越來越大,終于在一次風箏大賽上,哈桑幾乎傾盡所有為他奪得了走進父愛殿堂的鑰匙——拿到第一,拿到英勇的第一,拿到證明,證明他不是懦夫,證明他的的確確是父親的兒子?墒牵@幸福的代價卻是建立在哈桑的極度痛苦和恥辱之上的。在他們的風箏奪得第一的時候,只要追到最后一個被他們隔斷線的風箏,他們就能獲得全部的榮譽。哈桑在主仆兩人陷入成功的喜悅之余,瘋狂的跑出去為主人贏取最后的榮譽。然而當他追到那只風箏的時候,卻遭到了曾被他威脅過的幾個大男生的欺侮。哈桑用他的清白捍衛(wèi)了主人的勝利,而阿米爾當時躲在哈桑被圍的胡同口,卻沒有像哈桑為他站出來那樣也為他站出來保護他,他怯懦的退卻了,任由事情的發(fā)生。
從此,主仆二人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哈桑在事情平息后依舊對小主人忠誠不二,只是臉上多了那么一種頹廢的顏色。而阿米爾,卻為自己內(nèi)心犯下的罪過煎熬著,不敢面對哈桑。然而,這種近在咫尺的煎熬既得不到真主的寬容,又得不到哈桑的報復(fù),內(nèi)心的矛盾把阿米爾逼上了一條絕路。雖然得到了充分的父愛,但是阿米爾卻再也沒有心思來計較這種他以前一直渴求的滿足。于是他想盡了一切辦法逼走了哈桑父子。但是,爸爸怎么會輕易趕走漢桑他們,依照他所說的,他和哈桑的父親就像哈桑和阿米爾一樣。哈桑的離開只不過是他和父親對這個家庭最后一次的犧牲而已。
不久,俄國人入侵了。阿米爾和爸爸輾轉(zhuǎn)來到了美國。時光一晃若干年,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已經(jīng)從阿米爾的心中漸漸被撫平,陳年的舊事也被他深深的掩埋在心底。然而,世界上沒有什么問題得不到回答就肯輕易平息。拉辛汗的一個電話喚醒了他夢中的記憶!斑@里有你重新做回自己的道路;貋戆桑⒚谞!”
重回故國,阿米爾才得知,哈桑原來是他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但是,戰(zhàn)爭爆發(fā)后,哈桑領(lǐng)著妻、子回到了喀布爾,為了守護他們家的宅院,他和妻子已經(jīng)被俄國人打死,只剩下他們的兒子,索拉博。
穿越過依舊不堪入目的家園,阿米爾終于把索拉博接回了美國,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一個春日,在美國的城市公園里,有很多人正在放風箏。阿米爾和妻子領(lǐng)著索拉博在公園里散步,看到此情此景,往事如涌。他在道路旁邊的小攤子上買了一個風箏,教起了索拉博放風箏。他一邊操作風箏,一邊給索拉博講他父親曾經(jīng)用過的招數(shù)。當一只風箏被他們的隔斷了線的時候,阿米爾把風箏交給索拉博,自己則奔向那只掉落的風箏,他奔跑的時候,回頭對索拉博說了那句哈桑曾對自己說過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記得阿米爾的爸爸說過,“世界上最大的罪惡,莫過于偷竊。你欺騙了別人,就是偷走了別人知道真相的權(quán)利!蹦敲矗⒚谞柶垓_了所有人,欺騙了自己,便是偷竊了別人知道真相的權(quán)利,便是偷竊了自己真誠的權(quán)利。這還回真相的路徑,便是他獲得真誠的道路,也是他救贖自己的途徑。即使是經(jīng)歷過歲月的風塵洗禮,也拂洗不去那源自心里的怨結(jié)。只有沿著來時的路回去,去補斷了的橋,去寫沒寫完的故事,才能使心靈得以安靜,才能讓生命恢復(fù)本初。
人生會面對多少選擇,我們會有多少時候通通選錯。當你選擇了欺騙,良心便會背負起千斤重鼎。當你踐踏別人選擇了獲取,生命便不復(fù)光明。在紛繁復(fù)雜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在險惡叢生的荊棘里,那些救回自己的人是多么的勇敢。
為你,千千萬萬遍!那個你,心中的你。不是你,而是我。
生命不分你我,只有真的唯一。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篇10
“時間很貪婪——有時候,它會獨自吞噬所有的細節(jié)。”對于這句話,我是承認的。自看完這本書至今,時隔幾個月,對于書中的一些細節(jié)已是模糊,但我卻無法消除它留下的某種情緒;蛟S,不會輕易被時間帶走的,才是最最珍貴的。
我一直在琢磨,《追風箏的人》給我留下的究竟是一種怎樣復(fù)雜的情緒——是惋惜?是感動?亦或是欣喜?無解。我想,心境不同,感受便難相似;視角不同,情緒也會有差。為你,我仿佛有千千萬萬種情緒。
好長一段時間,我都在為一件事情糾結(jié),這種茫然的情節(jié)似乎在善意提醒著我——只要青春依舊,誰都可以迷茫。迷茫貌似成了青春的代名詞,我也仿佛順理成章地拿它當作借口,以至于做了一些當時感覺起來超級神圣、而后并不被人甚至是自己認可的抉擇,我慣性似的天真以為自己可以,好像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天然的自信,卻少了一份“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勇氣,我甚至都不敢付出,這是一種怎樣的怯懦!于是,我便找來一大堆理由讓自己釋懷,以讓我覺得即便我得不到那種結(jié)果,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現(xiàn)實終究太過骨感。每當夜深人靜,所有我說過敷衍的話便一遍一遍回蕩耳邊,仿佛在強調(diào)我那不可原諒的脆弱,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負罪感被體驗到“刻骨銘心”的程度,當然,我無比慶幸我還有感覺,因為,麻木,才是最大的悲哀,不是嗎?拉辛汗曾在阿米爾為自己的過錯無比懊惱自責時,告訴他:“沒有良心、沒有美德的人不會痛苦!蔽腋械絹碜赃@世界深深的暖意,原來,過錯,是可以被原諒的,盡管我知道這不是終結(jié),那真正的終結(jié)是什么呢?
“我們總喜歡給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釋自己的懦弱,總是自欺欺人地去相信那些美麗的謊言,總是去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總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實總是,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坦然面對那些罪惡,給自己心靈予救贖!焙孟,這是阿米爾給我的答案。是的,我正以不同的形式經(jīng)歷著阿米爾所經(jīng)歷過的那一些,好像印證了一句話:所有的過錯,都是同一個本質(zhì)以不同的故事演繹著。只是我比他慶幸,我有機會讀到他的結(jié)局,聽到他最深處自我救贖的聲音,于是,我便記住了它。在“不得不坦然面對那些罪惡”之前,爭取轉(zhuǎn)化掉那些“罪惡”,我總相信有種東西叫奇跡,可以用來代替好像已成定局的“罪惡”。
除了作為晚輩,借鑒他的箴言之外,作為觀眾的我對阿米爾也有著別樣的情感。我羨慕他,羨慕他有阿桑,有拉辛汗。我羨慕阿桑對他的義無反顧,對他的承諾:“為你,千千萬萬遍!绷w慕拉辛汗對他的始終如一,給他最大的安慰。我又是那么討厭他,討厭他的懦弱、自私和無情,討厭他傷害阿!蝗,我害怕起阿米爾來,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我居然能感同身受,無奈與不知所措,我不單單是他的觀眾,我已經(jīng)走進了角色,我說我討厭他,我有什么權(quán)利討厭他?我們是那么相似的一類人,一類軟弱到不能眷顧甚至無情傷害愛自己和自己所愛之人的人,不是嗎?他負了阿桑,而我,卻正在辜負我的那群朋友和家人。還好他覺悟了:“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時候做過一些讓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隨自己一生,讓你只能低著頭去看它。可是時光不會掉頭,自己盡力地彌補,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拯救呢?”至于我,是的,我試著覺悟他的覺悟。上帝他老人家還真偷偷地給我留了一扇窗,在嘗試“覺悟”的明了:我還有機會去彌補,即坦然地承擔我應(yīng)盡的責任,這,才是真正的解脫。原來自我救贖最好的狀態(tài)便是心安地竭盡所能。至于最后的結(jié)局,我想借用徐志摩對待愛情的觀點來對待: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決定而忘了自己,不求完滿,不求驚喜,甚至不求有結(jié)果,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有過那么一次義無反顧的任性和真誠。
人生總充斥著驚奇,我常這樣說。為自己的事,我已憂愁了許久,難以釋懷,卻在“回憶”《追風箏的人》時,得到解脫,何等幸運!以前,我認為,讀書可以讓人的“經(jīng)歷”變得豐富,我可以像一位老者,看著書中的事物肆意發(fā)展而泰然自若,若稍加評論,便是極好;此刻,我發(fā)覺,原來讀書真的可以讓人的經(jīng)歷變得豐富,我需要像個小孩,跑入書中,走進角色,細細感受這一路的風雨陽光。如果恰逢男主得閑,我還可以一把篡奪女主的身份,陪他把世界觀盡,還自己一個別樣的世界觀。
《追風箏的人》是本美好的書,里面有太多愧寶。例如,我不懂阿富汗人是怎樣的一種狀態(tài),我能看到的太表面,我的已有經(jīng)歷不支持我理解更深層次的東西,再次細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不是嗎?
覺著走近尾聲,《追風箏的人》的情節(jié)還在縈繞,心血來潮的我突然構(gòu)建起書中的某個場景,我望向長空那一只只被想象出來的風箏……驚覺:每個人都有一顆善于仰望天空的心。是否你的心中也有一個風箏?如果有,那么,無論它意味著什么,每當風箏起飛之際,讓我們勇敢地追,為人,為己。阿桑的陪伴依舊: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2000字(精選10篇)】相關(guān)文章:
追光少年讀后感9篇04-10
傳統(tǒng)風箏工藝魏記風箏12-19
裝在套子的人讀后感03-25
女追男到底如何追07-08
追MM的表白情書10-14
追男孩的聊天技巧03-14
風箏創(chuàng)意簡歷封面04-11
風箏高飛簡歷封面02-11
風箏的閱讀答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