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讀后感范文精選
篇一:于丹論語心得讀后感
于丹論語心得有自信者,生命無限可能首先一個人在世界上,所謂鷦鷯巢于深林,一枝而已。小鳥在大樹林子里面也只需要一根樹枝。鼴鼠飲河,果腹而已。也就喝飽它那個小肚子,一只小老鼠,也就完了。人在這個世界上,一生能用多大的資源?其實你不管住一個多大面積的豪宅,你那張床也就那么大,人一生占的面積也就那樣大而已。
所以,你的資源不可以給別人嗎?你為什么會怕別人分享呢?有時候我就跟我的學生講,我說那是因為你內(nèi)心不夠自信。你可以想一想,在吳越春秋的時候,越王勾踐打敗了,他在臥薪嘗膽的時候,身邊有一個重要的大臣一直在佐助他,就是范蠡。范蠡幫助勾踐,能夠含辛茹苦,最后一舉再反敗為勝,建立越國。
我們大家都會覺得說,這樣一個人,他以后一定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封功受賞、榮華富貴。他的同事文種當時也這么認為,說我們兩個等著分封。范蠡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現(xiàn)在這個國家不需要我們了,你要留留下,我泛舟五湖去了。所以這個人就從此結(jié)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在傳說中帶著美女西施去小舟,從此是江海寄余生了。
但是兩三年之后,整個這個社會又出現(xiàn)了另外一個輝煌的名字,就是富甲天下逃諸宮,也就是說他的政治生涯結(jié)束了,但是他開始成為一個天下最成功的商人。這個人還有人生其它的可能,這在于他自信,他知道他還有一種可能性。但是他并不是一個為富不仁的人。等到他看到越國重新有難的時候,他派自己的兒子散盡千金,拿著自己的錢財重新去復國。國家再佐助起來以后,他散盡了千金,一掙錢又回來了呀。
我們可以想一想,范蠡他可以說是個成功人士,他的成功在于,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幾個愿望他都能一個人一生做到。其實我現(xiàn)在如果問問大多數(shù)成功的男士,你們的愿望都關(guān)乎于哪幾點?無非是政治的權(quán)力、美色還有金錢。你看看范蠡一生他都做到了。這是為什么,其實是在于他永遠敢于否定自己。他永遠可以去做得更遠。所以其實有很多人,他之所以不愿意伸手去幫助他人,是因為他自己的生命不夠自信。他不知道自己還有更多的可能。君子不器大家知道論語里面還有一句話,說得很簡單但是很好。四個字,叫做君子不器。器是器皿的器。也就是說一個真君子,不要過早地把自己做成一個容器。我就是一個瓶子,或者我就是一個杯子,我就是一個話筒,或者我就是一輛火車。你一旦說我自己就是什么,就意味著你不再可能成為其它。所謂君子不器,是指一個君子的生命,他是流動的、變化的、提升的,他可以應時運。溫暖世道農(nóng)村婦女亦是圣賢
當一個人可以這樣的時候,生命境界始大,胸懷始寬,他還有什么仁愛是不能做的?所以其實,我們的態(tài)度會決定了當下的行為。你可不可以就在一個最為樸素的,沒有什么身份的情況下也對人抱著這樣一種內(nèi)心的友善呢?這是取決于你內(nèi)心的一種道德、一種倫理的支點。中國大陸現(xiàn)在每一年由中央電視臺,最大的媒體要做一個評選叫做“感動中國”,就是它會把全年度中國一些普通人物的作為提升出來,最后全國有一個28人的推委會,大家來遴選,選完了以后由這些評定委員選出來10個年度感動了中國的人物。然后他們最后的頒獎盛典,每一個人會有一座封杯,上面蓋著一個幕布,掀開上面都會有四個字,是這個推委會給他們的一個評定詞。
那么今年,有一個人我印象非常深,是一個六十多歲,中國農(nóng)村普普通通的一位阿姨。她從嫁到這個村子開始,就主動地去贍養(yǎng)這個村子所有的孤寡老人。她家也很貧困,她跟人家講說反正我們家吃窩頭你也吃窩頭,我們家喝粥你也喝粥,我吃什么你吃什么,但是我一定會給你們養(yǎng)到老。所以有些人她養(yǎng)8年,有些人她養(yǎng)13年,也有些人養(yǎng)了更久,一定是送了終。她自己的四個孩子從小就認為這些爺爺奶奶就是他們家人。所以在媽媽忙的時候,他們從5、6歲就去給老人洗腳、剪指甲,就一直這樣做。
那就是這樣一個婦女,她做了一生,她一直做到老。其實這個人的最后的推薦詞是我來寫的,我寫推薦詞的時候,我說,如果是富人做這樣的事就叫做慈善,但是一個窮人可以做這樣的事,她就是圣賢。她不可以用很多的物質(zhì)去完成拯救,但是她可以用自己的心,讓這些老人得養(yǎng)千年。其實這是什么?這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這還不夠嗎?所以最后她的那座杯掀起來四個字,叫做溫暖市道。她用自己的人心,溫暖了很多蒼涼的市道。其實,什么是仁人?就這樣一個目不識丁的農(nóng)村婦女,在我看來,她是圣賢。
篇二: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讀后感作文
于丹,我向大家對這個四處演講的人不陌生。她,寫了一篇讀后感,而這篇讀后感,便是論語心得。她將自己的感受,淋漓盡致的寫了進去,有處世之道,有交友之道。有天地人之道……這當中,時不時地引用了一些論語的話與一些故事,讓忍不住地點頭稱是,豁然開朗。
在看了他的心得后,只見他引用了一句論語的話,這句話,只短短六個字,但我卻非常喜歡。這就是:心安之,則為之。只要你能心安理得,那你就去做吧。這句話,讓我不禁想起一件件事,但這些事的情勢,幾乎都是——由于受雞毛蒜皮般委屈,大吵大嚷。在這之前,我覺得這樣很沒必要,因為有一句話——退一步,海闊天空。其次,也損失了時間。但現(xiàn)在,我并不否認這種行為。我覺得,只要問心無愧,別人怎么想使他們的事。有人說:“難道一群瘋狗要了你,你要去咬這群瘋狗嗎?”不過,如果你愿意讓一步,我也并不會怎么樣,因為這樣也沒什么,只要你愿意。
這句話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人生不必有任何約束,只要問心無愧就行。
篇三:交友之道-《于丹論語心得》讀后感作文
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朋友,直接反映著他的為人。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朋友,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人生觀、世界觀。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是很相信這句話的。這并不是說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使現(xiàn)實的可悲的社會中真正的平等仿如天方夜譚。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的機會總會相對多一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處世哲學……正是在諸多可以彼此理解容納的基礎上,才會成為朋友。事實上,你不能期望貴族會從心里真正接受平民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他可能對你和藹可親、體貼照顧,那是一種教養(yǎng)、一種禮儀、一種體現(xiàn)自身優(yōu)雅高貴的表現(xiàn)形式。無法通徹地了解相互的生活習俗、知識結(jié)構(gòu)、文化構(gòu)成等等,又何來的溝通和所謂的心靈碰撞?又談何長久的相處、融合及接納?
以前總說門當戶對是封建毒害的殘余,但真的沒有更現(xiàn)實的意義嗎?就我看來,它是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經(jīng)常被忽略的、精神層次上的鋪墊。當然,我并不是說要把其當成一種鐵定律例來執(zhí)行,而是認為應該作為必要的參考來對待。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好的朋友是良師,他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想、行動,令你覺得快樂幸福,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好的朋友不見得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卻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地站在你身邊,也許僅僅是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種態(tài)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離的。否則就是非愛行為,就是事君數(shù),思辱矣;朋友數(shù),思疏矣。
那么如何可以結(jié)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讓自己成為善良的、樂觀的、幸福的人,使自己與這些美好的品德相貼近,那么至少可以在與這樣美好的人相遇時共品一杯茶。
篇四:《于丹論語心得》讀后感
《于丹論語心得》通過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六個篇章,以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以此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讀這一本書,進一步增加了對《論語》的了解,同時也很好地啟發(fā)了心靈,幫助我們沖破世俗的、利益的、外在的束縛,找到人生本該追求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價值所在,通過心靈的釋放,讓我們智慧地、快樂地、幸福地生活。下面我就講兩點體會。
一、做一個有信仰的人
書中講到對子貢問政一段的解讀,子貢問政原文是這樣的,子貢問孔子一個國家安定平穩(wěn)需要什么?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夠的糧食、強大的軍隊、人民對國家的信仰。子貢又問:一定要從三者中去掉兩樣呢,孔子的回答是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于丹對此的解讀是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自古而今誰不死,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沒有信仰以后的崩潰和渙散。什么是政治?政治并不一定讓大家都過上一種物質(zhì)文明上的發(fā)達生活,他僅僅是一個標志,真正來自于內(nèi)心的那種安定和對于一種政權(quán)的認可,這些都是來源于信仰,信仰的力量足矣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其實,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之無限之大我們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在中國,曾經(jīng)因為有共產(chǎn)黨人信仰,才取得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在美國,因為有自由主義、民主主義信仰,讓我們看到了美國人以其獨立、理性成就了世界第一大國;在日本,撇開愛國主義情懷,武士道精神不得不令人佩服。然而當前,中國面臨的最大的危機是信仰危機。官員貪污腐敗、政府執(zhí)法不嚴、商人金錢至上等等社會風氣的背后體現(xiàn)的都是信仰的缺失。從大的方面來講,一個國家想要強大,民眾必須有一致的、向上的信仰。正如于丹所說,成功的政治來自民眾內(nèi)心對政權(quán)的認可,民眾信仰的樹立需要政府威信的樹立。在我看來,政府威信的樹立最核心的是從執(zhí)政黨隊伍抓起,也就是我們的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只有這兩支隊伍在思想上、行動上高度純潔了,民眾才會對黨、對政府產(chǎn)生敬畏之心,進而從思想上、行動上與黨、與政府保持一致格調(diào),形成一股力量,實現(xiàn)整個民族素質(zhì)的提升,乃至整個國力的提升。從小的方面來講,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這個人要么無所追求,殘喘于世,要么無所畏懼,無惡不作。因此,做一個有信仰的人,于己于社會都十分必要。如何做一個有信仰的'人?我們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往哪里去"、"我和別人以及這個世界有什么關(guān)系",也就是要對自我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未來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對自我與他人之間有一個清晰的界限,要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選擇一條符合自己人生的道路去努力,并且在努力的過程中,相信世界是有規(guī)則和邏輯的,能夠關(guān)心疾苦,謹慎生活,有所敬畏,有所求,有所不求,從而讓我們的人性更有深度,讓心靈更有高度。
二、做一個獨立的人
于丹在論語心得一書中寫到這么一段話,是一個英國心理學的一個女博士寫的一本書中的一段話:她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的目的。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越早讓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分離得越早,你就越成功。于丹對此解讀,距離和獨立是一種人格的尊重,《論語》里面的仁愛之心也正是教給大家應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尊重每一個人,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
看了這段話后,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孩子的培養(yǎng)問題。前面女博士講的話雖然是典型的西方家長教育理念,與我們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但我個人非常認同。近幾年我爸是李剛、我爸是某某等"拼爹"鬧劇的上演正是中國"溫室花朵式"教育最好的反面教材,"拼爹"兩字足以體現(xiàn)中國家長對子女的庇護、溺愛、縱容。還有一句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為什么說富不過三代?因為富人家庭往往以溺愛取代了對孩子獨立精神的教育。從長遠來看,拼爹的人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無法立足,隨時都有被社會淘汰的可能,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也是不利的。尤其是今后我們的社會將會處于"421"時代,四個老人、兩個年輕人、一個孩子,孩子獨立精神的培養(yǎng)問題十分必要,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將會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對于父母來說,一定要摒棄將來孩子靠"拼爹"的思想,而是要有一種有種"拼孩子"的思想,從小培養(yǎng)孩子不靠給、不靠等、不靠幫的思想,讓孩子學會物質(zhì)上獨立,精神上獨立。
有句話說"參差百態(tài)方為美",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堅持獨立觀察和發(fā)現(xiàn),社會就會擁有更多健全的人格,社會才更加充滿活力。作為一個單位人,需要培養(yǎng)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工作的能力。具體從三個方面努力。首先要懂得向內(nèi)審視。人的眼睛有兩種功能。一是無限廣闊地向外看,拓寬視野,獵取知識;另一種功能則是無限深刻地向內(nèi)看,反思自我,整裝待發(fā)。培養(yǎng)獨立思想需要我們用好第二種功能,懂得看清自己,既要找到自我的閃光之處,也要找到不足之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見賢思齊,見庸自省,才能擺正位置,調(diào)整心態(tài),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其次要懂得各司其職?鬃诱f過"不在其為,不謀其政",于丹給這句話的注解是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工作中,每個人都應該各司其職,承擔責任,不能寄希望于上級領(lǐng)導或同事幫助,正如馬云說的小鬼也要學會當家,職務再小,分工再少,也要做好本職崗位工作,學會獨立完成任務,這樣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個人工作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當然,各司其職與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是兩碼事,有些工作仍然需要理解、溝通與互助。醫(yī)院兩個實習生的故事。第三要懂得博采眾長。人格獨立不代表固步自封,唯我獨優(yōu),獨斷專行。我們既要堅持自我的觀點,也要尊重別人的觀點,做到放眼世界,博采眾長,揚長避短,這樣更有助于獨立精神的提升與完善。
篇五:《論語心得》讀后感
《論語》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槐緯,它已?jīng)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深受我們愛好!墩撜Z》里的每一句話都很短,然而其中蘊涵的情理卻很深遠,細心品之,總會從中挖掘出良多實用,通用的道理,六肖,它以深刻淺出的情勢告知我們怎么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前一段時間,北師大教學于丹用它感性的腦筋和獨到的思考,把《論語》加以剖析,把其中的真理和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接洽起來,在百家講壇進行講授并書寫《于丹〈論語心得〉》一書。對這本驚動一時的暢銷書,開端時我并不認為然,由于時下出書的作家如車載斗量,多不勝數(shù),再加上一些作家常常用炒作的辦法出書,波,聞名,所以素來沒有自動去讀此書的愿望?墒钱攲W校要求讀這本書時,我被那淡黃色的封面以及封面上那幅優(yōu)美的丹青吸引,那幅山水田園畫給了我難以相信的平靜,于是急不可待鋪卷讀來,當一行行清爽的小字擦過我的視線,當一個個故事掃過我的頭腦,我立覺茅塞頓開,通篇讀后,播種頗多,受益匪淺,現(xiàn)我就從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角度就《于丹〈論語心得〉》談談自己的感觸。
一、天地人之道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說明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天然中的和諧。我們作為一名一般的老師,我們的協(xié)調(diào)是什么?我想最基本的應該是先生與學生的和諧。我感到教師很學生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峙的組合。這就是我們學習這本書后,我們應該尋求的和諧。
孔子教育學生時立場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心的。我們作為一名技校的老師,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特別的群體,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扎實的學習功底。這就請求我們在教導我們的學生的時候可能心態(tài)溫和的教育學生,而且要對我們自己的學生有信念?梢园l(fā)自心坎的確定我們的學生。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提到了“恕”和“仁”,并對其進行了解釋。談到“恕”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說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逼迫給別人干。我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學中興許已經(jīng)遇到過相似的事情,我們怎么處理的?我在教學工作中有過這樣過錯的意識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所以我不想干的事讓你來干,F(xiàn)在看到這樣的一個“恕”字。我不僅對自己有這種思想而認為不該。這是沒有正確懂得“教師”這個名詞的成果。而“仁”解釋是“關(guān)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當看到這里我不敢問自己我對別人做到“仁”了嗎?我只問自己對自己工作、教育的對象做到“仁”了嗎?我真的從心里關(guān)愛我的學生嗎?真的做到懂得每一個學生嗎?我當真的審視并認真檢查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爭奪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和諧的思想實現(xiàn)教育教學工作。
二、心靈之道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彼砸粋老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惟觀念。于丹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光內(nèi)接收下來,而且要用內(nèi)心的淡定與坦然補充遺憾!币蚨覀冊谂c學生接觸的時候要先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不要把自己不良的情感沾染給學生。鎮(zhèn)靜自己焦躁的心境,于丹是這寫到的“當可憐來臨了,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盡快的從前,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件,你才會活得更有效力,更有善意情!
不僅我們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tài)傳布出去教育學生在今天這么一個競爭劇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更加主要。要使學生清楚在這個時期無論做什么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襟懷。
三、處世之道
當初咱們生涯的環(huán)境是絕對獨破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們?nèi)绾胃救怂闹艿娜讼嗵幠?如何適應這樣的社會?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是這樣說的:“無論對友人仍是對引導,都要堅持必定的距離,控制好親疏的分寸。間隔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敬即便在最親熱的人旁邊也應當保有最美的境界!
除了有準確的交際觀點,我們在為人處世上還要自我做起。在與別人交談或評價他人時要先斟酌一下自己是否有資歷去評估別人。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上應該時時刻刻要遵守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在工作中盡力做到少說多做,做事要踴躍,說話要謹嚴。在碰到問題和處置問題時談話要用頭腦,做事要考慮成果。用這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處世心態(tài)要束縛自己要求自己。并貫串到教養(yǎng)中去,使學生能從自己的觀點中提前適應社會。無論當前在社會中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
四、正人之道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就孔子提出的“君子”談了自己的三點認識,她認為作為君子要具備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做一個善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第二種境界是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第三種境界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首先是第一種境界,我以為做一個仁慈的人不僅是“君子”應存在的境界。而且還是我們?yōu)槿说母,做人的尺度。可能我們無奈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但是于丹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讓我們的有限性命在苛責外在的世界中渡過。另外不要只一味的埋怨外界的環(huán)境,我們自己的身上也須要這種“苛責”。其次是第二種境界,我認為這句話很好理解是說沒有永遠的物質(zhì),永恒的是自己的追求。天天繁忙在這個環(huán)境中我們追求的是什么?是我們得到的物資還是自己心中的信念?在讀完“論語”心得后我們應該弄明白自己只有在一直的追求自己的幻想才會得到永遠的快活。
每個人讀一本書,老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墩撜Z》心得這本書,讓我的思維得到了污染和升華,讓我在安靜中從新審閱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作為教師的我能夠潛下心來品出自己工作的無盡源泉。
篇六:于丹論語心得讀后感
我從來沒有讀過論語,僅僅是上學的時候在語文課本里學到過幾則,感覺孔子是用很簡練的話說一些很深刻的人生道理,顯得很有學問。那個時候的自己也喜歡用一兩句話來闡述一種人生法則,似乎這樣就和圣人有些相同之處,人也顯得成熟些,結(jié)果卻因為這樣被同學們評論為“大尾巴狼”(比喻喜歡裝深沉的人)。
孟老師說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他是語文老師,熟讀論文,頗有發(fā)言權(quán)。他說于丹老師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yǎng)品。她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lǐng)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讀過她的論語心得,感覺孔子就像是鄰家的長者,完全沒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她運用生動地故事,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里。我也喜歡這樣的哲理故事,不僅喜歡讀,而且喜歡應用于政治課一些哲學原理的講解,她引用的故事之中,就有我曾經(jīng)講給學生聽過的,但是她從另一種視角對故事進行了剖析,讓我仿佛從自家的后院發(fā)現(xiàn)了一株珍稀植物一般驚喜。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F(xiàn)僅按照于丹心得的順序,談談個人讀后的所感所想。
一、天地人之道。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guān),同內(nèi)心相連。我的快樂很簡單,記得曾經(jīng)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我們?yōu)槭裁炊?”我笑著告訴他:“為了感受生活而活!”這是我的觀點,如果你知道我的QQ號碼,就能看到我的個人說明是:活著就是享受。我覺得人活著就是為了感受活著所能體驗的一切一切,包括:饑寒、痛苦、貧窮、疾病、悲傷等等一些我們試圖回避的體驗。因為正是這些體驗才讓我們了解溫飽、愉悅、富有、健康、快樂的美好,也正是這些體驗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還記得去看大病初愈的表姐,她不幸患了腦瘤,又萬幸手術(shù)成功。她抱怨手術(shù)后面部麻木,我最大的感觸是,體驗麻木也是值得開心的事,因為還活著。同時自己也感到擁有健康是多么富有啊!
二、心靈之道。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tài)度。本人并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卻在很小的時候因為在一個動畫片里聽到一個魔法師說過“凡事有因必有果”一句話,而把它作為自己人生的重要座右銘。這一觀點并不是佛教所宣揚的“因果報應”,現(xiàn)在細想起來,不過是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钡牡览。我還清晰地記得動畫片里的情景:一個男孩學會了魔法,馬上施展在平地上開了一眼泉水,以解口渴之急。卻被魔法師制止了,他告訴男孩:“凡事有因必有果,你在這里開一眼泉水,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就會有泉水枯竭的!蔽覉孕拍Х◣煹脑,并把這句話化成自己心態(tài)的一部分,每當我遇到讓人沮喪的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懷著一顆期待的心,期待著“塞翁失馬”之后的“!;而每當我有“!笨上淼臅r候,也會提防著接下來可能會發(fā)生的“失馬”之“禍”。這種心態(tài)讓我變得超脫了,不會“喜極”也不會“大悲”,心態(tài)平和。
三、處世之道。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這是為人處世很重要的一點。于丹講述了一個孩子釘釘子的故事,故事很形象地說明了做事要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的道理。盡管我知道她立意的角度,還是不能接受她最后對“籬笆不會復原”的強調(diào),自認為會讓人放棄對已經(jīng)造成的傷害的挽回。也許是我這個人就是容易沖動,會無意間對他人造成傷害,特別是我的學生。不過,我特別自豪的是我懂得道歉(是我自作多情也說不定)。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每次與親人或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無論錯誤處在誰身上我都會道歉;在我工作的過程中,每次誤解學生或是對他有不公正待遇,我也有勇氣向?qū)W生道歉,那是我認為挽回遺憾的最有效方式!盎h笆不會復原”的道理我懂,但至少把籬笆上的釘子都拔除掉,避免走近籬笆的人被釘子掛傷,不是更加辯證的處世之道嗎?
四、君子之道。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我很同意這句話,工作是做給別人看的,也是做給自己看的。我在學校里算不上什么先進,而我對先進這種東西看得也很淡,我總覺得人追逐太多東西,必定會因為失敗而感到沮喪,而且這種沮喪的情緒會蒙蔽人的雙眼,讓人失去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看不到生活之美的人會獲得很辛苦。我想我是幸運的,因為我能從事我喜愛的工作,成為教師是我兒時的夢想。當我真正站在這三尺講臺上的時候,我被這種感覺深深吸引了。我為能和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而感到快樂,為能幫助他們戰(zhàn)勝自我、體驗成長而感到滿足,為能傳授他們豐富的知識而感到自豪。在校園里的每天我都收獲著成就感,孩子們每一個笑臉、每一個問候都是我的興奮劑,能讓我上8節(jié)課之后仍能對他們笑臉相迎。我愛我的工作,用愛這個詞并不過分,所以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為我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為學生輝煌的將來,為學校的發(fā)展而努力。也許在某些領(lǐng)導那里我不能獲得公正的評價,問心無愧是我的工作準則。
五、交友之道。朋友有好壞之分。良朋益友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幫助,惡朋佞友卻會給你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引你走上邪路。我不明白那些會引人走上邪路的人怎么會成為朋友?我很同意“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本人剛正不阿就不可能與那些獻媚的人成為朋友,倘若與這類人能相處的,也必然是同道中人。我的朋友不多,卻都是真誠的摯友。我選擇朋友沒有特別的標準,脾氣秉性大多與我相同,至少我們的價值觀主線是一致的,否則,我決不會與之稱為朋友。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交友都會有一個篩選的過程,初次見面——互相了解——決定是成為朋友還是僅僅是認識。朋友是你主觀確立的關(guān)系,他與同事、同學這種客觀環(huán)境確立的關(guān)系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我可以和同事、同學友好相處,但我們不是朋友。
六、理想之道。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xiàn)所有理想的基礎,在于找到內(nèi)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內(nèi)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yè)績更加重要。理想是一個人價值觀的充分體現(xiàn),我沒有多么宏大的理想,就像一個成不了大器的市井小人物。記得第一年作班主任,班里每一個同學過生日的時候,我都送他一份小禮物,同時會讓班級里所有的同學送他一句祝福的話。結(jié)果到我過生日的時候,他們也如法炮制,最有趣的是有個學生祝福道:“祝您從班主任升到年級組長——主任——校長!”哈哈,我當時只是覺得好笑,現(xiàn)在想來,那不是我的理想。我的人生理想很中庸,就是能認真的快樂的體會我的人生。我珍惜:作課前的緊張;作課后的輕松;忙碌時的疲憊;輕松時的暢然;感動時的淚水;愉快時的歡笑;親人的關(guān)懷;朋友的調(diào)侃。我生活中每一個點滴都是我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每一天的生活中,我都保持著一顆欣賞生活、享受生活、珍藏生活的心,這就是我微不足道的理想,是我內(nèi)心的聲音。
七、人生之道。人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志銘。我的人生究竟有多長,我不知道。二十多年的成長歷程,讓我對人生的看法變得很平淡。我不在乎我的墓志銘上究竟鐫刻些什么內(nèi)容,我只關(guān)心在我的有生之年,有沒有充分感受這個空間。三十能不能立起來,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我知道,和家人一起努力創(chuàng)造的溫馨生活是我人生的意義,和學生共度的愉快學習生活是我人生的意義,和朋友一起攜手的溫情時光是我人生的意義。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我樂在其中。
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與其說是觀后感,倒不如說是自我心情的梳理,這篇文章更像是我的一篇日記。雖然我并不完全贊同于丹的觀點,但還是感謝她讓我從幾個方面全方位地審視了一下自己。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我算是給自己做了一次簡單的精神分析,而分析的結(jié)果是,我更加熱愛生活!從人生的意義,我覺得受益真的匪淺,人生以淡泊名義,享受生活,平淡中豁然開朗!
【論語心得讀后感范文精選】相關(guān)文章:
《論語》閱讀心得05-13
論語教師心得04-29
《論語》閱讀心得(12篇)05-20
《論語》閱讀心得12篇05-20
論語讀后心得05-17
讀《論語》有感05-18
《論語節(jié)選》閱讀答案03-18
《論語》節(jié)選閱讀答案12-04
讀《論語》有感(15篇)05-19
讀《論語》有感15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