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篇》第四章的讀書筆記600字
第四章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第三章孔子說仁者能好人惡人。那么,如果自己仁的還不圓滿的話,自己會有什么后果呢?如果這個語境還原可以肯定的話,那就是說孔子認為即使自己的仁不圓滿,但是如果志于仁,則做事為人就不會作惡了。
什么是志呢?根據(jù)《漢語字典》,志作名詞,屬于形聲結(jié)構(gòu)。從心,士聲。戰(zhàn)國時“志”從心、之,之亦聲。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義為志氣、意愿,亦謂心之所向,未表露出來的長遠而且大的打算。《說文解字》解釋“至,意也”;《國語·晉語》釋志為“德義之府也”!墩撜Z·學而》說“父在觀其志”!睹献印穭t曰:“夫志,氣之帥也。《荀子·解蔽》說》“志者,臧也”。《毛詩序》又說:“在心為志!敝咀鳛閯釉~,意思是有決心、有意志于什么,專心于什么!墩撜Z·為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此處志于仁與志于學屬于同一用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決心以仁為本,把仁道作為處事做人的根本,那么,就不會做惡事了。”
什么是惡呢?《說文解字》說“惡,過也。”《周易·象傳》有“君子之遏惡揚善”語;《荀子·王制》則說:“元惡不待教而誅”。古代有十惡不赦之罪。仔細體悟孔子“茍志于仁矣,無惡也”的思想,其意義就應(yīng)該是:“如果一個人有決心行仁道,則不可能犯什么大惡之罪了!逼鋵,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個社會和諧安康幸福,否則的話,人人無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會叢生。正因為沒有十全十美的社會,正因為有多元價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現(xiàn)實中有各式各樣的生活樣態(tài),所以儒家不求人家報德,以直報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無知而有過,卻不至于主觀生惡、戕害生命。如果說某高校大學生藥某開車撞人致傷是過,但是拔刀殺人就是惡,無論藥某說什么,都不足以抵命。甚至藥某的某些同學還聯(lián)名保藥某,足見這些人多么麻木不仁,多么不義,違背社會公正的大義試圖維護個體的江湖義氣即是不義,何有仁在?正因為藥某寡仁少義才使得類似“他爸是李剛”的悲劇一再上演。這不是西學心理學能夠解決的問題,解釋的問題,而是從家庭到社會學校缺失“以仁為本”的教育所致啊!
朱熹說:“其心誠在于人,則必無為惡之事矣”就是這個道理!朱子引楊時的話“茍志于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惫沤裢,學校不教育學生做人的道德底線,家庭缺乏道德關(guān)懷,社會以缺乏道德的做法為個性,以唯利是圖為創(chuàng)新。那么,現(xiàn)在的大學生怎么會興仁感恩呢?感恩教育不是徒具形式,而是要發(fā)明人的仁性啊!
【《論語.里仁篇》第四章的讀書筆記600字】相關(guān)文章:
《論語譯注》的讀書筆記04-01
千年仁里自助游攻略04-01
《論語譯注》的讀書筆記8篇04-01
論語讀書筆記(通用15篇)03-28
論語讀書筆記匯編15篇04-08
論語讀書筆記集合15篇04-06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書筆記04-29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書筆記11篇04-14
劉積仁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2-01
《男生賈里》讀書筆記(通用1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