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
隨意查讀者們的評論時,竟然看到不少人認為本書在弱肉強食的快節(jié)奏的商業(yè)等領域不適用。還有人說,普通人來讀此書,想看到的是干貨,是如何克制自己的脾氣,和別人好好說話,而本書脫離中國社會舉例不合適。
恰恰相反的是,我并沒有覺得這本書具有如此局限性,我甚至覺得它是現在浮躁的中國社會極度需要的。即使在商業(yè)領域,也并不總意味著一定要強勢才行,F在社會為了鼓吹效率,甚至贊同或默許命令、懲罰、說教等充斥著工作乃至家庭,這恰恰需要非暴力溝通,來敲醒我們。如果僅僅只是想要看到干貨,那只是學習溝通技巧而已。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
還看到很多讀書筆記,亦或思維導圖,把重點放在了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這僅僅是本書的前半部分。的確,這就像中國人學乘法都教背九九乘法表一樣,直接、有效。但后面的部分就像,背會九九乘法表后,還要懂得兩位數、三位數的乘法應用,這樣才能將原理廣泛運用。我花一個月時間,每次回顧后再續(xù)讀,這樣看完全書后,真的認為沒有一個內容是可以略讀快進的,我時常讀著讀著就發(fā)現自己被說中了。
總之,千萬不要被這本書的書名或者書評誤導,以為這是部食之無味的工具書。
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刷新我認知的點整理如下:
一,先來看前文提到的“九九乘法表”,即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1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
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對她不做家務的兒子,使用非暴力溝通可以這樣說:
費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兩只臟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只(觀察),我不太高興(感受),因為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愿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請求)?
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不懂這樣客觀地表達:
1常常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如說,米奇花錢大手大腳,觀察應該是,米奇上周買書花了一千元);
2將感受和想法混為一談(如說,我覺得我吉他彈不好,這只是評價,但我們要表達的是感受,可以說,作為吉他手,我很郁悶、失落、厭煩);
3在感受表達完后沒有表達與感受相關聯(lián)的需要(如說,你無法來吃晚飯,我很難過。并要加上我難過是因為什么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因為我本來想和你聊一聊);
4提出的請求不夠具體明確(如說,我希望你經常做晚飯,不如說,我希望你每周一晚上都可以做晚飯)
二,但非暴力溝通,不僅僅只是談話技巧。
它真正指導的是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使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三,注意到第二點了嗎?
它說的是非暴力溝通的作用只限于表達自己和傾聽尊重他人,不是我們用來改變別人,以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的工具。
非暴力溝通服務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lián)系,更看中彼此的感情,而不是一味達到自己的目的。通過非暴力溝通,對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于對生命的愛。
常聽父母對孩子說:“你成績不好,讓爸爸媽媽傷透了心!边@種方式看似溫和,實則也是一種暴力,利用的是孩子感到內疚,調整行為來迎合父母。孩子變得努力學習,僅僅只是為了避免自己內疚,并不是出自對學習的熱愛。
四,非暴力溝通非但不是用來改變他人的,而且往往首先被改變的還是自己。
比如我們總以為我們的負面情緒是因為他人,但其實,是由于他人的某些行為導致某些結果使得我們的某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終歸還是我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第三點的例子,父母把不快樂歸咎于孩子的行為。父母如果與自己非暴力溝通會發(fā)現,可能是孩子成績差使他們的虛榮心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是說明他們的教育方法未奏效,使得他們的信心受挫。了解到真實的感受與需要后,就能知道也許需要父母正視自己的虛榮心,或者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
五,我沒想到,非暴力溝通并不是用來說服自己學著順從什么。
作者在35年前發(fā)現自己不喜歡寫臨床報告,他與自己用非暴力溝通,發(fā)現他不得不寫臨床報告是因為他想從中得到收入,了解了這一點,他居然就再也沒寫過一份臨床報告!
非暴力溝通是使我們致力于滿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長的需要。這樣即使艱難的工作也不乏樂趣,反之,如果我們的行為是出于義務、職責、恐懼、內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會變得枯燥無味。
作者不是苦口婆心地說服自己,接受去做“應該”做的事。因為他可以用別的方式來獲得收入,不用寫無數的臨床報告,他自己本身將獲得無法形容的快樂。
長期以來,我們強調通過教育來控制天性,這導致了我們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慮,以致不愿去體會自己的內心世界,變成了好奴隸。非暴力溝通,幫助我們認識社會文化對個體的消極影響,一旦認識到社會文化的局限性,我們就可能突破它的束縛。
六,非暴力溝通,還能夠治愈自我,學會不自責。
非暴力溝通是讓我們專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得到怎樣的滿足,我們更有可能從這樣的自我評價中獲益。反之,如果使用自責的自我評價,則是使我們羞愧并改變行為,我們也就允許自我憎恨來引導自己的成長和學習。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在于——愛護自己,它使我們的改變是出于對生命的愛,而不是出于愧疚或內疚,這些具有負面影響的心理。
七,學會了愛自己,再學會如何用非暴力溝通對他人。
比如面對他人嘲笑,不要僅僅看作是羞辱或攻擊,因為這樣會使得自己過于惱怒或害怕,而無法傾聽對方。這時候應當停下來,可以換一個環(huán)境,除了呼吸什么都別做,平靜下來,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了解并體貼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表達前也可以試著傾聽理解他人。記得要大聲提出請求。
八,沒看這本書前,我不會知道,有效傾聽就能解決問題。
本書舉了一些有效傾聽竟然就能化險為夷的案例。那些非暴力溝通者之所以能成功使自己免于不可逆的傷害,正是因為他們用心體會即將施暴者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再主動表達理解,來幫助對方了解自己在何種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意識到我從前竟然不懂得什么叫全身心的傾聽。當他人遭遇不幸時,我們要做的不是急于提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tài)度和感受。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在交流過程中,我們保持持續(xù)的關注,給予反饋,給對方的充分表達創(chuàng)造條件。
甚至是心理醫(yī)生,都應該考慮學會傾聽,用非暴力溝通代替診斷。
我還學習到在生氣的人面前,千萬不要用“不過”、“但是”、“可是”開頭。
九,引發(fā)了我不少育兒方面的思考,比如懲罰的局限性。
目前,至少中國社會認為需要適當的懲罰。作者再次給我敲響警鐘:懲罰加強了對方的敵意和抵觸心理,使雙方的關系更加疏遠。
很多時候孩子拒絕做一件對他們有益的事,只是因為他們不想在父母的壓力面前屈服。但急于求成的父母,選擇打罵孩子,這效果是立竿見影,但并不是唯一有效辦法,只是家長懶才選擇體罰的方式。孩子受到懲罰,想得更多的會是下次如何逃避懲罰,完全不是事情本身真正的意義。而且孩子會因為對體罰的恐懼而難以體會父母的愛,并同樣學著父母用武力來解決問題。
除了體罰外,指責或否定他人也是常見的懲罰,比如如果孩子沒有照家長的話去做,父母可能就會說他“自私”,“不尊重父母”等等。另外的懲罰是不給孩子某種好處,例如不給零花錢,在這種情形中變得冷漠,是一種強有力的威脅。
在實施懲罰前,請想一想:我希望他基于什么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請試圖用非暴力溝通來使對方認識自己的需要。
總結: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1。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需要用客觀的表達方式。
但非暴力溝通,不僅僅只是運用以上四點的談話技巧。它真正指導的是我們轉變 談話 和 聆聽
的方式,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不是我們用來改變別人,以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的工具。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專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得到怎樣的滿足。對自己,并不是用來說服自己學著順從什么,而是學會愛護自己,不再自責。對他人,全身心地傾聽他人的需要,比急于分析判斷來得有效。
非暴力溝通知易行難,尤其育兒路上,要時刻提醒自己用非暴力溝通代替懲罰。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2
好棒的一本書,出乎意料的好!把精華的部分摘抄出來,加強記憶,學會運用。
非暴力溝通包含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就是觀察,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導致對方就會傾向于聽到批評,并反駁我們。比如有時候我會對我老婆說,你最近脾氣很大啊,這就是評論性的語言?赐瓯緯院,我會這么表述:這星期有三天早上你對我說話都很大聲,是不是我做什么事情惹你生氣了?
第二個要素是感受,我們可以建議表達感受的詞匯表,方便我們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使溝通更加順暢。同時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的需要,這也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因素。聽到不中聽的語言,我們可以有四種選擇:責備自己,指責他人,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非暴力溝通傾向于選擇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個要素是提出請求。通過觀察,體會感受和需要以后,以什么樣的方式提出請求讓人更容易接受呢?首先我們需要提出明確的請求,需要他人做什么,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而不是不要做什么。比如說,一個父親看到小孩爬上一顆很高的書,這個時候對小孩說“抱緊樹”比“不要動”會更好更安全。同時需要注意請求和命令的區(qū)別:請求如果沒有得到滿足時,請求的人提出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達到目的,也是命令。非暴力溝通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lián)系。使用非暴力溝通時,我們希望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于對生命的熱愛。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3
最近著重看心靈類的書籍,是因為看到了內心的問題。這本書教會我很重要的東西,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周六,健身房的跑步機帶著小電視,里面正在播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地震,夏季的墨西哥忽然出現深達兩米的冰,日本九州、鹿兒島的水災和上百萬的人被迫離開家去醫(yī)院、體育館等避難。地球在發(fā)脾氣,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地域會出現這樣的天災,或許也是一種人禍。心情也跟著沉了起來,還有多少人正在承受著這些痛苦,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我甚至覺得自己能活潑的長大也是一種幸運。
偶爾看到有些人嫌棄或者惡意的眼神,他們把內心的暴戾變成暴力,隔著兩米開外都可以感覺到那熊熊燃燒之火。
有一段時間我的心情很糟糕,覺得世界都是灰暗的,別人的笑聲都能讓我生悶氣,仿佛全世界都欠了我的。他們是揍了我嗎,還是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都沒有,我才意識到原因在于我自己。有很多人對社會的仇恨,是因為自己的失敗,他們無法忍受承認這是自己的無能。但是又必須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加上我們天生具備推卸責任的能力,畢竟沒什么比把一切推給別人更容易了。前一陣川崎發(fā)生的鎖喉事件,人生只剩下失敗的一個人策劃了這起慘案,那大多都是孩子啊。失敗而且懦弱的人,才會選擇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群體。
非暴力溝通讓我著重關注自己和別人的感受,所有的情緒其實都來自內心,找到撫平情緒的源頭。
先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做到了才能真正聽到別人的聲音。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4
這本書是我?guī)е康膩砜吹,但是又不抱太大希望,因為我想要的是一個整個體系,但是沒想要,這本書好像幫我打開了這所大門,自我感覺這本書把傾聽作為這本書的主要部分,當然傾聽也是一門藝術,看完這本書后,感覺只能作為我交流認知體系中的一個知識點或者底層的構架,因為這里面的,觀察、感受、需求、請求、中的任何一個要素拿出來都值得再做細分研究!觀察、感受、需求、請求、中的前三個要素我都感覺挺難的,為什么叫?因為這是先入為主的思維習慣或者自己認知真的不夠全面造成的問題,所以對我來說想要改變需要大量的書籍和經歷才可能對其有所大致的了解,
不加評論的觀察!
清晰明確的感受,
具體的需求
最終由上得出自己的請求。
而上面的四個要素是搭建在傾聽之上的!不仔細傾聽,自然不會有明細感受,明確的需求,
后面的章節(jié)不管是
“愛自己”
還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憤怒”都給我一種,有事就直說,如果總是模糊不清別人可能不會察覺
后面的這些總給我感覺
要像一個孩子一樣去表達自己就好,沒有那么多需要顧忌的。
就這樣,愛自己!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5
學習如何表達憤怒對我來說特別重要。以前表達憤怒時,對親近的人會怒吼,因為我知道他們會包容我,他們知道我是“刀子嘴豆腐心”;對不太熟悉的同事同學,我通常會不理睬,橫豎看不慣他,也不敢表達憤怒,因為怕引起更大的沖突不好收場,只能敬而遠之;對于陌生人,在我的定義里是“不道德、沒教養(yǎng)”之類的,我通常安慰自己這輩子可能遇不見了,息事寧人,就當沒看見或沒聽見。
不管是“忍讓”還是“發(fā)泄”,我都會在事后責怪自己“膽小怕事”或“沖動幼稚”,每次都在心里默默的罵別人和自己千萬遍,仍不解恨,快憋出內傷了。
其實,憤怒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與其指責自己和他人,不如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有意識的用“我生氣是因為我需要”代替“我生氣是因為他們”。因為指責一個人時,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靜下心來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需要和感受上,我們的愿望就更難得到滿足。
其次,我們也盡量不要給任何人貼標簽,這也會帶來暴力。負面標簽帶來的傷害,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正面標簽也是要不得的。我記得小時候,媽媽常對著別人夸我是一個上進心極強的孩子,一臉的驕傲,只因我有一次考試,數學考了98分,全班第二,爸媽都挺滿意?晌乙豢丛嚲,發(fā)現錯誤的那道題是馬虎錯的,要是認真檢查,我肯定是全班第一了,我心里遺憾,難過,哭的稀里嘩啦的。從此我就被貼上了“上進心很強”的標簽。從此,不管大小考試,不管自己是否有遺憾,我都會大哭一場,因為我不想讓我媽媽覺得我“上進心強”這個“優(yōu)點”是枉然,不想讓她失望。
說白了,充分表達憤怒,是在認真傾聽,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基礎上,不帶任何指責的表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從而達到互利互贏、互諒互解的理想狀態(tài)。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是在憤怒時強壓怒火,靜下心來就很難做到,也許“除了呼吸什么也不做”真的能幫助到我們,這還是需要不斷練習強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加油,親愛的同學們!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6
說到暴力這個詞,相信每個人都能理解,也同樣覺得這個詞和自己無關,由于缺乏認知,我們通常認識不到自身的暴力。在我們眼中打人、殺人、武力才算是暴力行為,但如果我說“冷暴力”這個詞,你還覺得陌生么,你有沒有跟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冷戰(zhàn)過?有沒有在生氣時口不擇言?如果有,我相信你能理解這句話:情緒和語言也可以很暴力,并且傷人于無形。
這就是本書的主題:非暴力溝通。
我們通過話語表達情緒,大多時候說話是一種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而非暴力溝通主張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以達到溝通的最佳結果。
它是有跡可循的,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分別是:
、倭粢獍l(fā)生的事情。
、诒磉_感受。
③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
④提出具體的請求。
假如我有個作息不規(guī)律的室友,我睡覺了她還在玩游戲,她打擾了我休息,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說就是:你玩游戲的聲音很大聲,我有些煩躁,因為現在已經×點了,我明天還要早起上班,你能不能明天再繼續(xù)?
這種方法更注重人的感受和需要,它的溝通過程是:
、傥覍φ诎l(fā)生的事情的觀察是什么。
、谖业母惺苋绾。
、勰男┬枰獙е铝四菢拥母惺。
、転榱烁纳片F狀,我的請求是什么。
我相信比不經大腦的說“你還讓不讓人睡覺了”,結果一定更令人滿意
但很多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非暴力溝通”的存在,而傾向于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遠和傷害。作者將這種溝通方式稱為“異化的溝通方式”。
我們常做的行為有:
道德評判。
簡而言之,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就是不道德或是邪惡的。批評、指責、辱罵、歸類、比較以及評論都是在評判人。
“你太懶了!你太自私了!你太笨了!”這些都屬于道德評判,它擅長將人分類,好人或壞人、正常人或不正常的人、聰明或愚蠢等。
這樣很難讓溝通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甚至還會召來仇恨。就算被批評的人做出讓步,接受批評,也不會是心甘情愿的,而且長久來看不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
進行比較。
丹·格林伯格在《讓自己過上悲慘的生活》中建議讀者: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做比較。
都說人比人氣死人,人無完人,身處比較之中,總有被比下去的時候。而一旦陷入比較的坑里,我們的關注點就變成了“我沒有什么”,而不是“我已經擁有了什么”。其實已經擁有的東西,反而最珍貴。
回避責任。
為什么我們要每天準時上班?為什么要按老板要求完成工作?相信大多數人會回答:有些事不得不做。但事實上,這絕對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行為,F在仔細想一想,我們準時上班、滿足老板的要求是為了什么?
難道不是為了保住工作?為了升職加薪?所以歸根結底,這是我們?yōu)榱诉_到目的而履行的責任。
我們要意識到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因為自己想要,從自身出發(fā),能避免很大程度上的庸人自擾。
強人所難。
這是強者常使用的手段。比如父母、老師、老板,許多人認為這些人的職責就是改變他人,讓他們循規(guī)蹈矩。他們的常用臺詞是:如果你不這樣做,我就怎么樣。
但在這種情況下,選擇變成了逃避懲罰,而不是追求美好生活,一旦有機會他們就會選擇敷衍了事。 回想一下小學做暑假作業(yè)時,是不是極盡敷衍之事?
非暴力溝通歸根結底是關注自身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再考慮為了達到這種需要,我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7
表現不完美時的感受和行為(what)
當我們表現得不完美,一般習慣自責,如對自己說,『笨蛋』,『這種蠢事你也干得出』,『你總是將事情搞得一團糟』。嚴重的,會陷入自我憎恨當中。
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種形式。出于羞愧,我們通常試圖改變自己,變得更加友善和體貼。但是一旦對方意識到我們行為出自羞愧或內疚,而不是愛,他們并不會更加欣賞這些行為。
有哪些詞語體現了羞愧、自責?如,『應該』,『必須』,『真的』。
為什么會自責?(why)
對他人的指責反映了我們遭到了挫折,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需要。如果我們指責的那個人是我們自己,其實也是『我的行為不符合我的需要』。因為我們的行為無法滿足自身的需要,我們感受著人生的悲哀和內心的渴望。
那么我們該如何面對自責呢?(how)
如果發(fā)現痛罵自己,『你看你,又把事情搞砸了』。馬上可以問自己,『我什么樣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呢』。
一旦專注于尚未滿足的需要,我們就會考慮如何滿足它,我們的身心狀態(tài)就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
我們試圖理解自己的所做所為,『我做那件事是為了滿足什么需要』。通過聆聽自己的.心聲,發(fā)現心靈深處的需要。此時,我們會寬恕自己。盡管過去的選擇并不理想,但它也是為了實現內心的渴望。
愛惜自己的關鍵是,同時包容兩個不同的我,對過去的某種行為感到后悔的“我”(現在的)以及采取那種行為的我(過去的)。
自我寬恕其實為個人的學習和成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
作者舉了一個外衣染上墨水的例子,他因為此事不斷訓斥自己。后來明白了,為什么會責備自己粗心,是因為有照顧好自己的強烈渴望,那么在匆忙回應他人的請求時,要多留意自己的需要。同時為了滿足什么樣的需要而隨手把筆放入口袋,是因為很看重回應他人的請求。由于這些考慮,態(tài)度就變好了。
如何面對那些覺得沒意思,卻又認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
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做。
作者舉了個例子,『每天開車送孩子上學』。原來他認為這是他不得不做的事情。后來他發(fā)現很欣賞孩子從學校得到的教育。雖然有離家很近的學校,但是現在孩子的學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他的價值觀。因為他理解了,之所以選擇每天開車送孩子上學,是為了孩子能得到他所看重的教育。
有哪些做事的動機不好
為了錢,為了得到贊同,不想感到羞愧,為了避免內疚,為了履行職責……。
其中針對『為了得到贊同』這個動機的評論另我印象深刻。受社會的影響,我們渴望得到獎勵,希望得到人們的微笑,聽到一點鼓勵。為了討人喜歡,努力迎合他人;為了避免招人厭惡,不做那些不受人歡迎的事。
為了博得他人的喜愛,費盡心思,委屈求全,是可悲的。 但是如果我們的行為是出于對生命的愛,人們自然會心存感激。他們的感激其實也是在給我們確認。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8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希望我們達成的是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lián)系。
“我覺得導致溝通失敗的原因是不懂得換位思考,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溝通方式,語言的表達沒有以尊重對方為前提!潜┝贤ā瘧摻⒃谄降鹊幕A進行對話。接納并理解別人的質疑,理解他人,但這絕不是軟弱的代名詞”
《非暴力溝通》向讀者強調了傾聽的重要性——《非暴力溝通》強調,首先必須專注于自己的需要。我們有時會責備他人,這其實反映了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需要,如果被責備的那個人恰恰是我們自己,那么言下之意便是“我們已經做出的事情不符合我們的需要“。
很多時候我們在溝通的時候總會比較激進。至少我之前是這樣的。但是我看完這本書之后我會先問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去溝通。尤其是有人說我不好的時候。后來發(fā)現當你真的聽進去思考了你會發(fā)現很多人家給你的批評其實是你內心想要提升的道路。當你了解了自己的需要然后去聆聽(不管好壞)這樣你們才能真正的做到意義上的“溝通”而不是自說自話。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9
譯序
我很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更多的人安靜下來。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寧靜遭到破壞,所以他們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和平。
前言
阿倫·甘地,圣雄甘地非暴力學會創(chuàng)始人和主席。
他在上個世紀40年代在南非度過了他的童年。因為他是黑人的緣故,受到許多欺凌,所以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他的祖父那里,跟他學習如何面對憤怒挫折歧視和恥辱。因此,他漸漸懂得何為暴力和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
語言是窗戶,否則他們是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這無情。我們的轉變與世界的狀態(tài)息息相關,而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
恐懼無法帶來和平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
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同時他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fā)現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并提出明確的請求。這個方式雖然簡明,但能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非暴力溝通不只是溝通方式,更是一種持續(xù)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注于更可能滿足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最大限度地傾聽自己及他人,培育彼此的尊重、關注與愛,使人樂于互助。
Tips:非暴力溝通的使用,并不需要溝通的對象熟悉非暴力溝通,或對我們心存善意。如果我們遵循非暴力溝通的原則,樂于互助,并表明那是唯一的動機,那么他人也會加入我們,最終形成良好的互動。
非暴力溝通的要素
一觀察二感受三需要四請求
這些提醒、鼓勵我們專注于彼此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于互助。
非暴力溝通過程:
什么是我的觀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價值愿望等導致那樣的感受?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么?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愛?
溝通的過程當中,如果忽視了人的感受和需要,往往導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這些語言和表達方式,作者稱為“異化的溝通方式”。
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大多時候,這樣個人化的主張和評價會招來敵意。 我們常常將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判混為一談。如果我們從小就學習愛的語言,我們將會直接說出我們的價值觀,而不會指責他人?屏_拉多大學心理學教授O.J.哈維的研究課題,研究結果表明人類溝通用語中使用詞語涉及道德評判的頻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頻繁。
分類和評判提倡的是暴力。比較也是評判的一種形式!蹲屪约哼^上悲慘生活》一書的作者單格林伯格建議讀者,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這個角度來看是應景的:)】
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絲的一段話:人類的滅亡卻是因為現代人唯唯諾諾、缺乏責任感,畢恭畢敬地服從各種命令。我們所看到的悲劇和馬上就要看到的更大悲劇,并非是世界上反抗的人、不服從的人增多了,而是唯命是從的人,聽話的人越來越多。
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
我們無法強迫他人按我們的期待生活,我們也不可能按照別人對我們的期待而生活。在那些專制的等級社會,不應該、應該和不得不這些表達方式,特別適合一個目的:人們越是習慣于評定是非,他們也就越傾向于追隨權威,來獲得正確和錯誤的標準。一旦專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不再是好奴隸和好屬下。
異化的溝通方式還淡化了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責任意識。此外,強人所難也會造成心靈的隔閡。
第三章 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要素就是觀察。當我們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的時候,人們傾向于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非暴力溝通是動態(tài)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他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并清楚描述觀察結果。例如,他會說,“歐文在過去的五場比賽中沒有進一個球”,而不是說,“歐文是一個差勁的前鋒”。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
第四章 體會和表達感受
如果人們被鼓勵服從權威,而非傾聽自己,漸漸的我們將習慣于考慮“人們期待我怎么做?”
表達內心的感受,不僅可以促進親情,還可以改善工作。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產生積極影響。
注意區(qū)分感受和想法/區(qū)分感受和判斷。當我們說“我覺得”,我們常常并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把“我覺得”換成“我認為”,也許更恰當。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0
因年底工作比較忙碌,心情有時候比較浮躁,對孩子和老公就難免帶著情緒和不滿,加上孩子最近放假在家,總是想著玩,不想做作業(yè),我就著急了,對他態(tài)度就有點不好。
一天,我下班回家他就纏著我玩,我比較累不想和他玩,就跟他說:“我不想玩,你去寫作業(yè)吧,別老想著玩!我還做飯呢!彼桓吲d了,回到自己臥室大聲的喊叫,還把東西扔的到處都是。我一看就急了,對他大聲訓斥,他更來勁了,把橡皮扔到我的餐桌上,把鉛筆扔到地上。我本想沖到他的房間對他大吼大叫,但是我猛然感到我錯了。我需要冷靜,就當沒有看見他的演出,自己到廚房里去做飯了。
他的聲音漸漸小了,做好飯,我叫他:“吃飯了,快去洗手吧!蔽乙豢吹厣虾筒妥郎系你U筆、橡皮不知道啥時候已經都撿起來了。我們坐下來吃飯,他對我說:“媽媽,我不應該對你嚷嚷,我不對!蔽尹c點頭,表揚他:“嗯,知道自己錯了,很不容易,媽媽允許你有自己的脾氣和發(fā)態(tài)度,但是不能傷害別的東西,可以去扔自己臥室里的枕頭!焙⒆诱f:“嗯,我知道,媽媽說過很多次了!
我很高興沒有把事態(tài)擴大化,沒有更深的傷害到孩子,讓他發(fā)泄了脾氣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
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系。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并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fā)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
《非暴力溝通》中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fā)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能夠療愈內心深處的隱秘傷痛,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發(fā)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沖突;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馬歇爾提出了NVC。他指出,“NVC的基礎是一些溝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們也有助于人保持人性。NVC沒有任何新的主張,它所吸納的內容,都有悠久的歷史。它的目的正是提醒我們已有的知識——關于什么是符合人性的交往方式,以及幫助我們活出這一點!本拖褡髡咴跁袑懙模悍潜┝贤]有任何新的主張,它所吸納的內容,都有悠久的歷史。書里面沒有學究式的細說這歷史是如何傳承的,從作者書中字里行間我們可以體悟他的博大精深和厚積薄發(fā)。
有些人對這種溝通方式有些人覺得不以為然,和那種強調推銷,強調話術,強調控制的理念比起來軟綿綿的。那我想說,你好好用用這種方式,再作比較。什么理論都要回歸到實踐的檢驗中。
我覺得非暴力溝通很強大,這種溝通方式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四個要素,不管是用于傾聽,還是用于表達。這四個過程可以概括為兩大步,也是催眠中的兩個大原則:跟隨和引導。觀察和感受屬于跟隨,需要和請求屬于引導。在這種方式下,我們的心就變得無比的平靜和順從。很多厲害的溝通高手,比如心理咨詢師,談判專家,催眠師日用而不知。書里講到的這種溝通模式對我觸動很大,讓我有嘩然大悟的一種感覺。對于咨詢過程中的問答,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指導的書籍,看的有關書籍要不講的事無巨細,顯得雜亂無章,要不就籠統(tǒng)的讓人不著邊際。而這本書讓我醍醐灌頂,對以前的有關知識上下貫通,把前兩者系統(tǒng)起來了。
這本書講的那種溝通方式,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客觀冷靜,讓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更近。會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受到對方的需要,感受到對方的愛。會讓我們彼此消除誤會,化解敵意,讓我們相互包容和接納,互助和友愛。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2
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斷斷續(xù)續(xù)地看完本書,感覺自己對于本書的理解還有有許多有待加深的地方。
這里就簡單地寫下自己看完本書之后的一些心得體會吧。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以充滿愛的方式去和他人溝通,加強聯(lián)系。這其中離不開非暴力溝通的四個基本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其中有幾個部分對我個人來說,是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是在溝通的時候要更多地關注自己以及他人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樣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不經意間所帶來的語言的暴力:二是注重傾聽的力量。很多時候,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急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建議、判斷等,但是也許他人需要的僅僅只是得到充分的傾聽,得到來自別人的理解和認可;三是要更多地關注自身。當我們表現不夠完美時,我們往往會陷入自責和內疚當中而忽略了對自己的愛。另外,如果我們只是出于內疚、羞愧的心理去做一些事情,效果通常比不上我們發(fā)自心底的出于對自己的愛,出于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目的去做的事情。轉變對自己評價的方式,讓生命之花綻放。
最后,非暴力溝通自己想要做到完全地理解以及日常工作生活的融會貫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正如本書結尾所說的,值得做的事情哪怕做的不好也是值得的。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3
1、體會和表達感受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
我在讀這些書的時候一直在試著練習,因為我之前在感到悲傷、生氣等情緒的時候,總是會強調我本來是怎么樣的,因為你做了什么而導致我怎么樣,我以前一直以為這樣會得到理解或者憐憫,當然事實證明并沒有,然后我接著在意的點就是:你根本不在乎我。
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我根本就沒有表達我的感受,我只是一直在表達我的看法,人對自己都是格外寬容的,所以錯誤總是別人比較多,所以我的看法其實也是一種指責,但是當你指責的時候,并不會如你想象的那樣得到共情,反而是得到反駁、。
我看前三章的時候感覺還挺難寫讀后感的,因為我看完了還是不知道怎么做,而且我覺得像作者那樣,對所有人都充滿愛,實在是太難了,因為我是一點就著的性格。
但現在我大概知道怎么表達感受了,有個語句公式:你(事件表達),讓我很(感受),因為我、、、。比如:你這一分鐘內叫了我三次,我很煩,因為我想要專心煮飯。而不是:你怎么老是叫我啊,我在煮飯!
2、感受的根源感受根源于我們自身的需要。
我們總是想著“人們期待我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要怎么做”。我剛生完我兒子的時候,身體不好,月子里一直感冒發(fā)燒,奶水也不夠他吃,出現了很多問題。
吃母乳他就不吃奶瓶,奶瓶放到嘴里就哭,喂完母乳不能立即喂奶粉,但是他一吃就要吃飽,不能立即喂飽他他就會一直哭,我很糾結,想放棄母乳,但是覺得如果我不堅持母乳,我就不是個稱職的媽媽了。那時候婆婆建議我喂奶粉,我很自責,后來寶寶長濕疹,我就越發(fā)的愧疚,覺得如果他能吃母乳也許就不會這樣了。
我總是怕負了別人對我的期待,所以每做一件事之前總是先想一下,別人看到這件事是什么感受。
3、請求幫助
需要請求的是具體的活動,并且使用抽象的語言還會是我們無法深入了解自己。
分清請求和命令。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如果批評或者指責他,那就是命令。這就讓我想起我們拆的第一本書《男人來自火星》里說,向對方提出請求后,如果他不愿意,不要生氣或抱怨。
是的,男人有時候就像小孩子一樣,腦回路是直的,你是請求的語句問他,他就會覺得這件事情是有彈性的,但當你把請求也當做了命令的話,就違背了這項規(guī)定,會讓他產生抵觸心理。
溝通是一門藝術,說得對了能加分,說錯了就是0分。如何做到人情練達、世事洞明,要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拒絕那些枯燥乏味的大道理,站在對方的角度,聽一聽他的聲音。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4
這周繼續(xù)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說實話,我很喜歡這本書,經常在讀書時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
當今社會,人們可能習慣于圍繞個人利益去采取行動,往往忽視了他人的感受,條件反射式的語言暴力既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赡芪覀円呀浟晳T了自己的說話方式,并不認為自己的說話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卻會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F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經常說話不經大腦考慮,一句無心的話就讓別人生氣了,自己還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說話方式有問題,要不就是我說話語氣重,讓人覺得是在諷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時候是一個脾氣挺倔的人,說話也沖,經常一句話就把人噎住了,讓你不想再跟他說下去,因此媽媽經常氣的流眼淚。只要爸爸在家,我們都不敢大聲說話,更談不上歡聲笑語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媽媽說。
如今我們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瑣事,自然也就有爭吵,情緒上來的時候會不加思索的說出一些難聽的話,發(fā)一頓火,但事實是對方并沒有因為你的發(fā)火而有所改變,還是無動于衷,最后還把自己氣的夠嗆。
前幾天姐姐和姐夫因為回家看老人的問題鬧別扭。姐姐說:“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說:“回家看爸媽還要挑時間?你就是不孝順!
“我怎么不孝順了?我給爸媽買的東西還少嗎?你憑啥這樣說我?”
就這樣兩人就吵起來了,姐夫打電話把我叫去了,我看著她們倆的樣子都有點苦笑不得,都幾十歲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還這樣。就跟他們說起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公文素材庫要學會好好說話,學會溝通,要學會傾聽和尊重對方,學會換位思考問題。跟姐夫說:“不能給姐姐貼上不孝順的標簽,會破壞她的情緒,肯定會跟你反擊啊,要冷靜,你們都用暴力語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啊,只會傷害對方,有話好好說。”事后姐姐還開玩笑的跟我說:“咱家人說話是不是遺傳。空Χ几习忠粯記_呢?也難怪你姐夫生氣,肯定是我說話語氣太重了,一點就著,跟個炮仗一樣,那個男人會喜歡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善用語言,愛自己,愛家人,把愛溶于生活。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
“叮咚”,拿起手機,我掃了眼微信,是好友麗麗發(fā)了張聊天截圖給我,第一反應是她和男友又吵架了,打開圖片仔細一看,果然猜中,火藥味還挺重,來回好幾個回合,但是誰都不示弱,說的話一句比一句狠,讓人氣的要爆炸。
“什么情況?”
“我要跟他分手!”
“……大姐,又要分手?這次又為啥?”麗麗和男友已經相愛相殺三年了,每次吵架都要鬧分手。
“你看看我發(fā)你的聊天截圖,他對我說話越來越不耐煩了,句句傷我的心,嗚嗚……”
我再次打開截圖,認真看了好幾遍,那些話語讓我想到兩個字-“暴力”,這些話就像一顆顆子彈,直擊對方的要害,讓人傷心欲絕,愛意全無,比肉體暴力更讓人難以忍受。
當下好友情緒激動,不知如何安慰,只能靜靜聽她傾訴,情緒穩(wěn)定之后給了她一個建議,讓她和男友和好之后能一起讀讀《非暴力溝通》,嘗試用愛的語言去表達自己和傾聽對方。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著,它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讓我們能誠實清晰的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實現更加有效的溝通。
初心是為了和父母有更多的交流
起初讀這本書,是為了和父母有更好的溝通,因為長大之后,許多觀點和父母有了分歧,但是又不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傾聽他們,往往只能選擇少做交流或者發(fā)脾氣解決,鬧得雙方都掃興收場。但是去年發(fā)生的一件事很觸動我,讓我決定好好讀讀這本書。
有一次逛街,在一家服裝店里,一對父子正在挑選衣服,父親看上去有六十幾歲,兒子有四十幾歲,穿衣打扮都很樸素,兒子很孝順,一直轉來轉去,幫父親挑選衣服,還時不時拿著衣服在父親身上比劃比劃,興奮的像個小孩?墒歉赣H卻一臉愁容的看著這些衣服,擺手說不試,說自己不缺衣服,服務員則在一旁勸說,說兒子一片心意,老人家可不要辜負。后來在兒子和服務員的頻頻勸說下,父親終于答應試試,兒子眼光不錯,穿著挺合身,兒子連連夸好看并問父親喜歡不,而父親此時并沒有關注衣服,而是一把脫下衣服,忙看價格標簽,嘴里還問服務員這衣服貴不貴,這下可惹怒了兒子,兒子一把用手打了父親拿著標簽的手,生氣的說,“問你喜不喜歡這衣服,你管他價格干嘛,你兒子我買的起,最煩和你一起買東西,買啥都舍不得,畏畏縮縮!”父親有些尷尬,服務員忙著安慰大爺,忙說這衣服不貴、今天還有打折活動,但老人家卻一臉難過,絲毫沒有兒子盡孝的喜悅。
看到這一場景,我有些傷感,其實兒子有出息了想給父親買衣服盡盡孝心本是一片好意,而父親一輩子吃苦過來舍不得破費也是情理之中,但兒子粗暴的溝通方式,實在讓父親有些難堪,也讓父親無法愉快的接受這份孝心。
后來,我也想到了自己,有時脾氣急,沒有耐心去和父母解釋,一步步讓他們明白我為什么這么做,想一出是一出,做什么決定他們都是最后知道的人,如果他們反對或者念叨,我又會覺得他們不理解我,然后雙方都痛苦,而這本書給了我解決的辦法。
誠實表達自己,耐心的告知他人我們具體的需求
今年元旦回家,想著給老媽買件羽絨服,但是老媽向來節(jié)儉,估計嫌專賣店的衣服貴,肯定不愿意,但是別的店里的衣服我又擔心質量一般,想著如何說服她,另外,也希望給她買件她真心喜歡的,而不是因為價格便宜,避免之前那對父子的尷尬場面。于是買衣服的前一天晚上我就開始做她的思想工作,把我希望買件質量好的、耐穿的衣服,所以打算就帶她逛逛品牌店的需求告訴她,她表示理解,但是她有價格過高的擔心,于是我解釋說元旦這些店一般都有打折活動;而且材料好、耐穿、暖和,價格自然高一些;到時候如果看上,我們看看材料和價格,多逛幾家店,挑件性價比高的;最重要的是給機會讓我表現表現。老媽聽完我的耐心分析,表示明天不會有顧慮,于是第二天我們愉快的完成了購物,母親感受到了我的心意,而我也心滿意足的為她添了新衣。但是如果我不提前和她溝通,一意孤行,第二天可能大家都心不甘情不愿的,老媽抱怨我不當家不知節(jié)儉,我抱怨她不明白我的一片孝心,最后大家難免不歡而散,越來越討厭一起購物。
因而和家人溝通時,我們需要多一些耐心,并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要只告訴他們我們長大了,就要這么做,你們現在管不了我了,畢竟他們在我們小時候也曾如此耐心的帶我們認識這個世界。
這一溝通方式有效改善了我和家人的關系,也對我的工作有著積極的影響。
去年和一個開發(fā)合作共同完成一個項目,但是這個項目從來沒有工作計劃表、需求文檔,每次需要上線新功能,都是開發(fā)前幾天告訴我,然后我感覺時間有些來不及,然后開發(fā)急匆匆的和我講解需求,我便整理測試用例、著手測試,爭取在規(guī)定時間內保證項目上線,基本上這個項目到最后一天還會有問題,都是加班加點完成的。每次接到這個項目的測試任務我都是很頭疼的,首先它會打亂我的工作計劃,因為除了它,我還有別的測試任務;其次它沒有明確的開發(fā)、測試節(jié)點,沒有具體的需求,很容易導致漏測現象。我的心里充滿了抱怨,每每我都會開發(fā)吐槽,然而他也一肚子委屈,說他也愁,我需要的這些也正是他煩惱的,但是我們誰都沒有主動的去表達我們的需要,我們就這樣怨聲載道的過了大半年。后來,又一次新功能需要上線,居然在上線前一天才告訴我,而且涉及十套模板,內容特別多,那一次加班到很晚,回來路上一陣反思,決定回去寫封工作建議給領導和同事,和他們講述自己對于項目流程的看法和改進意見。當晚英明的領導就給予了理解,第二天就發(fā)郵件規(guī)范了這個項目的流程,善良的同事們也都積極地給予了支持和幫助,讓我的工作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經過了這次,我深深的明白,有時我們需要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成為情緒的奴隸,通過抱怨、批評、辱罵、比較、強人所難等溝通方式使我們更難表達自己和體會對方,讓我們的愿望更難得到滿足。
關切地傾聽他人,聆聽他們的請求
情人節(jié)的時候黑土先生送了我一把尤克里里,圓我音樂之夢。于是我利用業(yè)余時間照著視頻津津有味的學習起來,先學習持琴、調音和認識樂譜,不料照著視頻學完,調第一根弦時,調音器上明明顯示的是“A”,但是聽聲音就是不對,就在我開始納悶的時候,黑土一把拿走我的琴,開始百度幫我找問題。我當時有些不開心,因為晚上特地早早洗漱好,抽出一兩個小時學琴,在識譜時,我沒撥兩下,他就搶過琴去,笑嘻嘻的練起來,然后我又搶過來,沒彈兩下,他嘲笑我有破音,說我彈的不如他好聽,當時心里一萬匹馬在奔騰,心想買琴是你自己想學吧。音調的不對,我想應該是視頻哪里看漏了,于是又翻出視頻認真的看了一遍,確定調的方法是對的,于是讓黑土看下視頻找找原因,他此時仍在邊看百度邊調著琴,然后突然很有根據的指著調音器說,“快看,你的模式調錯了,應該是尤克里里模式!”,聽罷,我氣不打一處來,跳起來和他說,視頻上說這個模式調更準確,老師特地囑咐用這個模式的,于是把手機視頻摔給他,他臉色有些無奈,撿起丟在面前的手機看起來。我意識到自己有些想發(fā)火,于是起身準備去洗澡,先冷靜冷靜。洗完澡回來,他還在認認真真的調音,不理睬我,我心想他咋還不來哄我,就在那里倒騰那把破琴,以后和琴過去吧,越想越氣。
突然想到上午看非暴力溝通時,正講到人為什么會生氣、如何表達憤怒的內容,抓緊掏出手機打開那部分內容,越讀心里越平靜,我不在心里指責他的不是,開始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剛才我很沮喪,因為我學琴的權利被剝奪了,我希望自己來找問題,還有些委屈,因為我調的模式是對的,卻被黑土指責,我希望他能看過視頻再說。因為找到了生氣的緣由,立馬釋懷了,然后想照著書上的方法嘗試著和黑土先生溝通一下,這時黑土剛好把琴拿給我,告訴我調好了,我語氣平和的回應,問他什么原因,他認真解釋了,并且說剛才他看了視頻,他錯怪我了,我調的模式是對的,是別的原因。我問他知不知道我剛才生氣了,他委屈的說知道,但是感覺莫名其妙,說他其實對這琴沒什么興趣,剛開始只是想陪我一起練,后來調音有問題,就一心想著幫我調好,沒有別的意思。
他解釋完,我有些慚愧,現在我才能平靜的體會他的感受、傾聽他的請求,如果一開始我把想獨立學習的需求主動告知他,他也能傾聽我,知道他給的幫助不一定是我想要的,也就不會鬧得不愉快了。
當然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但是從小事中我們應該學會生氣時首先不要急于責備自己、指責他人或者生悶氣,想辦法停下來呼吸,什么都別做,靜心留意我們的指責,我們此刻心情如何?我們自身什么樣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才會導致我們現在心情?然后向對方表達我們的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當然,我們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去傾聽對方的感受和需要,從而與他們建立聯(lián)系,進而更好的幫助他們,實現情意相通、樂于互助。
有情緒時請冷靜三分鐘,運用非暴力溝通
剛看完這本書時,我還不能熟練的運用非暴力溝通,但是當我生氣或者手足無措時,我會立即打開這本書,或者在腦子里回想,然后學著運用。
運用多次后,我漸漸發(fā)現它主張我們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情緒本身,無非就是給我們一個出口,讓我們把注意力從情緒轉換到尚未滿足的需求上來,當我們在思考的三分鐘里,情緒也就基本能穩(wěn)定下來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就能更客觀的看待令我們煩惱的事情了,從而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所以寶寶們,有小情緒時請冷靜三分鐘,非暴力溝通會幫到你,加油!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相關文章:
溝通技巧06-08
職場溝通技巧06-26
溝通的技巧05-17
醫(yī)患溝通心得04-13
怎樣提高溝通能力06-22
人際溝通技巧06-17
職場溝通技巧培訓10-15
職場新人溝通技巧10-14
醫(yī)患溝通技巧培訓10-04
客服溝通技巧培訓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