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1
你經(jīng)歷過最絕望的時刻是什么?考試考砸了,失戀了或者讓最好的朋友背叛了……天哪,怎么我這么倒霉,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誰來拯救我吧,我不活了……有沒有這么想過?如果有的話,那么恭喜你,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而是千千萬萬倒霉蛋中的一個。在你想著怎么死,還能更利索,更舒服以前(等等,死還能舒服嗎,這個我可不知道),我鄭重推薦你看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看書名就知道它講的是什么,沒錯,它就是鼓勵你活下去,甚至還能活的更有意義一些。書的作者是維克多·弗蘭克爾,一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猶太幸存者,在這場災(zāi)難中,他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父母,妻子還有孩子。書的第一部分就是講述這段慘劇的,別人在講這段歷史的時候,可能是祥林嫂,但是他很少談及自己在集中營里忍受的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苦難與摧殘,而是更多地談?wù)撃切┳屓藞詮姷鼗钕氯サ挠職。第二部分濃縮了第一部分的精華,提出了意義療法,理念是通過引導(dǎo)靈魂找到生活的意義而治愈心靈創(chuàng)傷,特別適合于因各種原因而出現(xiàn)抑郁、空虛、迷惘、絕望的人群。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2
寥寥十萬字,卻是我讀過的篇幅最短卻最有力量的一本書。朋友推薦我讀時,聽到書名,以為只是一碗雞湯。按照自己的讀書習(xí)慣先看了前言、自序、目錄、后記,了解作者的履歷情況之后,便沒舍得放下一個通宵讀完了。本書的結(jié)構(gòu)很簡單,前部分寫的是作者作為一名猶太人活著走出集中營的經(jīng)歷,以自己為研究樣本;后半部分寫的是“意義療法“讓自己走出困境和虛無。作為一名有影響力的心理學(xué)家,這本書并沒有功利的闡述,也沒有任何說教和目的,只是一種自然的呈現(xiàn)與流露。我個人認為意義療法是對一切心理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沒有之一。曾經(jīng)因為某種意義而讓自己努力磨礪地越來越優(yōu)秀,曾經(jīng)又因為某種意義的丟失而讓自己一度迷茫感傷,曾經(jīng)更是因為重新獲得某種意義而執(zhí)著了這么多年,后來又是因為某種意義的突然坍塌而陷入迷失。抑郁是一個很深很泥濘的黑洞,有的人因為長年累月的消耗,有的人是突發(fā)事件的打擊,而一旦陷進去并非他們不想走出來,而是縱有萬千種方法可以嘗試,意義的支撐絕對是一個必要非充分條件。
擁有某種意義而讓我們即便苦難纏身而感覺美好、即便看不清未來而堅定當下、即便困頓迷茫而不迷失、即便屢屢挫敗而依舊自信滿滿。這種意義就像是一輪不落的太陽,驅(qū)趕了一切的寒涼與悲傷;還像午夜的啟明星,撫慰著所有的孤獨與不安。這種意義就是一個不離不棄的陪伴,是一個柔軟的擁抱、一個溫暖的問候,讓我們安全感爆棚地幸福著。這么重要而美好的意義何處找尋?作者與我不謀而合吧,書中介紹了三種找尋意義的方法:一是從某項事業(yè)中取得成功。如果我們直接追求“成功”這個結(jié)果,是不會帶來幸福的,成功和幸福,是在你投身事業(yè)之后自然獲得的,是一種副產(chǎn)品,你越想要得到反而會適得其反。正確追求生命意義的方法,應(yīng)該是去追求這個過程。二是忍受不可避免的痛苦。我們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痛苦,而面對這些痛苦的方法就是為這些痛苦找到意義。作者說:“所有這些苦難、死亡到底有沒有意義?如果沒有,那么壓根兒就不該忍受;谶@種偶然之上的生命——不論你是否逃跑——壓根兒就不值得活下去!边@句話的邏輯是:出現(xiàn)在我們生命中的痛苦都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痛苦沒有意義,那么就代表生命沒有意義。所以每一段痛苦都是有意義的。人們只有在面對挫折和痛苦時才能升華,每一次痛苦都是難得的考驗機會。面對痛苦是選擇怨天尤人,將責任推給命運還是選擇提煉痛苦的價值,超越自己,都在一念之間,人們一直擁有自我選擇的自由,是選擇拋棄生命,還是把苦難當成磨刀石,把忍受痛苦,轉(zhuǎn)化成對內(nèi)在力量的考驗,不同的選擇,使人生具有了不同的意義。三是去愛某個人。作者在集中營中領(lǐng)悟了這個道理,在他堅持不下去,將要面臨死亡時,他想到的是他的妻子,愛是人類終身追求的最高目標,愛一個人勝過愛一切,想著她、為了她努力度過每一個難關(guān),支撐著我們走出泥潭。但這三種方法也都有死穴:做事業(yè)逆境是常態(tài),忍受痛苦需要我們能夠麻痹自己,而愛一個人需要那個人真的欣賞你、真的在等你。否則,只能自欺欺人,而自欺獲得的意義,只能讓我們丟掉了自己?傊@本書可以堪稱經(jīng)典,但于我而言,所述方法都嘗試過了,也都觸及了死穴。還是推薦每個人都應(yīng)該讀一讀,在你人生的某個時期,一定能讀懂它的珍貴;在你生命的某個階段,一定用得到。感激維克多·弗蘭克,雖然你并沒想過這本書要發(fā)表,并且會讓那么多人受益。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3
這本書閱讀了2遍。第一遍通讀,用時4.25小時;第二遍精讀及寫讀書筆記,用時4個小時。讀書筆記的做法是按照萬維鋼老師《萬萬沒想到》里的方法,先總結(jié)文章的邏輯脈絡(luò),再帶走文中所有的亮點,并寫出自己的感受及與其他文章的聯(lián)系。
一、作者簡介
維克多·弗蘭克爾,1905年3月26日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xué)派-意義治療與存在主義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的創(chuàng)辦人。1997年9月2日因心臟衰竭逝于奧地利維也納。
著名心理學(xué)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跡。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guān)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蘭克爾不但超過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jīng)驗與學(xué)術(shù)結(jié)合,開創(chuàng)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光彩的見證。
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xué)習(xí)駕駛飛機,并在幾個月后領(lǐng)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這本書曾經(jīng)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它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這部作品銷售已達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
他并不是當年集中營里被編號為119104的待決囚徒,而是讓人的可能性得以擴大的圣者。
二、前言
(一)文章邏輯
是由作家哈洛德·庫希納撰寫。介紹該書是作者弗蘭克爾通過自己在集中營的經(jīng)歷,最后找到了生命意義的治療方法,并指出該書的一些重點主旨。
(二)書中亮點及自己的感受
亮點1:他很少談及自己在集中營里忍受的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苦難與摧殘,而是更多地談?wù)撃切┳屓藞詮姷鼗钕氯サ挠職狻?/p>
亮點2: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岵
亮點3:他對那些因放棄對未來的渴望而放棄生命的獄友嗤之以鼻,因為這些人死亡的原因不是因為食物或藥品的匱乏,而是因為缺失對未來的渴望和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
ZZY的感受:想到了斯蒂芬·茨威格,他跟他的妻子雖然逃出了納粹的魔掌,但是卻沒能逃出心靈的禁錮,最后一起服毒自殺。如果能夠再堅持3年,說不定現(xiàn)在還能看到他后面寫的作品呢。我想他當時想到過去的歐洲及自己成長的環(huán)境,再看看眼下的歐洲及納粹的行為,讓他再也無法面對這樣破敗不堪的心靈,再也無法想象未來的生活,也失去了對生命意義的找尋。
亮點4:弗蘭克爾關(guān)注的并非多數(shù)人喪生的原因,而是為什么有些人能夠幸免于難。
亮點5:奧斯維辛的經(jīng)歷不啻于一場噩夢,但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反而強化了弗蘭克爾的核心理念,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揚的那樣,只是簡單地祈求快樂,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導(dǎo)的那樣,只是為了爭權(quán)奪利。人們活著是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們一生中被賦予的最艱巨的使命。
亮點6:弗蘭克爾發(fā)現(xiàn)可能找尋到生命意義的三個途徑:工作(做有意義的事)、愛(關(guān)愛他人)以及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亮點6:苦難本身毫無意義,但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對苦難的反應(yīng)賦予其意義。
亮點7:弗蘭克爾最具持久力的觀點,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但它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yīng)對不同處境的自由。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fā)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只要我們擁有自主選擇如何應(yīng)對處境的自由,我們就不會一無所有。
ZZY的感受:這段想到了李笑來在《把時間當做朋友》中提到了這方面,你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面對的環(huán)境,但你可以做一個活在未來的人,并且可以通過持續(xù)的積累,達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亮點8:弗蘭克爾的存在(主義)分析治療的理念是通過引導(dǎo)靈魂找到生活的意義而治愈心靈創(chuàng)傷,他通過積極抵抗奧斯維辛集中營里的極度痛苦并存活下來的事實使其理念獲得可信度。
亮點9:本書認為,生活是充滿意義的,人們要摒棄環(huán)境的侵擾,學(xué)會追尋生活的意義。
三、自序
(一)文章邏輯
是由作者自己撰寫的序言。作者開始想以匿名的方式出書,因為他并不是想要用這本書來給自己帶來什么聲譽,而是希望通過自己所經(jīng)歷的事實,告訴人們,生命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有意義的,即便是在最惡劣的情形下。作者覺得有責任將自己的經(jīng)歷寫下來,或許對那些絕望中的人們會有所幫助。但沒有想到成功竟然意外的降臨。作者也解釋了為什么當時在可以離開奧地利去美國避難的情況下,選擇留下來照顧自己的雙親的理由。是因為在猶豫中無意間看到父親從被納粹焚燒的維也納最大的猶太會遺址上撿回來的一塊大理石碑文《十誡》:榮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將會得到延續(xù)。
其實作者此后的經(jīng)歷也真正的印證了這句碑文。弗蘭克爾在集中營送走了年邁的父母,并在走出集中營后寫了這本書,并通過講課和治療的方式挽救了很多生命。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就是幫助別人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二)書中亮點及自己的感受
亮點1:我壓根沒有以暢銷書作者的身份去看待這本書,也沒有把它作為一種成就。就個人而言,更愿意把這本書看作對我們這個時期困惑的一種表達:如果數(shù)以千萬的讀者去購買一本標明能解決有關(guān)生活意義問題的書,那說明這個問題一定是當下最急需解決的。
ZZY的感受:確實是這樣的,比如當下最多的婚戀交友、大齡單身交友,比如現(xiàn)在滿世界的人都在想各種理財,也比如現(xiàn)在各種知識付費的產(chǎn)品。說明這些都是當下大家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亮點2:讓我驚訝而又感到非同尋常的是,在我的眾多著作中,恰恰是這本我原來打算匿名的書出乎意料地給我?guī)砹藰O大的成功。因此,我再三叮囑我在歐洲和美國的學(xué)生:“不要只想著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產(chǎn)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于某一偉大的事業(yè)時產(chǎn)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產(chǎn)品。幸?倳蹬R的,成功也同樣: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希望你們一切行為服從良心,并用知識去實現(xiàn)它。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當然是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后——注意,我說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后!——正是由于這種不關(guān)注,成功將降臨于你!
ZZY的感受:是啊,成功其實只是一個階段而已,成長才應(yīng)該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很多現(xiàn)狀是無法立刻改變的,那就用自己的積累,慢慢的沖破那條成本線,之后就是復(fù)利效應(yīng)顯現(xiàn)的時候了。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4
如果人生就像一部電影,那么每一天就像電影的一個畫面,我們的人生就是由這一幀一幀的畫面所組成,故事會經(jīng)歷跌宕起伏,有高潮,有低谷;有幸福,有痛苦;有成功,有失;有歡樂,有沮喪,最終都會有一個結(jié)局,無論這個結(jié)局是悲是喜甚或平淡無奇,我們終將都會走完這一生。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存在,是自己這部人生電影的導(dǎo)演兼主角,如何演繹人生這部電影,不僅是為了呈現(xiàn)給世界觀賞、品評、思考,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要擁有自己的價值。
閱讀美國弗蘭克爾醫(yī)師所著的《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通過他在納粹集中營煉獄般的親身經(jīng)歷,不得直視人的尊嚴被撕碎,情感被麻木,人性被泯滅,死神時刻都準備著擄走你的親人和朋友的生命,饑寒交迫,鞭打奴役,疾病瘟疫,毒氣室,焚尸爐,只有編號的囚徒在最貧瘠的環(huán)境中選擇求生或放棄。在這恐怖的集中營里,人的生命價值不被承認,意志無處安放,僅是被消滅的對象,這種重壓之下,活下去的勇氣成了最昂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集中營囚徒之一的弗蘭克爾醫(yī)師,每天同樣在重負勞役之下,看著被拖走同伴的尸體,思考著如何在這種滅絕人寰的環(huán)境中活下去,尋找生命的希望,走出集中營。他在無助的時候,思念妻子是他最大的慰籍,夢中和妻子對話撫平了內(nèi)心的傷痕,這讓他理解到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感情,甚至是活下去的勇氣;他全身心投入人類生命意義的研究,卻幫助他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這讓他明白成功不過是全力付出的副產(chǎn)品。
“人,能夠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而活,甚至為此付出生命!
“人越是在絕境之地,越需要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你無需將自己的命運與任何其他人進行比較,即使你在經(jīng)受磨難時,你也是獨特孤獨的一個人,沒有人能夠解除你的磨難替代你的痛苦。同時,你只有活下去才有機會看到希望、健康、家庭幸福、職業(yè)能力、財富、社會地位——所有這一切都有可能重新獲得或者恢復(fù)原狀。
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說:“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使命!蔽覀兊纳豢赡苤貜(fù),你必須通過對自己生命的理解來回答生命的提問,找到自己的使命,承擔自己生命的責任。
弗蘭克爾醫(yī)師通過意義療法,告訴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
第一、通過創(chuàng)立某項工作和從事某種事業(yè)。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總是指向某種事物或某人(他自己以外的某人)。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于某種事業(yè)或獻身于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第二、通過體驗?zāi)撤N事情和面對某個人。
通過體驗?zāi)撤N事情——真善美——通過體驗自然和文化或體驗另一個人的獨特性——就是說去愛某個人。只有通過愛才能使你所愛的人實現(xiàn)他的全部潛能,通過使他認識到自己的所能和應(yīng)為,它就會實現(xiàn)自己的潛能。
第三、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的某種態(tài)度。
忍受苦難使人能夠?qū)?zāi)難轉(zhuǎn)化為勝利,將個人的厄運轉(zhuǎn)化為人類之成就。當我們無法改變客觀現(xiàn)實時,比如患了不可治愈的癌癥,我們就面臨著自我轉(zhuǎn)變的挑戰(zhàn)。
在生活中,你可以成為一位悲觀主義者也可以成為一位樂觀主義者,關(guān)鍵在于你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和選擇。悲觀主義者面對墻上每天都被撕掉一張的掛歷,他會覺得生命越變越;而積極樂觀的人,會把每一張撕掉的掛歷整整齊齊的摞在一起,還要在背面記下自己的故事,他可以自豪而快樂的回憶所有經(jīng)歷的時光,即便他意識到自己老了,也依然會感到生活的充實,因為他愛過了,哭過了,努力了,付出了,成就了,甚至勇敢地承受過苦難。
弗蘭克爾這本《活出生命的意義》在美國發(fā)行了73版,超過900萬冊,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幫助千千萬萬人找到了他們生命的意義。我們每一個人作為這世間獨一無二的存在,也需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我作為萌想視覺文化傳媒的創(chuàng)始人,我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幫助有夢想、肯奮斗、愿意改變自己的人找到實現(xiàn)夢想的途徑。你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呢?挖掘出自己生命的意義,讓自己的生命活的有價值,才不會在臨終的時候感到虛度或碌碌無為。(文/郝萌)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5
第一部分是作者對集中營生活的記錄,分為三個階段:收容-恐懼,適應(yīng)-冷漠,解放-人性的暴露。
1、集中營里最痛的不是肉體,而是不公正和不可理喻對心理造成的傷害。
2、作者不愿意叫醒做噩夢的室友,因為現(xiàn)實更恐怖。
3、在這里,對妻子的思念讓他領(lǐng)悟到愛是追求的最高目標。
3、幽默是生存的藝術(shù),就像苦難是毒氣被灌入毒氣室,均勻彌漫,大小是相對的。
4、無法奪取的自由,是人選擇態(tài)度和行為的自由。
5、“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第二部分是作者對意義療法的總結(jié)和思考。
1、追尋意義會導(dǎo)致內(nèi)心緊張,這有助于精神健康。
2、必須通過對生命的理解來回答生命的提問;對待生命,只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意義療法認為:負責任就是人類存在之本質(zhì)。
3、發(fā)現(xiàn)意義的方式:事業(yè)成就,體驗?zāi)呈禄蛉耍瑢嚯y采取態(tài)度
4、矛盾意向法對抗焦慮,反應(yīng)消除法對抗過度反應(yīng)
5、自由-責任缺一不可。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6
本書是關(guān)于著名心理學(xué)家維克多`埃米爾`弗蘭克爾的自傳,從他個人的角度講述了他的傳奇的一生。他是奧地利大學(xué)神經(jīng)病學(xué)和精神病學(xué)教授、臨床心理學(xué)家,是存在——分析學(xué)說的領(lǐng)袖,言語療法的奠基者,他獨創(chuàng)的“意義治療方法”,被心理學(xué)界稱為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xué)之后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xué)派”。他的理論具有強烈的人本主義傾向,他認為,人的主要動機是要理解生存的目的與意義,揭示自己生存的秘密,他把這種動機稱作“探求意義的意愿”。而我從這本書中受到啟發(fā)的并不僅僅是他在學(xué)術(shù)上取得的成就,而是他在歷經(jīng)納粹集中營慘絕人寰的磨難后還能重新站起來,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真正活出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幾點感悟
一、父母和兒童時代對人的影響巨大。弗蘭克爾的父親是個虔誠的猶太教徒,極具責任感和正義感,在任何時候都能堅守自己的原則。他母親出生于貴族世家,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對他的關(guān)愛無微不至。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環(huán)境中,對于弗蘭克爾來說是幸運而且幸福的,他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童年。他在自傳中說他的性格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父親和母親的結(jié)合體,特別像他父親。這也從他個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中反映出來:“即使做很小的事,也要像處理大事一樣用心;即使做很大的事,也要像對待小事一樣冷靜。做任何事都盡可能提早完成,絕不會拖到最后一刻,而且要把麻煩的事放到前面去做!弊鳛槌鯙槿烁傅奈,看了也覺得自己壓力很大,能不能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人格的榜樣,讓他們能夠有一個優(yōu)秀的目標去追尋、去模仿,給他帶來正面的示范效應(yīng),現(xiàn)在的我真的不敢保證。但我一定會努力持續(xù)地學(xué)習(xí),為他們的成長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和環(huán)境。
二、追求真理而不屈從于權(quán)威。弗蘭克爾說在他4歲時就開始思考人的死亡和生命的意義,這真的是讓我很驚訝,這么小的小屁孩會有這么深刻的思考?(看來對小孩頭腦里不時冒出的想法真的值得我好好去提前準備答案了。)他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生的探索,得出了答案:“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死亡本身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生命的短暫并不會抹殺它自身的意義,因為過去的事情并不意味著永久的消失,而是被保存起來。在求學(xué)的過程中,他先后接觸了心理學(xué)的大師級人物,也是在追隨他們開創(chuàng)的學(xué)派中的過程中不斷獨立思考,敢于置疑權(quán)威。他明白一點:“知識就是力量,由于我們掌握了某種知識,而其他人卻并未掌握,因此在這樣一種由知識形成的秩序里,我們便擁有了左右他們的力量!弊罱K由于他的非傳統(tǒng)觀點挑戰(zhàn)了前輩們的理論,先后被開除了精神分析學(xué)會和個體心理學(xué)學(xué)會。此后他在心理學(xué)的群山中獨自攀登,最終開創(chuàng)出其獨特的心理學(xué)體系,即意義心理學(xué)。
三、主動幫助別人終會有意想不到的福報。弗蘭克爾從小立志當一名醫(yī)生,而有這樣想法的人其內(nèi)心大都是善良的,他說自己總是記住別人的好處而忘記別人的壞處,他認同約翰`拉斯金的名言:“只有一種權(quán)力,那就是拯救的權(quán)力;只有一種榮譽,那就是救助的榮譽。”而這種仁慈的心讓他也得到了命運之神的眷顧。在即將被納粹分子召集派遣時,他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指導(dǎo)一名黨衛(wèi)隊成員克服廣場恐懼癥,而這一舉動讓他和家人推遲了一年被遣送。在集中營期間,他給了其中一個人一支煙,而對方也誠懇地在勸說他克服悲觀情緒,防止他放棄求生的欲望。
四、強烈的求生欲望會拯救一個人。弗蘭克爾說,在經(jīng)受生活中的各種傷害和責難時,他一直在禱告上天,在以后的歲月中不會再遇到比這更糟糕的事情?赡芫褪沁@樣的想法支撐著他熬過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痛苦歲月。而且他還在即將受到死亡威脅時抓住扭轉(zhuǎn)命運的的機會,讓他躲過一次又一次的劫難。比如當門格勒醫(yī)生在奧斯維辛火車站對猶太人進行淘汰選擇時,他本來被指向死亡的左邊,而他在這樣的時刻突然生出勇氣繞過醫(yī)生走到了右邊,獲得了生存的機會。
五、試著將遭受的痛苦轉(zhuǎn)化為生活的養(yǎng)分!拔覀儾粦(yīng)該主動問別人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因為我們自己就是解答這個問題的主體,我們自己就是要去回答生命所提出問題的那個人,而我們必須要為自己的存在負責!彼宰约阂簧钔纯嗟慕(jīng)歷為材料,不斷地深入分析和思考,得出人的本性在于探求意義,由于“探求意義的意愿”是人的主要動機,因此如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一內(nèi)在的欲求受到阻礙,就會引起人的心理障礙。“意義療法”的核心就是啟發(fā)患者去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讓患者自己承擔起判斷的責任。發(fā)現(xiàn)意義的途徑有:(1)創(chuàng)造、工作;(2)體認價值:經(jīng)由體驗?zāi)硞事件和人物,如工作的本質(zhì)或文化、愛情等來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3)受苦:因為痛苦被發(fā)現(xiàn)有意義時,便不再痛苦了,通過認識人生的悲劇性和克服困境,促使人深思、尋找自我,最終發(fā)現(xiàn)人生的意義,實現(xiàn)自我超越。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7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
我只害怕一樣,就是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難 ——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周和大家聊聊一本引人深思、富有哲理且感人至深的一本心理學(xué)書籍——《活出生命的意義》。
第一部分:在集中營的經(jīng)歷
書籍的第一個部分是弗蘭克爾在對集中營生活的回憶。
“外人很難想象在集中營里的人命是多么不值錢。一個犯人的意義就在于他有號碼,因此囚號才是要緊的。一個“號碼”的死活無關(guān)緊要,號碼所代表的的人的生命更無所謂!
簡而言之,犯人們覺得自己的生死取決于看守的情緒,這使得他們更不像人。
作者將集中營的生活分為三個階段:收容階段,適應(yīng)階段,解放階段
第一階段:恐懼
第二階段:麻木與冷漠
第三階段:喪失的快樂并沒有在解放的一瞬間回來,快樂需要重新培養(yǎng)。
階段一:恐懼階段
“每個人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為了家中等待著他歸來的親人,他必須要活下來并保護自己的朋友。因此,他會盡量設(shè)法使另一個囚徒,另一個號碼來取代他在名單中的地位!
人都是自私的,像極了《1984》里描寫的那樣,在面臨巨大的危機時,人們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保全自己而出賣他人,這是人性的本質(zhì)。
“每當看到獄友吸煙時,我們就知道他已經(jīng)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勇氣一旦失去,幾乎就不可能再挽回!
牢獄中的人在放棄之前最后的享受,是用一支香煙來結(jié)束,香煙代表著終結(jié),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會隨香煙的殆盡而逝去。這樣的描寫體現(xiàn)出人們在集中營的絕望,不光是吸煙的人陷入絕望,連同看到他吸煙的人心里也溢滿悲傷。
“等待淋浴時,赤條條的身體使我們意識到:除了赤裸的身體,如今我們真的是一無所有,前半生掙下的財富如今還剩什么?”
也許只有當人們真的淪入這樣的處境,才會對人生的意義有徹底的思考,拋去所有的浮華與偽裝,只剩下為人的本質(zhì)。當所有身外之物都已被剝奪,被拋棄,而剩下的,才是真正重要的那一部分。
生活方式被打亂,本以為睡眠不足人類無法存活,本以為傷口不經(jīng)處理會化膿感染,本以為人在寒冷的空氣里衣不蔽體會發(fā)燒感冒,本以為長期缺乏營養(yǎng)會導(dǎo)致疾病的產(chǎn)生,然而這些教科書里說的概念在集中營里被意義推翻。
人類遠比人類自以為的要堅強,生命有時很脆弱,有時又會很頑強。
階段二:冷漠階段
“當時我正用冰冷的雙手抱著一碗熱騰騰的湯大口喝著,偶爾瞥見窗外那剛剛搬出去的尸體,他直愣愣地盯著我。兩個小時前,我們還在交談,現(xiàn)在卻陰陽兩隔。這個念頭一閃而過,我繼續(xù)低頭喝湯!
冷漠,遲鈍,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guān)心是囚徒第二階段的心理表現(xiàn),這些特征最終會使他們對每天每時頻繁發(fā)生的酷刑折磨無動于衷。正是由于這種冷漠外殼的包裹,囚徒們才能真正地保護自己。
第二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冷漠,對生命的冷漠,因為這里每天都有人死去,見過太多的尸體所以對生死已麻木。
“我們抱有的幻想一個接一個地破滅,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數(shù)人開始被冷酷的幽默感戰(zhàn)勝。“
”在奧斯維辛,這種冷酷的好奇心更加強烈。從某種意義上講,思想脫離了周遭的客觀環(huán)境,這完全是出于一種自我保護。人們迫切地想知道今后會發(fā)生什么,結(jié)果又會怎樣!
這種冷漠,它看似是一種自我保護,用新的視角接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但內(nèi)心深處卻是對這種處境的無可奈何。
囚徒們常常夢見的無非是面包,蛋糕,香煙和舒適的熱水澡。
夢里夢外的鮮明對比。有天夜里弗蘭克爾旁邊的獄友在做噩夢,但弗蘭克爾沒有叫醒他。因為那一刻,他意識到不管夢里多恐怖也比集中營的現(xiàn)實情況要好得多。
由于囚徒們營養(yǎng)極差,精神生活的重點重新回到對食物的渴望這樣的原始本能上。
這就像戰(zhàn)爭一樣,人類在這種被打壓的環(huán)境里并不會得到良好的進化,所有的感知和行為都會發(fā)生倒退。可見集中營的存在對于整個人類發(fā)展有著不可逆的破壞作用。
“我將會怎樣?我只是眾多人中的一部分,鐵窗后的一份子,擠住在幾間土坯棚戶里由于缺少生機而每天腐爛一部分的一堆東西罷了。”
而在這樣的苦難中,正是同伴的一句話勾起了作者對妻子的念想。電光火石之間,作者領(lǐng)悟到了人生中第一個真理:愛是人類終身追求的最高目標。就像詩歌和信仰想表達的那樣:拯救人類要通過愛與被愛。
在荒涼的環(huán)境中,人們不能暢所欲言,唯一正確的做法是忍受痛苦,以一種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這種處境中的人們也可以通過回憶愛人的形象獲得滿足。
也許正是這種覺悟支撐著弗蘭克爾最終活了下來,這種對往事的回憶,對親人的愛,如同宗教般神圣,它是一種超脫與升華,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支撐。
“戀戀不舍的回憶使他們無比幸福,他們假裝自己是一個陌生人,生活在遙遠的世界,渴望能夠乘公共汽車旅游,打開自己公寓的大門,回電話甚至僅僅是打開燈。我的思緒常常集中在這些瑣事上,回憶讓人淚如雨下!
用回憶作為支撐,在最艱難最痛苦的情景中依然保持著對過往事物的追憶與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另一方面,這也可以體現(xiàn)出我們?nèi)粘I罾锬切┈崿嵥樗榈钠椒残∈,其實也可以最為回憶里的閃光點,那些曾不斷被我們遺棄的時光,在回憶里卻無比動人。珍惜當下,平凡可貴。
而一些在日常生活里被我們忽視的景象其實也可以組成最難忘的風景。這是作者在集中營里探尋到的藝術(shù)。
夕陽下的巴伐利亞森林在人們眼中變成了丟勒的一幅著名水墨畫。以至于一名囚犯不禁感慨:“世界多美啊!
除了對藝術(shù)的觀察,保持幽默感也是戰(zhàn)勝危機的一劑良藥。
“幽默比人性中的其他任何成分更能夠使人漠視困苦,從任何境遇中超脫出來,哪怕只是幾秒鐘!
所以即使是在這樣悲慘的環(huán)境作者依然堅持每天和獄友互換笑話,或是與其他人編造有關(guān)未來的好笑的夢想。盡管集中營的苦難無處不在,但還是有可能運用生存的藝術(shù)。
幽默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即使是在苦難中也可以提醒人們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從奧斯維辛集中營轉(zhuǎn)移時,大家因為沒有去毛特豪斯而是去了達豪集中營而歡欣雀躍。新的集中營雖然小,但沒有毒氣室。
為一些小事而開心,如果換做在往常,這種處境根本算不上高興,但在那樣的情境中,人們對于“快樂”的標準發(fā)生了改變。幸福是相對的。
在集中營生活的經(jīng)驗表明,人還是有可能選擇自己的行為的。人可以克服冷漠,克服暴躁。即使是在可怕的心理和生理條件下,人也能夠保持一定的精神自由和意識獨立。
每個人最終會變成什么樣,仍然取決于他自己內(nèi)心的選擇,而不單單取決于周圍的環(huán)境。
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忍受痛苦的方式是一種內(nèi)在的升華,有些人選擇了堅持,堅持與周遭事物進行對抗,恪守自己的底線與最后的尊嚴,痛苦讓他們變成了偉大的人;另一些人,他們選擇了放棄抵抗,選擇與黑暗事物一起淪喪,痛苦對于他們而言只有無盡的副作用,外圍的環(huán)境使他們退化,而并未取得任何進步,這樣的痛苦是無意義的。如果注定要經(jīng)歷那些苦難,不如讓那些苦難于自己而言變成有意義的事物。
就像開篇里提到的那樣:挫折是無意義的,它的意義完全取決于你賦予它怎樣的意義。
并不是只有創(chuàng)造和享樂才有意義。如果說生命有意義,那么遭受苦難也有意義?嚯y,厄運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剝離的組成部分。沒有苦難于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這種苦難環(huán)境所提供的能使人道德完善的機會,有的人會充分運用它,有的人會放棄它。這也決定了他是否配得上自己所遭受的苦難。
獄中的年輕女囚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但她依然快活地說:“我感謝命運給了我這么沉重的打擊,以前的生命讓我糟蹋了,我從沒有認真考慮過精神完美的事。”
看不到未來的人之所以自甘沉淪,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老在回憶。犯人容易憶舊,為的是忘記跟前的痛苦。但剝?nèi)ギ斚碌默F(xiàn)實性就會蘊含著一個危險,那就是容易忽視積極度過集中營生活的機會。
將我們的“臨時的存在”看作不真實的,本身就是使犯人喪失對生活的把握的重要因素,一切都無所謂了。
他們更愿意閉上眼睛,生活在過去之中。對這些人來說,生命是無意義的。
“當你的運氣跌入谷底時,你要相信,這一切苦難都是暫時的,如果把它當做一種遙遙無期的永恒,人們在很大程度上會喪失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就失去了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的力量!
俾斯麥:“生活就好比看牙醫(yī)。你總覺得最難受的時候還沒到,而實際上它已經(jīng)過去了。”
集中營在1944年圣誕節(jié)至1945年圣誕節(jié)間死亡率最高,除了天氣寒冷與食物匱乏的原因外,很多犯人天真的認為他們能在圣誕節(jié)前回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可能性逐漸變小,犯人喪失了勇氣,變得沮喪起來。
人必須為了某種目標活著,這樣的生命才有動力。
就像尼采說的:“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生命最終意味著承擔與接受所有的挑戰(zhàn),完成自己應(yīng)該完成的任務(wù)這一巨大責任。
如果你發(fā)現(xiàn)經(jīng)受磨難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應(yīng)當把經(jīng)受磨難作為自己獨特的任務(wù)。
必須直面所有的苦難,不能軟弱,眼淚是無用的,但也不必諱言眼淚,因為眼淚見證了人們承受痛苦的巨大勇氣。
就像弗蘭克爾所說的那樣:“人一旦知道自己存在是“為了什么”,也就知道“如何”繼續(xù)活下去!
首先,人要有目標。它就像黑夜里的啟明星,即使身處黑暗,也不放棄對黎明的向往。
第三階段:解放后的不適應(yīng)
解放后的人們并沒有在一瞬間真正被解放,眼前的一切也許是他們夢中的場景,他們不敢相信夢境會變成現(xiàn)實。
所以要等到許多天后,直到某一天,內(nèi)心的某種東西松動了,感情才會突然沖破一直束縛著它的枷鎖。
解放后的一天,弗蘭克爾在散步,他看著田野,市場,與歡歌的云雀,然后跪在地上,幾乎忘記了自己,忘記整個世界的存在。
“就在那一天,那一刻,我的新生活開始了。我一步一步地恢復(fù),直到再次成為人!
集中營的生活對個人的影響是終身的:很多人在獲得自由后開始隨意而輕率地使用他們的自由。集中營生活的壓力突然消失會帶來的道德出軌,而回到原來正常生活后的辛酸和理想情景的幻滅也會損害囚徒的人格。
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極的一面,而積極的一面就是責任。實際上,如果人不能負責地生活,那自由會墮落成放任。
“當所有的事物成為美麗的夢境,真正的解放到來了。因此,當他們覺得集中營的全部經(jīng)歷僅僅是一場噩夢而已時,他們最后的解放也就到來了。”
不再把解放當做一場美夢,當真正置身于自由的美夢里再回憶起在集中營的過往時,能把曾經(jīng)的生活當做是一場夢——一場黑暗無比的噩夢。這說明犯人已經(jīng)接受了此事的生活,并把當下作為一種真實,這才是真正的救贖。
第二部分:意義療法
這一部分涉及到了很多心理學(xué)方面的知識,大部分問題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與學(xué)術(shù)性,這里將把籠統(tǒng)的概念轉(zhuǎn)化成通俗易懂的道理進行闡述。
1. 正確的心理治療并不是消除人心底的緊張感,而是正確面對恐懼和緊張并把它們轉(zhuǎn)移到積極的方面去。
“人實際需要的不是沒有緊張的狀態(tài),而是為追求某個自由選擇的,有價值的目標而付出的努力和奮斗。他需要的不是不問代價地消除緊張,而是某個有待他去完成的潛在意義的召喚!
人是需要一定的緊張感的,就像人需要壓力才會有動力一樣,緊張感與壓力感一樣,能推動人的不斷進步,而完全松弛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是倒退。
2. 生命的意義取決于個人對它的理解,答案各不相同。
生命的意義就好比棋手問大師:“世界上最佳的招法是什么?”。離開了特定的棋局和特定的對手,壓根不存在什么較好的招法。
人的存在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它并不是普遍意義上某種抽象的意義。每個人的使命都是特定的,無法代替的,完成這些任務(wù)的機會也是特定的。
簡單的說,生命對每個人都提出了問題,他必須通過對自己生命的理解來回答生命的提問。
生命的意義總是在變化,但作為意義永遠不會消失。
生命的意義因人而異,每個人對自己生命的意義都存在千千萬萬種解釋,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生命之所以存在,一定是有其道理的。
3.“要像是在經(jīng)歷第二次生命,仿佛你已經(jīng)獲得重生;再不要像過去那樣,一定要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每一天都可以看做是一次新生,對于那些犯過的錯誤,保持反省與總結(jié),爭取在下一次遇到相同的處境時避免犯同樣的錯誤,生命在本質(zhì)上也就得到了一次升華與歷練。
“我擁有的不僅僅是可能性,而是現(xiàn)實性。我做過了,愛過了,也勇敢地承受了痛苦。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視的,盡管它們不會引起別人的嫉妒!
苦難并不會得到他人的羨慕與嫉妒,但我從中獲得的道理于我自己而言卻是無與倫比的。如果一個人能用最熱烈的方式無悔地活過,沒什么是比這樣活著更有意義的事了。
4. 弗蘭克爾對生命意義的總結(jié):
通過創(chuàng)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yè)(個人成就)。
通過體驗?zāi)撤N事情或面對某人 (個人經(jīng)歷與對別人的愛)。
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態(tài)度(賦予苦難意義)。
5. 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有意義的事就是消除痛苦的根源。
”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與其說是英雄行為,不如說是自虐!
最要緊的是想辦法避開那些有可能的痛苦,而之前提到的從痛苦中取得經(jīng)驗與找尋意義指的是在痛苦無法避免的情境中。
圣經(jīng)中說過,上帝保存著我們所有的眼淚。
因此,你所有的痛苦未必都是沒有意義的。
也許,所有的痛苦都是有數(shù)特定數(shù)量的,這意味著很多痛苦無法避免,所以眼淚的多少是特定的,在這種情況下,從苦難中提取經(jīng)驗就顯得格外重要。
6.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人們總是在多種現(xiàn)實可能中做出選擇,哪些是不予理會的,哪些應(yīng)當努力實現(xiàn),哪個選擇一旦成為現(xiàn)實就變成了“時間驛站中不朽的印記”。在任何時候,人都必須決定哪些可能性將成為他存在的紀念碑。
人生總是面臨許許多多的選擇,可能其中某個選擇將對這個人生的發(fā)展與轉(zhuǎn)變有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人必須對自己做出的每項選擇負責。
7. 矛盾意向 (這里提到了一個名為“矛盾意向”的概念,對于個人發(fā)展很有幫助,所以在這里單獨羅列,便于大家了解。)
矛盾意向:正是恐懼導(dǎo)致了多害怕的事情的出現(xiàn);過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變得不可能。
簡言之,不要過度關(guān)注自己的缺點。
有時候,學(xué)會自嘲反而有助于幫助自己克服缺點。就像怕輸?shù)慕Y(jié)果是常輸一樣,越恐懼就越要面對,這樣戰(zhàn)勝它的希望才更大。
或者它可以這樣理解:不要只想著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和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產(chǎn)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于某一偉大事業(yè)時產(chǎn)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產(chǎn)品。
幸?倳蹬R的,成功也同樣: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正式由于這種不關(guān)注,成功將降臨于你。
最后,用這樣一句話來做結(jié)尾吧:
“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ǚ膊荒軞缥业,必使我強大。)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8
經(jīng)典之書是應(yīng)當反復(fù)閱讀。
我之反復(fù)誠不如上。書讀到一半時,恨不能一氣讀完,約五分之一的內(nèi)容時,卻又遲遲不能拿起,讀兩頁,置幾日,再讀時對之前的內(nèi)容有了恍惚,于是在一二章間重復(fù),或是短暫的閱讀過程里,心思拋錨,書之后半部,是心理學(xué)中意義療法的治療理念,誠是不能以二用之心理解,于是再讀。拖拖拉拉到今日,終于讀完。
本書作者弗蘭克爾是一名精神科醫(yī)生,1905年出生,1997年去世。1942年9月他和全家遭逮捕,之后的3年,先后被關(guān)押在奧斯維辛、達豪等四個集中營,期間,他懷孕的妻子、父母,弟弟均因疾病和饑餓慘死于集中營。被關(guān)押之前,他有過申領(lǐng)美國簽證出逃奧地利的機會,因為家人和自己的患者而放棄。
關(guān)于集中營,我印象有三,一是高中課文《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二是影片《美麗人生》,三則是弗蘭克爾在此書中的描述。清晰地記得書中的一段描述:集中營的床是上下鋪,光木板,每層要容9個人,要側(cè)身躺下,共用兩條毯子,某天晚上一個獄友身處噩夢之中,睡不著的弗蘭克爾想伸手拍醒他,卻又不忍讓那個獄友醒來在比噩夢更可怕的現(xiàn)實中。作者對集中營經(jīng)歷的描述,使我對那部名為《美麗人生》的電影有了更為立體的感觸。
弗蘭克爾是一位天資聰慧,智慧過人的圣者,面對人生中用苦難都不足以形容的經(jīng)歷,他讓我見到如佛陀般圣者的光芒。
首先是圣雄甘地心懷山海般的仁愛,當他從圖爾克海姆營獲救后,知道了他妻子慘死的消息,過去的3年,他能在人間煉獄般的集中營里生存下來,對妻子的愛是強大的心理支撐,他在集中營里送走了自己的父親,失去了母親和弟弟。即便如此,他仍然能做到“忘不了別人給過我的恩惠,不抱怨別人對我做過的壞事”,幫助那些戰(zhàn)后需要恢復(fù)的精神病患者,且這些人中有當年參與迫害自己的人。
其次是對人的存在的意義的探究,尤其是精神健康與人類繁榮的問題,他對于自己所感興趣領(lǐng)域孜孜不斷地研究,完美詮釋了活著的意義,他認為,不可治愈的精神病患者也許沒用,但他擁有人的尊嚴,否則安樂死就被合法化;而人也不是簡單地活著的,魔鬼般的人物也會轉(zhuǎn)化為圣人,人的內(nèi)心里,兩種可能都有,人是有人性光芒的,不該簡單地被視作是機器一樣的存在,他活著的意義在于幫他人找到生命的意義。
最后便是他的意義療法,這類似于孔子說的“求仁得仁”,或者是《老人與!防锏哪嵌谓(jīng)典臺詞: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或者是《人生十二法則》中的龍蝦理論:昂首闊步蟹螯高舉的龍蝦才是不敢被輕易下手的龍蝦。想起不知是哪本書里的話,得意忘形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意忘形。
以弗蘭克爾“悲劇性樂觀主義”理論作為結(jié)尾:“世界的狀況不妙,但除非我們每個人都竭盡所能,否則一切會越變越糟”。人想成為哪一種,是內(nèi)心的選擇,而不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9
聽名字,《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像雞湯文,然而,在某種意義上看,本書是一本心理學(xué)著作,或者也可稱其為精神病理學(xué)著作。提起心理學(xué),我們會想到弗洛伊德,還有他的弟子阿德勒。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xué)說強調(diào)快樂原則(我們可以稱其為追求快樂),阿德勒則強調(diào)人們?yōu)樽非髾?quán)力或追求卓越而活。而作為《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則認為,“努力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是人的主要動力。當然了,我對心理學(xué)沒有什么研究,自然也不會來介紹本書的心理學(xué)意義。吸引我的是本書被評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10大圖書之一”,而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的傳奇經(jīng)歷更是使我有翻翻這本書的欲望。其實,但凡一個有點兒上進心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追尋“生命的意義”,正如我在《從“奶頭樂”理論說開去》一文中引用的馬克斯·韋伯的話,“人是懸掛在他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wǎng)的動物”一樣,我們脫不出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所以,我們借這篇文章來談?wù)劇吧囊饬x”。
弗蘭克爾是維也納的精神病理學(xué)專家,猶太人。他另一個身份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幸存者。當走出集中營那一刻,他孑然一身,父母、懷孕的妻子、弟弟無一幸免,全部死于毒氣室中。弗蘭克爾沒有垮掉,僅用了九天的時間便寫出了不朽的作品《一個心理學(xué)家在集中營的經(jīng)歷》,后來經(jīng)增補,便誕生了這本《活出生命的意義》。
那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呢?財富?社會地位?即時的快樂?處于此時、此地的我們追求以上三者,無可厚非,那我們跟隨作者的步伐來一次集中營之旅,再回頭看看我們追求的這些東西是否值得,是否能稱之為生命的意義。
1500名新囚徒坐著每節(jié)車廂只能容納80人的火車,經(jīng)幾天幾夜的奔波,終于被押送到集中營,每個人只能躺在自己的行李上,守著所剩無幾的個人財產(chǎn)。到站——站牌“奧斯維辛”,這個名字代表著所有的恐怖。大屠殺、毒氣室、焚燒爐時刻威脅著可憐的囚徒的生命。我國古代,犯人到達刺配地,先打一百殺威棒,滅滅囚徒威風。集中營也不例外,迎接新囚犯的是早已等待好的同樣可憐但因擁有權(quán)力而狠心毒辣的囚頭,他們負責接管囚犯的行李,而這些行李中藏著稀有物品和原本嚴禁攜帶的珠寶。緊接著,考驗生死的時刻,所有人員排成兩隊,男女各一隊,從黨衛(wèi)軍面前經(jīng)過,如果他們看你足夠強壯,能夠干活,就把你分到右邊,反之,就會被分到左邊。分到右邊的人很幸運地可以“享受”集中營的生活,而分到左邊的,很不幸,他們拿著肥皂進寫著“澡堂”的屋子,然后,在焚燒爐干活的囚犯會說,他們看到一縷縷青煙飄向奧斯維辛的藍天。
被分在右邊的幸運兒開始了他們的集中營生活:
住所——充滿骯臟穢物的棚屋,食物——幾盎司面包,衣物——不合身的從死去囚徒身上扒下來的不合身的工作服和鞋子,工作——沒日沒夜的修鐵路或者運送同伴的尸體進焚燒爐。
這時,無論你有多少財富、你有如何顯赫的地位,對黨衛(wèi)軍來說,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有都化為了集中營編號,119104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只要你惹怒了黨衛(wèi)軍,他看一眼你的編號,任你是誰,便能讓你尸骨無存。如果你看到有人不是5點鐘起床干活,而是賴在牢房里,呆在滿是屎尿的墊子上,拿出一支用面包向囚頭換來的煙開始抽,那你就明白了,這人活不出48小時——即時快樂占了上風,意義導(dǎo)向減弱了。此人放棄了,找不到堅持活著出去的意義,在即時的快樂中漸行漸遠……
在絕對強大的苦難面前,任何財富、地位,統(tǒng)統(tǒng)是不管用的、靠不住的,而在苦難中,借即時的快樂來消解憂愁,無疑會走向消亡。唯其思考過生命意義而內(nèi)心強大的人方能堅持下去,倒不是說能堅持到活著出去,而是說他們能以生命的韌勁堅持磨下去,加大存活的可能性。在絕對苦難面前,我們更有機會思考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讓我們存活在這不那么美好的世界。當然,正如作者所說“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與其說是英雄行為,不如說是自虐”,苦難不是必要的,但我還是希望我們能設(shè)身處地思考,假如我們在絕對苦難面前,什么樣的意義能支撐我們維持生命的韌性。
在存在社會關(guān)系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也許囚徒可以通過諂媚、討好來獲得囚頭的幫助,也許因身體精壯而成為囚頭,這樣可以減輕痛苦,但是,苦難是免除不了的,因為民族矛盾,不會因你成為囚頭而解除,即使囚頭,也要面臨死亡的威脅。那我們再設(shè)身處地的思考一例——王守仁。王守仁入駐荒山野店、沒有正常社會關(guān)系的龍場驛期間,寫過一篇傳頌千古的名文《瘞旅文》。一日,小吏來報從京城來了一人,攜帶一子一仆,投宿苗寨,王守仁想去見,因天黑陰雨而未能見成。第二天,王守仁再派人去請,說已經(jīng)走了,不久,小吏來報,蜈蚣坡下死了一個老人,其余兩人在哭泣,黃昏時有人說蜈蚣坡下又死一人,二死一哭,翌日,又有人說,看到蜈蚣坡下橫著三具尸體。王守仁于心不忍,帶兩個童子安葬三人,并寫下這篇《瘞旅文》,即安葬旅人的文章。王守仁在文中說,你去國懷鄉(xiāng)、游宦千里,心中抑郁,又值饑渴勞碌,怎能不死?但我們要問,王守仁也是去國懷鄉(xiāng)、游宦千里,為何挺了過來呢?《瘞旅文》中給出的答案是:“自吾去父母鄉(xiāng)國而來此,二年矣,歷瘴毒而茍能自全,以吾未嘗一日之戚戚也”。王守仁從未自怨自艾。
話題一轉(zhuǎn),弗蘭克爾,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又憑借怎樣的生命意義而歷經(jīng)苦難而不死呢?作者總結(jié)了三點,這三點也是“意義療法”的精髓所在。發(fā)現(xiàn)生命之意義的三種途徑是:通過創(chuàng)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yè),通過體驗?zāi)撤N事情或某個人,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態(tài)度。第一個途徑我們稱之為工作,這里的工作是指我們熱愛的事業(yè),我們愿意用殘存的生命去守護的事業(yè)。弗蘭克爾在集中營中還守護著自己殘存的手卷,希望有朝一日能完成著作,這是他對事業(yè)的堅持。第二個途徑我們稱之為愛,意念中妻子的鼓勵對弗蘭克爾的生還起了極大的幫助!巴ㄟ^愛,我們看到所愛的人的本質(zhì)”,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我們能夠體驗到另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和另一個人生命的經(jīng)歷,你所愛的人能夠使你實現(xiàn)你的全部潛能。當然,在前文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弗蘭克爾的妻子在集中營中死去,但他沒有崩潰,因為生命的意義還有第三種實現(xiàn)途徑——面對苦難的勇氣。后來,一位因喪妻而痛苦的老先生找到弗蘭克爾,希望得到排解。弗蘭克爾問道:“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的太太在你死后還活著,那會則么樣?”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位老先生想通了,“愿意替妻子承擔這思念之苦”。面對困難,在一定意義上,一旦找到了意義(比如犧牲的意義),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說到這里,就有些唯心的味道了,尼采說,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故事的最后,我還要營造一個溫暖的結(jié)尾。弗蘭克爾說,“——在美國參加二戰(zhàn)后不久,我接到了讓我去美國的邀請函,我的父母欣喜萬分,我卻猶豫不決,我真能忍心撇下雙親,讓他們獨自等待被送往集中營的命運嗎?在猶豫不決時,我看到了我家桌子上鐫刻了猶太教《十誡》中一條的大理石,它代表的意義是‘榮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將能得到延續(xù)’!
近來在看王守仁的故事,不自覺地將王學(xué)與弗蘭克爾生命的意義聯(lián)系起來,對外界財富、地位乃至名聲的追求,內(nèi)心其實及其脆弱,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內(nèi)心的寧靜與強大,是對生命意義的追求,財富、地位、名聲乃是附屬品,最后,摘抄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作為結(jié)尾:
“不要只想著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于某一偉大的事業(yè)時產(chǎn)生的`衍生品,或者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產(chǎn)品。幸?倳蹬R的,成功也同樣: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希望你們的一切行為服從良心,并用知識去實現(xiàn)它。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當然是相當長的時間之后——注意,我說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后!正是由于這種不關(guān)注,成功將降臨于你!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10
探尋生命的意義是永恒的話題,這本書的觀點鮮明且積極,不管是處于任何境地的人都會有啟發(fā),因為任何人都會有煩惱,都會有低潮,但是這種負面的情緒可能會激發(fā)我們更大的潛能,讓我們的生命上升到一個更好的層次。就像我們古人所寫“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最重要的是我們對待苦難的態(tài)度,而且這種態(tài)度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最近聽一首毛不易的歌《感覺自己是巨星》,雖然生活不易,但每個人都要活出巨星風采,因為你不知道還有許多人羨慕你的生活,把你當成巨星,成為你的粉絲。
今天下午,接單一個通報,兄弟單位的一個和我們同齡的戰(zhàn)友,自縊身亡,主要是婚姻不順,走了極端,老母親本來身有重病,一下臥床不起,眼看就要垮了,真不知天堂相見,這個年輕人會是什么感覺。如果,他能早些看到這本書估計就不會輕易解決自己的生命,畢竟我們經(jīng)歷的這些瑣事和那些真正的厄運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11
這本書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探尋生命的意義。作者帶著我們層層推進,并給出了清晰的答案。
對每個人來說生命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
“生命的意義在每個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義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時刻每個人特殊的生命意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這個使命是他人無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來一次。這樣,每個人生命的任務(wù)就是特定的,完成這些任務(wù)的機會也是特定的!
“意義療法的要義之一:人主要關(guān)注的不是活的快樂或避免痛苦,而是看到其生命的意義!
這些獨一無二的意義和使命構(gòu)成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人生。
所以“對于意義的認識在我看來最實在不過,就是意識到了現(xiàn)實背景下的某種可能性,或者通俗地說,意識到在給定情境下,‘能夠做些什么’!笔遣皇蔷褪俏覀兂Uf的“盡人事”呢?
“我們不應(yīng)該再問生活的意義是什么,而應(yīng)該像那些每時每刻都被生活質(zhì)問的人那樣去思考自身。我們的回答不是說與想,而是采取正確的行動!
“意義療法認為,責任就是人類存在之本質(zhì)。”
那自由呢?責任和自由如何取舍呢?
“光說人有自由還不夠。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極的一面,而其積極的一面就是責任。實際上如果人不能負責任地生活,那自由會墮落為放任!
讀到自由與責任,我不禁會想到沉迷游戲的大學(xué)生和出軌的男女,他們?yōu)榱诵闹械淖杂闪朔畔铝俗x書的責任,放下了家庭的責任,那自由便墮落為放任。
我又想起前段時間熱映的文青電影《七十七天》,男主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穿越羌塘,放下一切走進了無人區(qū)。影片沒有直接告訴我們男主的結(jié)局,但從片尾文字記述三位穿越者的事跡看,兇多吉少。我一直在想,影片究竟在傳遞給觀眾一個什么樣的觀點呢?亦或只是在用一個影片在向這些“壯士”致敬?自由是我們每個人的向往,意義是我們每個人的目標,如何找到自由和意義(責任)的平衡點,也許只能問自己的內(nèi)心了。找到了這個內(nèi)心的平衡點也許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五百年前王陽明在龍場悟到的所謂“心即理”“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是不是也是異曲同工呢?
拋開形而上的東西,進一步想,追求生命的意義究竟該怎么做呢?作者這樣引導(dǎo)我們。
“按照意義療法,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發(fā)現(xiàn)生命之意義。
。1)通過創(chuàng)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yè);
(2)通過體驗?zāi)撤N事情或面對某個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態(tài)度。第一種就是成功;第二種就是通過體驗自然和文化或體驗另一個人的獨特性,即愛某個人。”第三種需要詳細講,我專門在“面對痛苦”一篇中總結(jié)。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通常,人們只想到短暫性本身,而不去想它之前有過的豐富果實,他曾經(jīng)歷的快樂和痛苦,曾經(jīng)做過的許多事情。那一切都不會被否定,也不會被忘卻。我應(yīng)該說,‘曾經(jīng)存在’是最為確定的一種存在!
讀到“曾經(jīng)存在”,我自己的腦子里兩個小人吵了起來。如果兩位武林高手在華山之巔進行了一場巔峰對決后都死去了,如《神雕俠侶》中的洪七公和歐陽鋒一般,他們的武學(xué)成就也跟著他們一起消失了。這個世界上似乎什么也沒有增加,什么也沒有減少。那曾經(jīng)是否存在似乎便無所謂。
而另一個聲音說,難道你忘了楊過了嗎?他們盡管沒有把所有的武學(xué)保留下來,至少影響了一些人,比如楊過,這些影響是真實發(fā)生的,而且是不可逆的,似乎這么說‘曾經(jīng)存在’才是確定的一種存在。這么看來,和世界產(chǎn)生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是保證過往存在確定性的先決條件。進一步講,想要增加我們自身的價值——改變世界的價值——就要讓我們與這個世界產(chǎn)生盡可能多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并不僅可以通過交朋友,也可以用創(chuàng)造暢銷書、好故事,或是好產(chǎn)品等方式。
最后讓我們放眼到整個人生,我們整個人生的意義該如何去考量呢?弗蘭克爾把人生和電影作了個類比。
“當我們在理解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意義和整個生命的意義時,不妨做個類比,讓我們看一場電影:他由成千上萬個鏡頭組成,每個鏡頭都有其含義和意義,但是在看完最后一個鏡頭之前,整個電影的意義是不能確知的。但是,如果我們不能理解每個鏡頭的意義,那么對整個電影的意義也就無法把握。生命的終極意義難道不也是這樣?只有在瀕死之時人們才能揭示生命的全部意義,而這種終極意義也有賴于生命過程中盡其所能地實現(xiàn)每個單一情境的潛在意義!
小結(jié)一下,作者認為生命意義在于責任,在責任限制下的自由是有價值的自由,用每時每刻的責任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盡人事。很務(wù)實、很入世。似乎和儒家告誡我們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長之路遙相呼應(yīng)。在成長的初期,修身就是我們的責任,當能力增強后就應(yīng)該擔當起與能力相稱的責任,從“齊家”開始,隨著能力的增長最后成為能“平天下”的人。至于最后能不能達到“平天下”的境界,就看自己的能力是否配得上這份責任。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12
人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會遭到兩個層次的打擊。第一個是挫折痛苦本身帶來的,比如疾病的折磨、工作的辛苦、失敗的損失等等。第二層是因第一層而感到的沮喪、羞恥、失望甚至絕望(第二層才是打擊的本質(zhì),是支撐原來人生的意義突然中斷)。
第二層,作為其行為的根基迅速消減。而喪失了告訴自己必須做什么的本能,喪失了告訴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的傳統(tǒng),有時人甚至連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從而,要么去做別人所做的事(隨大流),要么做別人希望做的事(集權(quán)主義)。
抽象的生命意義是很難闡述的。意義也不需要太長遠,從長遠看人都是要死的,所以人生沒有什么終極意義(對于終極意義,自己找不到,別人也不可能告訴你)。因此,所追求的就是短暫意義,即自己創(chuàng)造的東西,包括成名、發(fā)財、照顧家人、擊敗同行、氣死對手、貢獻社會,什么都行。
只要找到,你的生活才有支撐。
尋找意義的方法:
。1)通過創(chuàng)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yè);
。2)通過體驗?zāi)撤N事情或面對某個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態(tài)度。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13
光看題目,很容易以為這本書是一本心靈雞湯。這本書并不厚,講述了作者在納粹集中營中的生活。作者維克多。弗蘭克兒醫(yī)師。一個20世紀的奇跡。精神分析第三維也納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以意義療法為核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使命。弗蘭克兒醫(yī)師從奧斯威辛集中營人間煉獄歸來。寫下了這本書,成為暢銷書。
弗蘭克兒醫(yī)師以平淡的語氣描述他在納粹集中營的生活。描述死亡與毒氣。描述人在極限環(huán)境下的苦難,以及從苦難里如何借著意義地尋找,將自己超拔岀來,去重新愛人。
愛是直達另一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唯一途徑,只有在深愛另一個人時,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本質(zhì)。弗蘭克兒醫(yī)師能夠撐過這幾年的地獄生活。除了他超強的意志力。是愛讓他活了下來。
本書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金球有20多種譯本。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14
這本書有一個很大的噱頭——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著名的20世紀心理治療大師,猶太人,經(jīng)歷了二戰(zhàn)集中營煉獄,開創(chuàng)心理治療體系中的“意義療派”。
活著有什么意義?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會有答案。很多人會說為父母活,為子女活;那我認為這樣的理由更沒有意義,生命的本身不能是因為另一個生命而有意義。沒有人沒思考過這個問題,無論何種境遇,怎樣的文化程度。也許因為一時的收獲而感慨——活著值得;也許是在困頓煩勞的絕境中疑慮生命的意義。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思考或潛意識問著:“我活著有什么意義?”
“生命最終意味著承擔與接受所有的挑戰(zhàn)”,這其中當然包括“痛苦”,當你正視“痛苦”時,它就失去了威力。弗蘭克爾尤其講述了“痛苦”的意義,它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每個人的獨特任務(wù);而快樂是一種附加品,如果以追求附加品為目標,這必定會讓人失望。哪怕在二戰(zhàn)最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時,痛苦也是有意義的,人在什么時候都有選擇,即便是選擇以什么樣的方式去死亡。永遠不要低估生命的堅韌。
“苦難也不總是病理現(xiàn)象,苦難非但不是神經(jīng)官能癥的癥狀,反而可能是個人進步的表現(xiàn),如果苦難是由存在之挫折引致,就更是如此。我堅決否認人對其存在意義的追求(或?qū)ζ浯嬖谝饬x的懷疑)是源于或者會導(dǎo)致任何疾病!碑斘铱吹竭@段話時,仿佛大腦中的暗影突然迸發(fā)出萬丈光芒,沖破一切云霧,我發(fā)現(xiàn)寶藏一樣的仔細斟酌,存在之意義的追尋并不是任何疾病,不是抑郁癥,不是精神障礙,有大量數(shù)據(jù)論證很多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真的不是一座孤島,這帶來了無限力量。
弗蘭克爾最終沒有給出問題的結(jié)論,生命的意義本就不是一個固定的答案,是隨著環(huán)境和外在的影響而可能時常改變的,它也許不會具體物化成某件事,也許追求生命意義的本身就是這份意義的答案。當我們看透這個問題的時候,便不會再問,更多的思考或質(zhì)問應(yīng)該是——生活對我們有什么期望。我們要行動起來去追尋那個讓我們幸福的理由,那不是結(jié)果,也不是目標。
當我看這本書的時候,經(jīng)常被書中的說法所觸動,好像到處都是重點;當我看完的那一刻,我已經(jīng)很難記起書中具體的各種論點,但我卻找到了我的生命之意義——這個困擾我十幾年的大問題。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閱讀這本書,不止是找到問題的答案,也讓每一個人更加熱愛生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感謝弗蘭克爾!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15
“生活是充滿意義的,人們要擯棄環(huán)境的侵擾,學(xué)會追尋生活的意義。它還強調(diào),生活是有終極目的存在的!薄痘畛錾囊饬x》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無論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都伴隨著階段性的快樂和痛苦。叔本華說過,生命就是一團欲望,欲望滿足了便無聊,不滿足便痛苦,人生就是在無聊和痛苦之間搖擺不定。只有極少數(shù)人,經(jīng)過層層歷練,方能修煉出成熟的心智,真誠地對待自己和他人,滿心愉悅地面對這個世界!痘畛錾囊饬x》的作者弗蘭克爾,就是這樣一個人。
弗蘭克爾是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xué)家,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guān)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jīng)驗與學(xué)術(shù)結(jié)合,開創(chuàng)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這本書適合希望尋找生活意義的人們。
存在主義哲學(xué)家薩特說過,人活在宇宙當中是無意義的,但我們可以通過自我造就,活出精彩。弗蘭克爾亦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地自我超越。他在書中標明了一個事實,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總是指向某種事物或某人——不論是作為有待實現(xiàn)的意義,還是你需要面對的他人。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于某種事業(yè)或獻身于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人類在心里底層擁有一致的集體潛意識,當你看到一個人自我奮斗改變命運,或是看到真摯的愛情時,你會從心里涌現(xiàn)出一股強烈的情感沖動,震顫整個內(nèi)心。
我建立這個公眾號的初衷,就是想讓大家通過閱讀和寫作,去探尋生活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04-30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9篇03-03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后感01-18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后感03-14
怎樣才能活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02-04
《追尋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01-14
生命的意義01-03
生命的意義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