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山東臨沂過年風俗

時間:2022-12-12 09:19:31 春節(jié) 我要投稿

山東臨沂過年風俗

  中國古人對過春節(jié)有很多的講究,俗話說過了臘月就是年,不過一般過了農歷的臘月二十三開始,都會忙碌起來,每天都有不同的風俗說法哦,下面我們看一下山東臨沂春節(jié)的風俗都有哪些吧!

山東臨沂過年風俗

  春節(jié)

  農歷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辛亥革命后,改行公歷,這天被定為春節(jié),以區(qū)別公歷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們仍習慣把它看作年節(jié),俗稱“過年”、“過大年”、“舊歷年”、“陰歷年”。年節(jié)早見于《尚書·舜典》,到漢代民間習俗就已相當繁多,至今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公職人員放假3天,民間歡慶持續(xù)半月。

  春節(jié)舊俗

  舊俗春節(jié)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fā)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后才能說話。男人在家長的帶領下祭拜天地神靈。春節(jié)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qū)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一年象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余,飯后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余頭。水餃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春節(jié)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fā)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一吃素餡餃子,取“素靜一年”之意。臨清地方初一早飯吃各種饃饃、棗糕、粘窩窩等,又佐以各種丸子、粉條、白菜熬成的“全菜”,名為“吃全年的飯菜”。

  地區(qū)俗規(guī)

  魯西南地區(qū)俗規(guī),初一早上不能把雞、鴨、鵝等放出來,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攪亂了年(因為鞭炮齊鳴,會把家禽驚得到處亂飛),其它如牛、馬、狗、貓等家飼動物,都得到優(yōu)待,有的吃餃子,有的啃肉骨頭。有的人家用五谷雜糧喂牲口,牲口吃飽以后,再用掃帚從牲畜頭上往下掃,掃出什么糧食來,就意味著這種糧食豐收。即墨初一早晨用隔年飯喂雞,據(jù)說雞吃一粒米,就能下一個蛋,把各種食品端給狗吃,據(jù)說狗先吃的東西,必定豐收。

  膠東龍口、蓬萊一帶,初一早晨還有些特殊活動。一是照虛耗,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紅燭,掀起炕席照照,然后再把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驅逐黑暗,把邪氣惡息統(tǒng)統(tǒng)趕出去。二是壓窗臺,把年前用面粉做好的各種各樣的面花于初一早晨放到窗臺上,十分美觀。三是“打秋千”,小孩一起床,就遵照父母年前的囑咐,攀著門栓打三個“秋千”,據(jù)說這樣能長得快。四是放壓缸錢,把一些硬幣扔進水缸,據(jù)說放了壓缸錢,一年不會干旱,五谷豐登有余錢。五是丟盛蟲(蟠龍),初一早晨,女主人先要把年前用面蒸的盛蟲放進糧囤和面缸之中。盛是剩的諧音,丟盛蟲取“剩余”

  之意。地當京杭大運河的微山縣南陽鎮(zhèn),年初一由兒童擎燈籠上街,跳躍歡呼唱吉利歌謠,俗稱“喊發(fā)”。兒童所唱吉利歌謠有多種:“發(fā)財!發(fā)福!買地!蓋屋!”,“今年好子(個)年!明年排大船!裝紅棗,下江南,裝一個,卸一萬,掃倉掃個八百擔!”,“發(fā)來!圓來!元寶轱轆家里來!”

  萊蕪等地有初一送家堂的習俗。人們上墳、燒紙、鳴炮、叩頭,將祖宗送回墳塋。回家以后,把家譜收起來,春節(jié)祭祖儀式遂告結束。但是,有的地區(qū)是初二送家堂,還有的地區(qū)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初一忌諱

  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準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臨沂則忌動針錢,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jù)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膠東各地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兇”。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語“歲歲(碎碎)平安”來破解。初一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商店過年吃餃子同時吃蒜時,因“蒜”與“散”音同,改稱蒜為“義和菜”。

  慶;顒

  春節(jié)的慶;顒,從初一開始,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四。膠東地區(qū)于初二日落后送年,送年時要擺貢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有的在大街上擺上供桌,接連不斷地鳴放鞭炮,十分熱鬧。鄒平初三下午送年,俗稱“送百神”,又稱“圓年”。臨清有初二祭財神的習俗,商人之家都要供著財神的牌位,桌上擺著“錢龍”和“棗山”。祭祀時,燒香叩頭,街坊鄰居也帶著香紙,到商人家祭祀財神,祝賀生意興隆,主人則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謝。

  串親

  串親是春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串親拜年的順序各地不一,臨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孫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岳父,俗稱“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較遠的親戚家。膠東東部和萊蕪等地于初二到岳父家串親,未婚的男女青年可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春節(jié)串親,都要帶一些禮物。新婚女婿給岳父的禮物十分講究,萊蕪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糕點、饃饃。雞、魚、香腸、罐頭、掛面、油條各算一色。此外,香煙、糖塊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雞要帶兩只,魚要帶兩條,各色禮物,均要雙數(shù),切忌單數(shù)。即墨于初三或初四給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話說:“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萊西串親的順序是“先看姑,后看舅,岳父岳母在后頭”。岳家對姑爺,特別是新婚姑爺要盛情接待。萊蕪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雞、魚、肉、蛋外,一般都要擺“四頂四”,就是四個果碟,四個炒碟,四個小碗,四個大碗和四個大盤。陪客的人要輪流給姑爺敬酒。岳家給姑爺?shù)幕囟Y是10斤左右的大饃饃和大糕各一個。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親,叫做“扎根”,據(jù)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扎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扎根時,外祖父、舅舅、姨媽等都要送給新娘壓歲錢,魯西南的新婚夫婦串親一般都在雙日,意為成雙成對,大吉大利。舊時,臨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親,過了十五之后才能串親。

  娛樂活動

  春節(jié)期間開展娛樂活動,在山東民間極為普遍。秧歌、龍燈、獅子舞、跑旱船、武術表演、球賽等形式多樣。正月初二至十六日,曲阜城內有鼓樓門會,并開放孔廟。會上,有花鼓、瞎腔等地方戲表演,有曲藝表演,有賣玩具、賣花炮、賣花、賣油炸糕等諸種攤販。此會以十四日為最盛,鄉(xiāng)下有不少人進城趕會,俗稱“趕逛會”?赘男〗、太太為觀賞會中熱鬧場面,在孔府大門里面墻邊筑臺搭棚,懸燈結彩,在臺子臨街一面掛起竹簾,隔簾觀光。

  拜年

  春節(jié)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爾后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后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xiàn)在一般只是問好。商人拜年,除了問好外,還要互道恭喜發(fā)財。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臨清初一拜年,男子與已婚婦女參加,男女分開,拜過自家長輩,再拜族內各長輩,此謂“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長率領到各廟宇、異姓祠堂內敬拜神位,此謂“拜莊鄉(xiāng)年”,最后,村長指揮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糾紛怨氣,此則謂“拜團結年”。鄆城等地有“春節(jié)五更乞長”的習俗。兒童起床后一聲不響,先去緊緊抱住椿樹,同時唱“椿樹椿樹王,你長粗來我長長,你長粗了做材料,俺長長了穿衣裳”。鄒城則有搗鼠洞的特殊習俗,初一早晨,用面杖搗鼠洞,邊搗邊說“戳打戳,戳打戳,十個老鼠九個瞎,還有一個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證糧食安全。

  山東過年習俗:孔府年節(jié)

  孔府年節(jié)有一些和民間不同的地方。

  臘八。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的,給當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的,用薏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紅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這樣的粥是供內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赘谕饷嬗泻芏嘞慊鹪,都在臘八這天派尼姑來要粥,要“盆頭米”。

  臨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蒸壯”就出現(xiàn)了,“蒸壯”就是為過年蒸各種饅頭、餃子、糕餅。這時“燒火戶”又來燒火,蒸各式各樣的饅頭。

  大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府內到處燃燈、燃檀香末、鋪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帶。午后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后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送“壓歲錢”,裝在紅紙袋里,上面寫有“長命百歲”的字樣,放在小孩子的枕邊,每人準備一個景泰藍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還要親自到安懷堂擺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據(jù)說孔府中所有的精靈鬼怪都歸這個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過后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樓”。朝各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北、西南、西北,各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張桌子上擺天地神牌位!疤斓貥恰迸,立“朝天竿”,點“天燈”,日夜不熄,一直要點半個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來,先不說話,用手摸摸食盒里的東西和壓歲錢。起床后拜廟、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來孔府拜年。下午當?shù)亍褒垷魰钡莫{子舞等進孔府表演,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燃放焰火,慶祝新年。

  山東寧陽縣過年習俗

  寧陽縣元旦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后將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著門拴打三個秋千,據(jù)說可以長得快。有些地區(qū)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jié)節(jié)高升,飯后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余頭“。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稱為“札根“。據(jù)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舊時還有初五“送窮“的習俗。當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趕五窮“。曲阜則在初五辦“文曲星會“,初五晚上,學生要到老師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師出題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師它焚掉,叫做“文曲星會“。

  山東嶗山過年習俗

  春節(jié)期間,嶗山村村鎮(zhèn)鎮(zhèn)扭秧歌、跑旱船、舞龍燈、踩高蹺……熱鬧非凡。元宵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燈節(jié)。嶗山沿海的漁村里,鞭炮齊鳴,漁民在船老大的帶領下來到各自的漁船上送燈,預祝新的一年漁業(yè)豐收。

  農歷清明節(jié)到谷雨期間,是嶗山漁民祭海的時節(jié)。祭海時,漁民們在海灘上擺設豬、雞、魚三牲供品,大面饃和糖果,點燃香燭鞭炮,舉行傳統(tǒng)的祭海儀式。祭海的日子里,純樸豪爽的漁家人用好酒好菜熱情地招待前來觀看祭海的'親朋好友,大家一起開懷暢飲。

  臨沂過年風俗

  祭灶王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lián)、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

  大掃除

  臨沂從小年這天拉開過年的帷幕,即“忙年”。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干凈徹底的衛(wèi)生大掃除!皦m”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蒸饅頭

  蒸饅頭是過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tǒng)的習俗,每年小年過后兩三天,家里人就開始忙著發(fā)面蒸饅頭,蒸饅頭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面得發(fā)一大盆或者一大缸,蒸好的饅頭要一直吃到來年正月十五。

  蒸饅頭還有著很好的寓意,“發(fā)面”的“發(fā)”意喻發(fā)財、發(fā)家,“蒸饅頭”的“蒸”象征蒸蒸日上。

  吃餃子

  祭灶節(jié),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剪貼窗花便是其中一項。窗花圖案有各種動植物、人物,代表著人們祈求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獅子滾繡球、三羊開泰、二龍戲珠、五蝠捧壽、犀牛望月……

  寫春聯(lián)

  漢族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小年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lián)。大門上的對聯(lián),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連珠。

  理發(fā)沐浴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發(fā)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后進行。

  婚嫁

  民間認為,諸神在小年之后就上天了,便百無禁忌,因此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xiāng)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拜早年

  到了小年,春節(jié)進入倒計時,人們開始為除夕夜守歲做準備。我們平常說的“拜早年”也是從小年開始算的。

  貼福字 守年歲

  臘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叫除夕,也叫“除歲”、“大年三十”等。這天晚上要“守歲”、“熬年”,要“高堂擺長宴,紅燭照通宵”。要用一夜的歡樂祥和,象征著一年的歡樂祥和,因而不論大家小戶都對此刻特別重視。除夕早晨要對屋內院內、大門里外進行再次掃除,達到里里外外干干凈凈。對屋內院內不好看的地方或雜物要用席箔遮擋起來,一方面是講衛(wèi)生保健康,要整齊好看,另一方面是過年要請財神、福神、喜神、貴神等諸神,家中如太臟太亂,眾神會認為這家太窮沒福,留不住他們,因而要極力把家中收拾的得好一點,給諸神一個好印象。另外,過年了,有些東西人們看到了覺得不吉利也要藏起來,過年五更必須把它們藏起來,家中任何人不可以看到。這樣神順心,人順心,自然有好運。

  除夕中午,打好漿糊后,先掛財神畫軸子,再貼灶神、門神。貼門神最忌貼翻了,貼好后,閉上門來,左右門神必須對臉,如果貼翻了,閉上門來就會背對背,因而民間有“反貼門神——左右為難”的歇后語。貼好門神后接著貼對聯(lián),先貼大門兩側的對聯(lián)和大門的斗方,再在院內貼主房、偏房、廚房、倉房、欄圈門口的對聯(lián)。貼完對聯(lián)后再貼屋內年畫及過道走廊上的戲劇畫和《水滸》人物畫。最后貼各種小物件上的春條,也要先貼“出門見喜”、“滿院春光”,再貼床上、牛槽及各種工具上的,貼到最后大人就不貼了,叫小孩子們貼“酉”貼,這是叫他們從小就實習,直到貼完為止。最后沒處貼了,把雞舍、狗窩、尿盆上也貼上個“酉”。

  這時,大人們要拿梯子或高凳子來,在大門口最上邊貼“!弊,插挑箋和過門箋。為什么把福字寫的很大,貼在最高最顯眼處呢?據(jù)傳與姜子牙他老婆有關,說在姜子牙封神時,他的老婆馬氏也去嚷嚷著要封神,姜子牙說:“你是個窮命,擔不得一點點福,就封你個窮神吧。”馬氏說:“封我個窮神人們都不喜歡,你叫我到哪里去落腳呀?”姜子牙說:“凡有‘福’的地方,你都不要去,沒‘!牡胤侥汶S便!焙髞砣藗兌寂赂F神到家,過年就寫個大“福”字貼在最顯眼的地方,一直就延續(xù)了下來。有的地方貼“福”字倒著貼,取諧音“福到”了。

  挑箋、過門箋是用紅、綠、黃、藍、紫五色紙摞在一起,用刀鑿刻出來的鏤空圖案。過門箋上有“人財兩旺”、“招財進寶”等字樣,在大門、屋門、灶王處都要貼兩三行。挑箋是用五色紙鑿出來的花紙串,要用芝麻秸挑起來插到屋檐里,微風吹動,飄飄搖搖非常好看。有的地區(qū)有些戶,還在門上龕兩頭插上幾根桃條,說這樣能避邪驅鬼。

  同時,還把芝麻秸撒在院中,芝麻秸不夠就撒上部分豆秸。這有兩方面的用意,一是過年踩著芝麻秸步步登高,另一方面,過年必須全夜敞著大門,有人進門就聽到踩得芝麻秸響,也能起到防盜的作用。

  拜年

  據(jù)傳說,拜年起源很早,古時侯,人們?yōu)榱朔辣弧澳辍焙汀吧谨獭背缘簦褐坏耐砩,點火上燈,守夜驅妖,第二天早上起來,互相一見面,都知道沒被年妖山妖吃掉了,就互相祝賀道喜。久而久之,這種習慣延續(xù)成了拜年。開始還是不系統(tǒng),不普遍的,到了唐朝,經(jīng)李世民一號召,就成了全國普遍的禮俗。

  沂蒙地區(qū)互相拜年都不帶禮品,一般是姑娘媳婦結隊,兄弟子侄同行,走街串戶逐一叩拜。首先拜本族長輩和兄長,也拜莊鄰長輩和親朋。見到長輩后要說吉利話并跪下三叩首,同輩見面行抱拳鞠躬禮。遇到領小孩來的,長輩一般都賞給孩子花生糖果之類。

  如果不是應上門拜年的對象,在街上碰到了,也熱情地說些“某某新年好!”或者“祝你新年發(fā)財!”之類。

【山東臨沂過年風俗】相關文章:

臨沂過年風俗02-17

山東臨沂訂婚風俗01-08

山東的過年的風俗02-25

山東過年風俗02-18

山東的過年風俗03-02

山東過年的風俗02-17

山東過年特有風俗02-13

山東過年風俗介紹02-24

山東菏澤過年的風俗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