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7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

時間:2023-07-13 17:14:53 夏仙 其他節(jié)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7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

  每年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日,也是我們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小暑節(jié)氣,小暑一到,說明天氣真的進入到一定高溫時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7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相關資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c擊對應目錄可以直接查閱哦!)

7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

▼目錄▼
【1】7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4】7月7日七夕節(jié)簡介
【2】7月7日重大事件【5】7月7日小暑簡介
【3】7月7日七七事變簡介【6】7月7日節(jié)日風俗

7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

  公歷的7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

  1、公歷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jīng)105°時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小暑。

  小暑(LesserHeat),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一個節(jié)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歷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jīng)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基本符合。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2、公歷每年的7月7日還是七七事變紀念日,還是抗日戰(zhàn)爭紀念日。

  七七事變紀念日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發(fā)生在北京(當時稱“北平”)的盧溝橋的中日軍事沖突,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xiàn)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

  農歷的7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

  那么七月七日是什么節(jié)日呢?農歷七月初七為七夕節(jié),又名乞巧節(jié)、七巧節(jié)或七姐誕也就是在中國所講的`七夕情人節(jié)。

  七夕節(jié),又名乞巧節(jié)、七巧節(jié)或七姐誕,發(fā)源于中國,是華人地區(qū)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這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jié)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由于古代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并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的姻緣。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彩樓,預備黃銅制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jié)”。

7月7日重大事件

  23年——發(fā)生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昆陽之戰(zhàn)”,劉秀殲滅了王莽主力軍。

  549年——梁簡文帝蕭綱即位稱帝。

  1647年——那不勒斯發(fā)生反西班牙起義。

  1753年——英國通過猶太人歸化法。

  1802年——杜!けR維杜爾宣布海地擺脫法國獨立。

  1808年——拿破侖與亞歷山大一世簽訂《提爾西特和約》,第四次反法同盟瓦解。

  1839年——林維喜事件

  1862年——沙皇政府逮捕俄國民主主義思想家車爾尼雪夫斯基。

  1862年——馬克思在德文《新聞報》發(fā)表《中國記事》一文,熱烈贊頌太平天國起義。

  1902年——清朝政府就英印軍隊進犯西藏照會英國。

  1903年——《蘇報》被查封,史稱“蘇報案”。蘇報的革命宣傳和蘇報案在國內外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民主革命形勢的發(fā)展。

  1906年——周學熙創(chuàng)辦啟新洋灰公司。

  1918年——英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炮擊伊斯坦布爾。

  1921年——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

  1927年——馮玉祥禮送中國共產(chǎn)黨出境。

  1927年——中華民國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歸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直轄。

  1929年——美國東西海岸間的班機首次通航。

  1937年——駐華日軍發(fā)動“七七事變”(亦稱“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揭開了全國抗日戰(zhàn)爭的序幕。7月7日夜,盧溝橋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并謊稱有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zhèn))搜查。中國駐軍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日軍竟攻擊中國駐軍,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抗爭。宛平城的槍聲掀開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1938年——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在漢口召開。

  1939年——中共中央發(fā)表《為抗戰(zhàn)兩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

  1941年——美軍接管冰島。

  1943年——蔣介石接受羅斯福贈送的最高統(tǒng)帥勛章。

  1946年——七七事變十周年之際,中國共產(chǎn)黨宣布準備自行組織聯(lián)合政府。

  1947年——世界名槍AK-47面世。

  1949年——遼寧省博物館正式開館。

  1950年——安理會在蘇聯(lián)為抗議中國代表權問題而缺席的情況下,通過第84號決議,授權美國指揮統(tǒng)一司令部幫助大韓民國擊退北朝鮮軍隊,并授權統(tǒng)一司令部使用聯(lián)合國旗幟。

  1951年——中國舞協(xié)創(chuàng)刊《舞蹈通訊》。

  1953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成立。

  195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同中國政府簽訂協(xié)定,中方提供3.38億美元經(jīng)濟援助。

  1957年——中國男女混合登山隊33名運動員(男25名,女8名)于北京時間18時20分攀登上慕士塔格山頂,創(chuàng)造了登山隊集體安全登上海拔7500米以上高山人數(shù)最多的新世界紀錄。

  1971年——香港專上學生聯(lián)會于維多利亞公園因釣魚臺事件示威,示威中發(fā)生流血及拘人事件。由于當時的學聯(lián)未注冊為合法團體,因此示威未獲警方批準并遭到拘捕。

  1972年——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中日關系實現(xiàn)正;。

  1974年——西德隊獲第十屆世界杯足球賽冠軍。

  1975年——《萬人日報》于香港創(chuàng)刊。

  1978年——所羅門群島脫離英國統(tǒng)治而獨立。

  1979年——美國與中國簽訂新貿易協(xié)定,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

  1980年——中央電視臺在每天的《新聞聯(lián)播》結束后開始播出中央氣象臺發(fā)布的《天氣預報》。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使用太陽能驅動的.飛機“太陽挑戰(zhàn)者”號成功飛越英吉利海峽。這架太陽能飛機是由美國人史蒂夫·普塔塞克駕駛從巴黎附近的蓬圖瓦茲起飛以每小時約四十英里的速度經(jīng)過5小時19分鐘的飛行降落在英國東南部的拉姆斯蓋特。

  1981年——國務院下達鼓勵個體經(jīng)營的規(guī)定。

  1986年——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在北京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全國性的律師群眾性社會團體。

  1995年——長江下游出現(xiàn)建國后第二大洪水。

  1995年——法國第一顆照相偵察衛(wèi)星“太陽神——1A”由阿里亞娜火箭發(fā)射升空,從而使法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之后,第四個擁有偵察衛(wèi)星的國家。

  2000年——柳州發(fā)生7.7特大交通事故。22時30分左右,柳州市一輛公共汽車行駛在壺東大橋上,因雷雨大風和橋面隔離柵等物清場不完全及司機主觀原因,這輛滿載乘客的公共汽車沖破橋欄桿掉下柳江河中,致使79人死亡。

  2001年——為紀念奧特曼之父圓谷英二誕辰100周年,《高斯奧特曼》在日本首播。

  2004年——為期10天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在中國江蘇省蘇州市閉幕。在本屆會議上,34項遺產(chǎn)地新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會議通過了“蘇州決定”,對2000年“凱恩斯決定”做出重要修改:2006年起,《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公約》每個締約國每年申報的世界遺產(chǎn)項目從1項改為最多2項,其中至少包括一項自然遺產(chǎn)提名。

  2005年——英國倫敦的地下鐵路和公共汽車連續(xù)發(fā)生7起爆炸事件,導致包括4名自殺性襲擊者在內的52人死亡。

  2007年——第14屆亞洲杯足球賽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舉行

  2007年——世界新七大奇跡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曉,中國長城以得票最多名列新七大奇跡之首。

  2008年——中國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qū)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2009年——發(fā)生半影月食。

  2009年——邁克爾杰克遜的私人告別儀式和公眾追思會在洛杉磯舉行。兩個半小時的公眾追思會于當?shù)貢r間7月7日上午十點在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舉行,現(xiàn)場涌入1.1萬名靠抽簽取得的免費入場券歌迷,還有大約75萬名歌迷涌入洛杉磯,送別“流行音樂之王”。

  2013年——韓亞航空公司飛機B777-200ER從上海經(jīng)停首爾飛至舊金山時在降落途中墜毀,機上3人遇難。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證實,一架韓亞航空公司的波音777型客機當?shù)貢r間7月6日11時30分在舊金山國際機場著陸時機尾折斷起火燃燒。機上載有的141名中國乘客中有28人受傷,其中10人傷勢較重。失事韓亞航空公司航班上乘客與機組人員共307人,乘客291人,141名中國公民,包括34名高中生與1名教師。

  2018年——索馬里摩加迪沙的國內安全部大樓及總統(tǒng)府附近的一個安檢點,遭到索馬里“青年黨”襲擊。造成至少12人死亡、17人受傷。

  2018年——天門發(fā)生一起故意傷害案致2人死亡2人受傷。

  2018年——陜西韓城發(fā)生疑似有害氣體中毒事件。

  2018年——上海一貨船遇險沉沒6名船員全部獲救。

  2019年——阿富汗加茲尼省發(fā)生一起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該事件已造成14人死亡,傷者人數(shù)增至179人。-7·7阿富汗自殺爆炸事件

  2019年——尼日利亞卡諾州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該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7人受傷。-7·7尼日利亞車禍事故

  2019年——山西同煤集團永定莊煤業(yè)公司發(fā)生一起綜采工作面上覆采空區(qū)氣體下泄導致人員窒息事故。該事故造成2人遇難,13人受傷。-7·7山西同煤集團窒息事故

  2019年——印尼馬魯古海(北緯0.47度,東經(jīng)126.23度)發(fā)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

  2020年——老撾波喬省金三角地區(qū)發(fā)生一起特大持槍搶劫殺人案。該案件造成中國公民4死1傷。-7·7老撾持槍殺人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舉行。

  2020年——貴州省安順市一輛車牌號為貴G·02086D的2路公交車中午12時許從安順火車站駛向客車東站,在途經(jīng)虹山湖大壩中段時,沖破石護欄墜入湖中。-7·7安順公交車墜湖事故

  2022年——上海市高考開考。

  返回目錄>>>

7月7日七七事變簡介

 。ㄒ唬┙榻B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發(fā)生于1937年7月7日。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并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被中國駐軍嚴詞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fā)動進攻。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七七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日戰(zhàn)爭的序幕。

 。ǘ┦伦儽尘

  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在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迅速走上了擴張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國、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所謂“大陸政策”。20世紀初葉,日本于日俄戰(zhàn)爭后取代俄國,在中國東北擴大殖民勢力,屯駐關東軍,設立殖民機構“南滿鐵路公司”,把東北作為對中國殖民擴張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利用西方列強無暇東顧,極力擴大對華侵略,出兵山東,脅迫袁世凱接受日本妄圖鯨吞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國內地。一次大戰(zhàn)后,日本企圖通過加緊掠奪中國、朝鮮和其他亞洲國家,擺脫政治、經(jīng)濟危機,在1927年的“東方會議”上對侵略中國問題進行了精心策劃。1931年9月18日,日本對我國東北發(fā)動突然襲擊,3個多月就占領東北全境。翌年日軍進攻上海(一·二八事變),并攻占大片華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在華北搞所謂“自治運動”,妄圖長期占領這些地區(qū)。1936年日本制定的總體戰(zhàn)略計劃――“國策基準”出籠后,日本舉行了一次“將官”演習,向參加演習的將官交代了全面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戰(zhàn)爭部署。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北后,為進一步挑起全面侵華戰(zhàn)爭,陸續(xù)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今北京)。

  從1937年6月起,駐豐臺的日軍連續(xù)舉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

 。ㄈ┲苯悠鹨

  1936年,日本華北駐屯軍以卑鄙的手段占領豐臺,將下一個目標定在了盧溝橋。七七事變爆發(fā)前夕,北平的北、東、南三面已經(jīng)被日軍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熱河和察東的關東軍一部;西北面,有關東軍控制的偽蒙軍8個師約4萬人;東面,是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統(tǒng)轄的約17000人的偽保安隊;南面,日軍已強占豐臺,逼迫中國軍隊撤走。

  這樣,盧溝橋就成為北平對外的唯一通道,其戰(zhàn)略地位更加重要。為了占領這一戰(zhàn)略要地,截斷北平與南方各地的來往,進而控制冀察當局,使華北完全脫離中國中央政府,日軍不斷在盧溝橋附近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ㄋ模┦录(jīng)過

  1937年7月7日夜(一說為19點30分),駐豐臺日軍河邊旅團第一聯(lián)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由中隊長清水節(jié)郎率領,在盧溝橋以北地區(qū)舉行以攻取盧溝橋為假想目標的軍事演習,11時許,日軍詭稱演習時一士兵離隊失蹤,要求進城搜查。在遭到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二一九團團長吉星文的嚴詞拒絕后,日軍迅即包圍宛平縣城。翌晨2時,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北平市長秦德純?yōu)榉乐故聭B(tài)擴大,經(jīng)與日方商定,雙方派員前往調查。

  但日軍趁交涉之際,于8日晨4時50分,向宛平縣城猛烈攻擊。并強占宛平東北沙崗,打響了攻城第一槍,中國守軍忍無可忍,奮起還擊,日軍在同一天內,連續(xù)進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國守軍的英勇抵抗。

  7月8日,北平當局令駐軍堅守盧溝橋。宋哲元致電蔣介石,報告盧溝橋事變真相。

  同日,日本內閣會議提出所謂“事件不擴大,就地解決”的方針,欺騙世界輿論,麻痹國民黨當局,爭取時間調集部隊。

  9日,北平當局與日軍達成協(xié)議:

 。1)雙方立即停止射擊;

 。2)日軍撤退至永定河左岸,中國軍隊撤至右岸;

 。3)盧溝橋守備由河北保安隊石友三部擔任。翌日,中國軍隊撤退,日軍不僅不履行諾言,反而大批調兵向中國軍隊進攻。

  11日,平津當局與日軍達成現(xiàn)地協(xié)定:

 。1)第二十九軍代表聲明向日軍表示道歉,并懲辦此次事變責任者;

 。2)取締共產(chǎn)黨、藍衣社及其他抗日團體的抗日活動;

  (3)永定河以東不駐中國軍隊。

  10日,各方紛紛報告,日軍已由天津、古北口、榆關等處陸續(xù)開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盧溝橋前進,已將大井村五里店等處占領;平盧云路也不通行,戰(zhàn)事即將再發(fā)。

  11日起,日軍時以大炮轟擊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帶,城內居民傷亡頗多,團長吉星文亦負傷,就將城內居民向城外比較安全地帶疏散。戰(zhàn)事由此擴大到八寶山、長辛店、廊坊、楊村等處。第二十九軍各部分散于各處應敵。日軍出動飛機在各處偵察掃射,戰(zhàn)事時斷時續(xù)。

 。ㄎ澹┦录绊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日戰(zhàn)爭的序幕。

  七·七事變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電全國,號召中國軍民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熱烈響應,抗日救亡運動空前高漲。在這種形勢下,蔣介石于7月17日在廬山發(fā)表談話,宣布對日作戰(zhàn)。

 。v史意義

  七七事變的整個過程清楚地表明,它是日本政府、財閥、政黨的共同意志,絕不是什么日本少數(shù)軍人牽著軍部、政府的鼻子走。它是日本大陸政策的必然發(fā)展和有計劃有準備的行動,是日本長期以來侵華野心的最終全面實施,也絕不是什么偶然事件。中國已經(jīng)喪失了臺灣、澎湖列島和東北等一系列領土于日本侵略者之手,日本還霸占了中國剩余領土內一系列軍事、經(jīng)濟主權,更甚而要侵占華北,中國已經(jīng)到了忍無可忍、不得不還手的最后地步了。日本知道中國已經(jīng)不可能再有任何的退讓,漸進式的蠶食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再也行不通了。為然而,侵略者總要給自己粉飾一下,說什么是由于中國的“反日”行為才造成了日本的被迫反應:簡直是一派胡言,潛臺詞無非是“中國應該順從地接受日本的統(tǒng)治、占領和奴役”。而這,只能是日本侵略者自己的夢想罷了。

7月7日七夕節(jié)簡介

  (一)介紹

  七夕節(jié),又稱七巧節(jié)、七姐節(jié)、女兒節(jié)、乞巧節(jié)、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節(jié)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愿、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tǒng)習俗。經(jīng)歷史發(fā)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jié)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當代更是產(chǎn)生了“中國情人節(jié)”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jié)既是拜祭七姐的節(jié)日,也是愛情的節(jié)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jié)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于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qū)與地理區(qū)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于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jié)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xù)了下來。七夕節(jié)發(fā)源于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tǒng)。

  (二)歷史淵源

  1、節(jié)日起源

  自然天象崇拜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guī)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qū)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qū)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占測。在古代星宿體系中,“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于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農田。牛宿的東面緊挨著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翱椗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人們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

  人們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來已久,可追溯到遠古時代。《春秋命歷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薄稘h書·律歷志》:“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薄墩f文》:“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shù),起于牽牛;故從牛,勿聲”。《尸子》:“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辟而起畢昴”!短旃贂穂正義]:“南斗、牽牛、須女皆為星紀,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為吳之分野也”!堕_元占經(jīng)》卷61引石氏曰:“牽牛生于列澤之邑,以主越國”。按:牽牛星是吳、越之地的分野星。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粵地用以作天文星區(qū)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后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云彩、紡織業(yè)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于天上的鵲橋相會,后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fā)揮,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

  時間數(shù)字崇拜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古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辟),七曜俱在牽牛初度”!兑拙曂ㄘ则炑a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按: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兑讉鳌罚骸叭铡⒃、五星,起于牽牛。”《漢書·天文志》:“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歷數(shù)之元,三正之始!

  “七月初七”與古人對數(shù)字和時間的崇拜有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爸厝铡痹谥袊糯徽J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shù)字的崇拜,如九與五是重要的數(shù)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一”是萬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榮的象征。

  “七”是算盤每列的珠數(shù),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捌摺痹诿耖g表現(xiàn)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xiàn)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七”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姐誕

  七姐誕,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七姐(織女星)是編織云彩、紡織業(yè)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捌呓阏Q”(七娘媽誕)的主要活動有祈福許愿、乞求巧藝、祈禱姻緣、保護小孩平安等。拜七姐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shù)的宗鄉(xiāng)會館還在這個節(jié)日設香案,拜祭七姐;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日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七姐祈福、乞巧。

  人們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來已久,可追溯到上古時代。七夕節(jié)歷史久遠,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七姐誕。七姐誕的乞巧習俗傳入北方西安一帶始于漢代,漢代是南北各地風俗習慣傳播融合時期,西漢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歷史筆記小說集《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七夕節(jié)乞巧是向七姐(織女)祈求心靈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七姐誕,在福建閩南、浙江溫嶺和臺灣等地區(qū)即稱為拜“七娘媽”,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天仙。

  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拜祭,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饵S帝內經(jīng)·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它說男子以8歲一個周期,女子以7歲一個周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發(fā)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yī)說法,"為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也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jīng),可以生子。三七腎氣平均,最后的牙齒長齊,發(fā)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發(fā)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面容開始焦黃,頭發(fā)開始掉。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fā)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一個生命周期結束。

  "七"這個數(shù)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應該是結束中的誕生。《周易·復卦》:"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孔穎達疏:"天之陽氣絕滅之后,不過七日陽氣復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來復"是去而復來,也就是重生,輪回循環(huán),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盡,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豐滿。

  2、節(jié)名由來

  七夕:七月七,人稱“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稱“夕”),故稱為“七夕”。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乞巧節(jié):得名于“七姐誕”的“乞巧”習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故又稱“乞巧節(jié)”。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女子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斗巧”。

  女節(jié):七夕節(jié)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jié)俗活動,故稱女節(jié),亦稱女兒節(jié)、少女節(jié)。它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女子們專屬節(jié)日。女孩子們在這個晚上,除了向織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過去,婚姻是決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癡情女子會在七夕當晚,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婚姻美滿幸福。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慶祝主體是華人,七夕有個別稱叫做“牛公牛婆日”。

  小兒節(jié):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jié):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道德臘: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日五帝會于西方七炁素天。

  中國情人節(jié):經(jīng)歷史發(fā)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jié)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非常具有浪漫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當代更是產(chǎn)生了“中國情人節(jié)”的文化含義。

  返回目錄>>>

7月7日小暑簡介

  小暑,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一個節(jié)氣,夏天的第五個節(jié)氣,表示季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jīng)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這種氣候,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基本符合。

  中國南方地區(qū)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各地也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jié),常伴隨著大風、暴雨,有時還有冰雹。南方大部分地區(qū)東旱西澇,必須及早分別采取抗旱、防洪措施,盡量減輕危害。在中國大部分的農耕區(qū),經(jīng)過農歷五月的搶收搶種之后,小暑前后,除東北與西北地區(qū)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全中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農事主要是各種田間管理的工作,應根據(jù)長勢追肥、防治病蟲。

  在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笆承隆笔菍⑿麓虻拿住Ⅺ湹饶コ煞,制成各種面餅、面條,鄰居鄉(xiāng)親分享來吃,表達對豐收的祈愿。同時,這些新貨也要準備一份祭祀祖先,懇請保佑風調雨順。

  小暑過后,正逢“三伏天”的頭伏熱浪襲來。北方人習慣在小暑這天喝粥,主要是為了清熱防暑和調理腸胃,炒綠豆芽成了小菜首選。很多地方還有“小暑吃藕”的習俗,因藕有開胃的作用,適合夏天食用。詩人蘇東坡把西瓜叫做"冰漿仙液",入腹后就能清徹心扉。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jié),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濕。

  歷史淵源

  小暑

  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歷法中表示自然節(jié)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jié)令,能準確反映自然節(jié)律變化,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元代文人吳澄編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jié)……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笔,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節(jié)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敝赋鲆荒曛凶顭岬臅r期已經(jīng)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

  小暑即為“小熱”,意思是此時雖然已經(jīng)能夠感受到天氣的炎熱,但是并未達到一年內最熱,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開始。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xiàn)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成長。小暑時節(jié),天氣炎熱、雷暴頻繁,是萬物狂長的時節(jié)。

  氣象變化

  小暑

  小暑時節(jié)北半球日照時間逐步縮短,但為何中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氣溫仍然節(jié)節(jié)攀升呢?這是因為太陽直射點雖然在南移,但仍然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是收大于支,所以這一段時間內氣溫還會繼續(xù)上升。南方地區(qū)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qū),可開始出現(xiàn)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于華南初春時節(jié)景象。

  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入伏”后空氣濕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濕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氣潮濕,海風的潮濕造成了三伏天濕度大。三伏天”高溫、高濕”是中國南方地區(qū)的氣候特點,北方地區(qū)“高溫、干燥”。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節(jié)氣后,大地少有涼風,而且吹的風還會帶著熱浪。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中國多地高溫潮濕多雨。中國南方各地也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jié),常伴隨著大風、暴雨。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中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傊,小暑節(jié)氣的氣候特點是天氣炎熱,雷暴增多。

  小暑后,華南、西南、青藏高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中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xiàn)鋒面雷雨。小暑時節(jié)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小暑時節(jié),中國北方地區(qū)尚未進入雨季。中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降雨落區(qū)主要受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等大氣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控制,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中國東部主雨帶一般由華南、江南一帶北抬至長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區(qū);進入7月下旬,伴隨副高等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季節(jié)性北抬,西南季風也會向北推進,副高外圍的西南風將來自熱帶、副熱帶的暖濕氣流輸送到北方地區(qū),其與中緯度的冷空氣在華北、東北一帶交匯,華北、東北才開始進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又稱“七下八上”,才是中國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qū)的雨季。

  小暑三候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根據(jù)黃河流域周邊地區(qū)景物結合二十四節(jié)氣特點,將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分成“七十二候”,每個節(jié)氣分成三候。小暑三候為:“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毙∈顣r節(jié)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jīng)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蔽闹兴f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jié)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jié)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農事活動

  小暑時節(jié),華南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jié),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shù)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但在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yè)豐歉關系很大,必須及早分別采取抗旱、防洪措施,盡量減輕危害。華南、西南、青藏高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中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常常出現(xiàn)的伏旱對農業(yè)生產(chǎn)影響很大,及早蓄水防旱在此時顯得十分重要。

  早稻

  小暑前后,除東北與西北地區(qū)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農業(yè)生產(chǎn)上主要是忙著田間管理了。早稻處于灌漿后期,早熟品種大暑前就要成熟收獲,要保持田間干干濕濕。中稻已拔節(jié),進入孕穗期,應根據(jù)長勢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單季晚稻正在分蘗,應及早施好分蘗肥。雙晚秧苗要防治病蟲,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盛夏高溫是蚜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fā)的季節(jié),適時防治病蟲是田間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小暑節(jié)氣期間早稻、春玉米處于灌漿乳熟期,是籽粒形成的關鍵時期。農事活動以防止早衰、促進灌漿、提高千粒重為目標,生產(chǎn)上需注意預防高溫逼熟和干旱災害,遇35℃以上高溫或干旱時可采取灌溉措施改善田間小氣候,或噴施葉面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中稻、夏玉米處于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換期,期間需水量大。中稻田過早斷水不利于有效分蘗形成和幼穗分化,夏玉米可能出現(xiàn)卡脖旱而導致嚴重減產(chǎn)。棉花處于花鈴期,晚稻處于秧田期,需注意保持溝渠通暢,防止?jié)n澇。此外,小暑期間天氣條件好,是開展病蟲防治等田間作業(yè)的有利時機。

  小暑前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jié)。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xiàn)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xiàn),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傳統(tǒng)習俗

  綜述

  民間小暑有“食新”、“吃餃子”、“吃炒面”等習俗。此外,在農歷的六月初六這天,民間有曬書畫、衣物的習俗。據(jù)說此日晾曬后,可以避免被蟲蛀,所以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說法。

  “食新”習俗

  “食新”習俗

  在過去,中國南方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食新”是將新打的米、麥等磨成粉,制成各種面餅、面條,鄰居鄉(xiāng)親分享來吃,表達對豐收的祈愿,同時這些新貨也要準備一份祭祀祖先,懇請保佑風調雨順。

  吃餃子

  吃餃子

  在中國北方地區(qū)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頭伏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tǒng)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餃子長期以來都是北方廣大地區(qū)老百姓最愛的吃食。俗語:“好吃不過餃子“。

7月7日節(jié)日風俗

  七夕節(jié)

  中國農歷七月初七為七夕佳節(jié),傳說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相會的日子。

  日本公歷7月7日為七夕節(jié),是為少女們祈禱許愿的.日子。

  所羅門群島——國慶日

  公眾健康日

  廣州康健人生推出每年7月7日為“公眾健康日”,倡導“全民健康,快樂為本”的理念,并以此為己任,背負讓全民健康的光榮使命跟責任。

  世界斯瓦希里語日

  2021年11月23日,第41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宣布每年7月7日為世界斯瓦希里語日。

  返回目錄>>>

【7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相關文章:

白露節(jié)是什么節(jié)日09-07

圣燭節(jié)是什么節(jié)日05-23

正月十五是什么節(jié)日呢?03-22

美國雙11是什么節(jié)日09-14

農歷正月十五是什么節(jié)日01-06

3月7日是什么節(jié)日03-16

3月9日是什么節(jié)日03-09

3月25日是什么節(jié)日03-25

7月14日是什么節(jié)日06-30

11月8日是什么節(jié)日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