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學圣誕節(jié)專欄廣播稿
齊: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在冬日的暖陽下,我們迎來了久違的周五,迎來了這一周中最為輕松愉悅的時刻。
今天的廣播由我們xxx
f:我是主持人xxx
d:我是主持人xxx
l:我是主持人xx
y:我是主持人xx
(音樂:《嗚咽》)
l:首先讓我們播放幾條校外新聞。
1.悉尼某咖啡館中發(fā)生劫持人質案,雖然悉尼警方采用強烈措施阻止,還是造成了2位人質死亡?磥恚鞘兄伟策得增強。
2.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高考進行改革,以a.b.c.d.e五個等級作為考試標準,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并且平時的成績也成為了高考的標準之一。
3.浙江有一位叫丁國年的董事長在父母的諄諄教誨下走上了慈善之路,他懷揣真心,執(zhí)著前行,目前已捐款不下2億元人民幣。
d: 校園新聞有以下幾條
1.周一,我校初一三班與初三三班進行了體育抽測,提倡了初中生身心皆要健康。
2.我校在12月10日的期中考試后,又在本周三舉行了成績總結會,表揚了優(yōu)秀學生,希望同學們能再接再厲。
3.天氣轉寒,許多同學穿上了冬服。但是有的同學認為冬服不好看,不愿意穿。希望同學們能注意保暖,而不是美觀。
(音樂:《嗚咽》)
圣誕節(jié)(christmas 或 cristomessa),譯名為“基督彌撒”。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 式。每年 12 月 25 日,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在圣誕節(jié),大部分的天主教 教堂都會先在 12 月 24 日的耶誕夜,亦即 12 月 25 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 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后在 12 月 25 日慶祝圣誕節(jié);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圣 誕節(jié)慶祝則在每年的 1 月 7 日。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jié)。這一 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圣誕節(jié)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qū)的 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1]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jié)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jié)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圣誕彩球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jié)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圣誕卡(圣誕卡片)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也是為維持遠方親朋好友關系的方式之一。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yōu)點特長
等內容。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圣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wěn)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fā)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圣誕帽。
在西方國家里,圣誕節(jié)也是一個家庭團聚和喜慶的節(jié)日,通常會家里陳設一棵圣誕樹。
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jié)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圣誕
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jié)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圣誕節(jié)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圣誕樹下,共進節(jié)日美餐。在傳統(tǒng)的圣誕餐桌上,烤火雞是不可缺少的菜式。北美洲有很多火雞。于是烤
火雞成了美國人的大菜,重要節(jié)日中必不可少。這種風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在一六二零年的圣誕節(jié),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樸里茅斯山。當時,那兒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于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jié)的主菜。因此圣誕大餐里,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餅、雞尾酒之外,當然少不了火雞這位“仁兄”了 !
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看看圣誕節(jié)的一些固定節(jié)目吧。 12月 25 日這一天,各教會都會分別舉行崇拜儀式。天主教與東正教舉行圣誕彌撤,新教舉行圣誕禮拜。有些教會的慶;顒訌奈缫沽泓c就開始。除崇拜儀式外,還演出圣誕劇,表演耶穌降生的故事。圣誕節(jié)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jié)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圣誕 party 作為圣誕節(jié)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 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圣誕帽,唱著圣誕歌,說說大家的圣誕愿望。
圣誕老人的傳說在數千年前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即出現。北歐神話中司智慧,藝術,詩詞,戰(zhàn)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jié),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于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fā)禮物。
與此同時,其子雷神著紅衣以閃電為武器與冰雪諸神昏天黑地惡戰(zhàn)一場,最終戰(zhàn)勝寒冷。據異教傳說,圣誕老人為奧丁神后裔。也有傳說稱圣誕老人由圣·尼古拉而來,所以圣誕老人也稱 st.nicholas. 因這些故事大多弘揚基督精神,其出處、故事情節(jié)大多被淡忘,然而圣誕老人卻永駐人們精神世界。
(音樂:《嗚咽》)
l:2014年的腳步匆匆而過,我們已迎來了雪白的冬天。
讓我們感懷已去的季節(jié),在流逝中進步。
請欣賞美文《秋葉,落地成傷》
(背景音樂:《人魚的眼淚》)
d: 倚窗獨坐,秋風薄涼。將暗夜的一縷斑駁的燈光,映入我的面龐。
白天的一場雨,讓窗外的蟬聲又多了一點生命的憂傷。磨磨嘰嘰的,已跟不上大媽廣場舞的音樂節(jié)奏,在路邊的草叢下,哀唱季節(jié)的輪回。
江南的秋,有時不是看出來的,它需要聽。聽蟬聲由急到徐,由強到弱,你就知道秋由遠而近,由近而遠,,從青年走到中年,又從中年走向時間深處。當然也可聽風中的葉,那“撲撲啪啪”的聲音,是飽汁的夏葉,相知相依。而葉子發(fā)出“嘩嘩啦啦”的聲音,那才是干枯的秋意,相憐相惜。“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那微黃、干燥,生命只懸一絲游脈的秋葉,在秋風中的某個時刻,“叭”的一聲,成了最后絕響。在清冷小巷,在深許庭院,落地成傷。
一個季節(jié)蘊釀著另一個季節(jié),秋的蕭瑟又怎能離開夏的熱烈呢?那苦與辣,酸與甜本來就是生命的底色.否則哪有“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慨嘆。人生中本來就有著一份青澀伴一份期望,一份收獲伴一份憂傷。
l: 江南的.秋沒有那么悲涼。它與夏就像一對情侶,相依相偎,難分難舍,當你感到一陣涼意時,不知時光如一個斷崖,已跌進了冬季,白衣衫替代了鵝黃。鴿哨劃過晴空,悠揚縈耳;白云藏進山岫,天朗地清。這樣的秋日似乎并不多見,而習以為常的是“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一種朦朧之美演繹著江南秋的況味。它不是郁達夫破壁上牽;ǖ乃{朵,倒像林語堂手指間彈下的白煙灰,也如龍應臺《目送》時的眼光。有些溫度,有些淡然,也有些曖昧,也有點凄惶。
但時光的利箭總將一切歸于落寞。一層秋雨一層涼,一地落葉一地傷。華年易逝,姹紫嫣紅將付與斷壁殘垣,刻骨銘心也要歸于云淡風輕,繁華落盡只能留下滿地憂傷……
靜坐秋夜,獨飲一杯歲月的淡茶,吹奏一曲季節(jié)的挽歌,仰首望西樓無聲冷月,低眉聽清秋亦美亦愁。
l/d: 品匝秋味,人生一場。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音樂:《嗚咽》)
f:最后,步入新的學習過程的我們即將在元旦過后踏入期末考試的教室。讓我們輕松一下,聽幾則笑話。
d:(笑話一)動物遇上期末考,一招更比一招高
長頸鹿:人高馬大就是好,在那一坐像監(jiān)考
蒼蠅:考試左顧又右盼;瞅誰都像無縫蛋
啄木鳥:凡是精雕又細刻,考試門門都通過
金錢豹:天生我是富二代,不管考的好與害
毛驢:我可不是 之驢,考試對我沒問題
螃蟹:做事橫下一個身,考試橫下一個心
蜈蚣:整理思緒整理腳,手忙腳亂怎考好
蚊子:面對考試很忘我,要把卷子叮出血
蝸牛:不怕走路爬的慢,就怕考試考的爛
烏龜:忍字頭上一把刀,鈴聲不響卷不交
猴子:天生脾氣很著急,考試最怕思考題
喜鵲:金榜題名我報喜,但愿狀元就是你
l:(笑話二)迫不得已
你為什么用板凳體罰學生呢?
我也是迫不得已啊。
學生是調皮,但也不能體罰啊!
我不是因為這個迫不得已。
那是什么?
因為我舉不起桌子!
y:(笑話三)擦黑板
老師在黑板上寫了滿滿一黑板的題目,準備叫同學上來解答。
我同桌班長在瞌睡,我推搡一下他,說:“哎,老師叫你擦黑板!”
只見這哥們一溜煙奔向講臺,迎著老師贊許的陽光,拿起黑板刷就是一陣忙活。
5秒鐘內教室里雅雀無聲,然后就是一片嘩然……
f:(笑話四)請客
記得上大學時,月底,宿舍里的室友基本都彈盡糧絕,于是決定比誰錢包里的錢多,錢最多的請吃飯。
我正暗爽錢包比臉還干凈的時候,一室友對我說:“這是上個月借你的兩百元錢;還你!”
(音樂《嗚咽》)
齊:快樂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讓我們在音樂《我們的明天》中結束本次的廣播。再見。
《我們的明天》音樂放起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參考:
【2015中學圣誕節(jié)專欄廣播稿】相關文章:
防災專欄廣播稿范文12-20
2020年防火安全專欄廣播稿12-18
小學生期末考試專欄廣播稿范文12-19
圣誕節(jié)廣播稿04-05
商場圣誕節(jié)廣播稿12-18
圣誕節(jié)校園廣播稿范文04-05
中學生校園廣播稿05-10
中學生優(yōu)秀廣播稿04-25
中學軍訓廣播稿范文04-05
關于圣誕節(jié)紅領巾廣播稿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