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佳人觀后感
(一)
故事的開頭,一副淑女打扮的斯嘉麗聽一對雙胞胎男青年偶然提起,她所愛的艾希禮就要和另一個女孩梅蘭妮訂婚了。她又驚詫又痛苦,覺得心都要裂開了,很快就動身去找艾希禮,她不能就這么算了,她要挽回這一切。
斯嘉麗是家中的長女。所謂淑女,對她來說,只是外在的裝飾。她的個性太強,因而生活對她來說,就是不能逆來順受,所以她要抗爭,要搶奪,總想要回她覺得她應該得到的幸福。只是,她不知道,也許一開始她就迷失了方向,也許她一直追求的一切,都只是表面的存在。人生不是只有愛情,但愛情的錯誤難道不會帶來整個人生的錯誤嗎?
母親對斯嘉麗進行的淑女式的教育雖然沒有在少女時代的她身上成為完美的現(xiàn)實——她的個性更像她的父親,卻在她內心深處造成了一種由于自己不能真正成為母親的驕傲而導致的心理暗影,她對有優(yōu)雅舉止談吐的艾希禮的愛慕也許也與這一點有關。
年輕的斯嘉麗沒有意識到,就她的個性而言,母親的正面影響是要在她的外貌不再具有對男人致命的吸引力以后。而在她剛走出少女時代去承擔社會角色時,就她的個性而言,她暫時疏遠母親的教育影響,向她的父親學習,這一點并沒有錯。
艾希禮是家中的長子。對于他來說,梅蘭妮和斯嘉麗是他從小就相識的最親密的女孩。梅蘭妮的溫柔賢淑是他喜歡的,斯嘉麗的活潑美麗也是他喜歡的,梅蘭妮喜歡靜靜地聽他朗誦,斯嘉麗喜歡他教她騎馬,她們都崇拜他,這對于從小就因表現(xiàn)優(yōu)秀而遭受其他男孩嫉妒的他來說,她們是他少年時代常有的精神上的疑惑的最好安慰。
在父母幫艾希禮選擇了梅蘭妮時,他并沒有馬上回應。他有點失落,雖然上帝知道他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因為選擇這一個而傷了另一個的心,但是在他并沒有完全消失的少年的激情里也許還是斯嘉麗比梅蘭妮更讓他心動一點吧。他也有點顧慮,由家庭的嚴格教養(yǎng)而得來的習慣,指出他的愛情應當服務于他的整個人生,而他的整個人生應當符合父母的期望——成為南方的上流人物,理智告訴他在這方面梅蘭妮比斯嘉麗對他更合適,F(xiàn)在,他的激情,他的理智,面臨著二選一的考驗,他該怎么辦呢?在父母的面前,他最終決定以一種平靜地態(tài)度來接受這一切。父母離去后,他心里充滿惘然,無論如何,他明白他多少還有點率性的少年時代就要結束了,從此他要用一個成年紳士的標準來生活了。
在家人為艾希禮籌備訂婚儀式時,他知道他本來應當找個時間去見斯嘉麗,告訴她這件事,跟她解釋,請求她的原諒。但是他應當怎樣說服斯嘉麗接受這一切呢?斯嘉麗可能像他這么冷靜嗎?而他能保證在斯嘉麗的眼淚下他還能這么冷靜嗎?他能對斯嘉麗撒謊說他不愛她嗎?而且斯嘉麗總會用她自己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的,那時他又該怎么辦,也許真的要私奔了呢,那不就毀了這場訂婚儀式,也毀了他們三個人的將來嗎?最后他只有安慰自己,總有人會告訴斯嘉麗這件事的,而只要他從此與斯嘉麗保持距離,她會慢慢忘記他的。
但艾希禮對斯嘉麗的估計還是太低了。斯嘉麗并沒有因為缺少他的配合而輕易放棄對他的追求,大吵一場還是難免,對她來說,即使私奔的機會終于沒有了,但刺激一下他的機會還是有的,查爾斯——梅蘭妮的弟弟,成了她的救星。即使,瑞德也出現(xiàn)了,而且還聽到了她和艾希禮的爭吵,但這時的瑞德,在她看來只是一個可惡的偷聽別人墻角的壞痞子,而她想也沒想過幾年后會與瑞德結婚的。
也許對艾希禮來說,他命中注定要夾在兩個女人當中左右為難吧。但至少,婚后的蜜月成了他一生中最幸?鞓返臅r光,他發(fā)現(xiàn)了梅蘭妮是他極好的妻子,使他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雖然,他見到斯嘉麗時她總表現(xiàn)得有點哀怨,但一切的不愉快總會過去的,不是嗎?只是,戰(zhàn)爭的烏云越來越濃厚了。
艾希禮是個天生的南方紳士,他對保持秩序的興趣遠大于對改變世界的興趣,如果沒有戰(zhàn)爭,他可以成為南方上層社會的名流典范。但戰(zhàn)爭無可避免地到來,使他也只有走上戰(zhàn)場,雖然他心里是那么地厭惡戰(zhàn)爭,為雙手沾滿鮮血而噩夢連連,而且,和瑞德一樣,他對南方的戰(zhàn)爭前景也并不看好。
戰(zhàn)后,艾希禮身心疲憊地從戰(zhàn)俘營里被釋放回來。然而,南方的戰(zhàn)爭結束了,他的戰(zhàn)爭卻還在延續(xù)。亂世和窮困,粉碎了他的矜持,使他在不得不面對戰(zhàn)場的殘酷之后,還要不得不面對生活的殘酷,他的痛苦,他的失落,越來越深了。
艾希禮并非不想努力去改變自己、改變命運。從戰(zhàn)場上回來一段時間后,他也曾想去紐約闖蕩一番事業(yè),但面對兩個女人的哀求,愛情戰(zhàn)勝了雄心,最終使他留了下來,失去了也許是最后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兩個女人在現(xiàn)實事務方面的包辦,使艾希禮后來一直無所作為,使他越到后來越傾向于精神上的幻想。但梅蘭妮了解了他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的脆弱還是愛他,而斯嘉麗以為他依然還是受難的王子而在愛他,所以,實際上越到后來梅蘭妮對于他的人生意義越大些。
但最后,艾希禮生活的平衡,隨著梅蘭妮的去世,再一次被打破了,他唯有痛苦地追問命運:為什么要這樣捉弄他?
艾希禮人生的悲劇,在他當初輕易答應父母為他選擇的婚姻對象時就已埋下了伏筆。人生的有些難題是不能繞開的,必須面對,繞開了,就失去了自己。假如他當初有勇氣在回答父母之前,先與斯嘉麗和梅蘭妮坦誠相見,再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也許情況會好些。但他沒有這樣做,他當時也沒有意識到,他的自以為是在他的心靈上悄悄劃了一道傷痕,傷痕雖然不深,卻會一直難以愈合,他本身的主動面對人生挑戰(zhàn)的勇氣將因此一點點流失,最后,使他趨于平庸。
(二)
斯嘉麗對艾希禮的固執(zhí)的迷戀,讓瑞德對他和斯嘉麗的婚后生活深感失望。他們的情感沖突一次又一次,因為他們都同樣的固執(zhí)。最后,瑞德無奈地認輸了,并把他從斯嘉麗那里得不到回報的情感都寄托在女兒邦妮的身上,寵愛得遠遠超過了一般父親。而后來邦妮騎馬時的意外出事,也給瑞德和斯嘉麗的婚姻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痕,只是在梅蘭妮的安慰和協(xié)調下,情況才沒有過于惡化。
梅蘭妮是家中的長女。家境的僅僅小康使她從小就感受到生活的壓力,而沒有像斯嘉麗一樣一味沉溺于對愛情游戲的幻想。她的父母對子女關注的焦點是她的弟弟查爾斯,而不是她,這使她也沒有受到如斯嘉麗那樣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被乳母糾正的嚴格的淑女教育,她不是憑教條,她是在實際生活中自己領悟到怎樣成為一個真正的淑女的。所以她的眼光既相通于世俗,又超越了世俗,從她對瑞德的情人貝爾的尊重就可見一斑。
梅蘭妮和斯嘉麗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早就清楚地了解艾希禮的優(yōu)點和缺點,她憐惜他,用心去愛他。她幾乎是天生的賢妻良母,甚至比斯嘉麗的母親更出色一些。梅蘭妮也同樣了解斯嘉麗,她并非不知道斯嘉麗對艾希禮的情愫,但她也明白斯嘉麗的驕傲和艾希禮的修養(yǎng)使得他們的關系不可能有什么進一步的發(fā)展。她的天性反而使她同情他們,包容他們,把他們都當作親人。對于瑞德,她知道他意志堅定、世事洞徹、手段非凡,她也明白他的弱點就是感情,他只有愛了,才會享受被愛,他的沖動,緣于他不可抑制地愛,他的痛苦,緣于他認為應當屬于他私有的愛不屬于他私有,所以她才會在臨終前希望斯嘉麗珍惜瑞德的愛。梅蘭妮和瑞德雖然成長背景、性格習慣差異很大,幾乎是兩個世界的人,但他們的智力結構相似,對對方的人格魅力也彼此欣賞。正是對梅蘭妮的出于內心的尊重,使瑞德容忍了斯嘉麗和艾希禮童話一樣的愛情。所以,梅蘭妮的存在,是所有這些主人公平靜生活的定心石。
瑞德是家中的獨子。他從小就過于聰明,因而最受不了的就是強迫他遵守他認為是錯誤的規(guī)則,從西點軍校退學是他的叛逆性的最強烈的一次迸發(fā)。但是,他能從社會上學到的東西遠比他能從學校里學到的東西多,所以,他在對現(xiàn)實的理解上、在對商業(yè)機會的把握上、在對人情世故的運用上,反而比一般循規(guī)蹈矩的人更強得多。事業(yè)的成功對他并非一件難事,因此他把他要尋找的刺激轉移到了愛情上來。他不只有過貝爾一個情人,但貝爾的人格的獨立性令他欣賞,所以他保留了她作為他的長期秘密伴侶。他喜歡貝爾,但沒有愛上她,雖然他知道貝爾是真的愛他,但是他需要精神上對他誘惑性更大的女人。
瑞德當初愛上斯嘉麗,正是因為他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種與他的本性相似的一面——對世俗虛偽的不屑、強烈的野性的生命力和不顧一切地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上帝知道他的心是多么孤獨,他不由自主地關注她,進而漸漸地愛上她。他和斯嘉麗一樣,本來就對越得不到的東西越感興趣,加上斯嘉麗對他的一次次完美出場總是毫不在乎,毫不感激,讓他對斯嘉麗更加念念不忘,并對自己居然會輸給艾希禮耿耿于懷。
但后來瑞德迫不及待地要與斯嘉麗結婚,從結果來看證明是個錯誤。他在求婚時就已經很清楚他要面對的情況,只是他的自負讓他以為他能處理好。他從來沒有這樣想得到一個人,想擁有她,想融化她,只是他沒有想到她不是一般的堅冰。他在她還沒有發(fā)現(xiàn)她會愛上他之前就娶了她,因為他相信自己遠比艾希禮強多了,沒有可能強者會輸給弱者,只是他沒有想到她雖然表面上看來那么精明,骨子里卻還是個傻女人。他以為婚姻是愛情的溫床,他以為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改變她,只是他沒有想到他與她的婚姻對他來說雖然是第一次,對她來說卻已經是第三次,她既然能不因為愛情而締結前兩次婚姻,就已說明婚姻對她來說只是意味著一種法律上的手續(xù),對丈夫不屑于愛已經成為了她的習慣。所以,兩個人婚姻的悲劇從某種角度說是緣于他的自以為是和無知。一方面他對斯嘉麗估計過高、對婚姻無知、對孩子溺愛,另一方面他又一直在努力盡著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因此很難給他適當?shù)脑u價,也許再精明的男人在愛情真正到來時,都會犯傻。
人在年輕的時候,不可能什么都學會,因為人生道路上的一些重要的認識,是要自己經歷過后才會懂得。
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有自己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雖然很多時候不一定真能那么自信,而傳統(tǒng)是不容易理解的.,雖然很多時候按照傳統(tǒng)的想法去做很容易得到長輩的贊揚。只是,雖然年輕人也能和老年人講一樣的話,但在老年人的話里,包含了他自己對生活的全部理解。
瑞德和艾希禮最大的不同,在于瑞德相信自己遠勝于相信傳統(tǒng),所以他從小就把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塑造,而艾希禮相信傳統(tǒng)遠勝于相信自己,所以他從小就把自己按照傳統(tǒng)的想法來塑造。瑞德和艾希禮的相同之處,在于他們都以為他們自己的標準就是生活的標準,覺得人生應當按他們自己設想的那樣才對,他們都過早對自己有了太大的自信,對生活有了太高的期望。但是,命運是多么地令人難以想像呀!
(三)
梅蘭妮的去世,最后打破了生活的平靜。
悲傷的氣氛使斯嘉麗的直覺變得無比敏銳,因為這一次的悲傷與前幾次不同,這一次她不是主人。面對著為梅蘭妮的逝去滿懷悔恨、悲痛欲絕的艾希禮,斯嘉麗突然間發(fā)現(xiàn),她對艾希禮的愛情全都消失了。她開始還以為這是她的錯覺,然而她再注視著艾希禮時,她的心里再也感覺不到愛情的存在。她最初是那樣地愛艾希禮,這是真的。但她以為歲月的流逝并沒有減少她對艾希禮的愛,這只是她自己的固執(zhí)。在她決定嫁給梅蘭妮的弟弟時,她對艾希禮已經失望了一次。在她為戰(zhàn)后桃瑞園的稅金找艾希禮求助時,她對艾希禮又失望了一次。面對梅蘭妮的去世艾希禮只想著他自己,讓她對艾希禮再一次失望了。
斯嘉麗心里的堅冰一下子破碎了,她想哭,她覺得她其實不該承受這么多,上帝知道她也需要有人來安慰她,以前還有梅蘭妮,現(xiàn)在還有誰?她想起她遇到的一次次難關實際上都是經歷了怎樣的痛苦才渡過的——上帝知道她是多么需要真的去愛,只有愛才能使她堅強地撐下去。
斯嘉麗心里所有被壓抑的情緒都迸發(fā)出來了,她從來沒有這樣悲傷過,以前的憤忿都變成了悔恨。漸漸地,瑞德的影子在她心里開始清晰起來,他在她危急關頭的神兵天降、他的嘲諷、他的悲傷、他的親吻、他的粗魯——她早就知道他這都是為了她,或因為她,但是她一直沒有在意,以為他只是在炫耀,或在嫉妒。不是,她現(xiàn)在清楚地感覺到了那不是,他是真的愛她?伤趺船F(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呢?因為艾希禮嗎?
斯嘉麗心里激動莫名,又惶惑不安,她還有一些東西不明白,最初她是愛艾希禮而不愛瑞德的,但究竟是什么力量——是什么力量使她和艾希禮的距離越來越遠,和瑞德卻越來越近呢?與瑞德相處的情景在她心中一幕幕浮現(xiàn):為什么當初在桃瑞園交不出稅金艾希禮又讓她失望時她會想起去找瑞德,為什么她會答應瑞德的求婚,為什么蜜月旅行時深夜里她會縮在瑞德懷里哭,為什么從梅蘭妮的生日宴會歸來后半夜里她會睡不著下樓去看瑞德,還有,為什么她一次次在瑞德面前總是習慣發(fā)脾氣,她真的是那么討厭他嗎?也許不是,也許她是不由自主地想依靠他,她覺得他能給她幫助,能讓她安心。她想起當她試圖在瑞德面前偽裝自己時,總是立刻被他拆穿,讓她惱羞成怒,她也想起當她高度現(xiàn)實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時,艾希禮讓她覺得自己做錯了事,而梅蘭妮體諒她,至于瑞德——欣賞她。也許,瑞德才是她的另一半,只是以前她沒仔細想。也許,當她第一次成為寡婦,在義賣會上遭遇白眼,只有瑞德不屑世俗請她跳舞時,她的內心深處就開始偷偷愛上了他。
斯嘉麗的心開始砰砰直跳,她心里有個聲音告訴她,這不是也許,這是真的,F(xiàn)在她要馬上找到瑞德,她要跟他說,她愛他,她好幾年前就開始不知不覺地愛他了,她不能沒有他。她從來沒有這樣沖動過,她從來沒有這樣覺得自己不可抑制地愛上一個人,連她當初對艾希禮那樣執(zhí)著的愛跟現(xiàn)在也沒法比。她急匆匆地跑回家,她在空蕩蕩的家里到處尋找瑞德,他在哪,他在哪,上帝知道她是多么害怕在失去梅蘭妮后又再失去他呀。
瑞德在樓上的起居室里,他坐在椅子上,茫然地看著窗外的天空。他覺得累了,幾年來愛情的烈火對他的折磨,已經把他的心烤焦了。他問自己:他還愛著斯嘉麗嗎?真正的愛即使成了灰燼也還是愛,而不是恨——他已經明白。只是像從前那樣熱情似火的愛,他已經陌生了。幸福是兩個人的合唱,而不是一個人的獨唱——他已經知道。只是他一直以來那么想得到幸福卻一直得不到,讓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命中注定如此。他愛著不愛他的人,愛他的人他不愛——他不明白上帝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如果這是上帝和他的較量,他已經認輸了。房子里的一切都在勾起他的回憶,雖然有些是那么美好,更多的卻是痛苦,還是離開的好。至于斯嘉麗,她總會自己安排好自己的,再說,他為她做了那么多,也已經夠了。即使有一天她會真的愛上他,難道一切不是太遲了嗎?一切還能從頭再來嗎?他能忘記那些痛苦的記憶嗎?既然愛情難免痛苦,他為什么不試一試遠離愛情呢?享受生活比為愛情受苦更有意義,不是嗎?安逸、尊嚴、文雅、溫和——他以前一直蔑視的貴族紳士的那一套精神秩序,難道不正是為了像他這樣看透了愛情的中年男士準備的嗎?他漸漸回憶起了他的婚前生活以及更早的成長經歷,他有了一種新的沖動——他要回一次查爾斯頓——他的家鄉(xiāng),他離開那里太久了,他要回去,他要重新感受一下少年時代他曾呼吸過的那些泥土的芳香,見一見那些與他從小一起長大但久已未見的老朋友,也許還會得到什么新的啟示也說不定——他以前總是走得太急,難免忽略一些東西。別了,斯嘉麗,他愛她,永遠,但他現(xiàn)在要愛自己了。
故事的結尾,在相識十二年、結婚八年后,四十五歲的瑞德選擇了獨自離開,而二十八歲的斯嘉麗也獨自回歸了她的桃瑞園,他們都同樣需要平復自己的悲傷,重新汲取為了生活和愛情而奮斗的力量!
人的命運,或向上或向下,有開始必然有終結,有結果必然有原因。但人只有在一次次不得不面對各種無法扭轉的令其痛苦的生活狀況時,才會一點點反省自己:我的生活,到底是在哪里出了問題?
愛情,是人在年輕時所無限向往和執(zhí)著追求的人生目標之一。但是,人在年輕時對人生的認識事實上有很大的矛盾,一方面,人自己的潛意識為人默默指引著人的自然需求,另一方面,人自己的意識為人熱烈指引著人的社會需求,而這兩方面往往各行其是,競相爭奪對自身的支配權,愛情也是如此。
只是到了人不再年輕時,才恍然發(fā)覺:人生總有另外一面,從自然的角度說,人總是會老的,從社會的角度說,人的處境也總是會變的,許多事情,年代過了,意義也就不同了,許多問題,地位變了,角度也就不同了,過去認為應當那樣才對的東西,現(xiàn)在卻認為應當這樣才好。
當青春成為昨天時,人首先應當努力的,往往不在于解決好外界存在的問題,而在于解決好自身存在的矛盾。內心的一小步,等于外界的一大步。
生活,總要不斷向前看,畢竟,每一個明天都是新的一天。
http://m.dgxbdz.com/【亂世佳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功勛》觀后感03-08
晚會觀后感02-22
八佰觀后感05-19
《八佰》觀后感05-18
《搜索》觀后感05-16
《鏡子》觀后感05-14
父親觀后感05-10
《超人》觀后感05-06
《左耳》觀后感05-05
《后浪》觀后感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