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后感400字
對于《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期待已久。
22日晚間,走進了電影院。事先早已備好紙巾,然而,當幕尾王菲的《心經(jīng)》響起時,紙巾完好無損,只任眼淚自然流淌,兩頰留下清晰印記。
默默地離開電影院,走在深夜的大街上,久久不能消散的,是電影帶給我的震撼。
記憶
76年地震的特效還原,觸動更多的,是對08年“汶川大地震”的傷痛記憶。
山崩地裂,房屋頃刻倒塌,生命轉(zhuǎn)眼被無情吞噬,真情在危機中的釋放……影片還原地震帶來的視覺震動,不得不讓我在那一刻,勾起親歷5.12的傷感與嘆息。
記憶,是電影強加給我的一項符號,也是串聯(lián)電影的一根主線。女兒因為那忘不掉的回憶,記恨母親三十二年;母親因地震中對丈夫、女兒愧疚的印記,守望廢墟三十二年。
親情
電影所彰顯的人文關(guān)懷,讓我數(shù)次動容。尤其是,劇中對“親情”的刻畫,讓我增添了很多對父母、親人的思念和愧疚。
劇中母親撫養(yǎng)兒子所表現(xiàn)的堅毅,為完成自我救贖而堅守破房中的固執(zhí),觸動我心靈的.,是母愛的偉大;
養(yǎng)父在生活中對女兒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面對消失五年的女兒的牽掛以及留下的凄涼背影,折射出來的,是父愛的純真;
養(yǎng)母臨終前的囑托,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堅韌,撞擊我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親情;
……
堅強
在電影中,無時無刻都表現(xiàn)出的,還有“堅強”。
母親是堅強的,為完成對婆婆的承諾,為回饋對丈夫的感激,為省視對女兒的虧欠,用一生的擔當,獨自守望著心中的廢墟;
養(yǎng)父是堅強的,支持女兒尋找親人,默默忍受對女兒的思念與孤獨;
兒子是堅強的,以殘疾的身軀,始終想著為母親分憂解難,開創(chuàng)著屬于自己的事業(yè);
女兒是堅強的,雖糾結(jié)于兒時的“忘不掉”,但始終懷著對生命的尊重,始終藏著感恩的心。
……
劇中的“他們”,都是堅強的。
或許,這部電影有一些不足,比如廣告元素的植入等。但是,他能帶給我們對人文主義的重新追索、對親情的思考、對生命的尊重等等,已經(jīng)足夠了,不應(yīng)過于吹毛求疵。
看《唐山大地震》,得到的并不是“形式”,顫動的不只是身體,而是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