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上鋼琴師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這一點在影片中被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首先,因為1900是個棄嬰,沒人知道他的生日、出生地、原父母,他沒有身份證、出生證明等等一切正常公民應有的證件,因此在這個世界看來,他可以說是根本不存在的——他并不存在與所謂的人間,他更像是一個誕生在大海上的精靈,與世俗的人們截然不同。
這樣類似于神話的元素在影片中有更多體現(xiàn)。當幼年的1900透過舞廳大門看向舞廳內時,他所看到的場景是模糊而迷蒙的,仿佛是尚未接觸過人間的精靈(我并不同意稱他為天使)撥開朦朧的云層,或是滾動的海水第一次看向人間。既然人們眼中的神怪世界是虛幻朦朧的,那么反過來,從神怪,或者1900這樣的精靈的角度,人類世界必定也是一片迷幻而不真切——“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出自《莊子》)
第三處神話元素是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邁克斯與1900的相遇。初次登上輪船,因為途遇風暴,受不了船只的顛簸而頭暈目眩的邁克斯為了找個可以嘔吐的盆跌跌撞撞地摸索到了有著鋼琴的舞廳附近。接著邁克斯的頭頂傳來一個聲音:“嘿,康恩牌,怎么了?”在這里,我認為1900對將邁克斯小號的品牌名用作邁克斯的稱呼很巧妙,因為尚未密切地接觸人間的1900心中幾乎只有大海與音樂,而當他逐漸與人間建立起聯(lián)系后,“康恩牌”就變?yōu)榱恕斑~克斯”,直到最后他親自斷絕了與人間的聯(lián)系后,“邁克斯”又變回了“康恩牌”。
聽到聲音,邁克斯抬起頭,發(fā)現(xiàn)一位從未見過的青年衣冠整齊,在不斷搖晃的地板上站得筆挺,臉色還掛著愉快的笑容。在這之前,邁克斯就聽說過關于海上鋼琴師的傳聞,但此時在陰暗空曠的舞廳里,伴隨著窗外的電閃雷鳴,眼前的人比起鋼琴之神,更像是幽靈。隨后1900帶邁克斯走向鋼琴,1900步伐輕快而絲毫不晃動一下,邁克斯卻踉踉蹌蹌,幾乎站不起身來。這鮮明的對比正反映出1900不同于常人之處,仿佛有什么超自然力量讓他對滔天巨浪的搖撼無動于衷。
還有很值得一提的是一個重要的意象——煙。影片中,邁克斯以及意大利農民都為1900遞過香煙,并都被拒絕了;1900走下舷梯準備迎接陸地時,畫面也給了足夠的空間呈現(xiàn)出緩緩上升的黑煙;1900與杰尼“斗琴”時,香煙作為一種比賽道具頻繁的出現(xiàn)……無數(shù)個關于煙的鏡頭,我認為這大約也反映了1900“不食人間煙火”般的特殊,不知這是否有些牽強。
諸如此類的鏡頭都指明:1900并不是活在世俗中的“人類”,他是一個由海洋與音樂組成的純粹的精靈,不受半點塵世里追名逐利風氣的污染。當人們的眼中都投射著城市林立的大廈時,他的雙眼中是海洋起伏的波濤。他以旁觀者的視角俯瞰在人世掙扎的蕓蕓眾生,他可以為貧民帶來快樂,也可以犀利地洞察富人內心的秘密(他對所有人類并沒有憐愛或同情,這也是為什么他不能被稱作上帝或天使)。他曾被吸引著踏上陸地,但人間的復雜與污濁讓他透不過氣——人們在無限的欲望和利益中掙扎,因此永遠無法得到無限的幸福。于是他返回了自己的海上世界,將與生俱來的純粹延續(xù)至生命的盡頭。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2
電影講述的是地點是一艘名為“弗吉尼亞人”的船,鍋爐工人見到一個放在鋼琴上的白人棄嬰,他就是主人公鋼琴天才1900——他的名字就叫1900,二十世紀的第一年的第一個月被撿到的天才。
他一生都在那艘船上,從未下來過,沒有身份,沒有了家人,似乎是飄在人間的一陣風,帶著鋼琴聲,路過人間,驚艷過一段時光。最后船要被炸毀了,他仍然留在那里,和船一起消失。仿佛這一生并不是為了來過,而是一名使者,代表著鋼琴聲,來這一趟,只為展示天籟。他唯一留下的,是一個被毀掉的錄制了他為一個一見傾心的女孩演奏曲的光盤,光盤原本是要送給那個女孩的,那個女孩告訴他可以去岸上找她。他一直在船上生活,一直漂泊在海上,“弗吉尼亞人”號就是他的世界,他曾穿上好看的駝色大衣,去岸上聽聽海的聲音,從岸上看看他的大海,但他沒有上岸?粗鵁o窮盡的世界,他轉身回到了船上,并從此再未想過離開。
“連綿不絕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彼f音樂是無限的,但是鍵盤是有限的,他可以從有限的鍵盤看到無限的音樂,這讓他安心,讓他自得其樂,他過慣了這樣的生活。而世界是無限的,“無窮無盡,鍵盤無限大,無限大的鍵盤,怎奏得出音樂?”他說世界這個“鍵盤”奏出的音樂“不是給凡人奏的,是給上帝奏的!
他的才能足以在世界任何一隅活得瀟灑,他隨便一首曲子都可以帶來極大的財富和名譽,而他不是為了活著,他把那個光盤毀了,他說“沒有我,我的音樂哪兒也不去”。
有些人把“佛吉尼亞人”號船比喻成作者眼中的世外桃源,1900不肯離開船,提現(xiàn)的那個時代的人對“世外桃源”的追求和向往。但我想說說我的想法。
我很羨慕他,我很羨慕知道自己“使命”的人。有些人生下來就知道這一生的路怎么走,有些人經歷跌宕,最后也能找到自己的路,關于成功,我不停地修正它于我的定義,后來,我覺得是,找的自己的使命,然后為之無怨無悔,便是成功。
有人求功名,有人求財富,有人繼承然后發(fā)揚光大,追求使命的感覺如此崇高而無畏,以至于一路的艱難和困頓,誘惑和陷阱都不再。就像《穆斯林的葬禮》中去往耶路撒冷的年老的“巴巴”,一生以琢玉為生的的匠人梁亦清,看到玉就看到使命的韓子奇……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運,可以得知自己的使命,于是這些人,就只能平庸,于世界平庸,于一生平庸。
1900的使命,或許只是為了向世人傳遞天使的聲音吧,他被遺棄在鋼琴鍵盤上,他死的時候沒有戶口,去到天堂或許都進不了門,要問這一生做過什么,那只能是畢生都在音樂中。大海把紛擾隔開,把“佛吉尼亞人”號圍成一個天堂,他就這里完成他的使命,不用上岸,不用去面對無窮盡的世界,只在這海上過完這一生,船在人在,船靠岸炸毀,人也不愿留下。
平凡如我們,沒有讓世人驚艷的光芒,但也是每個人都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間呀,或平凡或瑣碎,又或者能溫柔一寸天地。我看過有醫(yī)者兢兢業(yè)業(yè),我看過工人勤勤勉勉,我甚至被拾荒者堆滿的小屋感動過,努力地活著去承接生命賦予的責任,又何嘗不是在完成使命呢?
真希望足夠幸運,找到能夠在生命的盡頭回想時,可以驕傲地說出“我是為你而生”的,可以無悔地完成“使命”。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3
《海上鋼琴師》已經看完好幾天了,但心里卻一直惦記著,要寫點兒什么。很喜歡這部電影,甚至為之落淚動容。它沒有凄愴的愛情,沒有戰(zhàn)爭,似乎沒有一切應該讓人落淚的東西,但我卻還是落淚了,雖然它沒有一切看似噱頭的鏡頭,但編劇卻用他的筆觸,觸動了我內心深處多年來從未曾消失的感受。遇見知音而落淚,因為有人了解自己的內心而落淚,這,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后的最大感受。
不必去考究生活里到底有沒有這樣空穴來風的名為1900的人,甚至空穴來風的就成為了鋼琴家,這個不重要,邏輯和理智不必總是存在于人們的生活里,至少我一直這么認為。人們會因為理智和邏輯生活得更好,但卻因為感情才會生活得更有趣。
1900生于一艘船,死于同一艘船。他用他的方式,看待這人生?创懙嘏c海洋。重要的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他有一個一觸及到的夢,但他卻從不去觸摸。電影里,也許導演讀出的含義是,1900覺得陸地是他無法演奏的鋼琴。所以,他拒絕登錄。他只想彈奏他能控制的海上的鋼琴,而不想去觸及那阡陌縱橫的陸地之琴。但我卻覺得,除此之外,編劇還有另外的想法。
咱們這些人,誰又不是1900呢?不同的是,電影里的人,是生活在船上。而咱們,生活在陸地上。咱們莫名的來到世界上,總有一天,還要莫名的離開。咱們生活在這個縱橫捭闔的世界里,世界很大,咱們的領地卻很小。咱們盡職盡責,戰(zhàn)戰(zhàn)兢兢。咱們居安思危,謹慎從事。為人子時,做乖孩子;為人父母時,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剩余的一點,咱們要奉獻給自己的工作。咱們的一生,就在這樣的幾個角色里,分別度過不同的幸福和努力的時光。咱們遵守家規(guī),校規(guī),公司規(guī)矩;然后,咱們要求孩子重復一樣的道路,周而復始,萬變不離其中。
我就是這其中一員,這一切,并非埋怨。只是陳述。但我會問自己,如何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事實是,我從來未曾想清晰過,到底我想要的,是什么。因為時間變了,我也變了,咱們想要的,也跟著變了。我想也想不清,所以我就永遠的繼續(xù)的想。在未知的思緒里,有一點我卻很清晰,我一直有個愿望,或者說,是一個美麗的夢。如果咱們都無法真的過上自己覺得最美麗的生活,那么,我要把它存放在我思想的角落里,或者有一天,通過文字去實現(xiàn),通過一本書,一本哪怕是耗盡我心血的書,把我所有的美麗愿望,編織在其中。1900用鋼琴演奏他所有的思緒。而我,一直曾經希望,能用文字,寄托自己所有的夢想。所以,當我看到1900能終生都堅持自己的一個想法時,禁不住為之流淚。那近在天邊的大陸,那個有著他心愛的人的大陸,他永遠只是去想象和回憶。他犧牲了一些東西,成全他的一些夢想。而舍不得犧牲的咱們這些陸地人,自然沒有成全之事。
《海上鋼琴師》,讓我想到自己多年來存放心底,卻從未去登錄的地方。如何付出和努力?如何放棄才能成全?終究有一天,時間會給出答案。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4
每個人都有一艘船,承載著自我的夢想和生活。有一天,到了必然要舍棄它的時候,就會恐懼迷茫,彷佛自我的世界坍塌了。未知的世界看不到的無限的可能,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太多的選取,讓他失去了方向,他害怕離開了自我的船,害怕再也演奏不出音樂了,他的性命還有什么好處呢。當他的兄弟姐妹聽了他最后的告白后,獨自離開,他的性命火焰隨著船的殘骸湮沒于海洋的深處。海上鋼琴師用決絕的方式回到了天堂,回到了大海的靈魂深處。他的音樂到過很多地方,但是他的身體從未離開過大海,最后,當身體沒有了能夠寄托的角落,他選取和船一齊毀滅。也許有一天,我也要離開自我的船,我也會恐懼,但是我不會選取和船一齊毀滅,我會選取新的生活,以更大的勇氣應對未知的旅程。有時候,選取勇敢地生存遠遠比選取勇敢地死亡來得更難。
有些人認為,1900選取死亡是悲觀的一種表現(xiàn)。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多面體,選取什么樣的生存方式,旁人無從定論,正因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所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因此,在那里我并不想評論1900選取死亡是對還是錯。有些時候,兩種選取方式都是對的,刻意去扭轉一些東西會浪費很多時刻,而且沒有好處。1900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一輩子都生活在船上,他有的只是鋼琴的天賦,他從鋼琴讀懂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他用鋼琴帶給貧苦人們最簡單的愉悅,一切都是即興之作,不為功名利祿。心靈的純凈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在影片中,1900說過:我停下來,不是正因所見,是正因所不見,你明不明白?是正因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得見的世界盡頭。這是他的內心世界的真實感受,在一片心靈的凈土上生根、發(fā)芽。
看了這部影片,自我成長了許多。雖然自我已經是大學生了,有很多事情都能夠試著去思考,個性是自我以后的人生。但是自我卻從不認真思考,對未來也只是充滿恐懼和迷茫,和1900相比,自我就遜色了許多。起碼他知道自我想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也一向都在堅持自我的理想,單純地彈自我喜歡的音樂,直到性命的盡頭,哪怕和船一齊毀滅,依然堅持。而我自我呢,雖然以前胸懷大志,但是都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再也沒有一絲波瀾。很多時候,我都在問自我,難道我的人生就只能平平庸庸地度過嗎?難道我的理想就只能石沉大海嗎?不,我要重振旗鼓,重新?lián)P帆起航,哪怕迎接我的依然是失敗。像《海上鋼琴師》的最后結局時,1900說:我無法舍棄這?船,我寧可舍棄自我的性命。當看到1900應對即將爆炸的船時,他淡定地笑了,那時,他的雙手還在做著彈鋼琴的動作那一刻……他的笑,我至今無法忘記自我在那一刻心中曾有過的吶喊,而我只能做的也只是在心底默默地為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自我吶喊。
大海,音樂,鋼琴,人生。1900以純粹的性命方式展現(xiàn)了自我的生命,咱們能從他的生命中受益匪淺!逗I箱撉賻煛方o我的性命指明了方向,為我的人生注入了動力,使我對性命有了全新的思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我都會堅持下去—正因我堅信只要靈魂在,一切都在!在《海上鋼琴師》的音樂聲中,我仿佛看到了不斷前進中的自我……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5
今日是幸福的一天,因為觀看了一部精彩的電影——〈海上鋼琴師〉。
在一艘來往于歐洲和美國之間的油輪上,誕生了一個鋼琴天才,他是一個棄嬰,被黑人鍋爐工收養(yǎng),取名“1900”。1900漸漸長大,一個深夜里他來到輪船的豪華大廳,坐在鋼琴前,手指神奇的在琴鍵上跳動,美妙的音樂流動出來,吸引了船上的人們。從此,1900成了海上鋼琴師。從此他每一天在海上演奏,不斷的送走又迎來一批批的旅客,他就透過這些人看這個世界。多年過去,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他心愛的姑娘的下船去了,他的朋友下船去了,這艘比他還年老的大船也即將報廢了,人們把成噸的炸藥運到船上,搬走了船上所有的東西,準備炸船?墒撬羧盏睦吓笥褏s斷定1900還在船上,他固執(zhí)地說服了所有人先不要炸船,在大船上苦苦尋找,最終在廢墟中發(fā)現(xiàn)了1900?墒撬麉s拒絕下船,最終在一聲巨響后告別了這個世界!
1900沒有戶口,一生漂泊于海上,又悄悄離開這個世界,僅有一個和他同臺演奏多年的小號手朋友明白他的存在與消失?赐赀@個故事讓人覺得心酸和惋惜。雖然他悄悄的來又悄悄的走,人們無暇顧及他的存在,可是他的音樂、他的故事卻提醒人們這位偉大的鋼琴師以往那么真實地給人們帶來過歡樂。
他是那樣的善良而富有個性,他用琴聲表達著自我豐富的情感。人們是否會驚訝:這樣一位音樂天才為什么會選擇與一艘舊船一齊被炸毀卻不和好朋友下船尋找新生活呢?
我想:他從小生活在海上,適應了船上的生活,陸地上的生活對于他來說是未知的,這就是導致他選擇生命終結的根本原因。就好象從小掉進狼群里的孩子喪失了人的本性一樣,也許與生俱來的東西并不能代替環(huán)境的影響,1900恐懼這未知的世界。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鯊魚的故事:有一群海上捕回來的鯊魚,兇猛異常。被關在海洋館等待馴化,訓獸員把他放在玻璃罩著的大水池里,水池外面是另一個水池,里面有許許多多的魚。一開始,鯊魚拼命的撞擊玻璃,企圖游過去覓食,可是每次都是徒勞。日子久了,它慢慢放棄了這個愚蠢的念頭,開始等待訓獸員的喂養(yǎng)。又過了很久,隔著兩個水池的玻璃板被抽掉了,兩個水池變成了一個,可是鯊魚卻從不肯游到那邊。可見,多年的生活環(huán)境一旦改變,適應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影片不僅僅構思有其獨到之處,以感人至深的友情為主線,還貫穿著優(yōu)美的音樂。
當鋼琴師愛上漁夫女兒時,那段抒情鋼琴曲是最為經典的,從鋼琴師深情的眼眸跟隨女孩游走的那一刻,音符遍如涓涓細流在鋼琴師指尖下流淌,是那么的純凈,清新。又是那么的纏綿,溫柔。此時,無須語言,音樂表達了一切!電影結束時這段音樂再次響起,是他的小號手朋友拿著破留聲機坐在即將炸毀的廢墟中播放的,音樂再無先前那般清澈,完美。似乎預示著鋼琴師必將與音樂一齊永遠消失在茫茫海上,是那樣的凄涼。給觀者傳達了無限的哀思……
無論是經典的音樂還是其故事情節(jié),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片,觀看的同時我由衷的被導演與演員的音樂才華和表演本事所折服。尤其對于喜歡音樂的朋友來說,影片必須會到達引人落淚的藝術效果!因為從主人公用音樂詮釋著內心的喜與悲,讓我們能從中發(fā)現(xiàn)一種凄涼的美!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6
大家都對科學實驗有一定的認識,它的目的是為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一般地是控制住一些條件使之存在,而使另一些條件不存在,然后判斷結果與這些條件之間的關系!逗I箱撉賻煛凡皇橐淮稳松膶嶒,最大的條件就是沒有父母,不在陸地生活,看看這樣的情況下人究竟能夠發(fā)展成什么樣子 。
教育的實驗――靈性教育
觀眾都對1900在小時候突然就會談鋼琴,能準確說出娛樂大廳里的一些人的性格、情緒、行為特點,此人剛剛發(fā)生的及將要發(fā)生的事情等等,感到非常驚訝。雖說電影是虛構的,但我們都會親見或聽說身邊一些類似的例子,尤其大家觀察嬰幼兒,發(fā)現(xiàn)他(她)們常常會做出一些讓人驚訝的行動或說一些讓人意想不到話,這些行為、話語首先讓人感覺就是超越嬰幼兒實際的成熟年齡,并且行動與話語往往還很有智慧。嬰幼兒究是什么?身心特點如何?對人類來說還是一個謎,有些觀點認為嬰幼兒的那些超人的表象背后有一種身心上的靈性,如何看待、對待,或者教育當中如何培養(yǎng)這種靈性成為一個話題。我們來考察一下發(fā)生在1990身上的教育,全船人肯定是愛這個孩子的,但大家又各忙其事,因此1900沒有一個固定的老師,也不會有所謂的教學計劃、教育目地、教育目標等等,他也不需要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競爭等等,雖然有船員們“會按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來教養(yǎng)”,但整個過程來講是善意和寬松的。除了早期1900被教一些識文斷字,還有必要的思維步驟要求,如影片中有一個情節(jié)是,收養(yǎng)1900的Danny要求他把詞語聯(lián)結起來形成更全面的意義,其他之外一切都是自由的。我想1900就是通過漫畫書刊來獲得陸地生活的印象和判斷的,他也一定與人們交流過他的看法,但那樣的教育的環(huán)境下,人們往往以幽默對待,也不需要刻意糾正他,或者糾正也是一種沒有壓力沒有嘲笑的糾正。總之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保留了1900的靈性。需要指出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兒童開始按成人的要求背詞、學琴、做算術題等等的時候,這種教育我們稱之為理性教育,并且我們往往假定兒童是一張白紙,是沒有任何經驗與感受的,一切都由教師按嚴格的技能程序來教授。因此好的教育應該是靈性不失,漸進一些理性,可能我們現(xiàn)實的教育是靈性全毀而理性未建。
倫理與心理實驗――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或許是作家與導演想探尋或追求混沌初開時,人最初的那種純靜、純真、純粹的道德和心理境界是什么樣子。并認為人的靈性與純粹的道德是同一的,正象其他沙龍朋友所表達的那樣,1900沒有名利的感覺與思想,不知什么是競爭、爭取等,總之一切世俗人所有的自私、貪夢、虛榮、算計等皆無。然而作家與導演又想告訴人們熊掌與魚不可兼得,這樣的環(huán)境又培養(yǎng)了1900與世俗無法相容,無法用自己的心靈解釋這個世界,人最大恐懼來源于對事物不能解釋,因此1900寧愿隨船一起焚毀也不愿下船。在“嘭”的爆炸聲中,1900回歸了本初(有說人來自于大海)。作家與導演也完成了的悲劇構思(美的事物被毀掉)。實驗結束了,但結果卻讓人生疑。從而作家與導演發(fā)出了對人類的追問:“人到底哪兒出了問題?”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7
海上鋼琴師是一年前我美國的一位網友推薦給我的,當時我問遍了吉林市的音像商店,沒有一家有。前幾天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這部電影的光盤,迫不及待地買了回來。其實我很少看國外的大片,所以也無從比較。這部電影沒有《十面埋伏》宏偉漂亮的`場景,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也沒有《天下無賊》的輕松搞笑的氛圍,但這并不意味著這部電影一無是處……可以說這是一部寓意深遠的悲劇,連這里發(fā)生的愛情都那么短暫和凄涼。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名字叫1900,因為他是1900年一位船員在船上撿到的,他無父無母,無名無姓,在這個世上沒有任何能證明他是存在的證據(jù)。故事情節(jié)是由1900的一位朋友以回憶的方式講述的。1900從小到大,從生到死從未離開過那艘船。他小時候就有很高的音樂天賦,無師自通,他能用音樂去描述他見到的任何事。
在所有人的眼里,如果他離開了那條船,立刻就會擁世人所羨慕的一切,因為他是音樂奇才。為了追尋讓他心動的姑娘,他曾下過決心要走下船去,但是在他走到船梯一半的時候,他又回來了。
1900和他的朋友關于他為什么放棄下船的想法的對白可謂經典。大概意思如下:“這艘船不只是載人,它也載著夢想。我在有限的琴鍵上能演奏出無限的美好樂章,自得其樂。如果離開了這艘船,就如同面對著無限大的鍵盤,面對太多的選擇,我會無所適從,我會思前想后,總有一天我會精神崩潰的。那個世界太大了,不是給凡人的,是給上帝的。反正世間無人記得我,我永遠也下不了船了!弊詈竽撬掖瑘髲U了要被炸掉了,他最終也沒有被朋友說服離船而去,而是選擇了被6噸半的炸藥炸碎。
下面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不一定正確。其實在每個人的生活領域都有船和陸地之分,你所在的城市、生活的圈子就好比是船;你所不在的城市、不屬于你自己生活檔次的圈子就好比是陸地。但世人很少會有1900的想法,世人總認為自己生活的那條船太小,不能發(fā)揮自己的才華,不能讓自己擁有想擁有的一切;如果下了船踏上陸地,就會宏圖大展,大有作為。所以太多的人會迷失在沒有盡頭的陸地上,終生在尋找在追求,直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時還心有不甘,恨不得向蒼天再借五百年來活。這樣的人生自然沒有滿足感,所以根本也就沒有快樂可言。
大多數(shù)人都有離開生活的小城市到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念頭,這無可厚非,畢竟是人往高處走。但是千萬不要只是為了大城市的大而去。比如說你在飛機正飛過一座城市,從高處看,下面到處燈火輝煌,一片光明,所以你一無反顧的直奔它而去。但當你真正走進這座城市時,在你面前的只是一排排的路燈和窗口透出的燈光而已,毫無生氣,毫無感情,與你充滿的熱情想象毫不相關。
向往大城市的人會找出千百個他現(xiàn)在生活的城市的不好的理由,比如環(huán)境不好,人們觀念落后……,可滑稽的是當人們到大城市以后,他們會找工作,買房子,天天只走常走的幾條街道,會有幾個知心的朋友,實際上他們是在大城市中圈出一塊小城市來生活,更可笑的是每到晚上也會和他嘲笑觀念落后的小城市的人看同一個電視頻道,同一部電視劇。
但愿人們都能有所見有所不見,能在有限的鍵盤上彈出無限的樂章來,這也許才算是最大的成功。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8
每次看《海上鋼琴師》,都有一種沖動想撫摸一下我那架冷落多時的鋼琴,學習鋼琴8年之久,始終不能理解這“樂器之王”所彈奏出的音樂的真諦,始終認為那些為音樂不顧一切的音樂大師們的行為是架空世界才有的,現(xiàn)實中,于我而言,鋼琴就是我的任務,學鋼琴似乎變成了我的義務,8年的盲目學習、考級,最初學習鋼琴的熱情被逐漸磨滅,我始終不能對鋼琴再產生任何遐想…… 但是于他——丹尼伯曼TD林蒙1900而言,鋼琴的意義卻不是我們這樣的常人所能體會的……這么說并不是映射那些現(xiàn)在把鋼琴商業(yè)化的人,而是純粹的欣賞那個叫1900的男人,他向我們所有人詮釋了鋼琴是什么,音樂是什么。
和大部分大師一樣,1900的身世背景并不是那么好,一個嬰兒,被遺棄在一個雜亂的舞會上,又被一個船上填煤工人撿到。沒有任何證件,沒有出生紙,1900的童年就在這艘漂泊無盡的大船上度過,對他而言,這就是他孩提時代的大搖籃,而搖籃旁那個教他識字,陪他聊天,給他作名詞解釋的男人就是他唯一的親人,即便他作的解釋大多都是些歪理,1900也覺得很幸福。
他和鋼琴的邂逅是在孩提時代,無意間闖入一個舞會時發(fā)生的。 大家都驚嘆于一個出身不明、沒有受過良好的專業(yè)訓練的孩子,竟然能夠演奏出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也許,他生下來,命中注定要永遠和鋼琴在一起,永遠和他的音樂相依為命。
短暫的27年,他一直留守在這片海域,這艘船上,無論名聲多么響亮,甚至美國爵士樂的祖師來找他斗樂,他也從未離開過。所有驚訝于他的一句“我想上岸”。而當他終于“追尋”到上岸的理由,當他終于提著箱子邁向大陸,望著高聳的樓層,無邊的城市,他卻停住了腳步……是的,這是他的最終選擇,他的一生注定在海上,與他的音樂相依為命。
當上岸的唯一通道被永遠地抽離,他選擇了和他的船,他的音樂,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一同沉沒于這片無窮無盡的大海,這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莫大的遺憾,但我想,對于1900而言,這個結局或許是他想要的:一個傳奇人物,或許在他的有生之年還有人記得他,可是他卻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任何可以讓人記憶的痕跡。
“我是一陣風,一陣自由之風”,記不得是從哪里看到的這句話,細細品味,卻能體會說著句話的人的內心世界。1900說,大陸無邊無際,充滿形形色色,他未知的東西還有很多;而后,在突發(fā)奇想想上岸時,他又說,上岸只為聆聽海的聲音,只想體會在陸地上聆聽海,是什么感覺。而如果在陸地上住上幾年,他也會變成一個完完全全的普通人。 你可以說他的想法是逃避,但這是他的原則、他的生存之道,他的生命只為他的海和他的音樂綻放,當一切不復存在,他選擇了留駐在這片海域,永遠與他的音樂在一起……最后,面對著空氣,感受著鋼琴的美妙音符,沉醉于自己的音樂中,一切語言在此刻顯得蒼白無力,船只的巨大轟爆聲劃破寧靜……這對陸上的人們無疑是重大損失,他甚至不肯將他的音樂公諸于世。我們或許永遠也聽不到這樣震撼的音符,但他,真正獲得了內心想要的自由。
或許哪天,當海上再次響起那悠揚纏綿的琴音,那是1900在天堂譜出的天籟之聲吧!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9
今天是幸福的一天,因為觀看了一部精彩的電影——〈海上鋼琴師〉。
在一艘來往于歐洲和美國之間的油輪上,誕生了一個鋼琴天才,他是一個棄嬰,被黑人鍋爐工收養(yǎng),取名“1900”。1900漸漸長大,一個深夜里他來到輪船的豪華大廳,坐在鋼琴前,手指神奇的在琴鍵上跳動,美妙的音樂流動出來,吸引了船上的人們。從此,1900成了海上鋼琴師。從此他每天在海上演奏,不斷的送走又迎來一批批的旅客,他就透過這些人看這個世界。多年過去,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他心愛的姑娘的下船去了,他的朋友下船去了,這艘比他還年老的大船也即將報廢了,人們把成噸的炸藥運到船上,搬走了船上所有的東西,準備炸船?墒撬羧盏睦吓笥褏s斷定1900還在船上,他固執(zhí)地說服了所有人先不要炸船,在大船上苦苦尋找,終于在廢墟中發(fā)現(xiàn)了1900。但是他卻拒絕下船,最后在一聲巨響后告別了這個世界!
1900沒有戶口,一生漂泊于海上,又悄悄離開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和他同臺演奏多年的小號手朋友知道他的存在與消失。看完這個故事讓人覺得心酸和惋惜。雖然他悄悄的來又悄悄的走,人們無暇顧及他的存在,但是他的音樂、他的故事卻提醒人們這位偉大的鋼琴師曾經那么真實地給人們帶來過歡樂。
他是那樣的善良而富有個性,他用琴聲表達著自己豐富的情感。人們是否會驚訝:這樣一位音樂天才為什么會選擇與一艘舊船一起被炸毀卻不和好朋友下船尋找新生活呢?
我想:他從小生活在海上,適應了船上的生活,陸地上的生活對于他來說是未知的,這就是導致他選擇生命終結的根本原因。就好象從小掉進狼群里的孩子喪失了人的本性一樣,也許與生俱來的東西并不能代替環(huán)境的影響,1900恐懼這未知的世界。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鯊魚的故事:有一群海上捕回來的鯊魚,兇猛異常。被關在海洋館等待馴化,訓獸員把他放在玻璃罩著的大水池里,水池外面是另一個水池,里面有許許多多的魚。一開始,鯊魚拼命的撞擊玻璃,企圖游過去覓食,但是每次都是徒勞。日子久了,它慢慢放棄了這個愚蠢的念頭,開始等待訓獸員的喂養(yǎng)。又過了很久,隔著兩個水池的玻璃板被抽掉了,兩個水池變成了一個,可是鯊魚卻從不肯游到那邊?梢,多年的生活環(huán)境一旦改變,適應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影片不僅構思有其獨到之處,以感人至深的友情為主線,還貫穿著優(yōu)美的音樂。
當鋼琴師愛上漁夫女兒時,那段抒情鋼琴曲是最為經典的,從鋼琴師深情的眼眸跟隨女孩游走的那一刻,音符遍如涓涓細流在鋼琴師指尖下流淌,是那么的純凈,清新。又是那么的纏綿,溫柔。此時,無須語言,音樂表達了一切!電影結束時這段音樂再次響起,是他的小號手朋友拿著破留聲機坐在即將炸毀的廢墟中播放的,音樂再無先前那般清澈,美好。似乎預示著鋼琴師必將與音樂一起永遠消失在茫茫海上,是那樣的凄涼。給觀者傳達了無限的哀思……
無論是經典的音樂還是其故事情節(jié),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片,觀看的同時我由衷的被導演與演員的音樂才華和表演能力所折服。尤其對于喜歡音樂的朋友來說,影片一定會達到引人落淚的藝術效果!因為從主人公用音樂詮釋著內心的喜與悲,讓我們能從中發(fā)現(xiàn)一種凄涼的美!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0
思緒太多,如亂麻在腦中糾纏,許多情節(jié)都很煽情,對于我這種一看電影就看哭的人來說,要理性客觀地評價一部電影似乎是極為困難的。首先說說我看這部電影的初衷。我很小就在表姐的推薦下看過《亂世佳人》,對于美國懷舊的電影有一種癡迷的情懷,喜歡里面動人的音樂,喜歡里面人的服裝,喜歡里面人說話的語氣,喜歡英國似的強調,看到這部排在top250的電影,以及像人物傳記的電影,覺得對上我的口味,果然這部電影我一口氣看下來。
電影很長,遺憾的是中間1900長大的部分描述得比較粗略,但是他的身世背景也算是了解得比較清楚了。首先他從小就在船上生活成長,擁有無私自通的鋼琴天賦。我每每會想如果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還會一輩子待在船上嗎?他會不會也想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呢?其中有一個父親,他的命運可以用十分悲慘來形容,他似乎是非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也有許多的擔心,但是當他看到大海,他開朗遼闊了,他可以放下一切從頭再來,那是因為他已經很慘了,他為了他的女兒,他有自己要去奮斗的初衷,這是人性,人性就是為了讓自己生命得以延續(xù),就是為了哺育下一代,他可以走出去。
相比之下,鋼琴師最終還是沒有走出去,因為他的人性沒有那么強烈,其中有一段與一個黑人鋼琴師決斗的片段也充分地說明他不明白競爭是什么,但是這對于黑人鋼琴師是再正常不過,因為他是在另外一個環(huán)境中成長的,他懂得世俗的世界,他是具有非常貪婪和欲望的人性的。
1900缺乏人性的,但是確是非常理性的,他可以發(fā)現(xiàn)美的瞬間(一個女孩的美,確信他發(fā)現(xiàn)美的時候并不是人性的欲望在作祟),也可以記住美的音符,他對人性看得十分通透。他至始至終沒有參與世俗的世界,他是一個看客,這也是他為什么不敢走下船舷的原因,不敢走進充滿著人性的世界,他害怕,他無法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生存。他的出生背景,他的天賦,他的才華,他的理性使他最終選擇了以這樣的方式來度過自己的人生。這也是必然的選擇。
從哲學上來講,我們都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這很像道家的無為而治,但是1900并沒有虛度一生,他一生為了別人而彈奏美妙的音符,不曾覺得厭煩,他在做他最擅長的事情,一直在做,這卻不是無為,而是堅持,堅韌,這也許正是道家所說的無為的精神,F(xiàn)今社會,技術上的革新使得我們感覺似乎是有許多的可能性,整天蠅營狗茍,把時間浪費在了鉆營,投機,取巧上,這正好與無為的精神相反,甚至是亂為。
這部電影也讓我想起叔本華的哲學觀點:人的意志太強大使得我們不斷地競爭,自私自利,使得生活總是充滿苦難,世間的痛苦總是多于幸福,幸福是短暫的,痛苦卻是持久的。對于幸福和痛苦的論述在這部電影中也得到充分地印證:1900似乎是超脫的,但是也有痛苦的時候,因為他突然感到了快樂(愛情的快樂),所以他體驗到了失去愛情時的痛苦,快樂是短暫的,而痛苦卻是漫長的,最終一切歸于平靜,然后亦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叔本華也提倡,美學上的體驗才是終極的快樂,這也印證了1900最終的選擇:鋼琴,在鋼琴中體驗美,體驗悲傷和快樂的美。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1
這部影片的4K修復版最近在電影院上映,很多人都去重溫經典,幾乎所有人腦海中都縈繞著一個問題:他為什么不下船?
該怎么向他們解釋?陸地上的人總是喜歡問為什么,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看完電影,在我腦海中一直回蕩著1900的鋼琴樂章,如密林流水,如大海波瀾,如智者低語,如人潮吶喊,置身其中,靈魂被其磁場吸引,一起共振起伏,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1900無疑是一個天才,而天才總是孤獨的。在其一生中,只有一艘名為virginian的郵輪,只有時而平靜時而波瀾壯闊的大海,只有熱火朝天的鍋爐房,只有一架普通的鋼琴,只有一波又一波游客聽眾,只有一個交心的朋友,只有一個喜歡而不可近觀的女人。
膚淺的人類啊,如果1900沒有打敗爵士樂的創(chuàng)始人,怎會引得那么多人肯定他的音樂才華,可見世間美好需要量化方能體現(xiàn)其價值?v然你天賦過人,也得尋個舞臺證明自己,經歷一場大考贏得生前身后名,方不枉來人世走一遭。
歷史的車輪轟鳴而過,新舊交替輪回不止,智慧的人勢必善于接納一切新生事物,守舊的人在時代面前只能做出無力得抗爭最終屈服或被時代碾壓。在黑澤明的電影中,武士往往是個悲劇形象,幾千年來引以為傲的冷兵器在熱兵器面前不堪一擊,末了還要被嘲諷一句“大人,時代變了”。從明治維新以后,日本人開始變得聰明,勇于接納西方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先進文明,將自身的文化棄如敝履,這就是日本逐漸強大的原因,同時也是日本人漸漸喪失信仰、人性變得多樣化、人格越來越不可控的原因。從現(xiàn)在的香港青年身上我們可以管中窺豹。
人類發(fā)展幾千年,終于意識到,只有科技可以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給生活帶來大大的便利,實現(xiàn)一些夢里才有的東西。文化和藝術,則越來越多地作為一個時代的符號保存在歷史博物館里,或者作為激發(fā)人們靈感的工具,又或者,被某些癡傻的人畢生追求,反而成就了人生至美。
如今是信息時代,人類發(fā)展日新月異,從廣義上來說,一切機械化、電磁化、信息化的過程被稱為人工智能(AI),它將漸漸取代一切重復性、有規(guī)律可循的人類勞動,舊行業(yè)漸漸消失或者成為時代的縮影。對于時代的先驅者,我們應該緊跟他們的步伐,開創(chuàng)新的紀元,對于那些堅守的人,我們應該致以崇高的敬意,把他們放在Placeholder的位置。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shù),就不再對山的另一邊懷有興趣和激情,山的另一邊不過是另一座山。當1900看到工業(yè)文明中的紐約高樓林立,人行如螻蟻,便不再心生向往,余生有音樂相伴,夫復何求?
人活百年如曇花一現(xiàn),該怎樣度過才最有意義?有過激情燃燒,游過低谷波濤,也曾拂衣逍遙,回首往事不過拈花一笑。
現(xiàn)在人與人的隔閡越來越大,哪怕是坐在對面的父母與子女,雖是近若咫尺,心卻相隔天涯。90后不再了解80后,00后不再了解90后和80后。戰(zhàn)爭年代漸遠,衣食漸足,信息傳達漸速,傳統(tǒng)文化漸亡。也許有一天,性別已趨于中性化的20后小朋友看著電視上的武俠劇,會發(fā)出疑問:這些人蹦蹦跳跳的,不累嗎?
對那些曾經養(yǎng)育過、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是最不能忘懷,所以,最后還是要說一句:Thanks Danny!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2
《海上鋼琴師》改編自意大利小說名家的獨白劇,講述一位誕生于海上的音樂奇才,精采不凡且富爭議的一生。他以出生年代“1900”為名,成長于往返太平洋間,任風浪翻騰的蒸氣船上。天賦異秉的鋼琴才華吸引了爵士樂史上普遍公認為“第一位巨匠”的JellyRollMorton注意,特地前來船上與他較量。而這位從未接觸過陸地的鋼琴師,更因著對愛情與新世界的好奇,離開他原有的世界,去尋求更美的理想……
是的,在最富于戲劇性的新的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刻,由一部講述發(fā)生在上一世紀初的傳奇故事的意大利影片,來為僅有區(qū)區(qū)百年歷史,卻早已在當今世界所有藝術形式中獨領風騷的電影這門藝術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偸禽d滿了回憶的,無論它是快樂的,希望或不堪回首……以前我并不知道在海上生活也是生命的一種方式,純粹,自然。沒有人能像他那樣簡單地活著,生命中只有鋼琴。
看了《海上鋼琴師》這部影片,最初打動我的是主人公1900的個人魅力:自信而執(zhí)著、優(yōu)雅而瀟灑、可以輕易的透過表象而通透他人的心跡,可以揮灑地通過88塊音符表達自己想要表現(xiàn)的——自己的內心或所洞察到的。編劇賦予他不同尋常的身份、出生、收養(yǎng)和死亡,無師自通,天生的鋼琴師。
1900和麥克斯在隨狂風暴雨搖擺的船上彈奏鋼琴的那一幕,在腦海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在輕快的鋼琴曲下,兩人似乎與鋼琴融為一體,優(yōu)美而流暢在大廳滑行,宛如美妙少女穿著溜冰鞋伴隨著悠揚的歌曲翩翩起舞,浪漫至極!
接受挑戰(zhàn)的那一場也印象深刻,前兩場比賽不知是有意無意發(fā)揮平平,甚至在對手表演時竟然感動的流淚。最后一場開始前,1900向朋友要來一支煙放在鋼琴上,說了一句話:“你自取其辱!”接下來狂風驟雨般彈奏出《群蜂亂舞》,震驚在座所有人。一曲完畢,1900將煙的一頭按在琴弦上,不可思議的事發(fā)生了,經過1900激情澎湃演奏琴弦因高頻率震動而發(fā)熱,竟將煙點燃了……
影片介紹:男主角1900的整個人生都已經是一場悲劇了。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yǎng),然而好人不得好報,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幾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沒有安全感。
縱使后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鐘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愿離開,于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于海底。我不知道為什么說他是悲劇,但也許在1900眼中,其他人才在悲劇的生活。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3
終于都看了這部電影。電影有為人增加煩惱和減輕煩惱之分。而這確實是一部令我煩惱,令我思考了很多令人煩惱的問題的電影。
海上鋼琴師1900沒有出生證明,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也許他本不屬于這個世界,他是一只落入凡間的天使。他有最清澈的眼神,最清澈的琴音,最清澈的心。1900的一生大概注定在弗吉尼亞號上度過,現(xiàn)實世界注定容不下這份如此徹底的清澈!隨著炸藥爆炸的一聲巨響,本世界最偉大的鋼琴師結束了他的一生,不,他只是回家罷了,除了這個純真得像孩子一樣的人以外,還有誰能樂呵呵地想象自己在天堂里用兩只右臂彈琴的景象呢?
曾經認為1900的不肯下船是一種軟弱和對現(xiàn)實世界的恐懼,然而,其實這是一種對藝術的純潔性的堅持。1900對名利的不屑達到了一種極端的程度,他從不為虛名彈奏哪怕一個音符。其實他都知道,站在樓梯上的那刻,他看不到自己的音樂的存在,他知道一旦離開了這條船,他就再也不是那個天真爛漫的1900,他就再也彈不出那直面靈魂的琴音了!
誠然,對純真的堅持是一種高貴的品質,然而這極端的浪漫主義只能是一幕悲劇。那份倔強的清高,那顆不肯向世俗低頭的心,在這個世界里只會落得一個不知好歹的罵名。真是個可悲的世界啊,最美妙,最純潔的琴聲偏偏沒有容身之處,這不是1900的悲劇,這是時代的悲劇!班亍钡囊宦,這來自天堂的烏托邦也隨著破舊的弗吉尼亞號灰飛煙滅。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藝術是人類在滿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的需求。從本質上來說,脫離了現(xiàn)實的藝術就像沒有腳的小鳥,像沒有根的鮮花一樣,難以生存。在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中,1900也一定要死去,精神上,或者肉體上。他選擇了以身體上的死亡來保持精神上的永生。
片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吹小號的胖子,他正是大多數(shù)人的寫照:藝術只是他謀生的工具,為了錢為了維持生活能賣掉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康恩牌小號。假如說低價出售小號是一次向現(xiàn)實的屈服,那么樂器店老板把小號送還胖子則是一次藝術的勝利回歸。
沙翁真的很偉大,我發(fā)覺很多東西最終都歸結到同一個問題上: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我們都是游蕩在夢與現(xiàn)實之間的孤魂,我們并不知道到底哪里才是歸宿。太理想的不是人,太現(xiàn)實的也不是個人,可是沒有人會欣賞像胖子一樣的平凡人,就像胖子把與1900一起在船上度過的時光視作此生最珍貴的回憶而不是其它平凡的生活一樣。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著對浪漫的向往,但同時又不能避免地具有現(xiàn)實的一面,我們的心中只有那永無休止的搏弈而沒有勝負。
雖然1900是個飽受爭議的角色,但請記住,他只是一個角色,這也只是一場電影,導演給我們的一場浪漫的夢,而已。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4
《海上鋼琴師》已經看完好幾天了,但心里卻一直惦記著,要寫點兒什么。很喜歡這部電影,甚至為之落淚動容。它沒有凄愴的愛情,沒有戰(zhàn)爭,似乎沒有一切應該讓人落淚的東西,但我卻還是落淚了,雖然它沒有一切看似噱頭的鏡頭,但編劇卻用他的筆觸,觸動了我內心深處多年來從未曾消失的感受。遇見知音而落淚,因為有人了解自己的內心而落淚,這,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后的最大感受。
不必去考究生活里到底有沒有這樣空穴來風的名為1900的人,甚至空穴來風的就成為了鋼琴家,這個不重要,邏輯和理智不必總是存在于人們的生活里,至少我一直這么認為。人們會因為理智和邏輯生活得更好,但卻因為感情才會生活得更有趣。
1900生于一艘船,死于同一艘船。他用他的方式,看待這人生?创懙嘏c海洋。重要的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他有一個一觸及到的夢,但他卻從不去觸摸。電影里,也許導演讀出的含義是,1900覺得陸地是他無法演奏的鋼琴。所以,他拒絕登錄。他只想彈奏他能控制的海上的鋼琴,而不想去觸及那阡陌縱橫的陸地之琴。但我卻覺得,除此之外,編劇還有另外的想法。
我們這些人,誰又不是1900呢?不同的是,電影里的人,是生活在船上。而我們,生活在陸地上。我們莫名的來到世界上,總有一天,還要莫名的離開。我們生活在這個縱橫捭闔的世界里,世界很大,我們的領地卻很小。我們盡職盡責,戰(zhàn)戰(zhàn)兢兢。我們居安思危,謹慎從事。為人子時,做乖孩子;為人父母時,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剩余的一點,我們要奉獻給自己的工作。我們的一生,就在這樣的幾個角色里,分別度過不同的幸福和努力的時光。我們遵守家規(guī),校規(guī),公司規(guī)矩;然后,我們要求孩子重復一樣的道路,周而復始,萬變不離其中。
我就是這其中一員,這一切,并非埋怨。只是陳述。但我會問自己,如何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事實是,我從來未曾想清晰過,到底我想要的,是什么。因為時間變了,我也變了,我們想要的,也跟著變了。我想也想不清,所以我就永遠的繼續(xù)的想。在未知的思緒里,有一點我卻很清晰,我一直有個愿望,或者說,是一個美麗的夢。如果我們都無法真的過上自己覺得最美麗的生活,那么,我要把它存放在我思想的角落里,或者有一天,通過文字去實現(xiàn),通過一本書,一本哪怕是耗盡我心血的書,把我所有的美麗愿望,編織在其中。1900用鋼琴演奏他所有的思緒。而我,一直曾經希望,能用文字,寄托自己所有的夢想。所以,當我看到1900能終生都堅持自己的一個想法時,禁不住為之流淚。那近在天邊的大陸,那個有著他心愛的人的大陸,他永遠只是去想象和回憶。他犧牲了一些東西,成全他的一些夢想。而舍不得犧牲的我們這些陸地人,自然沒有成全之事。
《海上鋼琴師》,讓我想到自己多年來存放心底,卻從未去登錄的地方。如何付出和努力?如何放棄才能成全?終究有一天,時間會給出答案。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5
除了船之外,他的另一個心錨是鋼琴。沿途的風景,過往乘客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過去未來以及他們到過的地方,涌入他的視線、腦海,而他轉頭又用一種奇特而美妙的“語言”表達出來,那就是鋼琴。船可以說是他物理、位置上的錨,而鋼琴則是他心理、精神上的錨。船是他的家,鋼琴是他的存在方式、立身根本。他把心安放在船上和鋼琴上,所以他能心無旁騖,專注于彈琴,享受彈琴的樂趣,并不分貴賤向各色乘客演奏,讓他們深受感染。
在這樣的心性之下,一九〇〇的鋼琴彈得如何呢?為了彰顯電影主題,表達電影創(chuàng)作者的價值傾向以及對于這種心性的贊許,電影里特地安排了一場鋼琴對決,由一位號稱“爵士樂之父”的岸上首屈一指的鋼琴家向一九〇〇發(fā)起挑戰(zhàn);結果自然是這位鋼琴家敗北,而一九〇〇酣暢淋漓的勝利,讓大家看到他純粹心性之下所能達到的高超技藝。這場對決也算是電影的一個小高潮,讓觀眾著實“爽”了一下。
上述種種讓我聯(lián)想到康德,一九〇〇的船和鋼琴,就如同康德的葛底斯堡小鎮(zhèn)和哲學,令人仰慕不已。
當時,凡是戲劇都少不了沖突。一九〇〇的心性也遇到過挑戰(zhàn)和考驗。他在邂逅一位讓他心動的姑娘后,就想過要下船,去追隨這位姑娘。但是他在下船的舷梯上看著岸上,踟躕良久,最終還是沒有走下舷梯。電影在這個時候沒有向我們展現(xiàn)他沒有走下船的原因,而是在最后船要被炸毀、一九〇〇面臨生死抉擇這樣尖銳沖突的時候才說了出來,讓我們對一九〇〇的堅持有了更深的體會,也因此把電影推向高潮。這個高潮部分一九〇〇說的話,簡直可以當做格言,我以前就溫習過很多遍:
當年,我踏上跳板,不覺得困難。我穿上大衣,很神氣,自覺一表人才,有決心,有信心。
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看見的,而是因為我所看不見的。岸上連綿不絕的城市里,什么都有,就是沒有盡頭。
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只有88個鍵,這并不是無限的。而此時你就是無限的,在有限的琴鍵上,你能演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這樣,我應付得來。
一旦走過跳板,前面的鍵盤有無數(shù)的琴鍵。這無限大的鍵盤,凡人根本彈不出任何音樂,這是上帝才能彈的。
上了岸,何從選擇?如何選一個女人,選一間房子,選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選一處風景,選一種死法。所有這些問題向我壓過來,漫無止境。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潰?那樣的日子怎么過?
這艘船每次只載客兩千,既載人,也載夢想,始終超不出船頭到船尾的范圍。在這有限的鋼琴上,你能演奏出幸?鞓。
岸上?對我來說,岸上就像一艘太大的船、一位太美的女人、一段太長的航程、一瓶太濃的香水,一支我彈不出的曲子。
我沒法舍棄這艘船,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
最終,一九〇〇以這種決然的方式堅守了自己的初心。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相關文章: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1-07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5-17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5-09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4-03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8-07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9-01
海上鋼琴師影片觀后感03-13
看完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01-10
有關《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01-17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后感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