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青山憶舊》鑒賞及譯文注釋古詩詞
《江上望青山憶舊》
清代:王士禎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
《江上望青山憶舊》譯文
深秋暮雨的揚子江霧色迷蒙,笛聲追隨著孤雁共同沒入無邊天際。
初春時節(jié)重新走在這青山道上,江面航船靜靜行駛,柳條猶如絲帶滿掛堤岸。
《江上望青山憶舊》注釋
青山:于今江蘇儀征西南,南臨揚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
風帆:船帆或張帆乘風而行的船。
《江上望青山憶舊》賞析
王士禎善于通過時差來造成意境的虛幻,也就是說,詩人善于將記憶中的景物同眼前的景物枚合起來,創(chuàng)造似真非真的效果!督贤嗌綉浥f(選一》這首詩就運用了這一手法。
順治末年,詩人初下?lián)P州不久,兩次經(jīng)過儀征赴金隴,一次是在秋八月,另一次是在次年的春三月。這首詩寫于第二次經(jīng)過時。詩中把兩次見到的景物對照起來描繪,一清晰,一朦朧,一蕭瑟,一明麗,造成了特殊的藝術效果。青山,在這里是地名,山位于今江蘇儀征西南,南臨揚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边@兩句寫的是作者回憶第一次經(jīng)過的景象。深秋暮雨的揚子江,霧色迷蒙,細雨瀟瀟,江岸上隱隱的青山,紛飛的黃葉,給入一片迷茫的感覺。夭空中有一只依稀可見的孤雁,悄然地掠過,又沒入了迷蒙的天邊;岸邊上傳來隱隱的笛聲,似在向誰訴說,又似獨自孤吟。笛聲雁影,織出一派迷蒙蕭瑟的意境!懊噪x”這個詞具有多重的意味,從表層著,景象模糊不清,樂調(diào)傳得不真,這是對景物實況的寫照。透過一層看,這其間恐怕更有詩人初到時,對這一帶景物的'陌生之感。這是當時詩人心境的寫照,這種心境在今天已覺惘然了!按酥杏姓嬉猓婕和浴,“迷離”者,忘言之意也。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边@兩句寫的是眼前的景象。陽春三月重來青山,面貌已是完全不同了,詩中只用了一句來描寫春天的景色,表現(xiàn)力極強。顯然這是個晴朗和明媚的日子,遠遠的一片白帆鼓足了春風,在平靜的江面上自由地行駛,鵝黃的柳絲掛滿了春堤,在陽光下輕輕搖擺!耙弧焙汀叭f”,兩個數(shù)詞表現(xiàn)力何等豐富!遠處一切都可以看得真切入微,與前面的“迷離”形成了鮮明對照。當然這幅春江圖里也融進了詩人的心情。經(jīng)過一年多的異地生活,詩人已消除了初到時的陌生感,他對揚子江漸生出許多的親切和熱愛,一景一物都成了自己的朋友,加上揚州任上的工作初見成效,這一切怎不讓年青的詩人感到興奮呢?
兩幅景象寫出了兩種心貴時差和景差的對照,說到底是一種心靈的對照。當詩人用審美的眼光觀照生活時,往日和眼前的一切,遠處和近處的一切全放射出了誘人的光彩。
《江上望青山憶舊》作者介紹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chuàng)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后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馀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于麟”,然傳其衣缽者不少。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然辨駁議論多錯愕、失當。
《江上望青山憶舊》鑒賞及譯文注釋相關文章:
1.古詩詞鑒賞|賞析
2.《長恨歌》譯文注釋及賞析
3.《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譯文注釋及賞析
4.李清照《清平樂·年年雪里》宋詞譯文及鑒賞
5.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鑒賞及譯文答案
6.《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注釋及譯文鑒賞
【《江上望青山憶舊》鑒賞及譯文注釋古詩詞】相關文章:
《月夜》古詩詞鑒賞04-11
《烏衣巷》古詩詞鑒賞09-27
《疏影》古詩詞鑒賞02-24
孤雁古詩詞鑒賞02-17
春寒古詩詞鑒賞02-09
潼關古詩詞鑒賞05-12
相思古詩詞鑒賞02-22
天凈沙·春古詩詞鑒賞02-17
鳥鳴澗古詩詞鑒賞02-17
《送兄》古詩詞鑒賞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