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道德閱讀理解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16分)
生命與道德
張岱年
、僭谥袊軐W史上,有關于義利之辨與理欲之辨的爭論。這些爭論的中心問題是生命與道德的關系問題。所謂利,指有益于生活;所謂欲,指生活中的要求。而所謂義,所謂理,指生活所應遵循的準則。理義亦即道德。生命、生活與理義、道德,究竟有如何的關系?
、谝磺猩锒季哂幸欢ǖ纳。人為了維持生命力、發(fā)展生命力,就必須滿足一定的需要。所謂欲望、所謂情感,即是對于生命需要的意識。生活中有所需要,在意識中便表現(xiàn)為欲為情。在這一意義上,欲與情是應該肯定的。然而欲與情又包含許多矛盾,因而引發(fā)了許多問題。
、圩鳛橐粋人,必須保持自己的生命力。生命力的保持與發(fā)展有待于欲望的滿足。追求欲望的滿足,亦即追求利益。人與人之間,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發(fā)生矛盾沖突。如果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過于激烈,毫無調和之余地,勢必同歸于盡。為了保持社會生活的繼續(xù)存在,必須對于個人利益的沖突加以調節(jié),使人與人之間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這類準則即是道德。道德即是調節(ji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基本準則。
④人,作為具有社會性的生命,不但有物質生活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的需要!抖Y記》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是人的物質生活需要。但是人不僅有物質生活,還有超越物質生活的精神生活。何謂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即是對于真、善、美的追求。何謂真?真即是對于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何謂善?善即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亦即道德。何謂美?美即藝術的享受。
⑤人與人之間有競爭的關系,也有合作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勝過人與人之間的斗爭,然后社會才能存在,才能發(fā)展。恩格斯說:活的物體的相互作用則既包含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斗爭。合作與斗爭是同時存在的。道德即調節(jié)斗爭與合作的基本準則。
、奕说纳钍巧鐣,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存,人的生命力只有在社會中才能保持和發(fā)展。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個體,然而個體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存在于群體之中。作為一個人,不但要考慮個人的利益,而且要考慮別人的利益,考慮群體的利益。在這個意義上,道德標志著對于個體利益的超越。
⑦自古以來,人們聚居而為族。經過歷史的發(fā)展,人類分成許多民族。每一民族共同體可以說有其持續(xù)不斷的生命,可以稱之為群體生命。群體生命大于個體生命。道德的要義在于每一個人不但要追求個體的利益,而且要考慮群體的利益。也可以說,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義上又高于生命。
、嘣谡5那闆r中,一方面要充實生命力,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覺性、遵守道德的制約。生命與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實生命力必須滿足物質生活的需要,也即滿足一定的欲望;但是欲望的滿足不可能是無節(jié)制的,如果無節(jié)制地追求欲望的滿足,而縱欲無度,必然會戕害生命,同時加劇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而引起糾紛擾亂。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發(fā)展,應注意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調。生命的充實提高與道德的自覺自律都是必要的。
⑨孟子曾引陽虎之言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這所謂為富指執(zhí)政者聚斂民財,所謂為仁指施行仁政。聚斂民財與施行仁政確實是相互違反的。但是,如果從另一意義來講,如果為富指經營商業(yè),為仁指做有益于群體的事情,則為富與為仁還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相得益彰。據(jù)聞現(xiàn)代日本有一位企業(yè)家提出仁富合一的主張,運用仁富合一來經營企業(yè),取得顯著的成就。這是值得注意的。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實行仁富合一的,也不乏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貢,善于貨殖,但作為孔門弟子,也是以仁為己任的,表現(xiàn)了很高的道德品質。當代有許多國外華人企業(yè)家,致富之后,大力資助祖國的文教事業(yè),這也是富仁合一的典范。
。ㄟx自《張岱年全集》第7卷,有刪改,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以下說法中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中國哲學史上,歷來就有關于義利與理欲關系的爭論,這種爭論實質上是要解決生命與道德的關系問題。
B.人為了維持生命力、發(fā)展生命力,就必須滿足生活所需,但這并不是說人就可以追求個人的利益,滿足個人的欲望。
C.每個人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然會有競爭與矛盾沖突,而要處理好競爭與矛盾沖突,就離不開道德的有效調節(jié)。
D.每一個個人都必須存在于群體之中,群體生命大于個體生命。而道德的作用,就是犧牲個體利益而保護群體利益。
E.個體生命的欲望與利益需要關注,因為這是個體生命力得以充實和發(fā)展的前提,但必須有道德的自覺自律與約束。
2。根據(jù)文意,下列事例不能體現(xiàn)道德標志著對于個體利益的超越的一項是(3分)
A.文天祥被元軍俘獲后,依然寧死不屈,最終英勇就義。
B.《禮記·檀弓下》中記載的乞人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
C.朱自清病重,需要營養(yǎng)和治療,但他仍舊拒絕美國的施舍。
D.洪澇時,堤壩決口,多名解放軍戰(zhàn)士不顧生命危險,用身體抗擊洪水。
3。根據(jù)文意,群體生命要保持正常發(fā)展需要哪些條件?(4分)
4。生命和道德有著怎樣的關系?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4分)
答案:
1。CE
2。B
3。⑴個體生命必須得到保持和發(fā)展(或充實和提高)。⑵需要道德來調節(jié)個體之間的合作與斗爭。⑶群體中的個體必須加強道德的自覺自律,服務于群體生命。 (答對一點得2分,兩點得3分,三點4分。若照抄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發(fā)展,應注意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調。生命的充實提高與道德的自覺自律都是必要的一句而不作必要轉述,只得2分。)
4。⑴生命力的保持和發(fā)展需要道德的制約;⑵道德即是調節(ji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基本準則(或道德即調節(jié)斗爭與合作的基本準則);⑶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義上又高于生命。(需要道德的制約,1分;調節(jié)作用,1分;道德本于生命,1分;高于生命,1分)
答案解析:
1。A.應為義與利、理與欲兩對關系,而非義利與理欲的關系。B.與原文生命力的保持與發(fā)展有待于欲望的滿足。追求欲望的滿足,亦即追求利益的表述不符。D.道德不僅保護群體利益,也保護個體利益,但個體利益不能損害他人或群體的利益。)(答對一項得2分,答對兩項得5分,多選不得分。
2。不食嗟來之食并未超越個人利益,體現(xiàn)的只是對個人人格尊嚴的保持,肯定的是人格高于生命。
3。本題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考點,能力層次為C,側重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觀點、態(tài)度,能進行正確的分析、歸納。
4。本題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考點,能力層次為C,側重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觀點、態(tài)度,能進行正確的分析、歸納。
【生命與道德閱讀理解答案】相關文章:
生命與氣候的閱讀答案03-26
《壓力與高度》閱讀理解及答案04-14
理解閱讀答案03-23
蓼莊圖記閱讀理解及答案與翻譯12-05
《門檻》閱讀理解及答案03-26
《海龜》閱讀理解及答案03-25
《自尊》閱讀理解答案02-26
秋閱讀理解答案02-18
醫(yī)者閱讀理解答案12-24
《天鵝》閱讀理解及答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