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高校教師教育技術院本培訓模式的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教師教育技術院本模式
〔論文內容提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高校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效果成了廣泛關注的問題。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師的特點,對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模式做出了探究,并提出了院本培訓的模式。
1.引言
綜觀很多國內的教育技術培訓,多數重技術、重講授,形式單,甚至很多培訓只是流于形式,效果欠佳。因此,教一育技水培訓需要根據高等教育的變革和發(fā)展趨勢,轉變模式,適應潮流,走出新路。這樣才能切實提高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2.高校教師特征分析
2.1學習能力強,喜歡獨立思考
高校教師作為成人學習者,他們的自律能力和獨立性較強,在學習中喜歡獨立思考,不喜歡思維受別人的限制。此外,資料調查顯示,高校教師的學歷一般都在碩士研究生以土,還有很多是博十研究生,他們比一般成人具有更強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如何積極發(fā)揮高校教師這個學習群體的主動性,是教育技術培訓的關鍵所在。
2.2成人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指個體由一種學習目標或對象引導、激發(fā)和維持學習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成人學習動機是指推動成年個體參與教育,卷入學習活動的一種內在動因,或稱內在動力。因此,成人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是巨大的。
由于種種客觀原因,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帶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很多教師來參加培訓的目的就是“拿證”、“評職稱”。但是,高校教師的工作性質和要求決定了他們具有比一般成人更強烈的求和欲望,他們更希望培訓的內容能應用在實際工作上,能切實提高教學科研效率與效果。因此,如何根據高校教師的實際工作需要來設計教學活動和任務,是教育技術培訓的重點內容。
2.3專業(yè)性強,知識背景各不相同
高校學科眾多、專業(yè)繁雜,各位高校教師也是在各自領域里的專才,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然而,他們各自的學科對信息技術的關聯(lián)程度有所不同,各自的教學內容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要求有很大的差別。
同時,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許多教師因其所從事的相同學科更為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構成一種“亞文化”,這種亞文化包括專業(yè)化的語言,一致的認知風格和習慣等。這也使得從事不同學科的教師之間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礙。
因此,如何多層次、不同范圍的組織被培訓人員,也是我們教育技術培訓組織者所思考的問題。
2.4教學與科研的矛盾
高校的社會責任和性質決定了高校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承擔著大量的科研任務。對于高校教師來說,教學與科研的兩頭重擔,會產生時間與精力上的沖突和矛盾,而教育技術培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因此,如何提高培訓的效率,也值得我們培訓的組織者多加思索。
3.高校教師教育技術院本培訓模式的探究
根據前文對高校教師的特征分析,高校教師專業(yè)性強、知識背景各不相同。如果只考慮到組織培訓的效益,而籠統(tǒng)的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開出統(tǒng)一面對全校教師授課的“全校班”,不論學員來自哪個院系和專業(yè),全部籠統(tǒng)的一起學習,同等對待,統(tǒng)一考核,這樣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將相同的教育背景的教師組織在一起,以二級學院為單位,進行教育技術培訓,本文稱之為“院本培訓”。 3.1院本培訓的實施
院本培訓模式解決了校本培訓模式中“對象多元、目標多層次、內容廣泛、缺乏針對性”等缺點,縮小了培訓單元,把培訓學員正確、有效地分學院組織起來,高效的教育技術培訓才得以順利的展開,實現個性化培訓的需求。下面就來探討如何以二級學院為“本”對高校教師進行教育技術能力培訓:
首先,要取得學校領導的支持,以政策顧勵全體高校教師積極參與。
其次,要建立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明確校教育技術中心與二級學院之間各自職責。
在校教育技術中心成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領導小組,建立適應廣大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模塊,并做好教育技術的知識管理、建立基于校園網的多媒體資源庫。同時,緊密聯(lián)系各二級學院、督導各二級學院的培訓工作、并積極組織開展各二級學院之間的交流。
在二級學院院辦成立二級學院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小組,負責具體實施本學院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工作。各院級培訓小組根據本院高校教師教學的需要,確定培訓內容,選擇相應的授課教師,靈活安排培訓時間,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如小組研討、觀摩聽課、專題講座、個別指導等,從而制定近期培訓計劃和長遠培訓力一案。
最后,各二級學院的培訓學員(即本院的高校教師)成為一個學習群體,院級培訓小組應該為該學習群體創(chuàng)設自由表達思想,積極參與討論的培訓氛圍。使這些有著相近的知識和教育背景、有著相近的教學經歷和經驗的學習群體,在教育技術培訓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從而有效的提高了教育技術培訓的效果。
3.2院本培訓的優(yōu)點
首先,院本培訓能改變培訓與教學實際脫離現象。
院本培訓基本上實現了個性化培訓的需求,是一種有針對性的培訓,按需培訓。每一位教師都可以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方式,選取需要的內容,有的放矢、機動靈活的完成培訓任務。
其次,能加強院內教師的相互交流,有助于“案例教學”的實現。
同一個院系內教師之間有一定的熟悉度,再加上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必然會在培訓過程中相互交流與共享,進行協(xié)作學習。同時,院本培訓基本上實現了個性化培訓的需求,是一種有針對性的培訓,能隨時滲透教學實際,“案例教學”能得到廣泛的認同感,有助于“案例教學”的實現。
最后,能實現可持續(xù)培訓,把培訓工作貫穿于全院教師的教學工作中。
培訓后的服務也很重要,院本培訓能實現將“培訓”看成“發(fā)展”、看成是為廣大教師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促進教學模式變革教學效率提高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務。
【淺談高校教師教育技術院本培訓模式的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壓力管道安全評定模式探究論文08-06
探究學習模式的嘗試的論文08-04
淺談正反態(tài)物質探究論文08-05
淺談教育論文的寫作07-29
探究光伏技術的運用要點論文08-09
網絡資源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實踐論文08-08
電力信息通信網絡技術探究論文08-09
安全模式論文11-29
讓學生自行學習探究的論文08-04
探究學習貴在引導的論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