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1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有效的閱讀課文教學模式能夠讓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閱讀良好習慣,通過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探究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作為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語文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語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同時不斷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課文能力,從而真正學好語文。
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素質水平不高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中教師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教師自身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和決定學生素質水平的高低,但是,現(xiàn)在許多小學教師根本不懂如何教學才能真正教會學生,只是一味地采取填鴨式教學模式,不給學生留出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從而導致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效果差,學生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理念落后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地更新新理念的要求,培養(yǎng)符合國家要求的學生。但是,現(xiàn)在大部分教師還沒有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在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還是一味地以自己為中心,整節(jié)課都是自己講、學生聽,這樣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課文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方法探究
。ㄒ唬┱Z文閱讀課文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給學生樹立閱讀自信心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好語文,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分步驟、有層次的幫助學生開展閱讀課文,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內容,就自己理解過程中困難的地方做出標記,查找相關資料來幫助自己理解文章內容;再有就是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逐段進行朗讀,讓學生理清楚每段之間的相互關系,弄清楚文章的寫作手法,梳理出文章具體內涵和主旨,從而逐步形成基本的閱讀文章能力。
。ǘ┘訌娬Z文閱讀課文教學與課外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語文來源于生活,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提前做好課文備課工作,對于一些具有探究性的課文,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走出語文課堂,走向生活。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特點,加強語文閱讀課文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學會利用身邊的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等資源,通過查找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文章來加深自 己對于課文的理解。除此以外,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播放一些相應的視頻、播放一些相應的演講、圖片等來具體的展示,從而讓學生能夠在生動、形象的教學中充分理解語文課文內容,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三)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要多開展反思性總結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開展反思性總結,教師應該立足于教學實際情況,不斷反思總結,力爭全面、深入、具體地研究教學的每一個細節(jié),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力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重點、難點與考點,幫助學生真正學好語文閱讀課文內容。語文教師應該定期組織學生對于一段時間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讓學生各抒己見,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讓學生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學生最后都是要走向社會的,為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進行自主性探究,多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加深對于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更好地開闊眼界,走向社會。
。ㄋ模┙處煈摻Y合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閱讀情景
語文歸根結底是來源于生活的,為此,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師應該結合課文內容,積極創(chuàng)設出有利于學生閱讀的良好情景,讓學生能夠沉浸于閱讀的樂趣中,充分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所在。教師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盡可能多的舉一些平常生活中淺顯易懂的例子來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從而真正幫助學生學好語文,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
三、結束語
總之,本文從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對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有效措施進行了研究,得出結論:小學語文作為學生打基礎的關鍵性階段,加強學生對于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師應該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好語文。
參考文獻:
。郏保萘貉┉偅抡n標指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7):78-78.
。郏玻葜x幼如,吳利紅,黎慧娟,郭琳科,黃詠瑜.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6):36-4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是讓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字詞句。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實施引導式教學模式,通過合理靈活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水平。與此同時通過引導式教學模式以及讀寫集合模式來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熱愛。
一、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兩個部分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是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根本途徑。
小學閱讀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教學難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閱讀語文教材內容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點。通過寫作訓練方式能夠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閱讀訓練方式可以進一步深入掌握語音技巧并且充分吸收知識。寫作與閱讀二者存在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也存在顯著的差異。在進行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時能夠將閱讀與寫作結合就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這是由于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聯(lián)系的。寫作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而閱讀又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最基礎就是進行閱讀,只有在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才能夠運用寫作技巧來展現(xiàn)文章的寫作特點。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段分層,并且概括段落的大概涵義。在寫作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羅列提綱來進行文章寫作,保證文章段落之間的連貫性和邏輯性。
二、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實施策略
1.有感而發(fā),讀后感寫作讀后感是讀者在閱讀完文章或書籍后,內心產(chǎn)生了波瀾和觸動,學生的寫作興趣被激發(fā)出來,要將內心的感觸記錄下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想和情緒。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感和情緒的變化,有感而發(fā)來進行讀后感的寫作。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閱讀后可以進行適量引導,讓學生自行寫作讀后感。例如在小學語文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文的學習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試讀、帶讀、朗讀等多種形式,再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教師在完成課文相關背景介紹以及內容的講解后,可以分組讓學生們自行討論,并且在課后寫下讀后感,說說自己通過這篇課文學習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認識。課文中波蘭音樂家肖邦對祖國深沉的愛讓人動容,即使在彌留之際也要求將自己的心臟帶回祖國,肖邦的愛國之情十分濃烈感人。而學生在平時閱讀過程中必然也會涉及到其他有關愛國主義題材的文中,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讀后感的寫作,通過讀寫結合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2.根據(jù)課文進行仿寫小學生的閱讀教學應該滿足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對教材中課文作者的表達方式進行感悟。這一教學目標的實質就是讓閱讀教學作為寫作教學的基礎和鋪墊。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作者的表現(xiàn)方式和表達手法進行摹仿,有目的進行仿寫。例如在小學語文《煙臺的海》一文教學中,當學生完成煙臺的海在春季、夏季、冬季以及秋季的段落學習時總結出作者描寫一年四季煙臺的海的景色特點,廣泛采用了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來體現(xiàn)煙臺的海的美麗壯觀,最后通過描寫景物歌頌了煙臺人們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的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描寫一處景物,通過擬人、排比等手法來對景物一年四季的變化進行描寫,并且通過景物歌頌美好的生活或難忘的人或事。再例如在學習《夾竹桃》一文時,對月光下的夾竹桃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寫,遠洋的海輪、水中的荇藻是作者幻想出來的,從作者的文字中能夠感受到火熱的愛心以及摯愛生活的真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喜愛的植物或動物,發(fā)揮想象力描寫在不同情景下某種動物或植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生活體驗,書寫日記曰記是學生累積寫作經(jīng)驗的重要途徑。小學生撰寫曰記最大的問題就大于曰記內容的選擇。曰記不能是簡單的羅列發(fā)生的事或見到的人,而是應該建立在感情和情緒基礎上的。因此通過閱讀來增強生活體驗,能夠讓學生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仔細觀察生活,從而實現(xiàn)讀寫結合。從生活中來理解閱讀和寫作,感受閱讀與寫作帶來的美妙體驗,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在學習《黃山奇松》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課文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得當?shù)男稳菰~、動詞等。例如文中“挺秀”“彎曲”“枝干蟠曲”等。這些都是描寫黃山上奇特松樹的詞匯。教師可以在課外布置家庭作業(yè),和家長去游覽一處景點。
學生在游覽景點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以及景色的優(yōu)美,然后寫曰記來記錄自身的真實感受。從教材課文閱讀一生活體驗一曰記書寫,這一過程就是讀寫結合的有效運用,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靈活運用。
4.想象外延,進行續(xù)寫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能夠根據(jù)課文性質適當?shù)膶⒄n文情節(jié)外延,讓學生發(fā)揮合理想象,開展續(xù)寫。例如在進行《裝滿昆蟲的衣袋》一文教學中,法布爾在放鴨子的時候總是撿一些貝殼和彩色的石子,雖然遭受了父母的責罵但是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仍然沒有停止。每次法布爾放鴨子還是會去撿一些“沒用的玩意兒”躲起來偷偷的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法布爾放鴨子的故事進行續(xù)寫,想象法布爾在下次放鴨子時又會遇到什么有趣的故事?法布爾的父母后來有沒有理解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法布爾是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昆蟲學家的?學生合理的想象所開展的續(xù)寫能夠充分體現(xiàn)其真實的情感以及對課文的理解,大大提高其寫作興趣。
5.貼近生活,尋找素材教師在進行教材課文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的課文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例如在學習《春聯(lián)》一文中,春聯(lián)是新春佳節(jié)家家戶戶都是張貼的,每一副春聯(lián)都有不同寓意,有的描繪了美麗的春光,有的歌頌了勞動人民的美好生活,有的體現(xiàn)了祖國繁榮富強,有的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期待。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觀察自家和鄰居家張貼的對聯(lián),從每一副對聯(lián)中引申出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通過仔細觀察生活尋找寫作素材。
三、結束語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教師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善于觀察,從課文中選擇挖掘一些能夠符合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開展讀寫結合訓練。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綜合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3
一、調動學生強烈的互動交流欲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互動閱讀教學有聲有色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動力。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產(chǎn)生渴望學習的沖動。比如,在閱讀《美麗的珊瑚》一文時,主要從顏色、形狀、家族、種類、體積、繁殖等方面介紹了珊瑚的情況。對于從沒見過真珊瑚的學生來說,很難想象珊瑚的樣子。于是,我借助多媒體的輔助作用,通過多場景、多角度、多形式向學生展示海底珊瑚。隨著畫面的出現(xiàn)和音樂的響起,播音員的配樂朗誦,一下子把學生帶入了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當教師提問短文從哪些方面介紹珊瑚時,學生爭先恐后的舉手,回答得準確、完整、科學。這種教學方式,通過聲畫并茂、視聽并舉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科學的學習情境,使互動閱讀課堂活躍起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信息技術使他們看到了從沒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們欣喜若狂呢?怎能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又怎能不樂于去學習呢?信息技術走進小學語文互動閱讀課堂,使學生和多媒體互動起來,推動了學生的主動閱讀,使閱讀教學有聲有色。
二、通過各種互動活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化難為易,綜合提高語文互動閱讀教學效率
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主要途徑,更是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理解、思考和感悟能力的切入點。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教學方法,推進學生互動閱讀,能有效增強學生的互動閱讀、交流效果。比如,對于《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我利用“互動課堂”模式進行教學,把學生帶進電子閱覽室,讓學生搜集網(wǎng)頁上有關的文字、視頻等材料,然后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相互交流閱讀心得。這樣,學生對“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巨大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的損失”這一中心句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且不需要教師的強調和解釋。這樣,學生在自我學習和相互學習中,體驗到了互動閱讀的愉悅,享受到了閱讀的成功感。這些,就是“互動閱讀”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一種有效優(yōu)化。信息技術突破了課堂上難用語言解釋的難題,使學生在互動中“活”起來,綜合提高語文互動閱讀教學效率。
三、讓學生在互動中拓展閱讀空間,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的交流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在互動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更廣闊的天地。根據(jù)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妙用信息技術手段多角度訓練學生,伸展學生的思維,開拓思路。每一篇讀文、每一部適宜學生看的影片,都有深刻的教育思想。對此,教師可從讀、觀、思、寫等角度啟發(fā)學生思索:文中、片中的哪個人物、哪句言語、哪個情節(jié)打動了你的心?你想到了什么?通過啟迪,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使他們沿著各自不同的思路,醞釀各自不同的感受。比如,在閱讀《三顧茅廬》這篇文章時,我首先播放三國中有關片段,從劉備、孔明的人物性格特點入手,讓學生結合自己發(fā)表感受。然后,我向學生介紹三國演義的故事,推薦閱讀這本書。我還讓他們想想在自己所積累的詩句中,哪些是表現(xiàn)憂國憂民的詩句,來個小組背詩競賽。最后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這個故事設計問題。我這樣引導學生:你一定想了解他的前因后果,請你圍繞這個故事,至少提出有助于閱讀這部書的三個問題。這樣教學,有效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所以,出一些趣味性強、想象空間大、符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題目,并結合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就能有效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4
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給予了肯定,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訓練雖然受到了重視,也取得了成績,但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模式化、走過場等,沒有發(fā)揮閱讀訓練的作用。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淺談如何將小學語文閱讀訓練落到實處。
一、巧妙提問,打開學生學習興趣的大門
眾所周知,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重要驅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了好奇心,有了探索的興趣,那么,學生會千方百計地一探究竟。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有著刨根問底的心理,常常是不達目的不罷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巧妙地設計問題,層層遞進,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打開學生學習興趣的大門。例如,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這樣提問:同學們都吃過花生,你們知道花生長在哪里嗎?文中為什么管它叫“落花生”呢?你了解其中的含義嗎?誰來談一談?通過這種啟發(fā)式的提問,學生的探索欲望被調動,情緒高漲,希望能夠深入學習并在不斷地探索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生打開了興趣的大門,就會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不斷汲取營養(yǎng),獲得知識,進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二、層層深入,設置合理的閱讀目標
教育要根據(jù)學生實際來施行,即“因材施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階段和心理特征,設置合理的閱讀目標、閱讀要求、閱讀任務。教師要切實了解學生的學情,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和學生的知識水平設置閱讀目標,確保不高不低,讓學生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例如,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只要讀懂一句話,準確地理解其中的含義,就達到了閱讀目的;對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就要讀懂一段話、一篇文章,并要對作者表達的情感有一定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這樣層層深入地閱讀訓練,使學生能夠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踏實、穩(wěn)定地進步,進而完成閱讀任務。
三、講讀有序,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個觀點被越來越多的教師認可并落實在教學中,但仍有部分教師不自覺地沿襲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解,好似一個嘮叨的媽媽,尤其是面對小學生,不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精講多讀、講讀有序,使學生不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
四、自主閱讀,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落實新課標的精神,將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具體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給學生留足閱讀和思考的時間。在一些閱讀課堂上,學生很活躍,積極地回答問題,參與課堂教學,看似熱熱鬧鬧的課堂背后,學生學到的知識、獲得的能力并不多。究其原因,是課堂教學流程走過場、模式化,學生沒有足夠的閱讀時間,也沒有思考的空隙,只是隨著教師的節(jié)奏在前行,教師的分析理解代替了學生的閱讀實踐,自身體會少,學到的知識自然很膚淺。因此,教師要適當“留白”,課堂上留夠學生的閱讀時間,讓學生有機會深入思考,真正去領悟、體會,進而得出自己的觀點。二是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在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由的閱讀環(huán)境,如為學生提供翔實的背景資料、有針對性地準備閱讀材料、引導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等等,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學習,真正發(fā)揮主體作用。
五、引導點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學生是學習的主角,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具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讀是基礎,教師有效引導點撥是提高學生閱讀質量的重要途徑。可以這樣說,學生的自讀感知是閱讀教學的基礎,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了解,需要深入領悟文章內涵的時候,就需要教師有重點地點撥、有目的地引導。在這種引導中,讓學生不斷地揣摩語言、作者的構思、文章結構等,比較中思考,思考中領悟,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素質。例如,學習《落花生》時,對于父親說的話,教師要進行適當點撥:父親的話,你們聽明白了嗎?父親認為花生的什么特點最可貴?為什么“最可貴”呢?具體到做人,父親又是怎么說的?作者從落花生的特點延伸到做人的品質,其中的內涵耐人尋味。通過在關鍵處的點撥、引導,學生對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主題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總之,閱讀訓練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需要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充分地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感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在閱讀訓練中不斷提升語文素養(yǎng)。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5
摘要:隨著近年來教育領域的不斷深化改革,素質教育也越發(fā)受到了教師的重視。教師開始積極地探索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小學語文拓展閱讀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重視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積極探索開展語文閱讀拓展閱讀教學的方法。本文就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開展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興趣;核心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自從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推廣,能夠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拓展閱讀教學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通過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學生可以培養(yǎng)對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間接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促進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然而,在目前的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要積極分析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完善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內容過于嚴謹
在進行拓展閱讀時,學生閱讀的作品都是經(jīng)由教師仔細篩選的,對學生的成長以及人生觀的塑造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教師在篩選閱讀作品時,常常主觀性地將自身認為有趣的與蘊含哲理的作品挑選出來,讓學生進行閱讀,卻忽略了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與理解能力。許多學生在進行拓展閱讀時會出現(xiàn)難以理解閱讀內容的情況,對拓展閱讀提不起興趣,從而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效果,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造成影響。
(二)閱讀氛圍嚴重缺乏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有從眾心理,會不自覺地遵循大多數(shù)學生的選擇。若是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讓部分學生受到氛圍影響,主動地進行拓展閱讀,就會帶動其余的學生,使所有學生主動地進行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然而,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注重閱讀氛圍的營造,學生沒有受到氛圍的影響,在閱讀時經(jīng)常受到其它事物的誘惑,不愿主動地進行拓展閱讀,使得拓展閱讀的教學效果受到極大的影響,影響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開展方法
(一)合理篩選閱讀內容,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的知識大多較為淺顯,并且思維還未發(fā)展成熟。受知識儲備與思維水平的限制,每一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若是教師選擇的拓展閱讀內容較為深奧,就會超出學生的理解范圍,使得學生無法通過閱讀明確作品的內涵,無法理解作品,從而影響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在篩選拓展閱讀作品時一定要注意學生的閱讀體驗,明確每一位學生的狀況,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合理地篩選閱讀內容,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學生對于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有著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學的課本內容進行閱讀內容的選擇,讓學生在讀懂的基礎上進行閱讀。例如,在學生學習《狐假虎威》后,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與《狐假虎威》類型相同的作品,讓學生進行閱讀,如《伊索寓言》。讓學生在《狐假虎威》的基礎上理解作品,更快地接受作品,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在學生學習《聽聽,秋的聲音》之后,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描寫秋天的作品,如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使學生享受閱讀,深入了解作品,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營造良好閱讀氛圍,促使學生主動閱讀
良好的閱讀氛圍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得部分學生主動地進行閱讀,帶動其余學生進行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閱讀氛圍的營造,讓拓展閱讀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中布置圖書角,在圖書角中放置經(jīng)過挑選后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在教室內營造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閱讀同一本書。隨后,教師提出一個關于這本書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充滿熱情地進行閱讀,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三)豐富拓展閱讀內容,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隨著網(wǎng)絡的不斷發(fā)展,信息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人們在網(wǎng)絡時代的閱讀也更加廣泛。作為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網(wǎng)絡來豐富拓展閱讀教學的閱讀內容,使閱讀呈多樣化。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行選擇閱讀內容,從而打破傳統(tǒng)課堂閱讀的局限性,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三、總結
閱讀,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是一個了解作品內涵,感受作者所見所聞所感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閱讀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主動地去進行閱讀,開闊自身的視野,增長自身的見聞,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平輝.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xx(8).
[2]高利婷,宗和杰.有效開展拓展閱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xx(3).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6
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來教和學小學語文課確實是太枯燥無味了。而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年齡較小,感性認知能力不成熟,尤其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新鮮的內容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段和好奇心強的特點,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強大功能,例如多媒體精美幻燈片的制作,生動有趣動漫視頻的下載和精美圖片的展示。只要教師充分掌握了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技巧,把多媒體的優(yōu)勢和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意結合,小學語文課將會變成學生最感興趣的課程,大幅度提高語文課的教學質量。
一、闡述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ㄒ唬┒嗝襟w技術教學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調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課堂效果特備好,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教學水平,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學習小學語文的主體人是六歲到十一二歲的孩子,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學生的感性思維還不成熟,且他們處在好動和貪玩的年齡階段,而小學語文閱讀課需要學生投入感性認知來理解課文的內容。老師只重復的給學生們讀課文,小學生們可能根本就不能理解課文的內容,他們對課文的印象也不會太深。但如何老師利用多媒體再加上老師的講解,小學生們會特別容易理解,例如,小學四年級課文《爬山虎的腳》,老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找到爬山虎全景和爬山虎的腳的圖片,在幻燈片上展示出來,同時還可以搜到爬山虎如何爬墻的微觀電影放給學生們看,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命的頑強,培養(yǎng)學生愛護植物的仁愛之心。
。ǘ┒嗝襟w幻燈片的多樣化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小學語文是培養(yǎng)孩子的情感態(tài)度的重要平臺,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強大功能,例如多媒體可以收集大量豐富的圖片、視頻、動畫、音樂和圖像,這些技術單獨的應用到語文課文內容的講解中可以提升語文課的境界,當把這些多媒體的內容集合為一體,可以想象出語文課堂的精彩讓學生們如同置身在作者描述的境界中,自然就會激起學生的興奮感,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會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例如人教版一年級的課文《春雨的色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課文中春雨滋潤中的世間萬物,用圖像和視頻讓學生從視覺、感覺和心靈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三)多媒體龐大的信息量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
沒有多媒體的課堂,因為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只有時間給學生們講解課本上的內容,沒有拓展知識的時間和空間,難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視野。而運用多媒體強大的功能和龐大的信息量,教師可以收集到與課文內容相似或相近的課文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展課文的.內容和知識量,把課外的知識內容有機的融合到所學的內容里,極大的補充了課本內容的不足,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課外知識,極大的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二、教師如何有效的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
。ㄒ唬⿵膶W生的情感入手進行多媒體的教學。
分析小學語文教材可知,其內容廣深度淺,教師完全可以截取生活中學生經(jīng)常遇到的故事情境與學生進行探討。例如,在學習朱自清《背影》這節(jié)課時,為了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可以捕捉家長每天接送學生上學的場景,可以把家長送完學生入校后離開的背景拍攝下來,把家長的背景圖片放映到多媒體大屏幕上,先讓學生各抒己見,讓他們談談看到自己親人背景離開自己的感受。之后在引導學生進行《背影》這個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親身體驗來感受到作者寫這篇課文時的所感所想。多媒體圖像的展示能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作者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感性柔情,在探討聲中把語文知識就裝進了學生的頭腦中,同時教師還輕松的而上完了一節(jié)有趣生動的語文課程。
。ǘ├枚嗝襟w強大的音像效果開啟學生的智慧思維。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也帶動了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在教學手段中多媒體的興起,為教學事業(yè)的進步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教室的教學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課文內容相符的動畫視頻來展示課文的情感主線內容。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索鳥與大自然的視頻,讓學生們觀看視頻和閉上眼傾聽大自然中各種鳥叫的聲音,讓孩子們全身心投入到這節(jié)語文課的學習中。通過多媒體逼真的自然聲音和圖像,讓學生不僅深愛上語文課,還會對自然、動物和人類三者的生態(tài)和諧的畫面觸動良深,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ㄈ┙處煈摻Y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靈活的運用多媒體技術。
盡管多媒體的發(fā)展逐步替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解放了教師每節(jié)課親自板書的苦力。但小學語文課上的生字生詞的拼寫,也是離不了教師親自在黑板上的板書,親自為學生進行示范可以提醒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多媒體的使用確實可以帶動課堂的生動和活力,但每個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盡相同,所以,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方式靈活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盡可能多的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
三、小結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只要教師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多媒體強大的功能和龐大的信息容量從學生的視聽情三方面入手,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的融入教學當中,教師就完全可以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引領者、引導者。
參考文獻
[1]陳華欣,李小剛.運用多媒體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情境設計過程研究[J].考試與評價網(wǎng),20xx.24-27.
[2]于春華,趙清水.語文課程的多媒體教學探討[J]東北師范大學,201.25-29.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7
當今世界,由于科學技術空前提高,知識、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與規(guī)模膨脹著、裂變著,由此牽動了人類物質生活方式、文化與精神活動要求和內容的改變。作為人類精神活動的重要方面,閱讀活動以銳不可擋之勢融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然而,由于舊的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課外閱讀至今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里,筆者就課外閱讀指導的話題拋磚引玉,與廣大同仁共同探討。
一、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趨勢
當前《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并用具體條款要求注意積累語言材料,明確規(guī)定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50篇(含課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適合兒童閱讀的各類讀物是現(xiàn)實生活中最重要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并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則是極為重要的語文實踐活動。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閱讀不是游離于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此,擴大課外閱讀量勢在必行。
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shù)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因此,教師應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允許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讀物,自由閱讀,自由寫筆記。而且,形式要不拘一格,不求統(tǒng)一,這樣才能成功地激發(fā)起學生閱讀動機。在信息化社會條件下,要求個人面對大量的信息能進行正確的判斷、整理、處理,并做出相應的對策。因此,在課外閱讀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活用)能力,提高信息素養(yǎng)成為一個核心的課題。此外,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學生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目前,小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的營養(yǎng)結構仍不夠合理,卡通漫畫在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因此,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強對課外讀物選擇的指導。
二、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特別是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大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lián)系。那么如何激發(fā)課外閱讀的興趣呢?我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fā)其閱讀興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jié)創(chuàng)設懸念,讓學生產(chǎn)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但我們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推薦圖書要注重方式
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所以教師不光要熟知圖書內容,更要加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書時才會游刃有余。當然教師絕不能忽視推薦方式的機動性,據(jù)其要求和內容而言:A、推薦方式可以有書刊的推薦、篇目推薦和內容的介紹。例如,我在給學生上課外閱讀的時候,就給他們講《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故事內容。課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看這些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B、教師在推薦過程中,應用必要的指導和技巧。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的確,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們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師在他們這個年齡時是如何學習的。根據(jù)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利用時機和學生談談自己兒時的學習,為學生樹立榜樣。
2、開展豐富多采的讀書活動
。1)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比如:我在班里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fā)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
。2)古詩詞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瑯瑯上口,深受人們喜愛。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有利于發(fā)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yǎng)文字鑒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在平時課外詩歌指導時,安排每周背一詩(詞)。在每首詩詞拓展引進時,采用同題異文(同一題材的詩詞)、同人異文(同一作者的詩詞)、同意異文(同一情感類型的詩詞)等途徑擴大古詩文的閱讀量。在進行詩文感悟時,以感受為主,理解為輔。主要以誦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美讀,去背誦,去想象,讓學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其中見、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現(xiàn),也是語感的初步生成。這樣積累一多,語感不斷得以積淀,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自然形成。
。3)我們還可以根據(jù)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自辦手抄報和手抄小雜志。這學期,為了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我們班辦了一期以讀書為主題的手抄報。學生為了辦報,大量閱讀了怎樣讀書的有關知識,然后再對所讀知識進行選擇、編輯、抄寫、插圖,還真辦出了像模像樣的報紙。學生辦的報紙無論好壞我都給他們張貼展覽。學生在相互觀摩、互相學習比較中,又悟到很多東西。這樣的活動每學期可組織多次,使學生在辦報刊的過程中,提高選擇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這樣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讀書亦是如此。然而,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指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
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筆者認為選擇課物要注意下面幾點:
(l)思想健康。好書,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跡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我們要教育學生讀好書,使他們從好書中認識真、善、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而受年齡、閱歷、水平限制,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所以我們不能低估不良讀物給我們小學生帶來的副作用。
(2)考慮學生的各方面差異。據(jù)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女生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jié)的書,而男孩則對史地、體育、科學等方面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愛好進行了解,到介紹時就有的放矢了。
(3)有趣味性。知識的海洋對于少年兒童有著極大的誘惑力。宇宙的奧秘,諸如地球的形成,人類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聞,森林中的動物之王,歷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關于未來世界的科學幻想都會引起他們認識世界的熾烈欲望。教師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程度的課外讀物。
(4)注意閱讀的廣度。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民的信》中告誡青少年:?次膶W書不好,只看一個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學大綱》要求六年制小學生課外閱讀不少于150萬字的分量,無疑是我們要注意閱讀的廣度,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只有廣泛地閱讀,才能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課本閱讀的不足。
2、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課外閱讀
兒童的意志、毅力、水平與定型的成年人有區(qū)別,要克服小學生常見的好奇心和盲目冒進的心理,所以要講究閱讀的先后,閱讀要有計劃地進行。筆者認為安排學生的課外閱讀可從下面三個角度考慮:
。1)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如今,社會生活高度開放,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課本里,而應該構建開發(fā)的教學模式,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知道中國五千年的深厚歷史文化,從而去影響學生的精神世界。各種閱讀材料,特別是范圍廣泛的課外閱讀,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沒有邊界的感受空間。學生接觸了各種類型的文章,在老師的引領下,文字帶他們進行了時空的穿梭,領略了各種風情,遨游了藝術殿堂,充分感受了祖國文字的奇妙與偉大。同時,也激起了孩子對各種閱讀材料的興趣,促使他們自己通過讀報、看書去獲取知識、信息,懂得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平時的課外閱讀教學安排時,我們還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jié)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活動,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并根據(jù)資料,配合班級或者自己進行各種形式地處理與表達。幫助學生廣開信息渠道,大量儲存了各種信息單元,使學生初步具備集中與擴散相結合的信息處理能力。
。2)從體裁考慮。低年級安排兒歌等淺顯的兒童讀物,中年級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話、科學知識短文,高年級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長篇小說等文學作品及報紙雜志。
。3)從時間上考慮。平時上課時間緊,安排篇幅小的文章、書報.寒暑假時間長安排篇幅較長讀物。
3、指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yǎng),學會積累
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常言道: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道理就是如此。中國古代學習論認為積漸成學是讀書之規(guī)律,如孔子主張博學于文;荀子論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近現(xiàn)代的學習理論研究揭示,心智技能的學習與形成有賴于積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就認為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fā)其讀書興趣,積累盡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語言材料,積淀盡可能多的語感經(jīng)驗,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筆者認為應該注意如下幾點:
。1)培養(yǎng)讀書的積極態(tài)度,認真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讀書是把書的信息傳給大腦,大腦進行創(chuàng)造性加工,人與書本產(chǎn)生的一種綜合性效應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過程。只有在課外閱讀中充分地調動自己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
(2)學會做筆記。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就要養(yǎng)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到好文章,摘錄好詞佳句,記下心得體會,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這就是閱讀的收獲。
4、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培根說過:凡有所讀,皆成性格。學生對文章的鑒賞感悟,都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點。在讀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鼓勵學生提出與書中不同的見解,或者解決書中或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在閱讀中,會對一貫的、公認的模式、結論提出異議的閱讀能力其實就是學生的一種求異思維的體現(xiàn)。經(jīng)常性地進行這種過濾閱讀,對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我認為對文章鑒賞的多樣性,應當?shù)玫嚼蠋煹淖鹬亍N覀冊试S孩子在品評、質疑時的這種超文本的現(xiàn)象。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地表達,感悟得到真實地提高,思維得到真正地發(fā)散。
在學了《三顧茅廬》后,請學生結合課外閱讀的有關章節(jié),作個簡單的人物評析。有的同學就提出:劉備的禮賢下士只不過是他的一種計策,說明他狡猾,用多種表面工夫去感動諸葛亮。其實,他根本沒什么本事,又列舉許多事,來說明他出謀靠諸葛亮,開戰(zhàn)靠張飛,關羽。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于是,脫開書本,結合當今社會討論劉備到底算不算一個成功人士?
學生討論異常激烈。從《三國演義》原著來看,大家發(fā)現(xiàn)作者褒揚的劉備確實不算一個有勇有謀之士,不過他這禮賢下士一德也實在地讓他擄獲了人心。當今社會,如果有了這樣的品質就能比較成功地搞好人際關系,受益也是匪淺的。所以聯(lián)系自身,我們大家一致總結出:德、才并重才能真正地成功。
其實很多人、事都需要一分為二地被看待,不管是在書上還是在現(xiàn)實中。當我們在進行閱讀時,能做到不盡信書,學會全面看問題,難道不是更能培養(yǎng)出實在的分析、評價能力?
課外閱讀是我們人類的一個新的生活領域,是人類發(fā)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冰心老人說: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同行們,不妨帶著學生在書海里暢游吧!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8
小學的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里的主要核心,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中具有非常大的意義。所以,閱讀是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對于學生而言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課堂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作為教師應該努力探索培養(yǎng)學生閱讀水平的方法,總結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點的介紹,對小學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受限制,教師教學的方法太過于單調等現(xiàn)象。并且針對這些現(xiàn)象提出了改進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這一系列改進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小學語文閱讀的特點
1.人文色彩濃厚,F(xiàn)在的小學課本中的人文價值觀比較重,課本中很多傳達的是關于中華美德的內容,比如忠、孝、義之類的思想,培養(yǎng)下學生從小做一個有素質、思想高的人。所以小學的教材本身就帶了很濃重的人文思想。此外,學校對小學教師的選拔都是優(yōu)先錄取一些中文學、政治學之類的專業(yè),所以這樣就會導致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人文思想更加嚴重了。2.情感色彩豐富。小學課本中的文章中都是側重于感情方面的文章,比如《孔融讓梨》表達一種尊老愛幼的情感。除此之外也有不少魯迅的文章,大多數(shù)的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基本都是同一個方向,即愛國、思鄉(xiāng)的思想感情。由于這些課文,傳達的思想感情都差不多,所以教師教課的目標和方法就比較雷同了,體現(xiàn)不出來靈活性。3.注重審美。小學的文章中有很多關于審美方面的文章,很多文章中都會含有深厚的人情,優(yōu)美的意境等等,有很多文章具有很高的鑒賞性,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所以這些文章的審美價值極高。4.思想色彩濃厚。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有思想、有道德、有血性的人,培養(yǎng)學生學會如何去認識以及處理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語文教學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學會思考,學會正確的思維。
小學語文閱讀的現(xiàn)狀
1.教學目標不明確。隨著新課程改革方案的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門對學生的教育標準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自己定的目標太過于廣泛,不知道這些目標如何具體實施,并且由于種種原因即便他們有了新的教育想法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受到了阻礙。所以小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的目標不明確,教學的思路不完整,就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2.學生思想受限制。我們國家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占了主導地位,學生的思維都是跟著教師的思維進行的,學生的思維又永遠都受制在教師規(guī)定的范圍內。尤其是在閱讀當中,對于課后的問題,其實不應該有固定答案的,因為每一個學生看問題的方式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尤其是文中的中心思想這一方面,每一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同,提煉的中心思想就不同,而教師總是按課后答案里面的規(guī)定來判斷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認識的正確與否。這樣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到了一點,就不利于學生開創(chuàng)性思維的培養(yǎng)。3.教學模式單一。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往往都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即使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模式改進了許多,但是多少還有點傳統(tǒng)教學的影子。比如,教學模式不夠廣泛,創(chuàng)型性培養(yǎng)不夠良好,以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頻率不夠高等。這樣的教育不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所以效果自然不是很理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改進
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首先,在教師為學生講解閱讀的時候,要注重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以及對閱讀的認識程度。有的教師教課的效率低,往往和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有關。閱讀對小學生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通過閱讀課文中華麗的詞匯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也受益匪淺,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文學的理解能力。教師在教學生的時候應該選擇一些有趣味性的資料給學生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與閱讀的內容相關的視頻,可以擴展學生的認識。2.積累課外素材,拓展閱讀途徑。有些小學生的性格比較頑皮,不喜歡很枯燥、死板的知識。教師就應該找到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讓學生熱愛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推介一些有意義的課外讀本,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向一個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同時增加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閱讀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的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閱讀大量的文人作品,可以引導學生的興趣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性格,教化學生的思想品德。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9
【摘 要】 語文是學生學習階段的基礎學科,在不同的教學階段中都有其特殊的教學重任。但是縱觀當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大多數(shù)語文老師仍舊采用傳統(tǒng)型的語文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很單調,教學方式上缺乏良好的引導和趣味化的表達。本文就具體針對小學語文教學,通過對語文教學的建議分析,探究如何強化提升小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核心素養(yǎng)
語文既代表著遣詞造句等語法類、語言組織類的能力,又代表著我國幾千年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積淀,學好語文,將會培育孩子豐富的文化認知能力和優(yōu)秀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必須承擔起這份教育的重任,必須努力提升自身的語文教學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樂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之中,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通過有效的語言教學來培育提升小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教育部在20xx年提出的教育概念,它主要指的是通過語文教學來提高學生們的內在文化素養(yǎng)。針對這一教學要求,相關學校在進行課改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這些教學方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主張通過針對性的教學策劃來綜合提升學生們的語言素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完成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要求。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習而言,學生們因為缺乏足夠的語言積累,所以他們對于字典的需求遠遠大于高年級的學生,字典既是他們認識新字的工具,又是遣詞造句的標準典范。因此,老師就需要立足于小學生們的學習現(xiàn)狀,仔細地分析小學生們的自學模式和自學習慣,在此基礎上,針對小學的識字語言教學特點,給予學生們個性化的語文教學,充分培育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觀潮》時,因為本課是一篇典型的寫景文,文章里關于景色描寫的句子非常多,生字詞也較多,那么老師就應該抓住行文的特點,引導學生找到那些描寫非常巧妙、傳神的句子,讓他們充分地朗讀和背誦,然后進行臨摹描寫,培育他們的語言素養(yǎng)。老師可以首先要求學生速讀課文,分出文章的三個層次--潮前、潮中、潮后,然后要求學生們仔細對應不同層次中的語句描寫,找出生動傳神的句子,如:“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水墻……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弊寣W生充分感知這些描寫,有條件的還應該提前準備好PPT課件,向學生們播放浪潮的視頻,將抽象的語句描寫直觀地轉化為自然景象,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鍛煉他們的描寫技能。
二、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有一個特點--教學和生活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脫節(jié),這一特點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就是老師只進行課文教學,而對于社會時事缺乏延伸,而這樣就會影響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讓語文教學變得單一且枯燥。所以,在當下的語文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做到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教學不脫離生活化的軌道,這樣才能夠保證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才能夠讓語文課堂更加豐富、更加充盈。例如在學習《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時,文章的主題是感恩和回報,所以老師就可以在課堂里面穿插講述社會上的一些信息,還可以向他們播放一些感人的視頻,如《感動中國》,讓課文的內容延伸到生活實際之中,不僅如此,在完成這篇課文的欣賞之后,老師還應該布置課后實踐作業(yè),可以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想出一種合適的方式向自己的親人們表達自己的感恩,完成一篇活動有感,記錄自己的經(jīng)歷。通過這種有機地延伸,能夠切實地幫助學生們將課本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這樣就能夠很好地提升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繼而優(yōu)化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通過習作教學來培育學生們的核心素養(yǎng)
作文在語文學習中所占比例很大,習作能夠直觀地反映學生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因為一篇良好的習作需要學生們有足夠的語文功底,這主要表現(xiàn)為良好的語言描述能力、一定程度的文化積累和一定層次的思考水平,所以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想要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就必須強化學生們的習作能力。小學生的學習會表現(xiàn)出非常強的階段性特點,他們隨著年齡的上升,對于語文詞匯的運用和表達會呈現(xiàn)跳躍式的成長,這都和他們的語文積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老師在習作課程的設計中也需要充分迎合學生們的階段性特征,要保障每個階段的教學都要符合他們的認知能力需求。在具體的習作教學中,老師應該創(chuàng)建主題式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們都充分進入習作學習的情境之中,然后積極引導學生們思考,要通過一個論點來引發(fā)學生們多元化的思考,這種思考不應該拘泥于一個方向,應該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保證語文思維的寬度。在保證學生足夠思考的基礎之上,老師要通過切身的輔導幫助學生們找到合適的詞語來和諧地表達出思維,完整地描寫出一件事、一個人、一片景。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達到上佳的效果,所以老師一定要順應學生們的成長,讓他們逐漸地成長進步,切忌過于追求效率而違背了和諧教學的原則。
簡明扼要地來說,要想有效地培育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絕非一時之功,這需要老師立足實踐,進行長期的探索。無論是在教學方式上還是教學理念上,老師都應該充分順應小學生們的認知需求,要順應他們的天性,將教學趣味化、多元化、實踐化,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促進他們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鄒麗華.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小學閱讀指南(低年級版),20xx(z2):48-49.
[2]萬智微.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之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 20xx(13):0170-0170.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10
第一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策論文
【摘要】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在閱讀的基礎上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拓寬學生認識范圍。教師應該重視閱讀教學的意義,在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發(fā)揮學生個性特點,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本文重點分析了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
在新課程標準不斷實施的背景下,個性化閱讀得到了高度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進行合理規(guī)劃,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閱讀對小學生而言是一種主觀性、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對于閱讀的興趣可以由課外到課外不斷擴大。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不僅能夠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诖,本文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了深入分析,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教師需要準確定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要求在教學時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由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因此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來進行。在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準確定位自己,并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意識。與此同時,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缺少自主學習和能力,這時教師應該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與學生進行互動,明確區(qū)分教、學的區(qū)別,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比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狼和小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之后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提前準備好的課件!坝幸惶,一只可愛的小羊在小溪邊喝水(動畫出示小羊),正在這時,從森林里走來了一只狼(動畫出示狼),你們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狼和小羊的故事!痹谝胝n文閱讀后,教師要將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主動閱讀,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想象,狼和小羊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讓學生進行講述;蛘,可以讓學生作為小老師,帶領其他學生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加深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正好符合個性化閱讀教學,要求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變成主動思考的狀態(tài),脫離教師給出的標準答案,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掌握閱讀內容,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教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其安排相應的閱讀任務,使學生在閱讀領悟文章思想,掌握文章內容,進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比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拉薩的天空》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拉薩的景象,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之后,教師要求學生通讀全文,找出文章有哪些語句描寫了拉薩的天空,并標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詞語。通過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既能激發(fā)學生閱讀情感,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在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自我閱讀,獲得獨特的閱讀感受,進而在提升個性化閱讀教學水平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
三、注重學生的閱讀感受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將學生引進方法暗示、結論預設以及思維陷阱中,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想法和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完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我國倫理本位非常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中,師道尊嚴是每名學生必須尊重的,但是正是因為這種約束,導致小學教學變得越來越刻板,禁錮了學生的個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靈感。所以,在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由預設向生成轉變,格外注重學生在閱讀時的獨特感受。對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壁壘要及時拆除,用平等、民主的教學形式代替師道尊嚴,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自由辯論,促使學生個性發(fā)展,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提高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水平。比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負荊請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最喜歡文章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教師預設的答案是廉頗,而大部分學生的答案也是廉頗,因為該文章主要講的是廉頗負荊請罪,體現(xiàn)了廉頗知錯能改的個性。但是有的學生卻有不同的觀點,有學生說比較喜歡藺相如,因為他顧全大局、深明大義,這種精神和行為值得學生學習。對于學生的不同觀點,教師應該給予鼓勵,進而引導自主思考,使學生獲得不同的閱讀體驗,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意義,進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行為,教師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開展教學活動,具體可以從教師需要準確定位、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注重學生的閱讀感受等方面入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閱讀體驗,進而增強自身的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仁權.以生為本,促進成長———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實踐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xx,3(18):246.
。2]蘆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綜述[J].教育教學論壇,20xx(35):225-226.
第二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策論文
一、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存在的意義
(一)提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的單一講解模式,使得同學們對問題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降低。教師無法針對每個同學的疑惑進行一一解答,久而久之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喪失。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讓同學們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和同學相互討論,互相解決彼此的疑問,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在解決疑惑的同時還能夠擴大自身知識面,使得學生在今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因此,合作學習的模式有效的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問題積壓較多的情況,有效的提升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課堂效率的提升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擴大閱讀面,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對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每個段落的大意進行總結,在學生還沒有來得及進行思考之前就已經(jīng)將知識強制性的灌輸給每個同學[2]。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分組的自由討論可以把自身的想法和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提高了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時,同學之間的互相溝通和討論也可有效的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面。讓學生在閱讀學習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理解文章的內涵和魅力,對學生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一)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最常見的是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比如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以班級為單位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每個組4到5人,將不同的段落分配給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可將自己理解的段落大意,最喜歡的句子等和同學們進行分享。對于不懂的問題同學之間可互相探討解答,這種教學形式可以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提高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大知識面。同時教師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要了解每個同學的不同喜好,可將有共同喜好的同學分為一組進行討論,促進小組成員之間能力的展現(xiàn)和發(fā)揮,相互之間揚長避短,快樂學習,快樂教學。
(二)競爭合作式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良性的競爭模式對于激發(fā)學生自身的潛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閱讀競賽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競賽,在這種良性的競爭中提升每位同學的比賽意識和進取意識,這種積極向上的競爭可以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閱讀能力較強的同學也可以幫助到閱讀能力相對較弱的同學提升閱讀水平,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
(三)課后合作學習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合作模式中,課堂的教學是一部分,作為教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課外合作學習的氛圍。例如可以找到和課堂學習相似的文章,讓同學們擴展思維進行討論和學習。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僅僅局限與課堂,可適度的為同學們提供延伸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主動鉆研的能力。
三、結語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合作學習模式對于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能夠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協(xié)作,保障語文教學更加順利的實施和開展。
【參考文獻】
。1]范朝華.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課程教學,20xx(1):117.
[2]王愛婷.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xx(5):38.
第三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策論文
一、抓好教材范例,引領精神對話
閱讀活動是復雜的思維過程,它牽涉學生的知識儲備、閱讀經(jīng)驗、閱讀專注度和將文本轉換成表達方式的能力。同時,閱讀活動更是一種情感體驗的過程,是讀者與作者靈魂與靈魂的對話,滲透著認知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語文現(xiàn)代文教學主要依賴的載體是教材,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閱讀探究的主要材料。這就要求教師抓好范例,引領學生進行精神對話。小學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篇章都閃耀著作者的精神睿智之光,而閱讀的重要價值就是改變學生的思想,化為生活最深處的智慧。閱讀的最終的歸宿是審美、求知、增智。如教學《小狗小弟》時,讓學生學會自審,進行自我靈魂的拷問,擁有靈魂深處自審的勇氣;教學《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淺說》時,讓學生能夠正視生活的考驗,可以越過生活的門檻,在黑暗中勇敢地摸索通往成功的大門;教學《動物游戲之謎》時,讓學生重新審視人和動物的關系,進而重新認識自己;教學《老人與!窌r,正視命運的選擇,從容面對厄運;教學《邊城》時,讓學生思索優(yōu)美的自然的人性之美……通過閱讀這些文本,增強學生的人文意識,提高個體的人格魅力,相應的閱讀質量就會升華,閱讀能力也會養(yǎng)成。
二、設計好問題教學,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學生的閱讀不僅是從教學開始的,實際上閱讀教學是不斷解決舊的“期待”、迎接新的“期待”中完成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設問,引導學生思考,重視發(fā)掘教材中蘊涵的創(chuàng)新思想、求異思維的文本或片段,并引發(fā)與固有觀念的碰撞。讓學生在新舊思維的對比中提升探究能力。如學習《咬文嚼字》時,朱光潛先生對“推”的肯定來引發(fā)學生以前認為的“敲”比“推”好的觀念,引發(fā)學生思維的轉變。同時,還需要在縱向和橫向的比較閱讀上設問。如教學朱光潛的《咬文嚼字》時,可以對比馬南邨的《不求甚解》,讓學生在批判中學會閱讀的方法。如教學《說木葉》時,可以讓學生了解詩歌語言的暗示性這一特點,可以由此延伸中國詩歌的意象與情感載體的關系。對同一篇文章也可以用不同觀點,不同方法去分析和闡釋,使學生體會到不同方法多元互補的功效,從而從不同側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抓好課外閱讀,做足閱讀拓展
新課程在小學語文現(xiàn)代文的閱讀教學中,對作為發(fā)展主體的學生地位更加關注了。因此,閱讀如何更有效地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創(chuàng)造開放式的閱讀環(huán)境,這就必須靠課外閱讀來解決。課外閱讀讓學生有了屬于自己的閱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滿足學生各自特有的生活背景,個性需求,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博覽群書的空間,讓學生的思想馳騁。當然,課外閱讀仍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有益的書,變低層次的閱讀為高層次的閱讀。也可以建議他們邊讀邊摘抄,一邊讀一邊思索,啟迪學生的靈性,誘發(fā)學生的悟性,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從而更深刻地領會社會人生。當學生有了一定量的閱讀儲備時,閱讀能力就會提高,文字的表達交流自然也不會受阻了。
四、抓好語言訓練,提升表達能力
葉圣陶先生有一個著名的“例子”理論,葉老認為: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形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閱讀教學以教材為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將文本信息轉換成語言的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教學中也應注重語言的訓練。葉圣陶先生曾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我以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的銳敏的感覺!苯處熆梢龑W生把對語言感知、揣摩放在重要位置上,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學進行感悟,體會語言對象的獨特之處,通過點拔、指導、啟發(fā),讓學生分析、感知、總結,歸納。引導他們的語感由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語感強了,表達自然也不成問題。閱讀教學不只是為了高考能贏得高分,更是要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形成閱讀能力,提升人文素養(yǎng)。要保證小學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的高效,還需不斷地探究。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11
摘要:語文學科不僅是學生小學階段必學課程之一,還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而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語文教學質量、效率等都有著直接的影響。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身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闊學生眼界,增加學生文學素養(yǎng)。因此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成為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進行考慮和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措施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就是其中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學生能夠從閱讀教學過程中獲得有效的信息,提升自身語文素養(yǎng),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和認知,同時還能通過閱讀教學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水平,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由此可知,語文閱讀教學不但能夠提升教學質量,還能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預期目標。
一、對學生自身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新課程改革標準下,不僅要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預期目標,還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包含了多個方面,而創(chuàng)造性思維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有針對性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等方面起到良好推動作用。小學時期是學生心智、智力等各方面發(fā)展的關鍵時間段,所以學生要在這一階段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邏輯性思維,同時還要掌握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并且還要對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水平的提升,拓展學生的眼界,這些都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不僅如此,新課程改革標準中也確切提出,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要加強對學生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成長、學習和發(fā)展。
二、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中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一)構建適合的閱讀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通過心理學家大量的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想要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水平和能力,就一定要給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且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推動學生心理狀態(tài)達到最佳,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智力、潛力、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散思維等被有效發(fā)揮出來。所以,想要培養(yǎng)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就一定要給學生提供適合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語文閱讀中提升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一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通讀,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靜、奇、秀、險等特點,然后讓學生對桂林山水進行描繪,創(chuàng)造,這時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有效激發(fā),課堂教學氣氛被點燃,這時教師要求學生再次對課文進行閱讀,閱讀的同時還要對自己腦海中的畫面進行繪圖。通過繪圖創(chuàng)作來給學生構建適合的情景,不僅使課堂氛圍得到活躍,還讓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揮,從而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目標。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進而提升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所以提問的過程就是對問題的思考過程,一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對所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質疑和提問,那么也就表明學生不能主動的對知識進行學習,使得學習內容過于流程化。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就要有目的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問精神,促使學生在探索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各項能力。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懂或者是有疑問的問題時,語文教師不要對其進行打壓,而是要充分鼓勵學生的質疑行為,這樣就能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和瓶頸,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身所具有的獨特見解,使學生在認知真理的同時,還能夠看清問題的本質[2]。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文時,教師要在學生進行閱讀以后提出自己的質疑,這時學生就會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如“為什么她不點一堆火來取暖?為什么沒有人來幫助她?”等等,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介紹作者創(chuàng)造這一文章時的社會背景等,然后讓學生通過細致閱讀和分組討論來找到實際答案,而教師要在適當?shù)臅r候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發(fā)散思維,還提升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水平。
(三)發(fā)揚民族,是學生認識到自身主體性地位
想要學生能夠主動且積極的融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真正意識到自身的主體性,就需要教師摒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揚民主精神,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會到公平性。因此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就要做到以下幾點,其一,教師要先建立起真正為學生進行服務的思想,盡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充分了解學生的內心所需、學習水平、認知情況等,并對其進行細致、深入的研究,進而保證閱讀教學能夠符合學生需求。其次,要保證師生關系的平等性、民主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的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個體,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而學生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最后,要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根據(jù)學生的愛好選擇課外拓展的讀物,促使學生能夠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興趣,加強他們自身的主體意識,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3]。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對文章進行閱讀,然后讓學生討論自己的日子都是怎么度過的,分組探討未來的日子該怎么度過,這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閱讀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進而促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鍛煉。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文章,例如《落花生》等。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只能夠對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不單單是素質教學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還是時代發(fā)展的切實需求。因此在實際的閱讀教學期間,就要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建寬泛、輕松的閱讀環(huán)境以及學習空間,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體性,促使他們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只有這樣,才能打破傳統(tǒng)教育的束縛,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培養(yǎng)其自身良好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參考文獻:
[1]張鵬元,劉秀霞.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xx(41):334-334.
[2]余美英.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xx(3):74-74,77.
[3]湯秀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芻議[J].讀寫算(教研版),20xx(19):364-364.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12
一、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第一,合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閱讀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做足功課,深入研究各單元的內在聯(lián)系,把握好課堂上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們的能力及教學規(guī)律,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新設計。在教學設計時重點考慮小學生的興趣、特長,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時確保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成效。
第二,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形成真實教學環(huán)境。要確保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成效,重點為學生們營造利于閱讀學習的環(huán)境。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中,注重的是教師一味的教,不關注學生們的接受程度和思維的發(fā)展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們。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們勇于嘗試自己去閱讀學習,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自己利用多種途徑尋找答案,然后大家相互交流、溝通,形成真實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們自我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舉個簡單的小例子,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中,同學們會發(fā)現(xiàn)蒲公英會利用風等形式將種子傳播進行傳宗接代。這是很多小學生會生出疑問,蒲公英到底是如火如何利用風進行傳宗接代的呢?教師先讓學生們自主的思考,然后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見識真真的蒲公英,然后教師再講解這個問題。這樣學生門就會明白蒲公英利用自身種子很輕,成熟后自己有一個“保護傘”,種子會隨風傳播,進行四處的播種,傳宗接代。
第三,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施多樣化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上,我們要注重課堂上的教學創(chuàng)新。在做好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注重閱讀文章的段落大意、重點段落的分析等,不斷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此外我們適當?shù)倪M行句子的仿寫和詞語的擴展練習,促進學生們能力的提高。我們要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多媒體進行教學,確保教學內容的形象、生動、豐富、直觀,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母鶕?jù)大綱需求進行合理的知識拓寬,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開闊眼界,增強學生們對教材的感悟和理解。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課堂討論,讓學生們自主的尋找答案、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們的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利用多種形式進行閱讀教學。
第四,不過分依賴教材,適當拓展閱讀范圍。當前小學教材內容有限,因此我們不能單純的局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中,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也不能盲目的相信和依賴教材。同時教材又是學生們循序漸進學習和與中學知識過度的必然前提,他的知識具有承接性,所以我們的課堂閱讀教學又不能拋開教材置之不理。我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做到重視教材而不過度依賴教材,重點在教材新內容開發(fā)和資源擴展方面下工夫,注重閱讀內容的拓展性和延伸性。
二、總結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為了做好該科教學我們要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方法,客觀、正確的對待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開拓和研究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13
摘 要: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兩者之間共同以語言為依托,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體。新課標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根據(jù)這一要求,結合對這兩點的認識,本文從積累素材、模仿特色、激發(fā)情感、讀寫結合四個方面,淺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做到有效整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積累;作文訓練;有效整合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閱讀和寫作一直受到重視。兩者之間緊密聯(lián)系,實際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是相輔相成的。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涵養(yǎng),整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成為目前語文教師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四個方面探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整合的有效方法。
一、作文素材的積累是奠定寫作的基礎
習作是一種釋放,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輸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積累,沒有不斷的吸收和充足的積累,就不可能寫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昂穹e而薄發(fā)”,這是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一條重要經(jīng)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也是積累的重要!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積累、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積累,重視詞語的積累、句子的積累。對于詞語的積累,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積累課本上的詞語,另一方面進行詞語的聯(lián)想,如讓學生摘抄“樂于助人”這一表現(xiàn)人物優(yōu)秀品質的詞語,由此讓學生聯(lián)想表現(xiàn)同一品質的詞語,如“無私奉獻、大公無私、拾金不昧、舍己為人……”這一類詞語;如果再進一步拓展,還可以積累出與以上品質相反的詞語,如“忘恩負義、見利忘義、損人利己、假公濟私……”,這樣,學生不光認識了這一個詞語,還認識了一類或幾類詞語,起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對于句子的積累,可以從文中精美的句子、重點句子等加以積累,讓學生進行摘抄、熟讀甚至會背誦,讓學生從中體會其妙處。久而久之,學生積淀的語言自然會豐富得很,奠定了扎實的寫作基礎,寫作時運用自如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二、寫作特色的模仿是強化寫作技能關鍵
模仿是學生進行個性寫作的開端,小學生處于學習作文的基礎階段,想要在作文訓練中寫出自己內心的東西,首先要洞察優(yōu)秀文章的寫法,然后借鑒其寫作特色,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通過不斷的反思與運用,才能夠進一步強化寫作技能。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優(yōu)秀的范文,這些文章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諸多方面獨具匠心,給學生學習寫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師可在閱讀課中,指導學生精讀課文,用心去體會、感悟范文的寫作特色、寫作技巧、表達方式,并正確使用其寫作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模仿不是抄襲,也不是生吞活剝式的搬用。
例如:教學《煙臺的!愤@篇課文時,引導學生通過精讀課文,掌握作者按冬春夏秋的季節(jié)順序,分別抓住了各個季節(jié)煙臺海的特點來寫的方法,學習以總分總的方式成篇的寫作技巧。教學《青海高原一株柳》,要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的環(huán)境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對表達情感的作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著重讓學生弄清文章的兩條寫作線索,領悟寫景不僅要抓住特點還應做到詳略得當;教學《半截蠟燭》讓學生感受在敘事中如何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等。這樣,學生在品賞別人語言的同時,寫作技能便能夠得到提升。教師長期堅持授之以漁,學生定會在眾多課例的學習中掌握各類文章的寫作技巧。學生心中有法,寫起文章來自然就從容得多了。
三、內心感情的激發(fā)是豐富寫作情感的路徑
心理學家認為:“情感是寫作活動中的催化劑,一個沒有寫作熱情,對客觀事物毫無情感體驗的人,是寫不出什么好作文的。”由此看來,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是學生寫作的原動力。如果學生筆端傾注激情,文辭就如充沛的源泵,汩汩不絕,反之,則如死水一樣,文思呆滯,語言干癟。作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設法引導學生從作品中感悟情感,與生活經(jīng)驗結合起來,進而產(chǎn)生與作者的共鳴,進行相似聯(lián)想,不斷思維發(fā)散,豐富自己的寫作情感。
例如:《輪椅上的霍金》教導學生需要重視科學,追求真理,并且需要敢于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運用自身的熱情和力量解決現(xiàn)存的困難;《小草和大樹》一文引導我們要學習夏洛蒂三姐妹在逆境中不屈不撓、堅持到底,最后終于獲得成功的精神;《船長》一文教導學生要像哈爾威船長那樣在危急時刻舍己為人、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優(yōu)秀品質。通過閱讀教學,教師從中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找到文章的靈魂,促進學生思考與發(fā)散,應用于寫作中,觀察和挖掘身邊令人感動的事件與精神,賦予文章最動人的靈魂。
四、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法寶
葉圣陶先生在談語文教學時曾說過:“閱讀是吸取,寫作是傾吐!绷曌魇沁\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會寫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讀寫結合是語文學習的一條寶貴經(jīng)驗。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將課文與身邊的人或事例聯(lián)系,注意從學文中再現(xiàn)生活、描繪生活。通過整合閱讀與寫作訓練,有效挖掘學生潛力,在促進知識與思維的輸入與輸出過程中,學生的習作能力也逐漸提高了。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教學方案,能夠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和運用,強化寫作技巧探究,更好的促進學生釋放內心情感,實現(xiàn)學習--領悟--表達為一體的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雙重提升,也強化了學生綜合的素養(yǎng),使語文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2] 劉勝田.探索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老師)20xx(1):63
[3] 余映朝.閱讀教學藝術50講[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156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14
在小學階段閱讀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他們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認識語文的重要途徑。同時掌握好閱讀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新課程標準中,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那么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更好的學習閱讀這一板塊的知識?在不斷的實踐中,我也探索了大量的教學策略,好讓本班學生在學習閱讀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交際能力,使他們適應更高層次的學習要求。
一、加強學生的閱讀
小學生的成長特性導致他們具有不同于初中生的特點,他們獨特的特點也要求教師對他們的教學方法的改變。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勝心強,活潑好動,每天的精力比較旺盛,但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能持續(xù)很久。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過長地給學生講解知識,不然就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在花了一定時間的講解課文后,教師就應該抽取一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讓他們及時掌握所講課文。
首先就是要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這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首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恰當?shù)剡\用朗讀,就可以大大提高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也可以讓學生更加理解課本。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第一,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注意拼音的準確性,聲音還要洪亮,一字一詞吐字清楚;第二,流利地朗讀,當學生朗讀幾遍課文后,就應該要求他們流利地朗讀課文了,這時候也需要學生自然連貫地朗讀,在朗讀時語氣要有輕重緩急,要讓學生把其中的感情讀出來。
其次在要求學生朗讀的時候,要指導他們使用正確準確的讀音,在朗讀課文的時候還要讓學生把文章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出來,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針對相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朗讀起來會有不同的感情。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不能武斷地指出哪個學生朗讀表現(xiàn)的感情是對的,哪個學生的感情是錯的。而是應該對不同學生不同的感情加以分析,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思想感情方向發(fā)展,但不管是哪一種語氣,教師都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還要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鼓勵他們多讀,提高他們的勇氣。
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在一堂課的講授中,教師要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思考能力,讓他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內心體驗。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本的基礎上就要準確朗讀課文。但在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為何而讀,怎么才能讀好等,一定不能讓學生只是機械地朗讀,反復的讀,而是要讓學生讀懂課文,讀通課文。通過反復的提醒以及訓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激發(fā)出來,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技巧。
在開始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把課本中自己不會的字詞勾畫出來,在最初的朗讀中就要著重掌握它們。接下來教師就要讓學生通過朗讀理解這篇課文所講的內容,如果其中有不懂的地方就要及時詢問教師。教師還要讓學生注意課文中的標點符號,體會文中所采用的修辭手法還有各種表達方法,理解它們的用法。只有把各個方面的知識點都帶入到朗讀中去,學生才能對朗讀有更一深層次的理解。也只有讓學生不斷思考,不斷摸索,他們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維,才能構建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
三、感知課文,感悟閱讀
只有把朗讀和感受語言、分析語言、積累語言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從朗讀中感悟語文知識。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意結合這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對朗讀的課文就會有了一定的理解,當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有了基本的理解以后,這時就需要學生去感悟課文了。感知了才能感悟,讓學生在感知中去感悟課文,讓學生把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讓他們逐漸培養(yǎng)閱讀的能力,這樣才是成功的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課本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具有啟發(fā)育人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對課本中的重點詞句進行賞析,讓學生在腦子里形成對知識的感性認識。因為小學生的思考比較具體,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朗讀,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每一篇課文的講解都是一次美的熏陶,都是一次情感的陶冶,如果在小學階段教師能夠逐漸養(yǎng)成學生的審美能力,那么對他們進入初中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教學中教師要啟發(fā)學生去想象課文中展現(xiàn)的情景,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設課文中的情景,引導學生進入其情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繁瑣的步驟,在給學生分析的時候要抓住重點,取其精華。新課程標準提出“感悟、積累、運用”,朗讀是學生感悟積累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帶動學生聽、說、讀、寫的感官的運用,因此,朗讀是閱讀能力培養(yǎng)非常重要的訓練方式。在當代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讓學生朗讀,用閱讀來代替教師的講,減少對課本的具體分析。語文的教學要注意學生語言的積累,注意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個知識點,很多學生看到比較長的一段文字時就直接放棄,根本就沒有去思考問題。并且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仔細,對問題的理解也非常的淺顯,導致他們在回答問題時回答錯誤或者偏題,不能答到問題的關鍵點上去,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也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甚至放棄閱讀。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首要任務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和朗讀習慣,改變他們對閱讀的困難認識,讓他們對閱讀形成正確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形成只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不斷訓練就一定可以戰(zhàn)勝閱讀這一難點。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班上學生的學習特征,把握他們的心理特性,然后采取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策略。同時教師要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加以調整加以完善,以便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教學效果。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不斷創(chuàng)新,就一定可以讓自身的教學方式不斷改進,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15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加強學生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引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外閱讀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們增加學生們對兒童文學的閱讀,引導學生們了解兒童文學中的內涵,掌握現(xiàn)實生活為人處事的道理,整體性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課外閱讀;兒童文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正處于自身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影響著學生們之后的現(xiàn)實生活,所以,教師們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增大兒童文學的講解,向學生們提供相應兒童文學文章,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們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文將以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的運用為主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一、拓展語文課外閱讀的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們經(jīng)常采用講故事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高效完成課外閱讀的教學任務。教師們根據(jù)學生們的語文認知能力,篩選出合理的兒童文學篇目,將兒童文學完美地融入到課外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感受到兒童文學的魅力,進而促進學生們對兒童文學進行自主閱讀和探究,提高學生們人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比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以講故事的形式,對經(jīng)典兒童文學文章進行講解和分析,以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們閱讀的興趣和動力,同時引導學生們了解其中所蘊含的人生道理,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們可以向學生們講解《狼來了》的兒童文學篇目,同時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形成一個良好的講故事環(huán)境,或者教師們以視頻的形式,構建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們融入到兒童文學的故事情節(jié)中,讓學生們親身經(jīng)歷故事發(fā)展的過程,提高學生們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和認知程度,豐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內容,讓學生們領會到為人不可講謊話的道理。通過兒童文學的講解,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
二、教導兒童文學閱讀的方法
在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足的,所以教師們引導學生們課下對兒童文學進行閱讀,不斷提高學生們自主閱讀和學習能力,了解兒童文學中的內涵和道理,促進學生們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但是,學生們在兒童文學的閱讀過程中,只注重故事情節(jié)的內容,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視了兒童文學內涵的分析,教師們向學生們傳授相應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們兒童文學閱讀的效率和質量。比如,在語文課外閱讀的教學中,教師們根據(jù)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向學生們推薦相應難度的兒童文學,讓學生們在課下完成相應的課外閱讀任務。同時,教師們引導學生們在兒童文學內涵分析的過程中,將具體的人物作為自身分析的方向,逐漸將自身融入到兒童文學中,與作者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促進學生們清晰的掌握兒童文學中所蘊含的人生道理,提高學生們兒童文學的閱讀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們鼓勵學生們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充分結合自身的語文思維和想象力,總結出為人處事的道理和觀念,同時引導學生們形成閱讀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的理念,提高學生們對兒童文學的運用能力。最后,教師們以相應的兒童文學作為進行重點的分析,拓展學生們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們課外兒童文學閱讀的質量。
三、開展兒童文學的課堂活動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們向學生們布置的課外閱讀作業(yè)并不進行檢查,而是靠學生們進行自覺的學習。但是,學生們因為自身年齡的原因,缺乏一定的自我約束力,逐漸呈現(xiàn)出學生們課外兒童文學閱讀量少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們可以在閱讀課堂上,組織學生們開展相應的兒童文學活動,引導學生們對自身印象深刻的兒童文學進行分析,進而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面,同時激發(fā)學生們競爭意識,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比如,當教師們向學生們布置相應的兒童文學閱讀任務之后,組織學生們開展兒童文學交流的課堂活動,將學生們進行合理的分組,引導學生們在小組內分享自身的讀后感,以小組探討的形式對兒童文學的內涵進行分析和確認。同時,為學生們提供兒童文學閱讀經(jīng)驗和方法交流的平臺,促進學生們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逐漸形成一個高效的兒童文學閱讀體系,整體性提高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能力。最后,教師們根據(jù)學生們兒童文學內涵探討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以及對相應的內涵或者人生道理進行補充,同時向學生們講解自身分析的思路,不斷拓展學生們的兒童文學分析的思維,提高學生們對兒童文學內涵的分析能力,促進學生們人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偠灾,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不斷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拓展語文課外閱讀的內容,合理的融入兒童文學的知識,引導學生們從本質上對兒童文學進行了解和認知,促進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另外,教師們在課外閱讀的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們開展以兒童文學為主題的活動,拓展學生們的語文知識面,進而整體性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7-27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論文04-09
寫作意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運用論文04-29
小學語文閱讀答案02-14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論文12-11
簡論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論文01-09
小學語文閱讀題及答案02-14
小學語文《春雨》閱讀答案02-07
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