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

時間:2024-07-02 17:23:21 畢業(yè)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淺談語文教學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學生的學習,關注教學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對學生產(chǎn)生教育教導作用,此即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它表明教學過程中教師監(jiān)控學生學習的程度和學生真正發(fā)生學習的程度。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效率密切相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蹦敲慈绾翁岣呓虒W效率呢?下面就談談自己是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

  一、積極的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

  全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xiàn)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根據(jù)學生學習特點,我們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并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fā)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fā)展。如:我在教《風娃娃》這一課時,我以猜謎語的形式“云兒見他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她點頭!边@是什么?我話音剛落,學生就爭先恐后的搶答,看著學生積極的氣氛,我又提出這樣幾個問題:風是什么樣的。怎么畫呢?同學們想了想,他們很快就有了答案,有的說:風,看不見,摸不著,沒有人畫出來的。此時我點撥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是需要風,風娃娃的出現(xiàn),為什么人們都喜歡呢?風娃娃又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呢?人們?yōu)槭裁绰裨顾?同學們都很積極的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后搶著回答:通過這樣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探索的欲望。如此同時,我們還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xiàn)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huán)境,從而產(chǎn)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欲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二、合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前提。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靈活處理教材,甚至對現(xiàn)在的教材內容加以適度的補充或重新組合,活化教學內容,縮短學生生活與教材內容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首先是教材資源的利用。因此教學中我們要合理整合各種教學手段,“因材選媒”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對課堂效率的提高無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教師在設計或選用課件時,首先應明確目的,如何才能把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yōu)勢表達清楚;其次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如:我在教《風娃娃》時,為了訓練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設計了“人們夸獎風娃娃的動畫”課件,通過同學們對課文的了解,有感情為動畫配音,試著為自己喜愛的動物當一回配音員,結果大部分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悟。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勤思多問。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边@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必須構建一種以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為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目標的師生和諧、積極探索、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教師的作用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師在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后,學生就要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牛頓說:"如果說我對世界有些微貢獻的話,那不是由于別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自己獨立學習,也可以與他人合作,與老師交流〃〃〃〃〃〃如:我在教學《風娃娃》這一課中,當同學們還在感受風娃娃只想著為人們做好事時。有一個同學就冒然提出問題:風娃娃心想,為人們做事,光有力氣就行,但它沒有想到對人們有用沒用。這時讓你的.課堂掀起一個小小的高潮,那是再自然不過了。課堂上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學生相互合作,交流欲望極高。因此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及靈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迸射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

  四、把時間留給學生。

  我覺得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泛泛讀上兩三遍的做法。在語文教學中,盡可能地營造濃烈的朗讀氛圍,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展。并在這樣的氛圍中,吸引學生融入情景,設身處地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深長,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不斷的練習中熏陶情感,發(fā)展智力,增強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智慧的生長。就如:《風娃娃》我會為風配音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先給時間讓學生自由練習,然后起來配音。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以前從沒舉過手的同學,也紛紛舉起他們的小手。這說明,把時間留給學生,大部分學生是完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的。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要不斷地改進教法,真正把課堂教學改革落實到實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嘗試性學習機會,使他們的個性在嘗試中得到發(fā)展。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2

  計算機輔助教學已成為現(xiàn)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恰當?shù)乩煤眠@一媒體輔助教學 ,是我們現(xiàn)代教師應用教育技術的重要任務。計算機有信息采集,處理和傳遞多樣化的特點。因此,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有著極大的潛力和靈活性。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

  我認為對于學生個別化的學習,幫助甚大。它有助于學生主動和自覺地學習;計算機生動的界面和交互性環(huán)境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生動、情趣的學習環(huán)境,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更有助于學生很方便地走進現(xiàn)實生活中難以實現(xiàn)的特殊環(huán)境,體驗和經(jīng)歷那些平日無法實現(xiàn)或難以實現(xiàn)的事物物理變化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第十冊第6課《田忌賽馬》時,先在屏幕上演示齊威王與田忌第一次賽馬經(jīng)過及結果,接著再出示六匹馬圖象,讓學生為田忌想辦法調換馬的出場順序來勝過齊威王,這樣一來,學生一進入角色,興趣倍増,在此環(huán)境中輕松理解了第二場賽馬的原因。

  計算機教育教學,對于教師直接提供了不少方便。它有助于教師選擇各種題材和內容,使得常規(guī)手段教學中難以開發(fā)和表現(xiàn)的`物理現(xiàn)象和較復雜的關系,得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展示和交互的教學環(huán)境,使得各種教學信息呈現(xiàn)的方式更加自然和方便,也使各種媒體的交互界面更趨于合理、逼真化。

  總之,計算機輔助教學廣泛地運用好,使得信息資源更豐富,擴大教師、學生更快獲得信息,實現(xiàn)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共享。為優(yōu)化教學手段,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創(chuàng)新型人才

  打下良好的基礎。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3

  導學案是教師根據(jù)一定的教育學理論指導,在充分考慮學情的基礎上,將新課內容按板塊有層次地進行設計,并形成有邏輯的階梯式問題,以便學生可以層層遞進地走進文本。導學案是相對于教師的教案而言的,它是“學生課前預習、課堂自學、課后復習所使用的主動學習的工具與方案”。導學案的設計要注重知識的準確性、知識的系統(tǒng)性、思維的啟發(fā)性、形式的多樣性。在現(xiàn)實教學中,導學案的運用已經(jīng)很普遍了,語文教學中導學案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新課改倡導要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在這個大前提下導學案就很好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

  一、導學案的運用現(xiàn)狀

  根據(jù)筆者對長春某高中使用導學案情況的調查研究可知,每節(jié)新課之前都會發(fā)放導學案,教師依托導學案促進學生的學習。導學案基本是由學習目標、知識鏈接、學習探究、課后作業(yè)或課堂練習等幾部分構成。導學案,就應該是輔助正常教學的工具,不應該成為課堂教學流程的報幕表,課文的學習完全按照學案上的步驟一步一步完成,一道題一道題去講解,這樣導學案的導學就失去意義了。字音字形作為預習內容不應再占用課堂時間去完成,知識鏈接部分也應該是學生提前閱讀過,從中尋到自己的興趣點或疑問點,帶著目的走進課堂,這樣的學習才會是有效的。而筆者觀察到的現(xiàn)狀,導學案運用僵化、應試化、習題化。

  二、導學案的作用

  通過觀察思考,筆者認為導學案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下面就導學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談幾點看法:

  (1)好的導學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案的設計不能脫離文本,不能生硬刻板,應以文本為基礎拓展學生的學習面,呈現(xiàn)出學生不知道又必須知道的知識。導學案先于文本走進學生,它的質量好與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對一篇課文學習的優(yōu)與劣。例如,對作者及背景知識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關于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從而對文章產(chǎn)生興趣或者根據(jù)呈現(xiàn)的信息產(chǎn)生自己的疑問,帶著疑問去聽課。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導學案才能真正起到導學的作用,如果只是將學案設計得很好,發(fā)給學生一張紙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地去完成,那就沒有意義了。

 。ǎ玻┖玫膶W案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平等關系的形成。新課改之前的課堂,教師掌握著課堂的主動權,“一言堂”“滿堂灌”是普遍現(xiàn)象,學生更多的是“聽”,缺乏“思”“辨”“析”,教師“專制”的灌輸導致學生對老師也是“唯師是從”,不敢質疑不敢反駁,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不平等,最起碼在知識的學習主動權上不平等。新課改之后,在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大背景下,導學案就更好地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一套學習方案,讓他們帶著思考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在充分自學的前提下接受教師的引導學習。導學案給學生建立了一個與教師平等對話的平臺,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進而與教師有話可說、有疑可問,打破了原先舊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參與度越來越高,思維也越來越活躍。例如《老人與!芬徽n的導學案中在學習目標中呈現(xiàn)“學習運用反襯、內心獨白等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段”和“在分析情節(jié)的過程中把握人物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內心獨白,進一步明確人物精神及其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地明確這節(jié)課我要學什么,我學習的重點是什么,而不是老師一人單方面了解課堂的重難點。

 。ǎ常┖玫膶W案有利于擴展教師的教學思路。一個好的導學案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從內容的選擇、順序的編排、題量的多少都需要教師有較高的識別能力。在導學案的編排過程中,教師會涉及一些教案所涉及不到的內容,會參考課本以外的書籍,從這些點滴的積累查詢中教師的教學思路就會拓寬,不再單方面地局限于教參,而是通過資料的搜集、知識的系統(tǒng)化整理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讓課堂中的知識內容更加充實飽滿。例如《燕歌行》的導學案中就是先將邊塞詩的內容、特征及代表作羅列出來,從整個邊塞詩的學習進而走進局部的一首詩的學習。這就從局部到整體的.模式轉變?yōu)橐哉w到局部的教學模式,在掌握了邊塞詩的風格特征后再去詳細地學習《燕歌行》,學生更能在大背景下體會與感悟。一系列詩歌的搜集、篩選,主題內容的確定,都有利于教師教學思路的拓展。

 。ǎ矗┖玫膶W案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耙谎蕴谩钡恼n堂,教師只需備好課,將完整的內容講給學生即可,對于學生是否適應這種教學方式或學生能否接受學習,關注得不夠多,教育的關注點也是教師的教而不是學生的學。一輪教完,教師的經(jīng)驗來源最多還是來自自己,教學能力的提高更多也是一輪一輪的循環(huán)。而將課堂交給學生,用導學案去輔助他們學習,教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教學,針對不同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給予解答,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這樣的課堂,教師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在自由的課堂上與學生思維的火花碰撞,這無疑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很好的方法。例如,在講《紅樓夢》時,教師將人物關系圖放入學案中,以促進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作品中的人物關系,在對節(jié)選內容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去了解整部作品,那么教師對于圖式的講解就很重要了,這就要考驗教師的能力,能否用簡短的語言生動地將大致情節(jié)講給學生,進而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知識水平應成正比例關系,以教促學、共同進步。

  導學案的有效運用,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有效進展,于教師而言它是有利的幫手,一個好的導學案可以幫助教師一同來完成整堂課的學習;于學生而言它是有益的學習資料,一份好的導學案是開啟學生學習新課的金鑰匙,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指向牌。美國教育學家埃富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中提到:“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這種人同他自己的關系的根本轉變是今后幾十年內科學與技術革命中教育所面臨的最困難的一個問題!边@里提到的困難筆者認為可以理解為如何發(fā)展學生主體的自主能動性,讓教與學達到統(tǒng)一,這仍然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繼續(xù)努力。高中語文導學案的有效運用,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它是學生學習的方案,是學生學習的幫手。夏老師提到:“導學案教學的教學模式不僅充分重視了老師組織、引導、點撥、示范的教學過程,更注重學生主動學習、知識遷移、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小結

  導學案的設計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教師對課文理解的不同、對學情把握的不同,就會編制出不同形式的導學案,但是一個好的導學案一定要最大限度激發(fā)和滿足學生的參與與興趣。教師在指導學生運用導學案時也應將具體任務落實下去,不能使一個好的導學案起不到導學的作用,成為課堂的額外負擔。導學案既要設計好,也要運用好,讓它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真正的作用。

  參考文獻:

 。郏保萼u金梅.學案導學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蘇州大學,2009.

 。郏玻莩炭∠迹咧姓Z文導學案之我見[J].教學研究,2016,3(29).

 。郏常萏K光潔.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中學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學案導學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8).

 。郏矗莘兑积垼囌摗敖贪浮迸c“學案”[J].寧夏教育,2001(12).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4

  論文關鍵詞:文學作品 鑒賞能力 語文教學

  論文摘要:文學作品的鑒賞在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能讓學生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進行分析與探討。

  閱讀文學作品包含理解和鑒賞兩個層次,理解是指搞懂文學作品的詞義、句義、全文大義,鑒賞是指鑒別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寫作手法、篇章結構,還要鑒別和欣賞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題的意義,并能對文章作恰當?shù)脑u價。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僅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還需要學生的配合。本文就要從下面幾方面對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分析。

  1 讀懂文章,訓練語感,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力

  對文學作品的鑒賞的第一步就是要對文學語言有感受力。每一篇文學作品都是由字、詞、句、段落組成的,能將文章中的字、詞、句讀懂是鑒賞文學作品最基本的要求。而在課本中選編了大量的文言文與白話文,而學生對于作品理解上難免會有困難。因此,在閱讀文學作品時還需要老師對一些困難的詞句進行指導。特別是對于文言文,很多的字和現(xiàn)在的漢語有不同的意思,而且有的詞還有多種詞義和用法。在這方面,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就要對詞句分析透徹,找出一些規(guī)律,或者是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學,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學生只有將文章中的字、詞、句的意思掌握精確,才能運用的熟練,從而進一步加深理解。

  除了讀懂文章之外,朗讀訓練也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自己所閱讀的文章所描述的情景,這樣,就會使得文學作品變得鮮活、立體。多次對文章進行朗讀就能更多的去感受作者文章中所描述的意境,從而也能加深對作品思想感情的體會。這樣,反復的進行閱讀訓練,不僅能提高語言感受力,還會因為更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加強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慢慢的提高鑒賞能力。

  然而,讀文章也不能馬馬虎虎的去閱讀,在朗讀文章的時候,不僅要語音準確、語句清晰,還要做到聲情并茂。只有在朗讀時讀出文章的情感,才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因為,在朗讀出文章中的情感時必定是對文中的詞句進行了揣摩。而在揣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就會對文章的理解更進一層。

  朗讀與理解文章是培養(yǎng)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的最基本得一步,而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還需要對文學知識和其他領域的知識不斷的拓寬。

  2 學習文學作品知識

  文學作品的鑒賞除了需要對文章進行閱讀之外,還需要掌握文學作品中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因為在鑒賞文學作品時還包括對主題、材料、語言、等進行鑒賞。在這方面老師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將課本上的知識深入生活中,讓學生去親身體驗和感受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性。另外,還可以計劃一些系統(tǒng)的學習計劃和訓練,通過學習與訓練讓學生對文學知識有比較深刻的印象,才能將那些知識記住并進行運用。

  學生除了要掌握老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文學知識外,還要自己在課后積累其他的知識。只有多積累知識和材料,才能提高感悟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一些其他的能力。要做到這些可以再課后去擴展閱讀量,閱讀量增大也能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力加強。

  3 了解文學作品的作者與創(chuàng)作背景

  對文學作品的作者的了解應該算是積累文學知識的一部分,因為在學習文學作品時必須要掌握一些著名作者的基本情況,那樣在要對這些作者的其他文章進行鑒賞時才能更容易理解他的文章。但是,在對一篇文章進行鑒賞之前,除了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之外,還要對作者當時的思想和心境進行了解,那樣才能更容易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學作品是現(xiàn)實社會生活在作者頭腦中反映的產(chǎn)物,是作者用來表達對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意見態(tài)度。因此,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具有不同的風貌;同一時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也具有不同的思想與情調;而同一個作者也會因為時代和社會的變遷,其文學作品也會有不同的感情。所以,在鑒賞文學作品之前,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是必備的功課。

  4 學習鑒賞文學作品的鑒賞方法 "

  4.1 著眼整體,鑒賞局部

  作者在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時,都是先確定其中心,從整體出發(fā)寫作局部,以各個局部構成完整地作品。作品的某一個局部既有它獨特的感情,又和其他局部相聯(lián)系,共同表達主題。因此,在鑒賞局部時不能將其分開來理解,而應該結合文章的主題思想對局部進行理解,再融入到整體的文章中。這樣能更全面地體會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4.2 根據(jù)文章的體裁進行鑒賞

  文章有很多不同的體裁,而不同體裁的文章在鑒賞時也要抓住不同的'重點進行鑒賞。雖然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的表達主題的方式不同,但是運用的表達手法卻大多相同。所以,在鑒賞文章時,只要根據(jù)不同的體裁抓住表達主題的方式,然后圍繞主題的中心思想對文章運用的表達手法進行分析與鑒賞。下面以小說為例,根據(jù)其體裁特征進行鑒賞。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jié)和環(huán)境的描寫反應當時的社會生活。鑒賞小說之前,要先對小說的寫作背景進行了解,然后對小說所描述的環(huán)境進行分析,結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去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環(huán)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在了解了文章中的環(huán)境描述后,就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對文中的環(huán)境進行分析,從而達到更加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對文學作品的環(huán)境了解和分析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理清文中的人物關系以及人物的特點。在小說的鑒賞中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更進一步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小說中人物的性格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而造成的,所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就能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在分析了任務的性格以后,要對文中每一篇文章中的人物的關系進行分析。小說中人物的關系也能體現(xiàn)故事的曲折與生動,還能更好的塑造人物的形象,體現(xiàn)小說中尖銳的矛盾斗爭?傊,在鑒賞文學作品時,應該要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體裁,抓住文章的要點與中心思想,深刻的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5 總結

  在鑒賞文學作品之前,老師必須對文學作品的知識進行講解并讓學生對那些文學知識掌握到位;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多積累一點課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與積累文學知識;還要多鼓勵學生朗讀文章,幫助學生增強語感與對文章的感受力。鑒賞文學作品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很好的文學鑒賞力。在對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在鑒賞文學作品時就能有通順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這些之外,還要讓學生了解文學作品的多種體裁,只有對各種體裁都了解了才能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當一切都需要積累的知識都到達一定的程度時,在鑒賞文學作品時就需要將文章的體裁與作者的相關信息、文章的背景等其他方面相結合對文章進行鑒賞。培養(yǎng)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這一方面的能力提高后在語文的學習時也能更加輕松,還能提高學生的感受力與領悟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階段。

  參考文獻 [2]閻秀萍.談談中學語文教學中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4(3):58-60. [4]徐維琳.文學鑒賞能力探微[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xx.3(2):60-62.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5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蹦敲丛谡Z文課堂教學中恰如其分地導入新課,是非常關鍵的,恰當而新穎的導語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讓學生首先聽到的是富有啟發(fā)性感染力的開場白,定能使學生的精神為之一振,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也就能隨之產(chǎn)生了。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就能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這也是《新課程標準》下教學要求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設計好導語呢?我認為,語文教學的導語設計,往往是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文體類型、作家風格、作品的內容和具體寫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包括所教學生的思想水平、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年齡差異和個性特點,還有季節(jié)氣候等自然條件)而靈活運用的。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列舉下列幾例常用的導語,供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激發(fā)興趣型

  設計這種導語,文體一般為散文和記敘文。如教學《濟南的冬天》,就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一說起冬天,我們就會想到寒冷,想到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雄渾和強勁,想到冰城冰雕藝術的雄偉和神奇,想到愁云慘淡、山川失色的壓抑和郁悶……可是,濟南的冬天又是一番怎樣的美景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濟南,去感受濟南冬天的美好與可愛吧!

  再如,《美麗的西雙版納》的導語:同學們,有這么一個地方,它的水,清澈得纖毫畢現(xiàn),寧靜得微波不興;它的山,一年四季總是濃得化不開的碧綠;好山好水造化出眾多天使般的妙人兒,或是一把花傘,或是一襲飄逸的筒裙,萬種風情,撲面而來。請大家猜猜看:這是哪里?

  二、單刀直入型

  用這種“單刀直入型”導語有助于向學生介紹推介作品,使學生既增添了文學常識,同時也了解課文的來龍去脈。這種導語多運用于小說等(尤其是長篇小說節(jié)選)課文。

  如課文《烈日暴雨下的祥子》的導語我是這樣設計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出自《駱駝祥子》。祥子是小說的主人公。他生長在農(nóng)村,在封建勢力壓迫下,失去了僅有的幾畝田,又死了父母親,難以度日。便跑到北京,靠拉人力車(租車拉)為生。憑著身強力壯,咬緊牙關,省吃儉用,拼死拼活地干了三年,積累了一些錢,自己買了輛新車,想以此自力更生,不受老板的欺壓。不料遇上軍閥混戰(zhàn),新車被扣,連人也被抓住當伙夫。后來他在混戰(zhàn)中逃了出來,并趁機拉上隊伍中的幾匹駱駝變賣了錢,又回北京,仍以拉車為生。這時,還希望重新買一輛人力車。但又遭到了接二連三的打擊:錢被搶走,失了業(yè)。無可奈何,只好又回到車行,忍受老板的壓榨。就在這時,老板的女兒虎妞看中了他,跟他結了婚,虎妞還用自己的積蓄為他買了一輛新車。祥子有了家,負擔更重了,不得不拼命拉車掙錢以養(yǎng)活自己和虎妞,還得位家庭人員將增添而做準備。(節(jié)選地課文就在這位置上)。后來,祥子的妻子因難產(chǎn)而死,祥子只得賣了車,埋葬了妻子,又去租車拉車。由于生活的折磨,精神的摧殘,祥子的希望都成了泡影,他失去了追求。天昏昏,何處去申訴;天茫茫,哪里去安家?為了麻醉自己,開始吸煙、喝酒、賭博、打架……漸漸墮落下去。一個善良淳樸的,壯實勤勞的小伙子,就這樣被黑暗的舊社會吞噬,被榨干了身上的血汗,被破壞了靈魂……。這段平鋪直敘的導語,會深深地感染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思想感情和閱讀作品的興趣。一石激起千重浪,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會很好的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以及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產(chǎn)生對主人公祥子的同情和對舊社會的憎惡感。

  再如在講現(xiàn)代著名作家楊朔的《荔枝蜜》這篇課文時,我就采用了開門見山的“單刀直入型”:同學們,你們喝過蜂蜜嗎?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品嘗楊朔先生用他那優(yōu)美的筆為我們精心調制的又香又醇的《荔枝蜜》。一句話,切入課題,許多學生自然地進入了角色,真想親口嘗一嘗荔枝蜜。這樣為下面的課文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在優(yōu)美的配樂朗讀中,同學們個個興致勃勃,精神飽滿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之中,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復習導入型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經(jīng)常運用已有的知識是使舊知識得到不斷鞏固、保持,進而獲得新知識的有效方法。如教學《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文就我采用了這種導語設計:我相信同學們一定了解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因為在初一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從中選出的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選自《朝花夕拾》的回憶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jīng)〉》。

  四、誘發(fā)思索型

  如茅盾的《白楊禮贊》的導語:同學們,打開課本仔細的看一下插圖——誰能解說一下這幅圖畫畫的是什么?為什么這幅圖畫放在這里?作者為什么要對平凡的白楊樹加以禮贊?“禮”是什么意思?作者又怎樣進行“禮贊”的呢?作為無產(chǎn)階級文學運動的領導人,茅盾對白楊樹非但不另眼相看,還情不自禁的謳歌贊美,我們看看他是用什么樣的寫作方法,哪些滾燙的語言,把白楊樹的形象維妙維肖地描繪出來,從而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情?我相信《白楊禮贊》學習后,大家一定會深刻的感覺到它的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杰作。學生的思路緊循著教師這段步步深入,誘發(fā)思索的導語,語教師很好地配合,積極思維,教學的效果是比較顯著的。

  又如契訶夫的幽默諷刺小說《變色龍》的導語:《變色龍》是描寫動物世界的科幻小說嗎?是想象天空神魔的神話小說嗎?那么它是一篇怎樣的小說?“變色龍”是什么?作者為什么借這一種動物來描寫一位堂堂的警官?俄國著名小說家契訶夫在世界文學畫廊中成功的塑造了“變色龍”的形象,這個典型形象使人們在覺得滑稽可笑的同時又產(chǎn)生深深地思索。這個簡潔的導語會使學生思路開闊,觸類旁通,用心去推敲、領悟作品的精髓。

  五、比較說明型

  設計這種導語,多為說明文教學。這種導語要根據(jù)文章的內容和題目,抓住說明文的要素。如《國寶——大熊貓》這篇文章的導語:說明文就其說明對象分有實體事物說明文和抽象事理說明文兩種。《松鼠》和《國寶——大熊貓》兩篇是說明動物的文章,都是實體事物說明文。閱讀分析和寫作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采用一定的說明順序,并運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說明動物可以抓住動物的外形、聲音、習性等特征,也可抓住動物的生理結構、生理功能、進化過程來說明。請同學們一邊看課文一邊想,作者是抓住大熊貓的什么特征、采用怎樣的說明順序、運用什么說明方法來說明大熊貓的?并且將兩篇課文細細的作比較,體會這兩篇文章的寫作角度和寫作方法有哪些異同?

  總之,導語是教學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只有掌握其方法和技巧,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方式,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導語的作用。所以作為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設計、巧妙構思,吸引著學生跟隨自己的腳步去開啟課堂的大門,在知識寶庫中盡情暢游。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6

  語文的學習是很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積累”,才能“薄發(fā)”。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語言積累的薄弱成了他們語文能力持續(xù)發(fā)展的“瓶頸”。由于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做“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樓閣”,學生語文能力的持續(xù)發(fā)展也就缺乏后勁。

  由此:把孤立、機械的語言積累,變引導潛心讀書,促進有效積累。

  1、閱讀理解促積累。讀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讀多了,讀熟了,才能深刻理解課文內容,使課文的語言進入學生的心田。而只有在理解語言基礎上的,才會讀有所值,讀有所得。

  2、誦讀記憶促積累。誦讀記憶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兒童正處于儲存語言的最佳時期,多背誦一些好文章,有利于培養(yǎng)記憶能力,更有利于積累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背誦檢查的力度。

  3、感悟品味促積累。感悟就是指對事物有所感觸而領悟。讀與悟要結合在一起,“學而不思則罔”。語文課上要讓學生感悟些什么呢?比如學習語句,不僅要在讀中理解意思,有時還得推敲用詞的準確性,比如學習句子與段落,要從反復出現(xiàn)的由于眼現(xiàn)象中感悟句子的表達形式和連句成段的方法。讀完課文要感悟記敘的順序和主次內容的安排等。讓學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4、品讀賞析促積累。語文課教學,必須讓學生走進文本,深入作者內心與之進行心靈的對話。在賞析、體驗中情感的積累、語言的積累水乳膠融、相得益彰。如教學《鳥的天堂》一文中,巴金老人有一段關于榕樹描寫的奇美文字,為此,在朗讀時,引導學生抓住“不可計數(shù)”、“垂”、“臥”等詞認識榕樹的形態(tài)美,細讀時,品味“一簇”、“不留縫隙”、“似乎每一片綠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等詞句,領悟蘊含的“意境美”。如此將審美積累和語言積累有機地滲透到美麗的閱讀教學之中。

  把硬性的積累變?yōu)榧钭灾鲄⑴c、引導學生自主積累。

  1、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的興趣。《桂林山水》是一篇文筆優(yōu)美的文章,教學時可配樂讀、表演讀,甚至以“小導游”的身份作介紹等,學生心隨其境之感,非常自然地將自己與優(yōu)美文字聯(lián)系起來。在動情、生情中順理成章地積累了語言。

  2、培養(yǎng)自主積累的能力。還是學習《桂林山水》一課,教師出示:你喜歡漓江的水,還是桂林的'山呢?請說出理由,學生就各自去研究喜歡的內容,因是研究自己喜歡的內容,非常投入,學習效果十分顯著。

  把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的積累,變?yōu)橥貙拰W習途徑、豐富語言積累。

  1、讀中積累、讀的方法多樣,就是盡可能通過多種形式的語言來促進理解、思考和積累。

  2、說中積累:說是語言和精神共同建構、生成、發(fā)展、積累的過程。

  3、寫中積累:寫是鞏固運用語言的目的。作文是高層次積累語言過程。

  4、課外閱讀中積累:教材是提供例子,激勵他們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語言方法廣泛涉獵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課外讀物。

  5、實踐活動中積累: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積累素材。把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合,通過自編手抄報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

  把語言積累與實際運用割裂開來,變重視實踐運用、積淀語言積累。

  《鳥的天堂》課有一個綜合實踐作業(yè):“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請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收集相關資料,為導游寫一篇導游解說詞。寫清楚導游身份、旅游的地方以及這地方的特點,形象生動;學會導游,練交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際。讓學生自由組成旅游團,自我推薦試當導游,全程陪同作解說。上述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學生再次語言積累的過程,更是應用積累的語言進行實踐、提高語言素養(yǎng)的過程。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7

  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也同樣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缎抡n程標準》對朗讀的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絕非是老師或學生完全個性的釋放以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課本內容后,盡可能地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原文章的本色,通過正確處理停頓、語調、語氣,再現(xiàn)文本內容。人們常說“讀書百遍,其意自現(xiàn)。”這里的讀書就與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緊密相連。從過去和現(xiàn)在的閱讀教學來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過于古板和落后,比如:課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話語,經(jīng)由學生口中道來,平淡無奇,甚而有念讀、唱讀之勢,老師可能原有的一腔激情,頓遭瓢潑冰雨……針對這種語文教學的弊端,我想就此談談自己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看法:

 。ㄒ唬、應清楚地認識到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從“讀書百遍,其意自現(xiàn)”這一句話便可知我國古代的教學方法對誦背十分強調,但在我們的眼中這似乎十分落伍,實際上古人這樣做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只有讀熟了課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在過去和當前的教學中,閱讀教學往往是教師事先設計好問題,學生被動回答的過程。學生自己想的東西很少。這就使學習陷入被動,不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因而閱讀教學應做到讓學生感知后有所領悟,只有這樣我們的閱讀教學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當然,在讀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一定要用標準的普通話讀,并在此基礎上達到流利。

  (二)、根據(jù)課文內容指導學生對重點段落、句子、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那么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走進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讀?我認為因該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孩子高漲的朗讀熱情

  陶行知先生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教學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而認知過程中必須有良好情感的參與。我們說:沒有情境的教學如同一杯清淡的白開水,學生是品不出味兒來的。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朗讀,這樣學生才會入情入境,讀出味來。

  第二、巧用示范,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可以老師示范,讓學生聽,也可以請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讀,讓其他學生模仿。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語感還沒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強。教師激情的朗讀是引導孩子們進入語文情感世界的一條捷徑。怎么用示范?一是老師示范在難點上,在關鍵處,在美文中;二是盡量讓學生來示范,老師“示范”多了,就會喧賓奪主,占據(jù)課堂寶貴的時間。正如于永正老師說的:指導低年級孩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倘若老師只是從道理上講應懷著什么感情讀,哪個字讀重音,哪里應該讀得快,哪里應該讀得慢……是不夠的,而且,“強加”的東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話說:說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師范讀一下要現(xiàn)實的多,有效的多。

  第三、多形式練,促進孩子感情朗讀的快速成長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朗讀教學更是如此,要想學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讀,多練習,多種形式的讀是關鍵。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生的朗讀水平才能得到不斷的提高。

  在教學中,應由教師的指令性轉為學生的選擇性,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進行多種形式感情朗讀,如比賽讀、分角色讀、邊演邊讀、配樂讀、師生共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等,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學生主體了,積極性也就高了。

  四、互動評讀,提升孩子感情朗讀的能力

  我們知道:“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在讀時,采用評讀,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讓每個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快樂地學習,提高孩子的朗讀能力。

  課堂上,我努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學習主人,常鼓勵學生互相評,互相合作,常對讀不好的孩子說:別人的點評就是對你的最大幫助。讀不好沒關系,老師和同學會幫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來。聽老師這么一說,一部分原來膽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學生讀完后,我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進行評讀,如“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能像他那樣讀嗎?”“哪里讀得還不夠,你能讀得比他更好嗎?”誰也想來展示一下?“……實踐下來發(fā)現(xiàn),評讀,使大部分學生得到了發(fā)展,課堂上學生用聲情并茂的朗讀來傾注自己的體會,雖然讀法有別,各具特色,但都進入了境界。這正如第斯多惠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一個班出現(xiàn)幾個讀書出色的學生不難,難的是讓全班同學能夠有滋有味地讀書,愛讀書,這就不容易了?傊笇W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要重視平時的課堂教學的中指導,同時要求學生養(yǎng)成有感情朗讀的好習慣。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8

  摘 要 以語段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要選好語段,選準語段。而確定一篇課文的重點語段,要從全面考慮,要看教學目標、全文結構、表現(xiàn)中心、塑造人物等多方面。

  關鍵詞 語段訓練 語文教學 課堂

  語段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是句和篇的橋梁。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jù)語文教讀課的特點,嘗試以重點語段為中心,精心設計訓練步驟,抓住重點語段組織課堂教學,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

  一、精心選擇教讀的重點語段

  以語段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要選好語段,選準語段。而確定一篇課文的重點語段,要從全面考慮,要看教學目標、全文結構、表現(xiàn)中心、塑造人物等多方面。

  (一)尋找緊扣教學目標的語段。有人說,無目標的教學如飯后散步,有目標的教學如百米賽跑。目標教學能有效地克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目標確立了,關鍵是如何處理、完成的問題。在教學中我總是先尋找能緊扣目標的語段,然后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教法,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夜走靈官峽》的訓練重點是“圍繞中心選材”,而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巧妙的選擇惡劣的環(huán)境 ----雪大、谷深、山高、風狂和特定的時間----夜來表現(xiàn)工人階級不畏艱難、忘我勞動這一中心。巧妙設疑,層層深入,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惡劣的環(huán)境、特定的時間這兩方面材料對表現(xiàn)中心的作用,從而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找出在全文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語段。段是句過渡到篇的橋梁。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從段入手,來探究作者謀篇布局的匠心、選材立意的技巧,從而學到構思的方法。抓住了在全文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語段,也就牽住了牛鼻子,就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在教學中我抓住了總領段、過渡段、總結段等進行教學。

  1.總領段。例如《蘇州園林》的第二段概括介紹了蘇州園林“完美如畫”的特點,并從亭臺軒榭的布局等四方面對下文的內容作提示,是全文的總領段。抓住了這一段,就抓住了全文結構的“綱”。教學時我就以這一段為突破口組織課堂教學,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啟發(fā)學生閱讀思考,學生很快地弄明白了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從而準確把握了文章先總后分的結構方式及先主后次的說明順序。2.過渡段。例如《故宮博物院》一文,所寫建筑繁多,內容豐富,結構復雜,為了使學生較快地理清文章的層次,在教學中我就抓住承上啟下的過渡段----第十一段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步驟。這一段從結構上說,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對上文說明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小結,又點出下文對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的說明;既呼應前文的第二段,又照應了后文的第二十一段,使全文結構嚴謹,渾然一體。從內容上說,既概述了故宮建筑群的.巧妙布局,又提示了全文說明的主要對象。抓住了這一段,文章的結構層次、思想內容就一目了然了。因此教學時我就抓住不放,重錘敲打。

  (三)找出對表現(xiàn)中心起重要作用的語段。以語段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著眼點雖在加強布局謀篇的訓練,但不可忽視文章的思想內容。一定的形式總是為一定的內容服務,有什么樣的結構就對表現(xiàn)文章的中心起什么樣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重點語段時,特別注意了以下三點:1.揭示全文中心論點的語段。教學議論文,就要抓住揭示全文中心論點的語段。中心論點是中心思想的概括和濃縮,抓住了它,有助于領會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xiàn)出的見解和主張,也有助于理清文章的論據(jù)及論點和論據(jù)的關系。2.集中刻畫主要人物的語段。記敘文的中心思想都是通過具體的人和事形象地反映出來的,因此教學時要特別重視集中刻畫主要人物的語段。例如教學《故鄉(xiāng)》一課時,在指導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一上課我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故鄉(xiāng)》中給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個?進而要求學生找出集中描寫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語段,然后引導學生閱讀、比較、分析,使學生明白少年閏土是一個聰明機智、活潑可愛的小英雄的形象,而中年閏土從外貌到思想性格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成了一個自卑、衰老、麻木、迷信的木偶人。最后用“當年的小英雄 20年后為何變成木偶人”這一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挖掘出文章的主題,從而順利地完成“用對比手法突出文章主題的寫法”這一教學目標。

  二、恰當處理語段和篇章的關系

  以語段為中心組織講讀教學,必須處理好段和篇的關系,使語段教學和篇章教學以及單元教學目標相一致,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那么如何把二者結合起來呢?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一)段里出題目,篇中找答案。重點語段如果是全文思想內容和結構層次的濃縮,那就可以從語段的深入解剖入手,由段到篇,以點帶面。例如教學魯迅先生的小說《社戲》,我把課文結尾作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從尾至首順“瓜”尋“藤”。我先讓學生認真朗讀結尾那段話:“真的……好戲了!苯又釂枺骸昂脩颉薄昂枚埂边B續(xù)兩個“好”字,可見“豆”和“戲”非同一般,但究竟“豆”“戲”好不好呢?學生反復閱讀,得知豆很普通,戲也乏味。再進一步追問:為什么我覺得那樣好呢?學生興致勃勃地討論這個問題,他們找到了如下原因:一是人好,二是景好。這樣順著結尾一段,我引導學生一步步尋上來,作者開篇的“藤”也就找到了。

  (二)篇上出題目,段內做文章。在教學《白楊禮贊》一文時,我就先從全篇入手,指導學生從全文中找出直接贊美白楊樹的句子。學生通過閱讀,找出了五句,從而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和抒情線索。然后由篇到段,再抓住集中描繪白楊樹形象特征的第五段及內在氣質的第七段,組織學生讀、思、議、辯,具體把握白楊樹的形象特征及內在氣質,深入領會其象征意義。

  總而言之,前一種方法由段而篇,抓點帶面;后一種方法由篇而段,顧面抓點。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把二者結合起來,只要有利于突出語段教學、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具體的處理方法是可以千變萬化的。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9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夠采取科學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谶@樣的目標,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擺脫應試教育的理念,用創(chuàng)新的思路來組織作文教學,讓學生樂于表達,同時注重引導他們關注生活,在寫作中流露出真情實感,讓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與寫作思維得到提升。那么我將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淺談創(chuàng)新教學的思路。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誕生了多種教學思想,其中,情境教學法就是廣大教師值得采納的一種主流思想,其旨在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感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這樣的教學方法相比填鴨式教學更具有感情色彩,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與感悟。例如在完成《龜兔賽跑》的學習后,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談一談學習之后的感悟,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深層的感悟,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直接還原龜兔賽跑的故事,同時要利用具有情感的語言讓學生進入到情境中,使學生感覺龜兔賽跑的故事就直接發(fā)生在眼前。這時教師一步步地對故事的內涵進行透徹講析,讓學生了解到這一則故事背后的寓意,隨后讓學生在自由時間里進行思考與討論,深化對故事的領悟,最后再用文字將自己的感悟寫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將情境教學法得以落實,改變了傳統(tǒng)機械的教學模式,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

  寫作并不是只能在課堂上完成的學習任務,它滲透在學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習慣,讓學生將寫作作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愛上寫作。對此,教師可以將日記式教學有意識地運用在學習中,讓學生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日記不限于內容與字數(shù),只需要記錄好當天發(fā)生的事情以及其中的感悟,做到真情實感、有感而發(fā)。再者,教師還可以將日記與周記的形式有效地結合起來,將日記與周記成為學生總結自我,練習文字運用功力的平臺。這樣一來,教師一方面將學習的平臺擴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實現(xiàn)生活式教學,讓學生完成生活總結與感悟,另一方面,簡單的練習方式讓學生愛上了文字表達,培養(yǎng)了寫作的習慣,克服了作文學習的困難。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習慣,從而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寫作練習,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在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教師不妨考慮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可能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教學為例,這是海倫凱勒的經(jīng)典作品,對小學生思維的養(yǎng)成有著積極的意義,恰好在寫作教學中有一章便是要求學生以“假如……”為題展開想象,寫一篇文章,于是教師可以將二者進行融合式教學,在完成文章的基礎教學之后,要讓學生進行深層的討論,理解文章的內涵與情感,教師再將教學重點過渡到寫作當中,學生就要想假如自己只有三天光明,會做一些什么呢,在想象中思考,更是對人生的一種感悟,最后再利用文字表達出來,使情感得到升華。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二者有機結合,獲取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使作文教學煥發(fā)新的活力。

  四、有效實施感悟式教學

  具有情感的文章才算是真正的好文章,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逐漸將教學重點從技法傳授轉移到情感感悟上來,讓學生寫出的文章具有真情實感;谶@樣的目標,教師要有效地實施感悟式教學,讓學生針對客觀事實進行感悟,將自己的觀點與情感融入文章。比如每年的三月五日是學雷鋒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完成各種實踐活動,如可以帶領學生走上街頭幫助環(huán)衛(wèi)工人維護城市清潔,也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敬老院慰問老人。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感悟其中的經(jīng)歷,然后用文字將過程記錄起來,再一次地進行思考與感悟,從而從活動中獲得啟發(fā),在字里行間流露自己的情感,更深刻地感悟這樣的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寫出的文章具有真情實感,并且使學生的人格素質得到顯著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感悟式教學有效落實,獲取理想的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取得理想學習效果的必要保障,可以說,要培養(yǎng)好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離不開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對作文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選擇科學的教學策略,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氛圍,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幫助學生學會表達真摯的思想情感,提升語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夏蕾.論當今國學教育的系統(tǒng)化及其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與應用,20xx(8):97-99.

  [2]王超杰.試論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D].西北師范大學,20xx.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10

  語文能力最簡單的就是表現(xiàn)在交往過程中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的“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是完全統(tǒng)一的”。無論是口頭說,還是平時寫作文、演講,無非是把自己大腦中儲存的語文信息調出來寫在紙上。同時,在聆聽別人講話時,能否聽得懂或在朗讀課文時抓得住文章的要點等,與我們平時儲存在大腦中的語言基礎有很大的關系。語言能力基礎較好的學生,不用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聽懂得別人講話,在朗讀時抓得住文章的要點;語言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比較吃力,聽不懂或抓不住要點。所以,一個對典故一無所知的人,是否能夠真正讀懂杜甫的詩、辛棄疾的詞;一個對成語一竅不通的人,能否充分領略到魏巍、秦牧散文的魅力,都是很難的。

  俗話說的好“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學生語文素質下降的關鍵,是缺少語言這“米”。雖然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把學生引導在課堂的“五大”環(huán)節(jié)(寫作背景、作者簡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軌道上,一點不漏,并且反復傳授,學生也銘記在心,但仍然無法把這“米”做出熟飯來。

  在語文的教學中,只有在不斷積累語言,不斷熟悉語言,把那些值得我們儲存的“米”——語言的精華,存放在大腦中進行“氧化”才能轉變?yōu)樽约赫Z言能力的養(yǎng)料,不斷提高語言素養(yǎng)。把語言積累作為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是勢在必行的。正如古代荀子曾說“不記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蔽覀円呀虒W的重點真正轉移到引導學生多讀點書,多背點范文,多寫點文章上來,我們教師的觀念變了,學生的意志就增強了,對祖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進行積累,由少而多,聚滴水而成大海,為語文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么學生如何有效地積累語言,提高自身語文能力呢?通過多年的實際教學與成效,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多聆聽,在聽中積累語言

  “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叭怂@得的知識,其中60%來自視覺,20%來自聽覺,15%來自觸覺,3%來自味覺!雹俾牭淖饔脙H次于看,它是汲取知識,積累口語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聽話時,主體必須在一瞬間利用強化記憶儲存信息并依靠快捷靈敏的直覺思維活動,才能在接收言語聲波的同時理解語意并評判話語。由此,要有效運用各種手段讓學生多聽。在課堂上,我們都能做到讓學生帶著疑問聆聽教師的講解、范讀等,使其邊聆聽邊思索,邊領悟邊積累。但對于課外的聆聽、思索則為我們平時所忽視。俗話說:身邊的一切皆學問。平時,讓學生收聽廣播,看電視,聽別人爭辯等,都能促進其邊聽邊思考,并能從中有收獲,不斷提高語文能力。如有一名初中生在家聽見別人在辯論百家姓中的“仇”一字多音讀法是否正確,于是就利用工具書查字典,消除自己的疑惑。這為學生的語文認識能力就得到鞏固、提高。所以,要重視教導學生邊聆聽邊思考身邊的一切“聲音”的習慣,從中獲得提高自己語文能力的信息平臺。

  二、熟讀多誦,在讀誦中積累語言

  廣泛閱讀是積累語言經(jīng)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文教學中有課內、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基礎、是先導,課外閱讀是繼續(xù)、是擴大。在課內應該訓練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為課外語文學習提供舉一反三的規(guī)律性指導。

  閱讀是手、眼、腦等感官協(xié)調活動的過程,是直覺體悟語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速讀廣覽,這是訓練直覺思維的有效途徑。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有時逐個破譯每個文字符號代碼,而利用直覺思維密切相關的預見、猜測、期待等手段簡化閱覽過程,從而迅速敏銳地把握作品實質。跳讀、翻讀、猜讀、倒讀等往往是預見、猜測、期待的外在表現(xiàn),可以活躍學生的直覺思維。有了速讀做基礎,廣覽也就好辦了。廣泛瀏覽、轉益多師,能拓展學生閱讀范圍,擴大其視野,豐富其感知對象,增加其詞匯、句式的儲備,豐厚其語感圖式。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創(chuàng)建語感橋梁。

  瑯瑯成韻的誦讀,是眼、手、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協(xié)調活動的過程,與閱覽相比,更是直覺體悟語言的一個基本方式。吟詠誦讀可以感悟文章真諦,在不經(jīng)意間對語言那種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與奇特嚴謹?shù)慕Y構擁有深切的體驗,進入這樣一個美妙的境界。

  讓學生多讀點,多積累些,天長日久,待到自己說話時,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魯迅先生曾有過形象的描述:“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钡拇_,只有廣泛涉獵,遨游于書山學海之中,才能使儲備充盈豐富,使見識廣博而深刻,真正達到“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雹

  三、勤練筆,在寫作中積累語言

  熟讀背誦是通過語言的輸入增加大腦皮層的語言信息,作文訓練則是調動大腦中的語言信息來激發(fā)大腦皮層細胞之間的信息回憶、交流、篩選,從而達到鞏固、運用語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高層次的積累語言。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可以寫出事能感人、情能動人、理能服人的優(yōu)秀作品來,都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嘗試——錯誤”的學習過程,正確的嘗試不斷保留,錯誤的不停的放棄才能得到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勤奮、不斷地練習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正如許特立同志有一句名言:“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就是說,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勤動筆,多加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語言材料的積累,而語言材料積累的過程,既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過程。③

  總之,以上三點都是息息相關的,對語言積累成敗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1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運用新的課程標準理念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但從一些“新課堂”中,卻還是可以經(jīng)?吹,由于教師對“新課標”的精神實質領悟不深,在實踐過程中偏離課改軌道的現(xiàn)象。

  1.過度“實踐”,弱化“雙基”。

  誤讀《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為《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庇谑蔷统霈F(xiàn)了將“實踐性”放在首位,卻弱化“雙基”的誤解。有的教師談知識色變,甚至學生讀錯幾個字,說錯幾句話都充耳不聞,認為講授了“知識”就不符合課改精神;有的課堂熱熱鬧鬧、形式變化多端,卻對“字、詞、句、段”的教學如蜻蜓點水一般,基本的識字教學沒完成,短短的課文讀不熟,“雙基”受到了不應有的弱化。

  反思語文課程雖然具有實踐性,但仍有學科特征,弱化了“雙基”就使語文教學成為空中閣樓!叭S目標”中的“知識與能力”是核心目標,扎實的“雙基”功底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基礎與襯托,舍去“雙基”教學,“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在新課標下要樹立新的“雙基”觀,要不斷地更新“雙基”內容,要有廣博的“雙基”視野,合理的“雙基”結構和良好的“雙基”素養(yǎng)。

  2.過度“主體”,弱化“主導”。

  誤讀《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苯虒W中就出現(xiàn)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弱化“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誤解。有的教師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放手讓學生提問,一節(jié)課提出二、三十個問題,教師不加歸類、篩選,結果導致教學環(huán)節(jié)散亂、重難點不突出、效果不理想;有的教師為了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一個問題七、八個學生回答,各不相同的答案教師都加以肯定、表揚,該做結論的不做結論;有的過度注重“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想學哪部分就學哪部分”、“想和誰合作就跟誰合作”等現(xiàn)象,結果一節(jié)課被鬧得支離破碎。

  反思新課程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如果一味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迷失方向。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弱化,當能夠給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時,要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當可以分辨出優(yōu)劣時,要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清好壞;當學生價值觀出現(xiàn)偏差時,要引到正確的認識上來。

  3.過度“張揚個性”,弱化“價值取向”。

  誤讀《課標》指出:“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于是就出現(xiàn)了學生“愛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愛怎么說就怎么說”的過度張揚個性,弱化文本的主旨和價值觀的誤解。如教學《狐貍與烏鴉》時,針對“學了本文后,你最喜歡誰”這一問題,有不少學生喜歡狐貍的小聰明、會想辦法、做事永不放棄、會討人喜歡……教師對這些答案卻大加贊賞,認為有個性。而這恰與文本所揭露的“狐貍的陰險狡猾”這一價值取向背道而馳了。反思上述現(xiàn)象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學似乎熱鬧了,文本的體驗似乎多元了,但忽視了文本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不是說學生的一切都沒有錯誤。盡管“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誰也不能否認他是一個憂郁、猶豫的王子。因此,“個性化”閱讀不能走極端,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是必需的;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化的解讀翅膀不可以任意飛越文本所不能及的境界。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12

  自然人和社會人之所以有區(qū)別,就在與自然人沒有受到任何約束,而社會人則是受到社會規(guī)范的約束,社會道德的約束,進而使人類走向文明,邁向進步。幼兒園中對幼兒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一定程度上給幼兒帶來很多不適應,但卻是幼兒適應社會的第一步。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社會即教育”。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對幼兒來講就像一個小小的社會,在這個小小的社會當中學習規(guī)則和規(guī)范,因此這小小社會中的各種多媒體的運用也顯得尤其重要!

  一、什么是規(guī)則

  規(guī)則就是規(guī)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guī)則還是行為與活動的準則,要使活動順利進行并取得預期的效果,就要引導幼兒建立和執(zhí)行一定的規(guī)則。

  二、幼兒園建立規(guī)則的意義和作用

  規(guī)則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處處體現(xiàn),所謂的規(guī)則,就是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guī)。常規(guī)的建立不僅是集體教養(yǎng)幼兒的需要,同時它有益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可以起到培養(yǎng)良好情緒,形成一定的衛(wèi)生、生活和行為習慣,促進幼兒生活和活動能力提高的作用。規(guī)則作為教育手段,可以起到規(guī)范引導行為方向,促進幼兒活動質量,提高能力和身心發(fā)展水平的作用。

  三、運用多媒體促進小班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一)運用多媒體促進小班幼兒生活規(guī)則意識的形成。

  生活規(guī)則在幼兒一日活動中密不可分,良好的生活規(guī)則對幼兒的一生有著重大意義。然而小班幼兒大多是處于3-4歲的年齡段,可塑性較大,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正是養(yǎng)成良好生活規(guī)則的關鍵期。但是由于他們年齡小,身體和心理發(fā)育還不完善,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因此硬生生的跟孩子們說要這樣這樣做,不要那樣那樣做,他們很難理解,所以這時多媒體的運用就可以給孩子一個直觀形象的畫面,讓孩子身臨其境,易于接受這些生活規(guī)則。

  (二)運用多媒體促進小班幼兒良好、自主的活動規(guī)則。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是以尊重兒童為前提,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發(fā)展的游戲活動,深深地受到了老師和小朋友的喜愛,特別是我們小班的孩子尤其喜歡。在這里,他們不僅能自主地選擇游戲內容,自由地探索學習方法,無拘無束的游戲; 還能夠充分地激發(fā)自己積極探索,大膽嘗試的情感,以及強烈的動手愿望。他們在獲得知識經(jīng)驗的同時,又體驗到了開心、愉悅的快樂情緒。雖然在區(qū)域游戲中要體現(xiàn)孩子的主體性,但是規(guī)則意識的滲透也是不可少的。只有在一個區(qū)域規(guī)則明確的環(huán)境中,幼兒才能自由、有序地探索于環(huán)境與材料;教師的`注意力才能有可能轉向觀察、指導幼兒活動水平的提高上。但是,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是非常淡薄的,并且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和思維特點,在講解活動規(guī)則上,如果單純通過語言方式的講解,可能造成幼兒思維上的倦怠,也不易理解。因此在導入方式上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豐富多樣、形象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幫助小班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更快、更好地學會正確的區(qū)域規(guī)則,更好地理解游戲的規(guī)則,建立相應的規(guī)則意識,良好、自主的投入到游戲中,使游戲發(fā)揮其最大的魅力。

 。ㄈ┻\用多媒體促進小班幼兒社會規(guī)則意識的形成。

  新《綱要》指出: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小班幼兒開始具有最初步的對社會規(guī)則、行為規(guī)范的認識,能作最直接、簡單的道德判斷;喜歡與人交往,特別是開始喜歡與同伴交往,對父母及家庭外主要接觸者都能形成親近的情感 。

  然而社會規(guī)則中有些內容離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及經(jīng)驗有較大距離,是無法現(xiàn)實地感知的,實施時具有一定的難度。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它能跨越時間和空間,把難以理解的或抽象的或微觀的社會規(guī)則、社會事件或事物進行動態(tài)模擬,揭示出現(xiàn)象、事件或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本質的特征,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化靜為動,使難點、重點直觀化、感性化、形象化和具體化,易于幼兒觀察、想象、理解相應的社會規(guī)則。

  社會規(guī)則無處不在,走路有規(guī)則,開車有規(guī)則,還有那么多的的“行”與“不行”,就連停個車都要有規(guī)則。通過多媒體的運用,讓幼兒觀察、討論為什么要遵守這些規(guī)則,明白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么多的規(guī)則。在我班的一次環(huán)保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到幼兒園里撿垃圾。當孩子們到花園里看到一只塑料袋躺在菜地里時,就議論開了,“是誰丟的啊”“這塑料袋在這里干什么?”面對孩子們一系列的疑惑,我引導孩子進行了一次實驗,并將塑料袋埋到地底下,過一段時間再挖開來看看會怎么樣?猜測結果很多,有的說被蚯蚓吃了 ,有的說被蟲子咬了,有的說爛掉。一段時間后,我們再次挖開泥土,孩子們發(fā)現(xiàn)塑料袋還是好好的在泥土中,沒有腐爛掉。我抓住這個契機,將之前拍攝的照片拿出來作比對,將有垃圾的幼兒園和撿掉垃圾后的幼兒園比較;將埋在地底下的塑料袋前后作比較,讓幼兒通過圖片直接從視覺上感受到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是大家所喜愛的,并且垃圾不會消失不見,所以在社會上不能隨便亂丟垃圾,因此從一個側面也告訴幼兒在這個大社會中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應該做的,需要我們了解并遵守這些社會規(guī)則。

  多媒體以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貫穿于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過渡環(huán)節(jié)。例如餐前、離園前等環(huán)節(jié)幼兒情緒比較興奮,而這時候恰恰需要穩(wěn)定他們的情緒。特別是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自制力比較差,注意時間比較短。于是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這些環(huán)節(jié)播放一些散文、故事以及一些優(yōu)美的畫面,使幼兒受到美的熏陶;蛘卟シ乓恍┻m合幼兒欣賞的優(yōu)秀flash作品,可以是安全教育方面的,科普知識方面的,亦或幽默有趣的故事,讓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快樂地接受了知識。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在幼兒園的應用不斷地廣泛,在對小班幼兒規(guī)則意識的養(yǎng)成過程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為幼兒習得相應的規(guī)則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石,是調動幼兒學習興趣的動力。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13

  導入語是一堂課的開場白,是將學生由非學習狀態(tài)轉入本堂課學習的準備階段,是為了引導、啟發(fā)、激勵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所運用的語言。導入語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教育機智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體現(xiàn)。

  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結合我自身教學的具體實例來談談常見的幾種導入方法。

  一、歌曲導入法

  在進入新課之前,可以放一段音樂,飽含深情地吟誦一首歌曲的歌詞,以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激發(fā)、感染學生的情緒,增強講課的感染力,提高聽課效果,能使學生快速地進入教學的氛圍之中。

  講《背影》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有這樣幾句歌詞:‘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險峰萬里它最偉岸,爸爸,親愛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shù)星斗’。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的寫照,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教《愚公移山》時,我播放MTV,讓學生欣賞歌曲《愚公移山》,學生產(chǎn)生對愚公的敬佩之情,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由此導入新課。在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我放錄音——成方圓的“童年”:“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還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著放學,等待回家的童年”美妙的音樂,優(yōu)美的歌聲把學生帶入了一片清純而幻美的世界。

  二、設疑導入法

  古代學者陳獻章說過:“疑者,覺悟之機也!

  一個問題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他們思考,然后帶著疑問進入新課。這種方法一般是從文章的題目上做文章,分析標題含義,引起學習興趣。這種方法,開門見山,簡潔明快,三言兩語就直切正題。

  例.《不朽的失眠》我是這樣導入的:“今天我們學的是一篇自讀課文《不朽的失眠》(板書課題,作者)請大家齊讀兩遍課題,揣摩揣摩,這個題目告訴了你什么?生1:這個題目點明了所寫內容。

  師:能從語法分析著眼,說得再具體明確一些嗎?

  生2:“失眠”是中心詞,“不朽”是修飾語。

  生3:我產(chǎn)生了疑問:誰失眠了?

  生4:他為什么失眠?生5:為什么稱為“不朽”?

  師:同學們問得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朗讀一下課文,從課文中你會找到答案的。

  三、圖片導入法

  每冊語文課本前都有幾頁插圖,這些插圖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素材,活用這些素材可一舉多得。通過網(wǎng)絡資料可查詢到更多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以此導人新課,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看云識天氣》一課時,先展示圖片資料,學生們邊欣賞天上變化多端的云,邊聆聽課文范讀,耳聞目睹,形象直觀.在此基礎上,接下來講解課文,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可以說是如魚得水,輕松自如。接下來鼓勵學生結合課文制作解說詞,配合音樂和云彩變化的圖片,以天氣預報員的身份介紹各種云彩與天氣變化的關系。學生站在講臺前煞有介事地介紹,受到同學們的矚目,頗有新鮮感、成就感,同時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自己的綜合能力,真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理想境界。在教《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時,為體現(xiàn)作者的憂患意識和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我在導入時一邊播放著優(yōu)美的音樂,一邊用投影展示未被人類毀壞前的那個綠樹環(huán)繞、牛馬成群的羅布泊的圖片,讓學生感受著大自然的美,然后伴隨著比較悲傷低沉的音樂展示著今日變成了沙漠的羅布泊圖片,讓學生在導入中積蓄情感,轉化為探求知識的巨大動力。

  四、渲染導入法

  這是一種運用形象生動,情感激昂的語言開講,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氣氛,引發(fā)學生相應的情感,進而吸引學生的方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抒情性文章的教學。

  例如,在教語文第三冊中的八首詩時可這樣導入:(播放古典音樂)“詩,像種子一樣,有一股頑強的爆發(fā)力,好的詩歌破土而出以后,它的芳香會和民族精神融合,長久地滋潤大地;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古詩八首,有的已距今九百年,有的距今約一千五百年,然而,誦讀、咀嚼仍可品味到其中的芳香。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在教學初中第一冊《秋魂》這篇文章時是這樣導入的:“一年四季,每一個季節(jié)都是一幅畫,一首歌。有手法細膩的工筆畫,也有淋漓酣暢的潑墨;有溫柔的江南小調,也有粗獷的塞北民歌。不論缺了哪一季,都是一個遺憾。你們喜歡那個季節(jié)?秋在你的頭腦中留下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在教學《海濱仲夏夜》、《春》、《濟南的冬天》等一類寫景抒情的課文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虛擬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從而變抽象的文字敘述為優(yōu)美的詩意的畫境,它帶給了學生在聽覺、視覺等感官上的極大享受。這一感官上的享受,促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散文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五、故事導入法

  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課堂上提出課本外的內容時,學生興趣很高。教師課堂中如能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以一些故事來導入課文,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講《皇帝的新裝》時,我是這樣導入的:“有這樣一個人,一天他戴著一頂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來了個富翁,嘲笑著說:‘吆,你腦袋上面那破玩意兒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嗎?’這個人并不因此難過、自卑,而是反唇相譏:‘吆,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兒是啥,那也能算是腦袋?’這個人的回答多么巧妙、多么睿智!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對,是安徒生!18世紀末19世紀初,丹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封建統(tǒng)治者卻窮奢極欲、揮霍無度。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這么睿智的安徒生是不可能沉默的,他借助自己豐富的想象力,以犀利的筆鋒,對皇帝極盡戲弄讓他丑態(tài)百出,喪盡尊嚴,不惜筆墨底邊它了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F(xiàn)在就讓我們來學一下這篇膾炙人口的童話《皇帝的新裝》!

  故事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種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導入,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極快。在教學《從三到萬》可這樣導入:從前有一個鄉(xiāng)下財主,家財很多,但幾代不認識一個字。有一年,他聘請楚地的一個讀書人教他的兒子。先生先是教他兒子握筆描紅,寫一畫說:“這是一字!睂憙僧嬚f:“這是二字。”寫三畫說:“這是三字。”財主的兒子高高興興的把筆一丟,跑到父親那里說:“我已經(jīng)會了,我已經(jīng)會了!可以不必麻煩先生,多花費學費了。還是辭退了他吧!彼赣H聽了很高興,依了他的主張,準備了一些報酬把先生打發(fā)走了。過了一段時間,那位財主想請一位姓萬的朋友來喝酒。他叫兒子清早起來寫請貼。過了很長時間,請貼還沒有寫完。財主就想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們猜,他看到了什么?(學生七嘴八舌,說法與原故事基本相符)師:傻兒子鬧了一個大笑話。請同學們看課本目錄,猜一猜,今天課內讀哪篇課文?生:(齊聲)《從三到萬》

  六、實物演示導入法

  實物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新課之前,出示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實物,導入自然,利于理解。

  如在教學《核舟記》一文時,我先在課前展示了核舟的投影片,然后向學生介紹核舟的實際大小,長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再請學生試著用紙疊一個這樣大的東西,大家疊出來之后發(fā)現(xiàn)只有半個粉筆那么長,高度還趕不上粉筆的直徑。接著我又讓他們在紙船上畫五個人,八扇窗,學生們都反映很難做到,我就此順勢引導古代的藝術家不是畫而是刻,而且人物刻得栩栩如生,這樣很快把學生的心給牽住了,學習興趣被激發(fā)起來。

  當然,在新課導入語的設計上,除上述示例外,還有溫故知新導入法、銜接導入法、布障導入法、目的導入法、介紹背景導入法、概括敘述導入法等等。語文教學的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因此,導入語的設計也不能刻板單一,要強調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種導入語的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聯(lián),自然銜接。具體來說,一是力避落入俗套,給學生以新鮮感,造成一種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二是不故弄玄虛,嘩眾取寵,給學生以實實在在的收獲。三是開宗明義,單刀直入,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

  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一堂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從而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14

  一、“立主腦”,以“一事之始終為一課”

  由于藝術類職業(yè)學校與普通中學培養(yǎng)目標的不同,課時的安排也不同。以我們學院為例,專業(yè)課程占大多數(shù),文化課時間相對比較少。每周的語文課只有三到四個課時。在這么有限的課時內,要完成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我們藝術職業(yè)學校的教師教學就不能像中學一樣細致,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只能給每一課“立主腦”,以“一事之始終為一課”,根據(jù)教材和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所教文章內容的特點,教授每篇課文中最精要和最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都學有所得。例如,在學習梁實秋先生《雅舍》這篇散文時,我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為目標,先引導學生認識“雅舍”不雅,再引導學生認識“雅舍”不俗,然后,比較“不雅”與“不俗”,最后說明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認識梁實秋先生是在戰(zhàn)亂之際,只能住陋室,但他偏偏稱之為“雅舍”,體會梁先生通過以清貧為樂,以簡樸為美,對自己生活環(huán)境幽默詼諧的調侃,表現(xiàn)了開朗樂觀的心態(tài)和曠達超脫的情趣以及處變不驚、溫文爾雅的名士風度,引導學生用美的心靈去審視世界,培養(yǎng)學生在逆境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關于這一課的其他目標,如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以及一些經(jīng)典的語句,則略講,或引導學生課外去品味。本人以為,這樣抓住重點,一課只講透徹一個知識點,重點培養(yǎng)學生一方面的能力,比眉毛胡子一把抓,字、詞、句、篇“一個也不放過”,課堂教學效果更好。清代戲劇家李漁在談戲劇創(chuàng)作時,主張“立主腦”“減頭緒”,抓住“一人一事”,突出主要矛盾,從而表現(xiàn)劇作者“立言之本意”。本人以為這一理論可以借鑒到我們藝術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中來“,立主腦”即抓重點“,一人一事”即一課一事。這一理論,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在《生利主義之職業(yè)教育》一文中也曾提出“,職業(yè)學校之課程,應一事之始終為一課”!懊空n有學理,有實習,二者聯(lián)絡無間,然后完一課即成一事。成一事再學一事,是謂升課!蓖ㄟ^課堂實際,本人深刻認識到“立主腦”,以“一事之始終為一課”的教學理念,能讓學生每篇課文都有所獲,并對所學知識有很深印象,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二、“投其所好”,聯(lián)系專業(yè)

  根據(jù)在藝術職業(yè)學校3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識到藝術類專業(yè)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yè)有很高的熱情,也希望別人認同他們所學的專業(yè),如果我們在上語文課時,提到他們的專業(yè),并表現(xiàn)自己對他們專業(yè)的認同、欣賞,會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因此,我在課文導入,或中間舉例時,盡可能聯(lián)系學生專業(yè),如此,能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到課堂上來,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例如,我在給黃梅戲表演班學生上《雅舍》一文時,是如此導入的:“大家看過黃梅戲《家》嗎?對劇中的大少爺高覺新有印象吧?”很多同學回答“:知道,侯長榮演的!薄巴瑢W們一定看過傳統(tǒng)劇目《天仙配》,高覺新的家是成都高公館,可謂高門大戶,董永的家在哪呢?”我接著說!昂G!”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坝枚雷约旱脑捳f‘:上無片瓦遮身體,下無寸土立足基’,同學們認為高家大少爺幸福,還是董永幸福呢?”(我故意說出《天仙配》中那兩句唱詞,表明自己對他們專業(yè)的興趣和認同)。有說高覺新幸福的,有說董永幸福的。此時,幾乎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了!按蠖鄶(shù)同學說董永幸福,可見家不在房子之大、之豪華,有愛的地方就有家。同學們,今天,我們去看看梁實秋先生的家,看看梁先生的《雅舍》!蔽沂樟嗽掝},回到課文上來。從學生的反應看出,這一堂課的導入是很成功的。因此,我在平時上課時盡量聯(lián)系學生的專業(yè),如講蘇軾的詞《赤壁懷古》,我會與學生聊到黃梅戲《小喬初嫁》;學習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我會聯(lián)想到徽文化,提到韓再芬的《徽州往事》;學習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會讓學生聯(lián)想越劇《祝!分械.阿慶嫂等等。

  三、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強項,使學生獲得自重感

  “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而且要真誠而為”,這是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提到的交際原則之一。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這一原則用到課堂上來,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拉近師生關系。例如在一次學習古詩詞課堂上,我讓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同學朗誦詩詞;讓音樂、表演專業(yè)的同學唱詩詞;讓美術專業(yè)的同學在黑板上畫出詩詞的意境簡筆畫,并給予肯定與贊賞。這一堂課,學生熱情很高,課堂氣氛熱烈。另外,選用適合的教材以及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重要條件,這一點已經(jīng)有人們論述過,在此不再贅述。以上為本人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的如何上好藝術類職業(yè)學校的語文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粗淺的建議!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根據(jù)藝術職業(yè)教育的特殊性和實際狀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一定還有很多,還有待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15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使用這種疑問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敢疑”、“好疑”、“善疑”的習慣,提高深入探求知識的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關鍵詞】語文課堂 設疑解疑 疑問教學法

  疑問教學法同傳統(tǒng)的問答教學法、談話教學法不同之處,關鍵在一個“疑”字上,學生知識的獲得、才干的增長,需要經(jīng)過由有疑到無疑,再由無疑到有疑這樣一個往返循環(huán)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要使他們有疑,帶領他們知疑而進,達到發(fā)展他們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的目的。

  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當堂閱讀或分析課文時自己產(chǎn)生疑點,提出疑問,然后指導學生去精讀深思,討論研討,自釋其疑。教師不應擔心學生提出疑問會影響教學計劃的實施而不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提出問題,也不應該不加啟發(fā)指導,任其自由討論或不讓積極思考,草率據(jù)疑而釋,仍應該把釋疑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如在講授《為了忘卻的記念》一文前,先簡介了文章的寫作背景,揭示了全文的寫作順序,然后布置學生預習課文,熟悉課文,為分析文章做準備。學生通過預習,產(chǎn)生了不少疑點,提出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疑問:一是對文章題目“為了忘卻的記念”難以理解,文章既是為“記念”死者而作,又怎么說是“為了忘卻”呢?二是文章第四部分第二自然段的末句:“我不是高僧,沒有涅槃的自由,卻還有生之留戀,我于是就逃走。”應該怎樣正確理解?三是文章結尾處,作者表達繼續(xù)戰(zhàn)斗的決心和必勝信念時發(fā)出的充滿仇恨的呼喊“這是怎樣的世界呢”一句,為什么不用問號,也不用感嘆號,而是用句號?疑問提出后,引導學生逐段分析課文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通過精讀深思或議論研討,逐個自釋其疑。對第一個疑問,先指導學生精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再啟發(fā)學生理解“兩年以來,悲憤總時時來襲我的心,至今沒有停止”這句話的含義,使學生明確作者對烈士從未忘卻,接著提示學生聯(lián)系“竦身一搖,將悲哀擺脫”一句進行分析,認識到這里所說的“忘卻”指的是不要過分沉溺于悲痛之中,要化悲痛為力量,以堅忍不拔的戰(zhàn)斗,完成烈士未竟的事業(yè),從而再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對疑問作出正確的解釋:“忘卻”與“記念”并不矛盾,“忘卻”是為了更好地戰(zhàn)斗,也是對烈士最好的“記念”。對第二個疑問,先要求學生參照注釋弄清作者這里所引用的“高僧”這一典故的內容及“涅槃”這個詞語的含義,然后指導學生精讀那段文字,先從字面上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即“我不是高僧,沒有死的自由,不像那位高僧以死來逃避被捕;我還想活著與敵人斗爭,所以我離開了家,逃走了”),再引導學生聯(lián)系“這是奴隸所幻想的脫離苦海的唯一好辦法,‘劍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那句話,從思想上正確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最后通過學生的積極思維,對疑問作出恰當?shù)慕忉專鹤髡哌@句話不僅堅定地表明了自己要保存實力同敵人繼續(xù)戰(zhàn)斗的決心,還用《說岳全傳》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批判了幻想逃避現(xiàn)實斗爭的懦夫行為。對第三個疑問,先提問學生:作者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寫這篇文章的?學生很快作出回答:文章寫于白色恐怖下的1933年。進而問學生:作者對當時的世界,是否已有了肯定的看法?學生經(jīng)過簡短的議論,也作出了正確的回答:作者對眼前的世界早已有了肯定而明確的看法,即認為是充滿黑暗、“并非人間”的世界。教師點撥至此,學生對疑問就不須多釋而自明了。

  “這是怎樣的世界呢”的呼喊,無須發(fā)問,更不要求別人回答,連感嘆也沒有必要,實際上已寓答于問,所以不用問號、感嘆號而用句號。采用由學生生疑,再指導學生釋疑的教法,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主動求學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頗有益處的。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閱讀課文、分析課文時往往無疑可問,這就需要教師注意設疑,也就是根據(jù)教材內容,抓住某些關鍵性問題和學生不易發(fā)現(xiàn)或難以理解的問題設疑提問,使學生有疑要解。學生有疑以后,教師自己不宜匆匆據(jù)疑而解,更不宜提供現(xiàn)成答案草草提問而答,應該啟發(f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去自解其疑,把解疑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如《為人類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一文是課內自讀課文,在指導學生自讀時,設下幾個疑問:開頭舉了哪三個災害性事件?它們分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的實質是什么?怎樣消除污染保護環(huán)境?這幾個問題解決了,這一課的內容就掌握住了。那么,最后一個疑問“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么”的答案就出來了。

  又如講《荷塘月色》時,在介紹寫作背景后,注意緊密圍繞文章所揭示的主題,抓住字里行間所流露的“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這個難點,于分析文章的過程中多處設疑,引導學生解疑。在分析作者面對冷清、靜寂的荷塘環(huán)境發(fā)生的“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之感受時,就設下了“作者這樣與眾不同的獨特感受因何而有”的疑問,引導學生聯(lián)系作者當時不滿現(xiàn)實,幻想超脫、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明確這是情因景異,景隨情染的結果。在著重分析了月下荷塘的景物和荷塘上的月色后,提出了作者為什么把淡淡的月光下的荷塘景物寫得那么有形有神,有靜有動,有光有色,把荷塘上的月色寫得那么清淡而朦朧,這分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境和心情等疑問,引導學生聯(lián)系作者當時不愿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又不愿與惡勢力積極斗爭的矛盾心理,展開討論,要求學生思維,各抒己見,通過討論去解答疑問,明確對月光下的荷塘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那短暫喜悅的心境;

  對荷塘上月光的描寫,表露了作者苦悶憂郁的心境。這樣在指導學生總結課文時,就容易使學生理解荷塘月色全景的展現(xiàn),既是作者那淡淡喜悅又夾雜著淡淡哀愁這一心境主宰下的產(chǎn)物,又是作者抒發(fā)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這個難點。

  這樣設疑,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大有好處的。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使用這種疑問教學法,對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敢疑”、“好疑”、“善疑”的習慣,提高深入探求知識的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的寫作07-24

淺談寫作的教學論文08-23

淺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知識建構論文09-03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論文08-08

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應用研究的論文07-12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寫作的技巧論文08-22

語文教學論文12-15

語文教學論文05-21

淺談教育論文的寫作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