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簡介
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李玉民先生權(quán)威譯作,未刪節(jié)全譯本,注解非常詳細豐富,豆瓣高評8.5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簡介,歡迎閱讀參考!
內(nèi)容簡介
這本書里有三樣東西:偉大的建筑,糾葛的愛情,悲憫的作者。
雨果以史詩的波瀾壯闊,鋪陳幾十頁筆墨,描寫一座教堂與一個時代,使這部小說堪稱一幅百科巨著。作者講了一個關于“不可得”的愛情故事,吉卜賽少女美的明亮耀眼,鐘樓怪人愛的卑微執(zhí)著,副主教邪惡中露出軟弱,“美與丑毗鄰,善與惡并存,黑暗與光明相共!弊髡呖鄲烙谶@種矛盾,浪漫又悲情,讓我們思考什么是美丑,什么是善惡。
這本書里不只有三樣東西,還有激情,有自由,有前言中的一個希臘文詞,有人類永恒的話題——愛。“有人要把他摟抱的骷髏拉開,他的遺骸也就立時化作塵!保@結(jié)局浪漫極致,悲憫如佛,讓我們思考什么是愛,如何愛,愛是否有結(jié)局。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1802—1885)
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巨擘,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他才華橫溢,并且富有激情,二十八歲時,只用三個月即完稿《巴黎圣母院》,一鳴驚人。他早期曾思想搖擺,被人譏嘲“雨果已經(jīng)完蛋”;后期立場堅定,與帝國政權(quán)作斗爭而被流放,雖生活困窘,不改初志,以一部《悲慘世界》奠定自己的文學地位。
他有著純真的人道主義,曾大聲疾呼反對入侵中國,控訴英法聯(lián)軍掠燒圓明園。他秉著詩人的氣質(zhì),高呼“詩歌不會消亡”;他是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天才,一生創(chuàng)作3500多幅繪畫,影響無數(shù)后來者。雨果去世后,他的遺體穿過凱旋門接受萬民守靈,歷史中僅有三人獲得此種殊榮,這是世人對他的致禮。
目錄
第一卷
一、大堂
二、彼埃爾·格蘭古瓦
三、紅衣主教大人
四、雅克·科坡諾勒老板
五、卡西莫多
六、愛斯梅拉達姑娘
第二卷
一、從卡里布迪斯漩渦到希拉礁
二、河灘廣場
三、“以吻還擊”
四、夜晚街頭追逐美女的麻煩
五、麻煩續(xù)篇
六、摔罐成親
七、新婚之夜
第三卷
一、圣母院
二、巴黎鳥瞰
第四卷
一、善人
二、克洛德·弗羅洛
三、怪獸群牧人更怪
四、狗和主人
五、克洛德·弗羅洛續(xù)篇
六、不得民心
第五卷
一、圣馬爾丹修道院院長
二、這個要扼殺那個
第六卷
一、公正看看古代法官
二、老鼠洞
三、玉米餅的故事
四、一滴淚報一滴水
五、玉米餅故事的結(jié)局
第七卷
一、山羊泄密的危險
二、教士和哲學家原本兩路人
三、鐘
四、命運
五、兩個黑衣人
六、戶外大罵七聲的效果
七、狂教士
八、臨河窗戶的用場
第八卷
一、銀幣變成枯葉
二、銀幣變成枯葉續(xù)篇
三、銀幣變成枯葉終篇
四、拋卻一切希望
五、母親
六、三顆不同的心
第九卷
一、熱昏
二、駝背獨眼又跛腳
三、失聰
四、陶土瓶和水晶瓶
五、紅門鑰匙
六、紅門鑰匙續(xù)篇
第十卷
一、格蘭古瓦連生妙計
二、你去當乞丐吧
三、快樂萬歲
四、壞事的朋友
五、法王路易的祈禱室
六、火焰劍閑逛
七、夏多佩馳援
第十一卷
一、小鞋
二、白衣美人
三、浮比斯成親
四、卡西莫多成親
前言
并立的兩座豐碑
雨果出入人世二百余年,被譽為偉大的詩人、偉大的戲劇家、偉大的小說家、偉大的散文家、偉大的批評家等,然而,無論哪一種頭銜,都不足以涵蓋雨果的整體。如果一定要找出一種來,我倒認為思考者(思想家)或許堪當此任。
雨果不是一位創(chuàng)建學說的思想家,而是人類命運的思考者。
雨果的詩文,一字一句,一段一章,無不浸透了思考。而千種萬種的思考,最深沉、最宏大、最波瀾壯闊的,要算他對人類命運的思考了。
思考人類的命運,主要體現(xiàn)在他創(chuàng)作《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和《海上勞工》的過程,換言之,這三部長篇小說,正是他思考人類命運的記錄。
雨果由《巴黎圣母院》(1831)開宗明義,繼由《悲慘世界》(1845—1861)淋漓演繹,終以《海上勞工》(1866)重彩結(jié)幕,歷時三十余年,才算完成“人類命運三部曲”。
完成這三部曲,這三大部杰作,雨果就無愧于人類命運思考者的稱號了。
三部曲分別從宗教、社會、自然三個角度,來演繹壓在人類頭上沉重的三重命運,即有史以來人類所承受的教理(迷信)的命數(shù)、法律(偏見)的命數(shù)、自然(事物)的命數(shù)。
宗教、社會、自然,這三種主要的異己力量,是人類既需要又與之抗爭的對象,因而也就成為“人生的神秘苦難”的根源。
雨果作為人類命運的思考者,探本溯源,從深層意義上表現(xiàn)了人類在自身的發(fā)展史中,與宗教、法律、自然所產(chǎn)生的矛盾這種永恒性主題。因此,構(gòu)成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系的《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和《海上勞工》也就成為世界文庫的不朽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慘世界》兩部杰作,差不多是在同一個時期開始構(gòu)思的。但是,《悲慘世界》從醞釀到出版,延宕三十余年。而《巴黎圣母院》的創(chuàng)作雖小有波折,時逢七月革命,小說的研究材料和筆記全部散失,但雨果只用了五個月時間,一氣呵成,顯示出了他的天才與勤奮。
雨果以其浪漫主義詩人的才情和文學創(chuàng)新者的胸懷,偏愛宏偉和壯麗,而巴黎圣母院又恰恰是一座巍峨壯美的建筑,兩者自然一拍即合。雨果打算寫一部氣勢宏偉的歷史小說,一開始醞釀,就決定以這座大教堂為中心,講述一段奇異的故事。
在雨果的筆下,巴黎圣母院絕不是一個完備的、定型并能歸類的建筑:它不再是羅曼式的,但也不是哥特式教堂,因而成為集萬形于一身的神奇之體,成為令人景仰的科學和藝術的豐碑。1831年,《巴黎圣母院》一經(jīng)出版,它又成為文學的豐碑了。于是,這座大教堂和這部小說就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兩座豐碑并肩而立,再也分不開了。
有了這部小說,巴黎圣母院在城心島上亭亭玉立,儀態(tài)萬方,不僅多了幾分風采,還增添了一顆靈魂。
筆者在歐洲參觀過數(shù)十座大教堂,都各具風采,有的甚至顯得還要宏偉高大,還要華麗美觀,但總是作為建筑藝術來欣賞。然而,唯獨見到巴黎圣母院,哪管只是在它的廣場走過,哪管遠遠望見它的雄姿儷影,筆者也不免怦然心動,有種異樣的感覺,腦海重又浮現(xiàn)圣母院樓頂平臺的夜景:
吉卜賽姑娘愛斯梅拉達一襲白衣裙,在月光下和小山羊散步,敲鐘人卡西莫多則遠遠地欣賞這美妙的一對;另外還有一副目光在追隨著姑娘,那是從密修室小窗口射出來的,兇狠,密修室里幽靈似的主教代理弗羅洛正在窺視;教堂前的廣場上跑過一匹高頭大馬,那騎衛(wèi)隊長浮比斯不理睬吉卜賽姑娘的呼喚,向站在陽臺上的一位貴族小姐致敬……
廣場上一片火光,丐幫男女老少為救小妹子愛斯梅拉達,開始攻打圣母院;可是,卡西莫多不知是友,誤以為敵,獨自挺身出來保衛(wèi)吉卜賽姑娘,從教堂上投下梁木石塊,還熔化了鉛水傾瀉下來;在熊熊的火光中,廊柱的石雕惡獸魔怪似乎全活了,紛紛助戰(zhàn)……
以大教堂為中心的舞臺上,出現(xiàn)一幕幕驚心動魄、變幻莫測的場面,演繹著圣母院墻壁上刻的那個神秘的希臘詞“命運”,并將所有這些人物鎖到命運的鐵鏈上。圣母院也好像有了靈魂,有了生命,以天神巨人的身軀,投入人世間這場大混戰(zhàn)。
中世紀的宗教黑暗統(tǒng)治,正是鎖住人的命運的鐵鏈,而人同教會勢力、同狹隘思想相抗爭,便釀成大大小小的悲劇。這些悲劇組成的15世紀巴黎的社會畫面,由雨果的天才想象和創(chuàng)作,從湮沒的久遠年代,更加鮮明而生動地顯現(xiàn)出來。
雨果早在二十一歲時就講過:“在瓦爾特司各特的風景如畫的散文體小說之后,仍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另一類型的小說。這種小說既是戲劇,又是史詩;既風景如畫,又詩意盎然;既是現(xiàn)實主義的,又是理想主義的;既逼真,又壯麗;它把瓦爾特司各特和荷馬融為一體!边@種看似夸大其詞的預言,幾年后便由他的小說《巴黎圣母院》實現(xiàn)了。
正如作者所預言的那樣,《巴黎圣母院》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杰作。
這部小說講述的一個個故事,塑造的一個個人物,都是那么獨特,具有15世紀巴黎風俗的鮮明色彩,都可以用“奇異”兩個字來概括。推選丑大王的狂歡節(jié),奇跡宮丐幫的夜生活,落魄詩人格蘭古瓦的摔罐成親,聾子法官開庭制造冤案,敲鐘人飛身救美女,行刑場上母女重逢又死別,卡西莫多的復仇與殉情,這些場面,雖不如丐幫攻打圣母院那樣壯觀,但是同樣奇異,有的也同樣驚心動魄,甚是催人淚下。
書中人物雖然生活在15世紀,一個個卻栩栩如生:人見人愛的純真美麗的姑娘愛斯梅拉達、殘疾丑陋而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人面獸心又陰險毒辣的宗教鷹犬弗羅洛、失去愛女而隱修的香花歌樂女、手揮長柄大鐮橫掃羽林軍的花子王克洛班,等等,他們的身世和經(jīng)歷都十分奇異,卻又像史詩中的人物,比真人實事更鮮明,具有令人信服的一種魔力。
不過,書中最奇異的人物,還是無與倫比的巴黎圣母院。她既衰老又年輕,既突兀又神秘;她是卡西莫多的搖籃和母親,又是弗羅洛策劃陰謀的巢穴;她是愛斯梅拉達的避難所,又是丐幫攻打的妖魔;她是萬眾敬畏的圣堂,又是蹂躪萬眾命運的宮殿。她的靈魂是善還是惡,總與蕓蕓眾生息息相關……
毫不夸張地說,這部小說改變了這座大教堂的命運。巴黎圣母院的名氣遠遠超過其他教堂,大半功勞應當歸于雨果的小說《巴黎圣母院》。許多游客都是讀過小說,或者通過不同途徑知道這個故事,才慕名去參觀巴黎圣母院的,這是物以文傳的絕好例證。
雨果由1802年出生至1885年去世,八十三年的歷程,從帝國走到共和。在給雨果舉行國葬的時候,卡西莫多似乎又飛身登上鐘樓,趴到大鐘瑪麗的身上拼命搖擺:巴黎圣母院的鐘聲格外哀婉,同自動送葬的二百萬民眾的“雨果萬歲”的呼聲匯成奇妙的哀樂。一聲聲的鐘鳴,所表達的何止是沉痛,還隱隱含有遺憾。巴黎圣母院望著雨果的柩車駛向塞納河左岸,安葬到先賢祠,她心中何嘗不在想:“雨果啊雨果,葬在先賢祠,固然是一種殊榮,但是,你在我這里長眠,才真正死得其所!”
《巴黎圣母院》于1991年譯出,納入《雨果文集》中,又選入《雨果精選集》中;后又出了四五種單行本,早該修訂一下了。這次趁再版之機所做的修訂,仍失之倉促。世界文學名著的中譯本,十余年校訂一次不為過,最好請高手操作,自我很難超越。好的中譯本的外國名著,應是譯者的文學創(chuàng)作,能引起讀者的興趣讀下去。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jié)
第一卷
一、大堂
話說距今三百四十八年零六個月十九天前,那日巴黎萬鐘齊鳴,響徹老城、大學城和新城三重城垣,驚醒了全體市民。
其實,1482年1月6日那天,并不是史冊記載的紀念日:一清早全城鐘聲轟鳴,市民驚動,也沒有發(fā)生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既不是庇卡底人或勃艮第人進犯,也不是抬著圣骨盒的宗教列隊儀式;既不是拉阿斯城學生造反,也不是“我們尊稱威震天下圣主國王陛下”擺駕入城;甚至不是在司法宮廣場吊死男女扒手的熱鬧場景;更不是15世紀常見的羽飾盛裝的某國使臣蒞臨到任。就在兩天前,還有這樣一 隊人馬,即佛蘭德使團奉命前來,為締結(jié)法國王太子和佛蘭德瑪格麗特公主的婚約。為此,波旁紅衣主教不勝其煩,但是他為了討好國王,不得不滿臉堆笑,迎接佛蘭德市政官那幫土里土氣的外國佬,還在波旁公爵府款待他們,為他們演出一場“特別精彩的寓意劇、滑稽劇和鬧劇”。不料天公不作美,一場滂沱大雨,將府門掛著的精美華麗的帷幔淋得一塌糊涂。
1月6日那天,是約翰德特洛伊所說的“全巴黎歡騰”的雙重節(jié)慶,即遠古以來就有的主顯節(jié)和狂人節(jié)。
這一天,照例要在河灘廣場燃起篝火,在布拉克小教堂那里植五月樹,在司法宮演出圣跡劇。就在前一天,府尹大人已派衙役通告全城:他們身穿神氣的紫紅毛紡襯甲衣,胸前綴著白色大十字,到大街小巷的路口吹號并高聲宣告。
一清早,住家和店鋪都關門閉戶,男男女女從四面八方擁向三處指定的場所。去看篝火,賞五月樹還是觀圣跡劇,要隨個人的興趣而定。這里應當贊揚一句巴黎看熱鬧的人,他們有古人的那種見識,絕大多數(shù)都去看篝火,因為這正合時令;或者去觀圣跡劇,因為是在司法宮大廳演出,那里能遮風避雨。大家仿佛串通一氣,誰也不去布拉克小教堂墓地,讓那棵花還不繁茂的可憐的五月樹,孤零零在一月的天空下瑟瑟戰(zhàn)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