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言的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今天CN人才網(wǎng)小編為你提供的是關于語言的歇后語,希望可以幫到你!
賣布不帶尺——瞎扯
盲人的喇叭——瞎吹
公雞打架——斗嘴
水仙花不開——裝蒜
茅房里打哈欠——滿嘴臭氣
南天門上演講——高談闊論
啞巴討老婆——喜不可言
九曲橋上散步——轉彎抹角
二郎的笛子——神吹
八十歲學小旦——難為情
包子鋪的籠罩——氣往上沖
關老爺赴會——單刀直入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吃罷黃連含蜜糖——嘴甜心苦
老母豬拱地——全靠嘴硬
吹鼓手抱母雞——嘀嘀咕咕
壽星玩琵琶——老調重彈
懷里揣篦子——舒(梳)心
針尖對著油捻兒——挑明了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三尺長的.梯子——答(搭)不上言(檐)
三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下巴開口——多嘴
大姑娘上花轎——臉上哭,心里笑
大樹底下聊天——凈說風涼話
大腳穿小鞋——難受
大路邊打草鞋——說長道短
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
公雞頭上戴帽子——一語(羽)雙關
火車拉長笛——越想(響)越有氣
歇后語含義
歇后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后語。歇后語也叫俏皮話,可以看成是一種漢語的文字游戲。歇后語是熟語的一種,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后語四種。
歇后語由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后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古代的歇后語雖然很少見于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恒言錄》所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后語,直到今天還繼續(xù)為人們所使用。
最初的歇后語與現(xiàn)今的歇后語的表現(xiàn)形式并不相同,是對當時通用的成語、成句的省略。陳望道在《修辭學發(fā)凡》中稱之為“藏詞”。例如用“倚伏”代替“禍福”(出自《道德經(jīng)》:“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種歇后語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圍受到了限制。
后來的歇后語在結構上是“比喻——說明”式的俏皮話。使用的人往往只說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釋部分則讓對方自己領悟。
【關于語言的歇后語】相關文章:
有關于語言的歇后語03-24
關于比喻的歇后語04-04
關于鴨子的歇后語11-11
關于包公的歇后語04-03
關于腳的歇后語04-02
關于兒童的歇后語03-31
關于光頭的歇后語03-30
關于蛤蟆的歇后語03-29
關于趙云的歇后語03-28
關于喜的歇后語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