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心得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學心得1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理學心得15篇1
今天上午我上了本學期的第一堂心理健康課,上課的都是來自土木學院的土木工程系20--級的新同學,而這堂課也是這些學生進入大學以來的第一堂課。作為一名老師我感到很慶幸,我可以給可愛的學生上第一堂大學課程。當然,我的內心也很慎重,因為我希望通過這第一堂課,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輕松、快樂和興趣,更能讓他們感受到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期待。
今天的天氣并不是很好,突襲的冷空氣降臨長沙,天空還下著毛毛雨。我起了個早床,希望能夠提前二十分鐘早早地到達教室等著這一群可愛又純凈的新同學?墒,我竟然很馬虎地把東園記成了西園,當發(fā)現(xiàn)失誤后一路小跑從西園狂奔到東園,希望能夠準時出現(xiàn)在教室,以免耽誤同學們的上課時間?蛇z憾的是,當?shù)竭_教室時,我還是遲到了三分鐘。我站在教室門口,看到一百五六十位同學齊刷刷地坐著,他們望著我,真摯的臉龐上帶著微笑,從他們的眼中我看不到一絲抱怨和不快。我向他們微微笑,而內心被他們的包容和理解深深地感動了。
這次課我給同學們講述的是《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在講述理論知識的前提下,也穿插了很多的大學生實例。從同學們愉快的表情和熱情的掌聲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在整個課堂中體驗到了輕松和快樂,而我也從他們身上感到被肯定和滿足。
自從進入高校,當上老師,給同學們上心理課,已經有五個年頭了;厥走@五年的課堂,我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用最認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每一堂課,用最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是我始終對自己的要求。選擇自己所愛的,愛自己所選擇的,真誠用心地去做我應做的,堅持執(zhí)著地去做我所熱愛的。愿一路有同學們的陪伴,讓我們彼此都能得到成長。
心理學心得15篇2
暑假期間讀了《教育心理學》一書,里面的內容和我們的教學實踐很接近。通過大量的實驗向我們揭示了一些教育現(xiàn)象,為我們的教育實踐提供了理論依據。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了解到教師職業(yè)的神圣,同時也感到責任的重大。從書中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專業(yè)素質,下面談談我的學習心得:
通過學習,自己對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對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別是對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問題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差異等內容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學中根據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做好教學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學方法指導工作,減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其次,更加明白教師和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師這個職業(yè)有其獨特性。作為一個教師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堅定的意志品質,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能不斷樹立威信,不斷地努力學習和提高,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知道他們存在不同的心理差異;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面對學生的差異,采取不同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分層教學,進行個別化教學;能及時了解學生,不斷消除學生的心理困惑,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堅持性、獨立性和責任感。
讀了《教育心理學》,還使我認識到師生交往和課堂互動的必要性,師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作為教師要能夠自然地和每個學生交流、談心,做他們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愿意接近。要能夠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有統(tǒng)一的奮斗目標,師生關系融洽,互相愛護、關心和幫助。 教師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學生,不要有認識上的偏差。給學生適當?shù)钠谕,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總之,通過對《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收獲良多。不僅有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而且對很多學習事件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感悟。 我 要在平時的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探索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形成科學的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
心理學心得15篇3
這次參加了市里組織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我想就這次培訓中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朱斌老師給我們的講座《學校中的心理學與應用》,他講述在現(xiàn)代社會中,學校中常會出現(xiàn)許多問題少年,主要原因是學生自身的不成熟,家庭與社會的不良影響,脆弱孤獨的封閉心理,導致出現(xiàn)很多心理問題,這時我們教師既充當了知識的引路者,又是情感心理的疏導者。在培訓學習中,聆聽了教授的講座,他都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發(fā)生。
講座過程中,老師講到,在學校中,教師對問題少年的心理健康應該要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能傾心交談,用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成為學生的模仿榜樣,用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fā)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fā)生的,所以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xiàn)某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障礙,這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已。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xiàn)代高速發(fā)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jié)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學習心理衛(wèi)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為工作奉獻,這樣才能更好的教書育人。
心理學心得15篇4
臨近假期,學校又一次組織學習了陳xx教授的心理學的學習活動,這次學習的主要內容是發(fā)展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通過此次學習,讓我更深層次地理解了身邊的人和事,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收獲頗豐。
發(fā)展心理學,就是研究人類心理系統(tǒng)發(fā)展過程和個體行為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它的研究任務非常明確:每個年齡段的基本特征、心理機能發(fā)展特征和心理發(fā)展的內在機制。發(fā)展心理學有其規(guī)律性,有方向性和順序性,有不規(guī)律性,有普遍性和差異性,是增長和衰退的統(tǒng)一,還有連續(xù)性和階段性。而人格心理學研究的人格有獨特性、穩(wěn)定性、整體性和功能性,其研究特點有科學風格、哲學風格和藝術風格。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許多影響因素,有生物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學校教育、社會文化因素和個人主觀因素。
陳xx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在座的教干、教師闡述了發(fā)展心理學的方方面面的知識,讓大家了解了許多里程碑人物,明白了其研究的功能、方式和主要學派及其代表學說等等。陳教授還通過列舉案例和互動問答的方式讓我們更進一步地理解身邊發(fā)生的事和接觸的人的各種行為方式。聽完之后不得不感嘆,心理學確實有實效性,它確實可以幫助到我們很多。
陳教授把一個人從最初的生命孕育直至生命的結束都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每一個階段的心理發(fā)展都是不同的,并且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只是有時被我們誤解了或是忽略了,往往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后果,想想確實有道理。
現(xiàn)在想想,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在社會生活中都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在每種角色下都有著不同的心理活動,有著不同的心理需求。在這之前,因為不知,因為不懂,我們在處理許多事情時都是只做表面文章,而不能把握其根本,所以只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能系統(tǒng)、全面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費時、費力且效果不令人滿意。聽了這次的心理學講座后豁然開朗,原來如此…
我,是孩子的媽媽,是學生的老師,是父母的女兒,是丈夫的妻子,還有許多頭銜,一個人真得是多面的。我做不到八面玲瓏,但我可以做得更好。當我們在不同角色里時,就要全身心投入,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因為時間是不可逆的。
心理學心得15篇5
今天的培訓內容是團體心理輔導,從沒參加過團體心理輔導培訓的我感到漠然,不知團體心理輔導是啥東西?然而通過今天的團體心理輔導課,使我豁然開朗,收益菲淺,學到了不少知識。
本次培訓,我在培訓的課程與對象、課程學習四種觀念、團隊輔導的動力要求與教學原則等方面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在培訓中,我們通過找另一半、小組展示、內外圈交流等活動及游戲,去積極的參與并認真體驗感知,并在規(guī)則中互相認真的傾聽對方的事情,對其產生共鳴,感受對方的心聲,了解其情況,認真完成培訓的目標任務,去提升相關的能力。
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天時間,體驗的活動也不多,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些體驗中收獲頗豐。尤其是像我們一樣戰(zhàn)斗在第一線的班主任來說,面對有各種各樣問題的學生,任務艱巨。此次培訓,我認為在班主任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兩點:
一、不斷提升自我,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會影響到身邊的人,尤其是在處理學生問題上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有策略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傷害學生心靈。因此,作為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yōu)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知識和學生的一般心理特征,才能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
2、老師雖然學過一些教育心理學,但面對層出不窮的學生問題卻是處理乏力。只有不斷學習心理衛(wèi)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3、教師還應具有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和較強的感染力,要以對教育事業(yè)的滿腔熱忱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對學生的一片愛心、對所任學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響學生。要積極創(chuàng)設一個團結互助、好學上進的集體風氣,使每一個同學在良好的集體環(huán)境里成長。
二、時刻關注并積極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學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關系著孩子的學習、生活、成長與成才,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關注并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1、從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排除不良的情緒等方面,進行學習心理輔導。平時要注意細心觀察學生,要能夠平等地與學生溝通、交流,多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理解、認同不同意見的分歧,創(chuàng)造一個諒解和寬容的氣氛。
2、尊重每一位學生,愛護每一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多與學生交流學習、生活,與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
3、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fā)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通過班隊會課,定期地讓學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煩惱說出來,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大家一起分析、探討、解決問題。這樣可以使一部分學生的心理上焦慮和壓力及時地得到一定的宣泄和疏導,也使得他們可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當然,短暫的學習時間,膚淺的認識,還不足以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我還會一如既往地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知識技能與策略。
心理學心得15篇6
遇到這種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細觀察,注意他的一舉一動,從他的言行中尋找出他真正關心的事來。你可能隨便和他閑聊,只要能夠使他產生一些反應,那么事情也就好辦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這個話題,讓他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每個人都會有他感興趣,關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觸及,他就會滔滔不絕地說出來,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須好好掌握并利用這種人的性格和心理。
1、對傲慢無禮的人,盡量少說
有些人自視甚高,目中無人,時常表現(xiàn)出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你這種舉止無禮,態(tài)度傲慢的人,實在叫人看了生氣,是最不受歡迎的典型。但是,當你不得不和他接觸時,你需要如何對待他?
對付這一類的人,說話應該簡潔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羅嗦,所謂“多說無益”。
2、對沉默寡言的人,直奔主題
與不愛開口的人交涉事情是十分吃力的事,因為對方過于沉默,你沒辦法了解他的想法,更無從得知他對你是否有好感。
對于這種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當?shù)姆绞,讓他明白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盡量避免迂回式的談話。
3、對深藏不露的人,多用心思
我們周圍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他們不肯輕易讓人了解他的心思,有時甚至說話不著邊際,一談到正題就“顧左右而言他”。
當你遇到這么一個深藏不露的人時,你只有把事先準備好的資料拿給他看,讓他根據你所提供的資料作出最后決斷。
人們多半不愿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即使在你要求他說出答案或提出判斷時,他也故意裝不懂或言不及義地閃爍其詞,使你有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其實這只是對方偽裝自己的手段罷了。
4、對草率決斷的人,步步為營
這種類型的人,乍看好像反應很快,他常常在交涉進行到高潮時,忽然作出決斷,給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覺。由于這種人多半是由于性子太急了,因此有時候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果斷”,決定就會顯得隨便而草率。
由于“反應”太快,這樣的人每每會對事物產生錯覺或誤解,其特征是:沒有耐心聽完別人的談話,往往“斷章取義”,自以為是地下決斷,如此雖使交涉進行較快,但草率做出的決定,多半會留下后遺癥,招到意料不到的枝節(jié)發(fā)生。
從事交涉,倘若遇到這種人,最好把話題分成若干段,說完一段之后,馬上征求他的意見,同問題了再繼續(xù)進行下去,如此才不至于發(fā)生錯誤,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心理學心得15篇7
通過12天心理學的學習培訓,我將會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我也會把三位老師交給我們的方法很好的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在尊重他人的同時,我好,你好,世界好。
有句話說的非常好好: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就是為自己鋪路。
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既面臨難得的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當今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速度特別快,老師如果不積極學習,就會被時代遠遠的甩在后面。追求知識是老師們應該樹立的新觀念。知識經濟時代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一是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二是廣博的知識儲備;三是良好的做人品質,F(xiàn)代老師應該牢固樹立的一個重要觀念就是終身學習的觀念。老師只有不斷的學習新東西,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的駕馭新時代的任務。良好的觀察力是老師更好的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的重要條件。
因此,我感覺老師必須善于觀察學生。不僅僅是觀察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同時也包括觀察自己。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離不開自我觀察。良好的自我觀察力能夠是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并抓住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自己做出客觀的評價,以便在工作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在不斷的自我調節(jié)中完善自己。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就要學習有關的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同時要注意時時刻刻鍛煉自己的觀察力。另外還要注意到,同事們和領導也在時時刻刻觀察自己。以人為本,感情留人。就是要跳出狹隘老師的局限,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要傾注心血、傾注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又要關注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尊重領導和同事們的個性,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tài),關心他們的個人生活和健康,實現(xiàn)團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做到個人和團體一起成長。,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工作環(huán)境,使大家能夠心情舒暢地工作。只有有了感情這個重要的基礎,一個組織才能始終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和合作,才能把人心凝聚起來,形成合力。在教學中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搞厚此薄彼,不搞親親疏疏,要傾注心血,熱情待人,平等待人,善意待人,真正把一個班級建設成為溫暖的大家庭。
總之,學習心理學,不僅對我個人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在教學中也有很大的幫助,我會盡我所能學好心理學這門功課,努力做到三贏。
心理學心得15篇8
一、課程和教學的關系
要想明確課程和教學的關系,就必須知道“課程”究竟指的是什么?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紜。從現(xiàn)行的教育教學觀念對一門學科的定位來說,我們可以把“課程”視為一種“在教學目標、內容、計劃等方面都已設計和編制完備的靜態(tài)的產品”。
已經設計和編制好的課程一旦被選用,課程就進入了實施階段,課程實施就是教學活動的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是以“課程為中介而展開的教師與學生的統(tǒng)一行動。”因此“教學”可以說是一種動態(tài)的、實施課程的活動過程。
不少課程論者把教學看作是課程領域的一個部分。因為他們認為沒有教學,課程設計和編制變成了一件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美國學者塞勒等人提出了以下三個隱喻,對于我們思考和認識課程與教學的關系十分的有益。
“隱喻一:課程是一幢建筑的設計圖紙;教學是具體的計劃和詳細的說明。教師則是施工的工匠,教學效果是以達到設計圖紙的要求程度來衡量的。
隱喻二:課程是一場球賽方案,這是賽前有教練和球員一起制定的;教學則是球賽進行的過程。球員要根據賽場的具體情況隨時作出明智的反應。
隱喻三:課程可以被認為是一個樂譜;教學則是作品的演奏。同一樂譜,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演奏效果;關鍵在于指揮家和樂隊對于樂譜的理解和演奏技巧。”
這三個隱喻告訴我們課程和教學肩負的任務不同,但它們之間又存在著先后相續(xù)、動靜有致的聯(lián)系。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更多的是想方設法的做一個出色的工匠、球員和演奏者,卻很少注意思考和研究學科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是如何確定的。其實我們每個人如果能加強課程研究,使自己對所擔負的課程教學任務有一個清醒的、明確的認識,那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就會容易得多。
當我們跳出課堂、跳出學科,站到課程的位置,用課程研究者的目光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時,我們會有更多的思考和發(fā)現(xiàn)。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學什么,怎樣學,為什么這樣學,也會在自己的頭腦里變得清晰和淺顯。
課程與教學的關系,我們明確了之后,可以再重新審視這三個隱喻,來思考自己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關系。課堂的師生關系,是工匠與材料的關系?還是教練和球員的關系?還是指揮和樂隊的關系?不一樣的師生關系,能反映出不一樣的課堂,不一樣的教學思考,不一樣的教學情態(tài)和效率。我們可以對照這三個關系和三個隱喻來檢討自己的教學,來審視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來提升自己的認識。
心理學心得15篇9
生活中,人們對幸福的看法并不一致,有時還截然不同。當人們受到疾病折磨時,認為幸福就是身體健康;當人們陷入貧困時,認為幸福就是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能夠吃飽穿暖。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夠全面,且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
隨著心理學的發(fā)展,更多對幸福的定義來自心理學研究。雖然心理學關于幸福的定義還存在爭論,但人們通常認為幸福感是一種滿足感或者愉悅感,是根據個體心理自定的標準對生活質量的總體評價。心理學還認為,負面情緒對幸福感影響較大。在一個較封閉的社會,即使社會物質生活水平不高,人們也可能有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幸福感較強;在一個開放社會,人們有了參照系,即便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也可能出現(xiàn)幸福感的削弱。
從經濟學角度定義幸福,是幸福研究的又一個重要領域。一般認為經濟發(fā)展能提升人們的幸福感,這主要是由于經濟發(fā)展能帶來生活便利,如快捷的交通、便利的通信、多彩的生活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經濟發(fā)展雖能提升人們的幸福感,但它對幸福的貢獻是遞減的,即最初的經濟發(fā)展帶給人們的幸福感較強,而當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它所帶來的幸福感就會降低。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從道德維度對幸福作了分析,認為人生的幸福來源于積極生活和有助于他人的行動,懶惰和奢侈都會導致幸福感的降低。
財富是人們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保障,對是否幸福具有重要影響。沒有基本的物質條件就很難有幸福感可言,特別是對于那些仍然處于貧困狀態(tài)的人來說,財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財富不是萬能的,有錢卻不幸福的人比比皆是。還有不少人對財富的理解是片面的,認為金錢就是財富的代名詞。其實,財富可分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物質財富可以用金錢來衡量,而精神財富則不能。對一個人來說,人生境界、才能、思維能力、意志品行、人格修養(yǎng)等都是精神財富,是難以用金錢換取的,但都可能影響他的幸福感。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錢買不來幸福,物質財富增加與幸福并不成正比。當然,這不是說物質財富對生活幸福不重要,而是說它是生活幸福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比較而言,精神財富更為幸福所必需。在很多情況下,一個人是否幸福,往往不是由物質財富決定的。幸福是人生的目的,而物質財富只是獲取幸福的手段。
心理學心得15篇10
上周五的時候,同事說,下周有我來代表語文組來匯報學習心得,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沒怎么想,就答應了。可是沒想到答應好答應,真地做起來還真不好弄。
我的想法是把自己當年劃的句子整理出來?墒钦硪粫䞍壕筒恍辛恕.敃r劃了八百條,那整理起來不就麻煩大了。而時間又極其有限。決定整理到第六章。結果真的整理到第六章,已經是周二了。湛老師說,周四必須東西要出來。因為周日出去的緣故,周二上了六節(jié)課。所以回到家,整理了四十幾條就睡了。周四要去聽課,也就是青浦講座,所以周四的課掉到了周三,又是六節(jié)課。但是資料還是沒出來,可是自己身體吃不消,于是從十一點左右開始睡,睡到十二點,起床,工作到四點。把摘錄做完了。其間老婆打電話來,對私自買躺椅表示了憤怒。
周四上午兩節(jié)課。第三節(jié)上完之后,扒了幾口菜,就和同事們往人民廣場趕,可是還是遲到了十分鐘;氐缴虾N妩c半,回到家將近七點。放松了一會兒,決定先睡覺。寫完隨筆,睡到一點,然后起來寫發(fā)言稿。一直寫到六點。趕到學校給孩子們放三國,自己接著寫。第一節(jié)課沒有寫,沒電腦。下面三節(jié)課就好多了。到中午吃飯的時候,終于稿子寫好。說是三四五三章,可是自己發(fā)現(xiàn)第五章是整理不出來了。吃完午飯,抓緊搞ppt,結果搞到第一節(jié)結束才勉強趕出來。人已經疲憊不堪,自己稿子上寫得什么東西也不知道了。又抓緊再看兩遍。兩點三刻下去,結果教室里一片狼藉。管理人員不知道在哪里。
我講了半個小時不到一點。只講了預設的一半左右。只講了一個詞,學習。實話實說,下面聽懂的絕對不超過五個人,其中還包括華師大的倆個專家。同志們沒有興趣,我說的又是一大堆術語。同志們給面子,不出聲?墒俏覍嵲谑强床坏交拥母杏X。后來教授又作了一個簡單的點評。
自己感覺還可以吧,至少自己又相當于復習了一遍。其他人不作評論,根本就沒聽,也沒興趣評。就當自己痛快嘴吧。
講完了,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頓時輕松了很多。今天晚上看電視,看小說,睡覺。
心理學心得15篇11
也許是盤古開天辟地,也許是上帝的靈感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也許是大爆炸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可是,在這之后,真正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的,是人類的思維。因為人類的思維,產生了文學藝術,產生了科學技術,產生了這個世界上每個角落里的房屋建筑和花花草草。同樣,人類的思維,也帶來了戰(zhàn)爭、兇殺、競爭、猜疑和嫉妒等惡性的東西。
可是呢,也許是上帝播撒在人的內心的種子吧,人的內心總是向往著愛、快樂和幸福的。那么,在這樣一個壓力重重的時代處境下,我們怎么樣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身心放松的幸福呢?答案就是:換一種思維。如同我喜愛的作家亦舒說過的那樣:“我享受著自由,呼吸著空氣,喝著水,我是快樂的。”再延伸一些來想:我的眼睛能看到美麗的山水和可愛的孩子,我的耳朵能聽見動人的鳥鳴和嘩嘩的流水聲,我有手有腳,我是幸福的'。
每個人來到塵世,還大抵都想獲得成功。所以,最美好的祝福語,一向都是:身體健康,生活幸福,事業(yè)有成。所謂成功是什么呢?在我看來,就是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夢想,得到了一定量的金錢和權力。這樣,人的精神和腳步就會自由得多。也就是說,成功是為了自由。那么,怎么才能獲得成功呢?成功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善于思考。
縱觀古今中外每一個人成功的人,都是善于思考的。只有善于思考,思維才能不受束縛,不受前人言論和世俗輿論的束縛,并且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規(guī)則。而一個能制定規(guī)則的人,就一定已經是一個成功的人了。
以上所分析的,就是實用心理學中所講到的一種思維方法:變通思維,即換個角度看問題。這本書中,還講到了另外六種思維方法,包括邏輯思維——用理性推斷結果、比較思維——在相互對比中尋找方向、逆向思維——從目的地出發(fā)的藝術、創(chuàng)新思維——讓思維變得更有創(chuàng)造力、發(fā)散思維——學會舉一反三的妙用、定勢思維——不要墨守成規(guī)等。
這七種思維方式,涵蓋了人類思維的方方面面。而且,書中講述的事例都是很新鮮的,給人閱讀上的新奇感。書中將心理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到一個個生動的事例中,閱讀起來,趣味盎然。
這本書適合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所有讀者閱讀,尤其適合對人類的思維方式感興趣的讀者閱讀。翻開這本書的目錄,相信你一定一眼就能看到一種或者幾種自己感興趣的思維方式。然后,打開書,閱讀一下,相信你一定會有所啟發(fā),甚至豁然開朗。
把這七種思維方式的50個思維法則靈活運用到生活之中,相信你就能趨利避害,改變現(xiàn)有的不滿意的一切,得到你所向往的東西——動人的愛情、美好的親情、美麗的心情、成功的事業(yè)和自由的生活!
心理學心得15篇12
有句話說的非常好好: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更有尊嚴的生活。我很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去參加心理咨詢師的培訓課程,有幸聆聽老師們精彩的講座。
在教育發(fā)展的征途上,既面臨難得的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當今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速度特別快,老師如果不積極學習,就會被時代遠遠的甩在后面。追求知識是老師們應該樹立的新觀念。知識經濟時代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一是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二是廣博的知識儲備;三是良好的做人品質。現(xiàn)代老師應該牢固樹立的一個重要觀念就是終身學習的觀念。老師只有不斷的學習新東西,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的駕馭新時代的任務。因此,我感覺老師必須善于觀察學生。
不僅僅是觀察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同時也包括觀察自己。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離不開自我觀察。良好的自我觀察力能夠是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并抓住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自己做出客觀的評價,以便在工作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在不斷的自我調節(jié)中完善自己。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就要學習有關的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同時要注意時時刻刻鍛煉自己的觀察力。另外還要注意到,同事們和領導也在時時刻刻觀察自己。
“以人為本,感情留人”,就是要跳出狹隘老師的局限,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要傾注心血、傾注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又要關注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尊重領導和同事們的個性,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tài),關心他們的個人生活和健康,實現(xiàn)團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做到個人和團體一起成長。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工作環(huán)境,使大家能夠心情舒暢地工作。只有有了感情這個重要的基礎,一個組織才能始終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和合作,才能把人心凝聚起來,形成合力。在教學中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搞厚此薄彼,不搞親親疏疏,要傾注心血,熱情待人,平等待人,善意待人,真正把一個班級建設成為溫暖的“大家庭”。
通過5天心理學的集中學習培訓,我將會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我也會把兩位老師交給我們的方法很好的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在尊重他人的同時,努力發(fā)展自身,是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稱職的人民教師。
總之,學習心理學,不僅對我個人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在教學中也有很大的幫助,我會盡我所能學好心理學這門功課,努力做到最好。
心理學心得15篇13
學了心思學這門學科的深刻含義,認為學習這門學科是很有必要的,讓每一個在本我、自我、超我中始終完善本人,學好這門知識將助人也自助。現(xiàn)談談本人的幾點領會:
一、在日常生活里,咱們會發(fā)生很多在人際之間,與環(huán)境之間甚至是自我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沖突發(fā)生時,咱們常常墮入悔恨,自責或是責備別人及環(huán)境的苦楚的深淵中不能自拔。比如:與同事之間在工作上發(fā)生一些摩擦有時候各自都認為無道理或是沒必要,但就是由于誰也放不上體面,誰也不搭理誰,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氣氛很是緊張。如今我始終在學習中成長,能以溫和的心態(tài)去解決與同事之間的關系。
二、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帶無情緒,這種情緒都被認為是負性的情緒。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環(huán)境里不允許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發(fā)生,或會面時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這時咱們會無力去面對,在不經意間,就毀壞了辛勞建立的一段關系。比如:對“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這類情緒的發(fā)生,在很多時候是避開它,一旦不小心冒犯了它時,就會不知所措,要么被“憤怒”操控,得到理智,做出許多預先讓我后悔的事,通過成長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這種對于憤怒的態(tài)度及做法,完全是由于對“憤怒”缺少學習和正確的認知所致,以為“憤怒”是一個如狼似虎似的壞東西,如今才知道我的這些“憤怒”的價值觀于父母,因為父親的脾氣很怪,很小時的我常?锤赣H的臉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則挨罵,我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經驗里學習關于“憤怒”和“膽小”的知識的,在學習心思學之前我甚至把我的這種經驗中學習的知識又反復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咱們要造就足夠的親和能力,有了好的質量,創(chuàng)造親密的關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間的交會溝通能力,只要這種親密關系才能使咱們心思成長,由于它是滋潤生命的最佳營養(yǎng)。在中國這種親密關系大多數(shù)人卻素來不會,不具備造就親密關系的能力。比如:許多家庭,父子之間,母子之間,他們無奈進行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溝通。就由于他們之間不能視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談。導致許多家庭都把責任歸咎于孩子身上,卻從不在本人身上找找成績。這就闡明了一個成績,即“能力”缺乏。
我將始終的進步心思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始終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開他人腳下的絆腳石,就是為本人鋪路
心理學心得15篇14
《拖延心理學》這本書是我入職前就細細品味過的一本科學類讀物,還是在學校圖書館某個書架上發(fā)現(xiàn)它的,讀它的理由很簡單,我認為自己也是一個身患拖延癥的病人,而且有愈發(fā)嚴重之勢。比如與友人赴約,我往往會把時間預算得剛剛好,不遲也不早;比如說上班的時候,喜歡在規(guī)定時間前一兩分鐘再安心地打卡;又比如說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喜歡把作業(yè)拖到節(jié)點前一兩天才開始做,像是現(xiàn)在的讀書筆記,明天就是截止日期了,這才開始匆匆動筆。
正像書中反復提到的一句話,拖延者總能在最后關頭之前完成任務,只是在拖延的過程中多了幾分煎熬。
我本著從書中找尋靈丹妙藥的心態(tài)從第一頁翻到了最后一頁,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書中所說的大多是緣由,而非解決方法?梢姡敫瓮涎右矝]有什么好方法。類似的問題還有如何逃避孤獨?如何克服自卑?也許我們也沒必要去對付它們,心平氣和去接受也許比堂吉訶德大戰(zhàn)大風車要強得多。
對于拖延的原因,作者歸結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標和回報過于遙遠、無法自我約束。仔細想想,我喜歡把赴約時間調整得剛剛好,是由于我曾經提早到達,一個人站在街角或者坐在咖啡店里等待,而我又恰恰是個厭惡等待的急性子,于是選擇了這個方法,可我每次看到朋友比我提前到達,我又感到十分慚愧;至于在學習上的臨時抱佛腳,我想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暑假前幾天,滿懷信心要先完成假期作業(yè),后面就可以毫無壓力地恣意玩耍?墒强倳蟹笐械臅r候,心里反復安慰自己,我只是稍微休息幾天,過幾天接著寫。然后暑假就不知不覺進入尾聲了,而沒完成的作業(yè)還有大半。當然,最討厭的還是假期最后幾天厚著臉皮來抄作業(yè)的小伙伴們,也許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原本按時完成作業(yè)的自己,變得不那么勤快和樂于分享。
所以,當你拖延的時候,還是要看看這件事是否會對其他人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接受隱藏在內心中的拖延小妖精。就像書中最后寫道,“快樂來自于按照你的價值觀健康地生活,來自于跟他人和跟自己內心深處的連通,它還來自于能夠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來自于不管拖延是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仍能夠如實地接受它,就像雖然花園里長著一些蒲公英,而你依然能夠樂在其中”。
拖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當我們感到了自己在拖延某事時,說明我們已經在開始排斥它了。就像看到了蛇或者蜘蛛時產生的恐懼之情,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順理成章。
因此,還不如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感興趣或最適合自己的事情上,因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壓根不會拖延。至于那些不感冒的事情,還是主動把時間節(jié)點提前,然后在節(jié)點到來前加班加點吧。
心理學心得15篇15
人際交往心理學目前已經告一段落,自從學了這一門課以后,感覺獲得了不少有意義的知識,F(xiàn)就這些知識談談我的看法。
在還沒有接觸這一門課的時候,我對于人際交往的認識還是非常簡單的,認為和老師同學以及其他人的日常交談就是人際交往了。但是自從學習了人際交往心理學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真的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可以說他是最復雜也是最有用的一門學科。下可以改變人們對一個人的看法,把人人疏遠的人轉變?yōu)槿艘娙藧鄣暮萌;上可以在交際圈里游刃有余,將成功的道路鋪得更加平坦。
其實在中國的古代,孟子荀子告子世碩就有著對人性的不同看法,無論哪一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這可以說也是人際交往心理學的起源。人際交往實際上是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在心理與行為上的互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在內心和情感方面的全部交往。而人際關系則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的必定在情感上產生的一定的結果與積淀。
原先我在日常生活中認為如果兩個人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那么這兩個人是無法進行溝通的?墒窃趯W習了人際交往心理學之后,我了解到不同的意見之間的爭論也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手段,但是具體溝通是否完整還是要看傳遞的信息是否被接受和理解。我也學習到了言語溝通的藝術,比如從各個方面與角度尋找話題,直接進行提問,鼓勵對方說下去等等。我也學習到了傾聽的藝術。傾聽是我們后天學習到的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聽只是一種被動的消極的與生俱來的能力的展示,而傾聽則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用心去接受和體會的美妙能力。什么是傾聽的藝術?理論上來說是全神貫注地聽別人說話,邊聽邊概括要點,鼓勵對方把話說下去,善于聽出對方的言外之意。但是要做到極致還是需要不斷地練習。
人際交往心理學中還有各種豐富的理論和效應,比如皮格馬利翁效應,暈輪效應,刻板印象等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這些理論與效應無時無刻不在被我們日常的交往中被證實,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在人際交往心理學中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深思和理解的內容,在此就不便一一贅述了,我認為在學習完人際交往心理學后,我一定能在未來走得更遠。
【心理學心得】相關文章:
心理學實習心得06-13
職場心理學心得06-10
教育心理學的心得10-15
學習教育心理學心得11-25
管理心理學讀書心得01-13
職場心理學習心得03-02
心理學的心得合集15篇06-09
心理學實習心得體會11-12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03-08
職場心理學心得體會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