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嘉誠在汕頭大學的演講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嘉誠在汕頭大學的演講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家好!你們知道嗎?我以為活到這年紀,早看盡太陽底下的事,想不到令人莫名其妙的事還是不少的。近期媒體在熱炒年輕人應否成為李嘉誠,觀點之多,煞有介事的炒作令人費解發(fā)笑。坦白地對大家說,我愛當我自己!但這句話不意味我未曾夢想當一名內科醫(yī)生,或是科學家,一點癡性,人人可有,不久之前,我還希望自己是高球高手。人生的價值不僅需要重視結果,奮斗過程,也同樣重要。東坡先生曾說“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生活所需全部欠缺,我小時候比蘇東坡這句話的生活條件更苦,在這艱難階段中,我還能在品格個性、能力、情感與志趣的探索里找得快樂的滋味。這番鬧哄哄“要不要當李嘉誠”的炒作,反而促使我對自己的旅程反思,如果一切有機會從頭再來,我的命運會如何不同?
人生充滿著很多“如果”,轉折點比比皆是,往往也不由我們控制。如果戰(zhàn)爭沒有摧毀我的童年,如果父親沒有在我童年時去世,如果我有機會繼續(xù)升學,我的一生將如何改寫?我對醫(yī)學知識如此熱誠,我會不會成為一個醫(yī)生?我對推理與新發(fā)現(xiàn)充滿興趣,我會不會成為一個科學家?這一切永遠沒有答案,因為命運沒有給我另類的選擇,我成為今日的我。人生的過程中盡管不無遺憾,但我學到最價值連城的一課:逆境和挑戰(zhàn)只要能激發(fā)起生命的力度,我們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象的。我成長的年代,香港社會是殘酷而悲涼的。那時候沒有什么社會安全網,饑餓與疾病的恐懼是強烈的。沒有人愿意貧窮,但出路在哪里?70年前這問題每一個晚上都在我心頭,當年14歲時已需要照顧一家人,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沒有可以依靠的人脈網絡,我很懷疑只憑刻苦耐勞和一股毅力,是否足以讓我渡過難關?我們一家人的命運是否早已注定?縱使我能糊口存活,但我有否出人頭地的一天?
我迅速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必然的成功方程式,首要專注的是,把能掌控的因素區(qū)分出來。如果成功是我的目標,駕馭一些我能力內可控制的事情是扭轉逆境十分重要的關鍵。我要認清楚什么是貧窮的枷鎖——我一定要有擺脫疾病、愚昧、依賴和惰性的方法。
【李嘉誠在汕頭大學的演講作文】相關文章:
李嘉誠語錄02-17
李嘉誠的語錄01-01
李嘉誠的經典名言大全10-15
李嘉誠經典語錄10-13
李嘉誠的創(chuàng)業(yè)語錄07-24
李嘉誠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07-25
李嘉誠談創(chuàng)業(yè)08-09
李嘉誠成功語錄11-03
李嘉誠經典語錄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