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84句
凡是有良好的哲學悟性的人,必定有過對死亡的隱秘體驗和痛苦覺悟。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周國平的語錄84句,大家快來看看吧。
1、在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時,首要的目標應該是優(yōu)秀,其次才是成功。
2、所以,一個不把自己的理想、思考、感悟體現(xiàn)為某種社會價值的人,無論他內心多么真誠,也不能說他有事業(yè)。
3、在上帝眼里,偉大的失敗也是成功,渺小的成功也是失敗。
4、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時間進食,大部分時間在消化,獨處就是我消化世界。
5、輿論很清楚它的敵人是思想,但它從來不正面與思想交鋒。
6、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存在之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
7、情當然有真假之別。但是,真情也可能變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愛的經(jīng)歷。
8、盧梭說:"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這話聽起來自負,其實適用于每一個人。可惜的是,多數(shù)人忍受不了這個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結果彼此變得如此相似。
9、適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懷著大化的超脫心境享受人生。
10、一切迷戀都憑借幻覺一切理解都包含誤解一切忠誠都指望報答一切犧牲都附有條件。
11、瞥見了海的真相的人不再企圖談論海,因為他明白了康德說的道理:用人類理性發(fā)明的語詞只能談論現(xiàn)象,不能談論世界的本質。
12、繁忙中清靜的片刻是一種享受,而閑散中緊張創(chuàng)作的片刻則簡直是一種幸福了。
13、在真實的愛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賴別人造成的。
14、縱然苦難真有凈化作用,我也寧要幸福。
15、我不知道,我的本質究竟是那獨一無二的"自我",還是那無所不包的"大全"。我只知道,對于我來說,無論是用"大全"否定"自我",還是用"自我"否定"大全",結局都是虛無。
16、在另一個黑夜里,同一朵燭光會不會重新點燃?
17、生命有限,我害怕把精力投錯了地方,致使不再來得及做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本來就不是一個愛熱鬧的人,今后會更加遠離一切熱鬧,包括媒體的熱鬧和學界的熱鬧(我把后者看做前者的一個類別),在安靜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至少把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問題想明白。其實,真想明白了,哪有做不成之理呢?
18、當然,人是不能只靜不動的,即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
19、那么,揮霍與慷慨的區(qū)別在哪里呢?我想是這樣的:揮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東西拿出來,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東西拿出來。社交場上的熱心人正是這樣,他們不覺得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心情有什么價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們揮霍掉。相反,一個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寧愿在孤獨中從事創(chuàng)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實奉獻給世界。
20、人們舉著條件去找愛,但愛并不存在于各種條件的哪怕最完美的組合之中。愛不是對象,愛是關系,是你在對象身上付出的時間和心血。你培育的園林沒有皇家花園美,但你愛的是你的園林而不是皇家花園。你相濡以沫的女人沒有女明星美,但你愛的是你的女人而不是女明星。也許你愿意用你的園林換皇家花園,用你的女人換女明星,但那時候支配你的不是愛,而是欲望。
21、如果說教育即生長,那么,教育機構和教育者的使命就是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huán)境。
22、怎樣的環(huán)境算最好?生長是人的能力的自由發(fā)展,可稱之為內在的自由,最好的環(huán)境就是為之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有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自由,包括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等,另一是自由時間。這里單說后一方面。
23、快樂不算什么嗎?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嗎?如果滿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虛度,那就讓他們虛度好了。
24、仔細想一想,盧梭多么有道理,我們今日的所作所為正是逼迫孩子們誤用光陰。
25、與大人相比,孩子誠然缺乏知識。然而,他們富于好奇心、感受性和想像力,這些正是最寶貴的智力品質,因此能夠不受習見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26、與大人相比,孩子誠然缺乏閱歷。然而,他們誠實、坦蕩、率性,這些正是最寶貴的心靈品質,因此能夠不受功利的支配,做事只憑真興趣。
27、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28、也許,只有當我們扮演某個角色露出破綻時,我們才得以一窺自己的真實面目。
29、我不喜歡和一切角色意識太強烈的人打交道,例如名人意識強烈的名流,權威意識強烈的學者,長官意識強烈的上司等等,那會使我感到太累。我不相信他們自己不累,因為這類人往往也擺脫不掉別的角色感,在兒女面前會端起父親的架子,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要表現(xiàn)下屬的謙恭,就像永不卸妝的演員一樣。人之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也許是迫不得已的事,依我的性情,能卸妝時且卸妝,要盡可能自然地生活。
30、有做作的初學者,他其實還是不失真實的本性,僅僅在模仿做作。到了做作而不自知是做作,自己也動了真情的時候,做作便成了本性,這是做作的大師。
31、不能說真話而說真話,蠢。不必說假話而說假話,也蠢。
32、一個人只是為謀生或賺錢而從事的活動都屬于勞作,而他出于自己的真興趣和真性情從事的活動則都屬于創(chuàng)造。勞作僅能帶來外在的利益,唯創(chuàng)造才能獲得心靈的快樂。但外在的利益是一種很實在的誘惑,往往會誘使人們無休止地勞作,竟至于一輩子體會不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
33、"距離說"對藝術家和哲學家是同樣適用的。理解與欣賞一樣,必須同對象保持相當?shù)木嚯x,然后才能觀其大體。不在某種程度上超脫,就決不能對人生有深刻見解。
34、我們不妨眷戀生命,執(zhí)著人生,但同時也要像蒙田說的那樣,收拾好行裝,隨時準備和人生告別。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這樣一種執(zhí)著有悲觀墊底,就不會走向貪婪。有悲觀墊底的執(zhí)著,實際上是一種超脫。
35、所以,人的誕生,本身是對無意義的一個抗議。
36、人是一種講究實際的植物,他忙著給自己澆水、施肥、結果實,但常常忘記了開花。
37、有邂逅才有人生魅力。有時候,不必更多,不知來自何方的脈脈含情的一瞥,就足以驅散歲月的陰云,重新喚起我們對幸福的信心。
38、離別的苦,仔細分析起來,包含三層意思。其一,人生聚散不定,一別之后,不知何時再聚,也可能再聚無日,一別竟成永訣。其二,命運莫測,別后不免為對方擔心,有了無窮的牽掛。其三,生命短暫,青春相別,再見時也許皆已白頭,彼此如同一面鏡子,瞬間照出了歲月的無情?傊松宰羁鄤e離,正因為離別最使人感受到了人生無常。
39、有時候,我覺得人類的一切觀念在我頭腦里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都成了毫無意義的聲音和符號。于是,我感到一種解脫,又感到一種惶恐。
40、我不相信一切所謂人生導師。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jīng)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
41、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存在。名聲、財產(chǎn)、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從而使你的自我閃放出個性的光華。
42、自愛者才能愛人,富裕者才能饋贈。給人以生命歡樂的人,必是自己充滿著生命歡樂的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既不會是一個可愛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愛別人。他帶著對自己的怨恨到別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會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顯露出來,加人以損傷。受惠于一個自怨自艾的人,還有比這更不舒服的事嗎?
43、對于別人的痛苦,我們的同情一開始可能相當活躍,但一旦痛苦持續(xù)下去,同情就會消退。我們在這方面的耐心遠遠不如對于別人的罪惡的耐心。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罪惡仿佛是命運,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痛苦卻幾乎是罪惡了。
44、現(xiàn)在,我們與土地的接觸愈來愈少了。磚、水泥、鋼鐵、塑料和各種新型建筑材料把我們包圍了起來。我們把自己關在宿舍或辦公室的四壁之內。走在街上,我們同樣被房屋、商店、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包圍著。我們總是活得那樣匆忙,顧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我們總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恒和無限。我們已經(jīng)不再懂得土地的痛苦和渴望,不再能欣賞土地的悲壯和美麗。
45、這熟悉的家、街道、城市,這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時候我會突然感到多么陌生,多么不真實。我思念被這一切覆蓋著的永恒的土地,思念一切生命的原始的家鄉(xiāng)。
46、生命平靜地流逝,沒有聲響,沒有浪花,甚至連波紋也看不見,無聲無息。我多么厭惡這平坦的河床,它吸收了任何感覺。突然,遇到了阻礙,礁巖崛起,狂風大作,拋起萬丈浪。我活著嗎?是的,這時候我才覺得我活著。
47、一個人的道德素質也是更多地取決于人生智慧而非意識形態(tài)。所以,在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集團中,都有君子和小人。
48、在商場里,有的人總是朝人多的地方擠,去搶購大家都在買的東西,結果買了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還為沒有買到另外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而痛苦。那些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就生活在同樣可悲的境況中。
49、凡心靈空間的被占據(jù),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說窮人和悲慘的人是受了貧窮和苦難的逼迫,那么,忙人則是受了名利和責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種貧窮,欲壑難填的痛苦同樣具有匱乏的特征,而名利場上的角逐同樣充滿生存斗爭式的焦慮。所以,一個忙人很可能是一個心靈上的窮人和悲慘的人。
50、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據(jù)什么位置,和誰一起過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51、真愛孩子的做法:一、舍得陪孩子共度歡樂時光;二、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三、重點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獨立意識。
52、每一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一定有一個對于他最適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來認領。一個位置對于他是否最適宜,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感到快樂。
53、每年小旅行一次,隔幾年大旅行一次,增長見識,拓寬胸懷。
54、養(yǎng)成高品位的讀書愛好,讀一批好書,找到屬于自己的書中知己。
55、在現(xiàn)實中,愛往往扮演受難者的角色,因為受難而備受贊美。
56、對死的`思考推動人們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實際作用卻是中指這種思考。從積極方面說,宗教倡導一種博愛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們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愛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57、人類精神的逆反形式:大智若愚、大善若惡、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嚴肅若輕浮。
58、原本非常親近的人后來天各一方,時間使他們可悲地疏遠,一旦相見,語言便迫不及待地丈量著疏遠的距離。人們對此似乎已經(jīng)習以為常,生活的無情莫過于此了。
59、天才之缺乏自知之明,恰如庸人一樣,不過其性質相反。庸人不知自己之短,天才卻不知自己之長。德拉克羅瓦在創(chuàng)作他的傳世名畫之時,還在考慮他是否做一個詩人更合適些。
60、文化和歷史的星空何嘗不是如此?
61、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點。
62、小說的情節(jié)是虛構的,但細節(jié)必定是真實的。
63、誰的經(jīng)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內心經(jīng)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巨大的鴻溝。
64、疾病會使人變得更人性一些,更輕功利,也更重人情。對愛和友誼的體味更細膩。
65、有無愛的欲望,能否感受生的樂趣,歸根到底是一個內在的生命力的問題。
66、愛本質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
67、如果說愛是一門藝術,那么,恰如其分的自愛便是一種素質,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68、一個人只要真正領略了平?嚯y中的絕望,他就會明白,一切美化苦難的言辭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難的姿態(tài)是多么做作。
69、人們常說,愛情使人喪失自我。但還有相反的情形:愛情使人發(fā)現(xiàn)自我。在愛人面前,誰不是突然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他自己原來還有這么多平時疏忽的好東西?他渴望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獻給愛人,于是他尋找,他果然找到了。呈獻的愿望導致了發(fā)現(xiàn)。沒有呈獻的愿望,也許一輩子發(fā)現(xiàn)不了。
70、對人生的覺悟來自智慧,倘若必待大苦大難然后開悟。
71、所有最高的嘉獎跟處分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動者自身給行為者造成的精力成果。
72、在自在競爭狀況,自然抉擇淘汰了劣者;在獨裁狀態(tài),人工取舍淘汰了優(yōu)者。惟有平庸者永遠幸免,有最持久的生命力。
73、如何花錢比方何掙錢更能見出一個人的品位高低。
74、健康的全體價值是使咱們高興地享受人生。其最重要的享受方法就是做我們真正愛好做的事。
75、生命懼怕枯燥甚于畏懼死亡,僅此就足以保障它不可克服了。它為了回避單調必需豐盛自己,不在乎結局是否徒勞。
76、找一個最親的人,是愛情的終極目的。
77、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的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
78、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路。
79、一個經(jīng)歷過巨大災難的人就好象一座經(jīng)歷過地震的城市,雖然在廢墟上可以建立新的房屋和生活,但內心有一些東西已經(jīng)永遠的沉落了。
80、熱愛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保護生命是法治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81、靈魂是什么?很可能是原始而又永恒的生命在某一個人身上獲得了自我意識和精神表達。因此,一個有靈魂的人絕不會只愛自己的生命,他必定能體悟眾生一體、萬有同源的真理。
82、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fā)現(xiàn),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83、對于沉溺于眼前瑣屑享受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快樂。對于沉溺于眼前瑣屑煩惱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痛苦。
84、愛默生相信,人心與宇宙之間有著對應關系,所以每個人憑內心體驗就可以認識自然和歷史的真理。這就是他的超驗主義,有點像主張"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學。
【2020年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84句】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友誼的語錄11-10
經(jīng)典的生活語錄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