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行政訴訟法修改亮點解讀「精編」

時間:2017-11-27 10:31:48 政策法規(guī) 我要投稿

行政訴訟法修改亮點解讀「精編」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修改后行政訴訟法將于2015年5月1日施行。

行政訴訟法修改亮點解讀「精編」

  亮點一:行政機關不得干預、阻礙法院立案。“立案難、審理難、執(zhí)行難”一直是我國行政訴訟的難題,雖然老的行政訴訟法也有對行政機關不能干涉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規(guī)定但規(guī)定沒有細化,這次修改增加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在接到起訴狀時當場予以登記,并出具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起訴狀內(nèi)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錯誤的,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并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不得未經(jīng)指導和釋明即以起訴不符合條件為由不受理。修正案草案還明確了法院的相應責任,增加規(guī)定:不接收起訴狀的,當事人可向上級法院投訴,上級法院應責令改正,并對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亮點二:擴大受案范圍,可口頭起訴。涉及土地等自然資源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農(nóng)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官民糾紛,也被納入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修正案草案還明確了可以“口頭起訴”,為了方便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只要有明確的被告和事實等必備條件就可以起訴。

  亮點三:異地管轄,減少行政機關干預審判,修正案增加了規(guī)定:一是高級人民法院可以確定若干基層法院跨行政區(qū)域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二是對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由中級法院管轄。對于行政審判擺脫地方干預,實現(xiàn)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具有重要意義。

  亮點四:不執(zhí)行法院判決,可拘留行政官員。這應該算是四大亮點之首,多少案件是勝訴的,可是因為執(zhí)行不到位老百姓還是走上信訪的路,也成了地方維穩(wěn)的對象。針對執(zhí)行難,修正案草案增加規(guī)定: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diào)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diào)解書的情況予以公告。但是本條有社會影響惡劣的限制,衡量影響惡劣的標準還應該細化,但是希望司法解釋的量化不要太高,畢竟大的社會影響對老百姓總是傷害。 行政訴訟法進行大修,幅度修改過一半: 數(shù)據(jù)顯示,1990年至2012年全國法院一共受理一審行政訴訟案件191萬余件,年均83168件。去年全國法院審結一審行政案件涉及70多個行政管理領域,城建、社保、公安、計生、工商、交通等部門頻頻成為被告。

  草案增23條修改36條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表示,此次修改工作將針對現(xiàn)實中的突出問題,強調(diào)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訴訟權利,維護行政權依法行使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尋求司法救濟渠道暢通的平衡,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現(xiàn)行行政訴訟法包括附則在內(nèi)共11章75條,昨天頒布的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將侵權賠償責任一章刪除,包括附則在內(nèi)共10章99條,其中新增23條、修改36條、刪去4條,修改幅度較大。

  “立案難、審理難、執(zhí)行難”是此次修法的重點,擴大受案范圍、明確可以口頭起訴、強化受理程序約束、明確原被告資格、對“紅頭文件”的附帶審查、明確行政機關拒不履行判決將拘留負責人等,是此次修法的亮點。

  整體解讀:針對實際問題作出調(diào)整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介紹,《行政訴訟法》實施已逾20年,由于時代的局限,該法逐漸與我國當下民主、法治和改革、發(fā)展的現(xiàn)實多有不適應之處,以至于導致種種弊端,引發(fā)種種社會矛盾。近十年來,許多全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法學專家、法律實務界,特別是人民法院不斷呼吁對現(xiàn)行行訴法進行修改。

  姜明安表示,行訴法修正案對于排除我國目前“民告官”的'種種法律障礙和困難、保障官民爭議解決的法律渠道順暢和推進法治中國的建設必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整體上來說,《行政訴訟法》的此次修訂,是比較務實的,并沒有拘泥于大修還是小修,而是有什么現(xiàn)實的問題,就進行什么樣的調(diào)整。”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錫鋅介紹,該草案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實施23年以來的現(xiàn)實需要,以及在實際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地作出了立法與制度方面的一些調(diào)整。

  王錫鋅介紹,行政訴訟目前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難:案件受理難,審理難,判決后執(zhí)行難。此次修訂除了制度上的調(diào)整,也作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規(guī)定,比如再次強調(diào)原告的起訴權;強調(diào)被告方必須要應訴;強調(diào)行政機關不得干預公民、法人、組織對行政行為的起訴;強調(diào)如果法院“關門”,對訴狀不受理的話,起訴人可以向上級法院去投訴,或由上級法院對不受理法院的主管人員進行處分等。

  “中國的行政訴訟制度已經(jīng)實施20多年,是應該到這樣一個程度的:法院敞開大門,去回應行政糾紛的解決。”王錫鋅說,此次修訂一考慮到有哪些需要,二考慮到有哪些空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除了法律制度的改進,未來還可以更多地推動司法人員的依法獨立,如此法官也可以發(fā)揮更多的司法能動性,來解決實踐中的問題。

  對 “小商販遇上了城管暴力執(zhí)法在現(xiàn)行行政訴訟法的框架下應該怎么辦?”的具體問題,北京大學教授姜明安表示,這個小商販的第一選擇,應該是向城管的主管行政機關反映情況,讓他們處理自己的工作人員具體行政行為中的錯誤。如果本單位不予解決,他可以選擇行政復議,現(xiàn)在司法界相比行政訴訟,更鼓勵采取復議的手段,“行政復議是不要錢的,行政訴訟要是收訴訟費的。” 姜明安解釋說。

  依照現(xiàn)行法律,事件發(fā)生的60天內(nèi),可以申請復議,3個月內(nèi)可以提起訴訟,因此如果復議不成再行訴訟,時間上也來得及。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薛剛凌補充說,現(xiàn)在各地城管機關的主體資格在法律上尚未完全明確,有的省市的城管可以直接成為被告,如北京城管,但有的地方還不行。小商販如要針對城管提起行政訴訟,應注意這個問題。

  修正案草案第三十八條為行政訴訟增加了兩種判決形式: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以及確認具體行政行為無效。如果城管暴力執(zhí)法中存在一些不可撤銷的行為,或者已經(jīng)撤銷,但行政相對人仍然希望追究其違法責任等情況,可以請求法院進行上述判決,如獲得支持,可以據(jù)此要求補救措施和賠償。 “審理難”也是當前行政訴訟的一大癥結,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對此作出多方面修改,包括對規(guī)范性文件的附帶審查、證據(jù)制度、民事爭議和行政爭議交叉的處理機制等,其中擬規(guī)定行政訴訟可附帶審查“紅頭文件”,無疑是一大突破。

【行政訴訟法修改亮點解讀「精編」】相關文章:

1.2015年行政訴訟法的修改亮點與不足

2.

3.專利法修改草案五大亮點解讀

4.解讀新修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九大亮點

5.新消法亮點解讀

6.專家解讀《反家暴法》亮點

7.2016兩高工作報告內(nèi)容全解讀「精編」

8.我國首部慈善法具體內(nèi)容及解讀「精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