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 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朗讀來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讀準本課的生字及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理解花園里的環(huán)境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詞句,知道司馬光是一個遇事不慌、勇敢聰明的孩子。 教學難點
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
教學方法
看圖讀懂課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識字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古時候的一位小朋友,教師板書課題:11 司馬光。
2.簡單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我國此宋時期的歷史學家。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二、看圖
1.出示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么?
學生能從圖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嘩嘩地流出來,一個孩子正往外爬,圖中間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個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嚇哭了,有的喊著,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學生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進缸里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學生2:是誰救的掉進水缸的'孩子?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要多讀幾遍。
2.讀準生字及會認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讀生字和會認的字。
。2)同桌小伙伴互讀、糾正。
。3)抽讀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字音。
(5)電腦出示詞語的演示文稿:
孩子嚇哭 沒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舉起 砸破 救人 古時候 司馬光 一塊石頭
3.再讀課文,標畫出自然段。
4.學生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聽他們讀的字音是否準確。
四、理解課文內(nèi)容
。ㄒ唬⿲W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2.電腦出示插圖;讓學生根據(jù)圖中人物的穿載來理解:“古時候”這個詞語。
。ǘ⿲W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從他的讀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提問:①他指的是誰?(他指的是司馬光)②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從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師鼓勵學生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問題④借助圖弄清花園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樣的一口缸。
3.指導朗讀。
、俳處煼蹲x第二段,要求學生認真聽,聽出什么了?(教師在讀時注意突出“大”和“滿”字)
生:我聽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如果去掉“滿”好不好?為什么?
②學生自由
練習朗讀。
③指名讀這段;讀后同學評議。評議時同學們先可以說說他哪兒讀得好!然后說說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最后他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苡捎诒径蔚牡诙涫莻長句,不容易讀的教師再范讀,讓學生注意看清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輰W生自己練習朗讀。
⑥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咧该x,集體糾正。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聽他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進大水缸里呢?請你們聯(lián)系上下文說一說。
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沒留神掉進大水缸里。)你能用“一不小心”說話嗎?
4.應該怎么讀呢!同學們自己練習朗讀這段。如果是你會不會到假山上去玩?(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也就是說我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小心謹慎。
5.指名讀,大家評議。
6.必要的時候教師范讀指導。
7.提問: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沒留神掉進了大水缸里。啟發(fā)學生想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怎樣呢!通過討論得出當時情況十分緊急,掉進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及時救上來就會有生命危險。
8.過渡語,就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五自然段。
。ㄋ模⿲W習第四、五自然段。
1.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己輕聲讀這段,讀后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邊讀邊畫出表示小朋友動作的詞語。
。2)從“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這些詞,小組討論他們這些人當時是怎么想的?
(3)小組匯報得出結(jié)論:讓別人來幫忙,我這么小,沒有辦法,有的嚇哭了,不知道怎么辦。
。4)為了讓學生理解:“別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場面,教師提問: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隨時有生命的危險,如果你也在場,那都慌起來了是什么樣子?請同學表演當時的場面。
。5)教師指導學生有語氣地讀好這段。
。6)過渡: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就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畫出司馬光動作的詞語。
。2)請同學看圖,并模仿司馬光的動作。
。3)師:司馬光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怎樣做才叫“使勁”砸呢!再請同學們做動作。學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4)教師指導學生讀后四、五段。
。ㄎ澹┩ㄟ^比較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與課文中人物的比較。
提問: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一口大水缸里時,司馬光的表現(xiàn)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2.自己與司馬光的比較。
。1)提問:同學們也動腦筋想一想,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還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學生討論后全班交流。
辦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來。
辦法二:找一根長竹竿,讓小朋友抓著竿爬上來。
辦法三:去喊大人,讓大人把他救上來。
辦法四:可以找來抽水機把水抽出來。
辦法五:可以拿來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
。2)提問:大家想了不少好辦法,現(xiàn)在我們比較一下,司馬光的辦法和大家的辦法有什么不同?
。6)司馬光用的辦法與我們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師演示:水從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過渡:這樣水就離開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從這樣事情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小組討論后交流。
(8)師總結(jié)。
你們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都是讓人離開水,但時間又來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沒法讓水離開人,這是反向思維。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W習第六段。
1.缸里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嗎?
2.請學生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6段。
五、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訓練。
師: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這時候,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們會說些什么呀!請學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巧記本課6個生字的字形,了解字義。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詞。
3.完成課后練習題。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義。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詞。
教學難點
1.巧記本課生字的字形。
2. 正確地書寫“那、都、到”這幾個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司馬光這篇課文,司馬光給你們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二、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ㄒ唬╈柟躺、詞的讀音。
1.自己認讀生字。
2.同桌互讀生字、詞。
3.搶讀生字詞卡片。
。ǘ┣捎涀中、理解字義。
1.讓學生自己動腦、選擇自己認為最巧妙的記憶法記憶。
2.同桌小伙伴互相說一說。
3.請小組匯報或讓學生當小老師講解。
例如:
嚇,學生用形聲字的方法記“嚇”字。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讓學生做出受驚嚇的表情,體會人受驚呀時往往會不由
得張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組詞:驚嚇,嚇一跳。
4.指名抽讀生字詞卡片,鞏固生字的音形義。
三、書寫生字詞
1.先自己觀察每個字詞卡片,鞏固生字的音表義。
2.在書上獨立書寫6個生字,提出難寫的字。
3.同桌同學相互評改!
4.學生提出比較難寫的字,教師重點指導“到、那、都”這3個字。
5.學生在書上的第二個田格中練習書寫生字。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zhí)筆方法。
6.學生寫完后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yè),大家相互評改!
四、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書寫生字和字詞。
2.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五、教師小結(jié),朗讀全文
【《司馬光》的 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小鳥的教學設(shè)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shè)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shè)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shè)計04-23
《荷花》的教學設(shè)計03-03
上天的螞蟻教學設(shè)計04-06
電流的磁場教學設(shè)計04-06
《圖形的運動》教學設(shè)計04-02
《清澈的湖水》 教學設(shè)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