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橋邊高二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梳理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情節(jié),用亂數(shù)、不數(shù)、漏數(shù)來概括情節(jié)內容。
2、領會作品的內容和主旨,理解小說語言除了簡練和不斷妙用反諷之外,還有一種內在優(yōu)美。
3、理解小說情節(jié)中的細節(jié)、情節(jié)的搖擺、出乎意料與情理之中等技巧對情節(jié)運行的作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如何理解我對姑娘的愛,為什么要把她漏數(shù)。
2、如何讓學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節(jié)是如何搖擺的,對其中細節(jié)的賞析。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小說與其它文學體裁相比,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憑借緊張動人的情節(jié),有力地攫住讀者的注意力,讓他們產(chǎn)生欲罷不能的感覺。而其中短篇小說更以其短小的篇幅,緊張激烈的情節(jié),給讀者留有深深的體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短篇小說——伯爾的《在橋邊》
二、研習課文,品味情節(jié)
1、文章篇幅較短,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并復述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
[學生閱讀課文,老師并巡視并提醒學生用簡單的幾個詞來概括情節(jié)]
請一位起來復述課文內容
老師明確:我在橋邊數(shù)人數(shù),每次都故意把一個可愛的姑娘漏數(shù)掉。當然小說為了避免情節(jié)上的單調,我每次數(shù)的人以及數(shù)的方式并不一樣。我們接下來就一起去看看“我”是怎么數(shù)的。
2、研讀情節(jié),賞析細節(jié)
。1)亂數(shù)
、、怎樣亂數(shù)?
討論明確:
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興,有時故意少數(shù)一個人;當我發(fā)起憐憫來,就送給他們幾個!薄爱斘覑阑饡r,當我沒有煙抽時,我只給一個平均數(shù);當我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時,我就用五位數(shù)字表示我的慷慨!
、、為什么亂數(shù)?
第一段:“整天,整天,我的不出聲的嘴像一臺計時器那樣動著,一個數(shù)字接著一個數(shù)字積起來,為了在晚上好送給他們一個捷報。”這就是“我”的工作,“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計時的機器”了。
這個工作對我而言是枯燥、無聊、單調、空虛、灰暗的。
、纭⑽蚁胪ㄟ^亂數(shù)表達什么?
我對這個工作不滿意,但為了生存,“我”又無力抗爭。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準確:“我以此暗自高興,有時故意少數(shù)一個人;當我發(fā)起憐憫來時,就送給他們幾個……當我惱火時,當我沒有煙抽時,我只給一個平均數(shù)……”這些充滿反諷和揶揄的.筆調表露了“我”對這種生活的不滿和反抗。
渴望意義的人面對無意義的世界,會表現(xiàn)出厭倦。厭倦是一種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態(tài)。我把厭倦看做無聊的一種形態(tài),一種包含激情的無聊。(周國平)
(2)、不數(shù):
姑娘來的時候,和她同時過橋的人,我一個都沒數(shù)。
、、為什么此時會不數(shù)?
討論明確:因為我心愛的姑娘此時過橋了,在單調、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現(xiàn)就像一泓清泉,沖淡“我”對毫無意義工作的不滿,點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這是主人公無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姑娘在橋上經(jīng)過的時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樣子的?
討論明確:
課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簡直就停止了突突的聲音”
“所有在這個時間走過的人,我一個也沒數(shù)。這兩分鐘是屬于我的,完全屬于我一個人的,我不讓他們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動”“所有一切有幸在這幾分鐘內在我朦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過的人,都不會進入到統(tǒng)計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這很清楚,我愛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讓她知道”
“我在愛她。這是很清楚的,我在愛她!
㈢、請全體同學一起齊讀這兩段,感受我的心理。
小結:“我”是真的在愛著她了!在姑娘過橋的那個瞬間,如此美好而激動人心的幾分鐘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3)、漏數(shù)
主任過來檢查時,我把她一個人漏數(shù)了!
、、為什么這次我會數(shù)得如此認真?
討論明確:主任統(tǒng)計員的出現(xiàn),這直接關系到我的生計問題!拔摇钡膬刃挠芍暗摹坝鋹偤蜌g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內心充滿了緊張和矛盾。
、、為什么我數(shù)得如此認真,但還是把她給漏數(shù)了?
討論明確:表面上看,“我”為了生計,壓抑住了自己對姑娘的感情,“因為我必須數(shù),不能目送她過去”,而在內心深處,仍然是真摯的愛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壓倒了空洞無意義的職業(yè)——“我一輩子也不會把這樣漂亮的女孩子轉換到未來完成式中去;我這個心愛的小姑娘不應該被乘、被除、變成空洞的百分比!
、纭⒐媚锸俏业氖裁?假如換一個姑娘,我會把她漏數(shù)嗎?
毫無疑問,她是我追求的愛情,同時,她又不單單是愛情。那個“可愛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現(xiàn)實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換另一個可愛的人,甚至動物,“我”也會這么做。
、、漏數(shù)有意義嗎?作者想通過的漏數(shù)表達什么?
“漏數(shù)”并不能改變現(xiàn)實什么,但它表現(xiàn)著對美好事物的維護、堅守,表現(xiàn)著一種精神追求。對姑娘的愛與其說是愛情,還不如說是主人公的一種精神寄托,是他在這樣的社會氛圍、這樣的個人境遇中,依然堅持的對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種守望。
、槁⿺(shù)的結果是什么?
討論明確:結果是我被調去數(shù)馬車,反而獲得了與姑娘進一步接觸的機會。這結果雖有點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為小說的主色調還是比較明快的。
四、探討問題,分析主旨
1、作者想通過這些情節(jié)表達什么?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來了解下作者
海因里希伯爾的寫作處在兩難中:一邊是戰(zhàn)爭的廢墟,另一邊則是戰(zhàn)后重建狂潮;一邊是可見的殘垣斷壁的廢墟,一邊是深深隱藏在數(shù)字化效率社會的經(jīng)濟繁榮表象下的廢墟。所謂“廢墟文學”絕非僅僅意味著“戰(zhàn)爭廢墟”或“戰(zhàn)后廢墟”的文學,而是首先意味著人類在現(xiàn)代性處境中所遭遇的本質處境。(摘自柯小剛《廢墟、傷痕與倫理家園的重建》)
2、他們是誰?
他們與我的關系:給我安排工作的是他們,給我?guī)砩鎵毫Φ氖撬麄儯詈蠼o我一份所謂“美差”的還是他們。他們醉心于數(shù)字上的增多,醉心于物質上的滿足,卻從始至終沒有給過主人公真正的精神關懷。盡管主人公由數(shù)人換成了數(shù)馬車,但改變的僅僅是工種,他的處境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改變。他的精神需求也許永遠也不可能實現(xiàn)了,他作為人的存在價值和生存意義,也許同樣被永遠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課文這樣的一句話“坐在馬路那一邊數(shù)汽車的礦工”,說明像主人公這樣的遭遇并非特例。這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德國戰(zhàn)后重建中,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社會現(xiàn)實。
3、主旨:揭示德國戰(zhàn)后重建中,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社會現(xiàn)實
五、聯(lián)系現(xiàn)實、拓展延伸
不僅在伯爾的小說中會出現(xiàn)這種重物質輕精神的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情況的發(fā)生。在紛繁復雜、追求利益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太重視物質上的追求和滿足,而忽視了精神的充實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給自己的父母花錢買很多高檔物品,卻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掙錢,卻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心。在這個社會,很多人認為物質上的滿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給人物質上的幫助就是最大的幫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與物質無關,真正的幸福也絕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
相反有時失意時的一句鼓勵,痛苦時一個擁抱,沮喪時的一個眼神,落魄時及時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幫助,真正的關愛,那才能讓別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論語>選讀》中有句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于丹也講“人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愿我們都收獲真正的幸福,愿我們都真正懂得如何關愛他人,愿我們都成為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并讓自己收獲快樂的人。
六、作業(yè)
思考與實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