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書寫“親、父、啦、響、羽、悄、吞、哦、捕”10個生字,會寫“母親、外祖父”等11個詞語。
2、通過閱讀“翠鳥捉魚”一段,感受翠鳥動作的敏捷,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3、回顧全文,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學習觀察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留心觀察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動作所作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致。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引導回顧: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
2、師生交流:
我們知道了作者都對哪些事物做了細致觀察:
(1)作者觀察了下雨時船上的情景。
(2)作者觀察了小鳥的樣子。
。3)作者觀察了小鳥捉魚的動作。
3、師小結:
上節(jié)課我們還詳細了解了作者對翠鳥外形的描寫,讓我們再次帶著欣賞的感情讀一讀這一段:
后來雨停了。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
4、過渡:作者不光對翠鳥的外形觀察的細致,描寫的精彩,對翠鳥捕魚這一部分描寫的更是畫面感十足,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二、學習“翠鳥捕魚”,體會作者觀察的方法。
1、自由讀第4自然段,說說課文中的翠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動作敏捷)
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墒牵瑳]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2、交流預設:
。1)翠鳥飛得很快。(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翠鳥一下子沖進水里,一個“沖”字,寫出了翠鳥動作迅速。
。2)翠鳥捉魚的本領很好。(談體會)“沒一會兒”它又飛起來了,還銜著一條小魚,時間很短。(理解“銜”,叼著)
3、作者對翠鳥捉魚這一場景的觀察,主要是體現(xiàn)在翠鳥的動作上。除了“沖、銜”,翠鳥還有哪些動作,請你圈出來。
。1)學生自由讀書、圈畫、交流(沖、飛、銜、站、吞)
(2)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①課件出示課后第二題。
②請聽老師范讀,注意加點的動語,邊聽邊想象翠鳥捉魚的畫面。
③學生交流:描述自己看到的畫面,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表演。
、艽饲榇司,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翠鳥捉魚的畫面?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搭船的鳥》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形、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妙境界,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設計說明】
本單元主要是圍繞“觀察”這個主題展開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文章以“搭船的鳥”為題,一個“搭”字使鳥兒具有了靈性,體現(xiàn)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本文以一個孩子的口氣寫了他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字里行間充滿了一顆童心對自然的愛。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要有一顆愛大自然的心靈。文中的“我”正是這樣的孩子。文章記錄的就是“我”乘船去鄉(xiāng)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運用善于觀察的眼睛捕捉到了鳥搭船捕魚這一情景,便讓讀者看到了一只充滿靈性的鳥兒。文章還重點觀察了翠鳥捕魚時的動態(tài),“一下子沖進水里”,“沒一會兒,它又飛出來了!薄耙幌伦印薄皼]一會兒”表現(xiàn)了翠鳥飛行速度之快!耙豢诎研◆~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間的動作來描寫,這樣完全口語化的表達,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通過品讀對翠鳥的外形和捕魚姿態(tài)、動作的描述,體會翠鳥的可愛、活潑和“我”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翠鳥與人之間相互信賴的關系,感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美好。
教學過程
一、教師謎語導入,激趣促學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來考一考我們班聰明的同學。
出示謎語:一身彩衣多美麗,紅嘴藍翅翠綠羽。耐心等得時機到,銜來魚兒吞肚里。對,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翠鳥。
翠鳥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鳥,它不僅漂亮,還會搭車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這只聰明的鳥
出示課題《搭船的鳥》
2.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自由朗讀課文,勾畫細致觀察的事物
1.細致觀察了大雨
找出描寫下雨的句子:天下著大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拉沙拉地響。
學習擬聲詞的用法,知道作者細心觀察雨是采用了用眼睛看和用耳朵聽來觀察具體事物的,引導同學們留意還有哪些觀察事物的`方法。
2.細致描寫了船夫,勾畫出描寫船夫動作的詞語。
3.細致描寫了翠鳥
三、精讀課文,深入認識翠鳥
1.認識小鳥的美麗。
。1)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小鳥樣子美麗的段落,然后讀一讀,把你對小鳥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2)學生自己找段落、讀課文。
。3)指名學生讀一讀自己找出的段落。
。4)教師小結,并投影出示問題:“多么美麗!”由此你體會到了什么?你想怎樣讀這句話呢?。
(5)課文是怎樣描寫小鳥美麗的?請同學們自己試著找一找有關的句子。
指答(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相機板書)
。6)誰見過鸚鵡,它長得什么樣?(指名學生說一說。)
。7)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鸚鵡的圖片。(學生說說圖片中鸚鵡的樣子。)
(8)鸚鵡的確很漂亮,可本文卻說翠鳥比鸚鵡還漂亮,你們想不想看一看翠鳥的樣子?
。9)教師在學生的回答聲中課件出示翠鳥的圖片,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片對比,加深對“比鸚鵡還漂亮”這句話的印象和理解。
。10)請同學們用書上的話說一說翠鳥的樣子,然后你們可以在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學生照著書上的內(nèi)容描述小鳥的樣子。)
(11)經(jīng)過剛才的練習,誰能不看書只看著翠鳥的圖片說一說它的樣子?(指名學生上前指著翠鳥的圖片說一說它的樣子。(然后學生在組內(nèi)練習說)
。12)再讀“多么美麗啊”“比鸚鵡還漂亮”,你的體會和剛才比較有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教師評議并小結:覺得這只小鳥更加美麗了,也更加喜歡這只小鳥了)。
。13)總結翠鳥的外形美(相機板書外形美)
2.認識翠鳥捕魚的本領,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問題: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站在船頭,作者產(chǎn)生什么想法?
。2)學生回答。
。3)教師評議并小結:這只翠鳥到底打我們的船要去哪里呢?
。4)配樂朗讀翠鳥捕魚的句子,讓學生閉眼想象翠鳥捕魚的畫面。
(5)出示翠鳥捕魚視頻,引導學生勾畫翠鳥捕魚的動作.
。8)投影出示問題:讀了這一段,你對小鳥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板書捕魚快)
(9)哪些詞語能說明翠鳥捕魚動作靈活?
(10)指名回答,課件出示: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板書)
。12)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小鳥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魚)
3.感悟翠鳥的靈性。
原來翠鳥搭我們的船是去捕魚啊,那么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搭過別人的車呢?總結翠鳥的靈性和對人類的信賴。
四、深入拓展,深化情感
1.出示翠鳥捕魚視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翠鳥捕魚的一系列動作
2.播放剪輯好的視頻,分段觀察翠鳥捕魚動作,并用上一系列動詞如:收緊俯沖展開扎進張開咬住一蹬扇動飛起
3.完成課堂學習單并交流。
五、作業(yè)
仔細觀察家里的小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并寫下觀察日記。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正確書寫“搭、父、嘴”等13個生字,會認“父、啦、鸚、鵡、悄”五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評價任務
任務一:正確書寫“搭、父、嘴”等13個生字,會認“父、啦、鸚、鵡、悄”五個字。
任務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任務三: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開火車認讀生詞。
二、精讀讀感悟。
出示閱讀要求:請同學們自己自由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么鳥?這只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歡這只鳥嗎?可以用鉛筆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和詞語,把你喜歡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1.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你所畫的語句,互相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2.班級內(nèi)匯報。
準確讀出本課生字新詞,并會寫生字。(評價目標一)
三、重點句段指導。
1.你知道這只鳥長什么樣子嗎?(生說后,出示鳥樣子的句子)
板書:嘴——紅色
羽毛——翠綠
翅膀——藍色
得出:外形美麗(根據(jù)板書引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chǎn)生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3.“我”發(fā)現(xiàn)翠鳥后仔細觀察它可愛的樣子,找到描寫翠鳥樣的`句子后反復讀一讀。(生讀)
4.“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么樣?
板書:一下子沒一會兒
得出:動作迅速、敏捷。
5.讀下面這段話,注意加點的詞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師指導朗讀。
6.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只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的老師。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7.小翠鳥居然敢站在船頭,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8.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指導學生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評價目標二)
四、拓展閱讀。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給同桌,可以說說為什么喜歡?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的翠鳥的知識介紹給自己的伙伴。
附:板書設計
搭船的鳥
長嘴——紅
美麗羽毛——翠綠
翠鳥翅膀——藍色
本領高一下子沒一會兒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研讀對翠鳥動態(tài)的描寫,感受翠鳥捕魚時動作的敏捷,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2、抓住節(jié)點,梳理順序,學習慢鏡頭觀察的方法,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流程】
一、立足起點,指向“寫了什么”
1、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船頭的鳥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作者心里冒出一個又一個問題。作者正想得入神,翠鳥開始行動了,它在干什么?(翠鳥在捕魚)
2、對比課文讀一讀,只用一個動作“捕”,這樣寫好不好?
出示:
A、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B、我正想著,翠鳥開始捕魚。
預設:只用一個動作“捕”,沒能把捕魚過程寫清楚。
3、那文中是如何將捕魚過程寫清楚的呢?請圈出表示動作的詞。(沖、飛、銜、站、吞)
4、翠鳥有這么多動作,我們用手勢來體驗一下捕魚的過程。
5、借助動作詞,誰能說清楚翠鳥捕魚的過程?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起點出發(fā),通過對比的方法,體會將動態(tài)寫清楚的必要。圈出表示動作的詞,感受作者是如何寫清楚的。用手勢來體驗,符合學生思維特點,直觀感受捕魚的動態(tài)過程。借助動作詞,復述捕魚過程,實現(xiàn)語言內(nèi)化,再次感受動作詞的妙處。至此,對動態(tài)建立初步感知,即通過一連串動作來呈現(xiàn)。】
二、揣摩語言,指向“為什么寫”
1、這么多動作,猜猜捕魚的過程有多快。別瞎猜,再讀這段話,說說你的根據(jù)。(預設:關鍵詞“一下子”“沒一會兒”。)
2、視頻驗證:別眨眼,從翠鳥離開枝頭到回到枝頭,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秒。(三秒)
3、現(xiàn)場體驗:請一位同學從教室這頭“飛”到那頭,模仿翠鳥捕魚的過程。
點撥:這位同學氣喘吁吁,所用時間還是超出了三秒。再看翠鳥,三秒之內(nèi)幾個動作一氣呵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動作敏捷)
4、聯(lián)系生活:如果讓你下水抓魚大概花多長時間?漁夫撒網(wǎng)捕魚大概花多長時間?這樣一對比,你覺得翠鳥技術怎樣?
點撥:將動作寫具體,表現(xiàn)高超的捕魚本領。
5、指導朗讀:讓我們再回味一下翠鳥動作的行云流水。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體會捕魚的速度,感受語言的力度與情味。視頻驗證,激發(fā)學習興趣,達成直觀感受,F(xiàn)場體驗,在對比中感受動作的敏捷。聯(lián)系生活,在對比中感受捕魚本領的高超。至此,進一步體會將動態(tài)寫清楚的意義,充分體會動作詞的表達效果!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搭船的鳥》選自新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旨在通過課文引導學生學習習作方法,提高習作水平。本單元主題為留心觀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鍛煉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為寫作提供素材。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識字學詞、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課文中生字詞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借助已有的識字經(jīng)驗自主識字,然后進行集中指導書寫。三年級的學生對于“觀察”也并不陌生,在一年級科學課上就開始有所學習,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所實踐,在一、二年級的教材中也有所涉獵。學生已經(jīng)初步知道可以用眼觀、手摸、耳聽等多種方式進行觀察,但是對留心觀察、細致觀察的好處的了解還不夠,對細致觀察的方法還不夠明晰,對針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習作更需要老師進一步的指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十一個生字、會寫八個
過程與方法:
1、知道作者仔細觀察了哪些事物,并說出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初步了解觀察事物的方法及其意義。
2、通過反復朗讀和小組討論,關注翠鳥的外貌描寫,體會翠鳥的美麗外形;關注翠鳥捕魚的動詞,感悟翠鳥捕魚的敏捷;通過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翠鳥捕魚的情景,初步了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方法及其意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自然之美和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認讀寫生字;認識翠鳥,感受自然之美。
難點:體會課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學會觀察生活,學習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出示“鸚鵡”的圖片,從而認識“鸚鵡”一詞。提問:你喜歡這只小鳥嗎?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2)引入新課:課件出示“搭船”一詞。提問:你搭誰的才車或船去過哪里?(生回答之后做簡要點評)。一次,一只比鸚鵡還漂亮的鳥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這是一只什么鳥?它要做什么呢?和老師一起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將抽象的漢字轉化為具象的圖像,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問題,調(diào)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而自然引入本篇課文。
二、復習鞏固
(1)分段指名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聲音洪亮)。
。2)脫離課文單獨出示生字讓同學們認讀,全對的給一張貼紙。
設計意圖:檢查第一課時學習情況,為深入研讀做準備。
三、深入研讀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①搭船的鳥是一只什么鳥?②這只鳥長什么樣子?③這只鳥的動作是怎樣的?
小組討論得出結論,分小組展示。
、俅澍B。
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并齊讀:母親告訴我這是翠鳥。哦,我明白了,這只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
、谡n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板書:嘴——紅色;羽毛——翠綠;翅膀——藍色。得出:外形美麗。
、壅n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標出表示翠鳥捕魚的動詞(沖飛銜站吞)
問:從這些動詞你體會到了什么?(翠鳥的動作敏捷)
問:還能從哪些詞語看出來?(一下子;沒一會兒。)
板書:沖、飛、銜、站、吞、一下子、沒一會兒。得出:動作迅捷。
我們一直在說翠鳥,翠鳥在哪兒呢?(船頭)
在船頭干嘛呢?(搭船捕魚)
船上除了翠鳥還有誰?(“我”、母親、船夫)
你覺得鳥與人相處的怎么樣?(和諧)
小結:正因為人不傷害鳥,才欣賞到了鳥的神奇美麗,也正因為鳥喜歡人,才生活得這么快樂,才出現(xiàn)了這么和諧的畫面,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和描寫把這一中心思想表達了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深入課文,得出作者從外形和動作兩方面對翠鳥進行了描寫,體會作者細致的觀察和描寫,為自己的以后的習作提供方法指導和素材積累。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拓展延伸及作業(yè)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同小組的一起交流一下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
2.課下仔細觀察自己熟悉的小動物,抓住它的外形和動作自己動筆寫一篇小習作。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正確認讀本棵十一個生字,會寫八個。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引導學生學習課外讀物,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些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互相親近的照片或圖片供學生欣賞,學生自由談觀后感。
2、一次,一只翠鳥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樣想的呢?讓我們快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并標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課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頭組詞。
4、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5、檢查朗讀,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shù),也可以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6、更換語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讓學生再認。
7、脫離語境,小組長檢查組內(nèi)識字情況。
第二課時
一、生字復習
出示生字詞卡片,通過做“過獨木橋”的游戲復習鞏固。
二、再讀課文,深入品位
1、師:剛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現(xiàn)在自己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么鳥?你喜歡這樣的鳥嗎?為什么?教師隨著學生的發(fā)言,隨機點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麗的小鳥。 睅煟簭倪@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你想怎么讀這句話?引導學生一邊想小鳥的樣子,一邊讀后面描寫小鳥樣子的句子。
3、課件出示翠鳥圖,引導學生背誦這一段積累語言。
4、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chǎn)生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5、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么樣?師指導朗讀。
6、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只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方法之一。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三、積累與擴展
1、生背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翠鳥的知識介紹給周圍的伙伴。
第三課時
一、復習課文
檢查朗讀情況,先指名讀,再齊讀,指名檢查背誦情況。
二、指導生字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字型、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生試說筆畫筆順。
2、認真描紅、試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3、實物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共同評價,爭當“小小書法家”。
4、對筆畫和間架結構不好的進行修改。
5、給生字組詞或用生字說一句話。
6、練習:邊讀邊寫。
柏拉圖曾說:“我們必須尋找一些藝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開辟一條道路,使我們的年輕人由此而進,如入健康之鄉(xiāng);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藝術作品,隨處都是;使他們?nèi)缱猴L如沾化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之間受到熏陶,從童年時,就和優(yōu)美、理智融合為一。”而我認為教師也可成為那“藝術巨匠”,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與一切美善事物相遇、相知、相融,而語文課堂正是這樣一片讓孩子們與美相遇、打開孩子與自然生命連接、啟迪學生、提升能力的沃土。
《搭船的鳥》是統(tǒng)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留心觀察”,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作要求是“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課文以兒童的口吻,描寫了“我”在去鄉(xiāng)下的路上留心周圍事物并細致觀察,得以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會“搭船”的翠鳥,充分說明了留心觀察的好處。本文搭船的主體是一只翠鳥,一個“搭”字,賦予翠鳥以人性和靈性,字里行間充滿了童真,讓讀者感悟到人和動物相處的融洽與和諧。
我執(zhí)教的是第二課時,設置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描寫翠鳥的語句,緊扣關鍵詞句厘清作者的寫作思路,了解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2、能借助觀察記錄單學習作者觀察翠鳥的方法來觀察身邊的細致,記錄觀察所得,并掌握如何進行簡單的外形和動作描寫。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yǎng)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積極情感。
與此同時,我設計的這堂課也秉承著學!芭d發(fā)教學”的理念,緊跟興發(fā)教學的步伐,將始于自然、立于禮、啟于智、成于樂較好地融入到了課堂。具體解析如下:
一、始于自然——打開學生自然生命
柏拉圖認為:“先入為主,早年接受的見解總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為了培養(yǎng)美德,兒童們最初聽到的應該是最優(yōu)美高尚的故事!薄笆加谧匀弧闭谴蜷_自然生命之通道,讓“自然生命之美”先入為主。讓孩子接近,回歸自然,讓兒童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自然的、敞開的狀態(tài),去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好,無需教師師的灌輸,無需教師用語言贅述,輕柔和美的.音樂與靈動的自然畫面就是最具感染力的!耙恢恍∏闪岘、美麗敏捷的翠鳥于水波蕩漾、粉荷綻開的池塘中,一會靜靜站立于枯枝上,一會兒迅速沖入水中捕魚”,這樣的視頻畫面,配上輕柔舒緩的音樂,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看著孩子們目不轉睛,不時發(fā)出驚嘆聲,我感受到孩子們正將自身與自然界美好的生命——翠鳥建立起了聯(lián)系。這時,孩子們是興趣盎然、充滿好奇的,它們渴望進一步走進課文去接近翠鳥,這視頻大概也起到了效果。
二、立于禮、啟于智——啟迪學生理智生命
在語文教學中,“禮”我覺得就是方法的滲透;理智生命的啟發(fā)就是使學生思維處于一個積極的狀態(tài),讓有一定距離的自然生命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啟迪學生。而在我執(zhí)教的這堂課中有以下幾“禮”:
1、在“聚焦翠鳥,感受其外形之美”的部分,首先讓孩子們初步感知文本,說說對翠鳥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只_______的翠鳥。),讓自然生命與孩子的主觀感受建立起聯(lián)系,讓文本與學生進行對話;接著層層遞進,讓孩子們找“關鍵詞”來體會翠鳥外形之美,由模糊、整體的印象上升到了清晰、具體的印象,此時“美麗的翠鳥形象”已經(jīng)住在了孩子們心中,也從對翠鳥的“相遇”變成了“相知”。
2、在“體會作者內(nèi)心所想”這一部分,我采取了先讓孩子們將自置身于那飄蕩的船只上,帶孩子們走進情境,如果是自己置身其中會想些什么?發(fā)散孩子的思維,孩子們疑問重重。接著再讓孩子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與作者對話,這樣孩子們則能與作者達到共鳴。此時,孩子已不是孩子,大概成了雨后乘船觀察翠鳥的那位小朋友了吧!
3、在“聚焦翠鳥捕魚,體會細致觀察”部分,順勢而下,由疑而進,翠鳥到底在干什么呢?學生很快找到了答案,順水推舟,接著圈出動詞、品析動詞、關鍵詞和視頻體會翠鳥捕魚速度,這時孩子們對翠鳥的認識變得更加清晰了。
4、在指導朗讀方面,注重層次和方法,做到“讀有層次、讀有所悟、讀有所感”。在指導朗讀“翠鳥外形”部分,要求讀出美麗(感受自然生命之美)、讀出喜愛(與自然生命連接),學生通過“彩色”“翠綠”“藍色”等詞語感受翠鳥外形之美,一次比一次讀得好。在指導朗讀“作者內(nèi)心所想”部分,先讓學生提疑問,聚焦三連問指導讀出好奇;在指導朗讀“翠鳥捕魚”動作部分,聚焦關鍵詞——沖、飛、銜、站、吞,聚焦關鍵詞——沒一會兒、一下子,體會翠鳥捕魚之迅速,先讓孩子們自由讀,然后觀察老師讀(帶表情、動作、節(jié)奏有快有慢),最后孩子再次入情入境模仿讀,朗讀落到了實處。
5、遷移訓練方面,在學完“翠鳥外形”和“翠鳥捕魚”部分,我設計了口述孔雀外形的環(huán)節(jié)和描寫小狗開車動作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細致觀察,落筆有方法,緊密與實際生活建立起聯(lián)系,進行遷移訓練,讓孩子學有所獲,授之以漁。
三、成于樂——提升學生文化生命
輕柔舒緩的音樂旋律,是讓孩子們在聽覺上產(chǎn)生一種美的感受,讓孩子們?nèi)硇牡靡苑潘,播放一組美麗的圖片(雨景圖、船夫搖櫓圖、美麗翠鳥圖、翠鳥捕魚圖)回到課文,由分到整,最后啟發(fā)性地提出讓孩子們學會留心觀察生活,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人世間無盡的美好,經(jīng)由師生對話去重建學生個體與自然、與事物的聯(lián)系,也使這節(jié)語文課有了一定的精神滲透和教育性。
每一堂課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總會存有一絲絲不足,最后環(huán)節(jié),對精神生命的托舉還不夠到位。教育教學中真的有太多的學問,學無止盡,常學常新,常教常新!芭d發(fā)教育”課堂不是將“始于自然、興于詩、立于禮、展于智、成于樂”這一理念看成是一個一個死板的模式,不是生搬硬套、流于形式地強塞進教學設計中,如何將“興發(fā)教育”“生命教育”落實到日常每一堂課中,這是我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所謂“教學”,要不斷“學”才能知道如何“教”,永遠都抱著一顆“我是學生”的心去教學,想必定會“碩果累累”。
“教育就是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教學是需要用智慧去打造的,是需要用方法去裝扮的,是需要用知識和經(jīng)驗去豐富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去反思的。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以學習者的心態(tài)去面對,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勵志做一名學習型、智慧型、善于反思型、研究探索型、創(chuàng)新型教師!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字理識字“搭、翠”兩個字,隨文認識“羽、悄、吞”等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這只搭船的鳥外形特點和捕魚本領,感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3.能夠結合文本認識細致描寫,指導細致描寫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鳥兒的外形和動作等。
4.通過品味帶有動作的重點句,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感受翠鳥的敏銳、伶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結合課文內(nèi)容,認識并品味細致描寫,了解觀察描寫的不同角度,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難點:感受細致描寫中語言描述的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明確單元目標
1.同學們,法國著名的藝術家羅丹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生齊讀。)
2. 要想發(fā)現(xiàn)美,得怎么辦呢?
小結:這個單元學習的主題就是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二、“搭”字入手 ,整體感知文本
(一)讀題激趣
1.同學們,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字朋友。
課件出示:搭。
2.交流:你認識它嗎?說說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
小結:在生活中識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同學們,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搭車還是搭船,主人公一般都是人。可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個搭船的特殊乘客——一只鳥。
3.板書課題,齊讀。
4.交流:一只飛翔的小鳥成了乘船的客人,你能感受作者對這只鳥懷著怎樣的情感嗎?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
說一說:“搭船”是什么意思。搭船的鳥是什么鳥?它為什么要搭船呢?
2.引導賞讀文章開頭與結尾。
。1)說說從文章開頭、結尾中獲取的信息。
。2)重點理解為什么到文章末尾才交代鳥兒的名稱。
3.字理識字,激發(fā)識字的興趣。
(1)出示:翠。
。2)指導。
翠:形聲字,上面的“羽”表意(相機補充“羽”字),表示與鳥有關。下面是“卒”表聲。指綠草叢生,有綠意,表示翠鳥的羽毛為青綠色,本義指翠鳥,引申為青綠色(翠竹、翠柏)或青綠色的寶石(翡翠)。
三、研讀賞析,體會細致觀察
(一)品外形特點,仔細觀察
1.感悟外形美。
翠鳥究竟有多美呢?(出示小鳥的圖片)看看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試著用一兩個詞說說。
2.自讀第2自然段。
思考:這只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顏色鮮艷。)
小結:這段話描寫了翠鳥外形的特點,作者通過觀察鳥的各個部位和顏色,讓我們感受到了翠鳥的美麗。
(二)引導質(zhì)疑
1.大雨初停,小船漂蕩,就在這寧靜的時刻,一只美麗的鳥兒突然出現(xiàn)在船頭,頓時吸引了作者的注意力。作者盯著小鳥,浮想聯(lián)翩,換作是你,你會想到什么呢?
學生展開聯(lián)想并提出疑問,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出來。
2.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只美麗的翠鳥,作者的內(nèi)心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波瀾。
3.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ㄈ┢凡遏~動作,細致觀察
1.就在作者浮想聯(lián)翩的時候,一件有趣的事情發(fā)生了。
出示翠鳥捕魚視頻50秒,親歷捕魚現(xiàn)場。
2.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翠鳥捕魚的過程,你會選擇什么詞語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重點向“快”引導。
3.緊扣動作,感悟表達。
。1)作者是怎樣將翠鳥捕魚、吃魚的過程寫得細致傳神的呢?自由讀第4段,圈畫并交流表示動作的詞語。
。2)你能把翠鳥的機靈、敏捷讀出來嗎?
。3)我們身邊的`事物很多都是處于運動變化之中。如何把這樣復雜多變而又轉瞬即逝的連續(xù)動作描述清楚呢?作者給我們做出了示范。你能說說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嗎?
小結: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用“動作分解法”來描述,就是把連續(xù)的幾個動作一一分解開,把每一個動作寫清楚,然后再將分解的動作連接起來。
四、對比閱讀,拓展文本積累
導語:剛剛我們認識了一只會搭船的翠鳥,作者仔細觀察,動靜結合,描寫了它的外形和動作。老師獎勵你們再看另外一只翠鳥,讓我們看看它又有什么特點呢。
(一)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翠鳥》:
1.找出描寫外形的句子;
2.用“△”標出翠鳥動作的關鍵詞;
3.完成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ǘ┙涣鲄R報
。ㄈ⿲Ρ乳喿x
我們也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小組合作討論:
《搭船的鳥》和《翠鳥》兩篇相比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共同之處:都是描寫翠鳥的文章,抓住了翠鳥的外形、動作特征去描寫。
不同之處:《翠鳥》這篇文章對翠鳥的描寫要更加詳細些。(《翠鳥》還寫了翠鳥的聲音。)
五、總結升華,激發(fā)觀察興趣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的“留心觀察”都是用眼睛看到的。)
2.其實,觀察時不僅僅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用手摸、用鼻子聞,甚至用口來嘗一嘗。正如諺語所說: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材解讀
《搭船的鳥》是統(tǒng)編教科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課文,本單元是有關于習作的策略單元,旨在讓學生體會作者如何留心觀察事物,從而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本文以一個孩子的口吻寫了他在大自然中觀察、認識翠鳥的過程,我乘船去鄉(xiāng)下外祖父家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只美麗的翠鳥,這次平常的探親之旅,因為我留心周圍事物并細致觀察,得以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充分說明了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重難
通過朗讀,交流感知作者觀察的'事物,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體會觀察的樂趣,并進行場景觀察練筆,初步學會生活場景描寫。
教學目標
。ㄒ唬┰谡Z境中識記搭、父、啦、鸚、鵡、悄6個生字,會寫搭字。
。ǘ┩ㄟ^朗讀,交流感知作者觀察的事物,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體會觀察的樂趣。
(三)場景觀察練筆,初步學會生活場景描寫。
教學活動
。ㄒ唬┯^察篇章頁,明確目標。
1·出示篇章頁,朗讀名人名言,說說自己的理解。
2·明確習作單元和學習目標。
(二)搭字入手,整體感知。
1·讀題激趣,識寫搭字。
2·反饋字詞,整體感知。
。ㄈ┳哌M開頭,聽覺觀察
1.梳理擬聲詞,體會打字的精準。
2.觀察船夫搖擼,體會雨天船行的美好。
3.愜意朗讀,總結觀察方法:耳朵聽。
。ㄋ模┚x細品,視覺觀察
1.查找關鍵詞,說對小鳥的印象。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
2.圈畫關鍵詞,體會作者的細致觀察。
3·學習對比,圖片排序,學習觀察順序。
4·真情朗讀,總結觀察方法:眼睛看。
5·引發(fā)思考,過渡下文,體會觀察樂趣。
(五)學以致用,說練細致
1·觀察場景,說出細致。
2·練筆提煉,學以致用。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會認讀本課“親、鸚、啦”等5個生字,重點會寫“搭”和“翠”。
2.通過小組合作品讀描寫翠鳥“外形”“捕魚”的語段,了解“我”對翠鳥顏色、動作所作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3.創(chuàng)設觀察實踐活動,記錄觀察所得,初步樹立留心觀察的意識。
教學重點
品讀描寫翠鳥“外形”“捕魚”的語段,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板貼、作業(yè)單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學習篇章頁,了解單元學習重點。
。1)啟發(fā)思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五單元是個特殊的單元,這是一個習作單元。讀一讀篇章頁,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根據(jù)學生回答,明確單元學習重點: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2.引入課題,理解“搭船”。
3.激趣、再讀課題。
二、預習反饋,感知大意
教師引語: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首先考考你們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1.學習生字詞。
(1)認讀詞語。
。2)教學多音字“啦”。
。3)指導書寫“翠”。
2.交流初步印象: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翠鳥?
三、整體把握,品讀觀察細致之處
教師引語:這是一次平常的探親之旅,作者偶遇了這只搭船的鳥。在這次出行中,作者對哪些事物進行了細致地觀察,你能夠找出來嗎?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對哪些事物作了細致觀察?畫出有關句段。
2.交流:你畫出了哪些句段?
3.預設(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
。1)雨、船夫
(2)翠鳥的外形
。3)翠鳥捕魚的動態(tài)
四、聚焦翠鳥,感知多重觀察方法
觀外形
1.出示要求:讀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樣觀察翠鳥的外形的?
2.交流作者觀察方法。
預設:
。1)從整體到部分。
作者先總寫這是一只彩色的'小鳥,然后分別寫了羽毛、翅膀、長嘴。
點撥:這樣有序地觀察,能夠讓我們對事物有一個全面、完整的了解。(板貼:從整體到部分)
。2)抓住特點。
抓住“一些藍色”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觀察細致。
質(zhì)疑:為什么沒有注意到翠鳥的眼睛、爪子、尾巴去觀察呢?
可見觀察外形的時候,要抓住事物最有特點的地方。(板貼:抓住特點)
遷移:觀察大象的外形,你會抓。浚ㄉ茸铀频亩浜烷L鼻子);斑馬在你眼前,你會抓住什么觀察它?(黑白條紋和大尾巴);如果是蒲公英呢?
3.指導朗讀:出示翠鳥的貼圖。說感受,指導朗讀。
觀動作
教師引語:剛才作者觀察的是靜靜的翠鳥(板書:靜態(tài)),用了這些好的觀察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了翠鳥外形的美麗。它捕魚的動態(tài),作者又是怎樣細致觀察的呢?(板書:捕魚動態(tài))
1.課件出示第四段:它捕魚的動態(tài),作者又是怎樣細致觀察的呢?同桌交流。
2.交流作者觀察方法。
(1)抓住動作觀察。
圈出動作的詞。這其實是一個連續(xù)的畫面,作者卻將它分解成一個一個具體的動作,這是觀察動態(tài)事物的好方法(板貼:分解連貫動作)。
結合動詞,談感受,隨機指導朗讀。
你從這些動作的詞語感受到了什么?特別是哪個詞。(重點:飛、銜、吞)
。2)關注動作細節(jié)。
關注了捕魚的速度。(一下子、一會兒、一口)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不僅關注到了捕魚的動作,更關注到了這動作的細節(jié)。(板貼:關注動作細節(jié))
3.讀文字,想象畫面。
讀這一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這樣的畫面?先四人小組內(nèi)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4.觀看翠鳥捕魚的視頻。說感受,指導朗讀。
五、仿寫片段,遷移運用
教師引語:作者將翠鳥捕魚一連貫的動作分解,細致地觀察,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身手不凡、動作敏捷的翠鳥。這樣的觀察方法,值得模仿。
1.觀察視頻“金魚覓食”。
老師帶來一段“金魚覓食”的視頻。請仔細觀察視頻中小金魚都有哪些動作,關注這些動作的細節(jié)。
2.交流:小金魚怎樣在覓食。教師適時板書關鍵動詞。
3.學生練筆,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分享。
六、總結全文,延伸課外
大自然中,不僅僅是這只外形美身手快、有靈性會搭船的翠鳥,只要我們善于觀察,流淌的小溪、雪中的松樹、歡快的魚兒,無處不是多彩多姿。同學們要用心感受,并用文字記錄這個美妙的世界。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統(tǒng)編教材中首次呈現(xiàn)的習作單元,單元主題是“觀察”。本單元語文要素一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二是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搭船的鳥》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作家郭風寫的一篇散文。文章以一個孩子的口吻,寫了他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重點描寫“翠鳥外形的美麗”和“翠鳥捕魚動作的敏捷”。作者用他善于觀察的眼睛,細致有序的描寫手法,讓我們看到了一只美麗又充滿靈性的翠鳥。
作為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本課的教學,重在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表達方法,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體會“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進行的細致觀察,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本單元序列性強,考慮到三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教學時可以提供“觀察記錄單”,動物視頻、圖片等,引導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習觀察,為習作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一)認識“父、鸚”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會寫“搭、親”等9個字,會寫“母親、外祖父”等9個詞語。
。ǘ┩ㄟ^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作者對翠鳥的外貌所做的觀察。
。ㄈ└惺茏髡哂^察的細致,嘗試觀察身邊的事物,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三、教學準備
觀察記錄單,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了解單元主題,導入新課
1、提示習作單元,學習篇章頁。
啟發(fā)思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五單元是個很特殊的單元,這是一個習作單元。讀一讀篇章頁,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根據(jù)學生回答,明確單元學習重點: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2、瀏覽單元目錄,明確單元學習要求。
。1)教師引導:就如篇章頁所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瀏覽目錄,你發(fā)現(xiàn)本單元的文章作者都觀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物?引導學生瀏覽單元目錄,了解本單元課文的觀察對象和單元習作內(nèi)容。
。2)教師小結:這個單元,我們要通過學習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習作例文來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還要學習觀察,把自己的觀察所得寫下來。只要留心觀察,你也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
3、導入《搭船的鳥》的學習。
(1)板書課題,引導讀題:搭船的鳥。(板書課題時在田字格內(nèi)范寫“搭”字,指導識記書寫)。
。2)教師引導:這只會搭船的鳥可能是一只什么鳥?說說你猜測的理由。
(3)指導正確書寫“翠、羽”。
引導觀察“翠”和“羽”,發(fā)現(xiàn)“翠”的上部和“羽”的不同之處;重點指導“翠”的書寫:“羽”字頭,但是“羽”的第一筆、第四筆都去鉤。
4、引導據(jù)題質(zhì)疑,教師歸疑。
。1)引導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2)教師歸納學生疑問:作者觀察到的究竟是一只怎樣的翠鳥?它為什么要搭船?
。ǘ┏踝x課文,了解作者的觀察結果
1、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要求: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句子。讀完后想一想讀課題時提出的兩個疑問。
2、初讀反饋。
(1)檢查詞語“父親、嘴巴、沙啦、鸚鵡、靜悄悄”的認讀及“嘴、親、父、沙、啦、響”等6個字的書寫。
指導要點:讀準多音字“啦”。隨機指導“嘴”字的書寫:“口”窄小,底部在橫中線;“此”寬扁,“角”窄長。
。2)引導交流: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鳥?你知道它為什么要搭船了嗎?
交流中引導學生初步了解翠鳥外貌美麗、會捕魚,很聰明。
3、默讀課文,聚焦“觀察”,了解觀察結果。
。1)借助課后思考練習第一題默讀思考: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作了細致觀察,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組織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
預設:①翠鳥。引導學生讀讀找到的句子、段落。
預設:②船夫。指導學生讀好“船夫披著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搖著櫓”,注意停頓。)
拓展:課文中還有很多和“船”有關的詞語,出示——
船頭船篷船櫓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指出圖片中的“船篷、船櫓、船頭”。
預設:③雨。讀讀相關句子,了解作者還在用“耳朵”觀察。
。3)教師小結:我在平常的一次去鄉(xiāng)下的路上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有趣的事物,重點觀察了翠鳥的外貌和捕魚時的動作,還知道了觀察不僅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隨機板書:看、聽。
4、指導書寫“母親、外祖父、雨點、船夫、用力、船頭、翠鳥”等7個詞語。
。ㄈ┝私狻拔摇睂Υ澍B外貌所做的觀察
1、學生按照提示自主學習第二自然段。
出示學習提示: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翠鳥?把有關的詞句畫出來。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預設1:從描寫顏色的詞語中看到了一只漂亮的翠鳥。
。1)引導學生關注描寫顏色的詞“彩色”“翠綠”“藍色”“紅色”,感受色彩的艷麗。
。2)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了解作者觀察了翠鳥不同部位(羽毛、翅膀、長嘴)的顏色。
(3)朗讀感受翠鳥的色彩艷麗。
預設2:從“比鸚鵡還漂亮”這句中感受到翠鳥的漂亮。
。1)引導觀察鸚鵡:鸚鵡不同部位的顏色是怎樣的呢?出示鸚鵡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鸚鵡不同部位的顏色。
()的羽毛的()翅膀
。ǎ┑拈L嘴()的()
。2)教師小結:我們學著作者的樣子進行了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鸚鵡各個部位顏色的不同,感受了鸚鵡的漂亮,翠鳥可比鸚鵡還要漂亮!
。3)朗讀感受翠鳥的色彩艷麗。
3、指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體會翠鳥的美麗。
4、指導書寫翠綠等2個詞語。
(四)了解“我”對環(huán)境所做的觀察,進一步感受翠鳥的美麗
1、啟發(fā)思考:作者是在去鄉(xiāng)下的路上見到這只美麗的翠鳥的,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是一趟怎樣的旅行?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預設:這是“平常的旅行”。
引導抓住“天下著大雨”、雨點“沙啦、沙啦”地響、“坐在船艙里”體會旅途的平常,了解作者對環(huán)境所做的觀察。
3、教師引導:就在這平平常常的旅途中,一只漂亮的翠鳥突然出現(xiàn)在我的船頭。(出示插圖)借助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突然出現(xiàn)在船頭的翠鳥帶給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體會留心觀察帶來的驚喜。
4、朗讀第一、二段,感受翠鳥的美和給自己帶來的驚喜。
5、教師小結:一次平常的旅行,卻因為有了翠鳥的出現(xiàn)變得趣味盎然。
。ㄎ澹﹪L試觀察身邊的事物
1、出示不同類型、不同姿態(tài)的小動物圖片,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仔細觀察它的外貌。
2、引導學生同桌交流:你觀察到了什么?
3、寫一寫:把自己的觀察成果寫一寫。
4、全班交流,反饋評價。
引導評價:你最喜歡哪個同學筆下的小動物,說說喜歡的理由。(教師引導學生將評議重點放在有沒有對小動物的外貌進行細致觀察。)
5、課后延伸:課后觀察一種小動物的外貌,用關鍵詞或短語把自己的觀察所
得記錄在“觀察記錄單上”,也可以用照片、視頻來記錄自己的觀察所得。
(六)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了解了作者對翠鳥外貌所做的觀察,感受了翠鳥的美麗,也初步體會到留心觀察的好處。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感受作者對翠鳥動作的細致觀察。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材簡析
《搭船的鳥》是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單元是教科書專門編排的習作單元,它以觀察為主線,通過一系列閱讀和習作活動,引導學生體會留心觀察和細致觀察的好處,著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觀察生活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今后的習作能力發(fā)展奠定基礎。
在編排體例上,本單元除《搭船的鳥》之外,還編排了另一篇精讀課文《金色的草地》,然后是交流平臺和初試身手,之后是兩篇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最后是單元習作我眼中的繽紛世界。本課作為習作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其定位與其他單元不同,教學應直接指向表達,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明確細致觀察與生動表達的關系,懂得留心周圍事物的'重要性。
《搭船的鳥》一文的作者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郭風,課文描寫了我在去鄉(xiāng)下的路上觀察并認識翠鳥的過程。只是一次平常的探親之旅,對于司空見慣的事物、短暫停落在船上的鳥,常人往往熟視無睹,習焉不察,但作者卻獨具慧眼,對其體察入微,進而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因此,本文是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細致觀察的極佳載體。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新詞,了解作者所觀察的事物。
2、品析生動表達的語句,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教學重點即目標2)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強化生字。
2、了解起點,同步識寫。
3、檢查預習,認讀詞語。
環(huán)節(jié)二:問題驅動,整體感知
1、圍繞課后習題,自主讀文,相互交流。
思考:作者和母親在探親途中,對哪些事物進行了細致觀察呢?你是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
2、指名匯報,相互補充,點撥引導。
環(huán)節(jié)三:品讀感悟,深入發(fā)現(xiàn)
1、聚焦作者觀察的事物,咂摸語句,感悟作者觀察的細致。
2、回扣單元主題,暢談對主題的理解。
3、歸納小結,鼓勵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02-17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熱)09-09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通用03-10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5篇01-07
三年級上冊搭船的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2-27
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31
《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28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03-25
《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