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通用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通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了解律詩特點,讀出韻味。
2、理解詩歌內(nèi)容,讀出情感。
3、品嘗意象,通過聯(lián)想,感悟情境。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讀出情感。
【教學難點】
品嘗意象,通過聯(lián)想,感悟情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檢測預習,請學生們齊讀詩歌。(學生齊讀)
師:大家沒有讀錯字,節(jié)奏把握得還行。
二、了解學習目標。
幻燈片顯示學習目標:
1、了解律詩特點,讀出韻味。
2、理解詩歌內(nèi)容,讀出情感。
3、品嘗意象,通過聯(lián)想,感悟意境。
�。ㄕ堃粋€學生大聲朗讀)
三、活動一:了解律詩,讀出韻味。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一個“律”字,請學生們組詞。
生:律師、法律、嚴于律己……
師:《爾雅》中說:“律,法也。”律的本義是規(guī)定和法度。律詩又稱格律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法度最為嚴謹?shù)囊环N詩歌體裁。
幻燈片展現(xiàn):律詩的章法:篇有定字,句有定字。
字有定音,音分平仄。
�。ㄒ唬┢卸ㄗ�,句有定字:
師:請同學們齊讀律詩的章法。(學生齊讀)。律詩是“篇有定句”,大家以句號為單位,數(shù)一數(shù)律詩是幾句?
生:八句。
師:不錯,八句以上的律詩我們稱之為“排律”�!熬溆卸ㄗ帧�,再請一個同學來理解“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生:“五言律詩”就是每一句是五個字的律詩;“七言律詩”是指每一句是七個字的律詩。
師:“五言律詩”簡稱為“五律”;“七言律詩”簡稱為“七律”;他們八句分為四聯(lián),請大家依據(jù)每一聯(lián)的名稱的意思,思索一下應當對應哪一聯(lián),連連線。
幻燈片展現(xiàn):第一二句尾聯(lián)
第三四句首聯(lián)
第五六句頸聯(lián)
第七八句頷聯(lián)(頷:下巴)
�。▽W生答復:教師提示依據(jù)人身體的部位,由上到下的記憶: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師:現(xiàn)在我說哪一聯(lián),你們快速的讀出詩中的句子。(師生共同完成活動:或齊答、或開火車。)
�。ǘ┳钟卸ㄒ�,音分平仄。
1、律詩的平仄:
師:“字有定音,音分平仄�!逼截剖锹稍娭凶钪匾囊蛩亍B稍娭杏幸惶坠潭ǖ钠截聘袷�,八句中每一句的每一個字,該平該仄,必需逐字講究,古音和今音略有不同,也許可以這樣分:
幻燈片展現(xiàn):平聲:約為今音的一二聲仄聲:約為今音的三四聲
例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師:平聲聲調(diào)漫長,有綿延之感;仄聲短促有力,含頓挫之意。請同學們在讀平聲時,延長聲調(diào),一個平聲緩緩的晃一圈頭;讀一個仄聲時,晃半圈頭。我們用這種“搖頭晃腦法”把握韻律,還可以治療頸椎。(生笑)
(活動練習:教師搖頭晃腦的范讀首聯(lián),學生各自仿照亦搖頭晃腦的讀,選一兩個讀得好的表演一下)
師:這樣平仄相間,形成了詩歌勻稱而多變的節(jié)奏,抑揚頓挫,動聽和諧,下面我們用“搖頭晃腦法”將這整首詩的平仄讀出來。大家看黑板的板書,為了便利大家區(qū)分把握平仄。教師用“─”表示平聲,用“│”表示的仄聲。
黑板板書展現(xiàn):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 ─ ─ │ ─ ─ │ │ ─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 ─ │ │ │ │ │ ─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 ─ ─ │ ─ ─ │ │ ─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 ─ │ │ │ │ │ ─ ─
(活動練習:學生各自仿照亦搖頭晃腦的讀,教師搖頭晃腦的范讀,然后學生單個、齊讀表演。)
2、律詩的押韻:
師:律詩的音韻之美除了平仄動聽和諧之外,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終一個字,都是用韻母一樣或相近的字,這叫押韻。
幻燈片展現(xiàn):押韻:全首詩通押一韻,通常壓平聲韻。
一三五七不管,二四六八清楚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詩歌中找出押了韻的韻腳字是哪些。
生:應當是:前、懸、年、邊。
師:看看韻腳字都在哪幾句上?
生:在其次、四、六、八上。
師:對的,這就是押韻的一個規(guī)律即:一三五七不管,二四六八清楚。請同學們在讀韻腳字時,聲音適當?shù)难娱L,這樣能使朗讀吟詠時,產(chǎn)生音韻和諧之感。
�。▽W生活動:學生先自己體會讀有韻腳字的詩句,然后加上平仄的“搖頭晃腦法”,一起齊讀詩歌。)
師:這一次的吟詠韻味十足,比課前的第一次讀得棒多了,但感覺仍缺少些情感。下面我們進入到今日的其次個活動。
四、活動二:理解詩意,讀出情感
1、談初讀感悟:
師:請同學們結(jié)合你的初讀感悟,思索一下這首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生: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師:很棒,你把詩歌的大致意思讀懂了。
2、知人論世:
師:讀詩還講究知人論世,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資料,并結(jié)合詩人的情感,思索詩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幻燈片展現(xiàn):王灣,唐代詩人,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寫這首詩時,詩人經(jīng)過鎮(zhèn)江到江南一帶去。
學生答復,教師點撥。
詩人的形象:一個漂泊羈旅、思念家鄉(xiāng)的游子。
3、深入研讀:
師:請找出表達詩人漂泊外地、思念家鄉(xiāng)的字句,談談你的理解。
�。▽W生活動:學生小組溝通爭論,五分鐘后溝通答案。)
生:“次”是�?恐�,題目的意思是臨時停靠在北固山下。
師:是啊,這僅僅是詩人旅途中的一個驛站,不是最終的港灣。
生:詩人在綠水之上乘著“行舟”,駛向青山之外的“客路”,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羈旅在外,車馬勞頓。
師:你言簡意賅,很好的詮釋了首聯(lián)的含義。
生:思念家鄉(xiāng),寫了一封“鄉(xiāng)書”,盼望“歸雁”能夠幫他帶回洛陽。
師:“鴻雁傳書”是古詩歌中常常用的典故,同學們要把“歸雁”和“小燕子”這兩個“yàn”字區(qū)分開來。
師:這首詩寫于什么時候?哪一句詩點明白寫作的時令?
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結(jié)合解釋看,這首詩應當是寫于年末春初,拂曉之前。
師:是啊,這個時候一般的人家都是親人團聚,其樂融融。而詩人卻孤身漂泊在外,且時序交替,匆忙不行待,怎叫人不頓生思鄉(xiāng)之情?
五、活動三:品嘗意象,聯(lián)想意境。
1、師:詩歌一般來說是“詩中有畫”,你覺得哪一聯(lián)最有畫面感?
�。▽W生七嘴八舌的答復,用簡潔的語言勾畫詩歌的圖畫。)
2、師:現(xiàn)在請發(fā)揮你的想象,描述“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情景。
生:江面潮水漲起來了,風吹著船帆鼓鼓的。
師:是這樣的嗎?同學們,要描述詩歌的情景,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首先,請同學們找出這句詩寫了哪些景物?
生:潮、兩岸、風、帆
師:依據(jù)詩人的描述,想象一下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答復,教師點撥:兩岸闊是潮平的結(jié)果,我們可以感悟到潮水涌漲,江水浩渺。風“正”,“正”應當理解為“和、順”,微風和順;帆“懸”,“懸”是端端直直的高掛著,可見波平浪靜。
師:那么看到這樣的景物,詩人的心情會是怎樣?
生:應當是心胸開闊,心情開心。
師:對的,這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3、總結(jié)提升:
師:現(xiàn)在,我們歸納總結(jié),如何品嘗詩歌意象,描繪情景。
幻燈片展現(xiàn):品嘗詩歌意象,描繪情景
第一步:找景物——品特點——悟情感
其次步:發(fā)揮想象,綴連成文。
六、學以致用:(課后作業(yè))
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家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1、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發(fā)揮你的想象,描繪頷聯(lián)的情景。
七、課堂小結(jié):
今日,我們通過三個活動,吟詠詩歌的韻味,品嘗詩歌的情景,有方法,有規(guī)律,盼望同學們能將所學,應用到以后的詩歌學習中去,感謝大家!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03-09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范文05-25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 (通用5篇)01-13
二次根式教學設計12-13
《一次函數(shù)》 教學設計03-28
二次函數(shù)概念教學設計07-02
第一次真好教學設計04-18
一次函數(shù)的教學設計與反思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