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火之謎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天火之謎》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天火之謎》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推測”、“不足為奇”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復述課文。
3、學習給課文分段,并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段意。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試驗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富蘭克林用語探索,敢于試驗的精神。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夏天雷雨時的景象你們見過嗎?雷暴發(fā)生時,電閃雷鳴,還伴有,你能說說當時心情嗎?
2、你們的爺爺奶奶是怎樣看這個雷電的呢?你知道這個雷暴是怎樣發(fā)生的?
3、揭題天火之謎
4、學生質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發(fā)生的原因,它成了一個謎,誰來解開這個謎?他是怎樣解開的?這就是這篇課文要講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題。
(1)給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順句子和課文。
(3)讀讀生字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后進生。
3、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注意讀準字音。
(2)理解詞語。
4、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三、理清文章脈絡
1、再讀課文,想想每一節(jié)寫了什么內容?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選用課文的語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種可怕的東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解雷暴的謎。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發(fā)明了避雷針。
四、學習第一節(jié)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可以用哪些語句來概括?
。ㄩL期以來,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
3、為什么說它可怕?
板書:把人擊倒樹木劈成兩半
4、古時候的人把雷暴看成什么?這說明什么?
5、指導朗讀。
6、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練習3中的10個詞語。
2、指名讀課文。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嗎?中國人稱“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3、同學們你們是怎么認為的呢?
二、學習第二段。
1、出示第2節(jié)。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齊讀
“這個謎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揭開。”
2、你了解富蘭克林嗎?家,發(fā)明了避雷針
3、齊讀第2節(jié),想想這一節(jié)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這一自然段有兩句話,第一句承接上文,提出問題,第二句作者自答,引出下文,這是一個過渡段。(承上啟下)
4、你們想了解這個謎揭開的經過嗎?自由讀3——4節(jié)
思考:富蘭克林是怎么做的?(請劃出有關詞語)
請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說,并想想你覺得富蘭克林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ò鍟鹤⒁庥^察?認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膽推測?決定實驗?認真實驗?勇于實驗)
5、分四人小組學課文。找一找,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蘭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想一想為什么;讀一讀,表達出來。
6、討論交流
。1)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觀察比較: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什么?有哪些相似之處,抓住“都”、“相同”、“相似”等詞語。
。2)富蘭克林從觀察和比較所得之中大膽地推測什么?富蘭克林的過人之處表現在哪兒?
大膽推測: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熟知:很熟悉,很了解)
這種推論現在看起來不足為奇,但是在當時卻是令人難以接受的。為什么不能接受?
這一段中用了“推測”和“推論”這兩個詞,它們有何區(qū)別。
人們習慣地認為怎樣?理解“冷嘲熱諷”。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為……也對他冷嘲熱諷!
。3)富蘭克林經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推測反復思考決定用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秘密。
。4)勇于探索還表現在哪里?(在雷電交加的情況下親自進行風箏實驗)
風箏上有哪些配件,富蘭克林放風箏時還在干什么?望見什么?發(fā)現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樣?
。5)富蘭克林發(fā)現天火之謎的實驗過程能讀懂嗎?
用朗讀把你讀懂的內容表現出來。他讀得怎么樣?
7、有感情朗讀2—4節(jié),體會人物特點。
8、同學們現在你認為雷電怎樣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還怕嗎?(指名原來有誤解的學生回答)可是還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節(jié)。
齊讀第5節(jié),理解“震驚”、“宣告”、“無稽之談”
板書:震驚世界
想象一下當時的人們會怎樣說?(自我慚愧、夸獎富蘭克林)
有感情地朗讀第5節(jié)。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述實驗經過。
二、繼續(xù)細讀第6自然段。
1、指名讀。
2、富蘭克林實驗成功有何偉大意義?
板書:安然無恙(理解)
3、指導朗讀,想想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指名讀。
三、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為了揭開天火之謎,在雷電交加的天氣進行了風箏實驗的事,贊揚了他勇往直前大膽探索的科研精神,說明了只有經過精確細致的觀察、研究和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2、完成課后練習4。
四、指導復述全文。
1、憑借段意,安排好復述的順序。
2、根據板書內容提取重點詞語,組織語句進行連綴復述。
3、指名上臺復述,師生評議。
4、以四人為一組,輪流復述。
5、優(yōu)選復述。
板書設計:
。ㄆ鹨颍├妆┦莻謎
19、天火之謎(經過)解開“雷暴之謎”?風箏實驗
。ńY果)發(fā)明避雷針
作業(yè)設計:
1、按照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
2、用“推測”、“不足為奇”造句。
3、抄寫。
富蘭克林注意觀察,認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膽推測,認真實驗,勇于實驗,用風箏實驗解開了雷暴之謎,震驚了世界。
教后記:
本課是一篇科學故事,里面涉及到較為廣而深的電子學、物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如“靜電放電現象、導體、避雷針”等。在教學過程中,當學到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時,我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中了解靜電放電現象:同學們,在生活中你何時感受到了靜電放電現象的存在?老師與學生一起交流,秋冬季節(jié),氣候干燥,有時碰金屬門柄會有一種麻麻的感覺。有時與同學一起碰到手會有一種被電的感覺。還有晚上,關燈,脫毛衣會有藍色火花伴著“啪”的一聲出現。這都是靜電現象。這樣的交流讓學生很好地延伸了知識面并很好地理解了其兩者的相似之處,體會到富蘭克林的觀察細致、全面。當學到“富蘭克林發(fā)現麻繩上的纖維“怒發(fā)沖冠”般地豎了起來!睍r我補充說明纖維的特性,及理解帶電現象的“怒發(fā)沖冠”時,例舉干燥時節(jié)早上起來用梳子梳頭,頭發(fā)會豎起來,這也是帶電有信號。當最后學到富蘭克林根椐放電的原理,發(fā)明了避雷針,我以引讀的方式引導學生課后閱讀了解相關知識,去走近富蘭克林,特意為學生引薦《小學語文課文同步拓展閱讀》,使本課的學習有了較深較廣的延展。
【《天火之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天火之謎教學設計02-24
月球之謎教學設計12-30
月球之謎教學設計06-27
《動物游戲之謎》教學設計06-24
宇宙生命之謎的教學設計04-09
《月球之謎》教學設計優(yōu)秀02-26
《月球之謎》教學設計(通用12篇)03-20
月球之謎教學設計及反思錦集06-13
《天火之謎》讀后感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