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主義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拿來主義》是蘇教版必修三第三專題“文明的對話”中的一篇精講課文,也是“文明的對話”這一專題的第三板塊“拿來與接納”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專題的文章講的是文化的發(fā)展必須堅持對話,摒棄偏見,增進交流,只有這樣,人類的文化才會共同繁榮發(fā)展,第三板塊則從“繼承和接受”的角度幫助學生懂得文明對話的內涵、意義和作用!赌脕碇髁x》是魯迅的雜文代表作之一,它從文化源頭上 揭露中國固有文化阻礙社會前進、蒙騙群眾的成分,啟示人們認識其實質。文章告訴我們,文化的交流要站在平等的立場上,對待外來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篇文章是對前幾篇文章的拓展和延伸。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和魯迅關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觀點;
(2)體會魯迅雜文“犀利幽默”的語言特點;
。3)把握文中的比喻、諷刺、反語和特定語境中詞語的含義。
2、能力目標:
。1)了解正反論證、比喻論證的方法、類比論證等說理方法,學習運用這些論證方法提高論說文閱讀和寫作能力;
。2)把握并學習先破后立的文章結構。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清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tài)度——批判地繼承,并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正確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2.理清文章思路;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了解并學習正反論證、比喻論證的方法、類比論證等說理方法
難點:1、結合寫作背景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2、結合實際認清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tài)度
四、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雖然接 觸過魯迅先生的雜文,但 本文所針對的事件距今時間較久,而且這篇雜文并非直接正面闡釋自己的觀點,學生把握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教學時必須介紹清楚有關的背景,在梳理出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結合當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現(xiàn)象理解 “拿來主義”的'現(xiàn)實意義。
五、教學方法:
1、問題導讀法:通過設問和學生探討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
2、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 備:閱讀課文和注解,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ㄒ唬z查預習、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 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針對性。
(二)情境導入、展示目標
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到法國訪問,在一次歡迎宴會上,外國記者接二連三地向他提問。其中一位記者問:“尊敬的馮先生,貴國改革開放,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東西,你們就不擔心變成資本主義嗎?”馮先生回答:“不!人吃了豬肉不會變成豬,吃了牛肉不會變成牛!彼哪瑱C智的回答,博得滿堂喝彩。是的,我們學習資本主義的東西,不會變成資本主義,同樣,繼承文化遺產時,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原則,就一定 能夠有助于新事物的發(fā)展,這個原則就是“拿來主義”。那么,什么是“拿來主義”?為什么要實行拿來主義呢?讓我們 從《拿來主義》中尋找答案吧。(板書文題)
以寫作背景導入:本文寫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帝國主義把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地區(qū)。蔣xx反動統(tǒng)治集團越來越依附美帝國主義,肆無忌憚地出賣民族利益,討好帝國主義,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奉行賣國投降路線。英美帝國主義除了肆意踐踏我國領土主權、瘋狂掠奪我國經濟資源外,還用腐朽沒落的西方文化腐蝕我國人民,反動政府和東國主義互相勾結,一個“送去”,一個“送來”,中國面臨著“殖民地化”的嚴重危機。各種錯誤思潮也隨之泛濫,封建的遺老遺少們叫嚷復古主義,賣國求榮的“全盤西化”論喧囂一時。左翼文化隊伍中對要不要繼承文化遺產的問題也思想混亂,頗多分歧。面對如此背景,魯迅先生寫下了這篇雜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拿來主義”這一主張。文章所闡明的基本觀點,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拿來主義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郵票的張數(shù)》教學設計03-25
《種子的萌發(fā)》教學設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