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答題(第一題30分,第二題40分)
(1)目前,國際知名新聞機構在世界各地均派有常駐記者,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也在重要國家和地區(qū)設立了32個記者站。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新聞媒體競爭態(tài)勢,作為國際臺首席駐外記者,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請結合自身實際闡述你的觀點。(800字左右)
(2)韓國現(xiàn)任外交通商部長官(即外長)潘基文(簡歷附后)即將赴紐約出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派遣特別報道小組前往首爾,對潘基文進行專訪。鑒于國際臺的多媒體傳播特色,報道小組要分別為我臺《世界新聞報》、《環(huán)球資訊》廣播、電視中心以及網站《國際在線》發(fā)回相關報道。作為特別報道小組的負責人,請你分別為這四家媒體撰寫一份新聞報道策劃書,內容包括:
1、設計8到9個專訪問題;
2、為《世界新聞報》設計一組報道(3到5篇),請設計出每篇文章的標題并簡要闡述其內容,同時為主稿撰寫新聞標題和導語;
3、為面向國內受眾的《環(huán)球資訊》廣播撰寫主持人開場白、串連詞及結束語;
4、為《國際在線》網站設計一組圖片新聞。請寫出報道計劃,并為圖片配上文字說明;
5、為電視報道撰寫主持人開場白、串連詞及結束語。
二、選答題(以下兩題任選一題,30分)
(1)請根據提供的新聞素材(附后),從國家文化傳播與安全的角度,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新聞述評。
(2)根據商務部長薄熙來答記者問實錄(節(jié)選,材料附后),就中國與歐美紡織品貿易問題設計一套完整的報道方案。方案內容包括:
1、說明此次報道的意義;
2、確定擬采訪對象的身份,并簡要闡述理由;
3、為采訪對象各擬定一組問題;
4、為國際臺音(即廣播)、視、網、報四大媒體分別設計一套報道方案,簡要闡述如何實現(xiàn)各媒體資源的共享和互動。
附:
必答題(2):潘基文簡歷
潘基文于1944年6月13日出生在韓國南部一個小鎮(zhèn),畢業(yè)于首爾大學外交專業(yè),擁有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學位。
潘基文是一位資深外交家。1970年進入韓國外交通商部,曾在韓國駐印度使館、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駐美國使館工作,并出任韓國駐奧地利大使兼駐維也納聯(lián)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代表。曾任韓國外交通商部聯(lián)合國處處長、美洲局局長、盧武鉉總統(tǒng)的外交政策顧問、外交通商部次官等職。2004年1月任外交通商部長官。2006年10月當選為新一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
選答題(1)新聞素材:
1)如今,豐富多彩的韓國電影、電視劇成了中國年輕人津津樂道的話題。Rain、 安在旭、金喜善、安七炫、張娜拉……韓劇使中國人知道了越來越多的韓國明星。比如連續(xù)劇《大長今》,講述的是年輕人沖破壓抑和束縛、尋求自我成功的故事,其音樂、美食、服飾的趣味性也很強,有很多華彩的樂章,長今這個角色性格堅韌不拔又很傳統(tǒng)。這一切,都成為這部電視劇吸引人的看點。韓劇在中國的風靡,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2)大約10年以前,圣誕節(jié)與國人可謂隔膜又陌生,專門出售圣誕裝飾品的商家也非常少,當時的圣誕晚宴參加人數(shù)遠不如現(xiàn)在。如今,北京沒有一家高級酒店會放過圣誕節(jié)。大多數(shù)酒店在5、6月便開始籌劃當年的圣誕晚宴,10到11月完成布置等具體工作。進入12月,圣誕節(jié)的各項活動已準備就序。不少酒店還派專人到其他酒店參觀、打探,努力使自己的圣誕活動能夠出類拔萃。
事實上,在中國的許多都市,除了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萬圣節(jié)”、“感恩節(jié)”等“洋節(jié)”越來越受人青睞。“洋節(jié)”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商業(yè)、娛樂和文化消費,逐漸變成都市生活中的狂歡日。然而,對比“洋節(jié)”的走俏,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卻黯然失色。一些節(jié)日在日常生活中悄無聲息地滑過,而另一些節(jié)日則變成了例行公事的儀式。
3)卡塔爾半島衛(wèi)星電視網11月14日宣布,其英語頻道將于15日正式開通。
半島電視臺英語頻道開播后,將成為總部設在中東地區(qū)的第一家全球性英語新聞頻道。半島電視臺總經理瓦達赫?漢法爾當天在多哈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英語頻道的開通是對半島衛(wèi)星電視網新的補充,將成為新聞界的一支新生力量,它將全方位、多角度、多視點地報道發(fā)生在全球的各種事件。
他強調,半島電視臺的英文頻道將從多哈總部和分布在華盛頓、倫敦和吉隆坡的分部向全球轉播英語節(jié)目,它將有能力與世界其他電視臺英語頻道競爭。
4) 9月我去美國采訪,特意到紐約著名的第五大道上的NBA專賣店去看了一下。店里赫然醒目地立著一個和真人一樣高的姚明塑像。此外,火箭隊11號——姚明的隊服以及其它有關姚明的產品都在熱賣。到波士頓參觀哈佛商學院,幾個教授談起姚明如數(shù)家珍。和一些普通的美國人聊起天來,姚明也總是成為我們之間的話題。姚明就這樣成為連結中國和美國人民之間的一根紐帶。體育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深入人心,這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最近,一名香港記者應邀赴美訪問,美國同行的一句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有一樣中國東西在美國媒體眼中很正面,就是姚明,他真的很紅。”此外,這位香港記者印象最深的便是“中國制造”的無處不在以及美國人對此的普遍關注。他向就此發(fā)問的美國小學生解釋,“中國制造”意味著可以用同樣的零用錢買更多的玩具。
姚明與“中國制造”,中國在美國的兩副面孔,都是一種成功,卻是兩種模式。姚明的“紅”,基于兩點:一是賽場上的超強實力,一是謙虛勤奮的東方特質。“中國制造”日常用品的遍地開花,則主要依靠價格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