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堂吉訶德》有感(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堂吉訶德》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堂吉訶德》有感1
讀《唐吉訶德》,開始仍覺得挺有趣,唐吉訶德的荒唐及桑丘的滑稽確實能引人大笑,但看到后面,一種因憐憫而生的憂傷襲上心頭。
唐吉訶德活在一個奇怪的,人們稱之為瘋巔的世界里,但他自己卻認為只有他從事的職業(yè),他過的生活才是崇高的。他非?蓱z,但他自己卻毫不知情,人們看出他是瘋子,為了拿他取樂,故意迎合他,尊稱他為偉大的騎士,讓他瘋癲得更厲害。他被玩弄被當作笑料,還自以為業(yè)績頗豐。每當看到他被愚弄時,一面覺得可笑,一面又覺得可憐。他在一群正常人中間其實非常脆弱,他還比不上一只耍雜的猴子,猴子知道自己給別人逗樂子,他不知道。下卷寫唐吉訶德第三次出征時,在公爵家受到公爵及公爵夫人的捉弄時的種種事,讓我一個旁觀者心里非常惆悵。他們讓找管家扮演受傷的夫人,杜撰一個魔法師的故事,讓唐吉訶德去解救苦難中的夫人。他們讓他蒙著眼睛去騎木馬,對著不動的木馬吹風,點火,讓唐吉訶德以為自己在天空飛翔,與魔法師較量。又讓侍女假扮對唐吉訶德鐘情,讓他以為自己的美德已經傾倒了無數少女;讓仆人假扮少爺與唐吉訶德角斗,讓唐吉訶德以為魔法師改變了少爺的面容。這些愚弄唐吉訶德的事讓他更篤信自己堅持的騎士道,而他病得越深,就越能逗樂別人。 看到這些的時候,心里在期待,唐吉訶德幡然醒悟吧,看清楚吧,但作者讓唐吉訶德瘋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想起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狂人活在也是一個瘋狂的世界里,相信著并不真實的東西,后來清醒了,覺得自己以前是多么可笑多么瘋狂。我們且不論兩部作品的內涵,只看兩個主人公的瘋狂的經歷。我不可能理解那些瘋狂的念頭,但我非常非常地憐憫。我總是覺得那些活在與絕大多數人不同的世界里,相信著不真實的東西的人在做一個很長的噩夢,我不時地想對他們招手,醒來吧醒來吧。
讀《堂吉訶德》有感2
這兩個星期內,我看完了《堂吉訶德》這本書,讀完后我深有感觸。
故事的主人公堂吉訶德,他一心想成為一位騎士,為了實現這愿望,他找來了鄰居桑丘,讓他和自己一起游行天下。一路上,他們遇到了許多挫折,而就算這樣,堂吉訶德卻任然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樣,他把風車看成了巨人,而桑丘卻說那是風車,堂吉訶德不信,把風車當做敵人。一路上,幸好還有桑丘,不然,堂吉訶德這樣亂砍亂殺,肯定會被別人給打死的。在他的旅途中,曾回到家中過,但他還是十分迷戀騎士小說,于是神父便把他的騎士小說全燒了。連最后幾本,也被仆人扔入火爐了。就算這樣,他還不死心,又再次出家當騎士了,最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瘋狂,但已經來不及了……
堂吉訶德雖然讓人感到他十分瘋狂,但是他對自己的夢想不放棄,努力去實現,值得我們學習。
讀《堂吉訶德》有感3
由貴族到騎士,大家可能會想為什么好好的貴族會變成騎士呢?其實“堂·吉 訶德”原名叫吉哈納,是一個年近五旬的人,生活習慣很奇怪,最愛看那些瘋狂的 騎士小說,還愛聽街坊鄰里說那些關于騎士的故事,每天都瘋癲癲地想著當一名 偉大的騎士。后來吉哈納準備出國旅行,他帶著盔甲和武器,還買了一匹戰(zhàn)馬。光 是馬的名字就想了六七天,最后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偉大的名字“堂·吉訶德”,和 仆人桑喬踏上了旅程。一路上他和仆人桑喬經歷了許多有趣、驚險的事情。
堂·吉訶德回故鄉(xiāng)的時候偶染重病,最后他的死使全家人都很悲傷。記得有位名人曾說過:“人世間一切事物,無不經歷了由興至衰并且最后消亡的歷程,特 別是人的生命。”是啊!人總是在消磨時間,而只要在人生中做一件轟轟烈烈的 事,此生便足矣。我覺得堂·吉訶德是我的英雄。死后其家人給他立了一個碑,碑 上寫著:
高尚貴族,長眠此地,
英勇絕倫,雖死擾生,
功蓋天地。雄踞世界,
震撼裹宇,身經百難,
生前瘋癡,死后穎異。
我從這里知道了一個道理,要實現一個夢想,應該不要放棄夢想,抓住機會, 更主要的是“信心”。
我一定要實現夢想!相信我!
讀《堂吉訶德》有感4
《堂吉訶德》這本小說的主人公叫阿隆索·吉哈達,他是一位鄉(xiāng)村紳士,他迷戀于騎士小說,因為他認為自己是一位騎士,于是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些破爛不全的盔甲,并且給自己取名為堂吉訶德。他又找一位仆人——桑丘,并將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為杜爾西尼亞,把她作為自己的意中人,然后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
主人公神經質般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為了當上一位真正的騎士,時時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因為對騎士身份的過于迷戀,又總是引發(fā)出一系列搞笑的事情。雖然在別人的眼中他是陷入小說而發(fā)瘋,但他身上仍具有見義勇為,鋤強扶弱的英雄品質。他頭腦不正常,但他一生恪守自己的騎士精神,仗義疏財,保護弱小群體,遇到困難仍沒有放棄,孜孜追求自己的夢想。雖然在他眼人眼中,這只是笑話,但在他眼中,這是一分責任——別人需要他的幫助。
堂吉訶德是一個既可笑又可憐的人物,他會把生活中的人物想象成小說中的怪物,而自己就是那位大俠,追求自由,不被世俗束縛,但總是好心辦壞事,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他有很多優(yōu)點值得我們學習,又有壞的缺點值得我們反思。他熱衷于騎士小說,經歷了現實中的困難和傷痛,但他仍沒有動搖和退縮,仍然堅定地從事著他的事業(yè);氐浆F實社會,有多少人能為了自己的夢想堅持到底,有多少人遇到困難會勇往直前,又有多少人在困難面前永不退縮?所以堂吉訶德值得我們學習,而相反他迷戀小說,甚至走火入魔卻不值得提倡,F在,有多少學生起初成績優(yōu)異,但又因沉迷于小說而成績下滑,使老師家長生氣。所以我希望喜歡看小說的同學放下小說,拿起本吧,不要讓未的自己為現在的所作所為而后悔。
讀《堂吉訶德》有感5
清貧和孤寂,不等于童年沒有情趣,不代表心靈的貧乏和空虛。
這本書里講了畢飛宇大自然中的童年,我被這本書迷住了,深深地迷住了。
他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過的,他在其中獲得了快樂,學會了觀察。他一年四季觀望著大地的變化,貪婪的吮吸著大地的氣息,守望著無垠的草地,傾聽著泥土在開裂,莊家在抽穗,流水在澆灌。
大自然給畢飛宇和那群孩子們提供了玩耍的樂園。他們定期舉辦“桑樹會議”來為他們的童年點綴色彩。哦,他在桑樹上玩耍的多么開心,多么快樂呀!畢飛宇的童年充滿了情趣:他蹲在地上看蠶寶寶吃桑葉,掏花翎鳥的窩,觀察剛出生的小豬仔,追趕紅蜻蜓。那是多么令人向往。
童年時的畢飛宇,和云難舍難分,他并不喜歡云,而是喜歡那些可愛的動物,他認為云就是不停變幻的動物。他仰望湛藍的天空,看到了一只只活潑可愛的動物,心間無比歡喜。是啊,在那個年代,動物是人們忠實的伙伴!
“人們總是要有一顆分享之心”,這是畢飛宇在生活中得出了的。如果人人都不懂得分享,那么這個世界將不再美好。分享就快樂,這句話是真理。不懂得分享的人,整天整夜擔心別人拿他東西,怎么會快樂呢?
讀《堂吉訶德》有感6
一個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讀了《堂吉訶德》這本書,產生了許多感想。
塞萬提斯出生于一個西班牙沒落的貴族家庭。他從小崇尚騎士精神,經常使搶弄捧,為人打抱不平。但后來騎士精神被們唾棄,他寫的這部《堂吉訶德》就是對騎士精神的諷刺和對兒時的懷念。
堂吉訶德原名吉哈那多。因為想當騎士,所以想了三天三夜最終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堂吉訶德?臺拉曼卻,意思是臺拉曼卻的貴族守衛(wèi)者。他曾三次“出征”,每一次都令人啼笑皆非,簡直就是愚蠢和搞笑的化身。桑丘是堂吉訶德的侍從,他給堂吉訶德當侍從從的原因是堂吉訶德曾承諾只要自己從別的騎士那兒奪來一座海島,就把海島交給桑丘管理。我認為桑丘是理智和智慧的化身。他巧斷案,還幫了堂吉訶德不少忙。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情節(jié)是堂吉訶德第一次出征。雖然只離家出走了三天,但堂吉訶德已經被授封了騎士稱號。這些都算不上什么,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給堂吉訶德授封的人不是什么公爵或勛爵,而是一家小酒店的老板,堂吉訶德竟然陶醉于這并不正式的騎士稱號中,讓人感到荒謬可笑。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奇怪的部分是在堂吉訶德第二次出征時,塞萬提斯用長達二十多頁的篇幅來描寫主仆二人的對話。這種奇怪的寫法讓我感到新奇。這些對話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認為可能是書中的閑筆,閑筆在文學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吃飯時用來調味的豆瓣醬。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部分是堂吉訶德主仆遇到公爵夫婦的那一章節(jié)。公爵夫婦“久仰”堂吉訶德和桑丘大名,想好好捉弄他們一番。他們把桑丘套到龜殼里輪流踩踏,讓他喘不過氣來。這情節(jié)之所以讓我記憶猶新,是因為作者描寫的場面非常熱鬧,像刻在心頭上一樣永遠也抹不去。
我向你推薦世界名著《堂吉訶德》,希望你能喜歡!
讀《堂吉訶德》有感7
《堂吉訶德》出自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之筆,該書敘寫了楊吉訶德這一位騎士世界的小說迷一路“行俠仗義”的故事。
故事開場寫到了堂吉訶德終日幻想翩翩,甚至有過將騎著駱駝趕路的商隊視為巫婆派來的鬼怪,攻擊無辜路人的經歷,向讀者展現了一個胡思亂想且有神經質的騎士迷,令我自己都覺得讀這本書是在浪費時間,然而在往后的情節(jié)中,作者的主題思想才開始浮現在讀者腦海中,才讓我們大開眼界。
堂吉訶德雖有不少引人譏笑的傻瓜經歷,但也不乏令人拍手稱快、路見不平,拔槍相助的騎士精神。書中寫到堂吉訶德曾有一次路過樹林,見到一個粗壯大漢在鞭打一個小孩,即喝令他住手,見對方無罷手的意思,堂吉訶德立即操槍刺去,最后將大漢打跑,解救了小孩,在這段經歷中,堂吉訶德與之前相比并無異舉,卻在這次贏得了我們的掌聲。每每遇到“敵人”的'堂吉訶德總是奮勇上前搏斗,即使對方是自己所不能戰(zhàn)勝的對手,他也沒有退縮之意,反是在心中祈求神女的庇佑,然后又再一次沖向了“敵人”……如此可見堂吉訶德確確實實具有騎士精神,只是當他將這種精神帶到不合情境的場合時才令我們覺得他是一個瘋掉的小說迷,故而在我看來,堂吉訶德算得上是最后一個騎士,他生錯了年代,方才被認作瘋子。
《堂吉訶德》另一個表現作者主題思想的是堂吉訶德遇上了公爵夫婦二人這段情節(jié)。在公爵夫婦兩眼里,堂吉訶德完完全全就是一個能給他們帶來娛樂的瘋子,為了在他身上取樂,他們不惜耗費人力、物力、財力,與一群仆人攜手演戲耍弄堂吉訶德,這反映了當時貴族中不少人揮霍國庫,大量耗費資源卻只懂得尋歡作樂的腐朽現象,故事似在譏笑堂吉訶德的愚昧,實是對那些“正常人”的冷言熱諷。
故事最后以堂吉訶德突然覺醒,恢復成一個“正常人” 收束,宣告了世態(tài)人心愚昧以致人們渴望正義的夢破碎。
讀《堂吉訶德》有感8
堂吉訶德自小就喜歡騎士小說,他夢想著過上古代騎士的生活,于是,他拼湊了一副破爛的鎧甲,把他看上的鄉(xiāng)村姑娘當作心中的女神,還帶上一個叫桑丘的侍從,然后騎上一匹自以為是世界上最強壯的馬——駑馬難得,便開始出發(fā)了,由于那些騎士小說,他誤把風車當成巨人,展開了“驚天”搏斗,把羊群當作敵人,又一次展開了“拼殺”,把受害的苦役當作落難的騎士,為了解救他們而不惜姓名……就這樣,他不分好壞亂打一氣,只為了成就他的“騎士精神”,而他身邊的小侍從桑丘,總是驚呼著告訴主人真相,而主人則以“魔法師的杰作”蒙蔽桑丘,桑丘則又悔恨自己不該為了小利益(騎士曾許諾給他一個小島)來和堂吉訶德瞎混,于是,堂吉訶德的鄰居參孫·加爾拉斯果學士知道了這件事,他為了醫(yī)治堂吉訶德的“精神病”,便假裝成騎士來打敗堂吉訶德,可是反被英勇的堂吉訶德打敗了,但是他并沒有放棄,他又一次向堂吉訶德挑戰(zhàn),終于打敗了偉大的騎士,因為事先的條件,堂吉訶德回到家中,在臨終時才明白一切的虛幻,并囑咐外甥女不能嫁給看過騎士小說的人。就這樣,這位偉大的騎士走了,一切故事都以完結了。
讀《堂吉訶德》有感9
親愛的堂吉訶德先生:
真是好久不見啊!
曾聽亞里士多德說:“凡是偉大的天才,都有瘋狂的特征。”是啊,人生最不可缺少的不就是瘋狂嗎?
還記得您由讀騎士文學入迷,竟騎上一匹瘦弱老馬,持一柄生銹長矛,戴一頂破頭盔,決心成為一個為人民打抱不平的游俠。您雇了農民桑丘做侍衛(wèi),又把擠奶姑娘想象為自己的女主人。出去找尋冒險事業(yè):把鄉(xiāng)村客店當作城堡,將老師當做城主,硬要老板封您為騎士,結果被作弄了一番。把風車當作巨人,與其大戰(zhàn),弄得遍體鱗傷。把羊群當做軍隊,上前廝殺,牧童用石子打腫了臉,打落了牙齒……
人生需要瘋狂,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化身!試看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中華偉人,試問中華五千年的精神傳承,有哪個不瘋狂?玄奘和尚就是因為足夠瘋狂,敢于踏上前往天竺的遙遙之路,才為佛學文化做出巨大貢獻,才有《西游記》這部名著的誕生。萬戶就是因為足夠瘋狂,敢于實現自己“飛天”的夢想,才為航空事業(yè)做出貢獻,才成為“中國飛天第一人”。魯迅就是因為足夠瘋狂,放棄了醫(yī)學走上了“文學救國”的道路,敢于以筆為矛與黑暗的現實作斗爭,寫下為“正人君子”之流深惡痛疾的文字,最終成為“民族之魂”……
人生需要瘋狂,這代表著高度的道德原則!您也知,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許多人的心早已像珠穆朗瑪峰頂上的積雪一般涼。但我始終相信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文明不會泯滅!相信著,會有越來越多像您一樣的正直,善良的人出現!
《老子》中提到過:“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
蘇子瞻說過:“以至誠為道 以至仁為德”。
劉玄德說過:“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雪萊說過:“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
人生需要瘋狂,這代表無畏的精神!不知從何時開始,我便失去了這份“無畏的精神”。我自小對畫畫十分感興趣,父母便送我去學了繪畫,開始十分重視,漸漸的,學業(yè)開始繁重,我害怕畫畫會影響,便放下了這個愛好,后來也就淡出了生活,F在想來,我還是沒有那份很行,那份無所畏懼的勇敢,堅持!但歷史的長河里卻有許多擁有“無畏的精神”的人。例如范仲淹,他從小家境貧寒,但他對于夢想擁有“無畏的精神”,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于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將他送進了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貴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終于成就一代文學大師。例如魯迅,在那個黑暗的時代,他四處碰壁,卻沒有放棄救國的夢想,“無畏的精神”不允許他放棄!終于在輾轉多次下,他走上了“文學救國”的道路。“把生命獻給中國,讓世界為之景仰,矮矮的身軀,創(chuàng)造出崇高的事業(yè),廋削的肩膀,承載千年的使命”魯迅,一個不朽的靈魂,終成就一代世紀偉人!
瘋狂雖然荒謬可笑,卻還代表著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以及對愛情的忠貞!
我認為,這本書中人們感觸最多的莫過于您臨終前的徹悟,給人以理智的思考。可我卻讀出了另一層感悟:人生需要瘋狂。而這種瘋狂不至于創(chuàng)新,更包含道德,修養(yǎng),精神……
謝謝你,堂吉訶德,您教會我們太多太多,我們會帶著您的這份“瘋狂”,不滿于常態(tài),去尋找新生活,發(fā)現新事物!
您的“朋友”:“小瘋狂”
讀《堂吉訶德》有感10
我童年知識已開、頗能認字以后,讀的第一部書就是薩費特賴的密圭爾西萬提斯所著《曼卻郡敏慧的紳士堂吉訶德的生平及事跡》。一天清早,我從家里溜出來,急急上皇家花園去,可以從容自在地看《堂吉訶德》,那片刻的時光,我還回憶得很清楚。是五月里一個明媚的日子,秾麗的春天躺在靜穆的晨光里,聽那只嬌柔獻媚的夜鶯向它頌贊。夜鶯的頌歌唱得溫存似的軟和,醉心融骨似的熱烈,最含羞的花苞就此開放,多情芳草和披著薄霧的陽光就吻得更忙,花木就都一片歡欣,顫動起來。在所謂“嘆息小徑”里,離瀑布不遠,有一條長了苔衣的舊石凳,我坐下來,把這位勇士經歷的大事情來娛樂我的小心靈。我孩子氣,心眼老實,什么都信以為真。這位可憐的英簡述原文有關內容。雄給命運撥弄得成了個笑柄,可是我以為這是理所當然,遭人嘲笑,跟身體受傷一樣,都是英雄的本分;他遭人嘲笑害得我很難受,正像他受了傷叫我心里不忍。上帝創(chuàng)造天地,把諷刺攙在里面,大詩人在印刷成書的小天地里,也就學樣;我還是個孩子,領會不到這種諷刺,看見這位好漢騎士,空有義俠心腸,只落得受了虧負,挨了棍子,便為他流辛酸的眼淚。我那時不大會看書,每個字都要高聲念出來,所以花鳥林泉和我一起全聽見了。這些淳樸無猜的天然品物,像小孩子一樣,絲毫不知遭天地間的諷刺,也一切當真,聽了那苦命騎士當災受罪,就陪著我哭。一株衰老不材的橡樹微微啜泣,那瀑布的白色長髯飄揚得越發(fā)厲害,仿佛在呵斥人世的險惡?吹侥穷^獅子無心迎斗,轉身以屁股相向,我們依然以為這位騎士的英雄氣魄可敬可佩。愈是他身體又瘦又干,披掛破爛,坐騎蹩腳,愈見他的所作所為值得夸贊。我們瞧不起那些下流俗物,那種人花花綠綠,穿著綾羅,談吐高雅,而且頂著公爵頭銜.卻把一個才德勝過他們的人取笑。我天天在花園里看這本奇書,到秋天就看完了;我愈讀下去,就愈加器重,愈加愛慕杜爾辛妮亞的騎士。有一場比武真慘,這位騎士很丟臉,輸在人家手里.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念到這段情事的那一天。
那是個陰霾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陣陣都是氣色兇惡的云,黃葉兒凄凄涼涼從樹上落下來.憔悴的晚花奄奄待盡,頭也抬不起,花上壓著沉甸甸的淚珠,夜鶯兒早已不知下落,望出去是一片衰盛無常的景象。我讀到這位好漢騎士受了傷,摔昏頭昏腦,躺在地上。他沒去掉面盔,就向那占上風的對手說話,聲音有氣無力,仿佛是墳墓里出來的。他說:“杜爾辛妮亞真是天下第一美人,我卻是世上最倒霉的騎士。盡管我本領不行,真是真非不可以顛倒。騎士大爺,你舉槍刺吧!” 我看到這里,心都要碎了。
唉!那位光華耀眼的銀月騎士,打敗了天下最勇敢最義氣的人的騎士,原來是—個喬裝改扮的剃頭匠!
我在“游記”第四部里寫了上面一段,描摹多年以前讀《堂吉訶德》的印象。如今又過了八年了。天呀!時光真是飄忽!我在屠賽爾道夫地方皇家花園的嘆息小徑里把這部書看完,還仿佛是昨天的事呢。這位偉大騎士的所作所受,依然叫我震驚傾倒。是不是好多年來,我的心始終沒有變呢?還是繞了個巧妙的圈子,又回到童年的情思呢?后面這一說也許道著了,因為我記得每隔五年看一遍《堂吉珂德》,印象每次不同。我發(fā)育得是個青年的時候,伸出稚嫩的手去采生命的玫瑰花,爬上峰巔去攀附太陽,夜里做的夢全是老鷹和清白無瑕的少女,覺得《堂吉訶德》掃興乏味,看見這部書就不耐煩似的把它擱在一邊。后來我快成人,跟這位擁護杜爾辛妮亞的倒霉戰(zhàn)士稍稍相安無事,而且嘲笑他起來了。我說,這家伙是個傻瓜。可是,說也奇怪,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時候,那瘦騎士和那胖侍從總追蹤在我后面。
讀《堂吉訶德》有感11
當讀到《堂吉訶德》這本巨著時,便愛不釋手,這本以騎士道為題材的小說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堂吉訶德與桑丘,這兩個形象生動活潑,仿佛真實。他們趣味的談論與奇妙的故事讓人感到滑稽。但更多的,我感到的是鋪于文字下的悲哀。
這本書的主角我認為是堂吉訶德與他的仆從桑丘共有的,他們仿佛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堂吉訶德是個沒落的小貴族,因看騎士小說入迷,自命游俠騎士,要游遍世界鋤強扶弱,維護正義與公道,實行他所崇信的騎士道,單槍匹馬,與仆從桑丘出門冒險,歷經了許多力氣有趣的事,但最終一事無成,郁郁而終。
最初讀到這本小說時,我為堂吉訶德的滑稽和桑丘的趣談而忍俊不禁。因此我最初看到的堂吉訶德是一位瘋癲可笑的騎士。但繼續(xù)讀下去,我感受到堂吉訶德所處的社會的悲哀,這也讓我開始思考社會的內蘊。堂吉訶德對桑丘說過:“桑丘,讓他們管我叫瘋子吧,我還瘋的不夠,所以得不到他們的贊許。”堂吉訶德仿佛從被諷刺的對象成為了諷刺者。是啊,正是因為它與現實社會的不相符才令他人覺得他瘋的無藥可救,是這樣么?我倒覺得堂吉訶德具有一種超然于社會的無畏精神。他是瘋子么?也許是,但只與那些“清醒的人”瘋的種類不同罷了。他因為他人所見的瘋病而受到嘲笑,我們也會因其不切實際的理想而感到可笑,但同時,在笑話他時,我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可憐意味。他這么執(zhí)著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受到嘲笑,卻不以為然,“傻乎乎的”去踏這虛架的路。英國作家約翰生說:“堂吉訶德的失望招的我們又笑他,又可憐他。我們可憐他的時候,會想到自己的失望;我們笑他的時候,自己心上明白,他并不比我們更可笑!蔽蚁耄覀円苍S與他有相同點,我們會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有時長或云云走的路不對或對我們的目標而嘲笑,我們是否會堅持?但同樣我也想,究竟是對還是錯,是想堂吉訶德一樣郁郁而終,還是開辟新的道路呢?堂吉訶德選擇了堅持而不理睬他人的嘲笑,我認為不管結果如何,想要做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堅持下去,至少可以因此而充滿樂趣。這是我從他身上感受到的值得思考的問題之一。
堂吉訶德的形象是復雜交錯的。他的瘋癲可笑是其中的一方面,但他的瘋癲可笑似乎是體現在用騎士道講道理,嚴肅而理性分析問題的時候。但同時,這也正體現了他所具有的美好品質。無可非議,堂吉訶德有理性、講道德,象征著沒有判斷的理性和道德觀念。而他的仆人也正象征著沒有想象與理性的常識。這兩者結合就是最完整的智慧。堂吉訶德具有強大的想象力、道德觀念和理性,以至于撇開了感覺,以自己的想象行事,這才讓他可笑,但實際上,這點也是因該受人欽佩的。所以當我看到堂吉訶德與桑丘意見的爭執(zhí)時,聽從的是桑丘,但往往更敬重的是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情愿犧牲自己,一心要實現一個與現實所不容實現的理想,所以既可悲又可笑。我猜想塞萬提斯——《堂吉訶德》的作者,寫作目的不是要笑聲,而是為了諷刺,為了那些看不到的荒唐文字底下的淚水。讀這本書時,我慢慢尋到這動人而偉大的思想感情,叫人失笑,又叫人下淚。聯(lián)系到上面所述,他愿意去鋤除強暴,或者組織罪惡,可是作者使人們感到無法實現的無奈。堂吉訶德追求正義,他的美德卻使他成了瘋子,狼狽不堪,更加一步說明,這的確是社會世事的可悲與可笑造就了堂吉訶德。所以堂吉訶德的崇高志愿成為了可笑的夢。令我感受到現在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的著一種復雜性。但堂吉訶德寧可舍棄性命,決不放棄理想,有不可動搖的信念,在他身上存在著一種永恒而普遍的,必須是我們至誠地努力,經歷過磨難才可以換得的東西。
可以看到,作品的客觀內涵超過了作者的主觀意圖,但對不切實際的英雄的諷刺卻還是有所體現的。騎士小說中的英雄武力超人,戰(zhàn)無不勝。但堂吉訶德卻被桑丘封成“哭喪著臉的騎士”。游俠騎士都有一位絕美美人作為意中人,可堂吉訶德卻以一位粗壯的農家姑娘作為自己的杜爾西內婭,還為其寫情詩發(fā)瘋。但最終只成為了笑柄。
堂吉訶德不僅是一個夸張的滑稽的鬧劇角色,他具有騎士應有的學識、修養(yǎng)以及大大小小的美德。他會寫詩、會辯論、會說教、有著對筆桿子和對槍桿子的奇論。他的忠貞、慷慨、勇敢、建議、純樸和堅持真理都讓我對他深深敬佩。他最大的特點在于他的嚴肅,但自己卻不知道自己因這個而可笑。他嚴肅,一切以騎士道的規(guī)矩做事,雖可笑,卻越發(fā)令人敬佩他的嚴格律己,至少我們是難做到的。
堂吉訶德的侍從桑丘因堂吉訶德而逐漸充實。最初之時,我以為他是沒有理性的傻子形象,當后來,他暗中打小算盤的樣子然我印象深刻,活靈活現的寫出了他狡黠可愛的一面。但同時他對主人的恩惠感激不忘,隨受苦受難,卻始終不肯背離。他與堂吉訶德形成了一種對照,兩兩襯托出對方的深層形象內涵。他們又結合成一體,理性與常識的結合,理想與現實的結合。
最后,我還是要思考堂吉訶德是英雄還是瘋子,是可笑還是可悲可敬可敬。從客觀上看,他是瘋子,卻也可悲可敬;同時作者在主觀上批判他,寫其可笑。這也就讓我們感受到了開懷大笑后的辛酸回味。我想作者的嘲笑也有著對自己身世艱苦的悲哀。堂吉訶德的確是個瘋子,但社會中會看到很多人與他一樣瘋,看到自己和他的相同之處,桑丘的傻也是如此。也許他的這種令人回味無窮,捉摸不透的形象讓他成為經典,《堂吉訶德》也成為傳世巨著。讀完后,對這荒唐可笑文字的底層,我產生了很多很多的社會與人生的思考,這便是我讀完這本書后最大最有價值的收獲。
讀《堂吉訶德》有感12
《堂吉訶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xiāng)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游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后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里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群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臥床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堂吉訶德是由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所著,其書成功的塑造了醉心于騎士事業(yè)的主人公堂吉訶德這個既好笑又有正義感的人物,和忠誠老實的桑丘·潘薩。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堂吉訶德對騎士事業(yè)的忠誠,我感覺我們小學生以及青少年們都應該具有堂吉訶德這種醉心事業(yè)的精神,為了自己的理想得到實現而付出所有代價。堂吉訶德同時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幽默有趣的人。把皮帶當作魔鬼,把羊群當作敵人?墒窃陉P鍵時刻,為了維護正義,竟然可以犧牲生命,把生死置之度外,這種精神是崇高得。
最后。我希望人們都可以學習堂吉訶德這種精神,維護正義,維護理想。
讀《堂吉訶德》有感13
讀畢飛宇的《蘇北少年“堂吉訶德”》讓我重溫了美好的童年。童年之所以美好,因為它充滿了未知充滿了好奇,為什么老人不愛折騰,因為他沒有了好奇心,沒有了求知欲,還有什么比好奇心更吸引人的呢?
那時的農村孩子都喜歡串門,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就不想在家呆著,有時吃飯還端著碗在屋山頭與鄰居匯合呢。兩家孩子一共五六個,每人端著碗,找一塊磚頭或者樹根坐上去,邊吃邊聊,有時還有一兩只小狗小貓蹲在旁邊,眼巴巴的看著我們,隨時做好搶哪個孩子丟下的殘羹冷炙。我們一般喜歡到大人不在家的人家串門,如果這家有老人,我們都不喜歡去,因為老人會不許我們弄這弄那,我們一幫孩子沒有大人的約束,想干嘛就干嘛。記得我們最喜歡到村中間的慶圓家,因為他家父母雙亡,就姐弟二人相依為命。我們在他家打牌,人聲鼎沸,個個興奮得臉紅脖子粗,直到聽到家人喊吃飯的聲音。我們還喜歡到小英家,他家父母下地干活,爺爺奶奶不跟他們過,他們姐妹三個都在家,我們就很容易在一起做游戲,學馬戲團里的彎腰銜硬幣,找一個小板凳,人站上去,頭往后向下仰,板凳一頭放一枚硬幣,誰能銜到誰就是最厲害的,腰最軟了,一般成功的很少,因為我們沒有童子功。
我們最興奮的是哪家有紅白喜事。張家兒子結婚了,我們提前一天去吃喜酒,因為我們的媽媽們都在他家?guī)兔,有斬肉圓的,有燒水的,有切菜的,我媽媽是煮魚的,她要把幾十桌的魚事先煎好,所以我們都吃得理直氣壯。最熱鬧的是鬧洞房,看新娘穿得花枝招展,頭上蓋著紅布,穩(wěn)穩(wěn)得坐在新娘床的中央,村里的小伙子最喜歡讓新娘給他們點煙,故意點不著讓新娘多點幾次。我們就在那等新娘發(fā)喜糖,順便把新娘房的東西看個底朝天,新被子新床單新家具新畫子,什么都是新的。
我們更熱衷參加村里的葬禮,尤其是第二天出棺材的時候。那是親人最悲痛的時刻,因為死去的親人就要被抬到地里埋葬了,以后再也看不見了。當領事的喊一聲:“出棺!”所有的女眷開始號啕大哭,拽著棺材不給走,鄰居們開始拉并一同掉淚。我奶奶最喜歡干這事,每次她都會哭得眼圈紅紅的。我們小孩子還跟著抬棺材的一直走到墳地,看棺材慢慢地下地,看新挖的泥土漸漸的把棺材埋起來,最后一座新墳立起,四周圍上花圈,新墳一開始沒有墳頭,要等到三天以后才加上去。
作者對葬禮中哭喪描寫的很仔細,還總結了步驟和內容,我們當地沒有這個風俗,但是出棺材時會陪著這家女眷哭。
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寫自己的童年往事,而這部作品是最好的范本,我會推薦給他們。
讀《堂吉訶德》有感14
我最近被一本書吸引住了,它的名字叫《堂吉訶德》。
這本書講了一位叫堂吉訶德的窮鄉(xiāng)紳癡迷于騎士小說,并渴望實現騎士夢的故事。他騎著一匹馬,戴著一頂紙殼頭盔,和仆人一起追逐內心的狂熱。借助堂吉訶德這個極端人物形象,它諷刺了當時的騎士小說,揭露了社會的黑暗。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那些讓人捧腹大笑的情節(jié)。堂吉訶德一心一意追求“正義”,把一個農村旅館的老板當作國王,讓他把自己晉封為騎士,還把他的女兒當作公主;他把風車當成巨怪,沖上去與它們廝殺,結果落魄戰(zhàn);他把羊群看成敵軍,與它們大打一仗,結果被牧童們用石子打得遍體鱗傷。無論人們如何勸慰他都不聽,直到臨死前才幡然醒悟。
初看《堂吉訶德》,我覺得他就是來搞笑的,他那“神經質”的“勇敢的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細細品味,我又覺得書中好像蘊含了一些道理。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這位不可理喻的發(fā)了瘋似的游俠騎士并不怕人們的議論與譏笑,更不怕來自他人的侮辱與打擊,雖然四處碰壁,卻百折不撓,什么都不能改變他的初衷。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夢想是美好的,但實現夢想的道路卻不那么一帆風順。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我最喜歡的運動是羽毛球,我在一次次扣殺中享受著它帶給我的成就感。但每次訓練前的“魔鬼訓練”讓我望而生畏,一想到要圍著兩塊場地跑二十圈我就會生出退縮的念頭。相比之下,堂吉訶德即使遭遇了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面對別人的冷眼與嘲笑,也沒有放棄的想法,而是越戰(zhàn)越勇,鍥而不舍地追求夢想。他這不屈不撓、毫不畏懼、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堂吉訶德》有感15
《堂吉訶德》誕生于16-17世紀的西班牙,這個時期正是文藝復新新舊交替的時代,伴隨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思想的產生,社會也呈現出一種新的氣象。此書講述的是一位居住在西班牙拉.曼卻,身體虛弱、年近五十的老單身吉哈諾,整天沉浸于騎士小說,夢想做一個闖蕩天涯,扶困濟危,懲惡揚善的騎士,于是便用破甲駑馬把自己裝扮起來,還給自己換名“堂吉訶德”,以丑陋的牧豬女作為美賽天仙的崇拜貴婦,再聘矮胖的農民桑丘做自己的侍從,三次出門周游全國,開始冒險之旅,去完成鋤強扶弱的騎士夢想。但結果鬧出不少笑話,幾乎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成瘋子遣送回家,最后以病死做終。
從該作品的整體來看,我認為可以算的上是鴻篇巨制了。整篇小說描寫的人物總共有七百多個,他們有貴族爵士、神父、地主、市民、士兵、農夫、囚犯、強盜、妓女等等。在內容上有宗教觀念對人的脅迫,有下層人民的艱辛與樸實,有公爵階層安逸的生活,有年輕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和沖動,有不可擺脫的家庭門第觀念,有婚戀不自由所導致的不幸。涉及了政權,經濟,戰(zhàn)爭,宗教,道德,風俗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描寫的生活場面十分廣闊,從貴族的城堡到外省的小客站,從農村到城鎮(zhèn),從平原到深山,從大陸到森林,展現了一幅完整的社會生活圖卷 。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和廣度上令人稱奇。從而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作品具有的史詩性質,貫徹著一種啟蒙思想,映照著西班牙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
首先我想談一下這部作品的藝術特色。從整個小說來看,作家的敘述方式是極富特色的,作品并非簡單地平鋪直敘,而是理想化的情懷穿插著巧妙的敘事。小說中的主人公是堂吉訶德,寫他的各種荒誕離奇的經歷就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方法。是一本穿插在一位顛沛流離的其實真實故事中的虛構小說。小資教父楊少華說過,“說謊的不都是小說家,也可以是政治家、外交家……但不同之處是小說家說謊不受道義上的譴責,莫如說說謊說得越大越高明,小說家越能得到人們的贊賞和好評。”我想塞萬提斯正是巧妙地做到了這一點的,通過栩栩如生的虛構而將真相找到另一場所投以另一光照,堂吉訶德與風車大戰(zhàn),與羊群廝殺等等這些的情節(jié)固然是虛構的,但這也正是堂吉訶德渴望伸張正義,懲惡揚善,同時也是他深受騎士道精神侵蝕的投射。這一點不可忽視。
再來我想談一下本作的語言特色。由于我看的版本是由楊絳翻譯的,因而讀起來有了中國傳統(tǒng)章回小說的感覺,從該書的章節(jié)間的轉換等等可以了解到這一點。再者關于這部作品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西班牙民諺的靈活運用。特別是在桑丘這個任人物的塑造中,妙語連珠一串串迸出,諺語似乎手到擒來,豐富多彩。例如,“運道往往在不幸的地方開個門,讓壞事有個補救”,“對壞人行好事,就是往海里倒水”,“不打算守約的人,訂約的時候不計較困難”,“不干超人之事,不成出眾之人”“天空的老鷹,不如手里的麻雀”等等,這些諺語的運用使人物特征鮮明化,使作品的可讀性增強,又顯具民族色彩,達到了較好的藝術效果?偠灾,作品彌漫著一種塞萬提斯的風格,然而又似乎沒有風格,毫無矯揉造作,語言流暢。也正是這種“無風格”,使他的作品難以模仿,也難以被超越。
接下來,我想對主要人物性格做一個分析。在當今社會,堂吉訶德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標簽式人物,帶著“瘋狂”“執(zhí)拗”“傻瓜式”的特性,但是如果回到遙遠的十六世紀,真正接近賽萬提斯的文本時,人物面貌的呈現卻是豐盈,有趣,不乏智慧的。
桑丘雖然不是本部作品的第一主角,但毋庸置疑他在小說中的重要位置是不可否認的。小說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桑丘與堂吉訶德之間的對話。雖然他沒頭沒腦,廢話連篇,喜歡就勢發(fā)揮,故意玩笑,但不得不說,他的語言部分是本書的一個亮點。他一會兒勸主人不要現實幻想不分,一會又和主人一起相信魔鬼的存在?蓯圩匀欢翢o做作,即使有時候表現得像一個只顧眼前利益的小人,但也卻可見他的真誠。在《堂吉訶德》下半部分,可以說堂吉訶德傾向于相信桑丘了,我不妨相信這是桑丘的個人人格魅力,也是他鮮明的人物特色。
而本小說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則句句不離騎士道,認為應該“竭心盡力讓大家知道,不恢復崇尚騎士道的盛世,是個大錯”,并相信“自己能使騎士道死灰復燃,比古代更光芒萬丈”。他行為莽撞胡鬧,荒謬絕倫,主觀意識太強,但是其說起話來頭頭是道,談吐文雅,通情達理,而且他的品德是有高尚的一面的。他痛恨“現在這個年頭,懶惰壓倒了勤快,安逸壓倒了勤勞,罪惡壓倒了美德,傲慢壓倒了勇敢,甚至拿槍桿子的也空談而不實行了”,他同情被壓迫的人民,痛恨專制制度,倡導“一切東西都平等”,詛咒他的時代是“萬惡的時代”,從這些方面我們不難看出堂吉訶德內在品德高尚性。但正如一位大家所說,“堂吉訶德的理想在云端,卻只能在腳下的大地上橫沖直撞!蓖挵愕睦硐胧澜缗c現實中的不如意之間的沖突是如影隨形的,因此如何作出抉擇就成了關鍵性的問題。是潔身自好明哲保身,還是拍案而起勇于反抗?
這一抉擇讓我想起楊少華在《雞蛋與高墻》中所說的,“假如這里有堅固的高墻和撞墻破碎的雞蛋,我總站在雞蛋的一邊。無論高墻多么正確,雞蛋多么錯誤,我還是站在雞蛋的一邊!边@表現了他愿意做一位以良知為標槍的勇士,去射穿限制人們自由的那無形的墻,去歌頌一切精神存在的可能性和豐富性,擁護自由。在物欲橫流,個人主義膨脹的今天,這種精神必然是難能可貴的。堂吉訶德一個人勢單力薄,但他卻選擇了做一只并不妄自菲薄脆弱的雞蛋,即使只能做一只雞蛋,他也要砸向那阻礙平等和諧,光明自由的高墻,力量固然有限,但總比做一直縮頭烏龜要來的高尚。即使是“以卵擊石”,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會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天。換一種比喻來說,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也未嘗不可。你相信和追求公正和和平,不可避免地,會與你所處的未必多推崇公正和和平的社會和環(huán)境即世俗價值和觀念拉開距離,但是只要你能耐得了孤獨,忍得起周圍的冷嘲熱諷,最終成為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也未嘗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最容易讓我聯(lián)想到的人物即是方舟子。從XX年創(chuàng)辦第一個中文學術打假網站至今,方舟子的打假生涯已經有十幾年了。作為一個專業(yè)打假人士、科普作家,十幾年來他打假無數?墒怯馐曛玫拇蚣伲俨]見少反而見多,他自己反而招來一身麻煩。小至來自各界的攻擊和壓力,大則出其不意的人身傷害。當然,堂吉訶德是忠貞地奉行的騎士道,以這種精神的實踐做為自身的人生訴求,而方舟子實則糾正社會的不正之風,沒有“騎士道”這個中介的存在,但是不可否認,他們都有為了堅持正道和真理而進行著誓死般的捍衛(wèi)。在讀這本小說時,在“英勇的堂吉訶德和威武的鏡子騎士的會面”一節(jié)中,隨著小說的娓娓道來,一開始我確實萌生了一種希望,一種“堂吉訶德不再是孤身作戰(zhàn)”的希冀,一種“英雄不再孤獨”的期盼,但最終顯然是以失望告終的。再聯(lián)系方舟子的事件,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在社會的其他方方面面,我們不可否認地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方舟子,需要更多的“堂吉訶德”,去戰(zhàn)勝現實中的種種妖魔鬼怪。我們盼望著這么一天的到來 —中國社會不再是以一己之力抗拒群妖亂魔的一天。
我想作者的本意并不僅僅限于把堂吉訶德當成諷刺的對象,而是讓他成為了一個諷刺者。他對桑丘說:“讓他們叫我瘋子吧,我還瘋的不夠,所以的不到他們的贊許!弊屪x者看到喜劇背后的悲情色彩或許才是作者的本意所在。小說的虛構性甚至是一種無厘頭的風格,讓我聯(lián)想到了周星馳的電影。周星馳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正如《堂吉訶德》一樣,好的喜劇是可以讓人流淚的。以《唐伯虎點秋香》為例,就是一部展現關于愛情、理想和現實激烈沖突的影片。通過唐伯虎的人生矛盾沖突,似乎可以使我們想起佩索阿所所說的“我是一座橋梁,架在我之所是和我之所愿之間!贝蟾盘眉X德也愿成為一座橋梁,架在他所希冀的和平和諧,公平正義的理想社會和現實之間吧!再從周星馳電影的普遍特點來看,一般觀眾看到的往往是周星馳的嬉戲、調侃與玩世不恭。但是他不經意間觸及的社會和事物的本質,往往讓我們的笑后更加的凄涼。小人物的奮斗故事似乎是他電影的主題。但是小人物的人性卻是美的,他們有著對人倫情感的追求,其實堂吉訶德何嘗不是一個小人物,有著很多的毛病和缺點,但是卻不甘示弱,勇于冒險和拼搏,堂吉訶德行為的不合理性正是也正是現實世界荒誕不合理性的映射。當然,一個是影視作品,一個人文學作品,比較起來不盡相同,我這里只想說明,喜劇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笑料,而應該對其內涵有所領會和感悟。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這部作品的淺薄看法,魯迅說過,“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也因讀者而異!蔽覀兛匆粋具體的人,尤其是文學作品中“來源于生活
卻高于生活“的藝術形象,不能用簡單的公式框架來評價。對于堂吉訶德亦是如此。但無論如何,堂吉訶德在我心目中樹立的仍然是英雄的形象,是敢于“撞高墻的雞蛋”,比起社會上任何畏畏縮縮,只求自身安逸的膽小之徒要高尚許多。
【讀《堂吉訶德》有感(15篇)】相關文章:
讀《紅與黑》有感06-02
讀《邊城》有感06-02
讀《青鳥》有感06-01
讀《目送》有感05-30
讀《圍城》有感05-29
讀芳華有感05-28
讀《母愛》有感05-27
讀《飄》有感05-26
讀活著有感05-25
讀《孩子》有感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