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世間》讀后感 推薦度:
- 《人世間》讀后感 推薦度:
- 人世間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人世間》有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人世間》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人世間》有感1
在寒假期間我們可以放松身心也可以品味讀書的樂趣,這次寒假我讀了名叫《人世間最勇敢的狗》一篇真實的故事。
這件事發(fā)生在1952年1月阿拉斯加的諾姆,一個小女孩以及好多孩子染上了白喉,大夫非常需要抗生素來治療孩子們,可在暴風雨這種天氣中飛機無法起飛,無法把抗生素安全送到,只好用雪橇來送,在這種環(huán)境下只有20天才能送到,最快是9天,拉雪橇的狗狗用盡全力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它們只用了3、4天就送到了,一路的磨難使狗狗們氣喘吁吁,它們的'堅持不懈,英勇頑強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在生活中只要你留心發(fā)現(xiàn),處處都會有好心人。我們一如既往地來到教室,上課鈴響起,同學們安靜等待老師的到來,老師剛進入教師,我和我的同學們都驚呆了,映入我們眼簾的是老師疲憊的眼睛,黑黑的眼圈,蒼白的皮膚,王老師咳嗽了幾聲,說:“開始上課”此時臺下同學們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包含了我們對王老師的堅持不懈有責任感的心的感恩。
有時不要老想著失敗,只要堅持不懈,英勇頑強,你就會成功就像故事里那幾個狗狗一樣。
讀《人世間》有感2
周秉昆家唯一逝去的兒子——周秉義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他雖然在小說中出場的頻率并不多,但卻是一個大官。經(jīng)常為人民和同事著想,嘔心瀝血,最后卻被小人坑害,死在了工作崗位上。雖是家里唯一當官的人,卻并沒為自己的家庭帶來好處,反而是自己的妹夫蔡曉光一直幫著自己家里人找工作,在最艱難的時候照顧周秉昆一家,他幫著周秉昆找工作,送他年貨和吃食。
周秉義同樣是一個正直的人。他為工作甚至出了國去了蘇聯(lián),但是在工作繁忙之際,也不忘關(guān)心同在機場的.妹妹。也許周秉義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幸運聰明有勇氣,而巧合的是他的智慧伴隨了其一生,并最終幫助他創(chuàng)功立業(yè),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他和周秉昆不同,他看似不太關(guān)心家庭,也沒有把一切都奉獻給家庭和愛,他只是在默默無聞的關(guān)心自己的親人,沒有表面上如此的熱切。他和周蓉更加不同。他沒有周蓉的獨立和敢愛敢恨,也沒有周蓉的如此固執(zhí),但同樣的,他也會堅持自己的立場,只為了讓人們過上好生活。
周秉義并不是善終。雖然他和妻子分到了三室兩廳的房子;雖然他和妻子即使一生無兒女,但還是恩恩愛愛;雖然他和家人親親熱熱,歡欣鼓舞;雖然這一路走來他平安無事;雖然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這還是無法抵御死亡的來襲。他是因為胃癌去世的,即使在去世當天,他還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讀《人世間》有感3
給別人撐傘的同時,不要淋濕自己。
網(wǎng)上流傳一段很深刻的話:
“割一片肉救一個人,人會感激。但割的'越多,人要的也會越來越多。
到最后,就算把那人凌遲了只剩一具白骨,人也不會滿足!
人性皆是如此。
如果對一個人好到失去了分寸,最后傷的只會是自己。
人人遇到困難時都喜歡來找周秉昆幫忙,幫的次數(shù)多了,這些付出變成了理所當然。
周秉昆新買的房子被騙打了水漂,實在沒地方住,只好去找國慶把原本借給他們的房子要回來。
沒想到吳倩聽到周秉昆的來意后,當場翻臉,哭著喊著怨周秉昆不幫他們。如果善良過了頭,換來的不一定是感恩,很可能是恩將仇報。
余生,在為別人撐傘的同時,也記得為自己遮雨。幫別人的同時,也別浪費了真心,消耗了善良。
讀《人世間》有感4
閑暇間聽別人談起《人世間》這部電視劇,看完后仍覺不過癮,又找來相關(guān)書籍,仔細閱讀了一番,感慨頗多。
之前有部張藝謀的電影《活著》,描述了國共內(nèi)戰(zhàn)后大概四十年期間,一個家庭的命運是如何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的。而《人世間》這部電視劇或這本書,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長篇版的“活著”,同樣是描寫了周家三代人的命運如何跟隨時代的發(fā)展而改變。個人的努力很重要,但終究擺脫不了時代賦予你的底色,但即便如此,還是要努力生活,努力追求,好好的過好自己的人生。
一、周家的小兒子周秉坤和鄭娟
劇中的主線人物,他們的生活波瀾不驚,充滿著底層人民每天面對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樸實、踏實,他們互相照顧著對方,守護著彼此,孝敬老人、養(yǎng)育兒女,或許這是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生活寫照。他們?nèi)宫F(xiàn)給我們的是:生活的艱難、挫折,不僅沒有讓他們疲憊、疏遠、困苦,反而讓他們的心靠的更近。
劇中有段出自馮化成的話:自古以來孝分兩種,伺候在父母身邊,照顧衣食住行,是養(yǎng)口體。遠走高飛,贏得成就,讓父母以此為榮,是養(yǎng)心智,兩種孝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后翻閱資料,發(fā)現(xiàn)最初是出自孟子:人生有兩件大事,一件是“事親”,一件是“守身”。所謂“事親”,就是孝順父母,盡孝道;所謂“守身”,就是照顧好自己,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拓展自己的人生。周秉坤一直在父母身邊盡孝,做到了養(yǎng)口體,但對于很多漂泊他鄉(xiāng)的打工人來說,做好守身,養(yǎng)心智或許也是盡孝的一種。
二、周家的大兒子周秉義和郝冬梅
他們倆都是精神大于物質(zhì)的人,更看重的是精神需求和自身價值,他們讀過很多書,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優(yōu)越的工作,不必為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發(fā)愁。周秉義作為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能夠考上北大,并且成為副市長,已經(jīng)做得無可挑剔。他的.岳母位高權(quán)重,他本可以高攀卻不利用,坦坦蕩蕩做男人,之后的官場生涯中也幾乎毫無污點,可以說是很理想的人生,但還是有一點瑕疵,就是貪名。
周秉義實際上是最在乎自己名聲的那個人,他怕自己的弟弟妹妹沾上自己一點光而導(dǎo)致自己名聲受損,所以周秉昆在遇到問題后,都不愿去找自己的大哥,除非不得不找。周秉義一生把溫良恭儉讓演繹得淋漓盡致,而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份“名”。但是這種追求法可能真的是在理想中,生活中反而沒有了一絲的人情味,他在最后拆遷中為弟弟爭取了一點小權(quán)益,或許這才是更真實的寫照。
“雍正王朝”中雍正殺諾敏時就提到,諾敏一生清貧,未曾貪錢,但貪功邀名同樣是貪。古往今來,當官者無非為名、利、權(quán),“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周秉義沒有利用名來索取利,但是這種貪名的做法確實有待商榷。
三、周家的女兒周蓉
聰明、任性、灑脫,這是周蓉的標簽,但她卻是極致的利己主義者,終其一生,周蓉都是在為自己而活。年少時遠走他鄉(xiāng)追求自己的愛情,而后將女兒放在弟弟家養(yǎng)育導(dǎo)致母女隔閡,之后在法國時居然動了讓自己女兒和周楠戀愛的想法,完全不顧弟弟和鄭娟的感受,回國后私立學校教書,退休后嘗試寫作并成了作家。整個人生讓人羨慕,但光鮮的人生背后她是否知道,有多少蔡曉光周秉坤之類的人在為她負重前行?
周家三個孩子的人生對于大多數(shù)窮苦人家來說已屬上乘,他們各自努力著,也跟隨著時代發(fā)展有了自己不同的道路。生活,本就是生下來,活下去,但活得過程中,家庭、親情、友情、愛情、理想、事業(yè)等等卻各不相同,每個人終究有每個人的宿命。
最后獻上書中的一段話共勉:人生啊,窮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責妻,氣不兇子,一生向陽,哪怕一生嘗盡百苦,只為換取一絲甘甜,也算值得了。匆匆一世,只為活得堂堂正正。
讀《人世間》有感5
前段時間電視劇《人世間》大火,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追劇,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感慨人生在世的苦難艱辛,網(wǎng)絡(luò)上也對電視劇的服化道、劇本質(zhì)量、演員演技贊不絕口,梁曉聲這位著名已久快被網(wǎng)絡(luò)遺忘的大作家又頻繁的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包括茅盾文學獎作品也掀起一波網(wǎng)絡(luò)熱度,人們好似喚起深埋基因里對純文學作品的喜愛,對茅盾文學獎作品的敬仰。我很早就關(guān)注到《人世間》,單位也早已頗有遠見的采購了近兩屆全套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供大家閱讀,因《人世間》是三本裝的大部頭,當我跑去圖書室借閱時從了先易后難的心理,選了《牽風記》,又點了《北上》,還借了《應(yīng)物兄》,等我要攻堅克難時卻暫時去了別處導(dǎo)致借閱暫停。所以閱讀清單上始終少了一部《人世間》,一拖就拖到了如今火遍網(wǎng)絡(luò)而不知情的境況,有一種遺漏明珠在人間的懊悔遺憾,開始急迫的找來小說原著如饑似渴的讀完了《人世間》,反而對電視劇未曾動心。
讀文字永遠都有比看視頻圖片所不能及的吸引魅力,是想象力和思考力更勝一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林黛玉,我們可以想象她的衣著她的一顰一笑各不相同,在想象中我們不知不覺間便將“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記在了心底,當你遇到一個美女時對上了你的審美,這句絕美詩句也便隨著美女浮現(xiàn)于眼前。所以當我在讀《人世間》時周秉義的俊、周蓉的美、周秉昆的憨就絕不僅限于電視劇里的演員形象,比如周秉義我會覺得他應(yīng)該隨父母的遺傳基因是國字臉,身材高挑纖瘦但絕不羸弱,話不多甚至是沉默的,但一出口便有令人信服的安全感,面對外人沉穩(wěn)有禮,情緒克制,面對家人面部表情生動許多、甚至是俏皮的有著一肚子壞水的那種活潑,喜怒哀樂愿意外漏的真性情男子。想一想,都覺得魅力無窮哈哈。
回到小說本身,不得不說,大部頭的作品更彰顯作家功底和作品質(zhì)量,相對《北上》《牽風記》,也是令人印象深刻,文字中不乏思想深刻、情節(jié)唯美的考究之處,人物形象也是飽滿的靈動的,但《人世間》帶給你的閱讀體驗還多了一份震撼,卻是少有作品可以比擬的。這份震撼里,一是梁老寫出了時代大背景的全景畫面,讓你身臨其近感受幾十年的生活變遷,讓整部作品呈現(xiàn)出恢弘磅礴的氣勢,那是高山仰止望其項背的敬意,如若你想模仿或者超越這種大氣感,會生出萬分艱難的感覺。這是無數(shù)個日夜翻閱了多少典籍做了多少次調(diào)查用了多少年的知識積累才能寫就的大部頭,不是一時興起兩處決心就可以企敵的高度。二是傾注筆端流淌的全是對底層老百姓苦難與喜樂的熟悉與關(guān)注。這里彰顯的是作品的格局,作家的良心,字里行間看似冷酷客觀的描述社會現(xiàn)實,但那份悲憫之心卻是多年觀察生活、關(guān)注世間平凡人的悲喜后生發(fā)的自然流露,所以你在讀到秉昆國慶趕超們在物質(zhì)匱乏年代大年三十拖著一整頭豬肉回家過年的那份喜悅,你也才能真切體會著成年后的他們?yōu)樯姹疾ㄑ壑泄饷⒉辉俚腵辛酸,也能夠理解國慶得知重病后為妻女計而選擇臥軌的無奈。看著《人世間》,我在心底吶喊:可以不用這樣選擇人生的,但你也同樣清楚,那樣的時代背景下那樣的生活環(huán)境加之思想眼界,他們走到每一個十字路口的抉擇又是必然的。什么樣的作品能夠直達心靈?就是這些愿意深入到底層人民中,悲憫又真實的寫出下里巴人生活的作品。這段時間很喜歡董宇輝在東方甄選直播間里推薦圖書的推介詞,他有一段話很打動我,他說我們對底層人民的關(guān)注還可以更多一些,央視采訪他這位貧苦人家逆襲出來的孩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他依然更悲憫的呼吁大家關(guān)注更多底層打工族、流浪漢,為他們帶去一份關(guān)注和關(guān)懷。我想《人世間》于我而言也是因為它帶著一份共情和悲憫寫出了廣大底層群眾的世間群像,足以是一部令人感動的作品。
但一部令我跺腳叫好的作品在我看來還是有些可供商榷的小細節(jié),比如人物對話我認為藝術(shù)化的成分多了些,一個沒上過學的小老百姓總是文縐縐的說著家長里短,讓我總有一種出戲的違和感。地方語言特色也較為匱乏,東北人豪爽又潑辣快人快語的味道在人物對白中不見分毫,減分不少。我想,梁老應(yīng)該是抓大放小的性格,慣常擅于社會大背景的白描和社會各階層的共性總結(jié),這也體現(xiàn)在書中頻繁出現(xiàn)的思考深刻的背景描述,但細節(jié)處的人物對白便沒辦法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但瑕不掩瑜,依然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高峰作品。
讀《人世間》有感6
《人世間》形象而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近50年中國的百姓生活和時代發(fā)展。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部現(xiàn)實主義題材長篇小說佳作。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閃現(xiàn)的善良、正直、擔當和誠信。即便生活再艱辛,也要將心比心,為他人著想;就是身陷困境,也要互助互幫,自立自強,這不僅體現(xiàn)了作者駕馭生活的非凡能力和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深厚功力,而且還對我們當代的'年輕人回望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歷程,有著彌足珍貴的認知和審美功效。
確實這部作品是梁曉聲對自己的生活積累、社會閱歷和人生經(jīng)驗的一次全方位的調(diào)動。因為在作者構(gòu)建的人世間的生活場景里,我們讀到了個人的成長、草根青年的奮斗,讀到了婚姻、家庭的維系與經(jīng)營,讀到了家族的衰敗與延續(xù),讀到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讀到了不同社會階層的親疏遠近,讀到了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也還讀到了底層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但仍然向往更好生活的人生努力。
讀《人世間》有感7
近日,面向社會征集《人世間》篇書評活動圓滿落幕。這項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關(guān)注和積極響應(yīng)。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從大量的`投稿中,深深感受到文學名著的藝術(shù)魅力和讀者朋友們的閱讀熱情。
為此,我社專門召集相關(guān)專家和業(yè)內(nèi)人士組成評審委員會通讀所有投稿,從近千篇評論和書評中篩選出45篇投稿,分別獲得一等獎(1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10篇)和優(yōu)秀參與獎(29篇)。
在這次評選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投稿者在年齡、學歷、職業(yè)甚至地域上都有很大的差異;稿件既有專業(yè)學者和書評人提供,也有關(guān)心文學、熱愛閱讀的普通讀者提供;手稿的角度、體裁、語法豐富多樣。
評審團充分考慮了稿件的不同特點,重點是是否認真閱讀了《人世間》,是否能寫出閱讀中的真情實感和閱讀后的個人感悟。部分獲獎的優(yōu)秀作品將收錄在我社即將出版的相關(guān)書籍中。
讀《人世間》有感8
懷著一份崇敬的心情,翻看了集團推薦好書《人世間》。這本書是作家梁曉聲最新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全書115萬字,歷經(jīng)數(shù)年傾心打造。作品以北方省會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刻畫了十多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從20世紀70年代寫到改革開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藝術(shù)而雄辯地展現(xiàn)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步,堪稱一部就是身陷困境,也要互助互幫,自立自強,這不僅體現(xiàn)了作者駕馭生活的非凡能力和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深厚功力,而且還對我們當代的年輕人回望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歷程,有著彌足珍貴的認知和審美功效。
確實這部作品是梁曉聲對自己的生活積累、社會閱歷和人生經(jīng)驗的一次全方位的調(diào)動。因為在作者構(gòu)建的人世間的生活場景里,我們讀到了個人的成長、草根青年的奮斗,讀到了婚姻、家庭的維系與經(jīng)營,讀到了家族的衰敗與延續(xù),讀到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讀到了不同社會階層的親疏遠近,讀到了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也還讀到了底層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但仍然向往更好生活的人生努力。
讀《人世間》有感9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是“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編輯的集文學性、時代性、教育性于一體的紀實文學作品集,全書六個章節(jié)匯集了百個平凡而又感人的家庭故事。這本書的作者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人,他們用真摯的情感、樸實的文字書寫著家庭的溫暖、生活的歷程和時代的.變遷,字里行間都在向我們傳遞著一種情感:那就是“愛”。
祖父勘測建廠、父母是一線工人、“我”是宣傳員、侄女從事會計工作,為國家國防事業(yè)奉獻青春和熱血的一家四代兵工人;只身一人從沈陽輾轉(zhuǎn)到成都支援三線建設(shè),每天肩扛手抬、填土打夯修路的姥爺;16歲入伍,21歲當排長,從平津戰(zhàn)役到抗美援朝多次立功受獎,退伍還鄉(xiāng)依然熱誠為村里作貢獻的外公;從魚米之鄉(xiāng)來到邊疆,克服大漠戈壁水土不服、食物匱乏、環(huán)境惡劣等各種困難,屯墾戍邊一輩子的父母……他們的愛,揮灑在獻身祖國建設(shè)事業(yè)的擔當里。
白天在山上砸石頭,晚上到后河撈沙子,深夜為孩子縫補衣裳,支持爸爸獨自承擔家庭重擔的媽媽;從凌晨開始備料,在編席機前分工合作一直織到半夜,靠編織草席養(yǎng)活一家人的父母;淘米、浸泡、生火、量水,每隔半分鐘就轉(zhuǎn)動銅罐讓各個側(cè)面均勻受熱,為孩子慢火燜制銅罐飯的父親;戴著老花眼鏡、佝僂著身子在燈光下一針一線給外孫女縫制棉襖的外婆……他們的愛,蔓延在心靈深處醇濃的親情里。
自學果樹種植技術(shù),苦心鉆研苗木嫁接的父親,他種植30多種果樹,把樹苗分發(fā)給果農(nóng),帶領(lǐng)大家共同致富。做泥爐的母親,她一邊哼著好聽的小曲,一邊像在精雕細刻一件工藝品,她把自己的快樂“和”進泥爐里,讓“我”在寒冷的冬夜因為有“母親的快樂”而變得非常溫暖。為母親做裝繡花花樣工具包的父親,他把廢棄的水泥袋子整理干凈,剪折成工具包的底層,再用彩筆在厚白紙畫上花草和蝴蝶折成上層,然后在空白處寫上“移風易俗,破舊立新”……他們的愛,徜徉在積極樂觀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里。
《我家“人世間”的故事》是普通家庭的“奮斗史”。書中一個個在艱難生活中自立自強、樂觀向上的凡人故事,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里一遍遍回放,它們讓我感受到人世間的無奈和艱辛,更讓我感受到人世間的溫情和希望!捌椒驳奈覀,一身雨雪風霜不問去哪,隨四季枯榮依然迎風歌唱!比松鷮嵖啵侵档;心中有愛,所以無畏。我們的父輩、祖輩們懷揣著一顆愛國、愛家、愛生活的熱忱之心,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艱苦奮斗,才造就了今天的安居樂業(yè)、民富國強。
生命在平凡中閃光,愛在記憶中長存。從煤油燈到電燈,從手搖電話到智能手機,從“洋馬兒”(自行車)到轎車,從草頂土坯房到花園洋樓……越來越美好的“小家”生活,見證了國之“大家”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和變化。凝聚著對過去、對親人、對家國深情厚誼的一封家書、一臺縫紉機、一枚紀念章、一本剪報本……它們不會隨歲月的流逝被遺忘,而會被新時代賦予新的生命、新的內(nèi)涵,代代傳承。
【讀《人世間》有感】相關(guān)文章:
人世間說說05-08
《人世間》讀后感03-21
人世間讀后感12-16
《人世間》讀后感03-23
人世間讀書心得范文12-20
人世間讀后感3篇04-16
《人世間》讀后感[匯編2篇]11-17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征文12-07
我家的人世間故事征文經(jīng)典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