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氣詩詞
清明這個節(jié)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jié)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jié)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游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jié)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公子王孫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復雜的。下面是關于清明的古詩,看看古人的清明情懷吧。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 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xiāng)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閭門即事》
唐 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寒食》
唐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
唐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 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寒食上冢》
宋 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擅夥?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蘇堤清明即事》
宋 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郊行即事》
宋 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散文閱讀】清明時節(jié)的詩與思
每到清明節(jié),難免會想起那首著名的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誰寫的,寫于何時,有爭論。但是,不管答案如何,這首詩都已滲入了中國文化的肌理,變成了清明節(jié)最生動、最富有人情味的'一幅水墨畫。
和許多中國節(jié)日不同,清明節(jié)是一個來源相對復雜的節(jié)日。它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一個,同時又融合了古代祭祖、寒食等許多社會性節(jié)日的內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清明節(jié)因此有著更多元化的文化負載。
首先,清明節(jié)傳遞了中國古人的一種科學經驗。中國古代歷書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古人仰望星空,長期觀察和總結,創(chuàng)造出一種方法,把北斗七星的斗柄視為一年時光鐘表盤的指針,如果說有所謂“天機”,那么這便是天機,天機一露,便指示了人間的“時機”。
其次,清明節(jié)蘊涵著中國人的人文關懷。宋代高翥有詩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清明節(jié)祭奠,是一種儀式,但其背后的情和理,又遠遠超越了儀式的范疇。在先祖墳前放一掛鞭炮,哭一曲悲歌,燒一沓紙錢,看裊裊青煙騰上天空,繼而消散,那一刻,不僅僅是生者向逝者的致意,更是對生命無常的思考。那喧鬧蕪雜的聲音和晦明晦暗的火焰化入青山白云,就像人生流淌在無邊無垠的時間里。
最后,清明節(jié)也滲透著中國人的維新精神。清明這時節(jié),春風化掉冬雪,萬物開始生長,生命開始孕育。而且,由于納入了寒食節(jié)的節(jié)俗,即使是火,也需重新燃燒起來。有古人以詩自況,“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一個寒窗晨讀的學者形象迎面而來。這里的“新火”,毋寧說是新的希望、新的規(guī)劃。“一年之計在于春”,士農工商、漁樵耕讀,都得告別昨日的滄海桑田,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清明節(jié),提醒我們懷念,讓我們從過去看到現在;它也提醒我們去做規(guī)劃,讓我們充滿希望、充滿想象力地走向未來。
【清明節(jié)氣詩詞】相關文章:
大寒節(jié)氣古詩詞01-17
秋分節(jié)氣古詩詞04-29
關于谷雨節(jié)氣古詩詞04-17
清明節(jié)氣習俗解讀11-02
清明節(jié)氣的由來與習俗11-30
清明的古詩詞15篇09-29
清明節(jié)氣 起居飲食注意要點05-02
關于清明節(jié)氣有哪些風俗習俗10-02
清明節(jié)氣起居飲食應該注意哪些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