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考評怎樣區(qū)分三六九等
每當對員工進行績效評估和強制分布時,總會讓一些主管感到頭疼。如果對下屬一律評為“良好”,要么無法提交(有的公司考核系統(tǒng)已設定強制分配比例且難以更改),要么被冠上“打分趨中,搞平均主義”的名義退回,要求重新打分。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員工考評怎樣區(qū)分三六九等吧。
主管們必須硬著頭皮對員工進行考評和區(qū)分,但是又確實會遇到這種情況:屬下都一貫表現良好,也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務。但由于其工作內容各不相同,缺乏統(tǒng)一的量化衡量標準,又很難進行橫向比較,所以只能依靠主觀評價進行排名或區(qū)分,比如工作態(tài)度和日常行為表現等,這就很難避免人為偏好因素的影響。
所以硬要在十名屬下當中找出兩名不合格的來,實在勉為其難。
“八仙過海”背后的困境
遇到以上這種情況怎么辦?為了達到考核規(guī)定的名額要求,很多主管絞盡腦汁,終于想到一些辦法來充名額:
第一種 為湊名額不惜弄虛作假
主管隨時了解屬下動向,看看部門里面有沒有人想離職的?如果有,不管是否應該留下對方,剛好可以把淘汰的名額安在對方身上,也權當是給團隊做貢獻吧。
如果沒有,那就在開會時跟屬下再三暗示:“現在考核很嚴厲,覺得干不下去的,或者有更好選擇的,可以提前謀出路。”
更有甚者,為了湊夠不合格的名額,有部門負責人將已經過世的員工的名字拉進來湊數(據說在GE就發(fā)生過)。
第二種 雨露均沾、輪流坐“莊”
去年是張三得A(優(yōu)秀),今年就是李四得A;去年是王二得C(不合格),對不起,今年該劉五得C了。別怪哥下手狠,怪只怪這可惡的考核制度和不講情面的人力資源部,我也是沒有辦法才出此下策。
第三種 用“民主”名義假公濟私
這一招也很厲害,最常用的臺詞是:“我一向很民主,你干的怎么樣,我說了不算,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然后召集團隊成員一起議,或者干脆采取投票的方式,憑借一種類似集體歧視的方法,將那些與同事關系不睦、領導不喜歡的人排擠出團隊。
第四種 不會哭的孩子要吃虧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關鍵就在于這個“會哭”。光說你干的好不行,你得拿出材料證明你干的好才行。
有人把這種方法叫做自我舉證,據說華為針對一些難以量化的工作考核就是這么干的。所以他們的員工必須掌握PPT匯報技能——干得好也要匯報的好。
至于有沒有“以客戶為中心”不知道,但有沒有“對上負責”很快就能看出來,員工的去留有時完全取決于上司的一念之間。
第五種 看誰倒霉
誰干的不好實在找不出來,那就抓鬮,誰抓到算誰倒霉——當然這種做法是玩笑,但誰又能排除沒有現實的翻版呢?
于是,確定不合格人員名額,成了公司與部門負責人、人力資源部門與其他部門、主管與員工之間一輪又一輪的博弈,其本質上就是為了“過關”——過上司的關,過考核部門的關,過公司硬性規(guī)定的關。并不能體現強制分布法的真正用意,與考核目的也背道而馳。
為什么要搞強制分布?說到底,就是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保持企業(yè)的“活力曲線”。
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會遭遇很多現實困境——知和行的脫節(jié),這就勢必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結果。所以從這一點來看,作為管理當局,也怪不得各級主管,因為他們是在規(guī)則內行事。
實際上,無論是誰,涉及到對人的評價和區(qū)分,無論是態(tài)度上還是道德上,無論是能力上還是績效上,要做出明確的區(qū)分,難度都很大。一旦操作不當,就會引起無休止的爭議。
這種強制區(qū)分的矛盾心理集中體現在各級主管身上。
首先,他們會遭遇立場上的困境,既不能損害公司的集體利益,又要維護好部門的局部利益,還要兼顧到員工的個人利益,想要各方面都照顧到非常困難。
其次,他們會遇到情感上的困境,他們需要屬下平時用心工作,免不了多加關懷,但是在關鍵時刻卻又不得不“忍痛割愛”,很難下得了這個決心。
最后,他們會面臨缺乏工具上的困境,主管對員工的考核缺乏令人信服的績效衡量標準,缺乏客觀有力的證據呈現,只能以態(tài)度差或辦事不力為由加以貶斥、扣分直至評為不合格。
于是,我們看到很多公司出現這樣一種奇觀:為了湊考評名額,大家都在想盡辦法鉆規(guī)則的縫隙。
強制區(qū)分的存廢之爭
考核要不要強制區(qū)分,其實一直存在兩種聲音。
一種當然是要強制區(qū)分。這一點在企業(yè)管理層當中表現明顯,他們往往擔心“吃大鍋飯”的問題——如果考核沒有區(qū)分,如何知道哪個干得好哪個干的差?這對于干的好的、能力強的員工明顯是一種負激勵,而能力差的員工則可以濫竽充數、高枕無憂地混日子。
做主管的如果都想做好人,那誰來做惡人?
只有考評沒有強制區(qū)分就等于走走形式,相當于卸下了主管頭上的緊箍咒,讓其對屬下放松監(jiān)管甚至隨心所欲,導致組織人員臃腫、績效不彰。
他們認為,或許這種強制分布方法不甚合理,但誰又能找到十全十美的考核方法?況且,這個世界上原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更不可能存在一套完美的考評方法。如果存在個別的不公平現象,那也是事出有因,要么是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要么個人不適應請另謀出路。
管理層有管理層的難處,我們再回歸到強制分布法本身,如前文所述,按照杰克.韋爾奇在GE推行的理念,就是保持企業(yè)的“活力曲線”。其實,這里面隱藏著兩個假設:
一個假設是正態(tài)分布,也就是干的非常好的和非常差的比例都極少,位于正態(tài)分布曲線的兩邊,干的一般的`占絕大多數,位于正態(tài)分布曲線的中間區(qū)域。
另一個假設是通過制造內部區(qū)別實現內外部流動。組織就像一個肌體,它想獲得成長,就需要新陳代謝——將一些無用或者老化的物質代謝出去,將一些優(yōu)質的能量補充進來。
但是通過人為制造差別
來實現這一目標
未必能達到預期
很多時候甚至是“拔苗助長”
員工績效不彰除了自身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用人不當造成。如果一個公司的氛圍積極向上、工作節(jié)奏緊張,不適應這種環(huán)境和工作節(jié)奏的人自然會流失,不需要過多的人為考核去干涉。
另一種是不強制區(qū)分,其理由是:強制區(qū)分成了政治博弈的工具,比如用作淘汰人員的殺手锏,會令企業(yè)員工人人自危,反而加深了員工之間的隔閡,導致團隊不和諧,發(fā)生“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現象,所以要廢除強制區(qū)分這種做法。
既然不強制區(qū)分,其替代品之一是“企業(yè)文化”,即在內部倡導一種積極向上、和和氣氣的團隊氛圍,總結起來,就是一起工作、一起合作、一起發(fā)財、一起實現“共產主義”。
不區(qū)分的替代品之二是“機制創(chuàng)新”,比如通過內部創(chuàng)業(yè)、員工持股計劃、長期激勵等方面的一系列的改革,達到一種“誰貢獻多、誰獲益大”的理想狀態(tài)。
怎樣區(qū)分才合理?
強制分布也稱為“硬性分配法”“高斯分布”,該方法來自于正態(tài)分布原理,即俗稱的“中間大、兩頭小”的分布規(guī)律。
在相同條件下隨機地對某一測試對象進行多次測試時,測得的數值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其中,接近平均值的數值占多數,大于和小于平均值的頻率近乎一樣,遠離平均值的占少數。
這種分布規(guī)律稱為正態(tài)分布,用曲線表示出來就稱為正態(tài)分布曲線,呈現出左右對稱的特點。在考核上,預先確定評價等級以及各等級在總數中所占的百分比,然后按照被考核者績效的優(yōu)劣程度將其列入其中某一等級,即為強制分布考核。
但是,這個世界有很多地方不符合這種分布情況,比如某個事件的熱度,可能會迅速上升,然后緩慢降低熱度。
德魯克在《管理:使命、責任、實務》一書中指出:社會現象不服從自然界中的“正態(tài)分布”,而幾乎總是按指數方式分布的——即典型的曲線是雙曲線形式。
早在19世紀,帕累托在研究財富分布時,就發(fā)現了財富分布遵循冪律分布,其特點是少數人壟斷了大部分財富,即我們經常所說的二八定律,這就涉及到接下來要說的冪律分布。
冪律分布,即個體的規(guī)模和其名次之間存在著冪次方的反比關系。類似如馬太效應,長尾理論,帕累托法則,原理差不多,其應用場景除了“長尾理論”之外也大同小異。
近些年,以美國Ernest O'Boyle(厄內斯特·奧伯伊爾) 和Herman Aguinis(赫爾曼阿吉斯)為首的研究團隊進行了許多研究。兩位學者采用客觀績效進行分析,他們分析了包括63萬個樣本的數據庫,職業(yè)涵蓋研究者、音樂家、政治家、運動員等多個職業(yè)。
結果發(fā)現:當用客觀績效時,績效呈現出大部分人低績效,少部分人高績效的特征,符合冪律分布。而傳統(tǒng)績效考核結果中的正態(tài)分布其實是由于主管主觀打分造成的假象,為了避免造成績效評估過于寬松或者過于嚴格,主管往往都會平均化地打分,人為制造了績效的平均化。
在《從0到1》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觀點:“最重要的事情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市場可能會勝過其他所有市場。時機和決策也要遵循冪次法則,某些關鍵時刻遠比其他任何時刻重要。”
無獨有偶,李開復在一次專題演講中認為,創(chuàng)業(yè)人才也符合冪律分布,他說:“人才其實也是非常符合Power Law(冪法則)。
我們在學校里面老師還是把我們分成了ABCDEF,100分、90分、50分,但是我們如果真的接觸過最頂尖的人才,就像你們在座的每一位最棒的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你們公司最棒的工程師,或者你們公司最棒的產品經理,或者是業(yè)界最棒的投資人,這些人絕對符合Power Law而不符合Normal Distribution(正態(tài)分布)。
也就是說,最棒的工程師的價值是左邊的無限大,一個普通工程師跟他是不能相比的。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些傳統(tǒng)的東西而看不清現實。我在十年前就說過,一個普通的工人跟頂尖的工人不會相差太多,但與一個工程師的差別則是巨大的。”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如GE,微軟)開始放棄以人才正態(tài)分布為假設的績效考評系統(tǒng)。
根據以上這些材料,需要總結一點的是,企業(yè)的知識工作者越多,其人才越遵循冪律分布法則,一兩個超級明星員工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超過一百個以上普通員工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
其實,無論是強制分布也好,還是冪律分布也罷,脫離公司業(yè)務性質和人才構成現狀,進行簡單生硬的套用,都會犯本本主義的錯誤。有的可能符合強制分布,有的可能符合冪律分布,有的可能二者都沾一點邊,但并不完全符合,因為這里有一個前提條件——即存在統(tǒng)一的、客觀的績效衡量標準。
績效考評一定要區(qū)分,但應該按照一定的邏輯區(qū)分,而且要根據企業(yè)的戰(zhàn)略、業(yè)務和人才的變化,進行動態(tài)化的調整,而不是籠統(tǒng)地搞一刀切或者生搬硬套地往一種方法上靠。
這就需要HR非常清楚企業(yè)的業(yè)務和組織形態(tài),非常清楚公司的人才結構和市場稀缺的崗位。一個優(yōu)秀的HR,不僅要看一個籠統(tǒng)的比例(優(yōu)秀的或者不合格的),還要仔細撥開里面看具體的結構。
比如整體績效不合格的人員先設想占5%,然后撥開去看研發(fā)、銷售、專業(yè)、輔助等不同類型的崗位人員,是不是符合先前的預判,有些崗位的人員可能會大于5%,有些稀缺性的崗位人員可能一個都沒有。
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什么都要走套路,結果被自己給玩死,那就是得不償失、不知變通了。
【員工考評怎樣區(qū)分三六九等】相關文章:
為什么員工都不喜歡績效考評?02-04
怎樣激勵員工03-01
最新2017員工績效考評方案參考02-07
怎樣管理員工02-21
上司怎樣激勵員工04-30
怎樣培訓員工心態(tài)03-03
怎樣招聘高級員工03-02
應該怎樣培訓員工03-02
怎樣提升員工士氣?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