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價值計量的產生應該說最早出現于美國的生產經營模式轉換導致歷史成本功能下降,無法滿足客戶的決策需求。隨著會計學家的研究與會計性能的提高,公允價值的計量應運而生。采用這種新屬性來達到會計計量,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幫助投資者對市場走勢做出及時準確判斷和正確投資的決策。作為會計計量的新屬性,公允價值通過它的計量方式等充分體現了它的優(yōu)越性。本文就公允價值的含義、計量方法及其優(yōu)缺點以及對其展望進行討論。關鍵詞:會計計量公允價值計量方式優(yōu)缺點公允價值展望。
一、會計計量的概念會計計量是在一定的計量尺度下,運用特定的計量單位,選擇合理的計量屬性,確定應予記錄的經濟事項金額的會計記錄過程。它包括計量尺度、計量單位、計量對象和計量屬性等內容。其中,計量屬性是指計量客體的特征或外在表現形式。不同的計量屬性,會使相同的會計要素表現為不同的貨幣數量,從而使會計信息反映的財務成果和經營狀況建立在不同的計量基礎上,即建立在選用不同的會計目標上。會計計量屬性一般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現行市價、公允價值、現金流量現值等內容。
二、公允價值的定義公允價值又可稱為公允市價或者公允價格,是在公平交易前提下買賣雙方由于熟知細節(jié),充分考慮了市場信息后而共同自愿確定的價格。它有可能是無關聯的雙方在同等條件下達成買賣的價格。這種計量新屬性最體現它“新”的地方就是獲得交易市場的確認,它具有明顯的可觀察性與決策相關性,是一種實用的會計信息,其計量屬性與歷史成本、現行成本計量等被廣泛應用于國際國內會計領域。
三、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以及它所體現出來的優(yōu)缺點
(一)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公允價值計量通常包括市價法、類似項目法和估價技術法。一般認為,在確定所計量項目的公允價值時,要按照一定程序從這三種方法中選擇一種。通常程序是,首選市價法,因為一個公開的市場價格通常是最為令人接受的,從而也最公允的;在找不到所計量項目的市場價格的情況下,往往選用類似項目法,通過按照一定的嚴格條件選取的類似項目的市場價格來決定所計量項目的公允價值;而當所計量的項目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場價格信息,從而無法運用市價法和類似項目法時,則考慮選用估價技術法對所計量項目的公允價值做出估計。這三種方法的主觀成分是依次增加的,而應用難度也是依次增加的。因此,不管采用那種方法,對當前市場價格進行客觀評價和主觀判斷是公允價值計量建立的基礎。主觀性強,信息可靠與否沒有保證,是公允價值計量方法的基本特征。公允價值計量反映了現在和未來可能的市場交易價格,這些不受時間、空間等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更是不具可靠性。本質上,市場價格是公允價值計量的基礎,但現在和未來市場價格才是公允價值,不包括過去的市場價格。公允價值不是一種具體的計量方法,它實際上是會計計量期望達到的一種比較好的狀態(tài)或目的,也可以理解為是會計計量的一種價值追求或者期望。
(二)公允價值的優(yōu)點
1、公允價值的聚焦點是現在和未來的市場價格,與歷史成本計量比較而言,使得會計信息相關性強,即公允價值更能使相關性要求得到滿足。公允價值的聚焦點可以反映資產給企業(yè)帶來的利潤,準確估算企業(yè)經營、償債能力等,以此達到幫助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有利的決策,避免因歷史成本計量無法反映未實現利得或損失而做出錯誤判斷,從而為他們的經營、決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企業(yè)是追求最大利益的場所,只有讓企業(yè)獲利才是最實在的,才能體現出公允價值存在的優(yōu)越性。
2、公允價值計量對企業(yè)資本的保值與增值有一定的益處。在物價上漲時,歷史成本計量出的經費無法購回應該得到的相應規(guī)模的生產能力,企業(yè)生產就萎縮了。而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在通貨膨脹時,所得出的經費預算完全可以在現行市場情況下購買到與原來規(guī)模相匹配的生產能力,從而使企業(yè)的資本利用得到保障。這跟相同的經費買到更多的貨品道理是一樣的。
3、公允價值計量對了解企業(yè)的內部真實財務情況是有一定幫助的。公允價值計量衍生出來的使用工具能夠反映在會計報表內,使財務管理階層對企業(yè)的內部真實財務情況有充分具體的理解,而且利于評價企業(yè)對風險管理是否具有有效性。
4、更加符合配比原則的要求。對于會計單位非貨幣性資產而言,其計量的一個主要目標在于計算本期的企業(yè)收益,F行企業(yè)計算收益時,收入是按現行市價計量,而成本、費用則按歷史成本計量,收益包括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純利潤和由經濟因素影響形成的價格差,F行的利潤分配制度不加區(qū)分,從而出現收益超分配、虛利實分的現象。采用公允價值計量,這種問題就可得到很好地解決。在公允價值計量下,收益是現時收入與按公允價值計算的成本費用配比的結果,因而更能體現配比原則。
(三)公允價值的缺點
1、公允價值的不可靠性。獲取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與可靠性,就等同于魚與熊掌很難同時兼顧一樣。我國現有的證券、產權等交易市場都不是很成熟,價格與價值的浮動大或者不相符合時,公允市價幾乎無法獲得資產。雖然可以運用現值技術法等其它技術來估計公允價值,但缺乏未來現金流量或者折現率等無法預見的信息,判斷也就帶有很大不確定性,準確性低,失誤率也高,公允價值就顯得不可靠了。
2、公允價值的計量成本過高。公允價值計量是一項工程量大,需要不定時更新的工作,它是動態(tài)計量的屬性,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就等同于每個時期都必須要及時對資產和負債情況進行計量,產生最新的數據。除需要專門的計量人員來確定資產和負債公允價值外,還需會計人員對賬務調整的全面處理,這種種情況無形之中提高了資產評估以及財務管理的成本,導致使用成本過高。
3、公允價值計量可實踐性弱。資產離不開交易市場這個基礎,如果缺失了的話就要考慮尋找專業(yè)人士綜合現行市場的各項要素和影響因素來對其預測、判斷,進行資產評估。又因為評估技術具有太多的不定性,也沒有獨立機構專門從事計量研究工作,各相關數據呈現出數量不足、質量欠缺的現象,估價技術面臨著一大堆的實踐難題,影響到了公允價值的可實踐性。
4、容易導致利潤操縱。如上所述,公允價值的確定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和較差的可操作性,這容易導致管理當局利用公允價值進行利潤操縱,使管理當局提供的會計信息失真。
四、公允價值的展望公允價值所體現的優(yōu)點我們是樂見其成的,而缺點我們應盡量矯正和完善,最主要的是從法律、市場機制等方面進行規(guī)范,減少主觀性,增強計量的可靠性。
(一)加強法律和制度建設,從制度和程序上做到防止人為利用公允價值操縱利潤等舞弊行為的發(fā)生。進一步規(guī)范和完善《會計準則》,使無客觀依據的價值信息無法進入到會計信息系統(tǒng),為防止舞弊事件的發(fā)生提供保障。
(二)建立公開的市場價格體系,將每日交易價格公開,并建立全國聯網的價格體系查詢平臺,有利于各種價格的查詢,優(yōu)化市場資產的估價系統(tǒng),使各種資產的市價很好地反映其真實價值。同時,充分發(fā)揮資產評估中的中介、物價等機構應有的監(jiān)管作用,建立起完善的監(jiān)督、制約、平衡機制,防止利用公允價值計量進行造假。
(三)規(guī)范公允價值在具體實務操作上的要求,提高可操作性。加強會計人員的操作技能的培訓,提高實際技術操作水平及職業(yè)判斷能力,增強職業(yè)道德意識,為公允價值全面應用提供保障。同時,加強計量理論研究,引入先進電子計算機技術,促進公允價值在操作層面上的推廣。
(四)完善會計信息的披露方式。公允價值計量結果取決于交易價格,換句話說,交易的可完成性是基于公平交易的基礎上。面對公允價值表現出來的弊端,可以對資產價格因為市場的波動而產生影響及市場價值的變化不在報表上定量反映,而在報表附注上加以說明。可以這樣理解:對會計單位未實現的收益不計量,對已實現的收益要計量。這樣的話,既保持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亦激勵會計單位出臺合理的相關政策。公允價值計量是新型計量方法,在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它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經濟狀態(tài),也沒有很好地發(fā)展。我國公允價值計量應用時間短、應用領域狹窄、經驗尚且缺少,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繼續(xù)前進。當然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全抄,全盤西化,更不能因一己之力危害到別人,丟失該有的職業(yè)操守。
簡而言之,會計計量采取的模式必須立足于實際,從我國經濟市場的國情出發(fā)擬定適合我國會計實踐的會計計量方法,讓會計最大程度地為國家經濟發(fā)展做貢獻,研究出合適的公允價值準則,盡可能科學、合理地反映資產價值,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