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鑒賞15篇(精華)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jīng)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詞鑒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詞鑒賞1
《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翻譯
天時人事,每天變化得很快,轉眼又到冬至了,過了冬至白日漸長,天氣日漸回暖,春天即將回來了。
刺繡女工因白晝變長而可多繡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已飛動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的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抽出新芽,山也要沖破寒氣,好讓梅花開放。
我雖然身處異鄉(xiāng),但這里的景物與故鄉(xiāng)的沒有什么不同之處,因此,讓小兒斟上酒來,一飲而盡。
賞析
由于冬至特定的'節(jié)氣和自然環(huán)境,詩人墨客們都會感嘆時光與人生,感嘆歲末與寒冬,謳歌冬至節(jié)。詩圣杜甫《小至》詩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說前一天)。
《小至》寫冬至前后的時令變化,不僅用刺繡添線寫出了白晝增長,還用河邊柳樹即將泛綠,山上梅花沖寒欲放,生動地寫出了冬天里孕育著春天的景象。詩的末二句寫他由眼前景物喚起了對故鄉(xiāng)的回憶。雖然身處異鄉(xiāng),但云物不殊,所以詩人教兒斟酒,舉杯痛飲。這舉動和詩中寫冬天里孕育著春天氣氛的基調(diào)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詩人難得的舒適心情。
全詩緊緊圍繞“小至”的時令,敘事、寫景、抒感,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開篇二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是說冬至后白晝漸長,陽氣漸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遠了。作者以詠嘆筆調(diào)點明“陽生春來”與冬至的詩題緊扣,作為總起。中間兩聯(lián):“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是分承:頷聯(lián),直承首聯(lián)“冬至”的自然節(jié)令特征;頸聯(lián),直承冬去春來的景物特征;最后是尾聯(lián):“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結。
在這無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讓兒子取酒來盡飲吧!“事”、“景”、“感”三者烘托,從中可自然地悟出詩人寫的只能是“小至”時令,而斷非其他什么節(jié)候,這正是詩人感受敏銳,立意高遠,選材典型,熱愛生活的不俗體現(xiàn),正是:“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了。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古詩詞鑒賞2
宋代張镃《寒食》
地僻人稀到,檐虛燕未過。
清愁詩酒少,寒食雨風多。
名字因農(nóng)具,襟懷屬釣蓑。
莫驚時節(jié)換,安分看如何。
譯文/注釋
譯文
即使冷冷清清開著幾扇柴門的村落里,也還是要插幾根楊柳枝條,標志出每年的節(jié)令。寒食的傳統(tǒng)雖然沒有傳到遙遠的廣東,但清明上墳奠祭祖先的禮儀還是和中原一樣。時至今日,漢唐兩代的'王陵巨冢,已經(jīng)沒有人前去祭祀;而山邊溪間的小路上仍生長著許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臥在青苔上,莫管關城門的號角聲是否響起來。
注釋
1、寒食:節(jié)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說清明前兩天)。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事,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2、龐老家:指龐德公一家。龐德公,東漢襄陽人,隱居在峴山種田。荊州刺史劉表幾次邀他出來做官,他拒絕了,帶領全家到鹿門山中采藥。后來另一個隱士司馬徽來看他,正碰上他上墳掃墓歸來。此泛指一般平民百姓全家上墳事。
古詩詞鑒賞3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譯文翻譯
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圣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之上愜意非常。
寂寂明月夜,參差的笛聲響起在耳邊縈繞不覺,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注釋解釋
倚胡床:坐靠胡床。倚:坐靠。
詩文賞析
這句連用“攜”、“來”、“追”三個動詞,把詩人攜杖出戶后的動作,分出層次加以表現(xiàn)。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傳達出詩人追尋理想中的納涼勝處的內(nèi)在感情,實自杜甫《羌村》“憶昔好追涼”句點化而成。這樣,詩人急于從火海中解脫出來的情懷,通過一系列動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來。
次句具體指出了柳外納涼地方的方位和臨時的布置:“畫橋南畔倚胡床!边@是一個綠柳成行,位于“畫橋南畔”的佳處。詩人選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盡情領略納涼的況味。在詩人看來,這也可算“最是人間佳絕處”(《睡足軒》)了。胡床,即交椅,可躺臥。陶潛“倚南窗以寄傲”(《歸去來兮辭》),是為了遠離塵俗;秦觀“倚胡床”以“追涼”,是為了驅(qū)解煩熱,都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他們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處的。
一二兩句寫仔細尋覓納涼勝地。三四兩句則展開了對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繪:“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痹旅髦,船家兒女吹著短笛,笛聲參差而起,在水面縈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自在幽香不時散溢,沁人心脾。詩人閑倚胡床,怡神閉目,不只感宮上得到滿足,連心境也分外舒適。這兩句采取了對偶句式,把納涼時的`具體感受藝術地組合起來,于是,一個納涼勝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此詩以納涼為題,詩中著力表現(xiàn)的是一個絕離煩熱之處。詩人首先經(jīng)過尋訪,發(fā)現(xiàn)了這個處所的秘密,其次進行具體布置,置身其間,與外境融而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個“自清涼無汗”的世界。
宋人呂本中曾在《童蒙詩訓》中評論“少游此詩閑雅嚴重”(《詩林廣記》引),“閑雅”當指此詩詞語上的特點而言,“嚴重”則涉及此詩嚴肅而鄭重的內(nèi)容。它很可能是秦觀在仕途遭到挫折后的作品。
《納涼》是一首描寫景物的短詩。從字面上看,可以說沒有反映什么社會生活內(nèi)容。但是,透過詩句的表面,卻隱約地表現(xiàn)出:詩人渴望遠離的是炙手可熱的官場社會,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個理想中的清涼世界的原因。秦觀是一個有用世之志的詩人。他對官場的奔競傾奪表示厭棄,力求遠避,此詩表達的就是這種感情。這種把創(chuàng)作念圖隱藏在詩句背后的寫法,讀者應著意體會。
古詩詞鑒賞4
重陽佳節(jié),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jié)歷向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櫥通:廚)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人比一作:人似;銷通:消)
譯文
薄霧彌漫,云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涎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卷起珠簾,簾內(nèi)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注釋
云:《古今詞統(tǒng)》等作“雰”,《全芳備祖》作:“陰”。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薰香名。又稱龍腦,即冰片。消:一本作“銷”,《花草粹編》等作“噴”。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吨芤住芬浴熬拧睘殛枖(shù),日月皆值陽數(shù),并且相重,故名。這是個古老的節(jié)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樂游苑應令詩》:“朔氣繞相風,獻壽重陽節(jié)。”
紗廚:即防蚊蠅的紗帳。宋周邦彥《浣溪沙》:“薄薄紗櫥望似空,簟紋如水浸芙蓉!睓,《彤管遺篇》等作“窗”。
涼:《全芳備祖》等作“秋”。
東籬:泛指采菊之地。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睘楣沤衿G稱之名句,故“東籬”亦成為詩人慣用之詠菊典故。唐無可《菊》:“東籬搖落后,密艷被寒吹。夾雨驚新拆,經(jīng)霜忽盡開!
暗香:這里指菊花的幽香!豆旁娛攀住ねブ杏衅鏄洹罚骸芭蕳l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边@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消:一作“銷”。
西風:秋風。
比:《花草粹編》等作“似”。黃花:指菊花!抖Y記·月令》:“鞠有黃華”。鞠,本用菊。唐王績《九月九日》:“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jié)回。”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婚后所作,抒發(fā)的是重陽佳節(jié)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后,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shù)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云”,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晝,一般用來形容夏天的白晝,這首詞寫的是重陽,即農(nóng)歷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時令,白晝越來越短,還說“永晝”,這只是詞人的一種心理感覺。時間對于歡樂與愁苦的心境分別具有相對的意義,在歡樂中時間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則感到時間的步履是那樣緩慢。一個人若對“薄霧濃云”特別敏感,擔心白天總也過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暢。李清照結婚不久,就與相愛至深的丈夫趙明誠分離兩地,這時她正獨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長難捱了。這里雖然沒有直抒離愁,但仍可透過這層灰蒙蒙的“薄霧濃云”,窺見女詞人的內(nèi)心苦悶!叭鹉X消金獸”一句,便是轉寫室內(nèi)情景:她獨自個兒看著香爐里瑞腦香的裊裊青煙出神,真是百無聊賴。又是重陽佳節(jié)了,天氣驟涼,睡到半夜,涼意透入帳中枕上,對比夫婦團聚時閨房的溫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上片寥寥數(shù)句,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tài)描摹出來。她走出室外,天氣不好;待在室內(nèi)又悶得慌;白天不好過,黑夜更難挨;坐不住,睡不寧,真是難以將息!凹压(jié)又重陽”一句有深意。古人對重陽節(jié)十分重視。這天親友團聚,相攜登高,佩茱萸,飲菊酒。李清照寫出“瑞腦消金獸”的孤獨感后,馬上接以一句“佳節(jié)又重陽”,顯然有弦外之音,暗示當此佳節(jié)良辰,丈夫不在身邊,“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凹压(jié)又重陽”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緊接著兩句:“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闭煞虿辉诩,玉枕孤眠,紗帳內(nèi)獨寢,難免有孤寂之感!鞍胍箾龀跬浮保恢皇菚r令轉涼,而是別有一番凄涼滋味。
下片寫重陽節(jié)這天黃昏賞菊東籬、借酒澆愁的情景。把酒賞菊本是重陽佳節(jié)的一個主要節(jié)目,大概為了應景,李清照在屋里悶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強打精神“東籬把酒”來了?墒,這并未能寬解一下愁懷,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瀾。重陽是菊花節(jié),菊花開得極盛極美,她一邊飲酒,一邊賞菊,染得滿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觸景傷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在異地的親人!坝邪迪阌洹币痪,化用了《古詩十九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句意!鞍迪恪保ǔV该坊。“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是北宋詩人林逋詠梅花的名句。這里則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經(jīng)霜不落,傲霜而開,風標與梅花相似,暗示詞人高潔的胸襟和脫俗的情趣。同時也流露出“馨香滿懷袖,路遠莫致之”的深深遺憾。這是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她實在情不自禁,再無飲酒賞菊的意緒,于是匆匆回到閨房!澳啦幌辍本鋵懙氖峭韥盹L急,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陣寒意。聯(lián)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斗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頓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黃花瘦”作結,取譬多端,含蘊豐富。
此詞在藝術上的一個特點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一切,無不涂上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結構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鋪敘筆法;而把節(jié)日離索的刻摯深情留在結拍,使它如高峰突起!澳啦幌,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成為全篇最精彩之筆。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這是因為正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合!昂熅砦黠L”一句,更直接為“人比黃花瘦”句作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畫面:重陽佳節(jié)佳人獨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huán)境氣氛的烘托,“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此詞的另一個特點是含蓄。唐司空圖認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及,若不堪憂!(《詩品·含蓄》)從字面上看,這首《醉花陰》沒有寫離別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細尋味,它的每個字都浸透了這一點。從她不時去看香爐里的瑞腦燃燒了多少(也即時間過去了多少)的細節(jié)中,讀者可以感到她簡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過去了,晚上更加難捱。李清照不直接寫“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而是寫失眠,寫一直到半夜都沒有睡著。看來她不只是身體感到?jīng),主要的還是內(nèi)心感到?jīng)觥S谑撬龑w明誠那苦苦思念之情便從字里行間洋溢而出。讀罷全詞,一位不堪忍受離別之苦的少婦形象生動地立在讀者眼前。
全詞明白如話,沒有冷澀難懂之處,表達的感情卻十分深沉細膩。暢達與深沉相結合,這正是李清照詞風的一個重要特點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婚后不久,丈夫便“負笈遠游”,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崇寧二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jié)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作者介紹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古詩詞鑒賞5
古詩原文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掛城聞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簾額著霜痕。
啼蛄吊月鉤闌下,屈膝銅鋪鎖阿甄。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
譯文翻譯
高懸的燈燭透過細薄的紗罩放光明,花房的宮女們深夜里搗制紅守宮。
香爐的象口中噴著香氣,地毯暖烘烘,北斗七星掛在城頭,漏板聲聲報深更。
寒氣侵入殿前網(wǎng)罩,宮殿的暗影昏蒙蒙,繡著彩鸞的門簾橫額,沾滿了霜痕層層。
螻蛄對著月光在曲欄下哀鳴,失意的宮女被牢牢關鎖在大院深宮。
宮女夢中走進了沙洲上的家門,天河落處的長洲上留下了她的倩影。
“希望君王能像太陽那樣光明,放我走吧,跨魚破浪我也馬上起程!
注釋解釋
、艑m娃:宮女,吳語稱美女為娃。唐王維《從岐王夜宴衛(wèi)家山池應教》詩:“座客香貂滿,宮娃綺帳張!
、葡灩猓籂T光。照紗空:燭光射過薄薄的燈紗,透明通亮。
、腔ǚ浚簩m女的居室。紅守宮:宮中婦女們化妝用的一種顏料。據(jù)《博物志》載:“蜥蜴或名蝘蜓,以器養(yǎng)之,食以丹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搗萬杵,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惟房室事則滅,故又號守宮。”
、认罂冢合笮蜗銧t的出煙口。毾(tà)覴(dēng):細密的地毯。七星:北斗七星。
、陕┌澹汗糯鷪髸r辰的銅板。明高啟《馬璘畫》詩:“風傳漏板還堪數(shù),月混梨花不易尋!
⑹罘(fú)罳(sī):古代設在門外或城角上的網(wǎng)狀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稘h書·文帝紀》:“未央宮東闕罘罳災!鳖亷煿抛ⅲ骸邦妨Q,謂連闕曲閣也,以覆重刻垣墉之處,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
、瞬墅[簾額:繡著彩色鸞鳥的門簾上的橫額。著(zhuó):沾著。
、烫潋粒╣ū)吊月:螻蛄在月光下悲鳴。鉤闌:彎曲鉤錯的欄桿。
、颓ィ洪T簾上的環(huán)扣。銅鋪:銅制的鋪首。阿甄: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清姿麗貌,初入宮時得寵,后被讒言失意,幽禁宮中。泛指失寵的宮女。
、紊充荆核械男£懙。南朝宋謝惠連《泛湖歸出樓中玩月》詩:“哀鴻鳴沙渚,悲猿響山椒!
、咸旌勇涮帲恒y河落下的地方,比喻家鄉(xiāng)十分遙遠。長洲:縣名,唐朝時屬于蘇州,代指宮女的故鄉(xiāng)。
⑿君:指皇帝。
、焰簩m女自稱。騎魚撇波:騎魚破浪,形容宮女思鄉(xiāng)情切,等不及坐船!段倪x·王褒〈四子講德論〉》:“故膺騰撇波而濟水,不如乘舟之逸也!崩钌谱ⅲ骸啊墩f文》曰:‘撇,擊也!才c撇同也!
創(chuàng)作背景
從《詩經(jīng)》開始,中國文學便產(chǎn)生了一系列揭示婦女不幸命運,為她們鳴不平的感人詩章。李賀的《宮娃歌》可以說是這悲愴組歌中一支哀惋低回的小曲。此詩當作于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年)至元和八年(813年)間,這段時間李賀常住京師長安。
詩文賞析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遍_篇便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場面。時間是秋夜,地點是宮中花房。歌詠的對象——宮娃,正在花房持杵夜搗紅守宮。宮娃在宮中雜役甚多,然詩人只選擇其“搗紅守宮”,極富象征性將宮娃們不幸的處境披露出來了。守宮,宮娃們一生只能廝守宮中,過著幽禁森嚴的生活。她們的青春和生命如同蠟燭,在漫漫長夜中漸漸消逝,那滴滴蠟珠,仿佛是她們傷心的眼淚。
夜色越來越濃了,北斗七星已斜掛城頭,四周一片寂靜,只聽得報時的漏板聲間或傳來。宮娃長夜不寐,顧影自憐,心底時時生出一片悲涼。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簾額著霜痕!焙畾馔高M戶網(wǎng),殿影漫入濃霧中,依稀難辨,連繡著彩鸞的簾頭上也沾滿了清霜。此聯(lián)雖為景語,卻是情語。這里詩人著意描出“寒”、“霜”二字,以景襯情,道出宮娃身心俱寒,傷神刺骨的痛苦感受。
如果說詩的前六句以濃墨渲染出秋夜的濃重和寒冷,以此暗寓宮娃凄苦的處境和悲涼的心境,那么,詩的后六句則徑直揭示出宮娃深宮生活的幽閉、壓抑與孤獨,昭示出她們向往自由的強烈的`生的企盼。
“啼蛄吊月”是一個境界:漫漫秋夜,月下螻蛄嘶鳴,噓唏如泣,幽咽如吊,使人不忍卒聽。詩人巧借自然界中的昆蟲做比,進一步隱喻、鋪陳宮娃之孤獨與悲苦。
“屈膝銅鋪鎖阿甄”,又是一個境界:深宮大院,壁壘森嚴。有形無形的鉸鏈銅鎖隔絕了宮娃與外面世界的聯(lián)系!版i”,這里是禁錮宮娃自由與生命的象征。后宮成為宮娃們生活的一所牢獄!鞍⒄纭,這里詩人是借甄氏喻失意幽曠的宮娃。的確,在森森后宮,宮娃們的榮辱富貴,全系于君王一時之恩遇與喜怒。有幸運者,如白居易《長恨歌》“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而暫時得意的楊玉環(huán);有失意者,如司馬相如《長門賦》中“魂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被漢武帝遺棄的陳阿嬌;有遺憾者,如王安石《明妃曲》里“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而被迫遠嫁匈奴的王昭君;亦有終生不得幸遇者,如杜牧《阿房宮賦》:“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的眾多宮女。然而宮娃們的命運,大都像白居易筆下“綠衣監(jiān)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的“上陽白發(fā)人”。她們年青貌美時選入宮中,從此與親人再不得相見。耿耿殘燈,蕭蕭暗雨,陪伴她們度過多少歲歲月月,直至滿頭白發(fā)。既便宮娃中幸運者,如曹雪芹筆下的賈元春,榮至貴妃,然而在省親時也忍不住向自己的親人傾出腹中的辛酸,稱宮中是“不得見人的去處”。萬惡的封建制度,不知葬送掉多少婦女的青春和幸福,臨此絕境,她們不能不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生的吶喊。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睂m娃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家鄉(xiāng),思念著自己的親人?墒,這只是她們的癡想。家鄉(xiāng)的路途是那樣遙遠,仿佛是在“天河落處”,而宮中的制度又是那樣森嚴,誰也不敢邁出宮門一步。也許,只有在夢中,她們才能返回家門,享受與骨肉團聚的短暫歡樂。詩句至此,寫得最為動情。人非游雁,都有家園;人非草木,都有親情。深墻大院,銅鋪金鎖,可以鎖住她們的身子,可是鎖不住她們對親人的思念、對自由的企盼。
“愿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睂m娃終于壓抑不住內(nèi)心騷動的激情,勇敢地喊出久已埋在心底的愿望:離開宮中,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宮娃的要求是正當?shù),口氣亦極為謙卑,但她們“請去”的意志卻是十分堅強的!膀T魚撇波”句,淋漓盡致地描摹出宮娃欲從宮中脫身的急切心情。然而,這顯然又是宮娃的一片癡想。封建帝王視宮娃為宮中玩物,不會管她們幸福與否。盼望光明如太陽的君王出現(xiàn),無異于西望日出,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后只能是一種“無望的期望”。詩人寫出這樣一種情狀,尤其震撼人心。
在藝術表現(xiàn)方法上,這首詩亦頗有可稱道之處。比興的運用,情與景的交融,且不必論,單是構思之巧妙,便足以稱奇了。詩人為表現(xiàn)宮娃這一形象,妙造出“三境”:環(huán)境、夢境與心境。秋夜漫漫,簾額著霜,啼蛄吊月,銅鋪鎖宮,描繪的是宮娃凄冷、幽閉的生活環(huán)境!皦羧爰议T”,“天河落處”,描繪的是宮娃幽遠、縹緲的夢境。而大夢初醒,幻影依稀,恍中情不自禁地直道出“放妾騎魚撇波去”的熱切渴望,則將宮娃強烈思歸,不甘寂滅的心境和盤托出了。當然,環(huán)境、夢境與心境是互相映襯、互為因果的,它們共同構成詩的意境。隨著畫面的拓展,感情的渲泄,這意境也就愈轉愈深,愈轉愈明。特別是詩的結句,豁然開朗,仿佛于重重陰霾中透露出一抹亮色,讀者至此,那沉重而挹郁之氣方稍許得到些釋放。贊其章法,這可稱之為“跌宕生姿”。
古詩詞鑒賞6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注解:
、艑⑦M酒:屬漢樂府舊題。將(qiāng):愿,請。
《將進酒》選自《李太白全集》。
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岑勛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內(nèi))元丹丘家里做客。
⑵君不見:你沒有看見嗎?是樂府體詩中提唱的常用語。君:你,此為泛指。
天上來:黃河發(fā)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勢極高,故稱。
、歉咛茫涸诟咛蒙。另譯為父母。
朝:早晨。青絲:黑發(fā)。此句意為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fā)。
、鹊靡猓哼m意高興的時候。
⑸須:應當。盡歡:縱情歡樂。千金:大量錢財。還復來:還會再來。且為樂:姑且作樂。會須:應當。
、梳蜃樱褐羔(cén)勛。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
、膛c君:給你們,為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蛢A耳聽:一作“側耳聽”。傾耳:表示注意去聽。
、午姽模焊毁F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
饌(zhuàn)玉:美好的食物[4]。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饌,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
、喜辉感眩阂灿邪姹緸椤安挥眯选被颉安粡托选。(現(xiàn)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古代詩歌詩歌散文欣賞中是----但愿長醉不愿醒)
、嘘愅酰褐戈愃纪醪苤。
平樂:平樂觀,宮殿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
恣(zì):放縱,無拘無束。
謔(xuè):玩笑 。
、蜒陨馘X:一作“言錢少”。
、覐巾殻焊纱啵还,盡管。
沽(gū):通“酤”,買或賣,這里指買。
、游寤R:指名貴的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千金裘:價值千金的皮衣。將出:拿去。
、誀枺耗銈,指岑夫子和丹丘夫。
銷:同“消”。萬古愁:無窮無盡的愁悶。
、帐ベt:一般指圣人賢士,又另指古時的酒名。
《將進酒》翻譯:
你難道看不見?
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掉頭返回。
你難道看不見?
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白發(fā),早晨的滿頭青絲,怎么才到傍晚就變成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時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只要生下來就必有用處,黃金千兩一揮而盡還能夠再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一次痛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將進酒》
請你們?yōu)槲覂A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長駐醉鄉(xiāng)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你可知道,斗酒萬千也豪飲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錢不多?
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什么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都讓令兒拿去換美酒來吧。
讓我們共同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是一首樂府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載(公元752年),時李白在政治上失意之后,離開長安,漫游梁宋,在嵩山與友人元丹丘和岑勛相會。此時,詩人在政治上受到打擊和排擠,找不到出路,心中充滿悲憤和苦惱,常借酒澆愁,發(fā)泄心中的積郁,表現(xiàn)對現(xiàn)實的不滿。兩句中前句表現(xiàn)了對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并非大言不慚,而是積極進取精神的自然流露,是為壯志;后句顯示為了實現(xiàn)抱負,廣結有識之士,為朋友慷慨解囊,輕財仗義,揮金如土,是為豪情。在豪邁曠達氣概下,透露“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的悲慨。氣勢雄渾,感情奔放,語言平易自然,顯出深厚的功力,為后世傳誦之千古名句。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這兩句詩表現(xiàn)了李白懷才不遇、仕途蹭蹬的憤慨情緒。世之所重也,李白之所輕,詩人在這里對圣賢表示了大不恭。他說,自古以來的圣賢,都已變得默默無聞,非常寂寞,他們生受尊榮,死受冷落,只有善于飲酒的寫詩人,死后才能留下盛名。詩人的憤懣情緒升華到如此程度,說明了他的叛逆精神和反抗情緒十分強烈,這是封建社會對人才壓抑的結果。情發(fā)于衷,滿紙不平,一語千鈞,氣度豪縱。
將進酒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譯詩:
你沒看見嗎?黃河之水是由天上而來。
波濤滾滾奔向東海,永不回頭。
你沒看見嗎?可悲的是高堂明鏡照見了白發(fā),早晨如青絲般烏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時,要盡情地尋歡作樂,別讓金杯玉露,空對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處,即使千金耗盡,還會重新再來。
烹羊宰牛,且圖眼前歡樂,應該痛痛快快一口氣喝它三百杯。
岑勛先生呵,丹邱先生呵,快快進酒吧,杯兒不要停!
讓我為你們唱一曲,請你們側耳仔細聽:鐘鳴鼓響飲食如玉,何足珍貴?
我只愿長醉享樂,不愿醒來受罪!
古來圣賢,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們卻芳名永駐。
古時陳王曹植曾在平樂觀宴飲尋歡,斗酒十千不嫌貴,任性地享樂一番。
主人呵,為何說我少銀錢?
直接沽取醇酒,咱對飲個醉意綿綿。
這一匹名貴的五花馬,這一件價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兒們拿去換美酒吧。
我與你喝個大醉,同消萬古長愁。
評析:
這首詩意在表達人壽幾何,及時行樂,圣者寂寞,飲者留名的虛無消沉思想,愿在長醉中了卻一切。詩的開頭六句,寫人生壽命如黃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復重返,如此,應及時行樂,莫負光陰!疤焐笔,寫人生富貴不能長保,因而“千金散盡”“且為樂”。同時指出“自古圣賢皆寂寞”,只有“飲者留名”千古,并以陳王曹植為例,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不平!爸魅恕绷浣Y局,寫詩人酒興大作,“五花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圖一醉方休。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懷!疤焐也谋赜杏谩本,是詩人自信為人的自我價值,也流露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積極思想感情。詩深沉渾厚,氣象不凡。情極悲憤狂放,語極豪縱沉著,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詩句長短不一,參差錯綜;節(jié)奏快慢多變,一瀉千里
將進酒原文、翻譯及賞析3
唐代:李賀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譯文及注釋譯文 酒杯用的是琉璃鐘,酒是琥珀色的,還有珠紅的。經(jīng)過烹、炮的馬肉(龍)和雄雉(鳳)拿到口中吃的時候,還能聽到油脂被燒烤時的油爆聲,像是在哭泣。用綾羅錦繡做的帷幕中充滿了香氣。羅幃之中,除了食品與酒的香氣外,還有白齒的歌伎的吟唱和細腰的舞女和著龍笛的吹奏、鼉鼓的敲擊在舞蹈。宴飲的時間是一個春天的黃昏,他們已歡樂終日了,他們飲掉了青春,玩去了如花的大好時光。桃花被鼓聲震散了,被舞袖拂亂了,落如紅雨...
顯示全部
譯文及注釋
佚名
譯文
酒杯用的是琉璃鐘,酒是琥珀色的,還有珠紅的。經(jīng)過烹、炮的馬肉(龍)和雄雉(鳳)拿到口中吃的時候,還能聽到油脂被燒烤時的油爆聲,像是在哭泣。用綾羅錦繡做的帷幕中充滿了香氣。羅幃之中,除了食品與酒的香氣外,還有白齒的歌伎的吟唱和細腰的舞女和著龍笛的吹奏、鼉鼓的敲擊在舞蹈。宴飲的時間是一個春天的黃昏,他們已歡樂終日了,他們飲掉了青春,玩去了如花的大好時光。桃花被鼓聲震散了,被舞袖拂亂了,落如紅雨,他們把如花的青春白白地浪費了。我奉勸你們要像他們那樣,終日喝個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們喝光,酒鬼劉伶墳上已經(jīng)無酒可灑了!
注釋
①琉璃鐘:形容酒杯之名貴。
、阽辏虹晔菙(shù)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于地下,經(jīng)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后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chǎn)生的紋路,內(nèi)部經(jīng)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顏色一般為黃紅色,透明到半透明。這里借喻酒色透明香醇。
③真珠紅:真珠即珍珠,這里借喻酒色。
④烹龍炮鳳:指廚肴珍異。
譯文及注釋二譯文 明凈的琉璃杯中,斟滿琥珀色的美酒,淅淅瀝瀝槽床滴,濃紅恰似火齊珠,煮龍肝,爆鳳髓,油脂白,點點又似淚珠涌,錦鄉(xiāng)帷簾掛廳堂,春意呵濃濃,笛聲悠揚如龍吟,敲起皮鼓響咚咚,吳娃楚女,輕歌軟舞,其樂也融融,何況春光漸老日將暮,桃花如雨,飄落滿地紅,勸世人,不如終日醉呵呵,一日歸黃土,縱是酒仙如劉伶,望一杯,也只是,癡人說夢。注釋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蕭鐃歌的曲調(diào),這里意為“勸酒歌”。鐘:盛酒的器皿。...
顯示全部
譯文及注釋二
佚名
譯文
明凈的琉璃杯中,斟滿琥珀色的美酒,淅淅瀝瀝槽床滴,濃紅恰似火齊珠,煮龍肝,爆鳳髓,油脂白,點點又似淚珠涌,錦鄉(xiāng)帷簾掛廳堂,春意呵濃濃,笛聲悠揚如龍吟,敲起皮鼓響咚咚,吳娃楚女,輕歌軟舞,其樂也融融,何況春光漸老日將暮,桃花如雨,飄落滿地紅,勸世人,不如終日醉呵呵,一日歸黃土,縱是酒仙如劉伶,望一杯,也只是,癡人說夢。
注釋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蕭鐃歌的曲調(diào),這里意為“勸酒歌”。
鐘:盛酒的器皿。
琥珀:色黃凈,喻指美酒。
槽酒:釀酒的器皿。真珠:喻酒色的柔潤瑩潔。真珠紅:名貴的紅酒。
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時發(fā)出的聲音。
羅幃:一作“羅屏”。
龍笛:長笛。
鼉(tuó)鼓:用鼉皮制作的鼓。鼉:揚子鱷。
酩酊:大醉。
劉伶:晉人,“竹林七賢”之一,以嗜酒著稱,著有《酒德頌》!
參考資料:
1、 林庚 .林庚詩文集 第7卷 .北京市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xx年 :452頁 .
2、 李哲 .古詩詞經(jīng)典 唐詩 宋詞 .西寧市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xx年 :68-69頁 .
鑒賞這首詩將一個宴飲歌舞的場面寫的繽紛絢爛,有聲有色,形神兼?zhèn),興會淋漓,并且以精湛的藝術技巧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切體驗。這首詩的前五句描寫一幅奇麗熏人的酒宴圖,場面絢麗斑斕,有聲有色,給讀者極強烈的感官刺激。作者似乎不遺余力地搬出華艷詞藻、精美名物,目不暇接:“琉璃鐘”、“琥珀濃”、“真珠紅”、“烹龍炮風”、“羅幃繡幕”,作者用這樣密集的華麗字眼描繪了一場華貴豐盛的筵宴。其物象之華美,色澤之瑰麗,簡...
顯示全部
鑒賞
佚名
這首詩將一個宴飲歌舞的場面寫的繽紛絢爛,有聲有色,形神兼?zhèn),興會淋漓,并且以精湛的藝術技巧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切體驗。
這首詩的前五句描寫一幅奇麗熏人的酒宴圖,場面絢麗斑斕,有聲有色,給讀者極強烈的感官刺激。作者似乎不遺余力地搬出華艷詞藻、精美名物,目不暇接:“琉璃鐘”、“琥珀濃”、“真珠紅”、“烹龍炮風”、“羅幃繡幕”,作者用這樣密集的華麗字眼描繪了一場華貴豐盛的筵宴。其物象之華美,色澤之瑰麗,簡直無以復加。
諸物象之間沒有動詞連接,就像一組蒙太奇鏡頭,將畫面與畫面按照內(nèi)在邏輯順序一一呈現(xiàn)出來。杯、酒、滴酒的槽床……這些具體意象的相繼出現(xiàn),給讀者酒宴進行著的意念。這種省略敘寫語言的手法,不但大大增加了形象的密度,同時也能啟迪讀者活躍的聯(lián)想,使之主動地去填補、豐富那物象之間的空白。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彼木鋵懷鐦返墓狞c愈來愈急,連串三字句法襯得歌繁舞急,僅十二字,就將音樂歌舞之美妙寫得盡態(tài)極妍。不僅讓讀者目不暇視,甚至耳不暇接。這似乎已不是普通宴飲,而是抵死的狂歡。下面的詩句作者開始解釋這炊金饌玉,浩歌狂舞的原因。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贝汗庹,太陽卻冷酷地移向地平線;青春正美,白發(fā)卻已在悄悄滋長。曾在繁茂的桃花園中,看花瓣隨風如雨而落,那真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但每一秒的美麗,都是以死亡為代價的。何等奢侈的美麗。人們伸出手想挽留殘春,但最終留下的,只是那空蕩蕩的枝頭和指間的幾片殘紅。在這凄艷的花雨中,在這漸漸拉長的日影下,愈轉愈急的歌弦舞步是想追上時間的腳步,在時間鼓點均勻而無情的敲擊聲中,入唇的玉液瓊漿己變得苦澀。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詩的前一部分是大段關于人間樂事瑰麗夸張的描寫:美酒佳肴,歡歌曼舞,人生之樂似乎莫過于此。但結尾筆鋒倏轉,出人意料地出現(xiàn)了死的意念和“墳上土”的慘淡形象,透露出一片苦澀幽怨的意緒。時光難逗留,詩人遂道,罷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既是壺中日月長,就多喝幾杯,終日酩酊吧,無知無覺也就沒有困擾了。何況哪怕好酒如劉伶,死后想喝酒亦不可得?删撇⒉皇钦娴木湍芰钊送鼞n。劉伶“一醉一石,五斗解醒”也未必真的逃避了痛苦?窈敉达,及時行樂固然痛快,但是,即使秉燭夜游,人生又有幾何,再回首已百年身,酒閑人寂之后,留下的只有深沉的孤獨和空虛之感。況且生時的輝煌更加襯托出死后的悲涼,正是前后這種極度的反差和不協(xié)調(diào)給讀者帶來極大的震撼。人間樂事極力地反襯出死的可悲,終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回過來表露出生的無聊,這就是詩人內(nèi)心深處所隱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無聊的最大的矛盾和苦悶。人生總難免面對差別,在差別面前,莊子喜歡否定它,以求心靈的寬慰和淡泊;作者李賀則喜歡確認它、甚至放大它,以強化主體對生命、生活的敏感和執(zhí)著。他為此寧愿悲憤傷感,寧愿陷入感性的深淵而不愿自拔。
這首詩以幽遽朦朧、瑰艷凄冷的意境,生動靈澈、神奇超常的意象,構設意與境渾的美學特質(zhì),充分表達詩人身處病態(tài)社會的煩悶、壓抑、凄涼與憤激心緒,給讀者以深刻的精神啟示和審美感受!
古詩詞鑒賞7
《水調(diào)歌頭》
蘇轍
徐州中秋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①。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②。豈意彭城山下③,同泛清河古汴④,船上載涼州⑤。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⑥,紫綺裘。素娥無賴⑦,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⑧。
注釋 ①“七度”一句:蘇軾與蘇轍自熙寧三年(1070)分別以來,到熙寧十年(1077)始相見,中間隔了七個中秋。②“去年”二句:指熙寧九年(1076)中秋,蘇軾在密州任上,對月懷人,寫下了著名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東武,密州州治在東武,隋時改名諸城。③彭城山:在徐州州治彭城,蘇軾時知徐州。④清河古汴:清河、古汴是淮水支流泗水的兩條支流,匯聚于徐州彭城,往東入泗水。⑤涼州:本是唐代大曲名,此處泛指優(yōu)美的曲調(diào)。⑥帔(pèi):披肩。⑦素娥:傳說月宮里住有嫦娥仙子,月光素潔像仙子之態(tài),因此古人以素娥借指月亮。無賴:即無奈,無可奈何。⑧“但恐”二句:漢末王粲寫有著名的《登樓賦》,表達自己去國離鄉(xiāng)、壯志難酬的愁緒,以及憂國憂民的情懷。永,即“詠”,吟詠。
鑒賞這是一首寫給兄長蘇軾的贈別詞。
熙寧二年(1069),蘇轍任制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時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上《制置三司條例司論事狀》《條例司乞外任狀》,全面批評新法,且請外任。王安石大怒,欲加以罪,后奏除河南推官。熙寧三年正月,張方平出知陳州,奏改辟蘇轍為陳州教授,蘇轍離京,從此與蘇軾一別達八年之久。蘇轍離京后不久,蘇軾也受到舊黨排擠傾軋,外調(diào)杭州通判,此后幾年兩人長期任職在外,不能團聚。雖然兄弟之間多有音書傳問、詩文唱和,但始終不能相見。熙寧九年中秋,蘇軾在密州寫下著名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表達了對弟弟的深深思念。此年,蘇轍從齊州掌書記任上罷職還京,年底蘇軾也離密州任,改知河中府。熙寧十年,改著作郎、被張方平辟為南京簽書判官的蘇轍南下迎接兄長,兩人會于澶、濮之間。行至陳橋驛時,朝廷告下,蘇軾改知徐州。四月蘇轍送蘇軾赴徐州,并留百余日,兄弟重聚歡會。是年中秋夜,兄弟兩人作詞話別。八月十六日蘇轍離開徐州,赴南京簽判任,兄弟再次分離。
溪亭秋色圖【元】趙原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蘇轍在徐州中秋夜所作的詞,正是這一首《水調(diào)歌頭》(離別一何久),詞中提到了蘇軾去年寫的那首《水調(diào)歌頭》,故屬于唱和之作,只是沒有進行“次韻”而已。蘇軾的詞,是在分離中抒寫懷念,最后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愿望,來安慰彼此,體現(xiàn)了樂觀曠達的胸懷。蘇轍這首詞,是在相聚中描寫歡樂,最后卻以“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這樣憂傷的筆調(diào)寫即將到來的離別,體現(xiàn)了他對兄長的深厚感情。
詞的上闋主要寫兄弟相聚歡宴的場景,極力鋪陳久別重逢的歡樂。開篇二句直抒胸臆,“一何久”“七度”等詞,反復強調(diào)離別時間之長,作者抓住“中秋”這個特定的節(jié)日作為時間的標記,顯得非常獨特。我們知道,蘇軾一生幾乎每次中秋都會寫下紀念的詩歌,并且寄給蘇轍,這些詩詞大多成了廣為傳唱的名作。對于久別的兄弟來說,“中秋”是一個具有獨特意義的節(jié)日。“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兩句是回憶去年蘇軾在密州的生活和那首著名的中秋詞。“明月不勝愁”五字,非常含蓄精練地點出了當時兩人的心情。接著“豈意”二字一轉,從離別的愁緒轉入了相聚的歡樂!芭沓巧较隆薄扒搴庸陪辍保@是用當?shù)刈罹哂写硇缘木拔飦韺懚诉@些日子來的共同游賞。蘇轍這次隨哥哥到徐州,待了有百日之久,其間兄弟二人想必把徐州各處名勝都游覽了一遍。當然,游玩的樂趣不在景色,而在于人,這從“同泛”二字可以讀出。這兩句與“船上載涼州”一句,共同描寫了兄弟二人月夜泛舟的歡樂情形。太守的船上燈火輝煌,鼓樂齊鳴,大船仿佛載著美麗歌聲,隨河水漂流,流向幽遠的四方。
《涼州》本是唐代大曲名,從曲名來看,其題材應該是屬于邊塞一類,曲調(diào)必然帶著悲涼。蘇轍這里用《涼州》指代樂隊吹奏的曲子,有意無意間,已流露出一種隱隱的悲傷。果然在“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二句中,前一句仍然是寫船上歌樂游宴的清雅歡樂,后一句則忽然轉寫外面凄清的景物。一邊是輝煌熱鬧的游船,一邊是棲宿在寒冷汀洲上的被歌聲驚起的鴻雁。兩幕場景一對照,有無盡的意味。蘇轍似乎想到,這短暫的相聚、片刻的歡樂,都無法改變外界環(huán)境的寒冷幽暗,無法改變兄弟二人坎坷的前途,無法改變即將到來的離別。于是全詞的下闋,開始著重抒發(fā)對歡宴不永、離別在即的感傷。
過片三句,寫“坐中客”的衣飾,突出其華美。聯(lián)系下文,這種華美卻能讓人產(chǎn)生年華逝去、富貴不常的感慨!八囟馃o賴”二句寫月光的流轉,漸漸偏西,預示著中秋即將過去,預示著離別即將到來!霸粸槿肆簟币徽Z,有作者無限的埋怨,而卻以“無賴”(無奈)解之,顯得更加哀傷!敖褚埂比洌韵胂笾蟹謩e之后的情形與眼前的場景作對比,“清尊對客”“孤帆水驛”二語寫得極為清空,把原本濃重的離愁,表達得清遠異常,也凄楚異常!耙琅f照離憂”一句,主語依然是明月,其含義是:今夜的明月雖然照著相聚的二人,而明夜的明月,卻又將如以前無數(shù)夜的明月一樣,照著分別之人的離愁!耙琅f”二字,含義極深。結句用王粲作《登樓賦》的典故(見本詞注⑧),想象兄弟二人分別之后,只能天涯遙遙相對,吟詠著《登樓賦》,來表達內(nèi)心的'思念和哀傷。
值得補充的是,蘇轍當時寫下這首詞贈別兄長,蘇軾讀后認為它過于哀傷,為了勸慰弟弟,也次韻了一首《水調(diào)歌頭》,其小序云:“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diào)歌頭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從彭城百馀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痹~中以謝安等典故,表達隱居的情懷,并與弟弟相約早退,一起過“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的生活。蘇軾詞的感情,依然是樂觀曠達,充滿了對弟弟的安慰,很能體現(xiàn)作為一個兄長的愛憐之情,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兩人性情、詞風的區(qū)別。(姚蘇杰)
鏈接王安石變法。又稱“熙豐變法”,為神宗熙寧(1068—1077)、元豐(1078—1085)年間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進行的政治改革。北宋中期,社會矛盾激化,積貧積弱之勢已成,要求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王安石主張改革“祖宗之法”,制定一些“合當時之變”的法度,通過理財,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以維護趙宋王朝的長治久安。求治心切的宋神宗對此頗為贊賞,決定任用王安石,實行變法。這一改革涉及政治、軍事、經(jīng)濟、財政、科舉、教育等各個方面。
其主要內(nèi)容為:
。1)均輸法(熙寧二年七月)。宋政府從東南六路調(diào)運物資時,往往供需不符,且多求于不產(chǎn)之地,責于缺乏之時,以致“遠方有倍蓰之輸,中都有半價之鬻”,豪商富賈趁機囤積居奇,操縱市場和物價。均輸法即針對這些弊端而制定,規(guī)定按照實際需要征購東南物產(chǎn),以“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為原則,盡量在較近的產(chǎn)地采購。既可調(diào)濟馀缺,滿足供應,減省價款和運費,又能奪“商賈之利”。還進行了漕運改革的嘗試,召募商船與官船競運,以絕漕吏奸弊。
。2)青苗法(熙寧二年九月)。即官府每年兩次貸錢或糧食予民,春貸夏還,夏貸冬還。每次借貸為期約半年,利息二分。聽民戶自愿請貸,第一等戶每次借貸不過15貫,第五等戶及客戶不過1。5貫,馀等差有別。此法旨在保證農(nóng)民春種秋收時不至缺乏種子和糧食,可以“赴時趨事”,并抑制豪強之家的高利貸,使其不能在青黃不接之際兼并農(nóng)民。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卻發(fā)生偏差,成了強行抑配,加重了農(nóng)民負擔。
。3)農(nóng)田水利法(熙寧二年十一月)。規(guī)定各地興修水利,修筑圩堤,墾荒淤田,工料由受益民戶按戶等攤派,力不足勝任的,可向政府貸款,年息一分。大型工程,聯(lián)合數(shù)州縣共同負責。
。4)募役法(熙寧四年十月)。即免役法。規(guī)定改由州縣政府出錢募人應役,費用由管內(nèi)住戶按戶等高下分攤。
(5)市易法(熙寧五年三月)。先后在開封、杭州、成都、揚州、廣州等十余個大中城市置市易務,由政府墊付資金,平價收購滯銷商品,俟市場售缺時再拋售。
。6)免行法(熙寧六年八月)。宋代京師官府所需物資,例向各行商戶科配。此法規(guī)定各商戶據(jù)贏利多少交納“免行錢”,不再向官府提供實物。
(7)方田均稅法(熙寧五年八月)。為解決田產(chǎn)不實,稅賦不均,確保國家財政收入,決定重新丈量土地,定其肥瘠,據(jù)以均定稅額。
(8)將兵法(熙寧七年)。有效地提高了宋軍的戰(zhàn)斗力,加強了宋的國防實力。詳“置將法”。
。9)保甲法(熙寧三年)。把農(nóng)村民戶加以準軍事編制,相鄰十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家有兩丁以上者,出一人充保丁,選取主戶中有“材勇”者充保長、大保長和都、副保正。農(nóng)忙務農(nóng),農(nóng)閑習武。每大保夜間由保丁例行巡查,維持社會治安,防止農(nóng)民起義。
。10)保馬法(熙寧五年、六年)。先后規(guī)定開封府界諸縣及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陜西五路保甲愿養(yǎng)馬者,戶一匹,物力高者可二匹;官給馬或給錢聽自買馬,養(yǎng)馬戶可減免部分賦稅。
元祐舊黨之——蜀黨。蜀黨以蘇軾、蘇轍兄弟為首,呂陶等人為輔。因此派多四川人,故名。元祐初,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上臺執(zhí)政,盡廢神宗新法。司馬光死后,舊黨內(nèi)部因政見、學術之異趣,以及不同的籍貫和師生關系,分化為蜀黨和以程頤、朱光庭、賈易為首的洛黨,以劉摯、梁燾、王巖叟、劉安世為首的朔黨。它們彼此爭斗,其激烈程度并不亞于新舊黨爭。三黨之爭,固然源于政策分岐和儒學流派的不同,如朔黨主張盡廢新法,以司馬光正統(tǒng)自居,蜀黨則反對廢除免役法,主張對新法取利避害。但更多的是無原則的意氣之爭和宗派傾軋,如蘇軾對程頤言必稱古禮的迂腐行為當眾嘲弄,從此結怨。擔任諫官的程頤弟子朱光庭、賈易遂上章彈劾蘇軾在策問中訕謗仁宗、神宗。呂陶等人則交章彈劾朱、賈指鹿為馬、公報私仇、為師泄憤。王巖叟等人支持程頤,孔文仲等人則力詆程頤“污下儉巧,素無鄉(xiāng)行”,結果程頤、賈易先后罷職出朝。此后三黨交爭不已,關系錯綜復雜,有些投機分子(如號稱“楊三變”的楊畏)又交斗其間,使局面更加混亂。六七年中,三黨黨人罷廢不一,洛、蜀兩黨未得大用,朔黨則人多勢眾,處于主要掌權地位。舊黨中的部分官員,如范純?nèi)省未蠓赖入m未介入三黨,亦為黨爭所波及。元祐末哲宗親政后,章惇等新黨東山再起,重掌朝政,遂將蜀、洛、朔黨一網(wǎng)打盡,全部逐出政治舞臺。
古詩詞鑒賞8
《泊船瓜洲》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賞析:
《泊船瓜洲》是一首的抒情小詩,它抒發(fā)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xiāng)的深切感情。從詩題中我們又知道,詩人的立足點是在長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的是遠眺所見,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只隔一條江水,由此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不過隔了幾座大山,也不遠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前者寫的是所見,而后者寫的是所想,這一想,就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形象再塑空間。同時,“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不僅寫了瓜洲與鐘山之間并不遙遠的距離,也流露了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濃濃的'情懷。
“春風又綠江南岸”不僅點出了時令已是春天,也不僅僅是描繪“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個“又”字,又深深地蘊含了詩人多年的企盼。春風吹過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綠了多少回,如今春風依舊,明月依然,思鄉(xiāng)之情也在,可是詩人自己又身在何處?再看句中的“綠”字,它也不單單是今年吹綠了“江南岸”,而是年復一年,不止一次地“綠”遍千山萬水,就連整個江南都被染出了靈氣,卻終究難以染綠游子此時的思鄉(xiāng)情結!懊髟潞螘r照我還”是由“春風又綠江南岸”觸動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懷自然引發(fā)而來,詩人滿目新綠,想起春風已經(jīng)不止一次吹綠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到久別的故鄉(xiāng),不覺寄情于明月:皎潔的明月啊,你什么時候才能陪伴著我回歸故里呢?再一次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深情。
詩人在詩作中十分注重用詞的準確性、生動性與形象化,“綠”字原本是一個形容詞,可在詩中卻是“吹綠”的意思,這在古漢語中叫做使動用法,是形容詞的動詞妙用,足見詩人遣詞造句的非凡功力。
《月夜憶舍弟》
年代:唐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賞析:
在思鄉(xiāng)人的眼里,故鄉(xiāng)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們因離亂也久已沒有得到他們的音訊,連想要寫卦信去都沒辦法,懷念之情一層一層遞進。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zhàn)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zhàn)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xiàn)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詩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xiāng)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jīng)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fā)內(nèi)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zhàn)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么能夠?qū)懗觥胺榛疬B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chuàng)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拔葱荼眲t“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xiāng)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頓挫。
古詩詞鑒賞9
《長安秋望》
唐·趙嘏
云物凄清拂曙遠。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諸蓮愁。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注釋
塞:邊塞,塞北。
賞析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寥落殘星掛在天空,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避寒的秋雁。忽然一聲長笛悠然傳來,尋聲望去,在遠處那高高的樓頭,依稀可見有人背倚欄桿吹奏橫笛。笛聲是那樣悠揚,那樣哀婉,是在喟嘆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還是因為歸雁而思鄉(xiāng)里、懷遠人?吹笛人喲,你只管抒寫自己內(nèi)心的衷曲,卻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這樣地使聞者黯然神傷。這一聯(lián)是名句。據(jù)《唐詩紀事》載,詩人杜牧對這兩句十分激賞,因稱趙嘏為“趙倚樓”,這恐怕是由于詩句選景典型,韻味清遠的緣故。
趙嘏,唐代詩人。字承祐。山陽(今江蘇淮安)人。生卒年不詳。會昌四年(844)進士。大中年間官終渭南尉。世稱趙渭南。卒年40余歲。趙嘏詩與許渾同調(diào),屬于律切工穩(wěn)、清圓流暢的'一路,然較許渾稍沉著。《全唐詩》稱其“為詩贍美,多興味”。“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長安秋望》),得杜牧激賞,呼為“趙倚樓”。實際上,他的詩風也多少接近杜牧,在詞采風華之中兼饒俊逸疏宕之氣,尤工起調(diào),象“流年堪惜又堪驚,砧杵風來滿郡城”(《齊安早秋》)、“三年踏盡化衣塵,只見長安不見春”(《寄歸》)等,皆發(fā)語挺拔,力振全篇。五言弱于七言。題獻應酬之作過多,亦是一病。有《編年詩》2卷、《渭南集》3卷,《全唐詩》收錄時合編為2卷!短圃姲倜胰份嬋霑r,題作《渭南詩集》2卷。又有近人段朝端校補本,收入冒廣生輯《楚州叢書》。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古詩詞鑒賞10
古詩原文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譯文翻譯
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都刮風下雨。料峭的春寒還未結束,給園林的花木帶來了災難,叫人擔心害怕!
嬌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鮮紅的花朵,挺身獨立在寒風冷雨中開放著。
注釋解釋
選自《簡齋集》。陳與義(1090—1138),號簡齋。宋代詩人。此詩寫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
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陽市。
園公:詩人自注:“借居小園,遂自號園公!
胭脂:一種紅色顏料。也泛指紅色。
詩文賞析
這首絕句與其說是寫春寒,不如說是詠海棠。說到詠海棠,自然忘不了蘇軾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逼鋵,這兩首海棠詩都是借海棠寫自己。蘇軾筆下的海棠圣潔、幽寂,是他貶官黃州時的寫照;陳與義筆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時的'寫照。 因此,頭兩句的“風”“寒”就不僅僅是自然界的風寒,更主要的是社會的風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風飄絮”,詩人則“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兩句詩人用類似于刻劃松、梅、菊、竹的手法來寫海棠,說它傲然“獨立”于風雨中,哪怕有損于自己美麗的“胭脂色”。海棠的風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詩人點化杜甫的“林花著雨胭脂濕”,別創(chuàng)意境,不但更具風致,而且更具品格。詩人將自己的風骨、品格、雅致融入對海棠的描寫中,使這首詩成為詠物上乘之作,這就是詠物詩創(chuàng)作的訣竅。
古詩詞鑒賞11
原文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常懸捧日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
譯文
二月天黃鶯鳥飛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蔥蔥。
長樂宮鐘聲消逝在花叢外,龍池楊柳沐春雨翠色更深。
和煦春日也難消窮途遺恨,耿耿胸中永懷著捧日忠心。
獻賦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發(fā)叢生羞對裴舍人。
賞析
此詩的開頭四句,詩人并未切入正題,像不經(jīng)意地描繪了一幅艷麗的宮苑春景圖:早春二月,在上林苑里,黃鸝成群地飛鳴追逐;紫禁城中春意盎然,拂曉時分,在樹木蔥蘢之中,灑下一片淡淡的春陰。長樂宮的鐘聲飛過宮墻,飄到空中,又緩緩散落在花樹之外。那曾是玄宗皇帝居住之地的龍池,千萬株楊柳,在細雨中越發(fā)顯得蒼翠欲滴。這四句詩,寫的都是皇宮苑囿殿閣的景色。
這四句并不是為寫景而寫景,詩人的目的,是在“景語”中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地位。由于裴舍人追隨御輦,侍從宸居,就能看到一般官員看不到的宮苑景色。當皇帝行幸到上林苑時,裴舍人看到上林苑的早鶯;皇帝在紫禁城臨朝時,裴舍人又看見皇城的春陰曉色;裴舍人草詔時,更聽到長樂宮舒緩的鐘聲;而龍池的'柳色變化及其在雨中的濃翠,自然也是裴舍人平日所熟知的。四種景物都若隱若現(xiàn)地使人看到裴舍人的影子?梢,雖然沒有一個字正面提到裴舍人,但實際上句句都在恭維裴舍人。恭維十足,卻又不露痕跡,可見手法高妙。
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并寫到請求援引的題旨上。頸聯(lián)自傷不遇,表明愁云難散,雖然如此,作者還是表示自己有一顆為朝廷做事的衷心。最后一聯(lián),緊承上聯(lián),繼續(xù)訴說“窮途”之恨!笆戟q未遇”中的“十”字雖是虛指,但也極言時間之長,接著又用了一個“猶”字,更充分地反映了他的求官心切之情。按此邏輯,下句應該是扼腕疾呼了,但詩人卻自怨自艾了,用了一個“羞”字加以緩和。這最后一句非常巧妙。它一方面寫出自己請求裴舍人援引之意;另一方面又對戴華簪的舍人寄予羨慕、恭維之情。這一句盡管說得很委婉,但詩人那種“求田問舍”的情狀,則細致入微地表達出來了,意思說得很清楚,但言語含蓄婉轉,保持了一定的身份。
這首詩,通篇表示了一種恭維、求援之意,卻又顯得十分隱約曲折,尤其是前四句,雖然是在恭維,由于運用了“景語”,便不覺其庸俗了。由此頗見錢起嫻熟的藝術技巧。全詩富麗精工,又不流于藻飾堆砌,十分難得。
作者簡介
錢起(生卒年不詳),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shù)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歷中為翰林學士。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與郎士元齊名,當時稱為“前有沈宋,后有錢郎!
作者作品
田園雨后贈鄰人
安排常任性,偃臥晚開戶。樵客荷蓑歸,向來春山雨。
殘云虹未落,返景霞初吐。時鳥鳴村墟,新泉繞林圃。
堯年尚恬泊,鄰里成太古。室邇?nèi)怂爝b,相思怨芳杜。
藍溪休沐,寄趙八給事
蟲鳴歸舊里,田野秋農(nóng)閑。即事敦夙尚,衡門方再關。
夕陽入東籬,爽氣高前山。霜蕙后時老,巢禽知暝還。
侍臣黃樞寵,鳴玉青云間?舷胗^魚處,寒泉照發(fā)斑。
過溫逸人舊居
返真難合道,懷舊仍無吊。浮俗漸澆淳,斯人誰繼妙。
聲容在心耳,寧覺阻言笑。玄堂閉幾春,拱木齊云嶠。
鶴傳居士舞,猿得蘇門嘯。酹酒片陽微,空山想埋照
過鳴皋隱者
石老紅鮮,征君臥幾年。飛泉出林下,一徑過崖巔。
雞犬逐人靜,云霞宜地偏。終朝數(shù)峰勝,不遠一壺前。
仲月霽春雨,香風生藥田。丹溪不可別,瓊草色芊芊。
送楊彘隱
悔作掃門事,還吟招隱詩。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遙想白云里,采苓春日遲。溪花藏石徑,巖翠帶茅茨。
九轉莫飛去,三回良在茲。還嗤茂陵客,貧病老明時
晚歸藍田舊居
云卷東皋下,歸來省故蹊。泉移憐石在,林長覺原低。
舊里情難盡,前山賞未迷。引藤看古木,嘗酒咒春雞。
興與時髦背,年將野老齊。才微甘引退,應得遂霞棲。
寄袁州李嘉員外
誰謂江山阻,心親夢想偏。容輝常在目,離別任經(jīng)年。
郡國通流水,云霞共遠天。行春鶯幾囀,遲客月頻圓。
雁有歸鄉(xiāng)羽,人無訪戴船。愿征黃霸入,相見玉階前。
古詩詞鑒賞12
春游湖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注:①湖,指杭州西湖。
譯文:
雙飛的燕子啊,你是什么時候回來的呢?湖邊的桃花就像是沾著水開放的。在那小橋上,由于春水上漲,游人不能過去了,正在犯愁的時候,恰好從那柳陰深處,撐出一只小船來。
試題
(1)“夾岸桃花蘸水開”一句中最傳神的字是哪一個?請簡要分析。
(2)富有理趣是宋詩的一大特色,請簡要分析“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中蘊含的理趣。
(3)首句的提問表達出作者怎樣的心情?
(4)“夾岸桃花蘸水開”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5)詩題是“春游湖”,但是詩中并沒有出現(xiàn)“游”字,說說詩歌是怎樣表現(xiàn)“游”的含義的。
【閱讀答案】
(1)“蘸”字。一方面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開得繁密,把樹枝壓彎后貼著水面的情景(或:桃花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的桃花連成一片,充滿了生機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剛下過春雨,桃花是濕的,形象地表現(xiàn)了“桃花帶雨”的動人神態(tài)、意趣;表達了作者喜悅的心情。
(2)春水上漲,沒過橋面,正當游人無法“度”過之際,一只小船從柳陰深處撐過來。詩句告訴人們,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體現(xiàn)了宋詩特有的理趣。
(3)驚訝和喜悅的心情。
(4)多雨,湖水上升,視覺中覺得離花枝更近了。桃花倒映在水中,波光蕩漾,岸上水中的花枝連成一片,遠處望見,仿佛蘸水而開。
(5)在“春雨斷橋”的小溪上面,架著一條小木橋。雨后水漲,小橋被淹沒,游人不能度過去。怎么辦呢?湊巧得很,柳陰深處,悠悠撐出一只小船來,這就可以繼續(xù)游賞了。經(jīng)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游”更富有情趣了。前進中遇到了障礙,又在障礙中前進:這個“游”字就這樣在“不度”和“撐出”中被表現(xiàn)出來了。
二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從語言或?qū)懛ǖ慕嵌荣p析這首詩。
參考答案
1.答案:通過描寫游人所見之景來表達對春天(或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
2.答案示例:
語言一:巧用修辭!皧A岸桃花蘸水開”中的“蘸”字,運用擬人,賦予桃花以人的情態(tài),生動地寫出桃花開得繁密和被春雨打濕后貼著水面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喜愛之情。
語言二:首句運用問句,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詩人發(fā)現(xiàn)春天到來時的驚訝和喜悅之情。
寫法一:寓情于景。作者通過描寫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春雨斷橋、小舟擺渡等湖光美景,表現(xiàn)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寫法二:動靜結合。“人不度”之靜景與“小舟撐出”之動景相結合,意趣橫生,生動地表現(xiàn)出小船從柳蔭中間撐出帶給游人的喜悅。
【解析】
燕子來了,象征著春天的來臨!半p飛燕子幾時回”,一句問候,表達了詩人當時的驚訝和喜悅的心情。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一個“蘸”字,將桃花鮮艷水靈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進而使人聯(lián)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和岸上的花枝連成一片,仿佛蘸水而開。后兩句從過橋與乘舟兩路寫游湖之興。雨后水漲,淹沒小橋,只好舍橋登船,柳陰中撐出一葉小舟,使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這首詩以清新的筆意寫出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風光,秀麗幽淡,虛實相生,讓讀者仿佛也能感受到柳陰中撐出的小船帶來的喜悅。
賞析:
徐俯(1075-1141)字師川,號東湖居士,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是北宋詩人的外甥。因父死于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三年,遷翰林學士,擢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官至參知政事。后以事提舉洞霄宮。工。
這樣的小詩,風韻翩翩,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這首詩在當時就頗為流傳,稍后于他的南宋詩人曾經(jīng)稱贊:“解道春江斷橋句,舊時聞說徐師川。”詩人游湖,是早春天氣。何以見得?有詩為證。燕子是一種候鳥。它來了,象征著春天的來臨。詩人遇上了在田野中忙著含泥的燕子,馬上產(chǎn)生了春天到來的喜悅,不禁突然一問:“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
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但桃花不同于,它的枝葉不是絲絲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蕩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聯(lián)成一片,遠處望見,仿佛蘸水而開,這景色美極了!然而還沒有寫出“游”字,突破這個難關,得有巧妙的構思。詩句不能象記敘文那樣直接表達,而是應該選出一個面,用鮮明的形象,使讀者理解到確實是春游湖邊。詩人在漫長的湖堤上游春,許許多多動人的景色迎面而來,那么選用哪一處最好呢?最后選出來了:就在“春雨斷橋”的地方。一條小溪上面,平常架著小木橋。雨后水漲,小橋被淹沒,走到這里,就過不去了!叭瞬欢取,就是游人不能度過。對稱心快意的春游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挫折?墒菧惽傻煤埽a深處,悠悠撐出一只小船來,這就可以租船擺渡,繼續(xù)游賞了。經(jīng)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斷橋這塊地方,集中了矛盾,是春游途中的關鍵。從前進中遇到阻礙,又在阻礙中得到前進。這個“游”字就在這樣的行動中被表現(xiàn)出來了。
這首詩以清新的筆意寫出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風光,破除千篇一律的手法,讓千百年以來的讀者,仿佛也嘗受到撐出的小船帶來的喜悅。
古詩詞鑒賞13
《題西林壁》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⑵,遠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識廬山真面目⑷,只緣身在此山中⑸。
注釋
、蓬}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⑵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側面。
、歉鞑煌焊鞑幌嗤
、炔蛔R:不能認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⑸緣:因為;由于。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題西林壁》詩意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題西林壁》賞析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fā),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jīng)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zhì)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xiàn)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nèi)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tǒng)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yōu)槭裁辞О俅蔚陌押髢删洚斪髡芾淼木涞脑颉?/p>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tǒng)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xiàn)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后另辟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題西林壁》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1-3]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古詩詞鑒賞14
原文
弁彼鸴斯,歸飛提提。民莫不穀,我獨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憂矣,云如之何?
踧踧周道,鞫為茂草。我心憂傷,惄焉如搗。假寐永嘆,維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
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菀彼柳斯,鳴蜩嘒嘒,有漼者淵,萑葦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屆,心之憂矣,不遑假寐。
鹿斯之奔,維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譬彼壞木,疾用無枝。心之憂矣,寧莫之知?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君子秉心,維其忍之。心之憂矣,涕既隕之。
君子信讒,如或酬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伐木掎矣,析薪扡矣。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無逝我梁,無發(fā)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后。
注釋
。1)弁(pán):通般、通昪,快樂。鸒(yù):鳥名,形似烏鴉,小如鴿,腹下白,喜群飛,鳴聲呀呀,又名雅烏。斯:語氣詞,猶啊、呀。
(2)提(shí)提:群鳥安閑翻飛的樣子。
(3)榖:美好。
。4)罹:憂愁。
(5)辜:罪過。
。6)云:句首語氣詞。
(7)踧(dí)踧:平坦的狀態(tài)。周道:大道、大路。
(8)鞫:阻塞、充塞。
。9)惄(nì):憂傷。
。10)假寐:不脫衣帽而臥。永嘆:長嘆。
。11)用:猶而。
。12)疢(chèn):病,指內(nèi)心憂痛煩熱。疾首:頭疼。如:猶而。
(13)桑梓:古代桑、梓多植于住宅附近,后代遂為故鄉(xiāng)的代稱,見之自然思鄉(xiāng)懷親。
(14)止:語氣詞。
。15)靡:不。匪:不是。靡…匪…句,用兩個否定副詞表示更加肯定的意思。瞻:尊敬、敬仰。
。16)依:依戀。
(17)屬:連屬。毛:猶表,古代裘衣毛在外。此兩句毛、里,以裘為喻,指裘衣的里表。
(18)離:通麗,附著。
(19)辰:時運。
。20)菀:茂密的樣子。
。21)蜩(tiáo):蟬。嚖嚖:蟬鳴的聲音。
。22)漼(cuǐ):水深的樣子。淵:深水潭。
。23)萑(huán)葦:蘆葦。淠(pèi)淠:茂盛的樣子。
。24)屆:到、止。
。25)維:猶其。伎(qí)伎:鹿急跑的樣子。
。26)雉(zhì):野雞。雊(gòu):雉鳴。
。27)壞木:有病的樹。
(28)疾:病。用:猶而。
(29)寧:猶乃、猶豈,竟然、難道。
(30)相:看。投兔:入網(wǎng)的兔子。
。31)先:開、放,見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32)行(háng):路。
。33)墐(jìn):掩埋。
(34)秉心:猶言居心、用心。
。35)維:猶何。忍:殘忍。
。36)隕:落。
(37)酬:勸酒。
。38)舒:緩慢。究:追究、考察。
。39)掎(jǐ):牽引。此句說,伐木要用繩子牽引著,把它慢慢放倒。
。40)析薪:劈柴。扡(chǐ):順著紋理劈開。
。41)佗(tuó):加。
。42)浚:深。
。43)由:于。
。44)屬:連接。垣:墻。
。45)逝:借為折,拆毀。梁:攔水捕魚的堤壩,亦稱魚梁。
。46)發(fā):打開。笱(gǒu):捕魚用的`竹籠。
。47)躬:自身。閱:被收容。
(48)遑:暇。恤:憂慮。
譯文
那些雅烏多快活,安閑翻飛向巢窠。人們生活都美好,獨獨是我遇災禍。我對蒼天有何罪?我的罪名是什么?憂傷充滿我心中,對此我又能如何?
平平坦坦那大道,到處長滿青青草。深深憂傷在我心,憂傷如同棒杵搗。和衣而臥哀聲嘆,憂傷使我容顏老。憂傷充滿我心中,頭疼心煩真焦躁。
看到桑樹梓樹林,恭敬頓生敬愛心。無時不尊我父親,無時不戀我母親。不連皮裘外面毛,不附皮裘內(nèi)里襯。老天如今生下我,哪里有我好時運?
株株柳樹真茂密,上面蟬鳴聲聲急。深不見底一潭水,周圍蘆葦真密集。我像漂流的小舟,不知漂流到哪里。憂傷充滿我心中,沒空打盹思不息。
看那野鹿快奔跑,揚起四蹄真輕巧。聽那野雞早晨叫,雄鳥尚且求雌鳥。我就像那有病樹,病得長不出枝條。憂傷充滿在心中,難道就沒人知道?
看那野兔入羅網(wǎng),尚且有人把它放。路上遇到了死人,尚且有人把他葬。父親大人的居心,為何殘忍這模樣?憂傷充滿我心中,使我眼淚落千行。
父親大人信讒言,就像任人把酒勸。父親大人不慈愛,思考事情不周全。伐樹得用繩牽引,砍柴刀順紋理間。放過真正有罪人,罪加我身任意編。
不高就不是山巒,不深就不是水泉。君子不能輕發(fā)言,有人耳朵貼墻邊。不要把我魚梁拆,不要把我魚籠扳。我身已經(jīng)無處容,后事哪有空掛念!
鑒賞
《毛詩序》說:《小弁》,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毛傳還補充說:幽王娶申女,生太子宜臼,又說(悅)褒姒,生子伯服,立以為后,而放宜臼,將殺之。對于這一歷史史實,司馬遷《史記·周本紀》記述得更為詳實。但此詩是宜臼自作,還是宜臼之傅所作,各家又有不同說法。宋人朱熹在《詩集傳》中說:幽王娶于申,生太子宜臼,后得褒姒而惑之,生子伯服,信其讒,黜申后,逐宜臼,而宜臼作此詩以自怨也。序以為太子傅述太子之情以為是詩,不知其何所據(jù)也?墒,他在注《孟子》時,又反趙岐注而認為是太子傅之作,并在《詩序辨說》中說:此詩明白為放子之作無疑,但未有以見其必為宜臼耳。可見,他也是首鼠兩端,舉棋不定的。三家詩又與上述諸說大相徑庭,提出了新說。王先謙在《詩三家義集疏)中說:魯說曰:《小弁》,……伯奇之詩!ㄒ┘θ⒑笃蓿釉徊,乃譖伯奇于吉甫,放之于野。伯奇清朝履霜,自傷無罪見逐,乃援琴而鼓之(指《履霜操》一詩)。宣王出游,吉甫從之。伯奇乃作歌,以言感之于宣王。王聞之,曰:此孝子之辭也。吉甫乃求伯奇于野而感悟,乃射殺后妻。孟子解此詩時,曾說《小弁》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孟子·告子下》),趙岐注《孟子》,又據(jù)魯詩說而定為伯奇之作。因此后世的學者,有持毛說者,有持魯說者,持此者非彼,持彼者非此,致使讀者也莫衷一是。還是余冠英在《詩經(jīng)選》中說得好:這些傳說未可全信,但作為參考,對于辭意的了解是有幫助的。至于還有人說這是一篇棄婦之詞(袁梅《詩經(jīng)譯注》),更只能姑備一說了。
全詩八章,章八句。首章以呼天自訴總起,先言我獨于罹的憂傷和悲痛。作者以弁彼鸒斯,歸飛提提的景象為反襯,以民莫不谷,我獨于罹為對比,以心之憂矣,云如之何為感嘆,充分揭示他內(nèi)心沉重的憂怨之情。他無罪被逐,只有對天呼喊:何辜于天?我罪伊何?第二章就他放逐在外的所見景象,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傷感。平坦大道上生滿了雜亂的茂草,象征他平靜的生活突然產(chǎn)生了禍端。他憤懟悲傷,惄焉如搗,臥不能寐,疢如疾首,并容顏早衰,詩句形象地展示出他憂怨交織的心情。第三章敘述他孝敬父母而反被父母放逐的悲哀。他雖然面對父母所栽的桑梓必恭敬止,對父母懷有恭敬孝順之心,但和父母的關系是不屬于毛,不罹于里,所以只有無奈地歸咎于上天: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語言極其沉痛。第四、五兩章又以在外所見,敘述自己苦無歸依、心灰意懶的痛苦心情。菀彼柳斯,鳴蜩嘒嘒;有漼者淵,萑葦淠淠,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自己卻譬彼舟流,不知所屆;鹿斯之奔,維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多么歡暢而富有生機,而自己卻譬彼壞木,疾用無枝。他孤苦一身,漂蕩無依,其內(nèi)心的痛苦憂傷,別人是無法理解的,更見逐子失親的悲痛。第六章埋怨父親殘忍,不念親子之情。他說,野兔投網(wǎng)還有人放走它,人死于道路還有人埋葬他,而父親忍心放逐自己,只有使自己涕既隕之了。第七章指責父親,揭示出了被逐的原因。他指出,君子信讒,不僅不舒究之,反而如或酬之,結果顛倒了是非、曲直,舍彼有罪,予之佗矣。于是,詩人的內(nèi)心也由憂進而怨了起來。最后一章,進一步敘述自己被逐后的謹慎、小心而警戒的心情。他感到他的災禍背景就像山泉那樣高深難測,因而警惕自己無易由言。因為耳屬于垣,會隨時讓壞人抓住把柄、進讒陷害。但這四句,又有些痛定思痛的意味,既求告人們不要再去觸犯他,又心灰意懶地感到后事難卜、前途渺茫。這四句亦見于《邶風·谷風》,可能是當時習用之辭,是自己特殊境遇中復雜心情的比擬說法。由此可見,這首詩以憂怨為基調(diào),對自己被逐后的悲痛心情,反覆傾吐,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表述和揭示,感情沉重,言詞懇切,致使憂怨哀傷之情充滿紙上,對讀者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在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時,采取了多樣的藝術手法,或正面描述,或反面襯托,或即眼前之景以興內(nèi)心之情,或以客觀事物的狀態(tài)以比喻自己的處境。賦、比、興交互使用,泣訴、憂思結合,內(nèi)容豐富,感情深厚,給人以具體、形象的感受。
在組織結構上,其布局也是精巧的。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說它整中有散,正中寄奇,離奇變幻,令人莫測,確實頗堪玩味。
古詩詞鑒賞15
[南北朝]朱超
大江闊千里,孤舟無四鄰。
唯余故樓月,遠近必隨人。
入風先繞暈,排霧急移輪。
若教長似扇,堪拂艷歌塵。
注釋:
【1】大江:指詩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無考證。
【2】無四鄰:指周圍沒有其他船只。
【3】唯余:只有。
【4】故樓:指家鄉(xiāng)之樓。月隨人行,故現(xiàn)在照“我”之月,仍是“故樓月”。這兩句是說只有這家鄉(xiāng)的月亮,遠近都跟隨著“我”。
【5】入風:遇風。
【6】暈:月四周有時有云氣圍繞如環(huán)叫做月暈。這種現(xiàn)象由于上層云氣含雨點或冰點,月光遇到它發(fā)生折射作用而造成,所以常為將風雨之兆。
【7】排霧:沖開、排開云霧。
【8】輪:月輪。月亮在云層中穿行,時時露出月輪,好像是在排云穿霧,急速地轉動月輪。
【9】似扇:古人詠扇的詩賦形容扇的圓常以月為比,如古樂府《怨歌行》云:“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庇指敌渡荣x》云:“何皎月之纖素!痹娭械罐D過來,以扇比月。
【10】堪:能,可。
【11】拂:拂拭。
【12】艷歌塵:指唱艷歌的人身上的塵土。歌人歌舞時常持扇而舞,扇似明月,故由月而想到扇,由扇而想到持扇人的歌者,想到替歌人拂塵。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望月懷人的詩。詩人寫自己在孤舟上面,只有原來在樓中所見的月亮相隨,倍覺親切。這里通過歌頌“故樓月”,實際有懷念“故樓人”的意思。
“大江闊千里,孤舟無四鄰”,開頭兩句交待了望月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江,是橫闊千里、浩渺無際的大江;舟,是孤舟,無四鄰的孤舟。二者對比鮮明,表達了詩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無處訴說,只有遙寄明月了,為引出下文做了鋪墊。
“唯余故樓月,遠近必隨人”,承接上句。詩人展開奇思妙想:他不覺孤獨,認定此月正是老家樓上常見的那輪明月,原是“舊時相識”,因而不管自己去家遠或近,它始終不離不棄跟隨在身邊,更深層地表達出了思戀與孤獨之苦。詩人不再覺得孤寂,精神便不頹喪了。由此又自然列入三聯(lián)對“故樓月”的描寫,仍用擬人的方法。
“入風先繞暈,排霧急移輪”,詩人一拋寫月常用手法,別出心裁,故作錯覺。月見風來襲,便讓暈來圍繞;見云霧來遮,便急忙調(diào)轉車輪駛走。忽明忽暗之間,也暗示詩人思緒的起伏不定:感激它為照我陪我而作的'辛勤,贊美它那艱難的經(jīng)歷和勇于防范的精神,這種模棱的認識又延續(xù)下去。
“若教長似扇,堪拂艷歌塵”,此聯(lián)以扇擬月,抒發(fā)人生感慨,設想它若長圓不缺似團扇,就能用來為唱艷歌的拂塵了。這里月似團扇,歌者持此唱著艷歌,更是美女,詩人借喻遠在千里外的心中人。由“故樓月”到“故樓人”,經(jīng)過一些聯(lián)想的中介,懷人的意思就曲折地表達了出來,合情合理,耐人尋味。
【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古詩詞鑒賞12-21
古詩詞鑒賞01-06
小學古詩詞鑒賞11-03
《池上》古詩詞鑒賞07-31
古詩詞鑒賞技巧11-22
《稻田》古詩詞鑒賞10-22
春寒古詩詞鑒賞03-13
《元日》古詩詞鑒賞12-05
塞下曲古詩詞鑒賞08-14
《閨怨》古詩詞鑒賞02-23